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读《爱的教育》有感(精选13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1
近段时间,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书中讲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爱的教育}是一个四年级小学生日记的形式,来记述主人公安利柯和他的同学一学年的生活,这里面写了有关感恩的故事。最使我感动的是为父着想这个小故事。里面讲了小学生许利亚十分孝顺,他的父亲为了支撑这个家庭,为了帮助父亲,他暗暗在夜里工作,父亲却不理解他,还批评他,可是他还是坚持工作。父母发现后很感动。我读了这个小故事也很感动许利亚这么小就帮助父母,是一个感恩的孩子。我都是是快六年级的人了,却不为父母着想,甚至还抱怨父母,做什么事都都是喊父母做,吃水果,喝水……没有自理能力。对于父母,他们不要你帮助父母做什么事,只希望我们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有好工作。我们不能让父母操劳从现在起,我要学会感恩,学会回报他人。感恩不是人类美德的全部,但若没有感恩也就没有真正的美德。感恩不是天性,而是良好教育的成果。“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正如华罗庚多说的。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篇新闻,一个男子自己的事业成功了,却不忘感谢父母,给父母买了很多东西。让父母度过美好的人生。我现在要学会感恩,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做一个感恩的人。
我们一定要回报给我们帮助的人。要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老师的恩惠,感谢大众的恩惠,没有父母养育,没有师长教诲,没有国家的保护,我们何能存于天地间。因为他们给你温暖,蒙味,知识。考上好学校,这就是给她们最好的回报。要是考上学校,记得要到老师所在的学校,老看看身体好不好,带给她们一束鲜花。
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2
它是一种心灵的感化;是一种爱的诉说;是一种敞开心扉的真情流露。《爱的教育》——我成长道路上爱的引导者。
在《爱的教育》里,没有繁花似锦的华丽词汇;也没有繁琐复杂的剧情,而贯穿全本书的只是一个纯洁而朴素的爱。我相信,这足以能够成为我日常书单的理由。虽然全书文字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真情实感,却是怎么都无法取而代之的。
渐渐的,我发现这本书的那些平凡而朴素的人物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对生活充满着爱,对他人的友爱,热爱祖国和家人,勇于对他人奉献。也正因为有了他们的爱,他们的生活才显得多姿多彩。
爱在点点滴滴,爱在生活,爱在心里。我想,也许一个小小的善举能打动他人的心灵;也许,一句漫不经心的问候能在寒冷的天气感到温暖……因为就在那么一瞬间,爱的光芒在闪耀,光明且美好。
《爱的教育》,谢谢你,让我重新阅读了爱,理解了爱,并在心中种下了一颗爱的种子,它正在慢慢生根发芽……
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3
这几天,我一口气读完了《爱的教育》,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不是华丽的语言,而是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异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它在感动我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爱的一些思考。
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是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得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之间的爱……使人读之,犹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因为它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在我生病的时候,妈妈整夜陪伴我;当我学习遇到困难时,妈妈总是挤出时间教我;在我做错事的时候,妈妈从不责骂我,而是耐心地教育我……读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
爱是博大的、无穷的,具有伟大的力量,当我读到小侦察员为了祖国统一做出了巨大牺牲时,我不禁想到了我们祖国的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华儿女的血。同样是为了自己的祖国、同样是抛头颅、洒热血,我被这至高无上的境界折服了、震撼了。
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完成了对爱的思考。
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4
我终于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读完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的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天伦之爱。
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吸引我的,并不是语句有多么优美,情节有多么感人。而在于这本书中流露出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崇高纯洁的人性之爱洗涤人的心灵,就是一种最好的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这本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孩子。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的沐浴在幸福之中。
在每个每月故事中,我都有感悟。其中,对马可尔万里寻母的故事印象最深。文中讲到了因父母负债,马可尔的妈妈决定去工资丰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妈妈刚离开时,还能和家里经常保持着联络,可自从上次马可尔的妈妈来信说身体有些不适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联络。家里用尽各种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妈妈的信,家里更冷清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泪洗面,马可尔想妈妈想的快疯掉了。终于,13岁的马可尔下定决心,自告奋勇去找妈妈。马可尔的父亲被他深深打动,无奈的同意了他。筹备好了一切,马可尔开始了他的寻母之旅。在漫长的旅途中,他历尽了各种艰难险阻,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在这寻母的途中有许多好心人也一直在帮助马尔可。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走过了多少路途,马可尔终于找到了奄奄一息的母亲。马可尔的到来激发了妈妈生的欲望,帮助妈妈重新找到了生命的价值。他的妈妈手术成功后,一家人终于又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爱”,可以让我们在遇到挫折时帮助我们走出困境。当我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周围的一切时,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爱我、帮助我,顿时感到巨大的幸福和快乐包围着我!
当你能够感受那份极为普通而又伟大的爱的时候,相信你一定不会吝啬付出你的爱心,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不是?
朋友们,请你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会发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请乘上“爱的小舟”,走完属于你自己的爱的人生。
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5
在某大学,教授对学生做了个小测试,卷子上的最后一道题非常特殊:如果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你最需要什么?全班同学都写了“地位、金钱、荣誉”这三个词。最后教授公布了答案,只有一个字:爱!虽然是简单的一个字,但它可以抚平你心中那道痛苦的疤,使你的心再次充满活力。而地位、金钱和荣誉呢?它们只是你暂时的“止痛药”,那道疤却永远留在了你的心里。
“人世间没有爱,太阳也会死!”爱,是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爱,也许只是一个细节,也许只是个眼神,但它却值得我们去加倍珍惜。
一天早晨,妈妈告诉我,我们一个远房亲戚的儿子要来我们家做客。临近中午时分,门铃响了,我跑去开门,门口站着一个小男孩,黑黝黝的皮肤,一双大大的眼睛。他轻轻地把鞋子脱去,向屋里打量了一番,便不再做声了。吃晚饭时,桌上放着许多好菜,小男孩(伟伟)去看着这些菜发呆。“吃吧不然菜就凉了!”妈妈热情地夹给伟伟一只螃蟹。伟伟看着这只螃蟹,把他一直放在身后的那只手拿了上来想去抓,可眼神里却充满了犹豫。他整了整衣领,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皱巴巴的袋子和几张纸巾,然后将螃蟹小心翼翼地包进纸巾装进了袋子里。“你怎么不吃蟹呀?”妈妈一边给他夹菜一边问。“我……我……”他的嘴唇微微抖动了一下子,“我家从来没有买过螃蟹,我爸爸工作很辛苦。我想拿回去给他吃吃。我爸爸也这样,已有好吃的,他就会给奶奶吃……”他低着头,两只黑乎乎的小手不停地摆弄着衣角。妈妈麻利地把剩下的那只大螃蟹夹到他的碗里,说:“那你一定也没怎么吃过吧,来,这个给你吃!”他微微抬头。眼里流露出喜悦的神情。然而,片刻之后他又把螃蟹装进袋子里,还迅速打了个结呢,好像生怕谁再偷了似的。“怎么又不吃啊?”妈妈一脸疑惑。“我……我想妈妈也没有吃过,这一个留给她吃吧!”他眉头紧锁,眼睛一眨也不眨的。“多么懂事的孩子啊!”妈妈赞扬道,边说着还边夹了好多菜给他。爱,如果像空气一样,充满了人的内心,融入了人的生命,那样,我们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嫉妒,有欺骗,有邪恶了。
各种各样的酒能调制成鸡尾酒,各种各样的爱能调制成幸福。有了爱,就有了世界!你付出了爱,别人就会双倍回报于你!
爱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是打开我们心扉的钥匙,被爱的人才懂得去爱,爱给人力量,给人温馨,也给人美丽的心灵和情感,让孩子们心中拥有爱,很多问题,都可能在爱的暖流里溶解,这就是《爱的教育》给我的启示。
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6
利用放假的这段时间,我有幸拜读了《爱的教育》一书,真是获益非浅,感慨颇多。本来只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师寒假的工作任务,没想到,读着读着,我也被书中的故事所感动了。这才明白,这本17万多字的书,不仅是给孩子读的,也是写给大人们的啊!
《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是我们所比不上的,同时也是令人羡慕的。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就连我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引起了我深深的沉思。面对现在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而不是为孩子的错误找理由,但为什么仍有父母溺爱自己的孩子呢?当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的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
爱,一个多么熟悉的字眼,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纯洁的爱,爱是无私的,爱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才会享受爱。而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后,我走入安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我才真正领悟了爱的境界。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同时这份心情,也将我在人生道路上碰到的痛恨,化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工作中一定要注意细节上的爱,学会珍惜更要学会给予。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无从谈起。”…… 是啊,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师爱是阳光雨露,学生是花朵禾苗。对学生的爱既要象阳光一样普照大地,又要对一些缺少爱的同学有所倾斜。
如果我们能使他们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好的教育!“看着自己的学生一天天长大,这是一种幸福,在老师的心目中不应该有坏学生,只有调皮的学生、忍不住犯错误的学生。”……
教育如果没有爱,实在不能算是教育;教师如果没有爱,实在不能算是称职的教师。爱是学生基本的心理需要,是儿童生命成长和发展的原动力,也是生命中一种创造性的聚合力量。
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7
我很喜欢德国大诗人歌德说的话:“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所以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书虫。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爱的教育》的书,作者是意大利的亚米契斯。这是一本经典名著,我读后深受感动,受益匪浅。
《爱的教育》这本书以“一个小学生的日记”的形式,生动地阐述了一个学年之中发生在主人公身边的各种感人至深的小故事。每一个小故事都包含了浓浓的爱,有同学之间的关爱、朋友之间的友爱、父母对子女包容的爱、老师对同学无私的爱,还有对病者、弱者的怜爱等等。其中最打动我的是《意外灾难》这则故事,它主要讲的是,在一个早晨,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不知为什么突然挣脱了妈妈的手,摔倒在大街上,正巧一辆马车驶了过来,眼看就要撞到他了。二年级的学生罗伯特恰好站在街边。看到这情景,罗伯特毫不犹豫地冲过去,把小朋友抱离了危险区,而他自己却因为躲闪不及被车子轧伤了脚。我佩服罗伯特的果断、勇敢和见义勇为,如果是我遇见这种事情恐怕没有勇气冲上去。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人间大爱无处不在。
读了罗伯特的故事,我感到自愧不如。就在前几天,大伯和大妈不在家,弟弟一个人在家,妈妈把他接过来住。看见妈妈对他无微不至的关心,我感觉他抢走了属于我的爱,我不仅对他爱理不理,甚至气愤地对他说:“你怎么不回你自己家!”罗伯特为了救一个素不相识的小朋友,不顾自己的安危,他的爱是那么伟大,而我对自己的弟弟却如此小气。以后我一定要做一个好哥哥,给予他更多的爱来弥补他,不仅是对弟弟,对身边的每一个人我都要学会宽容、大度。
人生的错误,往往在于“自私自利”四个字,私利不去,公道则亡。也许你做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对别人来说就是爱,甚至是大爱!爱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爱也是无处不在的。我觉得每个人只要坚持每天做一件好事,世界就会充满爱!
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8
今年暑假我读了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这一震撼人类心灵的读本。在这一读本中,我感受到了恩里柯对朋友、对老师、对父母甚至对国家社会的爱。
还记得,卡罗内和恩里柯最真诚、最纯洁的友情;还记得,恩里柯的爸爸不远千里[注: 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寻找40多年来念念不忘[注: 念念:时刻思念着。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的老师,只为感恩;还记得,母亲不计较恩里柯的无理行为一直用她无私的爱来呵护他、引导他;还记得,恩里柯对为国献身的将军,为保卫家园的士兵们油然而生[注: 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的敬畏之情;还记得……所有感人的一切,就如电影一样重现在眼前只为证明爱得伟大,爱的深沉!
爱,好比一个个环,把一颗颗的心联系在了一起。而在最快乐的童年里,我相信恩里柯、卡罗内、德罗西、小泥瓦匠……以后都会在午后的阳光下一起谈谈很久之前有趣的事,那肯定是一种幸福。因为他们都懂爱、都拥有着最有力的武器——爱,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去挽救一切陷入黑暗的人。
这,就是爱的力量,爱的教育。
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9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的著名作家――艾德蒙多?亚米契斯写的。本书的原名叫做《心》,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本书经翻译后书名由《心》改为了《爱的教育》。在我认为,“心”比“爱的教育”更为深奥,更能表达出本书所想表达的中心思想。心,好比一把熊熊燃烧的烈火,以自己的火去点燃旁人的火,以心去发现心。这并不是我对翻译者擅自改变书名的批评,而是我自己的真实想法。
义侠的行为
书里记载着,十月,发生过一次灾难――那是在上学的路上,有一个一年级的学生离开了母亲的手,倒在街上,一辆街车正向小孩驶来,忽然一个学生跳了过去,把小孩救出,不料自己却被轧伤,这正是二年级的洛佩谛。读到这儿,我想:我总以为发生这种事时,一定会有不顾自己的安危,挺身而出的人,可我从没想到,这样义侠的行为,会出现在二年级的小孩身上。其实在我的家乡,也有许多勇敢的人,可到真发生了这种事时,又会有几个所谓勇敢的人会这样做呢?
君子?小人?
当我读到克洛西被欺负时,书中所写把我吸引住了――在作者的班级里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四个小孩欺侮了一个不幸的小孩,一个一只手残疾的小孩。他们用三角板打他,学他母亲卖菜的样子……终于,克洛西忍不住了,拿起墨水瓶投了过去,恰巧投到先生的身上。先生用严厉的声音问“谁?”这时,卡隆可怜克洛西,主动站起来……先生听了后,批评了四个小孩。我想:君子?小人?总在一念之差,这四个小孩欺负克洛西是农民出身,难道你们自己没被欺负过吗?让别的小孩成为自己取闹的对象,无疑是小人的行为。
《爱的教育》这本书中有很多深奥的语句,需要细细品味。比如“你们就是我的家属,请你们成为一家。”这句话道出了师生、同窗关系的理想境界。读了这本书,我体会到:一个人如果以乐观、端正的心态去对待一切事物,那么,这个人的学习,家庭等等都会有巨大的改变。只有这样,他才会体会到真正的爱。
《爱的教育》这本书,要求不光用心去理解,还要用行动去改变周边一切事物,让大家感到温暖,只有这样,生命才有价值!
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10
或许是感动,或许是快乐,或许是悲伤,这一切都存在。就像那篇我印象最深的每月例话《六千里寻母》,让我感受到了马尔科为了母亲坚持不懈,连生命也不顾的精神,那一刻,我感动了;又像那篇《少年授勋章》,读着读着,我似乎也在为平诺脱感到高兴,同时也为他自豪;而悲伤来自于那篇《洛马格那的血》,他为了奶奶而牺牲自己的精神值得我去学习,但同样带来的是悲伤。
不仅仅是每月例话,主人公安利柯父母的信也是我受益匪浅,有些语句更使我难忘,就像“你如果现在使母亲痛心,你将终生受良心的责备吧!母亲的优美慈爱的面影,将来在你眼里,将成了悲痛的轻蔑的样子,不绝地使你的灵魂痛苦吧!”这段话让我记忆犹新,使我懂得了在生活中要有孝顺心,不让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这本书本源于生活,内容也贴近生活,让人读起觉得很亲切,书中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性格,比如仗义的卡隆,傲慢的卡洛诺琵斯等,这些一直在书中反复出现的人物一个个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让我迟迟不能忘怀。
现在,我竟又一次想再翻翻这本《爱的教育》,不知为什么,我顿然觉得豁然开朗,是灵魂得到了升华,还是什么,这都已不重要,只是,我的眼睛又湿润了……
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11
什么是“爱”?“爱”在哪里?怎样做才能表达“爱”?在六年级的寒假里,我对“爱”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爱的教育》,相信无论有没有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知道这本书。作者埃?德?阿米琪斯以日记形体写了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安利柯的一学年的经历,描写了发生在学校、班级和家里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其中的“每月故事”在意大利和许多国家早已家喻户晓。
这本书在暗暗地告诉人们素质教育其实就是爱的教育,是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爱是教育的根本。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老师除了教给我们知识,还应该给予我们青少年“爱”给予我们“爱”的教育。不仅是师长,还有父母、朋友都应该这样做。
还记得五年级的一个上午,班里的同学都陆续到齐,老师还没有来,有三四个顽皮蛋没有在自己的位子上自习,竟聚在一块儿戏弄小霞。
小霞是一位矮小、迟钝、成绩差的同学,大部分的同学都很讨厌她。
那几个淘气的家伙嘻嘻哈哈地在那儿不是用尺子来捅她,就是扯她后脑勺垂着的辫子,一点儿也不知道收敛。小霞平时沉默寡言,瞧瞧自己瘦小的身子,只好忍辱负重。后来,他们的行为竟把小霞气得满脸通红,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大声地对他们说:“别再闹了!”他们看见了,觉得好玩,戏弄得更起劲了。
这时,小淑和小慧走进教室,看见当时的情形,便赶忙跑过去护卫小霞。后来小淑和小慧告诉了老师,他们才停止对小霞的戏弄。当然,少不了老师的一顿揍骂……
这件事至今我还历历在目。那四个淘气包只会戏弄、压迫可怜的弱者,除此之外,就没什么本领,这种行为最可耻!最卑鄙!相反,小淑和小慧的这种崇高的同情心,侠义的行为令我不禁由衷的敬佩她俩。这种表现,是英勇的表现、侠义的表现、关心朋友的表现以及是一种“爱”的表现。
我们青少年应该学会“爱”;学会“爱”别人;学会怎样去“爱”。“爱”,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之间的小我之爱,还有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
让我们以爱的表现,是人间充满爱!
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12
读了《爱的教育》,我百感交集,心里受到了很多启发,书中叙述了亲情,友情……那是多么令人感动 的情啊!所谓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处处暖人心,就单凭那个“情”字就足以让我思绪万千,引领我与作者一起,走进了这个有情而纯洁的世界。
书中向我们介绍了可爱和高尚的卡隆,严格而细心的德罗西,孝顺而忙碌的克莱谛,和善而孤单的校长,勇敢而执著的玛尔可……
我看到这充满情趣的人物,想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爱的教育》里有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那就是——《小小抄写员》,书中写到,小朱李奥看到父亲每天早上工作,晚上就要写文件,换钱。
所以,就每天晚上起床帮爸爸写文件,而为了不让爸爸伤心。所以总悄悄的,我从中看出,朱里奥是多么为父母着想。会为父母分担困难。
读到这里,我不禁闭目沉思,想想自己平常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跟朱里奥比起来,我惭愧极了。我相信,读了这本书,我肯定能成为爸爸妈妈的小助手。希望更多的人读这本书,去感受其中伟大无比的爱。
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13
读《爱的教育》接近尾声,不断地为里面一个个小故事感动着,不时还会眼泛泪花,真想去考证当年亚米契斯写这些故事的时候是否真有其事,因为里面的每一个人都被爱包围着,每一个人又都在付出着爱。
“爱的教育”包括着众多方面,包括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祖国、同情弱小、乐于助人、尊师爱生、体贴父母等人类美好的精神。“爱”就是人类精神的最高范畴。
在这部书里,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尊重是爱。当卡隆的妈妈去世了,老师读了一封有关安慰朋友丧母的信,用意是希望卡隆听后可以变得坚强。当可来谛由于天气闷热再加上早起帮父母干活在课堂上睡着的时候,老师让他睡了半个小时,才轻轻吹他的脸,把他吹醒,并说:“孩子,不要觉得羞愧,我理解你是孝顺的孩子,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并在他的额头吻了一下。
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宽容是爱,对孩子的朋友的喜欢是爱,对福利院的儿童的照顾是爱,对聋哑学校的学生的亲吻更是爱。
同学之间也有争吵,也有欺侮,但总会有一些学生同情弱小、乐于助人,并获得大家的尊重和敬佩。
在这样的家庭中,在这样的学校里,在这样的班集体中,每一个人都在幸福地生活着,或许贫穷、或许有疾病、甚至会有死亡,但都不要害怕,因为你的周围会有那么多的人帮助你,鼓励你,拥抱你,亲吻你。
这就是爱的教育,这就是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