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除道》读后感

笔构网

2025-09-15读后感

请欣赏《扫除道》读后感(精选7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扫除道》读后感 篇1

大家好,今天与大家分享的内容是我近期看完《扫除道》这本书后的读后感,主要总结为以下五点:

一、可以成为谦虚的人

为人第一要务就是谦虚,而实现谦虚的捷径是清扫厕所,一个傲慢的人,他不会主动去扫除,而坚持扫除的人,都变成了谦虚的人。

二、可以成为有心人

成为有心人,需要敏锐的觉察力,扫除厕所能提升人的觉察力,让你成为有心人,打扫中关注每个细节、步骤的操作,有助于培养细腻的感知力,还能帮助所做之事井然有序进行。

三、培养感动之心

一个 聪明、有钱、出自名校的人,也许会让人佩服,但无法让人感动,如果他放低身段,打扫厕所则是孕育感动最好的实践,不限于扫除,全力做好身边事也能收获感动。

四、萌生感恩之情

打扫厕所或者清扫,能锻炼人丰富的感受,让人懂得感恩细小事物,感恩细小事物的`人,会人为的缩小痛苦和烦恼,反之不能感恩细小事物的人,则会人为的放大痛苦和烦恼。

五、磨砺心性

清扫厕所能让人心灵变美,人在清扫时不可能一边打扫,一边思考怎么骗人害人,尤其是卫生打扫干净时,人的心灵也会变的纯净吗,人心纯净了,就更容易看清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样的人,不会感到不安,不会自寻烦恼,心性也就得到了磨炼和提升。

写在最后

归根究底,把任何人都能做好的平凡小事,彻底做好了,就能和别人拉开距离;总是心怀不平,不满的人,绝对无法成功,要想成功,必须肯定现状,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才行,也就是老想着自己缺少什么,不如多想想自己拥有什么,与其寻找不能做到的借口,不如想想自己现在都能干些什么。

《扫除道》读后感 篇2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朱子治家格言首句即云,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无他,整理心境而已。

扫除力一书,满纸磁场、电波云云,神乎其神,无非二字,心境而已矣。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学问如是,修齐治平之道亦然。而求放心者,当自打扫心境始。打扫心境者,当自洒扫庭除始。庭除净,心方净。心净则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天下事有可为者,有不可为者。知其可为而为之,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当此之时,一屋扫与不扫,或无关天下;然待天下已定,则如蔡桓公之小疾,自腠理而至肠胃乃至骨髓,积重难返矣。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如夫子相鲁,求仁得仁。当此之时,天下暂不可扫,或一蹶不振,碌碌无为;或孜孜以求,安扫一屋。扫净一屋固暂于大势无补,然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集数代之功,则终可扫平天下。惟当此之时,个人之荣辱得失,非具大智慧者诚不可安心。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当今之世,人心不古,非高官厚禄不可以动其心,非纸醉金迷不可以移其性,非切肤之痛不足以感其怀,非声色犬马不足以怡其情。明知其不可为,则戒惧者不乏其人,令其勉为之,则非利禄诱之,威权逼之,实难少有成果。当此危难之际,欲令人不为心外之物所扰,甘扫一屋,不亦难乎!

武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虽六出祁山,而终难达其志。以武侯通天彻地之能,实不难自卜其果。然武侯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非独以报先主知遇之恩,亦有甘扫一屋以待后人扫天下之意者。故其诫子书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克静克俭者,求其放心而已。

小子不敏,欲孝武侯之志。求仁而得仁,夫何怨!

《扫除道》读后感 篇3

在读《扫除道》前,根本都想不到清洁对企业的影响这么大。

按正常理解,清洁一直以来感觉都是提升服务的一种,而没有真正把清洁当做企业发展的一个突破口,本书开始说的一则故事:一家创立68年的老字号企业,日本涂料工程竣工量日本第一,因为镰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外部环境干净整洁,被该公司的气象所吸引,出于好奇,有了进一步的相互了解,最后10亿日元的订单,坐在家里就有人主动上门。让我更加清晰的看到清洁跟发展的关联。

扫除道的魔力,能够让人放松,让人能够从容应对各种事情,不急不躁,能够较好的把握当下,不再有无畏的担心,慢慢看清了前进的方向,少了很多错误的决策,虽然每天都要花时间去做扫除,但获得了内心的宁静跟从容。干净整洁的环境,对每个人都很重要,特别是心情不好的.时候,把环境打扫干净会给自己释然的感觉。

“扫除道”创始人公司创立10年才有一两个员工帮忙做卫生,这种风气受到供应商及客户的一致好评,二十年之后,一些和工作无关的人来公司参加扫除研修活动,迫于形势需要,创始人开始倡导培养扫除研修,三十年后全国各地都先后成立“扫除学习会”,扫除是如何是企业越来越好。

扫除一般都是多人一起干,而共同作业对于提高集体意识和相互配合的协调性是非常有效的。将自己工作的场所清洁干净了,集体意识和配合协调性自然得到提高。结果,公司内部的人际关系显著好转,面貌焕然一新。

然而,扫除并不能马上给我们带来好处。通过扫除清洁环境,只能让职场气氛变得和谐。而和谐的工作环境,有助于心灵浮躁消失,从而具有抑制怒气的效果。即使在公司经营状况不佳的时候,员工们仍然能微笑着面对切,有些人的面相更是改善得恍如脱胎换骨。

扫除还要有计划性的去实施,首先要有流程,什么时候做,怎么做,扫除工作要天天做,偶尔做一次,那效果必然减半;其次是工具要配备齐全,对于不同的垃圾要不同的工具处理,办法总比困难多,动脑筋解决问题;最后要注重稽核,传统观念是把清洁工具放在隐蔽角落,改变常规思维,把清洁工具摆放出来,不符合标准才能更加清楚问题。由此可见扫除工作确实是有很大作用。

书中提到即使熟读100万本经书,掌握很多知识,如果不亲自实践,那将毫无用处,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成为生活的智慧,特别是清扫活动,不亲自实践,什么都不会明白。工作上,很多人都会存在问题,就是想做好,可是不付出行动,光想不做,这类人就是很明显没有上进心,没有上进心的人,做事情就喜欢随随便便的,反正心里都是觉得得过且过的,什么都是无所谓的,也不会去努力的,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凡事都喜欢随波逐流。

如果一个人把时间都用在了闲聊和发牢骚上就根本不会想用行动去改变现实,对于他们来说不是没有机会,而是缺少上进心当别人都在为事业和前途奔波时,自己只是茫然地虚度光阴,根本没有想到去跳出误区,结果只会在失落中徘徊。我们总习惯无视自己的问题,而希望改变他人,其结果当然达不到目的,实际上要改变他人,首先必须改变自己,只要自己变了,对方自然发生改变。

总是心怀不平、不满的人,绝对无法获得幸福,要获得幸福,必须肯定现状,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才行,也就是老想着自己缺少什么,不如多想想自己拥有什么;与其寻找不能做的借口,不如想想自己现在都能干些什么。

归根究底,把任何人都能做的平凡小事彻底做好了,就能和别人拉开差距。公司企业发展才起步,我们高调企业文化有很多在其它企业做不到的小事在我们高调做到了,光盘行动、义工活动、叠被子、团康文化、工资每月寄给家人等等,以后还会有更多好的文化需要大家一起共同去传承,我们高调有使命,有目标,相信我们高调能够越来越强大!

《扫除道》读后感 篇4

“扫除力”与“扫除”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扫除力指的是通过扫除产生的魔力。它不仅包含有外在的清扫改变磁场,并且包括内心的自省从而达到良性磁场的塑造。简单的扫除可以产生魔力,它不单单可以让房间变得整洁,也可以刨磨出你自身的光泽,还可以解决你的烦恼、成就你的事业、完美你的爱情、提高你的收入、实现你的梦想!这种神奇的魔力被命名为“扫除力”。

如果你以为,这本书是要教你怎样快速地解决打扫这件麻烦事,那你就错啦!

这是一本通过扫除体会幸福的魔法书!

恋爱·家庭·收入·工作·做理想中的自己!

无论是心情郁闷,还是爱情烦恼,生活中的任何不如意,你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疗伤的方法!

「打扫魔力」和打扫可是两回事儿!它可以让你获得幸福人生、实现心中理想、加速成功的脚步!打扫魔力说来也不是什么秘技,而是透过打扫产生的能量,结合内心的力量,创造出正面连锁效应的磁场空间。这样的磁场空间会改变你的心态,让你焕然一新,拥有充满魅力的崭新人生!帮助你扫出成功,无往不利!打力真有那么神?你亲自试了就知道!

“你的房间就像你自己”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如果长期生活在脏乱的房间里你一定也会渐渐被负面能量包围,这些被脏乱差的环境所吸引的负面能量会进一步影响你的.内心,更增加你的不安和焦躁。

对脏乱的房间放任不管就会产生恶性循环,根据著名的心理学“破窗理论”,如果在小的负面情绪出现时听之任之,它很快就会吸引各种各样大的负面能量。一个精神状态不好者的房间一般都是“垃圾堆”,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有时会对自己呼喊“我可以,我能行”,但这种乐观心态很快就会被杂乱的环境吞噬,不能长久保持,最终还是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

我们在对房间进行清扫的同时,内心的负面能量也会随之被清除,正面乐观的想法也会渐渐融入你的身体。同时,善于扫除的人也有良好的逻辑性和自觉性,这些都是成功的要素哦!

当你意识到扫除的重要性时,就可以开始实践啦!

我想,人也是这样的道理,总喜欢把负面的情绪放着不管,就像脏衣服一样,总喜欢累积到一定的时候才会动手洗干净。这些负面的情绪和能量都是我们不需要的,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去丢掉它们。当我们试着清理抽屉和柜子,丢弃不需要的物品时,我们的负面情绪和能量也会迅速的随之离开。

扫除力真的很神奇啊!心态决定一切。扫除力,可以让人变得更自信。

《扫除道》读后感 篇5

本书主要介绍了“扫除道”的实践方法及其力量,感觉和断舍离有点像。 同时,本书还传授我们如何做到“凡事彻底”,帮助我们掌握化平凡为非凡的能力。

键山秀三郎是《扫除道》的创始人。他通过六十年如一日的践行扫除,公司的风气变的越来越好,员工的集体意识和配合度得到提高,人际关系也显著好转。作者认为,扫除能消除浮躁,清扫一个地方,就赋予了其生命,扫除者将受益于它。

扫除道有五大好处:

1、使人谦虚。作者认为,为人的第一要务,就是谦虚。而实现谦虚的捷径是清扫厕所。他说,从未见过乐于扫除的人是个傲慢者。而那些坚持扫除的人,都变成了谦虚的人。谦虚的人,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更容易获得幸福的人生。

2、让人成为有心人。成为有心人,需要敏锐的觉察力。作者说,厕所扫除能提升人的觉察力,让你成为有心人。打扫中,关注每个细节、步骤的操作,有助于培养细腻的感知力,有助于推动所做之事井然有序地进行。

3、孕育感动。作者说,有感动才叫人生。一个人聪明、有钱、出自名校,也许会让人佩服,但无法让人感动。而放低身段打扫厕所,则是孕育感动最好的实践。同时,他也说,要想收获感动,并不限于扫除。只要全力做好身边小事,也能收获感动,并感动他人。

4、萌生感恩。人不是因为幸福才感恩,而是因为感恩才幸福。作者说,通过打扫厕所,能锻炼人丰富的感受,让人懂得感恩细小事物。感恩细小事物的人,会人为地缩小痛苦和烦恼。反之,不能感恩细小事物的人,则会人为地放大痛苦和烦恼。

5、磨砺心性。厕所清扫,能让人的心灵变美。作者认为,扫除时,人不可能一边打扫,一边思考怎么骗人害人。尤其是把一间脏厕所打扫干净时,人的心灵也会变得纯净。人心纯净了,就更容易看清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样的人,不会感到不安,不会自寻烦恼,心性也就得到了磨练提升。

扫除这件事,练的也是细心,耐心与敏锐体察之心,修的虚心,静心,恭敬感恩之心,如果全公司上下每个人都能做到无论尊卑贵贱,谁有时间谁有空就弯下腰扫厕所,洗车,这个团体必将是敬业的.,和睦的,谦恭的,这样的公司也必将是干净的,有尊严的和值得信赖的了。

最后,祝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干净的环境”和“干净的心灵”

《扫除道》读后感 篇6

有句俗语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以前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一个人如果连自己分内的小事都做不好,又怎能有更大的胸怀,做的了大事。读了《扫除道》后,对打扫的意义有了更多的认识。

素来知道日本这个国家是在清洁打扫方便出了名的整洁,前两年风靡的《断舍离》系列,也是日本整洁文化的延伸。

那个著名的日本邮政大臣野田圣子刷马桶的励志故事,在几年前工作时就听到过。

野田圣子是日本现内阁最年轻的、也是惟一的女性大臣—邮政大臣。她的工作经历是从负责清洁厕所开始的。

彼时年轻的邮政大臣野田圣子,既是日本现内阁中最年轻的阁员,也是惟一一位女性大臣。然而有谁能想象得到,她的事业起点却是从喝厕水开始的呢。

野田圣子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帝国酒店当白领丽人,在受训期间负责清洁厕所,每天都要把马桶抹得光洁如新才算合格。可是自出娘胎以来,她从未做过如此粗重的工作,因此第一天伸手触及马桶的一刻,几乎呕吐,甚至在上班不到一个月时便开始讨厌这份工作。有一天,一名与圣子一起工作的前辈在清洁马桶后居然伸手盛了满满一杯厕所水,并在她面前一饮而尽,理由是向她证明经他清洁过的马桶干净得连水也可以饮。

此时,野田圣子方发现自己的工作态度有问题,根本没资格在社会上肩负起任何责任,于是对自己说:“就算一生要洗厕所,也要做个洗厕所最出色的人。”

之所以对这个刷马桶的故事记忆深刻,是因为当时工作期间的一位年轻女领导也是这样的人。当时的女经理二十几岁,管理酒店事务,在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时,为了验证酒店的马桶是干净的;她把手伸到马桶了捧了一捧水来检验马桶是否刷干净了。别人都不愿意做的事情,敢于去承担,并做好的人,没有道理做不好别的事情。所以书中也说到,认真扫除可以磨练人的心性。

书中开头就说“扫除能改变人心、事业、家庭和社会。这样的改变,看似不可思议,其实你也可以。”生活当中有些人是特别爱干净的,无论是个人卫生还是居住环境,工作环境,走到哪里都会弄得很整洁。这些人对整洁的.要求和打扫的亲力亲为也体现了他们对工作,生活的要求。

生活中也对爱干净的人印象深刻,高中上学时每天都把白球鞋擦得一尘不染的女同学,村里干净得出了名的那户人家。因为和他们接触过,你真的是对那种勤打扫的认真与执着感动,就像作者说的“如果偶尔集中扫除一次,其价值就要减半。只有每天扫除,才有意义。”我们大多数人所做的更多是集中打扫的方法,但若想参悟“扫除道”,必须做到“时时勤拂拭”呢!

这本小书,给我最大的感悟就是看似不起眼的事情带给人的心灵层面的改变。书中讲到作者如何通过扫除管理公司,又如何将“扫除道”的精神传递下去,包括扫除道对学校、社会等带来的极大的影响与改变。看似不可思议的背后是数年如一日的简单坚持……

分享几句书中的金句,窥见扫除带来的体悟:

1、特别是身处逆境的时候,把周围打扫干净,会给自己一种得救的感觉。

2、再没有比被期待、被依靠更能让人感到愉悦的事了。

3、无论做什么,别人最最不愿干的事,首先自己要承担起来,这是调动他人工作积极性的前提。

……

在小说和影视剧中经常会看到得道高僧武功高强,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在寺庙里扫地。那些小和尚扫地,挑水是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小时候特别不理解,为什么学习武功的人要天天扫地呀?似乎扫地挑水这些事比练习武功还重要。

现在懂得了一些,扫的不是地,更是在磨砺心性。能每天日日洒扫的人,不仅做到身边环境的洁净,更懂得谦卑之道。一件小事做到了极致,便见大智慧。

《扫除道》读后感 篇7

键山秀三郎先生的著作《扫除道》一书风靡日本,并令扫除蔚然成风。扫除这件难登大雅之堂的事情,居然有这么大的魔力,让很多人慕名到键山秀三郎先生的公司去观摩学习,而键山先生的公司竟然也因为扫除而获得了凝聚力,公司风气为之一新,初读时实在令我愕然。

掩卷深思,键山秀三郎的扫除之所以能得“道”,是有它的道理和规律的。我想任何行业的人都应从中汲取营养。

键山秀三郎之所以能将扫除贯彻到底,和他童年的经历密不可分。在童年贫苦的生活中,父母每天都将房间打扫一新,在那样艰苦的日子里,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键山秀三郎先生后来回忆说:“身处逆境的时候,把周围打扫干净,会给自己一种得救的感觉。”将周围打扫干净这件小事,给了困境中的人一点亮光和希望,如果不能马上摆脱危机,倒不如安安静静地做一些小事,并赋予它们意义。

那么扫除这一件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事,究竟为何能获得巨大的力量呢?我想,那是因为键山秀三郎把扫除当成了一种仪式。有一句话说得颇有道理:“你的幸福不取决于你在做什么,而是取决于你做这件事情的方式。”键山秀三郎是如何扫除的呢?第一,他在扫除工具上花了很多心思,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例如我,如果换上一只崭新的笔,换上七彩的信笺,写字肯定会比平时漂亮几分。扫除也是如此,扫除工具一旦感觉使用不便,就要设法更换合适的,不能嫌麻烦,在扫除工具上下的功夫,会成为支撑扫除进行到底的力量。在键山先生公司里面,最显眼的地方,全部放着打扫工具。他们从不把打扫卫生的工具放在阴暗的角落,不会觉得很丢脸要把它们藏起来,而是存放得干净整洁,标识清楚,要做到任何人一看便知,都能马上使用,对工具的重视和准备是任何事情能够成功的基础,也体现出对这件事情重视与否。第二,无论一开始受到了怎样的非议,键山先生都没有放弃,哪怕所有员工都认为他应该去做总经理该做的事,而不是去当一个保洁。他努力想传达给大家的是一种生活方式:重视我们的环境,像清扫我们的心灵一样去清扫我们周边的.环境。他坚持为他周围的人做这样一件事情,最终他的坚持换来了回报,当大家都认真对待一件事情时,那件事情就开始给大家意想不到的收获,公司的集体意识得到提高,人际关系显著好转,面貌焕然一新。扫除教会人们体察入微,对身边的事,不再漠然,不会浮光掠影地度过每日,最终手中空空,常常心怀感恩。

这本书里面举了许多扫除的例子,让我们看到了扫除带来的改变,其中一个例子让我印象深刻:在YELLOW HAT 里面,所有的汽车每天都要清洗,每天清洗汽车可以减少事故率——只要汽车洗的干干净净的,首先自己开车时候的态度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别的车看到你也会远离你,因为老远就看到你了。键山先生说,即便我们知道外面正正下雨,也要把车擦干净,因为我们要的是高品质的生活,我们要的是安全。

从这本书中,我不只看到了扫除带来的改变,我想,任何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赋予仪式感,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光芒,并最终照亮你的生活,例如烧菜,例如写字,例如每日问好。因为生活本身就是由无数小事组成的,对待小事草率,恰恰就是对待生活草率。

键山先生说,“百术不如一清”。你会各种各样的招,你会各种各样的手段,你不如把一个东西弄得干干净净。你有各种各样的才能,各种各样的期待,你不如把生活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做好。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