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上学记读后感(精选8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上学记读后感 篇1
今年暑假,我读了很多课外书,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米小圈上学记》,这本书是“小屁孩”写的日记,在这本书里,写了米小圈做的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
有一次,上美术课,老师要求同学们画萝卜,米小圈兴高采烈地他第一个举起手来,说:“老师,我画好了。”老师问:“米小圈,我让你画萝卜,你画气球干嘛?”米小圈:“哈哈哈……”
再有一次,米小圈穿了一双刚买的白色带金边的球鞋来学校。“听说踩了新鞋会交上好运喔。”不知道谁说了一句。结果他们班的男生每人都在米小圈的白色球鞋上踩上一脚。后来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说“米小圈,你的灰色球鞋很漂亮嘛。”全班同学都笑的前仰后合。
还有一次,他们班举办“头脑风暴大赛”,老师提问米小圈:“中国呢?”“高山”。全班的同学笑的差点背过气去。
读了这本书,知道了《米小圈上学记》米小圈的许多故事,我觉得米小圈很搞笑,他和他们班的同学相处的也很好,同学们每天都很快乐。以后我也要做一个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做个乐观的人。
上学记读后感 篇2
《上学记》是何兆武先生一篇口述形式的回忆录,叙述他49年以前的求学之路。书不厚,200多页的样子,大约2天时间就能读完。叙述的风格深深烙着何先生的性格特征:恬淡、平静,但骨子里透着一种坚韧。由于之前受《南渡北归》的影响,对旧中国(非贬义)知识分子的生活,尤其是西南联大的故事颇感兴趣,何先生的书很快吸引了我。读罢此书,心里有一种难以言述的感慨和向往,之前看完《南渡北归》后积留在心中的那股“气”似乎一下子被引发了,不吐不快,说说我对本书、作者和那个时代几点最深的印象。
一、幸福
何先生的话语中充溢着幸福感,这是他的人生哲学,享受喜欢的事,不强求成绩,只是因为喜欢而沉醉,这是多么惬意的心境。记得自己在读研时,导师送了“不功不利,不焦(不是骄)不躁”八个字以勉励我,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接近这种境界,但越刻意的结果却是渐行渐远。曾感觉自己可能一辈子与这种心境无缘,但何先生的书又让我感觉到希望。他告诉我们,幸福不是闭门造车,幸福也不是用各种世俗的成功标准来衡量的,幸福是一种涅槃,只要你保持一种自己会越来越好的希望并经受了生活的洗礼,你就是幸福的。我现在学习,工作,心中有一种自己会越来越好的期盼,而且这种感觉有时很真实可以触摸到,虽然也经常被一些烦心事所搅扰,但总得趋势是好的,我希望自己能保持这股热情和势头,用越来越好的希望支撑起一种平和的心境,让自己在生活中变得成熟和强大。
二、朴实
何先生读书时的学风是非常淳朴的,虽然战火纷飞,但学生们都能静下心来学习,所以何先生说他一生中最快乐的读书时光中的大部分都是在西南联大度过的。淳朴的学风有个很明显的表现,就是学生不势利、不物质、不攀比,不会将家境作为划分地位的标准。何先生特别说了几个同学,比如孙念增,他的祖父曾是清朝的尚书,此外还有北洋总理的孙女,都是赫赫显贵之家,但子孙毫无骄矜之气,也和普通学生同学同住同吃苦,比之今天“四大名爹”的子女,实在让人感慨这社会到底在进步还是退化。想想自己,有时心中也难免(虽然尽量避免)会产生对金钱、物质、地位的欲求(所谓虚荣)的“俗”气,看了何先生的书,对把持自己抵制一些庸俗的习气颇有帮助。
三、自由
比之今天的所谓名校和专家,何先生就读的西南联大可谓是真正的群星璀璨。这里有饱学博识的大师:陈寅恪、华罗庚、叶企孙、吴大猷、梁思成、梅贻琦、朱自清……,这里有冉冉升起的新星:李政道、杨振宁、王浩、殷海光……,看着这一个个世界级的名字,何先生点出了英雄辈出的原因:自由。首先是教学模式的自由,老师上课可以不用教材,不限范围,往往信手拈来,不拘一格却又博大精深。其次是政治氛围的自由,从校长到学生,遵从信仰自由和言论自由,各种主义、思想、理念或激烈碰撞或高谈阔论,可谓是百家争鸣,畅所欲言。第三是用人的自由,学校真正实践着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用人标准(并不像今天大多是停留在中),不以文凭论英雄,像华罗庚、沈从文等人,均是连中学文凭都没有的,但学校却授之以教授之位,可见当时的学术风气是如何的开明。
记得《南渡北归》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读完《上学记》后,我更清晰的感觉像何先生那一代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思想以及他们对于人生的“悟”对于今天的我们,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多么宝贵的财富。只要用心去阅读,我想,每个人都能从他们身上收获良多。
上学记读后感 篇3
今年夏天,我和家人一起读了几本书,其中有一本名叫《米小圈上学记》。
米小圈是个小学生,他有几个好友,分别是:姜小牙、铁头、李黎和郝静。他还有一个特殊的朋友——耗子。耗子是一条小狗,他原来是一个老爷爷的宠物,但是有一天它跟老爷爷走散了,孤独地徘徊在野外,米小圈碰巧看到了它,就把它抱回家了,还给它取名叫耗子。
这本书主要是谈米小圈和他的几个朋友每天生活和玩耍,反应了小学生的生活趣味。
我最喜欢的是《耗子的星期六》这一节,它说的是姜小牙要来找米小圈玩,可是米小圈等了好久,姜小牙都没有来,他最后发小姜小牙在楼下跟耗子在玩耍。后来他们一起去找铁头玩,开始铁头说他要写作业,当他听到耗子也在的时候,他就说作业也可以晚一点写,于是他们一起去公园玩了。在公园,耗子遇到一条大狼狗,但是它不敢跟大狼狗对叫,最后落荒而逃。
这本书很有趣,我最喜欢米小圈他们又爱心,爱护小动物,我以后要向他们学习,爱护小动物。
上学记读后感 篇4
去年,妈妈带我在平湖的新华书店里买了一本叫《米小圈上学记——大自然的秘密》的书。我一看就喜欢上了,就叫妈妈在网上把这一套书都买齐了。
《米小圈上学记》是一套如此特别的日记,它以漫画和日记的形式描写了一个特别“倒霉”的小男孩米小圈和一群特别可乐的小学生的趣事。其中一本《新同桌的烦恼》里讲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开学第一天,米小圈来到学校,发现教室里一个同学也没有。他等啊等啊,等了二十分钟还没有一个同学来。米小圈觉得很奇怪。这时,一年级五班的老师带来了一群叽叽喳喳的新学生,告诉米小圈二年级五班已经搬到四楼去了。原来米小圈已经上二年级了,他还在一年级的教室里等。结果米小圈又迟到了,被班主任魏老师狠狠批评了。呜呜呜!米小圈真是够粗心的。还有一本《好朋友铁头》里又讲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有一天,米小圈班里的同学铁头失踪了,后来大家才知道,原来铁头走错了教室,在四班的教室里上了半节课才发现这个不是自己的教室。铁头不好意思地溜出四班的教室,回到自己的教室。同学们都快要笑疯了……
听了我的介绍,不要以为这一套书只讲有趣的事,也讲一些有意义的事。有一天,米小圈、姜小牙、铁头在森林植物园的装甲车里发现了一个全身长满毛的小孩子,叫毛孩儿。因为他长得特别,所以坏人总想抓住他去赚钱,他就躲在森林植物园的破装甲车里。米小圈他们几个知道毛孩儿是个孤儿后,就一直偷偷帮助他。米小圈过生日的时候,他和几个好朋友还把他们最喜欢的蛋糕省下来,留给毛孩儿吃。后来他们班的班长知道这件事以后就告诉了班主任,班主任魏老师又把这件事告诉了班里的同学,大家知道后都拿出了自己的玩具、书包、铅笔、尺等很多东西捐给毛孩儿。后来,电视台的记者也知道了毛孩儿,把毛孩儿送进了儿童福利院。毛孩儿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读完了《米小圈上学记》这套书后,我想对米小圈说几句话:“米小圈,谢谢你,让我感受到了帮助别人是多么快乐的事情。还让我明白了,做错了事,只要努力改正,就还是个好孩子。”
每天睡觉前,我都会看本课外书。妈妈给我买好多好多的课外书,有《大中华寻宝记》全套,《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米小圈上学记》,《动物百科》,《时间未解之谜》……其中,我最喜欢看的是《米小上学记》。
《米小圈上学记》里主人公是米小圈,他一个一年级的学生,捣蛋、调皮、活泼好动、心底善良,爱乐于助人,很受同学们的喜欢!他有两特别好的朋友,一个叫姜小牙,因为长个两颗大大的门牙,人送外号“小铲子”;另一个叫刑铁,因为长着大大的脑袋,人送外号“铁头”!他们是最铁哥们,经常一起学习和玩耍!米小圈的班主任莫老师是一位严厉却不失温柔的女老师,很关心大家的。体育老师因为长着满身的肌肉,看起来特别的壮,大家亲切的叫他“肌肉老师”,尤其是男生很羡慕他身上的肌肉!
米小圈的好朋友还有李黎,何伟,许豆豆,车驰……他们之前发生着许许多多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大家虽然有误会,但很快就解除了,又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我要学习米小圈的优点,不学他的缺点,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和大家一起快乐的学习与成长!
上学记读后感 篇5
假期,我读了《墨鱼仔上学记》,里面写了好多的趣事。爱吃冰淇淋的墨鱼仔,爱告状的程小优,还有爱分享的程凌凌等人物。这本书讲了他(她)们之间的许多趣事。比如:程凌凌每次都分享好多的零食给墨鱼仔、丁丁木和郑帅。他们觉得不能光吃程凌凌的零食。于是他们决定为程凌凌服务。帮程凌凌写作业。削铅笔……,甚至帮她举手回答问题,老师发现了,把程凌凌说了,她不好意思的低下头,丁丁木觉得很过意不去,居然帮程凌凌哭了起来!
还有一天,外面很热,把墨鱼仔热的快成干煸墨鱼仔了。他就想要是有一冰箱的冰激凌就好了,来场家庭吃冰激凌比赛。爷爷不能吃,因为牙疼,奶奶也不能吃,因为奶奶胃不好。哈哈,这一冰箱的冰激凌就都是我一个人的了,可是,打开冰箱里面就只有胡萝卜和鸡蛋,哎!梦想又泡汤了!
这本书,不仅搞笑,还学到了好多的词语。例如:“语重心长、屏住呼吸、不慌不忙、跃跃欲试”等等之类的,书的最后还教了我们怎么写日记,以及写日记一定要用“比喻”或者“拟人”的写法,会让日记看起来很生动,逼真!
读了这本书,让我的假期很充实,它给我带来了很多搞笑的日记,同时也让我学会了写日记的方法。
上学记读后感 篇6
“舒涵是小学生啦!在晃晃悠悠中,舒涵一天天长大。”
这个暑假,我读了《舒涵上学记》这本书,书中主要人物有舒涵,以及她的爸爸妈妈。舒涵是一个活泼开朗、有爱心、懂礼貌的小女孩,爸爸是一个作家,会讲很多有趣的故事。而妈妈是位开心辞典,还很爱臭美,喜欢别人喊她“大美”。这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比如“阑尾炎阿姨”,“世界伤心日”等等,其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区别”这个故事我印象最深刻。
这个故事主要内容是舒涵上小学后,总结出小学和幼儿园的生活、老师不一样的地方,故事虽看似简单平实,一件件贴近生活的小事却能勾起我自己的回忆。还记得我在幼儿园大班时候,由于患了慢性喉炎,几次活动都在集训许久后,到登台表演时候,嗓子就沙哑了,我不能在舞台上放声歌唱放声朗诵。哎,一想到自己付出的努力付诸东流,感觉实在是太失落了。从此以后我就再也找不到令我觉得有意思的事,真想幼儿园快一点过去,我和舒涵一样盼望着自己快一点长大,早点去读小学。
我发现自己的成长历程与舒涵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幼儿园刚毕业时,爸爸表扬我说我是个文静好学,专注力很强的孩子,鼓励我在小学里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最棒的自己。一转眼三年小学时光过去了,我发现我果然真是爱上了小学,爱上了学习在语文世界里,有“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丰富的想象力,还有丰富多彩的人物和故事,让我感受到了语言的无穷魅力。而经过苦思冥想,解出一道道富有挑战难度数学题,那感觉比大汗淋漓后吃一根冰棒还畅快舒服。还有那最有趣的科学,每当新学期发新书,一天时间我就把科学书看完了,平时每当看到航天火箭升空等科技新闻,我心里就暗下决心,将来一定做个科学家……
泰戈尔曾经说过:“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来的光泽。”我爱学习知识,我正在开采一个又一个五彩斑斓的宝石。相信未来有很多丰富多彩的知识一个又一个理想的高峰等着我去学习去攀登。我满怀期待与信心,希望我的小学生活会越来越精彩。
上学记读后感 篇7
我读了很多书,其中读到一本叫《米小圈就是我》的一篇短文,我知道了“米小圈”名字是怎么来的。
因为有许多小朋友笑话它着个怪名字,于是,他就生气地找他爸爸问道:“爸爸,你为什么给我起着个名字?”他爸爸说:“你很小的时候,有一次你爬到我的图纸上,画了一个圆圈,觉得你有画画的天才,因此给你起个米小圈的名字。希望你成为一位特别特别著名的画家。”这就是米小圈名字的来由。
看了米小圈这本书后,我们提出也想学习画画。为此爸爸、妈妈也给我和哥哥报了一个美术班,让我们学画画,想让我俩将来也成为画家。学了一个星期以后,老师给我们毛笔、颜料和调色盘,要我们每个人在雪白的纸上画一幅荷叶图。画成后,我觉得挺好的。同时,也得到了老师的称赞。十几节课上完,我们已经可以用毛笔自如绘画了。
读了米小圈的故事,又经过美术班学习,我认识到要有真本领,必须不断地好好学习才行。
上学记读后感 篇8
我的妈妈给我推荐过许多的好书,我都看得津津有味,但我看得书不多,也没有给妈妈推荐过多少书,这本《沐阳上学记》算是一本。
我是从学校的购书单上买来的这本书,因为我被这本书的封面所吸引,所以就先看这本书。翻开封面,先是对沐阳的介绍,是金波老先生写的,里面的沐阳会写小童诗,是个数学小神童,不过,书中的沐阳却是一个爱跟妈妈斗嘴的小男生,看不惯***妈反对他,看不惯他们班上的女生欺负他,可是非常有想法的呢!
书中描写较多的就是沐阳在校所发生的趣事,他们班有小男生,也有小女生,沐阳在他们班可是“弱势群体”,经常被女生们欺负,这情景,到让我想到了我们班,我们班的女生可都不是“淑女”,强势的很,也是女生欺负男生,真是有趣,情景再现啊!
书中的沐阳可是因为如此异常讨厌女生,经常想躲开女生,不过,有时他们也会组织起来反抗,比如:放点小虫子在女生铅笔盒里吓唬女生。迎接他们的自然是新一轮的报复。而我们班男女同学相处不算很好,但也融洽,女生作弄男生、男生作弄女生,女生欺负男生、男生反击。就这样互相玩来玩去,才有了无间的友情!
《沐阳上学记》即有意思,又令人遐想万千,正是因为这样,我才这么喜爱它,将它推荐给妈妈,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