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平凡的世界》读后感(精选8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1
第二次看完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依然掩不住内心的震撼。书中那些名字仿如鲜活的人物呈现在眼前:孙少平、少安、田润叶、田晓霞、金波、郝红梅、惠英嫂、王世才、田福堂、田福军、孙玉厚、曹书记、田润生……尤其令人扼腕的是孙少平和田晓霞这对恋人的凄美爱情,还有少安与润叶、润生与郝红梅,都强烈冲击着我的大脑。从生活的角度出发,最感人最痛惜的就是晓霞的牺牲(在抗洪采访实地为救人而被洪水冲走),还有一个就是少平的师傅王世才,他为了救徒弟安锁子而被矿井下的煤溜子(钢筋)插死,丢下了年幼的儿子明明和年轻漂亮的老婆惠英……
孙少平是贯穿全文的主人公,他在极度贫困中完成了县高中生涯,毕业后回村子教了两年的初中班,在同学田晓霞的影响帮助下,满脑子想法的少平离开了双水沟远走黄原,在黄原县城,他加入了最底层的揽工队,扛石头干苦力住破窑,手指的血泡磨破了,肩头的嫩肉溃烂了,生活的煎熬却没有冲破他诚实做人的底线,也许正是这股子韧劲儿,他竟意外得到了阳沟村曹书记夫妇的帮助迁户黄原阳沟,还受润叶举荐在团地委干了两个月夏令营,一个偶然的机缘,少平居然进了大牙湾煤矿成了公家的人,甚至还得到了地委书记的女儿老同学田晓霞纯真而炽热的爱情,他们爱得那么纯粹,那么执着,那么任性,只可惜就在离他们俩的“两年盟约”还差几天的时候,晓霞被无情的洪水冲走了,孙少平翘首以待的“古塔山之约”成了他一个人的追思之旅——晓霞永远不能来了。在那里,曾经留下他们欢快的身影、热烈的拥抱,古塔山,是他们甜美爱情的见证,而今却成了伤心欲绝的地方。他想起了他们共同背诵的那首吉尔斯人的古歌,他听见远方的海在呼啸,仿佛还听见了一串银铃般的笑声,笑声在远去,在消失……此时此刻,无声的泪水夺眶而出,我的心在撕裂般地痛!晓霞,晓霞……苍天啊,为什么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
师傅的猝亡,恋人的离去,给了孙少平双重的打击,纵使他历经沧桑,却也难平心灵的创痛,他只有默默地忍受、忍受……在又一次工伤出院后,他带上晓霞的三本爱的日记,毅然选择了回到大牙湾,只有这里才能使他的灵魂得到片刻的安宁。也许,只有踏进那块土地,只有投身那矿井下繁重艰辛的劳动,他才有可能唤起生活的信念,大牙湾煤矿已然成为了孙少平心灵的港湾,那里有他挚爱的工友,还有给他温暖的惠英、明明,以及脖颈里响着铜铃铛的小黑子……
合上书本,我想了很多很多,爱情是什么?孙少安和田润叶是相爱的,他们青梅竹马两情相悦,但是在现实面前,庄稼汉少安理性地选择了退出,甚至近乎冷酷地果断迎娶了门当户对的山西姑娘秀莲,他们同甘共苦勤劳致富,同样甜蜜恩爱地生儿育女。而润叶呢?她虽然在心灰意冷的时候接受了二妈的安排,闪电般和李向前结了婚,可是她并没有真正的放手—她心里还是放不下孙少安,结婚多年依然“守身如玉”,直至李向前车祸截瘫她才幡然醒悟,是她的这份“执着”导致了她婚姻的悲剧。我暗暗思忖着:幸福是什么?都说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生活啊,到底教会了我们什么?卞之琳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不知道,自己在欣赏别人的时候,自己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正如《人生》中的高加林,如果他当初能够懂得珍惜刘巧珍的爱情,珍惜来之不易的安逸生活,那么他就不至于一无所有的悲惨结局。我想,生活是平凡的,人生也是平凡的,让我们在平凡的世界里细细品味平凡的幸福吧。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2
路遥,一个不平凡的作家;《平凡的世界》,一部不平凡的作品。
事实上,路遥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就有了不平凡的经历,他本为平凡之人,亦是贫穷之人,但他人穷志不穷,以他的磨难,以他的意志,以他的亲身经历、切身的体会,写下了这部平凡之作,使人深受感动、触及内心。
他创作成功之后,物质上应该很富有了,但他仍然忍受着病痛的折磨,用度的担优,直至最后幸福的病逝,至少一点,他精神上是富有的,人生是完美无憾的。
《平凡的世界》,讲述了一个平凡人的奋斗历程。
这部不朽的作品,读了让人忘不释手,以至于我反复读了两篇,心中涌起一股热辣辣的感觉,有时竟禁不住热泪盈眶。我没有资格对它评述,只有被它感动。
我们平凡的人,每日都为着衣食住行、子女教育、生老病死劳顿着、困惑着,似乎忽视了情感的交流、缺乏了精神的追求呢?
其实不然,我们平凡的人,以我们平凡的经历,每个人都是有思想、意识和追求的,只是多数人没有去认真体会、感受和思考,从而感到一生就是浑浑噩噩、彷徨不已。《平凡的世界》,他让我们能够认识到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是最伟大的,能够让我在努力奋斗的同时提醒自己保持一颗平凡的心。
读了《平凡的世界》,让我耳目一新、豁然开朗,只有认真对待人生,生活才能给你以回报,只有认真对待工作,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前面的路不是随时铺就鲜花的,而是靠自己一滴汗水一份心情浇灌出来的!
读了《平凡的世界》,也让我深深反思到了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作为我们多数普通的人,都在以一种补偿的心理来教育子女,怕他们吃苦受难,什么都给他们代劳,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没有波折的经历,就不会忍辱奋进,这样的孩子,会缺乏感恩之心,缺之责任担当精神。
《平凡的世界》,讲述了一个平凡家庭的奋斗历程。这个家庭为了共同的目标,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挫折面前不气妥,生生不息,战斗不止。作为企业,亦应如此,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企业当成一个家,把自己当成这个家的成员,以家庭成员的身份为这个家尽心尽力,企业一定会无往不前,战无不胜!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3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先生的作品,共有三部。三部情节环环相扣且语言平实,易于理解。《平凡的世界》以孙少平为主人公,讲述了与他有关的人们的生活及变化,并以此来突出当时社会风貌和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让我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人不是主人公而是两个女人:田润叶和田晓霞。
田润叶在第一部及第二部前半部分都不是个讨人喜欢的人(至少不讨我喜欢),那时她没有拒绝李向前的求婚,但结婚后她却不接受李向前,两人就这样仅凭名义上的夫妻关系生活。但是生活终究还是给了这对名义上的夫妻一场考验:李向前因得不到田润叶而借酒消愁,结果把车开翻了,下肢被截。润叶在进行一番思想斗争后决定到医院去陪他的丈夫。作者用了半章来写田润叶的思想斗争,这也是为什么我对此印象深刻。田润叶值得人尊重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例如她无时无刻不关心她的弟弟田润生,就连她弟弟跟李向前学开车她都要再三确认润生的安全才放心。
与田润叶不同的是,田晓霞是一个我从始至终都热爱的角色,她虽然是地委书记的女儿但却没有一点儿“公主范”,对任何事都有自己的看法。在爱情方面,她更是享受到了充分的自由,大胆追求家庭条件比她差很多的孙少平,背着爸爸为孙少平开后门让他进入煤矿工作等等都是最好的例证。但是这世界就是这么无情,“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每个人总要经历一两次离别,只不过有些分别是永远罢了。田晓霞在成为记者后,在一次特大洪水中主动接下同事的任务,前往洪涝发生的地方进行实地调查,结果因救一个小女孩而被洪水淹没。因为田晓霞去世时恰巧离她和孙少平的两年之约没几天,这更给她的离去添加了伤感。我在读到这里时就对这样的情节感到惋惜,自己脑补一些其他情节也觉得不好,仔细想想,这也是最好的结局了,这也体现了作者写作手法之高超。
书中有很多对双水村农民的描写,因为我家以前也种地,这使我感到十分亲近。通过这三部《平凡的世界》,我也重新认识那些农民们或淳朴、或热情的个性,那些一心只想把地种好、人做好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也许现在城市中的一些人已经忘记了农活怎么做,但还有一点所有人都必须学会的是做人这就是《平凡的世界》教给我的。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4
《平凡的世界》,一本那样平凡而真实的书,只是在那个黄土高原上一个不起眼的双水村的小寨,没有惊天动地的撕杀,只是在默默的诉说里倾诉着融融的亲情,没有荡气回肠的情节,只是在那个年代那个环境里娓娓诉说着平凡的世界里平凡人们平凡而又特殊的人生,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的海誓山盟,只是在把爱的种种用那陕北风情徐徐道来。《平凡的世界》里全是那些我们所熟悉的情节,双水村、垭子口,黄源县,以及那些窖洞,一种温馨瞬间袭来,无形中己温暖了我们的心,所描绘的是浓浓的爱,对土地,对父老乡亲,对亲情、对友情、对爱情以及对人生的追求与希望。
它描绘的是一幅爱的篇章,对亲情的爱,少安与他的父亲:当他在参加全县升初中的考试中,名列第三被录取的时候“他的父亲在他面前抱头痛哭流涕,他第一次看到刚强的父亲在他面前流泪,他自己也哭了,是的,他将要和学校的大门永远的告别了,他多么的不情愿呀,他理解父亲的痛苦--爸爸不愿断送他的前程…。”或许,我们的印象里,父亲总是高大与坚强的象征,又有谁能够明白那笑容背后的艰辛与无奈?可是少安知道,为了那个家他牺牲了太多太多,没日没夜的忙碌,他是一个多么有情有义的男子汉呵!还有妹妹兰香与少平、少安的兄妹情谊,一个平凡的环境,一个一包乱的家却只因那相扶相携的亲情而变的富有…
也正如史铁生所说的:“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
当今社会那些好吃懒做的年轻人,实在是惭愧。官二代,富二代,啃老族,这些人实在令人痛心。一些人遇到一点困难就自暴自弃,轻视生命,丝毫经不起生活的小小考验,典型的温室里的花朵,实在可悲。因此我们应该学习那种自立自强,奋斗进取的精神,做一个有价值的人。最后,以路遥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无休止的奋斗,只有认定了目标,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5
在书架最显眼的地方,一直摆着三本厚厚的书,那是路遥《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文集中最为厚重的一册,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非常迷茫的时候。那时,感觉前路一片渺茫,看不到未来,也回不到过去。于是,便把心情同朋友诉说,朋友没有过多安慰,只是在第二天把这部书送给我。一向对这种“长篇大论式”书籍敬而远之,觉得自己读不透的我,那次却鬼使神差地翻开书本。
《平凡的世界》,书如其名,确实是在讲述一些平凡人的生活经历。我看着以孙少平等人在自己的生活轨道上挣扎、受伤、受挫再重整旗鼓,仿佛也看到自己一路走来的足迹。
对我来说,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震撼就是,那些人,孙少安、孙少平、田晓霞、润叶等等,不过是茫茫人海中最普通的那一个,他们没有光鲜亮丽的背景,也没有超出常人的能力,他们是最普通的那一个,在平凡的日子里,做着平凡的事,如我,如你。
很多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平凡,因为平凡代表着没有突出的闪光点,没有突出的能力等等,因为平凡,我们默默无闻,因为平凡,我们淡如开水。面对生活施加于我们的种种苦难,挫折,我们可能需要拼尽全力才能克服,面对人生这个宏大而缥缈的主题,我们可能需要日日努力,才能写好这个主题,但这不正是“平凡”的魅力吗?我们认真生活,努力工作,心怀热爱,奋勇拼搏,就是为了把我们平凡的人生经营好,就像书中的孙少安一样,虽然不断经历挫折,但他依然坚定地走向前,虽然知道自己平凡,但他依然心存热爱,这不正是平凡带给我们的力量之所在吗?
“一部伟大的作品,是能够帮助人类摆脱精神困境的精神滋养。”读完《平凡的世界》之后,我的心里好像射进了一道光,不是很强烈,却足以将那些日子积累的阴霾驱散。生活不在于伟大,而在于我们认知到自己的平凡后,仍能知平凡而不惧,日日自新,日日奋进,就像书中说的那样“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
平凡人有平凡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平凡的世界》的缩影,希望你能努力生活,把“平凡”的主题写好。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6
著名作家路遥的小说我读过好几本,但唯有《平凡的世界》让我感触颇深。
这部小说谱写了一曲不屈不挠、荡气回肠、迎难而上的生命之歌,告诉我们苦难与挫折只是个躯壳,而他们的背后,是彩虹,是对生命所持有的一种无所畏惧、生生不息的信念。
孙少平和孙少安两兄弟同为黄土地的儿子,在平凡的世界里,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摸索着自己的人生。他们始终相信自己的命运可以被自己所掌控,并在一次次苦难中成长起来。从他们一个个平凡而又真实的故事中,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们怎么对待生活,怎样去生活,和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思考……
苦难的确是一种不幸,它会带给我们物质上的损失或精神上的打击,但换一个角度看,苦难也是对我们的身体和精神的锻炼与磨砺。只要我们有信心去面对它并努力战胜它,它就会转变成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苦难确实是一笔财富,它不时地提醒着我们:“在拼搏中追求的,不单单是结果,还有奋斗的历程。”“生命的意义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
我们在感叹《平凡的世界》中数不尽的苦难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这个世界满满的爱意。有劳动人民对土地的爱、邻居间的友爱、少安与少平的兄弟情、少安与润叶的爱情,少平与晓霞的爱情,润生与红梅的爱情……这些爱既平凡又伟大,简单却动人,而书中使用最频繁的一个词语也正是:亲爱的。
亲爱的大地,亲爱的双水村,亲爱的父亲,亲爱的朋友……总之,所有人世间美好的真情都在书中一一展现。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浓浓的爱,深受苦难的人们才有了自强不息,不断前行的力量,才有了度过苦难后炫目的美丽彩虹。
《平凡的世界》是一场心灵上的盛宴,它教会了我感恩、知足、奋斗以及坚强。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7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他。 ——题记
轻合书页,思绪悠远,阅读渐渐接近尾声,但是那份淡淡的思绪萦绕在心头,不断地震颤,不断跳动。翻开首页,我便沉浸于那个世界,扎根黄土,贴近生活,每一个人物都鲜活而立体。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物,有感动,有惋惜,但更多的是共鸣,生而为人,千姿百态,但终究归于那一份平凡。
夜幕降临,晚风轻轻从耳边吹起丝发,引起耳后一阵轻痒,带走了白日的喧嚣。抬眼望去,夜色中的乡村黑茫茫的,唯有点点星光。我穿梭于这寂静的田野,享受这一刻的寂静。距离少平生活的年代已过去几十年,当今的世界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也丝毫不觉夸张,但四季更替、一日三餐仍是我们的主调。芸芸众生大多是由平凡的人过着平凡的生活而组成的,平凡的世界永久存在。
少平在县城读书时候的光景,每每读来,心中共鸣颇多,心酸落泪是常事。只因全校只有他和郝红梅两个人吃的是最差的黑馒头,为了少年那份小小的自尊心,少平总是最后一个去拿饭。贫穷不是罪,但是他却压着那个瘦弱不堪的少年。而我们谁又不曾拥有过那份小小的自尊呢?
我们终归平凡,但生活请浪漫。
一个个纯朴、直白的陕北农民,双水村、窑洞、贫穷、破衣烂衫、破被褥构成了陕北生活的主色调。我们跟着他们欣喜,跟着他们难过,常常读到感动处泪流满面,不能自抑。
润叶爱着那个阳光少年——少安,但贫困的枷锁困扰着这小小少年,自卑笼罩了少安的人生,他只有不断回避,不断躲藏,不断逃遁。
年纪轻轻的少平却早早就知晓了自己的命运。他被当时的封闭的社会所禁锢,也被贫穷的家庭所束缚,他被羁绊!少霞,一个把世间所有美好词汇集于一身的女子,她是美好的化身,是纯洁的象征,却被一场无情的灾难吞噬了自己青春的生命。当读至此处,泪水不自觉地滑落,多次在内心自问为何不给少平和晓霞一个完美幸福的结局?哦,原来这是平凡的世界,平凡人走着平凡的路。
但平凡并不平庸,他们努力挣脱、冲破、撞开那份阴霾,寻找属于自己的“活活的太阳”。
润叶最终接受了爱她至深的李向前,俩人携手走过磨难,迎来美好结局;当年的少年——少安几经折腾,终于修成正果,走上了致富之路;恶劣环境下锻炼、塑造了少平,他洁身自好、自立刚强。虽然我们对于晓霞的离世充满了遗憾,但少平和晓霞纯真美好的爱情抚慰了我们不平的内心,美好永久留在了我们心中。正如原文所说,只有用不遏制的奋斗,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便是凋谢,也是壮丽的凋谢!
正值青春的少年,青春是一抹靓丽的风景,不要让安逸使他落上尘土。热血少年更应朝气蓬勃,不因一时的坎坷而沮丧,不因一时的磨难而放弃,勇往直前,书写壮丽的青春诗篇。心中有梦,未来可期,披星戴月,风雨兼程!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8
“温饱”、“吃暖”这是书中时代农民最难以言语的苦痛也是时刻都萦绕在心头的念想,有时是彻夜难眠,辗转反侧,有时是眼角的泪痕,无声胜有声,敲击着难以平静的内心,黄土地里究竟有什么,路又在哪里,渴望黑疙瘩变为黄馍馍再变为白馍馍,心中所念是如此简单,可路一走便是十几年光阴,这是那个时代农民的悲痛,也更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可悲可叹的时代。
《平凡的世界》中的时代背景便是新中国成立成立初期,一切皆是新,透过文字我们似乎真的可以感知到那个时代悲痛是苦乐参半,也亦是饥饿与贫穷,字字珠玑,很快文字的力量便发挥了作用,使读者内心开始泛起涟漪,这力量一点儿也不可小觑,小的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细致到碗不留一粒饭,大至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或是观念,我们现今身处的时代真的可言是幸福感十足,对于饥饿与温饱可能在很多人眼里已是遥远的字眼了,很少能去感知,透过书中人物孙少安和孙少平两个青年的一生,可以道知到平凡的可贵之处,一个渴望改变农民的生活改变农村的面貌,扎根于农村,对于苦与贫穷我想孙少安已有深刻的印象,十八岁当生产队队长,平凡之中却有着一颗为民的心,敢于尝试,敢于面对,就拿田福军在县城第一见面谈话来说就足以看出青年可为,再到后来是同道人,孙少安身上有很多的闪光点,无论是性格还是思想都独具闪光,是生活磨练了他,也是那个时代给予了他机会磨练,弟弟孙少平和我们最为想像的一点便是迷茫,不知道要做什么,不知道心中所向什么,身上裹着的是书香里那一份儒雅和自尊,田晓霞应该算是他的人生导师,给予他的帮助与影响是显然亦大的,而郝红梅只是相似之人,互相取暖,少平不甘于平凡,渴望走出去,渴望改变命运,这也是他与哥哥的不同之处也亦是命运的分叉点。
文革到来令这个时代开始苦不堪言,百姓的生活久久没有变化,田福军无疑是那个时代的亮点人物,他有一颗清醒的头脑,一心只为农民,少安和田福军便是如此想像,那个时代下需要牺牲的东西很多,需要放弃的东西也很多,爱情在那个时代下更为可悲,旧的思想依旧存在,新的问题不断涌现,最好的例子便是少安和润叶,这是我为之动容的地方,悲就在于那个时代,有些路一经选择便是十几年,田福军与孙少安也就开始展露头角,书写着他们自己的峥嵘岁月,故事的最后便是一切都朝心中所愿般的发展,光景越过越好。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知道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只能是背影”。这是汪国真的诗《热爱生命》,世界上有一种英雄主义,那便是理解生命后热爱生命,看到了世间的种种不美好,揭开了生活的真相,依旧热爱生活,20岁出头我们都还来得及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愿我们努力又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