请欣赏捣蛋鬼日记的读后感(精选10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捣蛋鬼日记的读后感 篇1
“你好,加尼诺,这几天没有挨打吧!呵呵,开玩笑而已。”作者万巴手下的加尼诺是那么的栩栩如生,描写出了现在小孩子的“冤屈”,充分展现出了现在大人对小孩的不理解。读完这本书之后,就会让人回忆起那甜蜜而酸涩的童年时代。童年总是那一瞬间,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而万巴笔下的《捣蛋鬼日记》便能让你想起小时捣蛋的快乐。
说到加尼诺——一个总是因为好心而闯祸的孩子。在好心的驱使下,加尼诺创下了不少活:把炮仗拴在姐夫身上;把苯胺放进肉丝汤……他的捣蛋事例真是太多了!他去了哪儿,哪儿都会被他搞得翻天覆地,久久不能安宁。闯祸之后,得到的没有表扬,净是数落。其实加尼诺的本意是好的,只是后来……这就是小孩所受的“冤屈”;这就是大人对小孩的不理解;这就是家庭教育的误区。
没错,现在的小孩总是被不分青红皂白的`父母给挨骂,小孩的好心被大人误以为是“不好的事”,而小孩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因为有口难辩,小孩子只好被蒙上不白之冤了。如果大人换个角度来想,想一下加入自己是小孩,会怎么做?大人也许就不会这样了。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一天,小明在放学的路上看到一个小弟弟受伤了,当小明准备赴他去医院的时候,他想到爸爸给他的警告:早点回家!他转来又一想,这是件好事啊!爸爸不会骂我的!于是他就扶那个小弟弟去医院了。回到家后,已经很晚了。小明还没说话,爸爸就扬起了巴掌……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事例,但是却体现出了家庭教育的缺陷;父母的不可理喻……加尼诺就是这样。
《捣蛋鬼日记》这本书蕴藏着快乐,而快乐却徘徊在“倒霉”边缘。经过我的阅读,我发现“倒霉”一词经常都出现在加尼诺的日记里面呢!这本书不仅是在像品味陈年老酒一般让我品味着童年,也一样在教育着家长。
再见了!加尼诺,我们下次再见……
捣蛋鬼日记的读后感 篇2
《捣蛋鬼日记》的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万巴,这是一篇日记体小说。这是一本令人笑声不断的少儿读物,主人公加尼诺的调皮捣蛋,在给我们带来欢笑、思索的同时,也让他和周围的人麻烦不断。
加尼诺是聪明的,可爱的,它具备了一个小男孩对一切事物的好奇的天性。他做的每一件事的出发点都是善良的,我们要向加尼诺学习。但加尼诺一次次的实话实说,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姐姐的舞会被破坏,马拉利竞选失败……在大人们的眼里,这些都是非常讨厌的,不可原谅的',但是在我的眼里,加尼诺是没有做错的。就是因为那些大人太不把加尼诺放在眼里了,太虚伪了。
从这本书中,值得思考的和反思的应该是成人的世界,心口不一的伪善,唯利是图的行为,自以为是的行为,还有对孩子们的不尊重。还有一些大人对孩子错误行为一味的惩罚。
读完这本书,我交了个朋友,加尼诺。他聪明可爱,他单纯﹑善良﹑机灵,能言善辩。这本书会让你去思考……
捣蛋鬼日记的读后感 篇3
捣蛋鬼日记出自于意大利的万巴写的,他主要把自己当做题目中的捣蛋鬼加尼诺斯托帕先生,还把他每天的经历全都记录在笔记本上。
大家都称他为捣蛋鬼是因为他不仅在家捣蛋,就连在学校都敢捣蛋,他在家里闯下了这些货事:他在客厅钓鱼,却钓下了一个老人仅剩一颗牙齿。他在家里表演魔术,却差点儿射瞎未来姐夫的眼睛。他在姐姐的婚礼上把炮仗栓在姐夫的扣眼儿上点炸了,把来参加婚礼的所有人都吓了个半死……其实这些都是男孩子经常做的,可他的`爸爸总是罚他吃面条汤。我认为他这样子做应该也只是好奇,我有时候也会做祸事,我认为他的家人应该给他讲一些道理。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我相信,他一定会变好的。
我从这本书中感受到了我们不可以捣蛋,这样也不会给大人添麻烦,捣蛋不仅大人很生气,有时自己还会受伤,还会打碎花瓶。不过,加尼诺斯托帕先生也有好的方面,比如他每天都会坚持写日记,这个习惯非常好。我们也可以养成每天写日记的好习惯,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加有知识,爸爸妈妈也会为我们骄傲的。
捣蛋鬼日记的读后感 篇4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本超级有意思的书,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捣蛋鬼日记》。我觉得这个书名很好玩,便翻开看起来,没想到一看,自己就像被胶水黏住了一样,拿着这本书就放不下了。
这里面的主人公加尼诺是一个顽皮的小男孩,他最喜欢搞恶作剧,还常常喜欢打抱不平,却不考虑后果。
虽然加尼诺爱捣蛋,亲朋好友都为之头疼,但偶尔也会歪打正着。比如在科拉托尔医生家,为了报复嘲笑他的'花花公子,便在他做灯光浴的时候,用大蒜猛擦他的脸,没想到却发明了医学界从未有过的治疗方法“灯光浴+大蒜擦脸”。
加尼诺还是大人们之间的一个“悄悄话传声筒”。比如说他听到了马拉利律师向姐姐露依莎抱怨他叔叔威纳齐奥“老是不死”,“希望他早死,好继承他的遗产”,骂他“吝啬鬼”,姐姐也说他“守财奴”,加尼诺就马上不顾一切地报告给了威纳齐奥先生,而且还把女佣人切西拉给他起的外号“水果冻”也一股脑地说了出来。可能纯洁的切西拉(威纳齐奥先生是这么形容切西拉的)一辈子也想不到就是因为这个外号,却意外获得了一万里拉的遗产,而马拉利律师也不会想到,就是因为自己管不好嘴与思想,并让加尼诺听到了,从而自己失去了一笔数目可观的财产。
加尼诺身上发生的每一个故事都非常引人入胜,最让我喜欢的日记就是捉弄可怜虫校长及其暴力的夫人,还有发明令人憎恨的瘦肉汤的可恶厨子,这次捣蛋却是一次最解气又搞笑而且是正义的行为。
读完这本书以后,我认真地思考了一下“捣蛋”这个词,捣蛋也要有分寸,一定要考虑后果,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你长大了才能成为一个能担当的人。
捣蛋鬼日记的读后感 篇5
今天我读了《捣蛋鬼日记》这是意大利著名作家、诗人万巴的一篇代表作。书虽然很厚,但是,我却津津有味的一鼓作气的把它读完了。因这本书写的很生动很有趣。
这本书的内容写的.是加尼诺九岁生日时妈妈送了他一个日记本,他用日记本记载了他八个月内怎样把家里搅的翻天覆地的,但妈妈却很无可奈何因为他还小呢!
我读完本书我觉得加尼诺好奇心很强,但每次都是因为好奇心强惹的祸。举个例子;有一次,他坐火车去罗马,在火车上由于他的好奇,把警报器拉响,结果害的火车紧急停车,还招来了五、六个铁路职工,最后还害带他来的叔叔罚了款。我觉得加尼诺真是太调皮了!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到,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好奇心,在公共场所随意乱摸、乱碰、乱拉,最后自己受伤害,给别人带来麻烦,甚至还会造成无法想象的后果!
我读到加尼诺在寄宿学校读书时,由于不想天天喝大米粥,所以他们偷偷把煤油淋在大米上,害得学校最后不能用大米做粥而改变主食,变成了美味可口的西红柿汤。他让全校同学都喝上了美味的西红柿汤,不再喝讨厌的大米粥。我觉得加尼诺这样不好。虽然他让大家喝上了美味的西红柿汤,但是他浪费了很多大米。如果是我,我会向校长提议以后不要天天喝大米粥,经常换换花样让我们得到各种各样的营养。这样既没有浪费粮食又让同学们吃到可口的饭菜。
读了《捣蛋鬼日记》以后,我感受到加尼诺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是一个聪明调皮的孩子。同时让我也知道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思考,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捣蛋鬼日记的读后感 篇6
这个暑假,学校推荐书目中有一本书叫《捣蛋鬼日记》,我一看题目就喜欢这本书,去宁波书城买来了这本书。我一口气读完,边读边笑。下面就说说这本书吧。
书中的小主人公叫加尼诺,这本书就是他自己写的日记。日记中记录了他头年9月到第二年3月半年的生活。这半年中,由于他的调皮捣蛋,他干了许多大人们眼中的坏事,如抄袭他姐姐的日记;弄坏了他姑妈心爱的植物,捉弄他寄宿学校的校长;用钓鱼竿钓走了他姐夫叔叔的最后一颗牙齿;用枪打中了他姐夫的脸,差点把他姐夫的眼睛打瞎…。我觉得,这本书很真实,加尼诺的本质不是坏,就是太好动,有报复心、好奇心,对有些事情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他不知道,他对学习不是太感兴趣。因为不喜欢枯燥的学习,他抄袭姐姐的日记;因为好奇,他弄坏了姑妈的植物;因为寄宿学校的'校长自私,自己吃好的,却只给孩子们吃粥,所以他捉弄校长;因为对枪的好奇他打中了姐夫的脸,他绝对不是故意的…所以看完这本书,我不讨厌加尼诺,我觉得他不是一个坏孩子。而且加尼诺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也慢慢地长大了,不是太捣蛋了。
妈妈说,因为加尼诺身上有我的影子,不爱读书,好动,好奇,瞎折腾,所以我喜欢他。我觉得不完全对,也许我对课本不是太感兴趣,但是我对课外书是很喜欢的,我看过很多的书籍,中外故事,历史类、战争类、科技类,等等。这本就是其中的一本,推荐给大家看哦,希望大家都喜欢。
捣蛋鬼日记的读后感 篇7
假期里读了一本意大利著名文学家万巴的自传体小说《捣蛋鬼日记》。书中的主人公加尼诺天真烂漫,喜欢开玩笑,可是他常常因为好奇心而出差错。正是由于他这些所谓的“丰功伟绩”,而搞得家里鸡犬不宁。他怪异的行为甚至毁掉了他亲姐夫的政治声誉和光明的前途。当然这也就少不了大人对他的训斥,他甚至被父亲打得屁股开了花,只能趴着写日记。大人们就是这样从不设身处地为加尼诺着想,要知道做错事只是因为孩子的无知、顽劣、调皮,孩子并没有想到要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可是大人只是一味地对孩子呵责,而忘掉了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善意的引导。大人们反而把加尼诺送进了环境尤为恶劣的皮埃帕奥利寄读学校进行所谓的`“好好悔改”。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触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大人们为什么不去了解呢?总是一味地责怪、训斥。这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这让我不禁联想到从前的家庭,在计划生育之前,一个家庭里有四五个孩子或者更多。那时的大人根本没有能力去满足孩子更多的物质需求,只要把孩子喂饱,不让他们饿着就行了。有时,心情不好了就拿孩子当出气筒。因此那时的孩子做事格外小心,抗打击的能力也较强。如果两个孩子发生争吵,大的孩子也往往会受到大人的批评甚至是打骂……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来说,那时的孩子就像一棵草,时而会遇到和风细雨的抚慰,时而会遇到狂风暴雨的袭击。孩子因此变得更坚强,更能承受委屈。
想想现在的孩子,一般一个家庭有一个孩子,最多也就是两个。加上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因此对孩子的爱也就变味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孩子想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孩子成了名副其实的“和田白玉”,孩子俨然是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这样,使孩子认为做什么事都应该,享受父母的劳动成果理所当然,浪费父母的心血无可厚非。这种爱是名副其实的“溺爱”,既毁了孩子,又拖累了父母。
由“草”到“宝”是件令孩子高兴的事,但是如果过度了,这种疼爱就变成了溺爱,就有“见了棺材才掉泪”的后果,但为时已晚。所以,大人应该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既要让孩子过得快乐,也要考虑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不可一求百应,不分是非。
捣蛋鬼日记的读后感 篇8
这部小说讲述了九岁的小男孩“加尼诺”,受到姐姐的启发学写日记,上演了他在半年里种。种传奇的捣蛋经历。从书名大家就可以猜到,这本书讲了许多有关于“捣蛋”的故事。
加尼诺是一个总因为好心而闯祸的孩子,他不仅仅只是会恶作剧,他更是一个聪明热情诚实充满正义感和好奇心富有想象力的孩子。
回答问题时,我不敢积极发言,您用那好似有生命力的'眼神鼓励了我,让我把恐惧化为平静,勇敢地举手发言,您还带头鼓掌激动了我的心灵。从此,我变得喜欢举手发言。他的故事非常多,你想也想不到,他曾经在姐姐的婚礼上把炮仗拴在了姐夫的扣眼上;他在客厅里表演魔术,差点儿射瞎了客人的眼睛;他在家里玩钓鱼,却钓下了一个老人的牙齿;他在火车上拉下了紧急制动闸,仅仅出于好奇;他自己搞了一个动物园,挂在树上的“猴子”竟是邻居家的小孩……
这些事虽然给他带来了快乐,但也给他带来了委屈,原来,加尼诺的快乐建筑在“倒霉”的边缘。每次我看到一些特别搞笑的地方,都会忍不住开怀大笑,有时甚至都能笑出眼泪来。
这本书让我学到了一个道理: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经过深思熟虑,考虑做这件事后会有怎样的结果,才能开始行动。其实我也挺同情加尼诺,他闯祸之后,大人们不分青红皂白就是一顿痛打大骂。我也十分佩服加尼诺这做事的勇气,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捣蛋鬼日记的读后感 篇9
这个暑假,我看了一本书叫《捣蛋鬼日记》,我边读边笑。
书的主人公叫加尼诺,这半年中由于他的调皮捣蛋,他干了许多大人们眼中的坏事,如用钓鱼杆钓走了,他叔叔的最后一颗白牙齿;用枪打中了他姐夫的脸,差点把他姐夫的眼睛打瞎了;弄坏了他姑妈心爱的植物;捉弄他寄宿学校的校长,拔了他的门牙……
我觉得,这本书很真实。加尼诺的本质不是坏,就是太好动了,有报复心,好奇心,对有些事情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他不知道,他对学习不是太感兴趣。因为对枪的好奇他打中了他姐夫的脸,他绝对不是故意的……所以看完这本书,我不讨厌加尼诺,我觉得他不是一个坏孩子。而且加尼诺在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之后,也慢慢地长大了,不是太捣蛋了。
妈妈说,因为加尼诺身上,有我的影子,不爱读书、好动、好奇、瞎折腾。所以我喜欢他。我觉得不完全对,也许我对课本不是太感兴趣,但是我对课外书是很喜欢的。
捣蛋鬼日记的读后感 篇10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名叫捣蛋鬼日记的书,这本书非常搞笑。
主人公加尼诺常说自己很倒霉,读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加尼诺的确很倒霉。这本书讲了一个九岁男孩的捣蛋传奇,比如说加尼诺发现,姑妈很爱窗台上的龙胆草,常和她聊天,希望它能早点长高。那天早上,加尼诺特意起得比姑妈还早。然后,他掏空花盆,把龙胆草绑到一根小木条上,让木条的末端从花盆渗水孔中穿出,再将泥土填满,把花盆放回原处。接着,他蹲到窗外,攥着小木条的`一头等候。连五分钟都不到,贝蒂娜姑妈就打开了窗子,开始同龙胆草聊天。"哦,我亲爱的,你好吗?哦,可怜的,你有一片叶子断了"他躲在窗台底下,一动也不动,而且不能笑出声来。"你等一会儿,我去拿把剪刀"当她去拿剪刀时。"我那小木条上捅了一点。突然,姑妈叫了起来:"奥,天哪,你长高了。"就这样,他每离开一次,加尼诺就把小木条往上捅几下。直到花盆被捅翻,才恍然大悟,起身去拿棍子。加尼诺干过许多快乐的事,这些事也让他感到委屈。
如果想认识加尼诺这个捣蛋鬼,那你就跟我一起去阅读这本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