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路了教学设计

笔构网

2025-09-22教案

请欣赏我们上路了教学设计(精选7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们上路了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准确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能运用联想体会诗歌的意境。

2.理解“骤起、虚幻、迷惑”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以及“相思鸟、金孔雀、橄榄树、曼陀铃”四种意象的象征意义,把握诗歌借物象征的写法。

3.体会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树立信心,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

二、教学重点难

1.准确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能运用联想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骤起、虚幻、迷惑”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以及“相思鸟、金孔雀、橄榄树、曼陀铃”四种意象的象征意义,把握诗歌借物象征的写法。

2.体会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树立信心,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童年有很多美好的回忆,然而时光老人不会因为这些而有片刻停留。我们即将告别童年,步入人生的新阶段,此刻,你想对我们的童年说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告别童年”的第一篇课文《我们上路了》(教师板书课题)

(二)展示交流

1.读文展示

同桌互读课文,了解同桌对文本的把握情况。认真倾听,指出同桌的优点和不足。

2.根据同桌的提示,再次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默读这首诗,思考: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我们”指的是谁?

(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全班汇报,对学生的个性阅读给予鼓励

(二)反馈纠正

1.再次读诗,边读边思考:

每一小节诗都讲了什么内容?在感触深的诗句旁边做好批注,把不理解的诗句画出来。

(1)小组交流感触最深的诗句,解决阅读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2)全班汇报交流,以小组提问的形式交流。

第一小节:a感触最深的诗句

b不理解的内容

……

2.轻声读诗,体会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和同桌交流自己受到的启示,全班交流自己的感受。

(三)达标测试

1.有感情的读诗,注意读出诗的韵味。

自由读。

指名表演读。(适当做出鼓励性评价师评与生评结合)

2.练习背诵最后一小节。

(四)板书设计

我们上路了

憧憬美丽

走下去

树立自信

脚踏实地

面对挫折

不退缩

勇往直前

我们上路了教学设计4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们上路了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上路了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能够运用联想、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准确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味诗人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树立自信心、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准确把握课文内涵。

教学难点:体味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树立自信心,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童年有很多美好回忆,童年有很多幼稚的想法,但童年也充满着令人感动的`丰富情感。成长中我们一步步走向成熟,成熟中我们频频向童年挥手作别,走向我们自己的路。板书课题《我们上路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初读全诗(借助工具书,扫除朗读障碍、把句子读准、读通顺)

3、指名读课文。

4、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三、理清全诗结构

1、请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每一节各讲了什么?全诗可分为几部分?用笔标出来。

2、学生通过朗读,全文分三部分(1、2节:虽然我们很稚嫩嫩但我们还们还是上路了;2、3、4节:路上可能遇到美丽也可能有挫折,但我们决不后退;5、6、7节:人生的路靠自己踩出,要勇往直前,脚踏实地。)

3、分三部分指明朗读课文,加深学生对全诗整体结构的认识。

四、深入理解诗句,体会全诗思想。

1、自由读每一部分内容,边读边把自己的理解或感触作上记录。

2、在小组内交流。

3、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重点点拨“相思鸟、金孔雀、橄榄树、曼陀铃象征的意义)

4、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

(1)自由用喜欢的方法朗读。

(2)在班级表演读。(师配乐)

五、拓展练习、提高能力。

接下来,请同学们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己创作一首同一题材的小诗或者替作者补写其他你觉得可以合理添加的章节。给学生时间练笔,然后请学生在班上朗读。

总结:这节课,我们明白了我们要告别父母,告别呵护,告别童年独自“上路”人生的路靠自己踩出,人生的际遇顺逆交错但不能因此畏缩不前,要勇往直前,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我们上路了教学设计 篇3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用一群孩子的口吻,表达了当代少年儿童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不断奋进的心声。

这是一首现代诗歌,篇幅不长,韵律较自由,不拘于一格。全诗有三个小节,第一小节两句八行,第二小节四句十三行,第三小节三句十一行。

本篇诗歌大部分诗句的意思学生可以自己理解。教学时教师可以只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指导、点拨。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从整体上感受体会诗歌表达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3、尝试简单的诗歌创作。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从整体上体会诗歌表达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找寻童年的足迹,揭示课题

1、谈话:童年是一段金色的时光,童年是一曲欢乐的乐章,伴随着天真与无知、好奇与幻想、憧憬与期待,我们一天天长大,一步步走向成熟,现在我们即将挥手告别童年从小学进入初中,踏上人生又一个新的起点。出示:“告别童年”,请同学们轻轻地读(仿佛无比留恋,童年往事一一浮现。)

2、师小结:是啊,我们就要告别童年,成为少年了。我们的双手变得有力,思想逐步成熟,尽管路上会有风雨飘摇,但不管怎么样,我们上路了!

3、齐读课题:第28课《我们上路了》;提问:“我们”是指谁呢?(你,你们,所有与大家一同成长的告别童年的孩子们。)

4、指导读课题:自豪,满怀憧憬,意气风发地读

二、初读课文

1、带着感情,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歌,借助工具书,扫除朗读障碍、把句子读准、读通顺。

2、认读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售”字的读音:(课件出示)

shou man tuo

售 曼 陀

抖着威风 歪歪扭扭 雷鸣电闪 曼陀林

3、指名说说各小节诗写了什么。

三、再读诗歌,深入探究

1、学习第一小节:我们迈着稚嫩的脚步上路了。有那些美好的风景陪着我们一同上路呢?

(1)自由读第一小节诗,写上自己的感受体会(你看到了哪些美好的.景物,用横线画下来)。指名交流,引导理解“刚刚露出那嫩嫩的芽尖儿,刚刚染上那一抹淡淡的粉红,刚刚才捡到一张很小的邮票,”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在诗歌中用得非常普遍。在这一句中,这些事物象征着什么呢?(我们稚嫩的人生之旅,我们才刚刚起步的人生之路。)启发: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相应的事物也能代表我们人生的刚起步?(刚刚露出小半张脸的朝阳,刚刚抽出新芽的树苗,刚刚展翅欲飞的雏鹰……)

(2)指名读。指导: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美好、充满希冀的)齐读。

我们上路了教学设计 篇4

一、谈话引题。

师: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的起源比文字还早,差不多和语言同龄。古往今来,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我们的炎黄子孙继承了优良传统,也写出一首首优美的现代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由王慧骐作的现代诗《我们上路了》。

二、初读诗歌,了解内容。

(一)教师感情范读诗歌,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二)学生自由读诗。

教师提出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读流利、读通顺,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

2.思考:诗歌中的我们指的是谁?

(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回答问题:诗歌中的我们指的是谁?(指在座的每一位学生,所有与大家一样要告别童年,已经长大的孩子们。)

2.带感情读课题。(带不同感情读课题)

【带不同感情读课题,为后面理解诗歌内容,体悟诗歌情感打下铺垫。】

3.检查生字词情况。(出示卡片:认读抖着威风歪歪斜斜雷鸣电闪)

4.指名分小节读诗歌。

5.齐读诗歌。

三、再读诗歌,深入探究。

(一)小组合作学习诗歌,了解诗歌每小节都写了些什么。

1.小组成员自读诗歌。

2.读后小组内交流讨论并作上批注:自己读懂了些什么。

(二)班级交流汇报学习情况。

(顺学而导,根据学生的回报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诗歌不同的小节。)

1.诗歌第一小节。

⑴学生交流:我读懂了孩子们长大成人了,告别大人上路了。一路上有许多美景。绿树、轻风、红旗

⑵让学生自由读第一小节,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点拨指导。(例如:a、如果学生提出不理解刚刚捡到一张很小很小的邮票,贴上那只很大很大的信封。教师可指出,这是一种象征的写作方法,在诗歌里运用得非常普遍。象征我们稚嫩的刚刚起步的人生。接着让学生联系自己,展开想象,说一说:还有什么事物也能代表我们刚起步的人生?引导学生学着用诗歌的语言练习说话。b、感悟课文中的`不管大人们怎么说这句话,教师可相机点拨:平时爸爸妈妈唠叨吗?都唠叨些什么?你是怎么对待的?体会父母对孩子的呵护,体会自己要摆脱束缚、要独立的心情。c、体会下一句:反正我们是上路了,一步一步地上路了。应该读出什么感情?自豪、骄傲、摆脱了束缚的快乐)

⑶多种形式读诗歌,指导学生读出第一小节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通过指名读、男女分读等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优美流畅的语句,充满诗意地读,读出意境美。)

⑷总结本节诗歌写的内容,虽然我们还很稚嫩,但还是上路了。(板书:上路品美。)

2.诗歌第二小节。

⑴学生交流:我读懂了我知道了他们上路时有风险。从这些诗句中感悟到的:我们的膝盖也许会被石块磕肿,也许会有骤起的风暴把我们抛入崖底但他们有心理准备。

师:你们迈着稚嫩的脚步上路了,心中充满了向往,可是大路总是那么平坦的吗?

⑵学生默读第二小节,思考:感触最深的是什么?画出相关的句子。

⑶交流学生思考的问题。

①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实际情况,谈谈对骤起的风暴和虚幻的风景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家庭的变故,考试的失利、与同学朋友之间的矛盾、来自各方面的诱惑)(板书:路中艰险)

②再次感受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方式象征手法。

③引读我们的脚步也许是歪歪扭扭,我们的膝盖也许被石块磕肿,假如因为这些一只人观赏的狗熊。

【诗歌里隐喻的内涵学生可能不是那么容易就能都体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体会,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谈,逐步体会刚刚捡到一张很小很小的邮票,贴上那只很大很大的信封。路中艰险等语句,在谈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作者使用的象征手法。】

⑷谈谈:当你碰到挫折打击时的态度。

⑸句式练习:也许也许也许

(师:你想和他们一起上路吗?你能猜想到这路上还有什么美景,还可能遇到哪些风险吗?试着仿写一些诗句。引导学生运用上面的句式,进行大胆想象与写话。)

【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有利于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体会和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⑹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二小节。

⑺教师范读诗歌第二小节。

3.诗歌第三小节。

⑴齐读第三小节诗歌。

【引导学生自学体悟,不理解的地方可运用已经掌握的阅读方法和选用第一、二小节的学习方法在小组中讨论学习。】

⑶学生感情朗读诗歌,并相机询问学生的读后体会。(板书:挑战风雨)

(可补充教参中《标点符号的自传》的文章,让学生感受童年时期是一个人人生的一个小站,今后的路还很长很远;从童年步入青少年,走上新的路程,是一个人的成长的标志。)

【由于本课是略读课文,因此更要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通过思考、想象、交流等形式把握诗歌的意思,逐层深入地体会我们上路时的心情。注重通过多次反复地诵读并结合想象、体验、去领悟诗情,并在此基础上读出感情来。】

⑷指导书写售。

(三)通读全诗,回归整体。

1.配乐朗读诗歌。

2.讨论体会: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我们上路了的理解和体会。

(引导学生说出各自内心的真实感受,不要求千篇一律和假话空话。)

3.指导朗读。

⑴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

⑵为学生配乐,学生表演读。

⑶想象情景,请个别学生来朗诵。

四、拓展交流。

准备一首相同题材现代诗,学生互相交流。

【交流拓展资料,让学生在同伴之间互相学习课外知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五、总结结题。

师: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要告别父母,告别呵护,告别童年独自上路。开弓没有回头箭,人生的车站不售返程车票,不管什么样的路,都是一种经历,一种收获,相信大家都能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六、置留作业。

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我们上路了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准确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能运用联想体会诗歌的意境。

2.理解“骤起、虚幻、迷惑”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以及“相思鸟、金孔雀、橄榄树、曼陀铃”四种意象的象征意义,把握诗歌借物象征的写法。

3.体会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树立信心,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

二、教学重点难

1.准确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能运用联想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骤起、虚幻、迷惑”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以及“相思鸟、金孔雀、橄榄树、曼陀铃”四种意象的象征意义,把握诗歌借物象征的写法。

2.体会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树立信心,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童年有很多美好的回忆,然而时光老人不会因为这些而有片刻停留。我们即将告别童年,步入人生的新阶段,此刻,你想对我们的童年说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告别童年”的第一篇课文《我们上路了》(教师板书课题)

(二)展示交流

1.读文展示

同桌互读课文,了解同桌对文本的把握情况。认真倾听,指出同桌的优点和不足。

2.根据同桌的提示,再次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默读这首诗,思考: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我们”指的是谁?

(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全班,对学生的个性阅读给予鼓励

(三)反馈纠正

1.再次读诗,边读边思考:

每一小节诗都讲了什么内容?在感触深的诗句旁边做好批注,把不理解的诗句画出来。

(1)小组交流感触最深的诗句,解决阅读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2)全班交流,以小组提问的形式交流。

第一小节:

a、感触最深的诗句

b、不理解的内容

2.轻声读诗,体会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和同桌交流自己受到的启示,全班交流自己的感受。

(四)达标测试

1.有感情的读诗,注意读出诗的韵味。

自由读。

指名表演读。(适当做出鼓励性师评与生评结合)

2.练习背诵最后一小节。

我们上路了教学设计 篇6

一、导入新课,成果展示。

1、师: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什么日子?(“六一”儿童节!)祝同学们节日快乐!童年的时光是美妙的,童年的时光是快乐的,然而时光老人不会因此而停留。在告别最后一个“六一”后,我们长大了,我们步入人生的新的旅程!(板书:28、我们上路了)

2、理解题目

师:好奇怪啊,我们上得什么路?我们是谁啊?

3、整体感知全诗,了解诗的内容。

指一生读全诗,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二、精读感悟,指导朗读。

(一)研读第一小节

1、默读第一小节,思考: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上路的?

2、集体交流。

(1)畅所欲言。

(2)这一小节里出现了哪些意象?

(3)深入体会以下意象(小黑板出示):

嫩嫩的芽尖

淡淡的粉红

很小的邮票

很大的信封

思考一:这一组意象象征了什么?(我们的人生刚刚起步!)

语言训练一:今天我们是 ,明天将

例:今天我们是嫩嫩的芽尖儿,明天将变成大树参天!

将其它的意象用这样的句式,说一句话。

思考二:还可以用哪些意象代表我们的人生刚刚起步?

3、理解最后一句“哦,不管大人们怎么说,反正我们是上路了,一步一步地上路了。”

体会:这一句表达了“我们”怎样的思想感情?(自豪、骄傲)

指导读:读出感情。(可轮读“上路了”。)

过渡语:在路上,我们将遇到什么,如何面对呢?

(二)研读第二小节

1、默读,将自己感触最深的画出来,做批注。

2、交流,生自由谈。

3、深化理解:

(1)本小节又出现了哪些意象?象征了人生中的'什么?

(小黑板出示):

脚印歪歪扭扭

膝盖被石块磕肿

骤起的风暴

虚幻的风景

结合实际谈谈,这些意象可能是指人生中的哪些事情?

(2)我们如何面对?像文中说的“退到爸爸妈妈们温热的怀中,做一只供人观赏的狗熊”?那你想怎么面对?

语言训练:在人生的路上,纵然我的膝盖被石块磕肿,我也会重新爬起来,继续前行

联系其它意象,用以上句式,把你的态度表达出来。

过渡语:我看出了同学们的勇敢,听出了同学们的坚定,那就让我们继续前行!

(三)研读第三小节

1、自由读,看其中又出现了哪些新的意象,而它们又象征了什么呢?

2、交流:

预设:“相思鸟、金孔雀、橄榄树、曼陀林”象征了人生中的美好事物

“风、雨、电、闪”象征了人生中的艰难险阻

3、质疑:

预设一:“人生的车站不售返程车票,出了山的溪水不会往回流动”的意思

预设二:句末“真正的姓名”是什么?我们不是已有了姓名吗?

4、深入理解

“真正的姓名”是我们用自己用脚踏出来的,用汗水干出来的,流于后世的功业或美好的品质。

你将如何重写你的姓名呢?

语言训练:我叫张XX,我也叫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

学生仿写。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小结: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要告别父母,告别童年,独自上路。在新的旅途中,希望你们努力奋进,坚持不懈,勇往真前,永不言败!不因胜利而骄傲自满,不因失败而沮丧。历经风雨,你们个个能练就一副坚硬的翅膀,成为搏击蓝天的雄鹰!

2、感情朗读全文。

第一小节(所有的女同学),注意轮读部分,同以上指导。

第二小节(所有的男同学)

第三小节(师读第一句,所有的同学读其余的部分)

3、本诗对我们成长的启示

师:此刻我们激情澎湃,此刻我们心绪难平,稍作沉静后,是否也应深思一下,告别童年,我们该如何前行?

(生进行课堂小练笔)

集体交流。师小结:人生之路,该怎样走下去?老师有几句话送给同学们:

人生之路,寻找正确的方向走下去;

人生之路,昂首阔步、脚踏实地走下去;

人生之路,无怨无悔、高尚地走下去!

四、课堂总结:

这首诗已成为过去式,可它带给我们的启示将永远伴我们在人生路,一同前行。

我们上路了教学设计 篇7

学习目标:

1、我能了解作者;能够运用联想、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2.我能理解“骤起”、“虚幻”、“迷惑”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以及“相思鸟、金孔雀、橄榄树、曼陀铃”象征的意义,把握诗歌借物象征的写法。

3、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准确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

4、我能体味诗人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树立自信心、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

学习重点:

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准确把握课文内涵。

学习难点:

我能体味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树立自信心,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同学们,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童年有很多美好回忆,童年有很多幼稚的想法,但童年也充满着令人感动的丰富情感。成长中我们一步步走向成熟,成熟中我们频频向童年挥手作别,走向我们自己的路。板书课题《我们上路了》。

检查预习效果

一、我能学好词句。

1、我能读准下面的词语,并理解其在诗中的意思。

嫩嫩骤起虚幻迷惑

2、我的收藏夹:

(1)简介作者——王慧骐

(2)我知道“相思鸟、橄榄树、曼陀铃”。

(3)好词

(4)佳句

二、我能熟读课文,并把握课文主要那内容。

三、我知道全诗分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

四、我会质疑。

【学习研讨】

一、我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范读录音。

2、学生初读全诗(借助工具书,扫除朗读障碍、把句子读准、读通顺)

3、指名读课文。

4、自由朗读、体会感情,读出感情。

思考:这首小诗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课题中“我们”指的是谁?

(1)自由读文。

(2)交流汇报

二、我能理清全诗结构

1、请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每一节各讲了什么?用笔标出来。

2、学生通过朗读,全文分三部分(第一节:虽然我们很稚嫩,但我们还们还是上路了;第二节:路上可能遇到美丽也可能有挫折,但我们决不后退;第三节:人生的路靠自己踩出,要勇往直前,脚踏实地。)

3、分三部分指明朗读课文,加深学生对全诗整体结构的认识。

三、深入理解诗句,体会全诗思想。

1、自由读每一部分内容,边读边把自己的理解或感触作上记录。

2、在小组讨论交流,并派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1)教师重点点拨“相思鸟、金孔雀、橄榄树、曼陀铃”象征的意义。

相思鸟:指美丽的爱情;金孔雀:象征成功的事业;

橄榄树:指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美好向往;曼陀铃:预示着“我们”富有情趣的生活。

(2)理解“风、雨、雷鸣电闪”各比喻了什么?

(生活中的困难、学习中的挫折等艰难考验。)

3、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

(1)自由用喜欢的方法朗读。

(2)在班级表演读。(师配乐)

【拓展实践】

我能拓展练习、提高能力。

1、请同学们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己创作一首同一题材的小诗或者替作者补写其他你觉得可以合理添加的章节。

2、给学生时间练笔,然后请学生在班上朗读。

3、总结:

这节课,我们明白了我们要告别父母,告别呵护,告别童年独自“上路”人生的路靠自己踩出,人生的际遇顺逆交错但不能因此畏缩不前,要勇往直前,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五.作业: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2、完成课后练习题。

3、课外阅读赵丽宏的《岁月和青春》。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