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四大名著读后感(精选10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大名著读后感 篇1
读《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书作者吴承恩为读者讲述唐僧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的故事。正是这离奇的故事情节赢得广大读者的'心,致使此书成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塑造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孙悟空正义大胆、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猪八戒贪财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地取得真经,他就成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还有一种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赏。
书中写唐僧师徒经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还是失败,只要我尽力去做,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因为我去做,而且坚持到最后。
四大名著读后感 篇2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棵树的森林;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块砖的墙;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滴水的长河;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粒沙的沙漠;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颗星的夜空;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棵草的草丛……
在我的写字台上,也摆放着一本厚达4厘米的古典名著——《红楼梦》,看到古往今来,许多伤口与石头息息相关,如:女娲曾炼石补天,精卫曾用石填海,《红楼梦》曾命名为《石头记》。
这本书是我过10岁生日时妈妈给我买的,我小的时候,妈妈经常给我讲故事,正是有这样的熏陶,我非常喜欢看书,听说《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首,我早就想拜读了,妈妈送给我这本盼望已久的书,使我欣喜若狂,我爱不释手,地抚摸着它,并翻到目录就是一行醒目的黑体字——《红楼梦》,《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中最有艺术价值的,它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
于是,我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闲余时,这本书给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读到高兴之处时,我会喜出望外,读到文中精髓时你会觉得妙不可言;读到贾宝玉与林黛玉分离时,不禁为他们感到十分惋惜,品味王熙凤这个人物时,感到她既聪明、能干、要强,但又狠毒、泼辣、善弄权术,唯利是图……,我在读着书,书仿佛也在读着我,真是心情随着书而变化啊!
《红楼梦》这本书,真是生活中的一部百科全书。
四大名著读后感 篇3
相信大家对《西游记》的每一个片段都很熟悉,我也一样。每次细细研读《西游记》,聪明智慧的孙悟空,憨厚贪吃的猪八戒,坚持不懈的唐憎,忠诚老实的沙憎就清晰的展现在我面前。
在《西游记》中,我最喜欢孙悟空。因为我和他差不多,一样爱打抱不平。他有一身高超的绝世武功,天不怕,地不怕,有一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敢作敢当、机智勇敢,敢与高高在上的玉皇大帝做斗争,大闹蟠桃会,砸坏了太白金星的炼丹炉,多次大闹天宫,还机智的和妖魔鬼怪做斗争,面对困难绝不低头。这就是我眼中的孙悟空,一个敢作敢当的大英雄。孙悟空那伸张正义,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他是广大民众心中的一位榜样,反映广大民众的美好心愿。
《西游记》这本书反映了当时黑暗社会,而孙悟空等人代表了那些不屈不挠的.人民,表达了吴承恩敢于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顽强意志和决心。
我们应该学习孙悟空面对困难绝不退缩、机智勇敢克服难题的精神。把这些精神用到你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会使你的生活变的丰富多彩。
四大名著读后感 篇4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施耐庵。书中主要写了北宋时期,宋江、吴用、柴进、鲁智深等各路英雄经历了苦难以及他们最终团结在一起,打败了方腊的故事。
作者特别善于描写人物,通过对语言、心理、动作的刻画,常常几句话,就把人物的性格、形象描写得活灵活现、生龙活虎,读起来真的好像就在眼前,活灵活现。宋江的为人仗义、善于用人,吴用的足智多谋、柴进广结英雄、鲁智深的嫉恶如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宋江号称及时雨,他虽然被逼上梁山,但还是一心想为朝廷服务,在招安后在战场上为了平定叛乱,殊死拼搏,多次为朝廷立下大功。在平息方腊叛乱时,宋江遇到了对手,梁山好汉也死伤过半,损失惨重,幸亏柴进去当卧底,赢得了方腊的信任,最终里应外合,打败了方腊。但他们是否知道结果是成功后的烟消云散?而为了打败方腊,柴进骗了方腊,使宋江一方赢了,可叛乱真的`会结束吗?
其实,我们也应该学习书中的宋江、林冲、柴进等人,他们为了实现替天行道的理想,实现伸张正义的目标,坚持下来,成了乱世英雄;他们在战场上担起了别人没有的重任;他们还很勇敢,在打仗时不会退缩。
坚持、责任、勇敢……都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不一定需要当将军,但有了这些精神,我们才能成为新时代的好少年!我们要坚持理想,认真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本领,勇敢进取,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四大名著读后感 篇5
梁山好汉充满了英雄气概,而三国人物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国事情怀”。《三国演义》不太关注日常生活、家庭关系、伦理道德,比如曹操有几位夫人,家是哪里的,关羽的媳妇儿叫什么,有没有姐妹……罗贯中都没有交代,因为他关心的是天下大事、社稷苍生。这个关心与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与民众的爱憎褒贬血肉相连。
《大学》八条目,最高就是平天下。《三国演义》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国家统一、向往安定太平的天下观。
在世界上的几个文明古国当中,中国文明从未曾中断。为什么?《三国演义》说,这是因为中华民族很早就形成了向往统一、向往安定的民族心理。这种心理是如此强烈,成为中国最大的聚合力。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不止一次被分开,但是每一次分裂,中国人总是以坚忍的毅力、巨大的牺牲去实现新的统一。
《三国演义》写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曹、刘、孙脱颖而出。尽管小说对这三家的态度有区别,尊刘,对曹操有褒有贬,对孙权有所议。但小说充分肯定了三家的一个共同点,就是眼观天下、志在统一。鼎立以后,谁都没有满足,大家都要继续追求国家的全部统一。统一是中国人的共识,早就印烙在骨子里、流淌在血液中,千载而下,永无改变。
四大名著读后感 篇6
《红楼梦》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为贾宝玉,他们的.家族是因为家中一女子进宫当了皇帝的宠妃而盛起,于是他们天天吟诗作乐,而其中又有两女子,是薛宝钗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闻讯气死,而当贾宝玉揭开喜帕发现并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绝,出家当了和尚。
古时女子争着要进宫,因为那样可以使家族富贵,可皇帝有上千嫔妃,得宠一时,没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们又何苦进宫呢?皇帝姥儿们饮酒作乐,衣食无忧,而老百姓则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生活之苦让人难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造反”了,祸害之缘还是在于皇帝身上啊。让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时的苛捐杂税,它们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边上推,真让人深恶痛疾。
《红楼梦》一书让我时而高兴时而忧伤,时而愤怒时而感慨万千,也让我想了很多。或许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四大名著读后感 篇7
很喜欢看书。一天妈妈给我买来了一本厚厚的《西游记》,我一看,高兴极了,就立刻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没过几天,这本700多页的书就被我看完了。
《西游记》中描写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有一心想修得正果的唐僧,有能降妖除魔、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有老实忠诚、默默无闻的沙僧,还有贪生怕死又好吃贪睡的猪八戒。在这些人物当中,我最羡慕孙悟空了。因为他有一条神奇的'金箍棒,这条金箍棒能变得像碗口那么粗,也能变得像绣花针那么细。孙悟空还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翻一个跟头就能飞出十万八千里。可是最让我佩服的,还不是这些呢!孙悟空对唐僧忠心耿耿,在陪同唐僧取经的路上,他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消灭了许许多多的妖魔鬼怪。
读了《西游记》之后,我想,如果我也能像孙悟空那样神通广大的话,我要让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没有垃圾,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我要把世界上所有的坏人都抓起来,让这个世界没有小偷和强盗,没有战争,让所有的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四大名著读后感 篇8
今年暑假,妈妈为了丰富我的阅读知识给我买了一本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这本书的作者是施耐庵,里面描写了许多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里面有: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误入白虎堂,武松打虎景阳冈……英雄事迹。其中我映像最深最喜欢的是武松打虎景阳冈。
话说,宋江和武松刚分开几天,武松来到阳谷县的景阳冈。这时,武松又饥又渴, 看到前面有个酒店,酒旗上写着三碗不过冈。武松喝了三碗酒,主人家说前面的`景阳冈上有老虎,你不要喝醉了,武松不信,说道,我是本地人,这景阳冈我至少也走了二十遍,从未见过有老虎,在给我添几碗酒,武松一连喝了十八碗酒,迷迷糊糊的朝景阳冈上走去,这时,武松酒劲大发,躺在了一块大青石上,眼看就要睡着了,这时,狂风大作,树林里突然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老虎,武松吓出一身冷汗,提起哨棒,那老虎爪子一扑,身子一掀,尾巴一扫,武松一棒打在老虎头上,那哨棒一分为二,武松趴在老虎身上在那老虎头上打了六七十拳,老虎七窍出血,躺在地上不动。武松不太放心,又抡起那半截棍棒在老虎身上打了一阵。知道老虎死去才放心离开。
那老虎伤了三十二条大汉的性命,武松赤手空拳把老虎活活打死,真是人间英雄呀!
四大名著读后感 篇9
相信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吧,它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其中主要人物有孙悟空、猪八戒以及沙师弟还有从东土大唐来的唐僧。
唐僧被派往去西天取经,在路上他招收了三个徒弟。大徒弟孙悟空、二徒弟猪八戒、三徒弟沙师弟,他们奉观音菩萨之命护送唐僧前往西天取经。
大徒弟孙悟空是一个石猴没什么本领,有一次猴子们选大王,说:“谁敢进洞谁就是大王”。别的猴子都不敢。只有孙悟空一人敢。于是它成了猴子大王。因为它没什么本领,所以前往大仙的住处前去拜师学艺,学到了七十二变和通天的本领,大仙还给了它一朵翻斗云。后来因为它把学到的`本领用来玩,被赶出了师门。那大仙还叫它,以后闯祸,别告诉人家我是你的师父。孙悟空到了花果山和猴子们团聚了。可是它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便封自己为“齐天大圣”,还大闹天宫把天宫闹得鸡犬不宁,玉帝浱下去捉拿孙悟空的人,可是个个都打不过孙悟空,每个人都失败告终,最后被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唐僧救了孙悟空,于是,他们俩便一起去西天取经了。
我觉得唐僧的荣耀完全是依靠孙悟空的,因为明明是孙悟空打死了妖怪,可是人们却把功劳记在唐僧身上,所以我觉得不公平。
四大名著读后感 篇10
课本上《西游记》节选《石猴出世》精彩的内容勾起我的阅读兴趣,我买来原本读得如痴如醉。今天,读到了石猴(孙悟空)拜师学艺。故事是这样的:
石猴想要访仙问道,于是漂洋过海几十年,来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祖师为师父,菩提祖师给石猴取名“孙悟空”。在这里,孙悟空学会了长生不老之术,学会了七十二变,学会了腾云驾雾。但是,他学成后公然和师兄弟们显摆法术,惹得师父生气,被逐出师门。
我为孙悟空的求学精神所震撼,为了学艺漂洋过海几十年。反观现在学生的求学状态,不得不让人叹息。我身边就有活生生的例子,邻居家的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极其反感写作业,每天晚上都可以听到***妈的怒吼。
现在,我正在写这篇读后感,隐隐约约,耳边又传来了***妈的吼声:“读,大声地读。这个字你竟然不认识?老师讲课,你听什么了?”不一会儿,又传来孩子的哭泣声,以及磕磕绊绊地读书声。我想,开发商提前知道这样的'情况,肯定会加强墙体隔音。
话说回来,如果邻居家孩子拥有向孙悟空一样的求学精神,那么,他的妈妈可能每天会说:“好孩子,学习累了,休息一会儿吧。”
写在最后,希望这个孩子快去读读注音版的《西游记》,学习孙悟空的求学精神,也希望其他的孩子甚至其他大人也可以拥有孙悟空的求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