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读后感

笔构网

2025-09-17读后感

请欣赏宇宙读后感(精选8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宇宙读后感 篇1

《平行宇宙》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它的作者是美籍日裔人加来道雄。

这本书用了通俗的语言来讲解许多我们高中和大学才学到的—理论(这个理论它包含着弦理论和一些关于维度的理论)和平行宇宙(我们这个宇宙分裂出来的一个宇宙)。我们这个宇宙的某些事件在另一个宇宙里可能会被单一量子事件(这个科学名词可以用“意外”这个词来代替)打破,从而形成另外一种结果。

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有以后几点:第一点是它的内容通俗易懂,现在的科学理论书太深奥了,虽然普通人也能看,但是人们会抱怨:“这本书里的字一个一个看我还认识,怎么组合起来我什么也看不懂呢?”而且图片也少,人一看就犯困。而《平行宇宙》这本书有大量的图片和通俗的语言,让人读得很轻松。第二点,是有难词难句解释,如果碰上一些科学名词和比较高深的句子,普通科普书籍会写在下边或旁边,这样会大大影响书写量,而且也不怎么美观,但是《平行宇宙》却把难词难句统一放到最后几页,这样可以节约许多纸。

这本书非常有趣,希望大家来看看。

宇宙读后感 篇2

在我生日那天,爸爸送给我一个神秘的“庞然大物”作礼物,打开包装一看,原来是一架反射型天文望远镜。我喜出望外,这正是我想要的礼物!我三下五除二装好这架天文望远镜,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真恨不得夜晚赶快来临,就能开启我的宇宙之旅了。

等啊等,终于夜幕悄悄降临了。我搬着天文望远镜,一溜烟跑到了楼顶天台,瞄准夜空中最大的目标月亮,开始了太空探索。透过天文望远镜,我惊奇地发现:这个月亮怎么这么奇怪,表面坑坑洼洼、凹凸不平,有的地方黑乎乎,有的地方亮闪闪,还有的地方象烟花绽放一样。这与我们平时见到的象镜子一样的月亮大不相同啊!我问爸爸为什么?爸爸却让我自己去找答案。

对了,书本上一定有答案!好容易等到星期天,我一大早就来到了图书馆,心想:能找到关于月亮的书吗?图书馆可真不一般,这里的书简直比天上星星还多。一排一排的书架上放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有文学书、小说书,也有科学书、历史书。等我按照指示找到关于宇宙的书架时,我眼前一亮,这儿的书可真多啊,足足放满了两大排书架!我心里高兴坏了:“哈哈,太好了,这下可以大饱眼福了!”

于是,我开始寻找能解开我心中疑问的“月亮”书。要找到它可真不容易,有些书我完全看不懂,象什么《时间简史》、《平行宇宙》,而有些书又不是我要的目标,象《载人航天》、《太空飞船》,里面根本没有讲到月亮。我不停地寻找,几乎把能看懂的书翻了个遍。其实,找书也挺有意思的,能让我学到很多不知道的知识。终于,在一个角落里我发现了一本名叫《大宇宙》的书,这本书讲的全是星球、星系的知识,当然包括我要了解的月亮!按照目录介绍,我迫不及待翻到“月球”那一章,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原来,月球表面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么平整,由于没有大气层保护,月球表面被太空中的陨石撞击,产生了大小不一的陨石坑,学名叫“环形山”。由于有的坑很深,有的坑很浅,它们反射太阳光的亮度也不同,深的坑就显得暗一些,浅的坑就亮一些。有的坑因为撞击猛烈,就产生了象烟花绽放一样的效果。这本书还告诉我,月亮上也有高地和平原,高地又叫月陆,由于高所以显得亮,平原又叫月海,由于低所以显得黑。哈哈,原来是这样,答案出炉了!

我把《大宇宙》借回了家,几天看下来,这本带着问题寻找到的《大宇宙》,已经成为了我最爱的书。它不仅让我了解了月亮,还知道了太阳系八大行星和星云、星系、黑洞的奥秘,这下我再看天文望远镜,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宇宙读后感 篇3

最近,妈妈给我买了一套《HOW&WHY》系列丛书,其中,我最喜欢《宇宙探秘》这本书。你知道我为什么最喜欢这本书吗?那是因为在晴朗的夜晚,我总能看到很多调皮的小星星在空中不停地冲我眨眼睛,而白天我就看不到它们了,它们到底躲到哪里去了呢?我一直都很好奇,想把这个问题弄个一清二楚。看完这本书,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上千亿个星系,《宇宙探秘》这本书就讲了我们所在的太阳系。太阳系中肯定有太阳嘛,太阳是太阳系中的恒星,它的中心温度达1500万摄氏度,人要是一去的话,就立刻被烧成粉尘了。它的温度是水沸腾所需温度的15万倍,真是太烫了!其实星星白天的时候还在,只不过太阳的光线实在太强了,星星的光线哪有太阳强呀,所以我们就看不到它们了。但也正是有了太阳的光线,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才能够生存,如果没有太阳,植物就枯死了,那我们就没有氧气,人类也会灭亡的,所以太阳真得很重要呀!

太阳系里面也有许多行星兄弟,它们就是冥王星、天王星、海王星、土星、木星、火星、地球、金星和水星。在火星和木星之间,你还可以看到一个小行星带。行星中最大的就是我们的木星了。第二大的行星——土星有一个异常漂亮的土星光环。最接近太阳的就是我们的水星啦,别看水星上有个“水”字,其实那儿没有一滴水,而且很闷热;火星虽然有个“火”字,但那儿非常荒凉。还有地球的孪生子——金星,金星极为炎热,而且它的大气层非常重,毒气也很多。而月球是晚上最明亮的一颗行星,它的引力比地球要小多了,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人一到上面去,就会飞起来。用肉眼看,你是看不到月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到月球旁边去看,就可以看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人类已对月球进行了多次探索,并成功登上了月球,首次登上月球的是阿波罗11号。其实月球并不是那么亮,它只是反射了太阳的光线,我们才看到月球很亮的。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了解了宇宙是什么,太阳系是什么,以及多种天文知识,好像广袤无垠的太空美景就在我眼前。我真希望自己已经是航天员了,可以到各个星球去探险,看看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火星人;去月球上飞一飞,看一看嫦娥姐姐和她那只可爱的小玉兔;再看看地球的孪生子——金星,甚至到银河里去畅游一番……

宇宙读后感 篇4

读过《浩瀚的宇宙》这本书,使我了解了不少宇宙知识,了解了很多星球。

那就先从太阳说起吧。太阳是一个燃烧的星球,给地球带来光明,让生物生存。太阳是太阳系中的一个巨人,它可以轻松地把近200万颗地球塞进自己的肚子里,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人那么大,那么太阳就要比世界上最大的峡谷还要大。还有太阳风、太阳黑子和耀斑、日珥等现象。

再看看我们生存的地球吧!地球是唯一一颗能生存生物的星球。地球被称作“蓝色的星球”。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地球大部分是海洋,所以在太空中看来,地球是一个蓝色的美丽星球。现在地球上有七大洲,分别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地球上最高的地方是珠穆朗玛峰,它有8844.43米,而最深的地方是太平洋上的马里亚纳大海沟,有上万米深。

月球是我们熟悉的天体,除了不好的天气以外,几乎每天都能看见月球。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5亿年,我们在地球上只能看见月球的正面,却看不见它的背面。

有时候它是天亮前出现在东方的启明星,有时候它是日落时出现在西方天空的长庚星,你知道它是哪一颗行星吗?它就是金星。

除了太阳以外,木星就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天体了,虽然金星才是最亮的星星,但是它却很少在晚上出现,因此晚上最明亮的星星实际上是木星,当木星出现的时候,很少有哪颗星比它亮。

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因为大气极其稀薄,水星是一个干燥、炎热的荒凉世界。在这里,因为大气极少,即使在白天也可以看见恒星在天空闪耀光芒。由于水星的自转速度非常慢,地球上的一年,在水星上才半天,如果你有机会去水星作客的话,就有机会体会到“度日如年”的滋味了。

还有火星,它是红色的星球。因为它的表面物质里含有一种叫做氧化铁的物质,它在火星表面上到处都是,正是这种物质使火星看起来是红色的。火星是太阳系里一颗比较小的行星,它不到地球大小的1/7,但是火星离地球比较近,所以它也是天空中最明亮的星星之一。

土星,是比水还轻的行星。别看土星的个头很大,实际上它的密度比水还要小,如果能把土星放在一个巨大的海洋里,土星就会漂浮在水面上,不会沉到海底去。

除了以上几种星球外,书中还介绍了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以及流星、彗星等天体。

《浩瀚的宇宙》这本书让我深刻的了解了宇宙,使我对宇宙充满了好奇心。我长大后也要探索宇宙。

宇宙读后感 篇5

每一个孩子的眼神,都是熠熠生辉,不说话的时候灵动异常,一笑之间万物开花,喜欢的话题会滔滔不绝,而当他不愿意说话分享时,他们的小小脑袋里,装着些什么?他们告诉成人的,常让我们觉得他们纯真又天真,可他们没告诉我们隐藏起来的会是什么?回想着儿子,有的时候,他会迫不及待喊“妈妈-妈妈”,可一会儿之间,他又会说:“算了,没事了”,他想表达什么?他在躲避什么?以前总认为孩子就是一个孩子,他们的小心思都逃不了我们成人的手掌心,我们想让他们照着我们的想法去做,简直易如反掌,纠正起他们来信手拈来,这是作为成人的我的想法,认为孩子是我身体的一部分,好像就成了我的附属品。不过孩子慢慢长大间,我发觉真的不是这样的。尤其看了《孩子的宇宙》一书,更是觉得汗如雨下,看似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他的每一份举动都隐藏着深深的含义,我是否关注到了?他隐藏了多少秘密,不愿与我分享;他又有多少苦恼,我没有发觉到。他的每一个举动都在我的关注下,可他的思想,他内部的想法是如同他外部表现如此明朗吗?看完这本书,我不敢做肯定的回答。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遇到的事情,对待事情的看法都是不同的,这也是为什么双胞胎的兄弟姐妹却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发展。《孩子的宇宙》一书中,从孩子与家人、孩子与秘密、孩子与动物、孩子与时空、孩子与老人、孩子与死亡、孩子与异性七个方面,无数的真实事例,讲述每一个孩子心中的世界,以及他们的外部表现。他们心思之灵活、广度之宽,他们的想法之久远、深度之深,都是作为大人的,我无法预料的。现在想一想,每个孩子长大成人,每一件微小的事件,都在改变着他们,都是他们成长本身存在的未知变化。有一些成因是作为成人的我们而导致的,比如我们自以为是的“善意”——“为了你好”而去改变孩子,让孩子按照我们意图去发展,这样的事例身边就有很多,就如书中所说,这样打着“善意”谎言的帮助,实则把孩子逼上绝路,成人的想法是希望对方屈服死掉,代表“之前的”孩子的死亡。有些孩子屈从改变渡过这一艰难时期,有些孩子则会颓唐下去,沉寂不再存有梦想。如果真的要保护孩子的梦想,与其善意的逼迫,不如爱意的引导,给孩子发泄的窗口。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动物,与其说动物是孩子的分身,不如说是孩子呼吸的窗口,孩子也需要一个倾听者,或是心灵慰藉的地方,而动物们就填补了这样的空缺。作为动物,不用说话回答,只需要静静聆听,用最真挚的热情(比如摇尾巴)去回报,这些都是作为成人的父母做不到的。

还有一些成因则是他们必须经历的,再多保护都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对待异性:在孩子三、四岁时,已有了性别的认知;到了小学时,有了明确的性别区分认识,对待异性,孩子们开始了有了懵懂的试探,有意识的接近;到了高年级,青春期的萌动,存有了爱慕之心,这些都是孩子们成长的必经之路。作为成人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帮助他们成功度过对待异性之关呢?书中举例,英格与妈妈作为情敌因外部事件,而使生活扭转走向正轨,高中女生A子,心中爱慕心中的“小王子”,满腹热情,却被小王子冷漠回复,撕碎课本、大哭到自我修复。孩子心中有了爱慕的人儿,知道这是一个别人不愿捅破的秘密,产生了烦恼这一过程,有的时候需要外部干涉、正面引导,有的则需要成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不知道。而我们很多中国家长最常做的则是大惊失色,大张旗鼓,如临大敌,强烈制止。殊不知越是禁止,孩子越是反抗,结果蹉跎了多少孩子的一生。爱慕别人这一秘密是用来保护的,虽然是大家都熟知的秘密,也需要大家一同维护保护这个孩子的心灵。给与孩子静静的空间,让他们自我消化,这就是最好的陪伴。

孩子所看到心中所感受的宇宙是如此神秘,展开有着相当的广度和深度。想象的世界无边缘,想象的内容之丰富,都是成人无法估量的。面对孩子的宇宙,要满怀爱意去接纳包容,满怀爱意去聆听引导,满怀爱意才会有最佳的解决办法。孙莉莉老师说,成长是一个渴望被看到的过程,被大人看到,被同学看到,被喜欢的人看到,时间久了,成长就是一个渴望被自己看到的结果了。我要说,孩子的宇宙也是一个需要被看到的历程,被成人看到,需要成人内心重视而外表轻松对待;被同学看到能给予支持与帮助;被喜欢的人看到,也就仅仅是看到而已,也许就不需要回应。

认识到孩子的宇宙,承认每一个孩子的与众不同,给与孩子正确的帮助,我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我愿每一个孩子的小宇宙都能绽放灿烂的光彩,爆发小宇宙最大的能量。我相信,每一个大人心中也有这样一个神秘的小宇宙,保护它爱护它培育它,让它时刻充满正能量。

宇宙读后感 篇6

当我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对所有的未知世界都充满了好奇和探知的欲望,对所有的事情都想去问个为什么。

当我读完《神秘宇宙》时,突然间我好像懂得了好多知识,知道了以前从未知道的关于天文方面的常识。宇宙中是否有外星生命存在?ofo是否是外星人派来的使者?火星布满尘埃的表面,曾经真的有水吗?带着这么多疑问,让我们来揭开神秘宇宙的面纱吧。

宇宙是永恒不变的吗?宇宙有多大?他是啥时候诞生的,人们提出了种种疑问,第一种假说是宇宙永恒论,认为它并不是动荡不动的,其中的星体及数目和分布,以及空间运动从开始就处于稳定状态,它是永恒的第二种假说,是宇宙分层论,这种观点认为它的结构是分层次的,恒星是一个层次,若干个星系团是一个层次,一些星系团在组成超星系,成为一个更高的层次。

第三个假说是宇宙大爆炸理论,这是由美国天体物理学家伽莫夫和佛里德曼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大约在200亿年前。咱们所看到的天体物质都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密度极大、温度高达110度的原始火球。到处充满了辐射,恒星和星系并不存在,后来因某种未知原因,这个火球发生了大爆炸。组成火球的物质喷发到四面八方,并逐渐冷却下来,密度开始降低,爆炸两秒后产生了质子和中子。11分钟之内形成了原子核。大约1万年后,氢原子和氮原子形成。在这1万年时间里,散落在空间的物质开始在局部联合凝聚成星云星系的恒星。大部分气体在新民发展中变成了星体。因受星体引力的作用,其中一部分物质变成了星介质哈勃。

后来,人们建造了哈勃太空望远镜,观察到了宇宙间的一切,在以后的600亿年终将逐渐向一个中心点聚拢,当时空都到了尽头。宇宙也就不复存在了。而且我们现在已经过了160亿年,我刚开始的疑问,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索,所以我们要好好掌握科学知识,长大了去探索更深一层的科学奥秘。

宇宙读后感 篇7

假期里,我看了一本书叫《神秘的宇宙》。这本书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问题,如:宇宙是怎样诞生的?宇宙到底有多大?宇宙有自己的轴心吗?我给大家介绍几个吧!

宇宙是怎样诞生的呢?当时,宇宙中所有的东西全部集中在同一个高温、高密度的点上,突然宇宙发生一次大爆炸,几分钟内宇宙开始由一个点不断地向四面八方膨胀,于是出现了宇宙的基本物质。那么宇宙到底有多大呢?目前,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10亿多个与银河系类似的恒星系统,这只是浩瀚宇宙中小小的一部分而已,还有更多的河外星系没被发现,也许我们永远也找不到宇宙的尽头吧!还有我们为什么会生活在地球上?那是因为只有地球具有能够维持生存的基本条件,如:氧气、温度和水。这些条件是在其他星球上没有发现的。所以,目前只有地球才是适合我们生活的星球。

这本书还告诉我很多知识,从遥远的太空,逐步到银河系再过渡到太阳系。从渺茫未知的宇宙世界过渡到我们所熟知的太阳、月亮、星星、流星等天文现象,带领我们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遨游,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神秘的太空世界。并且有更多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挖掘、去发现。

宇宙读后感 篇8

翻开这本书,我满脑子都是电影《星际迷航》的场景。我期待能看到一个平行的宇宙,一个外太空的空间描述。让我们跟随加来道雄了解宇宙。

宇宙的诞生至今是个谜,各种猜想充斥着我们的认知世界,当你找不到充足的理由反驳这个猜想,那么他就暂时成立。从望远镜、大型望远镜、空间卫星、激光、引力波探测器、X射线望远镜和高速超级计算机等的产生,正在逐渐改变我们对宇宙的认知。宇宙学家认为目前宇宙正在以跑开的模式膨胀,无限制的膨胀,速度越来越快,随着时间越长宇宙变得越来越冷,有一天宇宙将陷入黑暗和寒冷,所有的智能生命都将死亡。2001年6月30日,NASA将WMAP卫星送上天空,WMAP卫星第一次扫描了天空,让我们改变了过去认为的宇宙年龄是45亿年,实际上从WMAP数据揭示,宇宙的年龄已经137亿年了!同时我们所看到的行星、恒星和星系只占宇宙总物质和总能量的4%。也就是说宇宙对我们来说还很浩渺,我们还远远没有认知到。

M理论和11维空间,弦理论最新的化身就是“M理论”,M代表“膜”。解释一下,自古希腊以来,哲学家就推断,组成大块物质的可能是微小的叫做原子的粒子。今天我们通过原子对撞机和粒子加速器可以将原子核分裂为亚原子粒子,如:中微子、夸克、介子、轻子、强子、胶子、W玻色子等。弦理论和M理论就是构想宇宙是由各种亚原子粒子类似于可以在小提琴琴弦上演奏的音调,或在鼓膜上演奏的鼓点。但“弦”和“膜”不是普通的弦和膜,他们存在于第10维和第11维超空间。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也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观,在宇宙中,控制天体的神秘定律与控制地面物体的定律相同。1915年爱因斯坦完成了他的广义相对论,在这个理论里,引力不是充满宇宙的独立的力,而是空间-时间这块布弯曲的表现效果。你可以想象一个池塘,扔一块石头,产生一系列发源于冲击点的波纹,石头越大,池塘表面的弯曲越大,类似地,恒星越大,围绕恒星的空间-时间的弯曲也越大。有人说这世界上只有三个人懂得爱因斯坦的理论,其中之一就是亚瑟.爱丁顿,另一人是谁呢?会是你吗?至少我不懂。

暗物质,这个名称好时髦,但我有时也想不通,为什么叫暗物质?可以解释为“冷暗的物质”。他们几乎不可见,如褐色的矮星、中子星、黑洞组成。平行宇宙是随着量子波动理论引入到宇宙学而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存在的。我相信一定有外星人,他们就生活在平行宇宙中。黑洞是看不见的,宇宙中存在大量的黑洞(科学家推测至少有3亿个黑洞),科学家们用间接的方法证明了黑洞的存在。时间旅行,我总觉得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通过黑洞是不可行的,那么通过虫洞穿越是否可行?电影里经常看到,坐上时光机器可以穿越到过去和未来。时间本来就是空间的一维,时光之旅是让你经过穹界,如果是黑洞你将被撕成碎片,似乎虫洞就可以不用担心。

还记得《星际迷航》里面的时空运输机,1993年科学家提出了“量子纠缠”的论点,但当时看是多么不可思议,随着技术进步,现在终于验证了量子心理传输。我还是觉得匪夷所思,看来需要读一读量子力学的书了!

密歇根大学的弗雷德·亚当斯和格雷格·拉夫林将宇宙分为五个阶段:原始时期、群星遍布时期、退化时期、黑洞时期、黑暗时期。俄罗斯物理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舍夫在对外太空可能存在的文明所发出的射电信号进行分类提出了文明分为三类:I、II、III、I类文明应已掌握了行星级别的能量;II类文明应已耗尽了单独一颗行星的能量,并已掌握了整个一颗恒星的能量;III类文明已耗尽一个单一太阳系的能量,并已在其本星系的广大范围内进行殖民。每类文明与比其低一级别的文明之间的差别为100亿倍。我们人类目前的文明还需要100-200年才能达到I类文明,我们近似的认为我们现在是0.7类文明。

为什么夜晚的天空是黑色的?你所看到的天空的星星,实际上可能是几亿年前他的样子,因为他距离我们太遥远了。天空如果按照大爆炸理论应该是一片火海,可为什么看不到一丝火的痕迹呢?科学家解释是因为星云、星际尘埃,遮挡了星星的光芒,所以我们看到的才是黑色的背景。突然发现我从未质疑过天空为什么是黑色的?因为在我心里神秘的东西就该是黑色的。

宇宙对我们渺小的人类来讲,还太深奥,太神秘,太遥远,尽管我们认为我们已经有了一定了解,但也许登高远望,才发现我们不过看到的是冰山一角。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