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责任》读后感(精选10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责任》读后感 篇1
当公司把工作就是责任这本书发到我手中时,我当时就感觉这本书将会带给我很大的启迪和触动。首先是封面图片蕴含的寓意非凡,这和书名遥相呼应:四个人一起托举着地球,很吃力的样子。这个情景让我联想到了——桌子,这四个人就像是桌子的四条腿,一起在支撑着桌子,如果哪一条腿掉了,或者坏掉,桌子都会立不稳倒下,所以说桌子的四条腿都必须完好无损,且缺一不可,四个人所以都要再各自位子上一起用力,尽职尽责,否则,地球就要掉下来!
读完这本书后,仍然被其中的励志案例和企业家的行动指南所吸引,这些企业家可以说是过来人,他们都经历了艰难的创业,苦心的经营,才有了现在的成功。他们在书中所道出的经验让我觉得:一个人工作时所具备的责任心,不但与工作效率有很大关系,而且对于他本人的品格也有很大影响,工作责任心就是一个人的人格表现,工作就是一个训练,培养责任心的大学校。
书中暗指:检验人的品质有一个标准——就是他工作是所具备的责任心。假使他对工作是被动而非主动,假使他对工作感觉到厌恶,没有热情,不能使工作成为一种喜悦,一种责任,而只觉的是一种苦役,那他这一生一定不会有所成就。所谓人生的意义,实质就是工作的意义。
即使我们为环境所迫,而只能做些乏味的工作,自己也要努力设法从这些乏味的工作中找些乐趣,意义来,要知道凡是应当做,而必须做得工作总不可能是完全无兴趣,无意义的。问题是完全在于我们对待工作的精神状态如何,责任心如何。因此,任何情形之下,不要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厌恶。工作占了我们人生大部分时间,一定要认真的去处理,不能做一日,算一日,得过且过,这样也就能折射出责任与工作,乃至工作热情基本上是相辅相成的,是压力也是动力,更是推动人生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怎样提高工作热情?工作责任心必不可少,工作就是责任,有了责任感,工作自然出色!
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努力工作;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工作细致,精神热情,听从安排,肯于协作;有责任心的人做每一件事都会坚持到底,不会中途放弃,说到做到,有个交代;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解决问题,能主动处理好分内与分外相关工作,有人监督与无人监督都能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推卸责任。
如果我们这样对待工作,上至高层领导,下至一线员工,人人都对各自工作有这一颗强烈的工作责任心,那就能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从而使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
人的一生中,唯有在工作上的成就感,才能令人生充实,令生命散发光辉责任的界定!
《责任》读后感 篇2
人生只有一次,所以,想要成功,想要改变自己的人,就必须对自己的人生负起百分百的的责任,话虽这么说,道理人们也都很明白,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却不多,读到《百分百负责任》这本书时让我感触很深。
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承担应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完成的工作,对责任的承担叫做负责。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它来自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要求,职业的需要等等,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百分之百负责,就是对待工作时,要保质保量,按照规定时间完成分配的任务,对待工作一丝不苟。
百分之百负责,首先要对自己的工作百分之百的负责任,当因为一些原因,工作不能够按时完成时,应该要自己先承担后果,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不要找借口,不要怕多做事,不要怕加班。敢于担当,这样才能更有助于团队协作,让员工能够齐心协力的把工作做好。多做事是对年轻人更多的历练,加班可以让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积累更多的经验。
不论你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员工,还是领导者,都应有有责任心,做什么事尽心尽力。要想成为一个责任心的人,我觉得一定要认真地思考,努力地工作,实事求是,做每一件事都会坚持到底,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圆满解决问题,一定能主动处理好分内与分外的相关工作,有人监督与无人监督都能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推卸责任,一定会从事业出发,以工作为重。对自己百分百负责任,才能获得百分百提升与成长。
一个人要成功,要负责,要面向结果,只有拿出好的结果,才能创造价值。最后是作者经典的三大标准:坚守承诺、结果导向、绝不放弃!
《责任》读后感 篇3
学习了《爱与责任》这篇文章之后,使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今后,我要在工作中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思想行为和身体健康,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以个人好恶,也不以学生品德状况的优劣为转移,帮助学生整体提高。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广交朋友,多开展谈心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用爱去赢得每一个学生的信赖。同时,多给后进生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把对他们的“反感”换成“容忍”、“包容”和期待,竭力去寻找他们的优点,发自内心地去赞扬、去鼓励他们。为后进生提供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
下面我来谈谈个人的一点心得体会: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就应该只讲奉献,不求索取,敬业乐业,把自己的生命、乐趣、幸福建立在学生身上,建立在教育工作中,为中华民族的昌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美誉。
其次,学生是一个人,是一个有着自已的想法和爱好、兴趣的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他们的人格。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可以弥补教育才能的不足,可以影响学生的良好情感,可以使教师的影响长久地保存在学生的内心深处。
再次,就是教师就应该服务于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但我在工作对待学生的问题上,还做得不够,特别是对个别学困生,平时看到他们上课不听讲、不遵守纪律,就火冒三丈,有时还会说一些过火的话,这是不对的,这样做无形中会伤害孩子们的自尊心,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加以克服。
《责任》读后感 篇4
读完《小事情大责任》这本书,虽然读的略显匆忙,但感触和体会颇深。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作为普通人,在大量的日子里,很显然都在做一些小事,怕只怕小事也做不好,小事也做不到位。很多人,不屑于做具体的事,不屑于小事和细节,总盲目地相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孰不知能把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
件事做成功,做到位就很不简单,一件简单的小事情,所反映出来的是一个人的责任心。工作中的一些细节,惟有那些心中装着大责任的人能够发现,能够做好。——约翰。洛克菲勒在听到大家夸一个年轻人前途无量时,总是要问:他努力工作了吗?他认真对待工作中的小事了吗?他从工作细节中学到东西了没有?即便有再高的学历,再硬的学校牌子,如果不认真对待工作,不将敏捷的判断力、准确的逻辑推理能力、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中的具体细节联系起来,最终也会一事无成。
做好每一件小事,对每个人来说,也是一种理念一种素质的考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两种情况,一种是不想做小事的人,一种是做不好小事的人。大事做不好,小事不想做,是第一种人的写照,他们总认为自己有水平,有能力,对一般的事弃而不做,不加理会。第二种人愿意做小事,但意识里将小事做好的要求和标准下降,敷衍应付,漫不经心。这两种人到最后是一样事都不能做好。做好每一件小事,不仅在理念上对小事要有个正确的认识,大事是由若干小事构成,工作中无小事,更要把做好每一件小事当成一件大事来做,才是我们做事的原则。要做好小事,就是把小事做细,如果粗枝大叶去做一件小事,那是不可能做好的。将小事做细,就是将小事做到位、做透彻。将小事做细就是要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只有用心才能看得见细节的实质,才能将事情做细。一件小事中会有无数个细节问题,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将事做成功。善于观察和分析小事中的细节,从细节上做文章,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关注小事,把小事做好是我们职业精神与状态的最好体现,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准备。而细致严谨的态度也是重视小事,做好工作的前提。
在工作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抛弃;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细到应该被忽略。同样是做小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成就。不屑于做小事的人做起事来十分消极,不过是在工作中混时间;而积极的人则会安心工作,把做小事作为锻炼自己、深入了解单位情况、加强业务知识、熟悉工作内容的机会,利用小事去多方面体会,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大事是由众多的小事积累而成的,忽略了小事就难成大事。从小事开始,逐渐锻炼意志,增长智慧,日后才能做大事,而眼高手低者,是永远干不成大事的。通过小事,可以折射出你的综合素质,以及你区别于他人的特点。从干小事中见精神,得认可,以小见大,赢得人们的信任了,你才能得到干大事的机会。
在工作中,如果我们关注了细节,就可以把握创新之源,也就为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细节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积累,也是一种眼光,一种智慧。只有保持这样的工作标准,才能注意到问题的细节,才能做到使工作达到预期的目标。所以,认真、热情的对待人生、生活、工作,别考虑以后你能干什么,先充满热情的去对待现在的工作。
《责任》读后感 篇5
今年,我学习了《爱与责任》这本书。当我捧着那一篇篇精美的文章,深深的被那动人的事迹感动着,从心底里产生对他们的敬爱之情。但是当我们放下书卷又埋头案卷的时候,那种把工作看成是一种幸福的精神,我想已经离开我们心底,有的也只不过是一种责任罢了。当我们面对调皮的孩子又在捣蛋的时候,当学生又一次没完成作业的时候……我想我们感到的仍然是恼火。他们是教师中的佼佼者,我们之间毕竟存在着距离,他们最多也只是我们心中的偶像而已。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首先应该有怎样的道德观念?如何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加以落实?……我认为我们教师要学会“谈情”,即“恋情”,“友情”,“亲情”。
所谓“恋情”,顾名思义就是依恋之情。教师要善于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我们从心底里去喜欢他们,并且大张旗鼓地赞赏他们,因为在赞赏他们的同时,也让我们的心境得到了一次愉悦,作为教师何乐而不为呢?去过大山的都知道,当你被那满眼的绿所包围,被那份厚重所包容的时候,你会不由得对着大山喊:我喜欢你!此时,“我喜欢你”就会在大山的上空久久的回荡。同样,当你真诚的对着学生说:老师喜欢你的时候,这句话也会像一片莲叶在他的心湖荡漾,或许影响他的一辈子。
所谓的“友情”,就是朋友之情。我们不仅要跟学生交朋友还要跟家长交朋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同时也是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当学生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他只能是全盘接受,因为他还分不清真与假,善与恶。当家长面对这一切的时候,大多数的家长也只能是盲目的尊从,他们就会对学校提出过高的要求,因为他接受到的信息跟我们的教育存在着距离或者说不一样。教师面对这一切的时候,该怎么办?我们要有一双慧眼,要用“火眼金睛”删选后的精华引导学生和家长。这唯一的途径就是要和学生、家长交朋友。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当得到了对方的信任后,你的话才有说服力,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所谓“亲情”,就是兄弟姐妹之情。学校是一个大家,我们的“家”。从白天甚至到黑夜我们都在一起工作、学习,学校的空气应该是纯净的,学校的天空应该是蔚蓝的。我们需要一个和谐、宽松、愉悦的环境,但既然是一个家庭,肯定有温馨、快乐也有不愉快。难免有时会因意见的不同而争得面红耳赤,有时也会因心情的不高兴而强加于人。但只要我们认同这是一个家庭,都是其中的成员,只要我们讲兄弟姐妹之情,那么所有的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
《责任》读后感 篇6
个人的责任心有时会被利欲腐蚀,而变得不负责任。“我要是他也能干得好”,“别提我那老板了,不提一肚子气,一提两肚子气,我干的比谁都好,挣得比谁都少,别看这样还是对我不满意。”可当大家这样去想这样去做的时候可曾替他人想过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当你抱怨老板的时候,你关心过老板吗当你抱怨公司的时候,你对公司负责了吗当你责怨上司的时候,你有没有替他考虑过当你责怪都是同事出的错的时候,你又分担了多少责任这些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能为本,德为先”简单的几个字却让我读出了很多道理,用自己的能力去做事,这是我们做事的基本;而在这之前应该让自己做一个德行好的人。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承担责任会使你比别人更突出,比别人更值得信赖。做好自己的事情,更主动的帮助别人做好事情,做任何事情力求完美,所有这些都是富有责任心的表现。我欣赏并依赖这样的人,我们应该也同样希望被别人欣赏和依赖。
有责任的人会怪谁谁都不会怪,甚至包括自己在内。当别人未能做到的事情摆在自己面前的时候,我们的反应会是怎样呢人们总是不能给予自己负责任的机会。当困难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绕道而行会是很多人的首选,有些人认为这样做很聪明,可以躲避很多麻烦和困难,但他们却忘记了自己同样失去了负责任的机会,也就意味着失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是做“鸵鸟”还是“猎豹”生动的比喻划分出了人们对责任的不同看法,鸵鸟喜欢将头埋在身体下边躲过外界的攻击;猎豹遇到敌人的时候却喜欢正面相迎。这慢慢的也就变成了他们的生活习性,变成了他们对待生活的不同心理表现。职业人的责任就是敢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当问题来临的时候不愿当躲避困难的“鸵鸟”而是喜欢当猎物来到时的“猎豹”。我们要坚信,问题到来的时候,方法总比问题多。一流人才的核心素质是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总能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找借口逃避责任。
《责任》读后感 篇7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把日寇引上狼牙山顶峰,顽强杀敌,最后壮烈跳崖。课文带我们走进那段历史,感受五位战士为革命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倾听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气吞山河的壮歌。
我们的五位战士在第一次完成掩护任务之后,完全有机会安全撤离,与主力部队汇合。然而,他们考虑到敌我力量悬殊太大,如果敌人跟上来的话,连队和群众的安全得不到保障,便毅然决然地选择将敌人引上绝路。他们深知:此刻的选择意味着自己也将踏上一条不能回头的死亡之路。谁不珍惜年轻的生命?谁不渴望自由的生活?可是,为了党,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祖国的解放,五位战士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义无反顾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多么伟大的壮举!多么崇高的精神!
我不禁心潮澎湃,湿了眼眶。忆往昔,有多少英雄豪杰、革命前辈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与敌对抗的战场上,邱少云宁愿被火烧也不愿暴露目标;刘胡兰在国民党的严刑拷打下,到死也没说出党的秘密;董存瑞手托炸药包炸毁敌人的暗堡,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的明天,和五壮士一样,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死是真正有价值的,是重于泰山的!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记这段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史,不能辜负革命先烈的殷切期望,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切记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祖国的未来在我们肩上,我们要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读后感 篇8
最近,我捧起《爱与责任》徜徉在一个个鲜活的教师楷模中间,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在我眼前此起彼伏。他们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强烈的责任意识,无私的奉献精神,无不深深的震撼着我。
掩卷沉思,书中优秀老师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强烈的责任意识、无私的奉献精神,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们是我学习的楷模。通过学习,想想自己的教师工作,我感受如下:
第一,小学的教师要具有爱心,应给幼儿以母亲般的爱抚,使孩子感受到老师是那么的亲切可近,从而把老师当成最可敬的人,因为孩子一离开父母,第一个接触的人就是老师,在孩子的眼里老师就是他最亲近的人。
第二,要与小孩“知心”。教师要耐心与每个孩子交朋友,使孩子愿意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你,让你与他同享自己的快乐。
第三,爱孩子,应是每个教师最起码的道德。每个人都喜爱那些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孩子,对那些不怎么讨人喜欢的孩子,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一定要有一颗真正的爱心。千万别让孩子的心灵蒙上阴影,那样孩子会感到沮丧、无助,从而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及在集体生活中平等的地位和权利。
第四,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教师对孩子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需要的教育手段。在爱的教育中,孩子们快乐的茁壮成长着。只要我们在教育中真心的付出我们的爱,收获的将是爱的果实。在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发现,比我的世界更动人的是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你爱他们,他们也爱你。爱是永恒的。为了你的学生有一天如你爱他一样能去爱别人,为了这世上的人彼此之间都能相互关爱,请你爱你的学生吧!因为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责任》读后感 篇9
天下兴亡,究竟是谁的责任?当我们被猛地问道这个问题的时候,头脑中第一个反映可能是那句古语:是匹夫的责任!是的,可是匹夫是谁?他在哪?匹夫不就是我们自己吗?我想很多人其实是不愿承认自己是“匹夫”的,这种感觉就像每个人都不愿认为自己是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一样,所以就这一层来讲,从内心就把国家兴亡的责任推给别人,也就是别的“匹夫”了。
其实,在我们国内的传统教育中也从未忽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是我们都能看见效果是怎样的,我个人认为是非常失败的。我们年轻一代的爱国情感甚至连历史短暂的美国人都不如,在升国旗唱国歌的时候,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学生有几个能发自内心大声的歌唱国歌?甚至有的孩子在唱国歌的时候会被其他的孩子耻笑!而美国人不但认真的唱国歌而且每一次唱起国歌的时候手都一定要放在心脏的位置,为什么?祖国是他们的根,祖国在他们的心中!
爱国,这个光荣的字眼,不是只说说就可以的,很多人把这两个字永远挂在嘴上却怎么也进不了他们的心里,我想这并不是很难,如果我们没什么权力,我们可以做好本职工作,不偷漏税,做环保主义者,关心国家的大事,不散布有辱国家的言论。当我们有了一定的权力时,善用手中的权力,关注生命,在权力范围内做出高效的成果。中国每年都有很多不该发生甚至很可笑的事故发生,大部分都是由于不负责任的领导失职,忽视事故的重要性与危险性而导致的,也许这些问题来自各个方面,可是缺少反醒可以说是我们的通病。在羡慕发达国家的同时,我们的确应该先反醒一下自己,看看自己的心里究竟有没有那片赤色的印记。
《责任》读后感 篇10
爱国,我该做些什么呢?我一直认为爱国就是为国家干大事。总觉得离我很遥远。但今天我的想法改变了。因为我读了高震东的演讲,在高校长眼里,爱国就是从小事做起认真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高震东老师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于大家无责。“匹夫有责”要改成“我的责任”,我是这样教我的学生的。所以说,现在我们大陆教育办得不好,是我高震东的责任,只因为这样,我才回祖国专门举办道德方面的演讲。“以天下兴亡为已任”,是孟子的思想,禹是人,舜是人,我也是人呀,他们能做到,我为什么不能呢?
“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唯有这个思想,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如果人人都说:学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的教育办不好,是我的责任……人人都主动负责,天下哪有不兴盛的国家?所以说,教育,不是把责任推出去,而是揽过来,也许有些人说这是吃亏,吃亏就是占便宜......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牢牢记在心里!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如今,有许许多多游手好闲的人,小事不愿做,大事又做不了,到头来什么事都不会做,一事无成,甚至怨天尤人!在一些人眼中,随手丢一张纸屑,随地吐一口痰算不了什么,小事一桩!但如果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行为,全中国十三亿人,每个人都丢一张纸屑,吐一口痰,那就有十三亿纸屑和痰,这是多么大的一件事。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做善事不要因为它小就不做。恶事不要因为它小而去做,集小善则为大善,集小恶则成大恶,
同学们,国家是大家的,所以天下兴亡,不是匹夫有责,而是我的责任。让我们都记住这句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