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读后感400字

笔构网

2025-09-29读后感

请欣赏唐诗读后感400字(精选7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唐诗读后感400字 篇1

清晨,朝出的辉光映出了东方的鱼肚白,在门前那棵榆树下,坐在宽大的树桩上,轻轻翻开膝盖上的那本《唐诗三百首》,心情总会变得宁静与神圣!

树皮厚重,书面墨黄,油纸的香味扑面袭来,夹杂着文字视觉的震撼,让我深深的沉浸其中。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幼稚的诗仿佛是一首歌,欢快而明朗,我看后不以为然,这么简单直接的诗谁不会写,谁不会吟?再往下看,越看越为震惊,原来这是骆宾王还是个娃娃时随口说出的!那时的我,应该还是稚气未脱,光着脚丫子,在田里跑来跑去直至染上一层灰。那想着写诗?想到这里,我不禁为自己感动惭愧,二骆宾王的这一首诗,不正如唐朝初年一样吗?虽跌跌打打,但却透出一丝丝的生机勃勃,乐观向上。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读到这里,一股磅礴的气势在我眼前浮现,我仿佛看到了诗人望着庐峰在阳光照耀下升起的紫烟,在万丈瀑布前感到自己深深的渺小,觉得这瀑布,好似是银河坠落而形成的.。这就是诗仙的诗啊!也只有他,才能领悟瀑布的精髓,感受到银河的气魄。这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份景,而更是一份情,一份寄情与山水的心啊!其实生活中不乏美,只是缺少发现美得眼睛。那片借风在天空翱翔的枯叶,那多生长在野谷县崖峭壁中的美丽小花,那只盘旋在你脚边的可爱小苗,谁不能说她们不是美呢?都说盛唐的时代造就了李白,但我却认为李白的豪迈造就了盛唐!

在“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战火纷飞岁月里,杜甫,一代诗圣,却被囚禁在城内,不得外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又是何等说不出的苦奈,唐代也逐渐走向了衰亡。而一切的缘由,归咎于当时统治者的不理朝政,谎于正业。这令我一阵羞愧,如不是懒,我何至于成绩下降的那么快?看来是时候反省了!

我关上书本,看了看天色,真有几分“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意境了!”

唐诗读后感400字 篇2

起初,唐诗带给我的印象是单调、乏味的。后来,阅读了《唐诗三百首》,我对唐诗又产生了新的印象。

唐诗是多彩的。

唐诗,是绿色的。它既是“两个黄鹂鸣翠柳”的嫩绿。嫩得青翠,嫩得可爱;又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淡绿。淡雅的颜色若隐若现。它们不像墨绿有深沉的颜色牵引住人们的`眼球,只是靠着一点点淡淡的绿色博得人们的青睐……

唐诗,是红色的。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淡红,像泛起了红晕的少女的脸颊;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深红,红得灿烂,红得似火。

唐诗,是白色的。是那“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洁白,白得纯洁,白得无暇。令人陶醉。是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白。不是那种纯洁的白;不是那种透明的白,而是那一缕缕皎洁的白。白得悲惨,白得寂寥,白得凄凉。

唐诗,不仅是多彩的,也是精彩的。

有“独怜幽草涧边生”的荒野之景。描绘了荒山野岭的独特环境。令人对野草萌生爱怜之心。

与上句相比,我更喜欢、更觉得杜牧的《江南春》更为精彩。“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现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春雨景。黄莺动听的歌声加上鲜嫩的绿叶与红花,江南城里到处都是酒家的旗子在缓缓飘动。南朝建造的宏伟寺庙,不知有多少楼阁沐浴在蒙蒙细雨中。这美丽的春雨图秀了江南的景,醉了人们的心。

唐诗,是多彩与精彩的!《唐诗三百首》一定会让你对唐诗有很大的了解!

唐诗读后感400字 篇3

今天的“诵千古华章做少年君子”诗词吟诵会让我感慨万千,我不禁想起自己那本读了千万次的书——《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是一本不很厚的书,但每回读,总是感觉沉甸甸的。那一首首诗歌,丰富,风格鲜明,让人爱不释手。

人生是短暂的,生命是有限的。然而,许多诗歌的思想却穿越时空,从遥远的古代向我们款款走来,并且将一直走下去,就像一条长河奔流不息滋润它流经的每个生命。在这条浩瀚的文明大河中,有被称为“诗仙”的李白,被称为“诗圣”的.杜甫……

唐诗的那种大气与苍凉带给我们的心灵许多震撼,让许多人心向往之。古人留给我们的太多太多,值得我们用一生去领悟。古人的人生不能抄袭,但可以借鉴;古人的人生不可以复制,但可以创造。

读这本书,能提高我们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能陶冶自己美好的情操。让我们用一颗诗意的心去看待生活,体验人生。

唐诗读后感400字 篇4

岁月悠悠,唯书独伴。书,让世界简单的人变得丰富;书,让世界喧嚣返璞归真。在人生漫长而短暂的旅途中,在深沉的行囊里,在学校课桌里;家中书桌都会有某个角落属于自己的爱书!

读书,已然习惯了在夜间。虽无红袖添香,也无佳人相伴;不过一盏床头小台灯足矣!寂夜窗前,银辉洒落;一书相伴,便可祭梦远去。夜深无人,便吟几首唐诗蓦然上心。灯光下,翻开那本唐诗三百首。这书还是爷爷作礼物赠与我的,说是许多年前买的。看着泛黄的书页,想必年纪都比我大。翻开扉页,两行字亦刚劲飘逸;这想必是爷爷挥毫而作的吧!起初不知爷爷留我一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古寒来"是何意。随着年龄的长大,起发顿悟其中道理——苦尽甘来。

读书,已然习惯了在夜间。虽无红袖添香,也无佳人相伴;不过一盏床头小台灯足矣!寂夜窗前,银辉洒落;一书相伴,便可祭梦远去。夜深无人,便吟几首唐诗蓦然上心。灯光下,翻开那本唐诗三百首。这书还是爷爷作礼物赠与我的,说是许多年前买的。看着泛黄的书页,想必年纪都比我大。翻开扉页,两行字亦刚劲飘逸;这想必是爷爷挥毫而作的吧!起初不知爷爷留我一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古寒来"是何意。随着年龄的长大,起发顿悟其中道理——苦尽甘来。虽然才十几岁,却也历了不少事,更能体会苦尽甘来的不易与喜悦。

翻来唐诗,独到爱国诗人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是,便被这临之将死,也念着国家安定的精神而感动不已。在抗日战争时期,多少战士也是浴血沙场临死也念着驱逐日寇,战士们不惧死亡换来我们如今的国泰民安,我们不应该珍惜吗?

翻下一篇,读到了李白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那是何等的豪情壮志,还欲上九重青天将明月摘下。再看看如今,科技发达明月天宫,人类而然涉足。可,由于科技发达,许多学生已然沉沦于科技电子产品继而荒废学业。学生本该学习,树立远大的目标理想,为人类谋福。可手机这些科技产品极大的消磨了这种豪情壮志,沉溺在虚无的网络世界。更不用说心怀李白那种上青天将明月取下的气势于壮志。时代在进步,社会气象万千,风起云涌,想要站稳脚跟,除了好好读书,认真学习之外应该就没什么办法了吧!

不过固守死板,也不是什么好事哟!放下《唐诗三百首》不自觉看了一眼别的书一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写出来时代改变的必须来早,那边是创新。有何意义呢?倒不如将书里的道理实践起来,让它们“活起来”,以新的思维面对它,研究它,或许会发现许许多多好玩而新奇的事物,不知不觉不可以创造历史。以创新的思维去面对,或许就有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哟!

书书卷卷,留下不少眷恋,一页一页泛黄的纸,一首首古老的诗,教会我不少做人的道理。从爱国,到满怀豪情壮志的群号憧憬明天去未来,再以新思维创新事物,这情怀无一不可以流传古今,书中的黄金屋需要自己找,书中的颜如玉也要自己寻。书中的青灯古佛;书中的竹林亭居;书中的云雾仙境,无一不令人向往。书,给内心留一片净土!

书如一杯清茶,仔细品;口中的苦涩,舌尖的回甘;也许只有自己明白吧!

唐诗读后感400字 篇5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又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高峰。在唐代优秀诗人大批涌现,超过了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成为中国诗歌的全盛时期。

唐朝二百八十九年,唐诗约为四万八千九百余首。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一连串如雷贯耳的名字,使浩如烟海的唐诗迸发出最美的光彩。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唐诗呢?

第一,能更好地发挥想象力。诗歌的画面感很强,让诗歌飞翔的是想象。比如读到:“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乡间的小溪边,长长的柳枝垂到溪面上,溪水清澈见底,一群美丽的白鹅悠闲地游着,仰起脖子,仿佛唱起最动听的歌。

第二,能更好地感受意境美。每读一首古诗,我的`脑子感觉都在“放电影”,那美丽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铭刻在心中,让我如痴如醉。当我和爸爸妈妈登临黄鹤楼的时候,望着滚滚长江,我的脑子里只有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第三,能更好抒发自己感情。当你看到落日那壮观景象的时候,不是:“哇,有好多鸟!”而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长天共一色”,当你看到一池荷花时,不是“哇,好美的花”,而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那么,我是如何学习唐诗的:

第一,因为喜欢所以学习。读诗能使人心情愉悦,就像懂音乐的人聆听音乐一样,能从中获得快乐。诗歌是一块精美蛋糕,我们把它送口中,只是为了品尝它的香甜,不是为了某天向别人炫耀我吃过蛋糕,背诵是为了更好地把那些诗句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更好地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想象美。

第二,要寻找理解的钥匙。古诗中的关键词,往往点明了诗的主要内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这就是我们理解古诗的金钥匙。比如杜甫的《春雨》,这首诗就是围绕关键词“好雨”来写作的。这场雨好像知道农民的需要,应时而来,大小合适,滋润万物,这不是好雨吗?而且,这场雨夜晚悄无声息地下,不妨碍人们的劳动和休息,多好呀。抓住了“好雨”,理解起来就非常容易了。

第三,要联系实际学习。古诗中的很多诗句,如果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起来就非常容易。春天,你会真切感受到“吹面不寒杨柳风”;夏日,走近荷花池边,眼前的美景,就是“映日荷花别样红”最好的注解;秋季,火红的枫叶,你会觉得“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描写是多么恰当!冬天,一场大雪过后,眼前不就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吗?结合实际发挥想象,理解古诗自然轻松自如。

我相信,被古诗滋养的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诗情和文才,实际上也将成为被生活和命运多一份垂青的人。

唐诗读后感400字 篇6

唐诗的魅力就在于每一次阅读《唐诗三百首》都是不一样的收获,同样的东西,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经历得到的感触也不一样。这让我再次想起苏轼写的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让我想起莎士比亚说的一句话“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经历不一样,导致了我们在处理问题时的思维不一样,这也导致了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化。

我依稀记得小时候学会的第一首唐诗《咏鹅》,美妙的旋律一直萦绕在耳旁,就像发生在昨日一样,唯美恬静的景色让我至今难忘。当我每一次拿起这本书来阅读的时候,我的思绪飘过万水千山,穿过唐宋明清,穿过天南地北,穿过沧海桑田,来到诗的世界。那简单的一花一草在诗人的眼里被赋予了新的人格情绪,我们在一草一木中欣赏着诗人描写的美丽画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幻想着那时美丽的深情画卷,那传颂千年的`古诗,有雨恨云愁,有草木有情,有缠绵悱恻,有思绪万千,有风花雪月……

诗人赋予诗格外的情怀,无论什么,我们都能从中看到一丝的东西,我们能看到处处美丽的景色,也能看到格外有趣的灵魂。读唐诗三百首,文字短小精悍,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幻想,常读,常思,我们看到的得到的也不一样。我们知道有时我们阅读很多时候都记不清有多少的文字在我们脑海中显现,但这短小的文字却能让我们记忆深刻。

唐诗读后感400字 篇7

让我们走进唐诗天地,找寻自己的情感寄托。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对于中国人来讲,唐诗陪伴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从咿呀学语开始,直至步履蹒跚我们都可以与唐诗结缘,在唐诗的天地里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寄托。

从李白、杜甫,到王维、孟浩然,再到高适、岑参……他们凭借自己的实力征服了我们后人,他们的作品经久不衰,传诵至今。

《唐诗三百首》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本书,是由清代诗学名家蘅塘退士在其夫人徐兰英的协助下搜集整理编撰的。他们为什么要编这本书呢?因为他们想为小朋友们编一本好的唐诗启蒙读物。那个时候社会上流行的诗词启蒙读本是《千家诗》,收录了唐宋时期的223首律诗和绝句,没有收录同样佳作频出的古诗和乐府诗。因此,为了让孩子能对唐诗有一个整体认识,他们夫妇编写了《唐诗三百首》这本书。书中精选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商隐、孟浩然等77位文学大师的310首经典代表诗作,所选唐诗作品特点鲜明,老少咸宜。

《唐诗三百首》就是这样一部久经考验的经典作品。它结合了唐代诗歌精华,所选作品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内容包含了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社会生活……让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唐王朝的兴衰交替。

翻开《唐诗三百首》,无论我们是悲是喜,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情感共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夜下一个人,一杯酒,伴着明月举杯对饮,这就是诗仙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明明心中是郁郁不得志,却依然可以活的如此逍遥。杜甫则与李白不同,他作品中透露的更多的是写实主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年少轻狂的杜甫,意气风发,在老来阅尽人世后,依然心系苍生,胸怀国家大事。

众所周知,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上的最高峰,所以一本高质量的唐诗选集,就很值得我们拥有。作家榜的这本《唐诗三百首》,全本全彩全注,精校精编精排,有利于我们高效阅读,而且书中还收录了唐代至近现代80余位艺术大师共245幅珍品画作,可供我们欣赏。

翻开《唐诗三百首》,我们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在那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的清醒,杜甫的孤傲,王维的世故……在那里,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其中,找寻自己的情感寄托。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