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眼读后感

笔构网

2025-09-15读后感

请欣赏蜻蜓眼读后感(精选7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蜻蜓眼读后感 篇1

前几天,妈妈为我买了曹文轩的纯美小说系列,让我深有感触的,是这本《蜻蜓眼》。

这本书从有四分之一法国血统的小女孩阿梅开头,围绕阿梅写出了中国跨洋丝绸商之子杜梅溪与法国女子奥莎妮相识、相恋的故事。由于战争,杜梅溪带着奥莎妮回到上海,继承家产。从此以后,他们在上海结婚生子,有了孙女阿梅。再通过阿梅,从侧面写出了蓝屋的艰辛。但在生活最艰苦时,奶奶奥莎妮仍然用微笑撑着蓝屋。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从马赛来到上海,却再也未能回去的奶奶奥莎妮。她在去世的时候,左手一直紧紧地握着,当阿梅掰开她的手时,手心里的那四个字震撼人心:我要回家!

蜻蜓眼是两颗像蜻蜓眼睛的珠子,那是太爷爷送给奶奶的,而奶奶在临终前把它们送给了阿梅。蜻蜓眼是爷爷与奶奶爱情的象征。阿梅外公的一句话说得好:你爷爷是个放风筝的老头,你奶奶是风筝,蜻蜓眼就是风筝线,风筝线断了,风筝便会掉下来。爷爷因为乱世,多次受伤,最终带着遗憾离开了人间。爷爷离世,蜻蜓眼被抢走,这些对奶奶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可即使这样,奶奶依然保持着微笑,坦然面对生活。

这本书从头到尾有快乐,有悲伤,字里行间,句句透出真情。无论是阿梅还是爷爷奶奶,个个有血有肉,令人感动。从这本书中,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即使在阴云密布的日子里,也要永远保持微笑。

蜻蜓眼读后感 篇2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好书,这是妈妈送给我的礼物。我被书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那跌宕起伏的情节,无辜少女阿梅艰难的成长历程,人性的沦陷,使得美好的一个家族颠沛流离,阿梅一家人在特殊岁月里相扶相持,努力度过难关的动人情景而深受感触。这就是曹文轩作家其中的一部纯美小说《蜻蜓眼》,让我带着大家一起畅游书中的故事吧!

中国丝绸之子杜梅溪在法国马赛的一家咖啡馆内偶遇了法国女子奥莎妮,两人一见对方就深深地爱上了,并生下四个儿女。二战其间,杜梅溪携法国妻子回到上海定居。此后,岁月流逝,奥莎妮从少女到老妇,渐渐融入了中国的生活,带来了优雅与温润。

可惜好景不长,上海遭遇了大饥荒,爷爷捐出了杜家祖宗传下的多年家产——丝绸工厂全部捐献给了国家。在那特殊的年代里,异国血统的奶奶成了家庭灾难的来源。蓝屋外头谣言四起,越炒越热,演变成那个法国女人是隐藏了已经很久的间谍,而爷爷杜梅溪则是资本家,特别会剥削大众。因为这一句谣言,蓝屋几次被劫,孙女阿梅在学校精心准备的钢琴节目被迫取消,伤心的她将所有的伤楚吞咽下去,强硬地顶着。装出一幅开心、兴奋劲的样子来,可奶奶看到阿梅那张未化妆的脸,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她的孙女受了伤害。即使这样,奶奶仍然微笑着面对生活。

《蜻蜓眼》一文太让我感动了!我要学习文中奶奶那种坚强,在一群疯狂的人面前,能够做到真正的临危不乱,即使在无力的情况下,也要保留最美好的生活。那颗蜻蜓眼,还有那只小皮箱都有着她对整个法国,五光十色的岁月,最美好的回忆!所以即使在蓝屋几乎被毁了情况下,这两件东西依旧保管得完好无损。同时我们还要学习他们一家人的团结、友爱和乐观。在大饥荒之后的上海,犹如一片浩荡的大海。无人可以拯救你,你只能靠自己。但这一家人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相扶相持、相儒以沫地最终“活”了下来,而这一切也源于他们有一个乐观开朗的法国奶奶。

这本书让我每看一遍,都有新的感受!也从中得到道理:谣言是致命的,也是锋利的,就好似我们生活中有了挫折和困难,不能因为一些阻力而击垮自己,要保持阳光开朗活泼,让开心永驻心中!

生活是美好的,它给人与启迪、与省悟,让我们憧憬明天,保持向上的心态。加油!我们一起努力!

蜻蜓眼读后感 篇3

《蜻蜓眼》这本书是曹文轩写的,他的主要作品有:《天瓢》、《红瓦》、《草房子》、《根鸟》、《细米》、《羽毛》、《丁丁当当》、《大王书》、《我的儿子皮卡》、《青铜葵花》……还在2016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而这本《蜻蜓眼》是送给他的朋友——阿微的。

这本书是先说明中国杜梅溪和法国德奥莎妮,两人一见钟情、相爱、结合,并生下了四个女儿。此后,岁月流逝,奥莎妮从少女到老妇,渐渐的融入了中国快乐的生活!

蜻蜓眼在这里表示的不是蜻蜓的双眼,而是指奥莎妮有多么的爱杜梅溪,而杜梅溪有多么勇敢,这文章有一句描写了出来“爷爷用身子挡住了奶奶”,这句话中是说家里有坏蛋的时候,你看爷爷有多勇敢啊!为了奶奶连他自己的命都不要了,这体现了爷爷对奶奶发自内心的爱,爱奶奶胜过爱自己的生命!

就算最后伤心,但他的心灵并没有伤心,而是快乐的在人家流动着。

蜻蜓眼读后感 篇4

寒假里,我读上了《蜻蜓眼》这本书。它的作者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曹文轩老师。我还看了他的其他书如:《草房子》.《青铜葵花》……其中,有几本书都把我感动的甚至流下了泪。《蜻蜓眼》这本书也被这位大作家写的栩栩如生。

为什么叫蜻蜓眼呢?我翻开书渐渐看懂了。原来是太爷爷送给奶奶一条项链,它的吊坠很像蜻蜓的眼晴它很珍贵。故事就围绕项链发展的。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写:中国丝绸商之子杜溪梅在法国马赛偶遇法国女子奥莎妮,两人一见钟情,相爱,结合,并生下了四个儿女。二战时期,杜溪梅携法国妻子回到上海定居。此后,奥莎妮从少女到老妇,渐渐融入了中国的生活。她给这个家带来优雅和温润,并与最爱的小孙女——阿梅经历了许许多多故事。

其中,我最喜欢第八章:红油纸伞。奶奶给自己和阿梅买了两把红色的油纸伞。那两把伞可都是奶奶在典当行当了自己的衣服才买了的,阿梅十分喜欢奶奶送给她的伞,她还告诉奶奶:“只要一下雨,你就打着这把伞来学校接送我!”在某一天,下起了倾盆大雨,阿梅放学后,立即看到了奶奶正在对她微笑。她俩走在鲜红的油纸伞下,真是一道独特的美景,许多人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阿梅和奶奶,阿梅心里真是别有滋味儿……

读了这本书后,我终于懂得了曹文轩书的最后三句话——我们必须知道中国所发生的故事,这是人类共通人性在中国的特殊表现。这种共通的人性在各种地方表现着。我们必须将笔触到人性的底部,因为人性底部有一条暗流相通。

在书里,虽然一大家子日子过的非常清贫,但在我看来,他们很富有,因为即使遇到很大的困难,也从不埋怨一个字。

所以我喜欢这本书。

蜻蜓眼读后感 篇5

《蜻蜓眼》写的不是蜻蜓眼的明亮、尖锐,而是写名叫蜻蜓眼的宝石,这条镶有蜻蜓眼的项链即给主人公带来幸福,又给她带来了伤害。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温情又悲惨的故事。这本书文字优美,情节跌宕起伏,全文充满浓浓的亲情,感人至深,堪称佳作。小说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时代背景,那是一个离我们不远却很陌生的年代。太爷爷一心想让爷爷杜梅溪操控家里的丝绸公司,但爷爷却当了一名水手,漂洋过海,直到在法国马赛遇见了奶奶奥莎妮,他们一见钟情,最终爷爷奶奶一块回了老家上海,在蓝屋和可爱的孙子孙女度过一段时光,又度过了一生。

奥莎妮子孙满堂。奶奶最疼爱的是唯一的孙女阿梅。奶奶给孙子孙女织毛衣时,总会为阿梅多织一件。当孙子们想和阿梅玩耍时,奶奶也不让,怕他们伤了阿梅。每次经过蛋糕店时,奶奶总是给阿梅买一块蛋糕,但阿梅也会先叉上一块给奶奶······日子过得富裕又丰厚,幸福又美满。是多让人羡慕啊!

然而有一天,他们好景不长,爷爷突然从丝绸公司的老板成了普通员工,生活越来越困难。但爷爷还是为奶奶栽了一棵奶奶家乡马赛后花园的杏树,奶奶也为阿梅买了一架钢琴,但家里变的空荡荡的,东西全部被送到了当铺当掉了,蓝屋一天一天变成了空架子。这年秋天奶奶倒下了,为了奶奶动手术的钱,阿梅的爸爸妈妈瞒着阿梅和奶奶当掉了钢琴。当奶奶手术成功回到家,发现钢琴不见了,大发雷霆,把母亲给她的一枚镶有钻石的戒指当了钱,又把钢琴买了回来。生活虽然艰苦,但奶奶对孩子的情永远存在。这多么使人感动。

一九六六年,蓝屋的噩梦开始了。街上到处是呐喊声,喊着:“打倒什么什么”学校也变了,奶奶的孙子阿朗原来在在学校里的形象是令人羡慕的,现在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洋人误会奥莎妮是潜伏多年的间谍。阿梅在学校也深感不安,同学们离她越来越远。阿梅感到无比的孤独。

学校组织演出,阿梅演奏钢琴节目,当阿梅兴致勃勃的去演出,结果她的节目被取消了,她的梦破灭了!这是为什么?阿梅奶奶一家人多么痛苦,这是什么世道。我为阿梅不能参加演出而遗憾!

第二天上午十点,一些年轻人闯入蓝屋,误会爷爷是罪恶累累的资本家,奶奶是潜入已久的特务,一会儿蓝屋就被糟蹋了,他们非要搜出电台,发报机,搜不出,就任意乱来,爷爷奶奶最终被那群人的头头押走了,奶奶送去砖厂劳动了,爷爷送去养猪厂干活了。看到这儿,我愤怒了:“他们怎么可以这样,这样残害老人吗!”

爷爷奶奶终于回家了,但奶奶的香水用完了,爷爷用一块战国时期的玉换了一个法国女子的香水,但又被误为老特务,被一群人拳打脚踢。我大滴大滴的泪水落在书上:“他们这是在干什么?爷爷年老体弱,这群年轻人,凭什么欺负老人!”我也被爷爷为了奶奶而负伤而感到无比。

年轻人三番五次的打劫蓝屋,又一次把爷爷的腿打断了,把奶奶的结婚礼物蜻蜓眼项链抢走了,把杏树糟蹋了。之后,爷爷告别了这个充满不公的世界。奶奶被一群人不由分说的拉走,让一个理发师为奶奶剃了一个“阴阳头”准备拉上街游斗,但奶奶被一个好心人放了,回到家,选择安详的离世,从容优雅。

两位无辜的老人被你们活活逼死,这些人真是禽兽不如,我不禁大骂起来。“尊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至今都在宣传,继承发扬“尊老”精神。这些人真是可恶、可恨,应该对他们进行历史的判决!

此时,我的眼泪又流了下来,奶奶的命运让人悲伤,使人可怜,难道她是外国人,有罪吗?爷爷奶奶的去世,象征着社会的混乱,道德的丧失,公平的缺失,没有是非之分,只有混乱的思想与秩序,最终受伤害的反而是善良无辜的百姓。

我看了这本书,即被他们一家,苦难中寻找快乐,这种精神深深地打动,又被当时社会的不公而愤怒。我希望世界是公正、合法的,有是非之分,我也希望我们能与外国人友好相处,与世和平。

蜻蜓眼读后感 篇6

这几天,我一直在反复阅读《蜻蜓眼》这本书。

每当我阅读这本书中的每一个精彩的故事时,就会有一个长相神态与众不同,小小的、嫩白的面孔上有一双水灵灵大眼睛的小女孩牵着一位眼神慈祥的老太太的手出现在我眼前。你肯定很想知道她是谁吧?对,那就是小女孩阿梅和她的奶奶奥莎妮。这两个人物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们一老一小,一起共度难关,不论日子有多艰难,她们总是一起用微笑来面对。

其中,令我最难忘的故事是《月光下》。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大家都认为阿梅的奶奶奥莎妮是洋鬼子,都疏远了阿梅。胡妈因此感到惶惶不安。后来,阿梅得到一个好消息学校让她去弹奏钢琴,但是之后阿梅的钢琴节目被取消了。阿梅非常伤心,在学校小竹林里抱着她的好朋友黑猫伤心地哭啊,哭啊,一直哭到放学。她回家之后,隐瞒了学校取消她节目这回事。可奶奶看出了阿梅的心思,便去安慰她,直到她冷静下来。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阿梅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她知道大人们压力很大,便没有把学校取消她节目的事告诉大人,以免他们担心。而奶奶奥莎妮很善解人意,她和阿梅心意相通,看她的眼神就知道她有心事,并且安慰她。这个故事让我回味无穷。如果我就是阿梅的话,受到那么大的挫折心中肯定承受不住,回家后一定会向妈妈倾诉一番。我要向阿梅学习的就是她的那种懂事体贴。不知你看了这个故事会作何感想呢?

这本书可真是令我陶醉,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印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让我回味良久、难以忘怀。

蜻蜓眼读后感 篇7

今年寒假,我读了一本既有趣而又让我感动的小说——《蜻蜓眼》。刚看到书名时,我以为和蜻蜓的眼睛有关,等到读完之后我才明白读书不能只凭书名就下结论。小说的题目源于两条像蜻蜓眼睛似的项链,所以取名《蜻蜓眼》。这本小说的作者是国际安徒生奖的获得者曹文轩。之前我还读过他的《草房子》、《青铜葵花》,我非常喜欢读曹伯伯的书,总觉得他的书里带着一种我说不出来的情感,感觉非常舒服。后来妈妈告诉我,那就是爱。

这本小说以一个小姑娘阿梅的成长为主要故事线索,通过阿梅的视角勾勒出他们一家人在特殊岁月里相互扶持,努力度过难关的动人情景。整本小说都洋溢着一股暖暖的爱意。

《毛衣》一章中,奶奶为了给10个孩子每人织一件新毛衣,想尽了办法,最后拆掉了自己和爷爷的几件毛衣,小姑姑不忍母亲为毛线的数量发愁,也拆掉了自己最喜欢的一件毛衣。毛线的数量终于凑够了。那是多么艰难的岁月啊!这一件件美丽的毛衣中都包含了奶奶对孙子孙女浓浓的爱。读到这,我看到了自己穿的毛衣,这也是妈妈亲手织的啊!妈妈那满腔的爱意都通过那一针一线蕴藏在毛衣中。

在读《油纸伞》一章时,我仿佛也随着作者的描述回到了那个下雨天,奶奶和阿梅一人独撑一把红色的油纸伞走在回家的路上,一大一小,一老一少,伞下有属于她们祖孙的小秘密,甜蜜而又带点苦涩。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既为一家人的相濡以沫而感动,又为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所造成的悲剧而感到惋惜。我多么希望阿梅和奶奶能生活在今天啊!和谐,平安,美好的今天!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