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呼啸山庄读后感(精选7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呼啸山庄读后感 篇1
《呼啸山庄》是一部充满想象力,充满强烈抒情色彩的'小说,在英国文学历史上浓墨重彩的记上了一笔。这是一部悲情小说,也是一部不同寻常的悲情小说。作者通过描写当时社会的畸形,把一个正常人变成一个残酷无情的人,表达出作者对现实社会现状的不满。这部小说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让我感受到作者对于善良人性的呼唤。
这部小说被评为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说”,我觉得一点也不为过,它确实与众不同。作者描写人物感情不像普通伤感小说那样低沉,平淡无奇,而是猛烈的爱恨情仇。这种强烈的抒情描写读起来非常震撼,让人心情跌宕起伏,畅快淋漓,也让人有无限的想象。
这部小说让我联想到另一部经典小说《基督山伯爵》,《呼啸山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因为挚爱凯瑟琳的背叛,掀起来疯狂的复仇,最终复仇成功,也以男主人公的死亡而给系列的故事画上了句号。他们本来有一段青梅竹马的纯真爱情,却因为女主人公的背叛,讲故事带入了另一个曲调。青梅竹马的爱情与之后强烈的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故事的最后是以悲剧结束,但最后男主人公的醒悟,让人感到欣慰。从爱到恨,最后再到释怀,让读者的心情跟着情节跌宕起伏。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主人公遭受毒打后的改变,他变得更加坚强,知道了抗争和叛逆,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丰富了主人公的形象。
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作者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非常震撼人心。反抗压迫是让我感受最深刻的,作者对夸张畸形社会的控诉,作品饱含了作者深深的情感。数次被拍成电影也能看出这部著作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爱情是世界上最奇特的东西,他可以让你情迷,让你仇恨,也可以让你丧失理智。怎么正确对待爱情,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呼啸山庄读后感 篇2
从刚开始的疑惑到后来的愤怒到最后的释然,仓促的读完了这本书,我相信到最后很多人都会觉得在那片安详的土地睡着安详的人。
爱一个人可以爱到不爱的境界,恨一个人可以恨到不恨的境界。人世间最难能可贵也最脆弱无力的情毁灭了两个家庭,但又塑造了幸福童话。
爱对了一生一世,爱错了死不往来。一段由爱而引起的仇恨,一个由爱导致的亲情断裂,一个由爱蒙蔽良知的复仇,爱是多么的苍白无力,爱是多么的咎由自取,爱是多么的一文不值,爱是多么的家破人亡……爱只不过是一把利剑狠狠刺痛心脏,让仇恨者越陷越深,从此不可自拔,迷失本性,迷途知返,未免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叹息。
真的,死是最公平的,任何人都不会被豁免。被仇恨蒙蔽双眼,不择手段寻仇报复,到头来发现,我们只是一叶扁舟,被遗忘的过客而已,有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导致争来争***不瞑目,唯独当闭上眼睛都那一刻才能彻底的告别世俗,用心去接纳这个世界……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体质,他已有什么样的过去,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长久的隐蔽的,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父母亲是启蒙老师,一个人的一生,始终跟家庭跟一路相伴的人息息相关,并深深影响。
爱是很美妙的,切勿爱过了头,更别用爱伪装仇恨,害人害己,到头来空悲切……
呼啸山庄读后感 篇3
合上《呼啸山庄》,那荒原中的风却仍在心间咆哮、怒吼。多年前也曾读过《简爱》,简·爱用她的内在美,独立人格去冲破樊篱,争取平等和自由,像一个出生平凡的知识女性的奋斗史,它的理想是经过适当的奋斗和反抗就可以摸到的理想。但不难看出,夏洛蒂是向往标准的贵族生活的,那种精致的高贵,静穆的伟大。而艾米莉呢,她的《呼啸山庄》简直就是一个叛徒,它没有一丝对抗不平等的抗辩色彩,因为它本身就疯狂的爱着那荒野里的风,那野性和旷野的气息。精美典雅的贵族世界对艾米莉来说简直无法容忍,荒凉僻静的原野才是她自由的乐园。
《呼啸山庄》写的是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与老庄主的女儿凯瑟琳自幼相恋,但却被老庄主的儿子亨德莱妒忌对他百般虐待和侮辱,其后凯瑟琳嫁给埃德加,产女身亡。希斯克利夫为此开展了长达二十多年、摧毁两代人的复仇,掠夺了亨德莱、埃德加的财产,禁锢其子女于地狱一般的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人物,看到他的所作所为,正常的人估计都会觉得他残忍,偏执,凶恶,但这似乎都是因为爱。幼时孤儿的岁月他不曾体会爱,少年时期与他天性一致、相互依赖的凯瑟琳是他这辈子唯一的慰藉与依恋,他爱她爱的深沉热烈,但嫉妒成性的亨德莱那不散的恨意扭曲并挫折了希斯克利夫的爱情,卡瑟琳的背弃,让怨恨与复仇成为他活下去的唯一动力。他又何尝不是一个值得同情和理解的人物呢?
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奇特的一本书。一是文学史上少见,二是作品表现的内容和艺术形式极为独特。它打破了当时许多作家惯用的平铺直叙的写作手法,采用了“复调”式的结构。它是超越时代的作品,它不符合俗世的任何法则,它粗暴、简陋、狂野,它凄厉、恐怖、残酷,它拥有摧毁一切,击碎心灵的神秘力量,感谢艾米莉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文学魅力。
呼啸山庄读后感 篇4
我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看完了《呼啸山庄》。读完了这唯一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湮没的杰出作品。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呼啸山庄》通过一个爱情悲剧,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畸形社会的生活画面,勾勒了被这个畸形社会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种种可怖的事件。整个故事的情节实际上是通过四个阶段逐步铺开的:第一阶段叙述了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朝夕相处的童年生活;一个弃儿和一个小姐在这种特殊环境中所形成的特殊感情,以及他们对辛德雷专横暴虐的反抗。第二阶段着重描写凯瑟琳因为虚荣、无知和愚昧,背弃了希斯克利夫,成了画眉田庄的女主人。第三阶段以大量笔墨描绘希斯克利夫如何在绝望中把满腔仇恨化为报仇雪耻的计谋和行动。最后阶段尽管只交代了希斯克利夫的死亡,却突出地揭示了当他了解哈里顿和凯蒂相爱后,思想上经历的一种崭新的变化——人性的复苏,从而使这出具有恐怖色彩的爱情悲剧透露出一束令人快慰的希望之光。
当我回味着这本书的深刻内涵和本质时,我发现在《呼啸山庄》中我学到了许许多多,其中另我感触最深的是它教会了我保持人性的尊严和心灵的自由。无论我们面临着多么严峻的挑战或是多么残酷的考验,我们都应该向往自由。如梦初醒般的恍然大悟,尘世的喧闹过后,平静是如此的难能可贵。而这些,才是我们在现实中所应该寻找的东西。
呼啸山庄读后感 篇5
极致的爱固然纯粹恢弘,但不见得值得歌颂。
故事以西斯克利夫得人生故事贯穿主线,但实则讲述了对待爱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西斯克利夫和埃德加都有极致的爱,但道德的约束和人生经历的烙印决定了面对痛苦时人的反应。
西斯克利夫的爱恨是爆发的,气势恢宏;埃德加的爱恨则是内敛的,绵绵悠长。
西斯克利夫苦难冷漠的童年造就了性格中的破坏力,当痛苦来临且无法挽回时,就会爆发出由仇恨滋生的无穷无限的破坏力;而埃德加从小的教养约束和在爱的环境中成长的经历,促使他即便面对伤害与痛苦,仍然表现出对外部世界的仁慈与隐忍(当然,在故事中这样的性格也常被称之为软弱,但我并不认同),但无论从对亡妻的包容、怀念抑或早亡的结局,都能看到他内心不断的痛苦折磨历久弥新。
两种极致的爱也投射在了下一代身上,西斯克利夫魔掌下长大的孩子沾染着他的冷漠暴虐、缺乏同情和刻意培养的薄情粗鲁;埃德加的孩子却成为了这个小世界里最正常而充满生气的存在,善良、温情而充满活力。
结尾绅士的羸弱一时败给了岁月中被仇恨支撑的野蛮生长。但善良的本性让仇恨侵蚀成长的下一代中,最终孕育出希望。
作者将故事里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尽量局限于呼啸山庄与画眉山庄局促的世界里,减少每个人生命中的陪伴者,排除了许多不必要的干扰与分散,凸显这小小世界里的爱与恨无限的纯粹与爆发力。让西斯克利夫纯粹的爱恨,更像是从未长大的顽童。
这并不是一个具有对比性的故事,西斯克利夫才是故事中绝对的主角。但故事的走向和不同人生的轨迹却让人忍不住这样思考。
呼啸山庄读后感 篇6
今天,我读了一本《呼啸山庄》,看完后,望着镜中泪流满面的自己,我想起了男女主人公为了自己的爱情而双双殉情的悲剧。
说实话,每个人凭良心说一句话:谁没有经历过痛苦?我想,恐怕连文学界、科学界的伟人都不敢说没有吧。
人都是要受到痛苦,受到挫折的,就像书中的人物一样:悲剧般分离,却又戏剧般相遇,但又分离……挫折不是由命运掌控,而是由自己的潜意识造成的!
人都出于母腹,归于黄土,没有运气好坏之分,难不成你听说过有人出于黄土,
死于母腹,运气很好的人吗?
或许大家都见过这种人:受到挫折后,先是仰头叹气,后又望望成功的人,说:“我的运气真差!”但这些,只是自己的潜意识找的一个借口罢了。
不知大家是否听说过“罗森塔尔”效应,一个平凡的人,会受到挫折,但当他受到表扬时,于是又会高兴起来,其实这都是自己的潜意识“搞的鬼”。
“挫折并不可怕,站起来就好了。”中外名人都以此话立志,我们难道不能这么鼓励自己吗?
小孩学步,幼雏学飞,哪有不摔倒的?从摔倒的地方再爬起来,这才是做人的真理!
化学书上说过:石墨与金刚石的性质不同,但是同属一类,石墨只要经受500至1000个大气压即变为金刚石。人也是一样,为什么要甘居黑黑的石墨,而不去努力做一颗璀璨的金刚石呢?
呼啸山庄读后感 篇7
说起勃朗特三姐妹,大家有可能想起《简爱》,《艾格尼丝格雷》,我最近读到的这本书是艾米莉勃朗特的另一佳作——《呼啸山庄》。这本书讲述了呼啸山庄的老恩肖夫妇和画眉山庄的老林顿夫妇的儿女们的故事。书里的人物关系非常复杂,人物形象生动。希斯克利夫先生的冷漠无情、辛德雷的残暴、凯瑟琳的傲慢、伊莎贝拉的绝望、丁奈莉太太的善良……
本书采用倒叙的方式来讲述希斯克利夫先生的复仇计划。他是被老恩肖先生收养的孤儿,所以常被辛德雷欺负,导致他心中对辛德雷充满憎恨。后来他就把辛德雷的儿子教育成一个恶少。另外,他设计收买了画眉山庄的凯蒂,并最终导致了画眉山庄的没落。
书中对于人物性格的描写非常深刻,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幕就是:恩肖先生买了两匹小马,希斯克里夫要了漂亮的一匹,可是不久它就跛了。希斯克里夫又想要辛德雷的那一匹,辛德雷生气极了,随手将一个秤砣不计后果的砸向希斯克里夫。这让我一方面感受到了希斯克里夫的贪婪,另一方面也体会到了辛德雷的暴力。同时也让我明白,贪得无厌和失去理性的暴力在伤害别人的同时,最终都会伤害到自己,保持理性和平和是我应该学习和拥有的优良品质。
本书具有一种强烈的,不可阻挡的粗犷美,也被誉为在维多利亚时代唯一没有被时间的尘土遮没了光辉的作品。作者艾米莉是一位天才型女作家是一位天才型女作家,一生写了193首诗,是她创造了这本不朽之作。她的一生十分短暂,英年早逝,但是《呼啸山庄》这本名作却一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