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设计

笔构网

2025-09-16教案

请欣赏《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设计(精选8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设计 篇1

训练要求

1、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场景写下来;

2、要能反映出这个场景的特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训练重点 反映出场景的特点,内容写具体。

训练准备 布置学生留意观察一处杨景。

训练步骤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学校、在街头、在集市你常常会看到许多有意思的场景,你想不想把它写下来?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个你熟悉的场景。

二、明确习作要求

1、指读要求,说说本次习作有哪几点要求。

2、习作重点:要能反映出场景的特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三、指导习作

1、弄明白什么是场景?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场景,如,运动场上的龙腾虎跃,集市里的'讨价还价,夜晚街头的霓虹闪烁,游乐场里的欢声笑语)

2、选择材料: ⑴ 教师引导: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会看到许多场景,同学们要选择你熟悉的、有意思的场景写下来。

⑵ 让学生说一说你准备选择哪一个场景来写。

3、怎样写好场景呢: ⑴ 反映出场景的特点: 在不同的场所会看到不同的场景,不管写什么样的场景,都要反映出场景的特点。

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观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⑵ 突出重点,写具体: 一个场景往往要写的内容很多,要抓住场景中与表现主要意思有关的事物重点写,内容要具体,其他内容简略写,分清主次,突出重点。

4、想一想习作该怎样写,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四、练写

各种各样的场景看起来是那么有意思,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把它写下来吧。

《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设计 篇2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背一背

(一)读对(提示:“殉”查字典,读xun不读xun。字义: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牺牲性命)。

(二)读懂:

1、这些词语大多用来歌颂什么英雄人物的,大多用于什么情况?

2、在学过的课文和读的文章中,观看的影视节目中是怎样运用这些词语的?

3、理解。

(三)过程:

1、个人读理解;小组交流;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2、背词语。

(1)个人背;

(2)同桌同学互背。

二、阅读——唇亡齿寒

(一)先读文理解成语的意思,后查工具书验证。

(二)讨论:怎样讲好“唇亡齿寒”的故事。

参考:

(1)嘴唇没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关系十分密切。多用于形容两个邻国间的关系。

a、读懂故事,有自己的感悟、体验。

b、弄清并记住内容要点及先后顺序。

c、既要结合原文又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d、讲述要连贯,自然大方,最好绘声绘色,有必要的表情动作。

(三)个人练习讲。

(四)同桌同学互讲互评。

(五)发动学生在全班讲,全班鼓励评议。

三、口语交际——发现朋友有了缺点,该怎么办

(1)阅读理解:

1、交际什么内容?

2、怎样交际?

(2)小组交际,评议。

(3)全班交际,评议。

四、巩固练习

把“读一读·背一背”词语抄写词语本上。

第二、三课时:

习作——建议书

一、读“习作”、回答

(一)“习作”中提出可以针对什么问题写建议书;你打算针对什么问题写,为什么要提出自己的建议?

(1)周围的环境被污染,社区购物不方便,供少年儿童活动场所太少。

(2)小商贩乱设摊点做买卖,堵塞交通;网吧存在的问题;有人在学校附近劫小学生钱……

(3)我们是社会的小主人,协助政府治理首都环境,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二)怎样写建议书呢?

1、建议书写什么内容?

2、建议书怎样写?

(1)内容:

a、存在问题;

b、说明产生的原因;

c、危害性;

d、解决问题的建议。

(2)写法——书写格式要正确

a、根据建议书的内容先写上标题;

b、开头顶格写清楚,建议书是写给谁的;

c、正文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写反映存在的问题,说明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影响或危害,具体建议标明序号分条写出;

d、另起一行写上建议人的姓名和写建议书的日期。

二、组内互说互评(围绕下面提纲说)

1、向什么部门反映情况?

2、反映什么情况,提什么建议?

(1)问题;

(2)产生的原因;

(3)影响和危害;

(4)分条提出建议。

《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所学的汉语拼音,掌握所学的基本笔画。

2、复习要求学会的或认识的字,积累词语。

3、能在阅读短文、句子的联系中,在读读玩玩中开动脑筋识字、写字、扩词,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我们已经和好多汉字娃娃交上了朋友。今天,我们来和汉字朋友们一起玩玩吧!

二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1、这些汉字娃娃的名字叫什么?你能读准吗?

2、学生读,齐读。

三复习笔画

1、这些笔画,你还认识吗?请学生认读。

2、哪些笔画不容易记住?说说,再写写。

3、出示笔画,学生举例字。

四积累词语

1、还有些汉字娃娃,它们互相也成了好朋友呢!我们快去认识一下吧。

2、自己读。分组按横排读词语。

3、写写你想写的词语。

五读一读,数一数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这一段话,教师简单介绍什么叫月大、月小、平月、闰年、平年。

2、让学生看日历,了解一年当中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只有二月是28天或29天,让学生充分说说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月的大小。

3、让学生照书上的图握住拳头数一数,边数边读短文,掌握利用拳头记忆12个月的大小的方法。

《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

一、 背诵课外选诗《望洞庭》。

二、 阅读练习。

三、 看图作文。

教学重点:

看清图意,推前想后。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回忆诗歌,背诵。

1、 教师点诗,全班背诵。

2、 定时背诵,时间三分钟,看谁背的诗最多,同桌相互检查。

3、 统计,评选最优秀的诗歌背诵者。

二、 欣赏、背诵《菩萨蛮》。

1、 听教师背诵,学生开始自由想象。

2、 学生齐读。

3、 教师讲述辛弃疾及相关的故事。

4、 学生自由讨论诗歌的意境。练习背诵。

5、 检查。

三、 课后背诵有关长江的诗歌。

第二课时

一、 师生以死亡为话题讨论人生的价值。

1、 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伟大的科学家?

2、 科学家为什么伟大?除了他们对社会的科学研究,还有什么?

3、 科学家的死亡。

二、 阅读短文《巴甫洛夫很忙》。

1、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划出全文中心句。

2、 哪几段讲了原因?原因是什么?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1) 引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繁衍的近义词是什么?

2) 说说为巴甫洛夫很忙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担心 火灾 威胁 国宝

3、 为什么巴甫洛夫到死都在忙?你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4、 学生自由讨论人生的.价值。

第三课时

一、 介绍自己的童年,童年的滋味。

二、 读题明确作文要求。

三、 分析题意。

1、 看题。说出主要意思。

2、 析题。从主到次依次说出题目要求。

小女孩、两束菊花、窗户、台历、课本、眼镜、笔筒、地球仪、墨水瓶、朝阳、牵牛花、

3、 哪些是非写不可的?描绘一下他们的特征。

4、 推前: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5、 想后:结果会怎样?

四、 学生拟题纲(段落式提纲)。

五、 构思五分钟后开始写作,教师巡视。

六、 讲评作文。

第四课时

讲评作文。从感情的表达、故事的完整、句子的表达三个方面重点分析。

【本单元复习四课时:听写生字词、四字词,讲解同步训练,设计自主练习,默写古诗三首。】

《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设计 篇5

习作——建议书

一、读“习作”、回答

(一)“习作”中提出可以针对什么问题写建议书;你打算针对什么问题写,为什么要提出自己的建议?

(1)周围的环境被污染,社区购物不方便,供少年儿童活动场所太少。

(2)小商贩乱设摊点做买卖,堵塞交通;网吧存在的问题;有人在学校附近劫小学生钱……

(3)我们是社会的小主人,协助政府治理首都环境,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二)怎样写建议书呢?

1、建议书写什么内容?

2、建议书怎样写?

(1)内容:

a、存在问题;

b、说明产生的原因;

c、危害性;

d、解决问题的建议。

(2)写法——书写格式要正确

a、根据建议书的内容先写上标题;

b、开头顶格写清楚,建议书是写给谁的;

c、正文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写反映存在的问题,说明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影响或危害,具体建议标明序号分条写出;

d、另起一行写上建议人的姓名和写建议书的日期。

二、组内互说互评(围绕下面提纲说)

1、向什么部门反映情况?

2、反映什么情况,提什么建议?

(1)问题;

(2)产生的原因;

(3)影响和危害;

(4)分条提出建议。

《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设计 篇6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用“用心看、善思考、读得好、记得牢”的方法自主学习,发现语言特点,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 诵读词语、诗歌,积累优美词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 记记多音字,照样子说词语,加标点,词语接龙,感受汉语形式的多样与有趣,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3 自主识字,巩固本单元会认、会写的字词。

【教学重难点】

1 巩固复习会认、会写的字词,积累语言。

2 学会运用常见的三种标点符号。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或图片(泸沽湖和《风》)、小黑板、孙悟空的面具(图片、泥人、布偶均可)。

【教学时间】

2~3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你还认识我吗”

1 引入:孩子们,我们一起又学完了一个单元的内容,增长了不少知识,上课前老师想考考大家。

2 出示小黑板或课件,展示“你还认识我吗”,学生自己大声地读一读。

3 指名朗读,评议,做到读准确。

4 多美的词语呀,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词语吧!齐读,男女生比赛读。

二、朗读感悟汉语言形式的灵活多变

1 过渡:呀,孩子们,瞧,孙悟空被你们的朗读所吸引,带着法宝——金箍棒来了(出示孙悟空的图片、面具或泥人)。原来呀,他虽然武艺高强,可学的知识却太少了。汉语灵活多样,既让他喜欢又特别让他头疼。今天,他是来取经,向你们请教学习法宝的。愿意教教他吗?

2 引导了解汉字一字多音的现象。

(1)自由读读“读读记记”,用心看看,好好思考,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板书“用心看、善思考”,然后学生反馈。

(2)能读准这些字吗?请小老师上台示范教大家读,然后请会读的所有孩子都站起来大声朗 读。

(3)发散思维:你们还知道哪些多音字呢?

(4)啊,想不到汉字也能像俺孙悟空那样变化呢,简直太奇妙了!顽皮的孙悟空故意把一些多音字放到了句子中想考考你,你还能准确读出来吗?试一试。自己读一读,然后学习小组内互读, 最后请学习小组起立示肥读。

出示课件或小黑板:小朋友,注意根据句子的意思想好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哟!

①一行行小树种在人行道两旁。

②烈日当空,农民伯伯正在空地上种玉米。

③解放叔叔用子弹消灭敌人。

④她正在弹琴。

3 孩子们,咱们的汉语言除了有一字多音的现象外,还能像孙悟空那样七十二变呢!(课件或小黑板出示“照样子说一说”和“说说玩玩”。)

(1)运用自学方法立学习、思考。看谁最先发现它们的特点。

(2)指名,骄傲地告诉孙悟空,咱们的汉语言除了有一字多音的现象外,还有叠词现象。

(3)完成填空练习,交流检查评议,然后齐读。

(4)结合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创设语境,引导学生感悟叠词的美妙。

早上的太阳( )的。

田里的禾苗( )的。

(5)提示:同学们都选择了叠词,看来使用叠词能使句子更优美呢!其实老师知道你们还掌握了不少这样的词语,把你们知道的这类词语讲出来,让孙悟空目瞪口呆吧!

(6)词语接龙比赛。

①同桌互相说词语,然后反馈,看谁说得多。

②试玩游戏:请几名学生上台参加,老师也可参与其中。“天空空气气体体操操劳劳动……”

③自由组成学习小组,玩词语接龙游戏,老师巡视,适机参与。

4 小结:表扬参加游戏积极主动、词汇丰富、文明互助的小组和个人,给他们送上最灿烂的笑脸。

三、“加标点,读一读”

1 引入:(出示“?”)孩子们,聪明的孙悟空遇到新问题了,你能帮帮他吗?

2 读句子,了解意思,自己完成练习。

3 指名说,然后一起读一读,感受一下是否合理。

4 说一说:为什么填这个标点符号?

(1)按照填好标点后的语气练习朗读。

(2)从教材中找几句句末带有句号、问号、感叹号的句子读一读,也可以试着说几句这样的句子。

(3)小结:指名说一说,告诉孙悟空这几种标点符号分别在什么时候使用。

啊,孙悟空解决了疑问,感激地笑了(边说边把“?”改为“!”)。

四、朗读《美丽泸沽湖》

1 引入:孙悟空太高兴了,为了感谢孩子们,他一个跟头带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泸沽湖。欣赏课件——《美丽的泸沽湖》,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示肥读儿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喜欢这首儿歌吗?用心看拼音,试着读一读。

3 指名朗读。如果喜欢他(她)的朗读就把掌声送给他(她),如果不喜欢,就站起来说说自己的见解。再相互练读、赛读。

4 在音乐声中齐读。

5 小结:孩子们,你们刚才用心看了字音,读得那么准确,那么有感情,孙猴子都忍不住笑了。

五、读背《风》

1 孩子们,泸沽湖多美呀!还想跟着孙悟空去领略风的神奇无比和气势吗?好,一起去欣赏一首咏物诗《风》。

2 欣赏图片或课件,同时表演性示肥读(使学生初步感受到风的神奇无比和力大无穷)。欣赏完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3 自由练习朗读,你认为该怎么读就怎么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4 指名读,评议,然后再练习朗读。

5 表演读,齐读。(可融入回忆朗读14课《风》。)

(1)练习背诵。指名背,在“读得好、背得牢”里单奖励他一个鲜艳的五星,以此给予他成功的喜悦,同时激励其他学生用心背诵。

(2)小结:我们是学习的主人,我们牢牢掌握了“用心看、善思考、读得好、记得牢”这四大学习法宝。

六、自主识字园地

1 过渡:最后,咱们来进行一个识字比赛,看谁把这四大法宝用得最好。

2 学生自主识字,学习小组的同学互相学习,认读生字。

3 学生反馈,然后互相教认生字。

4 小组内比一比,把自己认识的字读给小伙伴听,并给那只鸟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5 小组派代表进行放飞小鸟的比赛,比比哪组放飞得最多。其他同学做裁判,他读对了就跟着读。

七、总结

孩子们,今天我们不但帮助孙悟空了解了汉语言的一字多音、叠词现象,教给了他学习的四大法宝,还游览了美丽的泸沽湖,欣赏了古诗《风》,记住了那么多的字词,表现得真棒。瞧,孙悟空用他的金箍棒给我们写下了一个巨大的感叹号!(板书:画一个巨大的感叹号在那么多的笑脸旁,结束全文。)

《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的

阅读短文《爸爸的咳嗽》。

教学步骤

一、提出阅读要求。

学生读短文和文后的.练习题。

二、再读短文

1.边读边思考文后的题。

2.给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做记号。

三、学生自学后,讨论交流。

1.这篇短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短文讲自从搬进新居后,我发现父亲的咳嗽病,经过仔细观察和咨询,终于找到了病因——硫酸厂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从中应该懂得:a.遇事要动脑筋,仔细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b.环境污染威胁着人类健康,应早日治理。

2.短文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1)文章层次清楚,写了发现病情——仔细观察——找到病因——希望治理。

(2)形成新颖活泼。采用观察日记的形式记叙,因果关系清晰明了。

《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设计 篇8

一、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记住5句名言。

2、读懂短文内容,了解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4、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想象力。

二、教具准备:插图

三、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背一背

1、自由读名句,自悟,每个句子写的什么?是什么意思?

2、指读名句,讨论交流每句写什么,谈理解。 (1)人要立下高远的志向。 (2)人要立志,才能成就事业。 (3)要做到言行一致,才是人崇高的美德。 (4)人死不可惜,但可贵的是在历史上留名,光照后人。

(二)阅读短文

1、出示阅读提示 (1)读短文了,把短文的语句读通顺,读流利。 (2)思考:天和地传说中是怎么样创造出来的?盘古死后,他的身体都变成了什么?读了短文,你受到了什么教育?(学生自读)

2、检查自学情况。(反馈) (1)指读短文,说说短文说了一件什么事情。 (盘古开辟了天地,他独自支撑天和地,最后累死了。) (2)思考2题(学生回答,师生评议) (受到的教育:学习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

3、总结,扩展。 (1)说说从这个故事联想到哪些人,哪些事? (2)指名有感情的朗读。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很喜欢古诗,我们从中获取了很多知识,今天,我们开一个古诗朗诵会,在了解古诗内容的.同时,从中领略古诗的韵律美。

四、明确要求 自读“要求”,交流。

1、朗读自己选定的诗歌,读出诗人应表达的感情。

2、评一评,看谁朗读的最有感情。

3、组内朗读交流,互相评议。

4、选出读的最好的同学在班上交流 。

5、评一评:看谁朗读的最有感情 。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