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集中隔离期间个人心得体会(精选8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集中隔离期间个人心得体会 篇1
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家家户户忙着置办年货。可是在这个时候,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啦,让人们感到十分的'恐惧和不安,那就是“新型冠状病毒”,别小看这个“病毒”,不仅传播的非常快,而且死亡率也高,真的是“隐形杀手”啊!
每当我打开电视机和手机的时候,听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这个消息,不由的让我心里一阵酸痛,从电视上看到武汉好多人都因为感染病毒被隔离起来。当我看到84岁的钟爷爷和一线的“白衣天使”奋战的背影,他们不分白天昼夜的奋战,我感到欣慰和感动,他们不顾一切理由冲锋到前线,为我们保驾护航,让我害怕的心,一下子平静许多,从此,我对“白衣天使”有了更多的敬畏。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做好自身防护,一是尽量在家不出门,不串门;二是出门带口罩,做好防护;三是勤洗手,勤消毒,在家多通风,这样才可以不让细菌侵入我们的身体里,不为国家添乱,每天关注疫情的变化。
我暗自下定决心,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也要成为国家有用之才能!
集中隔离期间个人心得体会 篇2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随着全国人民防疫阻击战的打响,一个个初心红胜火的先锋,逆行而上,直面病魔,持续鏖战,光彩夺目地绽放在亿万人民的视野,驱散了病魔笼罩的阴霾,深深扎根住进了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心房,使我们全党兴起了人人争做先锋的浪潮,深深地指引了战“疫”必胜之路。
向战“疫”先锋钟南山学习“士不可以不弘毅”的深沉担当。他是从医学世家培养出的院士,84岁的老人,“他本可以安享天伦之乐”,但是,他却选择除夕驰援疫区,主动请缨担任顾问组组长,义无反顾地到疫情发生地,将人民的安危放在心间,以宽阔的肩膀扛起共克时艰的战“疫”大旗,唱响了国有战敢担当的“主旋律”。疫区街头的国歌使他流下了英雄泪,升华了战“疫”先锋深厚的家国情怀,直面魔鬼的斗争精神。我们党员干部将在这份“使命在心、责任在肩”的深沉担当指引下,持续鏖战,让党旗在防控疫情第一线高高飘扬。
向战“疫”先锋李兰娟学习“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专注实干。“国家有需要,我们随时出发。”面对突发不明疫情,李兰娟院士第一个直击病魔。对传染病思想上永远不能松懈的她,坚信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全民总动员,依靠广大专业的医务人员,我们一定能胜利。每天只睡3小时,与时间赛跑,与病魔直面较量,一个73岁的老奶奶一直挡在14亿人前面,使用“四抗二平衡”迎战、应用“李氏人工肝”治疗、高强度推进疫苗研发……这是经历非典、禽流感等等疫火洗礼的一片初心,始终实战在火线。我们党员干部将在这份“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专注实干号召下,持续鏖战,让党旗在防控疫情第一线高高飘扬。
向战“疫”先锋火神山建设团队学习“十万火急、神兵天降”的中国速度。在疫情发生地的一片荒芜中建一所容纳1000张床位的医院需要多久?60多个项目团队,5小时的'设计方案,7000多名工人,800多台挖掘机、推土机等设备,不分昼夜,持续作战。10天,火神山医院像“变魔术一样建起来”。神兵天降般的中国速度再次震撼世人。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感叹:“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我们党员干部将在这份“十万火急、神兵天降”的中国速度领跑下,持续鏖战,让党旗在防控疫情第一线高高飘扬。
向战“疫”先锋布和朝鲁等优秀的中华儿女学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力量。在广袤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一名优秀的“第一书记”布和朝鲁,在2月3日人生的终点,捐出了2万元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党费。“多年来,感谢组织对我的培养,现在疫情防控工作这么重,我却帮不上什么忙,你们要把这钱交组织。”这是老人临终最后深情的嘱托,也是防控疫情阻击战中提供各种无私支援的杰出代表,更是一颗质朴无华、感人至深的火热初心。疫区加油!全国帮忙!一列列逆行的队伍、一批批驰援的物资、一颗颗关注的心、一滴滴同情的泪……凝聚的是亿万中华儿女团结的力量,这如钢如铁气势磅礴的中国力量,无坚不摧,无往不胜!我们党员干部将在这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力量支持下,持续鏖战,让党旗在防控疫情第一线高高飘扬。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战“疫”先锋,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的脊梁。战“疫”大军,在先锋的感召下奔涌向前,必然会人人争做初心如火的战“疫”先锋,凝心聚力,接续奋斗,持续鏖战,积力为功,疫病魔鬼必除!
战线就在脚下,初心行将致远;学在当下,即刻战“疫”!
集中隔离期间个人心得体会 篇3
在2022年的疫情中我因故被隔离21天(14+7天,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但是由于居家隔离要单人单间,条件不能满足,所以还是集中隔离,总共隔离21天),隔离在一个酒店,单人单间,饭会送到门口,然后自己取,要求我们不能出房间,只能头和手伸出去取饭,房间有电视,能上网,有水,洗头膏之类的基础生活用品。
我原以为隔离起来我会有充足的时间看看书,看看剧,写写文章之类的,终于不被俗事所扰,终于可以很安静自由的安排自己的时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干想干事。其实现实根本不是那样的,我在进入房间的第二个小时就已经觉得我的思维被困住了,脑子不清醒,心也安静不下来,没法干写文章之类的事情,所以我就只能看剧,看了两天剧之后我发现看不下去了,并且眼睛开始疼,因为白天黑夜面对的是房间的颜色,偶尔看看窗外,楼层太高,只能看到一片片的楼房,再没有其他颜色变换,所以视觉很容易疲劳,眼睛会很疼。电视我本来就不爱看,所以没开过电视。接下来的几天就有一搭没一搭的看视频,偶尔会做做高抬腿之类的运动,也会通过视频和家人朋友聊聊天,这几乎是我隔离期间的全部生活。
我们隔离的时候盒饭送的比较多,面食送的很少,可能是由于面食容易粘在一起的原因。我们是北方人,大部分人爱吃面,有些人几天不吃面觉得胃里面空空的,那种滋味很不好受,或者有些人吃完米没两个小时就饿了,反正吧,好多人喜欢吃面,长时间吃米会受不了。我前十天的时候觉得吃米没啥,后面就不太喜欢了,只能忍着吃,嘴里也觉得没啥味道了,我这个不怎么吃零食的人也开始馋了,有时候馋的想嚼根葱或者吃个蒜刺激刺激味觉,再到后面就会泡自己带的方便面,一方面为了吃面,一方面喝汤刺激自己的味觉。
大概过了十天左右,脑子感觉木木的,思维不敏捷,有种缺氧的感觉。睡眠也不好,总是入睡难,或者半夜老醒,也睡不踏实。很奇怪,一天过的就是吃了睡,睡了吃的日子,没有安排工作任务,也没有任何压力,但就是睡不好。我以为我一个人有这种感觉,但是等21天结束后,我们一起隔离的人大多数都有这种感觉,并且几乎所有人脸色不好看,并不是当初想象的白白胖胖,满面春风的感觉,几乎好多人瘦了,脸上没有光泽,肤色比较暗淡,带着几分倦容与憔悴…
说了这么多,我才真切的体会到自由的可贵,人是自然社会中的一份子,健康的心身需要通过与自然的交互作用才能满足,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我没有体会到这一点,封闭起来的日子里才让我感受到自由的身心与空间是多么的重要。如果我们封闭的时间再久一点,我感觉真是会产生抑郁的状况,可见身心的自由才是健康的保障,封闭的空间会让人的身心产生一定的压抑或者损伤。
我写下上述文字,主要是记录一下我自己隔离期间的感受,也是生平第一次被封闭这么长时间,第一次感到自由的可贵。当然也告诫人们,没事别老是宅在家,有时间的话多出去晒晒太阳,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吹吹自然风,爬爬山等户外运动,对身心都是一种洗涤。
集中隔离期间个人心得体会 篇4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新冠肺炎疫情时有反复,医护人员总是用于担当,责任先行,始终奋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的第一线。
为贯彻落实省市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积极应对突发疫情,我院作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组建了医学观察区,我有幸被抽调至医学观察区,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工作。在此期间,医院作为我们医护人员强大的后盾,给予我们一切支持,只为打赢这场战争,战胜困难。
为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的风险,在进入病房之前各位老师加强对我们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考核培训,其中包括:怎样正确穿脱防护服;鼻咽拭子采集的标准方法;隔离病房的病区管理;接受新入院的隔离人员、建立健康档案记录他们的.既往病史、药物使用情况及过敏史、饮食习惯;建立专门的微信群方便医患交流、监控隔离人员的健康状况并告知他们在医院隔离期间的注意事项;病患排泄物的处理;消毒片的使用方法及消毒液的配比;标本及垃圾的安全转运以及可能出现突发情况的应急演练;最后老师带领我们做了在接收病人之前对病房的进行的准备工作。
我和同事们以最短的时间熟悉了病区及酒店的周围环境和自己的工作流程,医院还请到了刚参加完援瑞的冯程护士长对我们进行视频培训,她为我们讲解了进入病房及回到酒店时如何做好防护,增强了我们打赢这场战争的信心。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个人的业务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也认识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同事,对于新冠肺炎的认识再次的加深了,我也更加深刻的明白了作为一个护士应该具有的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医院就是战场,疫情就是镜子,疫情面前态度比能力重要,防控意识不能有丝毫松懈和侥幸心理,需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扎实做好每一项护理工作,勇于担当。前辈老师对我们倾囊相授,同事们认认真真勤勉工作,我更加坚定了我们终将战胜这场疫情的信心。
致敬平凡岗位中治愈病患的仁韧医者,他们平凡的生命中蕴藏着高尚的灵魂。病毒无情,大爱无声,携手前行,共克艰难!
集中隔离期间个人心得体会 篇5
过完年疫情开始爆发,先是苏州发现疫情封城,然后连云港也开始发现疫情,一周以前,我们小区大门开始有警卫把守,禁止外来人员入内,外出的人也要接受检查。
透过窗户可见活动的身影,只有背着药箱的工作人员,清扫垃圾的环卫工人,和用喇叭播放防疫知识的社区干部。
但,没人恐慌,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居家隔离,包括那些平日在小区打闹嬉戏的小孩,和聚在楼下嗮太阳回忆往事的老人。
其实,苏州全员检测核算那会,我们跟平时一样,小猫在睡觉,地球在转圈,就抖音唯恐天下不乱,屁大点事搞得紧张兮兮的,我的手机和微信就没消停过,都在问:张师傅,你那没事吧,张师傅,注意安全,张师傅,在不在……
那感觉,第一次站在宇宙中心,成为亲戚朋友慰问对象,感动的要尿。
既然神经都蹦的那么紧,就在家安生待着,自觉做检测,不出门也不会客,不给国家添乱。
我很感谢这次居家隔离,这是我这几年第一次,心安理得的在家多住几天,以前没机会,也没时间在家住这么久。
每天什么事都没有,吃完饭就坐在窗前或者躺在床上,开始思考自己的.前半生,一件事一件事,一个人一个人,一幕一幕,有时想哭,有时想笑,像追连续剧一样,有点上瘾。
现在知道居家隔离马上就要结束了,并没觉得很开心,反而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不想结束,对外面的世界既期待又有点恐惧,如果隔离真的结束了,站在楼下,外面的一切都会幻如隔世,鼻子会变得特别灵敏,可以闻到阳光的味道和大地小草芬芳的味道。
在这段居家隔离的日子里,也拥有了一些普通人的心得体会。
人在病毒面前,如此脆弱,无关身份地位,所以,切断病毒,不是某一个人,某一城人,某一地域的人和事,而是每个人的事。
你的免疫力,才是最好的护身符,才是最有效的药物。所以要照顾好自己,包括睡眠、饮食、情绪和心里。
我现在突然明白了,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只有保护健康才是我们一生中,每一天都不能耽误的要紧事,希望朋友们都能从生活的小事中开始注意,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集中隔离期间个人心得体会 篇6
疫情当前,党员向前。在当前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严峻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迅速行动起来,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让党性在防控疫情一线熠熠闪光。
走街串巷,突击队伍建起来。
“我是党员,我带头!”各级党组织党员积极响应、踊跃报名,组建了党员突击分队,逆行而上,守卫家园。政策宣传先锋组徒步前行,逐个摸排村庄,一家家测量体温,开展防疫宣传,日行一万步成了家常便饭;秩序维护先锋组夜以继日,在严寒中24小时轮番值守;综合服务先锋组心系群众,为居家隔离人员采购生活物资,安抚情绪。“你们辛苦了!谢谢!”在党员突击小组日常巡查的途中,常常会收获村民们的暖心点赞,住在附近的村民也会为执勤人员送上热水、饼干,让坚守一线的志愿者们心里暖暖的。疫情无情人有情,全体村民的支持让大家防控热情更高涨,纷纷为疫情防控献计献策,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来。
“疫”线有我,村头喇叭响起来。
“村民朋友们,在家待着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党员志愿者戴着口罩,拿着便携式小喇叭,循环播放着疫情防控口号,确保户户通知、人人知晓。当看到外出群众或人群聚集就停下来,口头宣传防控知识,劝说村民戴好口罩。碰到外地来常人员,还详细询问情况,劝说他们做好隔离防护工作。志愿者们尽心尽责,村民们主动配合,虽然网上关于疫情的负面消息不断,但是只要到村中走一走,就能感到处处洋溢着满满的正能量。”
老少接力,防疫堡垒筑起来。
在路口和乡间小路上,志愿者的身影来来去去。这些志愿者中,既有年过七旬的老党员自发参加24小时轮流值班守护村民安全,也有90后年轻党员主动响应号召做好疫情设卡检查工作,登记来往车辆、测量外来人员体温。他们说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小,做的事情又杂又不起眼;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大,抗击疫情。但我们始终不忘初心,坚守在第一线。我们相信,疫情很快就会被战胜的。
这些党员志愿者们,在抗击疫情的岗位上默默坚守,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不管是抗击疫情的哪一个环节,正坚守在岗的人都是令人尊敬的“逆行者”,更是疫情战线上的“前行者”。
集中隔离期间个人心得体会 篇7
未来的世界丰富多彩,可以满足人类的所有需求,衣服随着科技的发达,功能越来越丰富,作用也越来越大。
在未来,衣服可随着人类的想象随意改变,只需一件衣服便可穿出新花样。假如你要去参加晚会,需要一件礼服,那么只需要在脑海中想象一下心目中的礼服,当再次睁眼时,你已经穿在身上了,而这一件衣服也会随着身形而改变,让你穿到最合适的衣服。
不止这样,这一件衣服冬暖夏凉,在冬夏,衣服会感知你皮肤的温度,而改变衣服的温度。如果皮肤的温度过低,那么这件衣服便会变得温暖;如果皮肤温度过高,它也会自动降温,让你体验到最舒适的感觉。
衣服会在不小心时弄脏?在未来,不必担心,这件衣服有自动清洁和自动隔离功能,无论是油渍还是污渍,都不会遗留痕迹,衣服会在第一时间内做好自我清洁,不会让你尴尬。在与朋友出去玩时,不小心将果汁洒到服上,不用担心,这件衣服将会自动将果汁“隔离”,然后及时排出衣内。
这件衣服最为厉害的是:保护功能,假如你不小心出了意外,身体不会受到损伤,这件衣服会开启“保护主人”功能,能有效保护主人,防受伤,让意外发生的几率大大降低。
怎么样,这件衣服神奇吧!或许未来科技发达了,真有可能会发明出这种衣服。
集中隔离期间个人心得体会 篇8
我深知,中国从不是所谓得天独厚、一帆风顺的国家,这里有天灾人祸,世事无常,但这个国家和她的守护者们,从不会让其人民只身置于危险和苦难中,而是逆着求生的道路,在危局中开辟生的走廊。青丘崖下,枫叶如丹。越千年,涿鹿一战,动天地,黯日月。而华夏初祖与八十一个兄弟团结不屈的战魂永存。斗蚩尤、斗猛兽、斗瘟疫、斗旱涝,炎黄子孙从古老的先民起便是凭借着这团结不屈的信念在与一场场天灾人祸的争斗中,度过悠悠千年,亘古岁月。
我们看不到病毒蛰伏在哪个角落,看不到病魔向我们露出的'獠牙。对敌人的一无所知,让我们分外恐惧。但有些人不能怕!所以,一声呼喊,上千医生离开亲人冒死奔向灾区!他们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同病魔对抗,他们要完成自己神圣的使命——救死扶伤。一声动员,数百挖掘机几天建立两所医院!他们知道自己建得更快一点更好一点,病人就能更早一天被隔离治疗,也就有了更多生的希望。一个求助,全国人民的数亿善款众多物资捐赠灾区!我们坚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和不屈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中。
非典疫情打不垮我们,地震洪水击不败我们。这次我们一定坚决响应党和祖国的号召,人人防护,亲身体会如何打赢这场战争。因为,我们深信:不多久后再回头一看,这又将是中国人一场多么精彩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