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并会读要求认识的字。
2、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树立祖国在我心中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3、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树立祖国在我心中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拓展习题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买( )遭( )差( )劈( )
卖( )遇( )盖( )辱( )
二、读下面的词语,并理解加点的词
拐卖欺负逼寻求衣衫褴褛捡起抱怨
糟糕劈头盖脸肮脏愚蠢侮辱大义凛然
三、朗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为社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
2、当你遇到有侮辱祖国尊严的事时,你应怎样做?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挂图(国旗)
师问:同学们这是什么?
生答(国旗)
师:对!这是我们祖国的国旗。那么老师想问一下你们爱我们的祖国吗?如果有人侮辱我们的祖国损坏我的国旗,你应该怎么做?
生答:向他们提出抗议。
师:同学们都非常热爱祖国。在意大利,也有一位少年,他也和你们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然而,他的命运却是悲惨的,他的童年是不幸的。他就是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2、板书课题
师: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生:我想知道他为什么这样?为什么叫他爱国少年?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的很好。那么就请同学们带着你的问题,带着你的'好奇,走进课文,去领略以下这个爱国少年的悲惨命运。去体会一下他是怎样爱国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与同桌合作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师巡视指导容易读错的字。(易错的字:恶)
(1)生字卡片(齐读、抽读、小组合作认读)用做游戏的方法巩固识字。
(2)同桌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①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小组长组织同学认真倾听,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②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③小组间竞赛读课文,看看哪组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
④区别多音字:恶
三、品读,领悟内容
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自由读,同桌评读,轮流读,轻声读看看有什么感受?
2、读完课文后会有很多感受吧!小组内交流一下。
3、小组合作汇报感受,每个小组选择感受最深的内容,读后说说这一段给你什么感受?(小组内相互补充,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汇报)
如:船从哪儿开到哪儿?乘客中都有那些人?十一岁的少年为什么独自搭上这只船?
4、自由读全文,读中思考学生提出的疑问。同桌交流讨论。
5、同桌读1—2自然段边读边体会少年的悲惨命运。
6、朗读3—4自然段。问:少年为什么捡起了钱?再次朗读,体会少年捡起钱的无奈。(学生自由发言)
7、小组内自由读5—9自然段。讨论: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钱扔回去?在交流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并体会动词;仍、砸、跳、站。联系上下文理解“大义凛然”。
8、并让学生想一想,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朗读
出示语文天地金钥匙中的句子再次理解大义凛然。
四、美读,体会升华
1、学生自由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2、课件出示:
“我们的祖国解放了。”华罗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这一天盼到了!”
华罗庚斩钉截铁地说:“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
热那亚的少年跳下床,站直了身子,大义凛然地说道:“你们侮辱我的祖国!我不要你们的钱币”
师:同学们,热那亚少年身在异国他乡,穷困潦倒却不忘维护祖国的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懂得应时时刻刻的把祖国的尊严放在第一位。请学生想一想,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朗读下面这些句子。
读读这些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通过读再体会华罗庚和热那亚少年分别是怎样热爱自己的祖国的。
3、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扩展延伸
1、今天你们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你们作为祖国的一员。应该怎样爱护祖国的尊严?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表自己的意见。
六、学写字
1、指导观察
(1)本课生字都是什么结构?书写时注意什么?
(2)注意区别“差”和“盖”
2、示范指导
卖:“拐卖”的“卖”要于“买”字区分
肮:左边是“月”要与“抗”的左边区分开
3、生练习写生字
七、小结
同学们,祖国就是母亲,母亲养育了我们,母亲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不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应维护祖国的尊严,就让我们从身边的事出发,共同来维护我们的祖国,好好学习,长大了报效祖国,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学设计 篇2
教学要求:
1、了解热那亚少年身在异国他乡,穷困潦倒却不忘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懂得应时时刻刻把祖国的尊严放在第一位。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在理解热那亚少年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但又把那些钱扔回去”这个问题,体会热那亚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师生一起讨论交流,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爱的教育》这本书。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书籍《爱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介绍《爱的教育》
1、出示《爱的教育》一书:同学们,你们看过这本书吗?
2、请同学介绍这本书或说说其中的故事。
《爱的教育》也可以叫做“一个小学生一学年的故事”,是由意大利某市立小学一位四年级学生阿米琪斯写的。他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他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从10月份四年级开学第一天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阿米琪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本文就源于其中一个故事。
3、板书课题: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4、齐读课题,找出课题中的.关键词。
(爱国)
5、质疑:围绕关键词,你都想了解什么?
疏疑:从哪儿看出少年爱国?
(二)学习生字、新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按要求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解决。
(3)独立识字,掌握字形。
2、指名读课文。
(1)读准字音。
热那亚(ya )虐(nue)待可恶(wu)侮(wu)辱愚(yu)蠢
(2)掌握字形:运用自己已有识字方法自学生字。
重点指导:
卖:与“买”进行区分。上面有“十”的,是“卖”。
遇:半包围结构。第七笔是“”,不能写成“”。
(3)理解词义。
大义凛然:严峻不可侵犯的样子。形容为了正义事业坚强不屈。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写了一个十一岁的热那亚少年,在一艘从西班牙开往意大利热那亚的轮船上,用自己大义凛然的行为,维护祖国尊严的感人故事)
2、理清课文脉络。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文章可分几段?
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段(第1、2自然段):介绍船上的乘客和意大利少年的身世。
第二段(第3、4自然段):乘客们询问了少年的身世后,扔给他一些硬币,少年太需要钱了,就捡起了硬币。
第三段(第5至9自然段):少年听到有人侮辱自己的祖国时,毅然把硬币砸在这些人的身上,大义凛然地维护祖国的尊严。
3、再次读课文。
板书设计: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爱的教育》为什么?
身世——给硬币——扔硬币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要求:
1、了解热那亚少年身在异国他乡,穷困潦倒却不忘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懂得应时时刻刻把祖国的尊严放在第一位。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在理解热那亚少年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但又把那些钱扔回去”这个问题,体会热那亚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师生一起讨论交流,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爱的教育》这本书。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书籍《爱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介绍《爱的教育》
1、出示《爱的教育》一书:同学们,你们看过这本书吗?
2、请同学介绍这本书或说说其中的故事。
《爱的教育》也可以叫做“一个小学生一学年的故事”,是由意大利某市立小学一位四年级学生阿米琪斯写的。他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他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从10月份四年级开学第一天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阿米琪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本文就源于其中一个故事。
3、板书课题: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4、齐读课题,找出课题中的关键词。
(爱国)
5、质疑:围绕关键词,你都想了解什么?
疏疑:从哪儿看出少年爱国?
(二)学习生字、新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按要求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解决。
(3)独立识字,掌握字形。
2、指名读课文。
(1)读准字音。
热那亚(ya )虐(nue)待可恶(wu)侮(wu)辱愚(yu)蠢
(2)掌握字形:运用自己已有识字方法自学生字。
重点指导:
卖:与“买”进行区分。上面有“十”的,是“卖”。
遇:半包围结构。第七笔是“”,不能写成“”。
(3)理解词义。
大义凛然:严峻不可侵犯的样子。形容为了正义事业坚强不屈。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写了一个十一岁的热那亚少年,在一艘从西班牙开往意大利热那亚的轮船上,用自己大义凛然的`行为,维护祖国尊严的感人故事)
2、理清课文脉络。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文章可分几段?
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段(第1、2自然段):介绍船上的乘客和意大利少年的身世。
第二段(第3、4自然段):乘客们询问了少年的身世后,扔给他一些硬币,少年太需要钱了,就捡起了硬币。
第三段(第5至9自然段):少年听到有人侮辱自己的祖国时,毅然把硬币砸在这些人的身上,大义凛然地维护祖国的尊严。
3、再次读课文。
板书设计: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爱的教育》为什么?
身世——给硬币——扔硬币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并会读要求认识的字。
2、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树立祖国在我心中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3、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树立祖国在我心中 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拓展习题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买( )遭( )差( )劈( )
卖( )遇( )盖( )辱( )
二、读下面的词语,并理解加点的词
拐卖 欺负 逼 寻求 衣衫褴褛 捡起 抱怨
糟糕 劈头盖脸 肮脏 愚蠢 侮辱 大义凛然
三、朗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为社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
2、当你遇到有侮辱祖国尊严的事时,你应怎样做?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出示挂图(国旗)
师问:同学们这是什么?
生答(国旗)
师:对!这是我们祖国的国旗。那么老师想问一下你们爱我们的`祖国吗?如果有人侮辱我们的祖国损坏我的国旗,你应该怎么做?
生答:向他们提出抗议。
师:同学们都非常热爱祖国。在意大利,也有一位少年,他也和你们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然而,他的命运却是悲惨的,他的童年是不幸的。他就是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2、板书课题
师: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生:我想知道他为什么这样?为什么叫他爱国少年?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的很好。那么就请同学们带着你的问题,带着你的好奇,走进课文,去领略以下这个爱国少年的悲惨命运。去体会一下他是怎样爱国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与同桌合作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巡视指导容易读错的字。(易错的字:恶)
(1) 生字卡片(齐读、抽读、小组合作认读)用做游戏的方法巩固识字。
(2) 同桌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①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小组长组织同学认真倾听,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②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③小组间竞赛读课文,看看哪组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
④区别多音字: 恶
三、品读,领悟内容
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自由读,同桌评读,轮流读,轻声读看看有什么感受?
2、读完课文后会有很多感受吧!小组内交流一下。
3、小组合作汇报感受,每个小组选择感受最深的内容,读后说说这一段给你什么感受?(小组内相互补充,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汇报)
如:船从哪儿开到哪儿?乘客中都有那些人?十一岁的少年为什么独自搭上这只船?
4、自由读全文,读中思考学生提出的疑问。同桌交流讨论。
5、同桌读1—2自然段边读边体会少年的悲惨命运。
6、朗读3—4自然段。问:少年为什么捡起了钱?再次朗读,体会少年捡起钱的无奈。(学生自由发言)
7、小组内自由读5—9自然段。讨论: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钱扔回去?在交流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并体会动词;仍、砸、跳、站。联系上下文理解“大义凛然”。
8、并让学生想一想,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朗读
出示语文天地金钥匙中的句子再次理解大义凛然。
四、美读,体会升华
1、学生自由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2、课件出示:
“我们的祖国解放了。”华罗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这一天盼到了!”
华罗庚斩钉截铁地说:“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
热那亚的少年跳下床,站直了身子,大义凛然地说道:“你们侮辱我的祖国!我不要你们的钱币”
师:同学们,热那亚少年身在异国他乡,穷困潦倒却不忘维护祖国的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懂得应时时刻刻的把祖国的尊严放在第一位。请学生想一想,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朗读下面这些句子。
读读这些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通过读再体会华罗庚和热那亚少年分别是怎样热爱自己的祖国的。
3、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扩展延伸
1、今天你们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你们作为祖国的一员。应该怎样爱护祖国的尊严?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表自己的意见。
六、学写字
1、 指导观察
(1)本课生字都是什么结构?书写时注意什么?
(2)注意区别“差”和“盖”
2、示范指导
卖:“拐卖”的“卖”要于“买”字区分
肮:左边是“月”要与“抗”的左边区分开
3、生练习写生字
七、小结
同学们,祖国就是母亲,母亲养育了我们,母亲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不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应维护祖国的尊严,就让我们从身边的事出发,共同来维护我们的祖国,好好学习,长大了报效祖国,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并会读要求认识的字。
2、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树立祖国在我心中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3、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树立祖国在我心中 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拓展习题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买( )遭( )差( )劈( )
卖( )遇( )盖( )辱( )
二、读下面的词语,并理解加点的词
拐卖 欺负 逼 寻求 衣衫褴褛 捡起 抱怨
糟糕 劈头盖脸 肮脏 愚蠢 侮辱 大义凛然
三、朗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为社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
2、当你遇到有侮辱祖国尊严的事时,你应怎样做?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出示挂图(国旗)
师问:同学们这是什么?
生答(国旗)
师:对!这是我们祖国的国旗。那么老师想问一下你们爱我们的祖国吗?如果有人侮辱我们的祖国损坏我的国旗,你应该怎么做?
生答:向他们提出抗议。
师:同学们都非常热爱祖国。在意大利,也有一位少年,他也和你们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然而,他的命运却是悲惨的,他的童年是不幸的`。他就是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2、板书课题
师: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生:我想知道他为什么这样?为什么叫他爱国少年?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的很好。那么就请同学们带着你的问题,带着你的好奇,走进课文,去领略以下这个爱国少年的悲惨命运。去体会一下他是怎样爱国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与同桌合作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巡视指导容易读错的字。(易错的字:恶)
(1) 生字卡片(齐读、抽读、小组合作认读)用做游戏的方法巩固识字。
(2) 同桌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①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小组长组织同学认真倾听,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②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③小组间竞赛读课文,看看哪组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
④区别多音字: 恶
三、品读,领悟内容
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自由读,同桌评读,轮流读,轻声读看看有什么感受?
2、读完课文后会有很多感受吧!小组内交流一下。
3、小组合作汇报感受,每个小组选择感受最深的内容,读后说说这一段给你什么感受?(小组内相互补充,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汇报)
如:船从哪儿开到哪儿?乘客中都有那些人?十一岁的少年为什么独自搭上这只船?
4、自由读全文,读中思考学生提出的疑问。同桌交流讨论。
5、同桌读1—2自然段边读边体会少年的悲惨命运。
6、朗读3—4自然段。问:少年为什么捡起了钱?再次朗读,体会少年捡起钱的无奈。(学生自由发言)
7、小组内自由读5—9自然段。讨论: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钱扔回去?在交流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并体会动词;仍、砸、跳、站。联系上下文理解“大义凛然”。
8、并让学生想一想,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朗读
出示语文天地金钥匙中的句子再次理解大义凛然。
四、美读,体会升华
1、学生自由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2、课件出示:
“我们的祖国解放了。”华罗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这一天盼到了!”
华罗庚斩钉截铁地说:“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
热那亚的少年跳下床,站直了身子,大义凛然地说道:“你们侮辱我的祖国!我不要你们的钱币”
师:同学们,热那亚少年身在异国他乡,穷困潦倒却不忘维护祖国的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懂得应时时刻刻的把祖国的尊严放在第一位。请学生想一想,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朗读下面这些句子。
读读这些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通过读再体会华罗庚和热那亚少年分别是怎样热爱自己的祖国的。
3、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扩展延伸
1、今天你们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你们作为祖国的一员。应该怎样爱护祖国的尊严?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表自己的意见。
六、学写字
1、 指导观察
(1)本课生字都是什么结构?书写时注意什么?
(2)注意区别“差”和“盖”
2、示范指导
卖:“拐卖”的“卖”要于“买”字区分
肮:左边是“月”要与“抗”的左边区分开
3、生练习写生字
七、小结
同学们,祖国就是母亲,母亲养育了我们,母亲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不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应维护祖国的尊严,就让我们从身边的事出发,共同来维护我们的祖国,好好学习,长大了报效祖国,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学设计 篇6
教学要求:
1、了解热那亚少年身在异国他乡,穷困潦倒却不忘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懂得应时时刻刻把祖国的尊严放在第一位。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在理解热那亚少年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但又把那些钱扔回去”这个问题,体会热那亚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师生一起讨论交流,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爱的教育》这本书。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书籍《爱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介绍《爱的教育》
1、出示《爱的教育》一书:同学们,你们看过这本书吗?
2、请同学介绍这本书或说说其中的故事。
《爱的教育》也可以叫做“一个小学生一学年的故事”,是由意大利某市立小学一位四年级学生阿米琪斯写的。他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他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从10月份四年级开学第一天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阿米琪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本文就源于其中一个故事。
3、板书课题: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4、齐读课题,找出课题中的关键词。
(爱国)
5、质疑:围绕关键词,你都想了解什么?
疏疑:从哪儿看出少年爱国?
(二)学习生字、新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按要求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解决。
(3)独立识字,掌握字形。
2、指名读课文。
(1)读准字音。
热那亚(ya )虐(nue)待可恶(wu)侮(wu)辱愚(yu)蠢
(2)掌握字形:运用自己已有识字方法自学生字。
重点指导:
卖:与“买”进行区分。上面有“十”的,是“卖”。
遇:半包围结构。第七笔是“”,不能写成“”。
(3)理解词义。
大义凛然:严峻不可侵犯的样子。形容为了正义事业坚强不屈。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写了一个十一岁的热那亚少年,在一艘从西班牙开往意大利热那亚的轮船上,用自己大义凛然的行为,维护祖国尊严的感人故事)
2、理清课文脉络。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文章可分几段?
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段(第1、2自然段):介绍船上的乘客和意大利少年的身世。
第二段(第3、4自然段):乘客们询问了少年的身世后,扔给他一些硬币,少年太需要钱了,就捡起了硬币。
第三段(第5至9自然段):少年听到有人侮辱自己的祖国时,毅然把硬币砸在这些人的身上,大义凛然地维护祖国的尊严。
3、再次读课文。
板书设计: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爱的教育》为什么?
身世——给硬币——扔硬币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