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草原的读后感(精选7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草原的读后感 篇1
开学了,我学了《草原》这篇课文,使我想起了几年前我去内蒙古那边的情景。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一家三口与红旗叔叔一家二口开着车,经过延庆、大同驶向朝思梦想的草原,四面都是草原与一些小山丘、还有几座敖包。敖包据说是怕在草原上迷路而建的,草原上有一群群的马、牛与羊,给无边的草原添上了生机。走着走着我们发现了一个绿色的国家生态保护基地,一进门,我立刻被眼前的情景吸引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芦苇丛,丛中有一条窄窄的曲折的水道,我们坐上了主人的快艇,进入芦苇丛,一进芦苇丛就听到鸟儿在叫,走了一会儿,鸟的叫声就更多了,天上的鸟也多了起来。我们在一个小小的岛上停下来摘芦苇,突然我发现了一只红色尖嘴的白鹭和一群不知名的鸟,主人一叫,白鹭也跟着叫了起来,那些不知名的小鸟却被叫声吓跑了。我们还看到了几只绿脖子的鸭子在水面上悠然自得的玩耍,它们不时的捕捉水中的鱼,一眨眼的工夫,就见它们嘴里都叼着一条小鱼。接着我们又到了一个大岛,岛上有一户人家和几座空房子,还有一个高高的竹塔,登上高塔整个保护区都看得非常清楚。
我不禁感叹草原的辽阔与美丽,同时惊叹在茫茫无际的草原之中竟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乌梁素海湿地保护区。真希望中国多一些这样的“绿色基地”。
草原的读后感 篇2
开学了,我学了《草原》这篇课文,使我想起了几年前我去内蒙古那边的情景。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一家三口和红旗叔叔一家二口开着车,经过延庆、大同驶向朝思梦想的草原,四面都是草原和一些小山丘、还有几座敖包。敖包据说是怕在草原上迷路而建的,草原上有一群群的马、牛和羊,给无边的草原添上了生机。走着走着我们发现了一个绿色的国家生态保护基地,一进门,我立刻被眼前的情景吸引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芦苇丛,丛中有一条窄窄的曲折的水道,我们坐上了主人的快艇,进入芦苇丛,一进芦苇丛就听到鸟儿在叫,走了一会儿,鸟的叫声就更多了,天上的鸟也多了起来。我们在一个小小的岛上停下来摘芦苇,突然我发现了一只红色尖嘴的白鹭和一群不知名的鸟,主人一叫,白鹭也跟着叫了起来,那些不知名的小鸟却被叫声吓跑了。我们还看到了几只绿脖子的鸭子在水面上悠然自得的玩耍,它们不时的捕捉水中的鱼,一眨眼的工夫,就见它们嘴里都叼着一条小鱼。接着我们又到了一个大岛,岛上有一户人家和几座空房子,还有一个高高的竹塔,登上高塔整个保护区都看得非常清楚。
我不禁感叹草原的辽阔和美丽,同时惊叹在茫茫无际的草原之中竟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乌梁素海湿地保护区。真希望中国多一些这样的“绿色基地”。
草原的读后感 篇3
今天,我们学了《草原》这篇课文,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真是美不胜收。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句话把小丘柔美翠绿的特点写了出来,把小丘比作成一幅幅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难怪老舍先生写道:“在这样的境界里,连老牛和骏马也静立不动”。
是啊,连老牛和骏马都被这草原美景深深的陶醉了,又怎能不叫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假如我是歌唱家,我要让最美的歌声回荡在辽阔的草原;假如我是摄影师,我要用最高超的技术来拍摄这如诗如画的草原;假如……草原上风景美,草原上人们的热情更感人。“不知怎么得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还端来了最出名的手抓羊肉。鄂温克姑娘们唱的唱,跳得跳,表达着他们对汉族人民的友好和欢迎。
“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到一首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怪不得老舍先生在文章最后感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草原的读后感 篇4
茫茫的草原,掀起一层层海浪,轻轻打在身上,便能感觉到心情是多么舒畅,开朗。
草儿随着风轻轻地荡漾,牛羊打成一片,寂静的草原开始歌唱。柔软的春风向我吹来,慢慢地飘进了我的梦乡。
啊!多么美丽的草原,多么美丽的画面,我在画中走来走去,只看见天边的云霞。
是谁把草原变成一幅画,是谁让我的梦里遍地开花?是老舍——一位伟大的中国作家,是您让草原充满色彩,是您让草原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您的名字将会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
让小草渐渐长大,让小丘上开满了鲜花,让羊群唱起歌儿,让骏马听到风声,听到雨声,也听到我的心声。
吃上一块美味的奶豆腐,喝上一杯热气腾腾的鲜奶茶,和友善的蒙古族人民一同欢歌起舞,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呀!
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欢呼着,飞驰着,飞过了小丘,飞过了羊群,飞过了蒙古包,飞进了春天的怀抱……
草原的读后感 篇5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出自老舍的《草原》。学了这篇课文,我感受到了蒙汉两族之间深深的友谊。
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草原美丽的的风光与蒙古老乡热情迎客,热情的招待客人,主客联欢,依依惜别的场景。
《草原》这篇文章写得可真好啊!既写出了草原美丽的风光,又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美丽的心灵。写草原风光时,作者老舍把“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比作“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巧妙的写出了草原的广阔无垠流;用“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来比喻小丘柔美的线条;最后,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把牛羊静立不动想成“回味着草原的无限的乐趣”,把草原的美写得淋漓尽致。写蒙古人民美丽的心灵时,蒙古族人民穿上节日的盛装,千里迢迢地来欢迎客人。蒙古族人民既亲切,有礼貌,端上了可口的饭菜,热情地招待客人。饭后,蒙汉人民把酒联欢,十分快乐!离别时,汉族人民迟迟不肯离去,蒙古族人们不舍地挽留。最后,作者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点明了中心,抒发了情感。
蒙汉两族人民之间深深的友谊打动了我,长大了我也要为我们祖国各族人民的友谊添砖加瓦!
草原的读后感 篇6
读完老舍先生的《草原》后,让我觉得草原不仅有美若仙境的自然环境,也对蒙古人民浓厚的民族风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舍先生用可爱来描写天空很恰当,仿佛躺在天底下,天空格外高,蓝地让人舒服。一团团的大白云挂在天空,白地让你忍不住摸一..摸再舔一舔。有了它,天空不再那么空虚。老舍写到:“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的确,在这种环境下,谁都会不由自主地忘掉一切烦恼,只剩下天空一样纯洁而又明净的心,只有粗犷和豪放的歌声才能表达出回归自然的愉悦。
就像一道被风吹来的彩虹,蒙古人穿着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骑马出现在了草原的山丘上。那些好客的蒙古人大方、诚实待人,这些感染了访客们,好像回到了自己家,一点儿都不拘束。人们都那么亲切,如同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不知不觉就进了蒙古包。蒙古的特产都摆上了,大家边吃边聊,好似一家人。
《草原》这篇文章放到现在也是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因为牧人无限扩张动物的数量和不停地开垦草原,蓝天碧草的景色已经不多了。我们一定不能让环境再恶化下去,必须保护这美丽的大草原!
草原的读后感 篇7
学了《草原》这一课,我仿佛亲身来到了草原,看到了小丘、一碧千里的平地、漂亮的羊群、清新的空气、明朗的天空——美丽的草原,遇见了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看见他们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看见他们襟飘带舞的样子真美。经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他们敬我们酒,请我们吃手抓羊肉,看鄂温克姑娘唱民歌,此时的心情应该很愉快的。所以我更能体会老舍先生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此外,我还学到了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修辞手法,并在今后的作文中加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