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宝贝》读后感

笔构网

2025-09-30读后感

请欣赏《宝贝宝贝》读后感(精选7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宝贝宝贝》读后感 篇1

我最爱的作家周国平,著有很多书籍,看他所写的《宝贝,宝贝》,我觉得自己也很幸福,那份简单的幸福,你看了才知道,文字的力量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养育小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经历之一,其中有多少惊喜和欢笑,多少感悟和思考,给我的心灵仓库增添了多少无价的珍宝。父母从孩子那儿收获的这一切并不比为孩子付出的少啊!如果说感恩,我赞同这恩应该是相互的。

我心里明白,伟大根本扯不上,我是爱是本能支配,这恰恰能证明我的平凡。爱孩子是本能,但不止于本能。这话对极了!记得有位大师说过"爱孩子那是连母鸡都会的"话。仅止于本能来爱孩子,远远不够,因为人类社会毕竟不同于动物世界。幼儿语言毫不逊色,同样富于独创性。这是原生态的精神现象,奇妙无比,在生命的以后阶段决不可能重现。打一个未必恰当的比方,犹如中国的先秦文化和欧洲的古希腊文化不可能重现一样。

如果说,生命早期的精彩纷呈对于做父母的是宝贵财富,那么,对于孩子自己就更是如此了。但是,孩子身在其中,浑然无知,尚不懂得欣赏和收藏它们,而到了懂得的年纪,它们早已散失在时光中了。为孩子保住这一份财富,这只能是父母的责任。犀婴幼儿时期在语言和智力方面也相当出色,只可惜我没有为他保存好这份宝贵的财富。

事实上,我也不是这种目光远大、心思缜密的家长,而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罢了。对于我的儿子,我只希望她健康、快乐地生长,丝毫不想在她身上施展我的宏图。这段话是周先生针对现在许多家长从孩子零岁就开始实施培育天才的宏大而周密的计划,不考虑孩子的个性和禀赋,只按照成人的功利思想来行事。

从一个人教育孩子的方式,最能看出这个人自己的人生态度。这话真不假!家庭教育是人的一生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具有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在这个意义上,我也认为好父母胜过好老师。在中国目前的学校教育现状下,家庭教育的.意义更是不得小觊。我一向认为,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也肯把自己当作朋友,乃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我非常赞同这一观点。既是最高境界自然不那么容易达到,不懈地努力中…

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在人生中最看重的东西,也就是我在教育上最想让孩子得到的东西。进一个名牌学校,谋一个赚钱职业,这种东西怎么有资格成为人生的目标,所以也不能成为教育的目标。我的期望比这高得多,就是愿她成为一个善良、丰富、高贵的人。如果孩子能够成为一个善良、丰富、高贵的人,是否名牌大学毕业,赚钱多少的确丝毫也不重要了。我也明白周先生所说的高贵与丰富主要是指精神层面的,问题是对许多家庭而言,孩子如果没机会进名牌大学,找不到一个赚钱的职业,就没机会丰富,更别说高贵了。善良的品质可以先天获得,丰富和高贵可以吗?进一个名牌学校,谋一个赚钱职业,这种东西本来的确没有资格成为人生的目标,成为教育的目标,可是它们往往是作为实现人生目标的手段和阶梯。

《宝贝宝贝》读后感 篇2

今天看到梅洪建老师的一篇文章《梅洪建:宝贝,你是我的宝贝》。给了最近迷惑的我一个答案。现在思考这或许不是问题,但我也一直在思考,我想的做法是否正确,我一直在观望中。观望家长是否给我转机的机会,但我一直在等,却没有等到家长的的消息,也就是说,我一而在再而三的给你们发出孩子信息的时候,您们依然无动于衷,我也很无奈,我唯一要做的就是选择和他们父母一样的决策:任其发展。

在此,我也告诉所有的家长,请不要放弃自己的孩子,其实当老师放弃的时候,咱们也不能放弃,因为孩子是自己人生未来要面对的人,要保持人生必须联系的人。无论有多少原因我们都不能选择逃避老师的联系;无论有多么重要的事情,都不要成为堵塞教师沟通的大门;无论我们的多么不想去面对被老师“批评”的话语,我们也不能丢掉孩子最后一丝希望。或许,有时候老师会说,你看看孩子的作业不做,孩子在课堂上根本不听,你也管管。

很多家长在一次次老师的言语下开始选择逃避,选择只让孩子孤独的身影在老师的批评下成长。通知家长也得不到他们的效果,但这样的通知就会越来越少,慢慢消失殆尽。孩子就这样,被家长和老师放弃在小学阶段被放弃掉。也正如梅老师所说,自己的女儿在小学一年级就被定义上“赶不上优秀的学生”,一个一年级的孩子都得到如此的定论,实在太早。就是在小学阶段也实在太早。我的一位叔叔,在小学阶段学习不是很好,真是可以说很差,爸爸说他当时就被定义为“待业青年”,但老师的这样定论并没有耽误他考取全国物理奥赛第一名的好成绩,也并没有耽误他走进北京大学的.大门。

叔叔,在考取城区某重点中学时,没有考上,说是他是教师子女,可以就读城区名校,但是他没有选择去就读,而是选择了去小学复习。来年考取了重点初中,之后就开始了自己学习之路。在某一中的高二物理奥赛中就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之后有考入北京大学。一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但我们决不能提前给孩子们扣上白搭的帽子,或许我们的无意的定论就让孩子走上简单而随口的道路上来。

或许老师对家长的训斥太多,即使训斥我们,我们也必须去面对,因为孩子的习惯是早期形成的。但我想说,如果我们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向老师请教,老师也不会有太多严厉的语言。除非我们不配合孩子的教育,才有了一次次老师严厉的批评,其实有可能是咱们逼着他们这样做的。或许因为咱们因为自己的孩子成绩低,不敢去学校,不去学校,不管孩子,一次,两次,三次,当老师看到原来他们的父母都放弃了,老师的努力还有多大的意义?这也是我这样想的。

我在一次次通知家长去多关注孩子的时候,他们的父母依然以各种理由说,我没有时间,我没有时间,我没有时间,我就心想,我的时间太多了吗?我的时间太多了吗?我们班五十几个孩子,我难道非要去关注这一位孩子吗?这几位家长不管的孩子吗?心灰意冷在自己渐渐的尝试中变得真的冷淡下来。前几天我给我们班几位家长联系过,有一位孩子也开始了积极发言的开始,但是在没有其他的配合下,他又回到了往日的不完成作业,不听课等等的习惯上来。

如果我有放弃的想法,我可以说,很多老师已经在无声中早就放弃了。今天看到梅老师的文章,他给了我一个方向:我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因为生命是奇迹,相遇是奇迹。但我还是想说,请这几位留守的孩子父母,多给孩子一些关爱吧,请不要把自己的责任说的如此轻松,我们的孩子没事,我们班有一个孩子,半年来我几乎没有看到一个笑容,这样的孩子就是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希望这个孩子能露出孩子纯真的笑容来。

教育就是让孩子们找到快乐,找到做人的品质,找到在自己人生道路上丰盈的品质。还有就是梅老师说的:做点本分而已。简单明了的几个字却倒出一位具有教育情怀的班主任,具有教育思考的教师。其实也就是这样,只要我们都能做到自己的本分,不管是教育,很多行业都会变得更加和谐。也希望我们都做点本分的工作。

《宝贝宝贝》读后感 篇3

读周国平的《宝贝宝贝》一书,我近乎惊异:一个父亲,一个研究哲学的大男人,竟有如此细腻的心思,坚持将女儿的生活琐事,成长中的点滴记忆,化作诗篇,化作童话呈现给读者!这是周国平异乎寻常人的地方,异乎许多男人、许多父亲的地方。也许,是哲学使然,是文学使然。但我想,更多的是父爱使然。

父爱,是作为父亲的所有男人的一个生命本能。周先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啾啾的爱——生活上点滴关注,事无巨细;并用写书的形式记录孩子的成长,为她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出书,也为女儿积累了一笔可观的物质财富。周国平的父爱,如水般柔软细腻,如他的书一般智慧,如哲学般高明深邃。

但爱无分贵贱,无分智商,只要是真爱,只要虔诚,就值得歌颂。舔犊情深,人人都有,倘使没有,那就猪狗不如,禽兽不如。事实上,生活中,每个父亲表达爱的方式各有千秋。有的父亲,木讷呆滞,不善言辞,但深爱在默默中静静流淌;有的父亲,劳碌奔波,咬牙坚挺,为着那一日三餐与儿女的学费起早贪黑,也许他来不及看起床的儿女,儿女亦不曾见他离去的背影,也许他回家之际,儿女已酣然入梦,亦见不着他风尘仆仆的颜容;有的父亲乐观豁达,与孩子玩笑嬉戏,俨然是孩子的贴心朋友;有的父亲面对人生的巨大打击独自扛起,为伊消得人憔悴,倦怠疲惫的脸上,呈给孩子的仍是慈爱平和的笑容……你只要细心发现,生活中有太多的周国平式的父亲。只不过,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什么是爱,什么是父爱。只不过,他们没有像周先生一般,写日记,出书,仅此而已。

父爱如此,母爱更是如此。正如周先生所说:“我们伺候婴儿的小身体,给它喂食,替它洗澡,把它抱到户外晒太阳。这基本是成年兽照料幼兽的.状态。”父亲与母亲,总是以成年兽的身份,关爱着自己的幼兽,亲舔着自己的幼兽,他们的目光从来没有远离过自己的幼兽,哪怕幼兽变成了成年兽。这种成年兽的角色,用来形容父母之爱,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题目叫《人世间最好的爱》。大意说的是孩子的一颦一笑,一哭一闹,一跌一撞,所有可爱、玩笑、童真之处,在母亲的眼里,都是最好的。人世间最好的爱,莫过于孩子。我也读过一篇类似的短文,大意是妻子问丈夫,在女儿与她之间,如果两人落水,他会选择先救谁?丈夫沉吟了很久,说,我会选择先救孩子。妻子握着丈夫的手,说,如果是我,我也会先救孩子,因为,爱的方向是向下的。爱的方向是向下的,这是所有成年男女尤其是有孩子的男女之间的准则,也是他们共同的爱的方向。因为这样,他们的男女之爱更加落在殷实的土地上,因为这样,男女之爱才得到了升华。

周先生在书中提到,带四个月的啾啾去海南旅行之事。这不由得也让我想到自己的女儿。暑假,我和先生带女儿回了一趟湖南。湖南之行结束时,我们把小家伙带去了伟人圣地——韶山,又去了一趟刘的故居。伟人们的故居,山环水抱,灵秀神秘;伟人的功绩,千古流芳。大概是不过瘾的缘故,我们回顺德消停了一周后,又朝着井冈山圣地进发,这一去就是七八天。井冈山集红色与绿色一体,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去处。我们带着小家伙(她才一岁三个月),开着汽车在气势磅礴、雄伟壮丽的井冈山黄洋界上兜转,在挺拔峻峭、云雾缭绕的笔架山的悬空栈道上徒步。我们时而拉着她的小手走几小步,时而背着她,时而抱着她。她活泼时,如山中一只蹦跳的小兔,她躺在我们怀里入睡时,如林中一棵静静呼吸的玉树。一路上,游人无不艳羡,说还没见过这么小的旅行者。回到宾馆,我们又马不停蹄地去当地市场买田鸡、买新鲜的肉,然后再拿出从家里带来的齐全家当——锅碗瓢盆,一阵叮叮当当,剁肉、煮粥。然后喂食,冲凉,哄她睡觉。晚上小家伙会醒来两三次,不是喝水,就是喝牛奶。第二天又是如此重复,小心伺候。一个星期下来,小家伙居然没生病,脸倒圆润了。我们不觉得痛苦,不觉得乏累,只有无穷的乐趣与诗意。在我们的眼里,韶山、井冈山都不是伟大的风景,而我们的女儿,小小的运儿,与我们携手同行的小旅行家,才是伟大的风景。

今日,读完周先生的《宝贝宝贝》一书后,我更加有了这个认识:孩子,父母心中伟大的风景。我想,这大概也是周先生的书畅销风靡的缘故吧!他用缱绻的文字、用流淌的父爱,用鲜活可爱的孩子,揪住了每一颗有血有肉的父母心!

《宝贝宝贝》读后感 篇4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能够启迪人的智慧,带我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一本好书,能够丰富人的精神,让我们感悟人生的道理。在这个寒假里,我阅读了《宝贝宝贝》(少年版)一书,在阳光明媚的午后,走进了一个美丽的世界。

每个小生命的成长,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每一个生命,都是上天赐予父母的宝贝。《宝贝,宝贝》(少年版)一书的作者周国平,是一个感人至深的父亲。曾经中年丧女的他,用细腻的笔调记录下了他与爱女妞妞共同生活的562个日日夜夜。《妞妞》一本,感动了无数的人,特别是那些为人父母的人。时隔多年,他有了另一个女儿——啾啾,《宝贝 宝贝》描写的就是她的故事。书名中的第一个“宝贝”指的是女儿,即啾啾,第二个“宝贝”,则指的是和女儿度过的美好时光。

书中的啾啾,是一个活泼可爱、自由快乐的孩子,她总是用稚气未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爱和好奇。她一脸天真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是谱子,你来唱我吧”,美妙得如同一句诗语。“妈妈是百合,我是黄玫瑰。爸爸是一颗苹果树,又大又高又粗,长满苹果,永远这样。”看到这里,我都希望他们一家人能够一直这么幸福下去!

每个小生命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许多美丽的风景,就像书中的啾啾,让看书的人都忍不住发出会心的`微笑。啾啾的点点滴滴如同我们每个人的小时候一样,充满童真童趣,尽情地绽放出生命的精彩。

看完《宝贝 宝贝》后,我不禁被书中那个睿智而又大爱无边的父亲感动了。我希望所有看过这本书的人们,都像作者周国平所说的那样,不放过生命最美的风景。

《宝贝宝贝》读后感 篇5

放假了,带女儿去书城买了几本书。其中有一本周国平的《宝贝宝贝》。

《宝贝宝贝》这本书主要是周国平记录了和女儿平时生活的一些片段。我没有仔细看,主要是想让女儿看看,让她了解父母的辛苦,知道做父母的不易。女儿刚开始不愿意看,在我的多次”诱导“下,勉强看了起来。

”妈妈,你来看这一段。“女儿看了一部分后说。”为什么让我看?“”你看了就知道了。“没办法我也看了起来。这部分是说周国平的女儿啾啾学习钢琴的故事。啾啾刚开始学琴的那段时间,她对钢琴有浓厚的兴趣,还经常受到表扬。可是一年半之后,她就开始厌烦了。她的父母没有让她放弃,但也没有强迫她继续学,而是改成不定期上课,什么时候想上课再上。这样,啾啾又开始喜欢上钢琴了。看完这一段我明白了,她是想让我跟啾啾父母学习。女儿从6岁开始学习二胡,兴趣一直不是很浓,但老师布置的作业在我的督促下还是能完成的。最近不知怎么了,跟我说不想学了,这可不行,在我的高压政策下,每天多少还练一些。她让我学习啾啾父母,是想让我给她学二胡的自由,不要逼她。我跟女儿说了我的想法,她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在女儿的”引导“下,我认真读了《宝贝宝贝》,我非常敬佩周国平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啾啾的教育方法,其实,他的方法没什么特别,就把自己的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尊重他,理解他,考虑孩子的感受。他特别投入地陪女儿玩,玩她想象中的游戏,玩过家家,真正地把啾啾当作和自己同辈的人相处。但是,在尊重,理解的途中,也丝毫没有溺爱,他只是顺着孩子的天性,与孩子交流,跨越代沟。

回想自己对待孩子的点点滴滴,真的`感觉很失败,对孩子没有耐心、宽容心,总是把孩子看成自己的附属品,批评说教的多,表扬鼓励的少,致使女儿现在对做任何事都缺少自信心。在心里面也说过自己,但总也改不了。现在看了《宝贝宝贝》,下定决心要改变对女儿的教育方法。

我和女儿进行了一次平等谈话,我了解了她不想练二胡的原因,无聊、不好听、天天重复……我告诉她:学习二胡,不是为了成名成家,而是培养我们的音乐素养,提高我们的内在修养,只是成为一种爱好。我和女儿商量好,她想什么时间练就什么时间练,每天练多长时间她决定,只要能学会就可以。尊重了女儿的意见,她也不再要求什么,每天坚持练习。

《宝贝宝贝》不仅让孩子了解了父母的辛苦,也让我这个妈妈认识了很多很多……我会和孩子一起进步!

《宝贝宝贝》读后感 篇6

记得几年前第一次读周国平先生的作品是《妞妞》,让我感受到了生离死别的亲情,读着读着让我心痛,让我难过。最近,又拿起周国平先生的作品《宝贝,宝贝》阅读着,它描写的就是妞妞的妹妹——啾啾的故事。大红色书封面上的一句话:我可以没有一切,不能没有你,宝贝。我不能没有一切,因为有了你,宝贝。这么一句简单的话语里包含了一位父亲对女儿的深情,看似简单却很深刻很感人。

这本书记录着啾啾由出生到初中前的点点滴滴,其中杂夹着关于爱与人生的'哲思。细腻的笔触,质朴的文字,充满了淡淡的温情。读着这样的书,会让你顿时感悟到:爱,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表达,而是从心底里自然流露出来的东西。你会发现孩子的世界是这般有趣,同时也会为啾啾的一些貌似大人的出其不意的行为与语言,感到万般佩服。上帝给了孩子们纯洁的心灵,也给了孩子们敏锐的眼睛。透过周国平先生的文字,从啾啾身上认识到一些极为简单的,但必定是终身受用的道理。如怎样为人父母,怎样做人,怎样与孩子相处。

合上此书,感受了一场爱的教育,心灵的洗礼。佩服周先生的冷静理性,对问题透彻的分析理解力,以及独特的视角,更佩服他与女儿平等的观念,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面对女儿的谦虚态度真的令人动容。不管是妞妞还是啾啾,他都是如此深情地爱着、守护着,享受着。女儿的成长成为了父亲生活里的主角,细心地观察着、记录着、教育着。

如此痴情的父亲,品味着平凡生活中的点滴快乐!平凡中的不平凡!实在令人佩服!

《宝贝宝贝》读后感 篇7

学校为了给老师提供一个良好的读书平台,与市图书馆建立了友好关系。在揭牌仪式上市图书馆赠送我校教师一批书,在同时的建议下我选择了周国平的《宝贝宝贝》。如果你已为人父母,一定会不舍昼夜地细细品读这本书。这本书里我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也感慨于有这样的父母,怎会愁有不听话、不快乐的孩子呢?

拿到书的第一时间就被它的封面吸引了,喜庆温暖的红色,简单的封面设计,温馨可爱的小女生。

翻看书序,心中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悔意。其实一个博览群书的同事早在我女儿六个月大的时候,就提醒我可以为孩子做记录。而我总是因工作忙而没有实行。书序中提到:孩子生命早期的精彩纷呈对于父母来说是宝贵的财富,对于孩子就更是如此了,但是那个时期的孩子尚不懂得欣赏与收藏它们,而到了懂得的年纪,它们却早已散失在时光中了。而作为父母就有责任为孩子保存这份宝贵的财富,将来有一天交到孩子手上,那将是多么宝贵的礼物啊,这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啊。当开启这本书时我也开始记录女儿的一些有趣的事,即使不细致、不全面,但我努力在做,女儿,妈妈希望你能原谅我的无知。

读了这本书首先在对女儿的态度上会影响我,更耐心的倾听,更关注孩子的意愿。

其次从阅读中学习怎样做父母,怎样做人,怎样教育孩子,怎样与孩子相处,这是我的另一收获。

佩服周先生的冷静理性,对问题透彻的分析理解力,以及独特的视角,更佩服他与女儿平等的观念,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面对女儿的谦虚态度真的令人动容。

这是一本令人在无法形容的令人感动不已的书,()他用最朴实的文字,将遗落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演绎为女儿啾啾最美丽的人生笔记。将女儿生活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记忆用爱串起来,串成了这串宝贵的珍珠项链。

忍不住地想象:假若天下的父母都能如他般,记录小孩儿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用一个普通父亲的爱,去温暖一个普通孩子的心,让岁月在甜蜜的回味中变得安静而舒展,让亲情在勤劳的记录中变得充实而温馨,那么,就连这个世界,也会因为被爱浸染而变得美好许多吧!

再联想到班级的学生的家境,真的很同情这些孩子,父母离异的很多,即使正常家庭可是父母也只关注孩子的成绩。真是可悲,也许中国教育陷入泥潭的主要原因在这吧!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