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父母课堂家长的读后感(精选7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父母课堂家长的读后感 篇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位家长都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做什么?怎么做?一直以来困扰着我,像普天下父母一样,我也想把儿子培养成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时候,我都不知如何下手去解决。再次读《父母课堂》--做隐形的父母之后,对我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提供很大的启发。
教育孩子的确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有人说寓教于乐,让孩子们轻松学习。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家长要一起陪同孩子一起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懂得并遵守游戏的规则,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改变游戏的规则,使得游戏变动。教会孩子在游戏中,要输的起,放的下,同时要积极吸取失败的原因,继续参加小朋友们的游戏当中。家长不能光要求孩子学习好,各个方面都要全面发展。家长对孩子要放开手脚,不要什么事情都担心孩子会出错,让他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能剥夺孩子的锻炼机会,扼杀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凡是孩子自己能做到的,让他独立去做,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让孩子积极设法解决问题,而不是消极的等待家长帮他解决。我们家长在这过程中要给予孩子最大的鼓舞与支持,才能给予孩子们无穷的力量,孩子会在以后的行动中更积极的去面对解决问题。
再次,每个孩子都是家长身上的影子,每次看到孩子身上的缺点,我都气不打一处来,但是静下心来想想,也和我们家长自身平时的习惯,影响了他们。我和孩子爸爸平时都忙于工作,回家就玩玩手机,看看电视,使得孩子也跟着看电视,不爱读书的坏习惯。今天读完《父母课堂》我知道了,家长要想孩子爱读书,首先家长自己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身教胜于言传。我要以后做到回家后尽量不看手机,特别是当着孩子的面看手机,从自身做起,把在家安静读书的气氛传输给孩子,让孩子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感谢《父母课堂》让我懂得了作为家长,不能光满足孩子的衣食住行。更重要的是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与孩子多沟通,并用正确的语言引导孩子。要学会细心地观察孩子的变化,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与孩子平等交流,做儿子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加油,我们一起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优秀、善良、对世界充满爱的宝贝。
父母课堂家长的读后感 篇2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位家长都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做什么?怎么做?一直以来困扰着我,像普天下父母一样,我也很想把女儿培养成才,可是几乎每天都要遇到教育孩子的难题,虽然我也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很多时候都不知如何下手去解决。
孩子入学之初,我对女儿的说话的口吻大多数都是命令式的,很是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她的感受,只要我觉得是正确的就会直接命令她去做,或者直接罗列出一大堆禁止做的事情,孩子没有反驳的余地,总是没有缘由觉得自己委屈而痛哭,我因此非常苦恼不知道如何去教育了。
自从订阅了《父母课堂》,我就找到了儿童教育的专家,每一期我都会认真阅读,静下心来反思自己,感到震惊之余,认真的'总结了自己对待女儿教育问题上误区,让我知道教育应该从细微处做起,从现在做起;孩子面前,总是情绪饱满、信心十足;用良好的家庭氛围帮助孩子排解来自学校、社会等外界环境带来的不利因素,特别是与孩子生命意愿相违背的强制、训诫,给孩子一个宽松并愉悦的心理成长环境,比限定与束缚更有效果,在学习上需要的是动力而不是压力。
于是我也改变了教育方式。在做每件事之前都会和孩子沟通,了解她的想法,在一定限度的范围内让她自己安排学习和娱乐活动,要求孩子做的的事情自己先做到,过了一段时间我觉得孩子能够很有计划的安排自己写作业、预习功课以及娱乐的时间,成绩也保持的不错,还会很积极的去看点儿天文和儿童文学方面的书。
感谢父母课堂,让我懂得作为家长不能光满足孩子的吃、穿、花销。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与孩子多沟通,并用正确的话语引导孩子,要学会细心的观察孩子的变化,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与孩子平等交流,让她充满欢欣地喜爱自己,爱家人,爱师长同学,学会用爱的眼光开世界,让她全心全意地信赖自己,让他能够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天。
希望父母课堂在老师与家长之间筑起一道沟通的桥梁,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共同去引导孩子去认识这个世界,健康的成长!
父母课堂家长的读后感 篇3
女儿的学校常常发一些有益的书籍让家长读,读过好几期的《父母课堂》,自己也买过好多育儿方面的书籍读。读了那么多的书,懂得了那么多的大道理,我在想我究竟能为孩子做什么,想让女儿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女儿出生的时候早产,医院下过病危通知书,虽然我是事后才知道的`。基于这个原因,我生活上比较骄纵她。物质上,我们尽我们最大的能力给她提供尽可能好的条件。让她念比较好的北仲路第一小学。给她准备好教育基金。让她物质上尽量位于社会的中层。那么精神上呢?
一个人的品性是这个人立足社会这个群体的根本,我想让女儿成为一个品德高尚,性情温婉的女孩。女儿有时候回家会说一些学校里的事情,哪个哪个同学怎么怎么样。同学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我常常告诉她品德比学习成绩重要得多,要学会对同学宽容、热情。学会忘记别人的不好,原谅别人的不好。多发现对方的优点并且学习对方的优点。一个人如果品性出现问题即使其个人有再大的成绩也是枉然。因为做人才是人之根本。只有把根本做好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人。
在学习成绩上,我常常告诉孩子,我并不在意成绩,只要她努力过了,我能接受任何的结果。我只是不能接受她不努力。她其实很聪明,但却在学习上常常受到我比较严苛的对待。因为她做事马虎,常常想敷衍了事;做题粗心,常常想着出去玩。只要我一放松要求她的成绩就会有比较明显的下滑情况。所以,我常比较严厉地训斥她。但是,她成绩好的时候我也会常常夸奖,因为我知道她是"顺毛驴"。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遇到很多困难,我还是这样的宗旨,努力过了就不会后悔,哪怕结果不是最好的。知识也只是我们知解生命的其中一种形式而已。
我就想让女儿成为这样的人,宽容、阳光,具有温暖人心的力量。凡事尽力而不苛求最好的结果。让她自己的生命绽放出独有的光彩!
父母课堂家长的读后感 篇4
身为人母感到幸福,深知责任重大,怎么才能教育好孩子,自己没有经验,只能凭父母那时怎么教育我的一些记忆,以及同事、朋友平时交流的一些育儿方法,来尝试教育孩子,总觉各有特点,不是十分满意。读了《父母课堂》杂志后,感同身受,收获颇丰。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至关重要。现在每个家庭一般都一个孩子,都深受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疼爱,惯着宠很普遍。具宠爱于一身的孩子教育,基本上落到父母肩上。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孩子善于模仿,孩子会学父母的言行和动作。有一次早上送孩子去幼儿园,为了赶时间,我看看两边都没有过往的车辆,便没有带孩子走斑马线,走过马路后,孩子问我:“妈妈,你怎么没带我走斑马线啊”。我的脸顿时红了,连忙给孩子道歉:“妈妈这次错了,下次我们一定遵守交通规则。”平时跟孩子讲安全知识的时候说:“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你等一等”,“过马路要走斑马线”。孩子已经记住了父母所教的,但是看到父母没有按照所说的去做,就会问为什么?作为父母,给自己的孩子做出好的榜样。教会孩子正确地判断事物,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父母,一定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树立正确的言行,给孩子作出他们为之骄傲的榜样。
前段时间流传的“虎妈狼爸”式的教育方法,孩子成才需要靠高压,父母的.威信是靠吼、打、板面孔树立起来的。我觉得那只是个例,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方法。基础教育阶段要强调学生自由地探索,主动地学习,健康地成长。父母赢得尊重,要靠与孩子平等交往,靠理解、尊重孩子来建立。父母同孩子面对面、目光平视着说话,特别能让孩子感受到平等的家庭氛围。孩子说话时,父母最好专心倾听,不要随便打断孩子的话题,让孩子感到父母和蔼可亲,可以信赖。孩子如果觉得父母像朋友,他就会无话不谈,无拘无束。在平等、宽松的环境里,孩子就会养成活泼开朗、自信和勇于创新的健康个性。
父母课堂家长的读后感 篇5
学校发给学生每人一本《父母课堂》,让学生带回家给家长看,并要求每位家长写一篇读后感。对这种学校强加给家长的作业我还是很抵触的,要写一本书的读后感,必定要把这本书看完才会知道要写什么。难道这是学校要给《父母课堂》作广告,让每位家长都买书吗?
对学校的印象一直以来都很好,学校从来没有乱收费现象,难道为了一本书,就要毁掉名誉吗?怀着怀疑的心情,也为了应付学校的作业,不情愿的打开了《父母课堂》。
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看着一个个简单平凡的小故事,却解决着父母与孩子的大问题。让我很快喜欢上了这本书,《父母课堂》里的作者有老也有小,涉及的问题也方方面面,学生每个年龄段遇到的问题都通过一个一个的小故事展现出来,让人读着也不感到乏味,为父母教育孩子帮了大忙。
一本《父母课堂》倾刻间读完,感觉还有点意犹未尽,突然想起孩子刚上一年级时,曾定过一年的《父母课堂》,当时虽然订了书了,每一期也都如期拿回家了,可是因各种原因并没有打开来读过就束之高阁了,因为订了也没读,所以此后就再也没有订过了。
于是赶紧踩脚凳把书拿下来,一本一本接着读下去,偶尔读到和孩子问题一致的,也让孩子一起读,以解燃眉之急。相信以后有了《父母课堂》,我就不会临阵磨枪了。
通过读《父母课堂》,不仅知道该怎样教育孩子,孩子遇到问题该怎么解决,也让我知道应该怎么作好一位家长,让自己和孩子都能快乐的学习、成长、生活。
感谢学校给家长布置的这次作业,我也要检讨一下我的小人之腹,我们的.学校永远是纯洁的象牙塔,它是不容置疑的。
学校一直是为学生和家长考虑的,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一直都是值得我们信任的,而我却有如此不耻的想法,再次感到难为情。
父母课堂家长的读后感 篇6
十分幸运读到《父母课堂》。我一向认为,每个孩子来到我们身边,都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最好礼物。但为人父母本能的爱很难有统一的标准。与孩子一起生活,将他们养育成人,是一个极富挑战性、极易让人筋疲力尽的过程,仅仅有爱心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每一个孩子所有的母亲都是好母亲,但与孩子共同成长则更需要智慧和耐力,并且需要具有阳光和开放的心态。
首先通过书中无数家长教育的心得体会让我看到优秀的孩子之所以让老师省心,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在细节注重对孩子优良品格的培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们注重孩子的情商教育和素质教育,最终让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变得并非对立与矛盾。这一点,很值得广大教师与家长研读与思索。
其次学习到在父母的言传身教和默默的陪伴下,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会延续和拓展,会伴随孩子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最终走向社会,会终身受益。从孩子无意识地学、去做,到孩子有意识地去学、去做,这就是孩子自己成长的`标志。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乐之者,教育不仅仅仅是大道理,而是把父母的爱化为涓涓细流,时刻滋润孩子成长的心田,与孩子合拍。
最后启迪我们和广大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懂得孩子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他不属于你,不属于我,他终究属于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不要因为虚荣心而一味地在孩子成绩方面与别人攀比,否则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全面地成长。家长们不就应急功近利,要用教育的眼光和心理看待学校与孩子,慢慢等待孩子一点一滴成长,多一点耐心与爱心,让孩子各方面的基础都打扎实了,让他把阅读、乐学、热爱群众、与人为善等好的习惯自然构成。我们常常学的: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老师,超越老师;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学习父母,超越父母!在功利社会,应试教育的夹缝中,我们不要联手”折磨“我们的孩子,而就应用心和老师们一起,用心陪伴孩子,启迪孩子低头奋斗的智慧,培养孩子抬头看天的情怀,塑造孩子阳光开放的心态!
父母课堂家长的读后感 篇7
读了女儿从学校带回来的《父母课堂》,我受益匪浅,其中有一个访谈专题,让我意识到了在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自身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本是天下父母共同的期盼。前些年的赏识教育,近些年的虎妈,狼爸,这两种不同的教育风格,如果掌握不好度,就很容易形成专制性和溺爱型两种极端的教育方式,那我们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教育孩子呢?
访谈中,厉育纲教授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那就是正面管教,给孩子以支持。所谓正面教育,就是父母在对孩子的需要和问题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其年龄和发展阶段的特点采取正面的、合理的和适度的方式进行教导,而不是遇到问题就用威胁、打骂、冷嘲热讽的管教方法。
文中的'这些观点让我意识到以往对孩子的教育上确实存在着问题。以前,面对孩子学习上不尽人意的时候,经常会说出“你怎么这么笨,看看谁谁谁,比你强一百倍……”这样讽刺的语言,也说过:“如果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这样威胁的语言,以至于孩子有时会很委屈的说,你就喜欢谁谁谁,在喜欢也不是你的孩子!读了《父母课堂》之后,我知道了,这样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不断地重复着不好的行为,打击他们的自信心,更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真的很差。
成年人也有失误的时候,7、8岁的孩子怎么可能不犯错误呢,关键是面对孩子的错误,我们应该怎么做?我想说的是,面对的孩子的错误,我们家长能做的只有耐心的教导,绝不是棍棒打骂可以解决的。我们要容忍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客观、理智、科学的处理孩子在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用一颗平常心等待孩子慢慢长大,直到长成参天大树。
很庆幸,有《父母课堂》这样的平台,让我们这些家有儿女初长成的菜鸟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了很好的借鉴和依据,帮助我们更好的培养和引导孩子,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慢慢成长,共同迎接人生旅途中的各种挑战,一起享受人生中的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