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件宝》教案

笔构网

2025-09-12教案

请欣赏《两件宝》教案(精选8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两件宝》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9个生字和4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培养用手用脑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指导朗读和背诵课文,使同学知道手脑要并用才干有发明。

教学难点,有些词句不容易理解。

课前准备

1.收集课外活动照片、绘画作品,出一次专栏。

2.生字卡片;课文朗读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考虑

1.板书课题:11 人有两件宝

课题中两个字没学过,谁会读?(指名读)请读准的同学领读生字、生词。再齐读课题。

“两件宝”也可以说两个宝。“件”是生字,左边是_(生:单人旁),右边是_(生:一个牛字),一个人牵着一头牛,这个字就是“件”,一件衣服、一件事情的“件”,也是这个字。

2.课文是一首儿歌,是根据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爷爷的《手脑相长歌》改编的。

3.读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启发同学学会提问。)

二、范读课文(或放课文朗读的录音)

听老师读课文后,知道这两件宝是什么?

三、初读课文,自同学字词

1.凭借汉语拼音读两遍课文。

2.读课后生字表(一)和表(二)中的本课生字,在课文中把这些字画出来,再连成词读一读。

(教师巡视、辅导,了解自学情况。)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双手 事情 发明(注意带点字都翘舌音,“情”为轻声。)

考虑 做工 才干(注意带点字都是平舌音,“能”是后鼻音。)

劳动 两件宝 办不到

2.指名读课文。(从差到好,不同层次3-5名,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不”的不同读音)

3.齐读课文。

五、以问促读,熟悉课文

1.课文有3句话,第一句说什么?

2.这两件宝该怎样用?读第二句。

3.课文最后说什么?

4.连起来读一读课文。

六、识字写字教学

1.认读不带拼音的生词。(开火车轮读3遍)

2.指导同学记住字形。(突出重、难点)

双:两个“又”不同,左边是又字旁,第2笔是点。

做:右边是反文旁,4笔写成。

才:把“寸”的.点改成撇。

3.指导写字。

双:右边的“又”,横撇要左伸到点下。左右靠拢。

做:左中右三局部要紧凑,单人旁要窄些,中间“古”稍短些,右边“反文旁”与“单人旁”一般高。

办:先写横折钩折、撇、然后左边一点最后右边一点。

4.课堂作业。(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

2.听写,写后集体检查、订正。

双手、做工、才干、劳动、两件、办不到。

3.朗读课文。

二、理解句子

1.双手会做工,大脑会考虑。

(1)口头填空。

工人_______

农民_______

护士_______

老师_______

(2)考虑“就是干什么?(动脑筋,想方法)

讲讲你或他人动脑筋的事。(启发:想一想,你在学习、玩、做事的暑假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你想了什么方法,结果怎样。你见过他们经过想方法把事情办好的事吗?

2.用手又用脑,才干有发明。

师解释“发明”:想方法做出自身或辊人没有做过的东西来。举科学家发明发明的事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或举学校中一些小发明的事例,重点说说他们怎样考虑、怎样做的。使同学知道手脑并用与发明发明的关系,不必深讲。

3.小结:这一课告诉我们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我们可要把它们用好。一个人只要爱劳动,肯动脑,一定会有所发明。

三、指导朗读、背诵

1.指导读法。

读这首儿歌就是在向他人介绍两件宝是什么,有什么用,怎样用,介绍的时候要把词语连起来读,意思才清楚。如:

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

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

用手又用脑,才干有发明。

2.听朗读录音,再跟着一起读。

3.指导背诵。

(1)理一理三句话的顺序:先说什么,接着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2)采用师与生、组与组对读的方法激发兴趣,协助记忆。如:师读每行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3。

2.比一比,组词语。

工( )做( )才( )

公( )作( )寸( )

板书设计:

两件宝

两件宝

双手

大脑

做工

考虑

发明

《两件宝》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课是以诗歌的形式写了人身上的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它告诉小朋友们只要用手又用脑,劳动才能有创造。全诗共有六句话。第一、二句讲“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第三、四句从反面说明用手不用脑或用脑不用手,事情就做不好;第五、六句从正面指出只要手脑并用,才能在劳动中有所创造。这进一步强调了课文的中心。在教学中,着力点应放在指导学生读书上。正如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通过读,读准字音,在读中学词学句,在读中悟理。

教法建议

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学习生字,注意读准“双、能、劳”的音,区分“工——公”的字义、用法。“劳”“动”两个字中都有“力”,可指导学生用劳动需要出力来记住字形。

2、写字教学

教写字,可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双:两个“又”写法不同。左边是偏旁,第二笔是点;右边是“又”字,第一笔横撇要左伸到点下,第二笔是捺。

做:左中右结构,左边要窄些,中间稍短些,右与左一般高,三部分要写得紧凑些。

办: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两点向外。

才:第三笔是撇,不能写成“寸”。

词句教学

“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句中的“做工”不是单指干力气活儿,而是泛指工作、做事。“思考”指动脑筋想办法。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双手会做哪些事,大脑会想些什么,不要抽象地理解。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句中的“创造”是指想出并做出新的来。要通过实例让学生具体理解。

朗读指导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这首诗节奏性强,韵味十足。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诗的节奏。通过黑板、幻灯标出节奏,在听录音、范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画出停顿的记号,掌握读的速度。

如: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用手/不用脑、工作/做不好。

用脑/不用手,空想/一大套。

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靠/手和脑。

教学一篇课文,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从读中理解字词,体会句子的意思,领悟文章的道理。

在正确朗读之后,可采用师生引读、轮读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记忆,还可跟着朗读录音练习背诵。

课时安排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解词导向

思考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例句]老师经常提出问题让我们思考。

创造想出新办法做出新成绩或东西。[例句]我们从小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好创造新生活。

释句导读

“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这句话讲了手脑并用,才能有创造。如果光用手不用脑,就会做傻事。如果光用脑不用手,就只能是空想。

《手脑相长歌》原文:

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

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

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

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

课文理解

段落段意

这首儿歌共有三句话。

第一句:写了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

第二句:写了双手和大脑必须要配合作用。

第三句:写了创造靠劳动,劳动要用手和脑。

中心思想

这首诗写了双手和大脑的作用,并告诉我们要充分利用双手和大脑去学习、劳动和创造。

教学设计示例(一)

10、人有两件宝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掌握“双手、做工、才能、劳动”4个词语。认识“宝、思、考、事、情、创、造”7个字。

2、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l、拿出你的手工作品,让大家看看你做的是什么?漂亮吗?

2、找做得好的同学简单说一说他是怎么做的?

不但要动脑想,还要动手做,有了脑和手,一件件漂亮的作品就出来了。可见手和脑多重要。

板书课题

二、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人有两件宝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数数有几句话。

2、指名读,正音。

三、学习生字。

1、读课后生字,想想你怎样记住这些字,是怎么记的?

2、交流记忆方法。

3、重点指导

办:注意左右两点的位置。

劳:上中下结构,下边是“力”,不是“方”。

4、指导书写。

5、扩词。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培养用手用脑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和背诵课文,使学生知道手脑并用才能有创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朗读课文

2、出示生字卡片“件办双工能动做才宝思考事情创造”,开火车读字组词。

3、小黑板听写“才能”“做工”(订正写得不规范的字,指导学生再写)

二、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用铅笔标出有几个句子。

2、指名分句读。

3、大家读了课文,知道人的两件宝贝是什么?(板书:双手大脑)

手的用处可大了,不信,我们来看看。

课件出示:(发散思维,让学生自由抒发)

(1)妈妈用手( )。

(2)小学生用手( )。

(3)老师用手( )。

(4)医生用手( )。

(5)警察用手( )。

是不是做什么事情只要用手就行了?(板书:做工)

大脑可以(思考),“思考”是什么意思?(板书:思考)

齐读第1句,分男、女生读,全班配上动作有表情朗读。

4、这两件宝贝的用处真大。如果我们做事情时只使用一件宝贝,可以吗?为什么?我们来演示看:

情况一:(1)给小树、花儿浇水 (2)写字 (3)做题

情况二:(1)想做个好孩子 (2)想当科学家

小结:现在我们都知道了“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课件出示相关的句子,学生边看边读)这一下,同学们对我们的“双手”和“大脑”这两件宝贝该怎样正确使用,已经知道了吧。(课件出示“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齐读:“创造”是指想出并做出新的。

6、讲讲自己或同学动脑筋的小故事。

7、齐读、表演朗读第二句话

8、课件出示课文插图1、2,看图说图意

(1)科学家通过研究、思考、动手画出设计图纸。

(2)工人边看图纸思考,边用手床制作零件、产品。

--从大家刚才说的,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在仔细观察、动脑筋思考了,而且说的一个比一个具体,这就是创造。所有的创造都靠劳动,大家都在用自己的勤劳和聪明智慧为人类为祖国创造财富。(板书:劳动创造一切)

9、出示“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靠手和脑”

指导朗读

三、总结

1、朗读全文

2、根据板书指导背诵

引读、分组读、齐读、指名背

3、你是不是更喜欢你的双手和大脑,知道该怎样充分地使用这两件宝贝了?

四、作业

板书设计:

《两件宝》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双手和大脑的作用,从小要多动脑和手,学习创造。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认识12个生字,会写“切、双”等9个生字。

教学重点:

识字认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靠手和脑”的意思。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一)课件:小猴造喷水池(课件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故事情节,教师随画面叙述。)

师:仙鹤和小猴是好朋友。有一次仙鹤找到小猴子说:“猴哥哥,听说你很聪明,请你动动脑为我修一个喷水池吧。”小猴说:“好吧。”小猴子就开动脑筋为它画了一个喷水池。第二次,仙鹤又找到小猴子说:“猴哥哥,听说你很能干,请你动动手为我修一个喷水池吧。”小猴说:“没问题。”于是小猴子动手为它挖了一个大坑。第三次,仙鹤又找到小猴子说:“猴哥哥,请你又动手又动脑,为我修一个喷水池吧。”这一回,小猴子手脑并用,结果呢,它终于修了一个又美观又实用的喷水池。瞧!它们多高兴啊!

小朋友们,为什么第三次小猴把喷水池修好了呢?

学生答。

师:因为它又用脑又用手,才把喷水池修好。手和脑就是我们的两件宝。

(二)板书:两件宝。师生一起写“宝”。

师:“宝”怎么写来着?我忘记了,谁能帮帮我?

生答。

师:伸出小手,咱们一起写一写。(可以按笔顺说笔画,也可以按部分说:上面是“宝盖头”,下面是“玉”。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掌握。)

师:我想到了一个谜语:家里有块玉。谜底就是“宝”,这回我一定记住“宝”了。谢谢你们。

二、初读课文

(一)师范读课文。

师:有位老爷爷说得好:(师读课文,随着出示有关课文内容的课件。)

人有两件宝,

双手和大脑。

双手会做工,

大脑会思考。

用手又用脑,

才能有创造。

一切创造靠劳动,

劳动要靠手和脑。

师:这首儿歌就是我们书上的一篇课文,你们愿意比比谁读得好吗?要想读得好,首先要把字音读准。在读书时,你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打算怎么办呢?

生答。

师:你们的办法真多:可以请拼音朋友帮忙,可以请教老师,还可以请教认识这个字的小伙伴。那就自己选个你喜欢的办法读课文吧。

(二)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

师:快打开书66页,用手一边指,一边自由地读读课文,看看谁能把每个字音都读准。读得快的小朋友还可以把刚认识的生字多读几遍。

(三)指名读课文。

师:能把字音读准吗?谁能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评读。

(四)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

师:这些淘气的生字宝宝从课文里跑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师:谁愿意当小老师带读,你会读哪个就带读哪个。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师:我们来比赛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课件出示打乱顺序的生字。学生比赛读。

(五)自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

师:把生字放回课文中,你再自己读一读,看看谁能把课文读通顺。

指名读。评读。

三、细读课文

(一)两人小组读。

师:要想把课文读好,我有一个秘密,想不想知道啊?

师:在读课文时,你认为哪些句子不太好读,就把它多读几遍,边读边想想它是什么意思,这样你就会把课文读得更精彩。快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用用这个秘密武器吧。

师:哪两位小朋友愿意读读你们练读的难读的句子。

(二)理解“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靠手和脑”的意思。

出示课件: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靠手和脑

师:你能说说用了两件宝能做好哪些事情吗?(指导说完整话。)

生说。

师:2008年,北京要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发生。你们知道是什么事情吗?

生答。

师:为了迎接奥运会,北京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空气越来越清新,街道越来越美丽,大厦越来越漂亮,道路越来越通畅。想不想看看?

出示课件:有关北京建设的图片

师:这些劳动和创造都离不开人们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大脑。

板书帖画:手脑

师:相信到了2008年,我们北京会更加美好。

(三)熟读课文。

师:让我们加上动作和表演,再来读读课文吧。

(四)比赛读。

游戏:童话剧“小猴造喷水池”

由学生推荐最有表演才能的两个学生表演仙鹤和小猴,老师串词,全班配音:第一次修喷水池时说“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第二次修喷水池时说“用手不用脑,事情办不好”;第三次修喷水池时说“用脑又用手,才能有创造”。

四、学写生字

动动脑,说一说你怎样写好生字。

动动手,写一写生字。(教师范写两个。)

五、游戏巩固

二人合作拼生字。

师:动动手和脑,看谁拼得好。这些小部件能拼成哪些字。拼好了就把它们贴到前面,并邀请你的好朋友一起大声地读一读,还可以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六、布置作业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长大以后你想做什么?只要用好我们的两件宝,你的理想一定会实现!小朋友们在课下还可以把你的理想画下来,贴在你的书桌前。

《两件宝》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两件宝》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13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内容是四句儿童诗,配有一幅插图,有14个要求认识的生字。

学生分析

学习本单元时,学生入学已两个多月,已学习完了汉语拼音,认识了部分生字,阅读了几篇小短文,有一定的学习生字和小短文的经验,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就要提倡一些新型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索、合作,构建平等、民主、合作、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寓教于乐,让学生喜欢语文这门学科。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愿望。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教师希望学生始终处于探索和发展的状态,通过观察、思考、联系生活,主动认识生字、学习短文,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同步的发展。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读14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会发现,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培养学习能力、参与意识和主动探究精神。

3、激发喜爱自己的双手、大脑的感情。

教学流程

一、谜语导入。

1、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我们一起来猜两个谜语:十个小伙伴,分成两个班,大家齐努力,共同把事干。想一想,这是什么?

站着在上面,用它来思考,我们看不见,智慧在里面。这又是什么?

【通过猜谜语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出示课题,指名读。件、宝这两个字谁有办法记住它?你能记住哪个就说哪个。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写的这篇小短文《两件宝》。

二、学文识字。

1、初步感知课文。

(1)初读:自由地读读小短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问问周围的同学。

(2)指名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你能读哪句就读哪句。

(3)齐读。

【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与余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2、学习生字。

(1)小组内合作识字:这篇短文中的.生字,大家能不能自己学会记住它们?小组同学来合作学习,哪个字你记住了,就把好办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让学生互相交流记忆生字的好办法,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共同识字。教师适时补充。】

(2)交流识字:你记住了哪些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的?电脑帮助分析生字。

①又、双:注意又的笔顺,先写(横撇),再写(捺)。双字有两个又,都一样吗?读一读。

②手:与毛比较,手的第四笔是竖钩,毛的第四笔是竖弯钩。你能来连词读一读这个字吗?大家一起读。

③脑:同学们用手在桌子上写一写这个脑字,你能给脑组个词吗?

④会:人+云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记住了会,你会做什么?跟大家说说。

⑤工:请你当小老师领大家读一读。

⑥才:请你当小老师领大家读一读。

⑦创造:大家还记得我们的校训是什么吗?校训里也有创造这个词。词会读了,句子能读吗?出示句子:美好的世界要*我们去创造。我们读了词,认了句子,相信创造这个词就不难记住了。

⑧切:切还有一个读音,知道吗,还可以怎么记?

⑨劳动:看看还有哪个生字里面也有力气的力?为什么劳动这两个字都有个力字?

【学生说到哪个字,电脑课件便出示哪个字,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⑩电脑帮助检查复习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3、理解短文。

师:我们学习了生字,读了小短文,大家知道人的两件宝是什么吗?(板书:双手、大脑。)为什么说手和脑是两件宝呢?(板书:做工、思考。)

(1)指导朗读:有了这两件宝,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大家喜欢我们的手和脑吗?再来自由地读读短文,这次看谁不仅能读正确,还能读流利,把喜爱两件宝的感情读出来?

(2)指名读:谁想试一试?大家看着书仔细听。

(3)齐读。

(4)试背:大家这么喜爱我们的两件宝,谁能试着背背这篇小短文?能背几句就背几句。全班齐背。

(5)课间游戏:听一段音乐,试着把《两件宝》这篇短文配上音乐来唱。

【通过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情感,并在读中感悟。多次的指读,学生已能背诵课文,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轻松的音乐,既是课间休息,又复习了短文。】

三、游戏复习。

1、做对卡片的游戏。

2、做找朋友的游戏。

3、电脑游戏:读句子。

【通过游戏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在轻轻松松中学会知识。】

四、总结。

师:学会了生字,我们不光能把课本上的小短文读好,还能读课本以外的句子以及更多的小文章呢。课下,我们还要比一比,看谁能用自己的两件宝,认更多的字,读更多的书,同学们有信心吗?

《两件宝》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听读、拼拼音等方法识字,学习新笔画弯钩、竖提,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写字:双、手、又、切。

3、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自读的能力。

4、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手脑并用的道理,初步感受手和脑是两件宝。

教学重点:

1、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12个生字及词语,会写双手。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读准生字脑、劳、双、手、才,分清鼻音、边音。

2、教给识记生字方法。

3、理解创造。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光盘、手掌形的带田字格的贴图、字卡。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会猜谜语吧?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则谜语,请看(出示幻灯片)

十个小伙伴,分成两个班,大家齐努力,共同把事干。

抽生读。其他生听,思考。

引导:想想这是我们身体的哪个部分?

生说。引导简要说理由。(评价:真会动脑筋思考。)

问:有人会写手字呢?一生书空,强调新笔画竖钩。师带着生写。师在贴的田字格里书写,注意占格。读读,提示要注意翘舌。

2、出示第二则谜语:站着在上面,用它来思考,我们看不见,智慧在里面。这又是身体的哪个部分?

生交流,说理由。(出示字卡脑)读读,注意声母是鼻音。认识偏旁月,并板书,生观察。(评:开动小脑筋想办法记生字,会把生字记得牢牢的。)

3、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第十三单元齐读:手和脑。手和脑是人的两件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陶行知爷爷写的小短文两件宝。(板书两,贴件、宝)

二、读准课文,认识生字。

1、读课题。

谁来读读课题。他读准了吗?生交流,正音。齐读课题。抽件,谁来拼?注意三拼音的拼读。

预设:

(1)生可能说听老师读就认识了。(你读读,你听得认真,读得准。)

(2)昨天回家预习了。(课前预习的习惯真好,可以更好地学到知识。)

(3)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就学会的?(你是个留心观察,记性好的孩子。)

(4)怎么记住件字呢?左边单人旁,右边牛(分一分的方法记,真聪明。)

(5)一人牵头牛(打字谜的方法记,真有趣。)

(6)人和牛站一起。(根据学生发言,随机揭开字卡,用不同颜xx笔板书)宝字教学同前。

2、读准课文。

齐读课题,通过预习,课文会读了吗?不会读的小朋友该怎么办呢?

生交流:问同学,问老师,借助拼音。

引导:有些字课后没拼音,可以查后边的查字表。(会的练习读一读,实在不会的小朋友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

孩子们,有不认识的字吗?师出示课文内容。引导生一句一句地交流不认识的字。

生说,师引导其他孩子找找。谁来帮帮他?生教,生跟读。追问,教的孩子的经验。全班练读。一句中交流完了,一句一句地读。

(预设:学生会提出思考、创造等课后没有拼音的字不认识,此时,老师可以出示查字表,练习拼拼音识字,当然也可以其他方法识字。如:数学思考题等。)

3、听读课文: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就请认真听录音读,注意不认识的字是怎么读的。

边听,边指着书。听后生也学着读一读,注意咬准字音。

4、练读课文。抽生读,正音。再抽生读。同桌对读你一句,我一句。齐读课文。

三、了解课文内容,读流利课文。

1、理解第一句:

过渡:孩子们课文读得较准确了,可是,那两件宝指的是什么呢?抽生说,贴上田字格写:双手,空白处写大脑。课文哪句话告诉了我们,谁来读读。你我们也有两件宝,自豪地高兴地读一读吧。加上动作读一读。

2、理解第二句:

为什么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呢?因为双手会干什么?

生回答:双手会做工。

双手会做哪些事情呢?谁来说说你的双手能做哪些事?还有哪些人的双手能做什么?生交流,师随机表扬和引导把话说完整。

有个小朋友他叫没头脑,你们看他做的算术题出示幻灯片。他做对了吗?没有。为什么呢?生交流,没动脑筋。是呀,没动脑筋怎么能做得对呢?所以做事不光用双手做,还要用大脑思考。齐声读第二句。

小结:人的.大脑是人的行动指挥官,人的一切行动都是大脑里的思想在指挥。

3、理解第三句:

(出示图片帮助理解。建筑工人、粉刷匠、园丁)

这些工人叔叔他们灵巧的双手在大脑的指挥下,可以修起一幢幢高楼,架起一座座桥梁。生读书第三句。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

板书:创造。我们人类通过动手又动脑创造出了请看!出示图片(各种美丽景观)。

人们动手又动脑创造了这个美丽的世界。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靠手和脑。

板书:劳动。孩子们读书也是在进行一种劳动,劳动要靠手和脑,所以读书的时候也要动手又动脑。现在我们动手又动脑再读课文,读书时,小手指指着书,脑子想想怎么读。

手和脑真是两件了不起的宝。再用两件宝,连起来读课文,会背的可以试着背一背。

4、背诵课文,谁来背,评。别人背,指着书,评一评,背对没有?男女生比赛背。开火车分组分句接龙背,不会的可以看着大屏幕。

四、识记生字

听到小朋友们好听的朗读声,看到我们人类用手和脑创造的美丽的世界,生字宝宝迫不及待地从课文中跑出来,要到美丽的城堡里去玩玩。你们看到了吗?快给他们打打招呼吧。抽生读生字词,读对了跟着读。

生字宝宝在城堡里上窜下跳,终于玩累了,出了城堡,你们还认识他们吗?开火车读。你们读得太棒了,一个个生字宝宝从词语里跳出来,想和你们交朋友呢!抽认字卡

你也能给哪个生字扩词或者说话?

你们太能干了,生字宝宝玩累了,想回家了,让我们一起送他们回去吧。出示课文,齐读课文。

五、写字指导

我们动手又动脑学会了读课文,认字,让我们动手又动脑写字吧。写字前,有没有需要提醒大家的呢?(注意写字姿势、注意字的占格、注意笔顺、笔画要写标准)

出示双,谁会书空?提醒注意什么?听录音。请出小铅笔描一描,看老师写,照着写一写。

手:指导新笔画:竖勾。书空,竖勾占格。

双的一半是什么又,又该怎么写?出示,提醒。

切偏旁,占格,示范讲解。

六、讲故事小结,布置作业:

1、出示插图,请听老师讲故事,你能发现老师在故事里说到了哪些生字朋友。

冬冬有一双灵巧的小手。她会做飞机模型,她做的飞机模型可真漂亮!她又会画画,她画了一件太空服。冬冬还有一个聪明的大脑。做起数学题,常常用它来思考。她的大脑越用越灵活,小手越用越灵巧。

冬冬说:等我长大成了才,我要当个建筑师,带领工人建高楼,用辛勤的劳动把祖国建设得更好。

边听边看着我们本课的生字朋友。听后交流,刚才老师的故事中说了哪些字。

2、谁会读儿歌?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

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美好的世界要靠我们去创造!

小结:凡做事要做好,必须动手又动脑。除了手和脑是人的两件宝。我们的耳朵、眼睛等等身体器官都是我们的宝,用这些宝我们能做很多很多有益的事。

3、作业布置:回家把课文背给家长听,预习书77页的小猪盖新房故事,按要求做一做,说一说,明天把你动手又动脑盖的新房拿来展示展示。

七、板书设计:

手和脑

两件宝

双手、做工

劳动、大脑、思考、创造

《两件宝》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学会9个生字和4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培养用手用脑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指导朗读和背诵课文,使同学知道手脑要并用才干有发明。

教学难点,有些词句不容易理解。

课前准备

1.收集课外活动照片、绘画作品,出一次专栏。

2.生字卡片;课文朗读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考虑

1.板书课题:11 人有两件宝

课题中两个字没学过,谁会读?(指名读)请读准的同学领读生字、生词。再齐读课题。

“两件宝”也可以说两个宝。“件”是生字,左边是_(生:单人旁),右边是_(生:一个牛字),一个人牵着一头牛,这个字就是“件”,一件衣服、一件事情的“件”,也是这个字。

2.课文是一首儿歌,是根据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爷爷的《手脑相长歌》改编的。

3.读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启发同学学会提问。)

二、范读课文(或放课文朗读的录音)

听老师读课文后,知道这两件宝是什么?

三、初读课文,自同学字词

1.凭借汉语拼音读两遍课文。

2.读课后生字表(一)和表(二)中的本课生字,在课文中把这些字画出来,再连成词读一读。

(教师巡视、辅导,了解自学情况。)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双手 事情 发明(注意带点字都翘舌音,“情”为轻声。)

考虑 做工 才干(注意带点字都是平舌音,“能”是后鼻音。)

劳动 两件宝 办不到

2.指名读课文。(从差到好,不同层次3-5名,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不”的不同读音)

3.齐读课文。

五、以问促读,熟悉课文

1.课文有3句话,第一句说什么?

2.这两件宝该怎样用?读第二句。

3.课文最后说什么?

4.连起来读一读课文。

六、识字写字教学

1.认读不带拼音的生词。(开火车轮读3遍)

2.指导同学记住字形。(突出重、难点)

双:两个“又”不同,左边是又字旁,第2笔是点。

做:右边是反文旁,4笔写成。

才:把“寸”的点改成撇。

3.指导写字。

双:右边的“又”,横撇要左伸到点下。左右靠拢。

做:左中右三局部要紧凑,单人旁要窄些,中间“古”稍短些,右边“反文旁”与“单人旁”一般高。

办:先写横折钩折、撇、然后左边一点最后右边一点。

4.课堂作业。(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

2.听写,写后集体检查、订正。

双手、做工、才干、劳动、两件、办不到。

3.朗读课文。

二、理解句子

1.双手会做工,大脑会考虑。

(1)口头填空。

工人_______

农民_______

护士_______

老师_______

(2)考虑“就是干什么?(动脑筋,想方法)

讲讲你或他人动脑筋的事。(启发:想一想,你在学习、玩、做事的暑假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你想了什么方法,结果怎样。你见过他们经过想方法把事情办好的事吗?

2.用手又用脑,才干有发明。

师解释“发明”:想方法做出自身或辊人没有做过的东西来。举科学家发明发明的事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或举学校中一些小发明的事例,重点说说他们怎样考虑、怎样做的'。使同学知道手脑并用与发明发明的关系,不必深讲。

3.小结:这一课告诉我们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我们可要把它们用好。一个人只要爱劳动,肯动脑,一定会有所发明。

三、指导朗读、背诵

1.指导读法。

读这首儿歌就是在向他人介绍两件宝是什么,有什么用,怎样用,介绍的时候要把词语连起来读,意思才清楚。如:

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

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

用手又用脑,才干有发明。

2.听朗读录音,再跟着一起读。

3.指导背诵。

(1)理一理三句话的顺序:先说什么,接着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2)采用师与生、组与组对读的方法激发兴趣,协助记忆。如:师读每行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3。

2.比一比,组词语。

工( )做( )才( )

公( )作( )寸( )

板书设计:

两件宝

两件宝

双手

大脑

做工

考虑

发明

《两件宝》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本课是以诗歌的形式写了人身上的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它告诉小朋友们只要用手又用脑,劳动才能有创造。全诗共有六句话。第一、二句讲“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第三、四句从反面说明用手不用脑或用脑不用手,事情就做不好;第五、六句从正面指出只要手脑并用,才能在劳动中有所创造。这进一步强调了课文的中心。在教学中,着力点应放在指导学生读书上。正如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通过读,读准字音,在读中学词学句,在读中悟理。

教法建议

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学习生字,注意读准“双、能、劳”的音,区分“工——公”的字义、用法。“劳”“动”两个字中都有“力”,可指导学生用劳动需要出力来记住字形。

2、写字教学

教写字,可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双:两个“又”写法不同。左边是偏旁,第二笔是点;右边是“又”字,第一笔横撇要左伸到点下,第二笔是捺。

做:左中右结构,左边要窄些,中间稍短些,右与左一般高,三部分要写得紧凑些。

办: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两点向外。

才:第三笔是撇,不能写成“寸”。

词句教学

“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句中的“做工”不是单指干力气活儿,而是泛指工作、做事。“思考”指动脑筋想办法。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双手会做哪些事,大脑会想些什么,不要抽象地理解。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句中的“创造”是指想出并做出新的来。要通过实例让学生具体理解。

朗读指导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这首诗节奏性强,韵味十足。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诗的节奏。通过黑板、幻灯标出节奏,在听录音、范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画出停顿的记号,掌握读的速度。

如: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用手/不用脑、工作/做不好。

用脑/不用手,空想/一大套。

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靠/手和脑。

教学一篇课文,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从读中理解字词,体会句子的意思,领悟文章的道理。

在正确朗读之后,可采用师生引读、轮读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记忆,还可跟着朗读录音练习背诵。

课时安排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解词导向

思考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例句]老师经常提出问题让我们思考。

创造想出新办法做出新成绩或东西。[例句]我们从小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好创造新生活。

释句导读

“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这句话讲了手脑并用,才能有创造。如果光用手不用脑,就会做傻事。如果光用脑不用手,就只能是空想。

《手脑相长歌》原文:

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

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

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

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

课文理解

段落段意

这首儿歌共有三句话。

第一句:写了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

第二句:写了双手和大脑必须要配合作用。

第三句:写了创造靠劳动,劳动要用手和脑。

中心思想

这首诗写了双手和大脑的作用,并告诉我们要充分利用双手和大脑去学习、劳动和创造。

教学设计示例(一)

10、人有两件宝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掌握“双手、做工、才能、劳动”4个词语。认识“宝、思、考、事、情、创、造”7个字。

2、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l、拿出你的手工作品,让大家看看你做的'是什么?漂亮吗?

2、找做得好的同学简单说一说他是怎么做的?

不但要动脑想,还要动手做,有了脑和手,一件件漂亮的作品就出来了。可见手和脑多重要。

板书课题

二、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人有两件宝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数数有几句话。

2、指名读,正音。

三、学习生字。

1、读课后生字,想想你怎样记住这些字,是怎么记的?

2、交流记忆方法。

3、重点指导

办:注意左右两点的位置。

劳:上中下结构,下边是“力”,不是“方”。

4、指导书写。

5、扩词。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培养用手用脑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和背诵课文,使学生知道手脑并用才能有创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朗读课文

2、出示生字卡片“件办双工能动做才宝思考事情创造”,开火车读字组词。

3、小黑板听写“才能”“做工”(订正写得不规范的字,指导学生再写)

二、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用铅笔标出有几个句子。

2、指名分句读。

3、大家读了课文,知道人的两件宝贝是什么?(板书:双手大脑)

手的用处可大了,不信,我们来看看。

课件出示:(发散思维,让学生自由抒发)

(1)妈妈用手( )。

(2)小学生用手( )。

(3)老师用手( )。

(4)医生用手( )。

(5)警察用手( )。

是不是做什么事情只要用手就行了?(板书:做工)

大脑可以(思考),“思考”是什么意思?(板书:思考)

齐读第1句,分男、女生读,全班配上动作有表情朗读。

4、这两件宝贝的用处真大。如果我们做事情时只使用一件宝贝,可以吗?为什么?我们来演示看:

情况一:

(1)给小树、花儿浇水

(2)写字

(3)做题

情况二:(1)想做个好孩子

(2)想当科学家

小结:现在我们都知道了“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课件出示相关的句子,学生边看边读)这一下,同学们对我们的“双手”和“大脑”这两件宝贝该怎样正确使用,已经知道了吧。(课件出示“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齐读:“创造”是指想出并做出新的。

6、讲讲自己或同学动脑筋的小故事。

7、齐读、表演朗读第二句话

8、课件出示课文插图1、2,看图说图意

(1)科学家通过研究、思考、动手画出设计图纸。

(2)工人边看图纸思考,边用手床制作零件、产品。

--从大家刚才说的,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在仔细观察、动脑筋思考了,而且说的一个比一个具体,这就是创造。所有的创造都靠劳动,大家都在用自己的勤劳和聪明智慧为人类为祖国创造财富。(板书:劳动创造一切)

9、出示“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靠手和脑”

指导朗读

三、总结

1、朗读全文

2、根据板书指导背诵

引读、分组读、齐读、指名背

3、你是不是更喜欢你的双手和大脑,知道该怎样充分地使用这两件宝贝了?

四、作业

板书设计:

《两件宝》教案 篇8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读课文,知道手和脑是人的两件宝,体会动手、动脑的乐趣,激发创造热情。

2、认识14个生字。认识新笔画竖提及新偏旁部首宝盖头。

二、教学教具:

卡片、录音机、小红花

三、学习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想猜谜语吗?老师出个谜语给你们猜好吗?

师:十个小伙伴,分成两个班。大家团结紧,倒海又移山。(谜底是一双手)

学生猜出后,教师板书:双手

师追问学生: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对说得有道理的学生给予鼓励,奖励五角星)师板书:大脑

师:双手、大脑,可是我们的两件宝。我们可以用双手和大脑干什么?

(生自由回答)

师:对,我们吃的粮食、穿的衣服、住的房子、走的路、读的书本、家里的电视机、电冰箱所有一切都是人们的劳动创造出来的。师适时板书:两件宝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听录音机读并进行评价。指名读

2、师:这首儿歌就是我们书上的一篇课文发,你们愿意比比看谁读得最好吗?(愿意)要想读得好,首先要把字音读准。在读时,你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打算怎么办呢?(学生自由回答:有看拼音、请同学教、请老师教、看课本的保底线等)

师:你们的办法真多,那就自己选个你喜欢的办法学习吧!

3、出示生字卡

(1)师:谁敢起来试一试把字音读一下?(学生踊跃举手)

师:谁愿意当小老师带读,你会拼读哪个就带读哪个?(生按照模式:大家跟我这样读。我就跟你这样读。)

(2)学生轮流读。

(3)去掉拼音认读。

(4)师:看来大家都学得挺认真的,老师很高兴。想让大家做个游戏,要吗?(要)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捞月亮。

(把月亮形状的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点学生上台选择各种不同形状的月亮,然后读月亮后面的生字。如果读对了,全班就跟着读3遍,读错了或不懂的,可以请同学帮忙。)

4、出示词语:两件宝、双手、创造、劳动、大脑、一切、会做

(学生认读词语,先请同学读,再同学带读,最后小老师指名读)

5、再试着读课文

师:同学们,你们会读字、词,如果把它们放到课文中,你还会读吗?

(分小组读课文-各组推荐最好的、最有进步的同学起来读。)

三、初步理解课文

师:为什么说手和脑是两件宝?

学生带者问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答案。

学生自由交流、讨论,教师指名回答。(重点围绕: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一切创造*劳动,劳动要*手和脑。)师板书: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师:什么叫思考?(就是动脑筋想问题)

四、背诵课文

1、师生接龙背课文,师读前半句,生读后半句。

2、生生互动,三个人一组背诵。

3、指名起来读,读好的奖给五角星。

五、总结

师: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离不了双手,而想问题就要用到大脑,所以说人的双手和大脑是两件宝。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