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小学心理课情绪教案(精选10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心理课情绪教案 篇1
一、动画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首先送给大家一个礼物,你们猜会是什么呢?
2.学生各自猜想。
3.老师要送给大家灿烂的笑容,还有无比快乐的心情!来,让我们一起看大屏幕吧(学生观看幽默视频。)
师:同学们,刚才我看到大家看视频时忍不住笑出了声,谁能说说你当时的心情?
生:(可能是高兴,有意思,有趣,开心,快乐)
师:快乐是一种美好的情绪体验,能让人身心健康,对我们的生活、学习都有积极的影响,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就带着快乐的心情,乘坐“快乐大巴”一起“向快乐出发”(出示课题《向快乐出发》)
二、说说快乐
(出示课件)第一站:“寻找快乐”
师:古人讲“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你们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快乐,让一份快乐变成几十份快乐吗?那么谁来说说,生活中什么事让你感到快乐?
师(小结):对了,刚才大家享受到了很多快乐的事情,我们在优美的环境里会快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会快乐,别人表扬自己的时候会快乐。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发现快乐就在我们的身边。
三、故事屋
师:可是生活中不会总是阳光明媚,也有不快乐的时候,这不,一位老奶奶就遇到了麻烦事儿,让我们赶紧乘坐“快乐大巴”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有一位老奶奶,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草帽,小女儿卖雨伞。她们都很孝顺,照说老太太应该很快乐,可是,她却天天愁眉苦脸,为什么呢?原来雨天的时候她愁大女儿的草帽卖不出去,晴天的时候她又愁小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于是她晴天也愁雨天也愁,总是不快乐。
邻居看到了,告诉他一个好方法,她就天天眉开眼笑了。你知道怎么回事吗?
(学生议论)
原来啊,此后每逢天晴,她就想老大的生意肯定好得很,每逢下雨,她就想老二的伞肯定卖的俏。这么一想,心情就舒畅了。
师:大家说老奶奶是怎么赶走烦恼的呢?你曾用过什么好方法赶走了自己的烦恼呢。能不能和大家说说?
(根据情况,教师总结)
向别人倾诉的确是一种解决的好办法。
不开心的时候自己发泄也是个好办法,可见你一定是个心胸开阔的人。
转移注意力,把不快乐转移了,渐渐也就忘记了不开心,你是聪明的孩子。真有办法。
(板书:倾诉、合理发泄、转移)
师(总结):你们真是聪明,不但能发现自己身边的`快乐而且能把原本的不快乐变成快乐。老师在这里也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快乐小秘方”!
A、当你不高兴时,可以深深呼几口气,马上就会觉得心情轻松多了。(试着做一做)
B、看看漫画和小笑话,说不定你会哈哈大笑起来。(看一幅漫画)
C、听听欢快的音乐,唱唱欢快的歌,可以给我们带来好心情。(听《健康歌》)
四、摘取快乐果
我们的快乐大巴开得越来越远,咦?这里有一颗快乐树啊,快乐果里面会有什么呢?谁愿意打开看看?
(让学生上讲台上点击苹果)摘取快乐果。
第一个:快乐是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第二个:快乐有魔力,可以“传染”给别人。
第三个:如果把自己的快乐与别人分享就能更加快乐。
第四个:寻找快乐的同伴。
第五个:把你的快乐传递给你周围其他的朋友。
师:原来快乐果里藏得都是创造快乐的秘诀啊。
五、总结:
老师:同学们,“快乐大巴”到达终点了,今天我们经历了一次短暂的快乐之旅,我相信,只要大家积极去寻找快乐,努力去创造快乐,用心去珍惜快乐,快乐就会像你的影子,永远陪伴着你,希望大家都能在快乐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小学心理课情绪教案 篇2
一、教学目的:
帮忙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自己,什么是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懂得什么是悦纳自己。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明白正确评价自己有利于身心健康。能够接纳自己的优缺点,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使自己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写有关人物的形容词题板、格言条幅、个人小时候的生活照片、森林动物演出大会故事配乐录音及录音机。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老师明白大家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学生,这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朋友,它最近的情绪不好,请大家帮忙它。
2.学礼貌理
(播放课文录音故事)
请每个同学对小黄莺说句话,老师把大家说的话录下来带给小黄莺。
(学生轮流发言的同时老师为学生录音)
在我们的生活中在许多人,他们也有过小黄莺这样的烦恼,但是他们能正确的对待自己的问题。书中的课文就给同学们介绍了一名美国残疾人的故事,请一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
3.活动明理
(1)分主角表演“小马过河”。表演结束后
A.请小马说说开始时为什么不敢过河?
B.请观众说说之后小马为什么又敢过河了,完成了妈妈交给的任务?
C.请演员与观众共同分析:如果小马不了解自己的身高与潜力,结果会怎样样?
(2)模仿人物:请参加表演的同学尽量表现出被表演同学的.特点与优点,然后请问同学们猜一猜被表演的同学是谁?这个同学还有什么优点?再请这位同学说说自己的优缺点以及自己的特点。
(3)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图画纸,并将写有形容词的条幅贴在黑板上,请同学们参照词语为自己画像。
要求:画得不好没关系,但要在图画上表现出自己的优点。
冲动顺从好奇助人独立爱争论细心沉着节约的周到合作文静乐观固执有效率的。
4、总结全课
这天,同学们在活动中开始学会怎样正确地找到自己的优缺点,回家后请你将课后[实践园]中的话读给妈妈听听,再把[实践园]中的小报作好,把它贴在你的床头,每一天看看自己的长处,增加一份信心,就会增加一份前进的力量。
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要记住,不论美丑,世界上只有一个你。
小学心理课情绪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理解、体谅他人的社会认知能力和情感倾向,体验同学间友好相处的美好与幸福。
2、行为与习惯:能够体谅他人,设身处地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逐步养成社会认知能力的良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懂得班级中的同学关系的正确处理是其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之一。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增强其体谅、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4、过程与方法:采用讲故事、表演、设置问题情景、小组交流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情境体验,通过回忆自己的感受和移情,自觉产生同情心理,从而主动行出应该为他人着想,尊重、信任他人,善待他人的结论。
教学重点:
使学生明白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给自己及他人带来的愉快体验。
教学难点:
能够感觉、理解、想象他人在一种特定情境中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
制作与本课有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谈话:
二、情境体验出示课件心海起航
1、我的日记
(1)提问:你能体会“我”感受吗?
(2)找比较胖的`同学谈感受。
生N:我这么胖很难为情,平时又没有别人动作敏捷,听到他“肥猪”的喊声,我觉得受到侮辱,没有尊严。
(3)议一议,小结:不能给同学起侮辱性的绰号。
2、小辩论。
(1)提问:如果你们班里也有这种情况,你会去劝阻吗?
(2)分甲、乙两组,不会劝阻的为甲方,会劝阻的为乙方,说出理由。
(3)辩论赛。
甲方:
①这不关我的事。
②他们人多,我无法阻止。
③我不喜欢他。
乙方:
①要尊重、理解、相信他人。
②不能侮辱别人,给同学起外号是不道德的。
③同学之间要平等相处,互相帮助。
(4)老师适时进行正确指导。
三、活动一,秀秀我的名字
四、都是外号惹的祸。
五、我的书。
六、心海拾贝。
小学心理课情绪教案 篇4
一、教学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青少年的思想和心理也在发生着变化。由于他们主观上对事物的认知还存在着片面性和模糊性.再加上外界环境影响,容易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或做出一些过激的事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但是他们有对心理咨询存在误解,认为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去找心理老师或咨询师,这对于他们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因此,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状况并正确看待心理咨询十分必要。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心理健康并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2、澄清学生对于心理咨询的误解
3、是学生愿意主动找老师进行心理辅导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1、使他们明白心理健康的标准
2、让他们明白各类心理问题
3、让同学们从内心愿意接纳心理咨询
五、教学过程:
1、首先向学生澄清“心理”指的是什么
2、向他们逐一讲解心理健康的七条标准,并插入测智力小游戏使他们轻松学习,之后向他们呈现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表现,让他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
(2)情绪健康
(3)意志健全
(4)行为协调
(5)人际关系适应
(6)反应适度
(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3、通过测心理压力的小游戏,引导学生讨论心理问题,给学生讲解什么是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的.类型有哪些,并让他们正确认识心理咨询是什么,从心里愿意去找心理咨询师做咨询或找心理老师作辅导。
心理问题是是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局部异常状态,不存在心理状态的病理性变化,具有明显的偶发性和和暂时性,常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由一定的情景诱发,脱离该情景,个体的心理活动则完全正常。
心理问题包括三个类型,发展性心理问题,适应性心理问题,障碍性心理问题。
作业:请同学们写出自己最近的心理困扰以及对此课的期望。
小学心理课情绪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理解、体谅他人的社会认知能力和情感倾向,体验同学间友好相处的美好与幸福。
2、行为与习惯:能够体谅他人,设身处地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逐步养成社会认知能力的良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懂得班级中的同学关系的正确处理是其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之一。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增强其体谅、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4、过程与方法:采用讲故事、表演、设置问题情景、小组交流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情境体验,通过回忆自己的感受和移情,自觉产生同情心理,从而主动行出应该为他人着想,尊重、信任他人,善待他人的结论。
教学重点:
使学生明白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给自己及他人带来的愉快体验。
教学难点:
能够感觉、理解、想象他人在一种特定情境中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
制作与本课有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谈话:
二、情境体验出示课件心海起航
1、我的日记
(1)提问:你能体会“我”感受吗?
(2)找比较胖的同学谈感受。
生:我这么胖很难为情,平时又没有别人动作敏捷,听到他“肥猪”的喊声,我觉得受到侮辱,没有尊严。
(3)议一议,小结:不能给同学起侮辱性的绰号。
2、小辩论。
(1)提问:如果你们班里也有这种情况,你会去劝阻吗?
(2)分甲、乙两组,不会劝阻的为甲方,会劝阻的为乙方,说出理由。
(3)辩论赛。
甲方:
①这不关我的事。
②他们人多,我无法阻止。
③我不喜欢他。
乙方:
①要尊重、理解、相信他人。
②不能侮辱别人,给同学起外号是不道德的。
③同学之间要平等相处,互相帮助。
(4)老师适时进行正确指导。
三、活动一,秀秀我的名字
四、都是外号惹的祸。
五、我的书。
六、心海拾贝。
小学心理课情绪教案 篇6
一、设计理念:
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可以说,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难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另外,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也使得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设计此次活动,旨在让学生懂得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有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更要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人人都不可避免。
2、初步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3、每个人都应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用勇于挑战自我的勇气和毅力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三、活动准备:
1、课件(名言、图片、音乐等)。
2、心理小测试题。心理专家的牌子夹
3、学生带好笔。学生奖品
4、相应材料(4x55)
5、小花50朵,大花1朵
四、活动过程:
(一)快乐篇(学生绘画,背景音乐一)
导入,揭题。
1、师:同学们,万物滋润,百花盛开,听,大自然中花开的声音,多么美妙,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你的桌上也有一朵这样的花。
学生拿起老师为他们各自准备的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老师拿起花)
师:这朵美丽的小花就代表你自己,花是美丽的,你同样是美丽的。(老师放下花)人人都说生命如花,让我们来观赏一下花开的情景。
2、(点击课件,快乐篇):大屏幕上出现一朵、多朵开得绚烂无比的花(要有花开过程的动感美)
师(手指画面):花儿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开得是如此美丽。生命如花,你手中那朵美丽的小花仿佛就是你自己。(点击课件,返回到主界面)
师:人就像花儿一样,并非一路全是阳光和雨露,难免要经历“虫害”“风雨”,那如何让我们这一朵朵小花在风雨后绽放得更美丽呢?
3、揭示主题:风雨后,花儿绽放得更美丽(教师口述课题,贴大花)
师:把我们的心交给这句话,和老师一起慷慨激昂地说,……(教师手指课题)
小学心理课情绪教案 篇7
教学内容:不当“小皇帝”
主题:克服任性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认清任性的坏处。
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改掉任性的坏毛病。
教学重点:
认清任性的坏处。
教学难点:
改掉任性的坏毛病。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小品——任性的“小皇帝”
教师要事先挑选好六名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同时指导学生进行排练(强调台词的语调和神态,注意形体动作以及道具的设计)。
1、教师课堂点题:同学们,任性是我们生活中常常会见到的,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任性的问题,先请大家观看一个小品。
2、出示思考题:
(1)谁是任性的“小皇帝”。
(2)“小皇帝”有那些坏毛病。
(3)任性又有那些坏处。
3、提出观看要求:认真观看、积极思考,告诉学生这就是对同学的`尊重。
二、讨论
1、讨论方法指导:讨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在讨论的过程中,要各抒己见,求同存异,要心平气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虚心、仔细地听取别人的见解。
2、就以上问题分四人一组相互讨论。
3、根据小品内容,结合自身情况,讨论任性有那些坏毛病和坏处。
三、展开
1、自我测试,完成调查卷(要求认真、如实的填写,告诉学生诚实是一个人的美德)
2、找出克服任性的方法
3、针对调查卷所出现的任性问题全班进行讨论交流。
四、小结
1、自我评价:这堂课我们主要讨论了一个什么问题?你认清了任性的坏处了吗?在你身上是否存在任性的问题,找到改正的.办法了吗?你学会讨论的方法了吗?你有收获吗?
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讨论了“任性”,大家都很认真,也在克服任性方面动了不少脑筋,相信同学们一定不愿做任性的孩子,对吗?
五、总结:
任性是一个大坏蛋,千万别和它做朋友。
小学心理课情绪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学会关心他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与朋友相互理解;
2、当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能多反思自己的言行,尽量对他人宽容;
3、学会珍惜友情,与朋友平等对待。
教学重点:
学会关心他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与朋友相互理解;学会珍惜友情,与朋友平等对待。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引入
你是独生子女吗?你希望自己的朋友理解、信任、帮助自己吗?你知道理解、信任、帮助是相互的吗?友情可贵
1、看41页一组图,
2、妈妈为啥陷入深深的沉思?
3、交流一下在你心情不好或遇到困难的'时候,得到朋友的安慰和帮助是什么心情?
小结:有了幸福就共享,有了痛苦,要一起分担,这就是朋友。
想想友情体现在哪里?说说自己的实际体会。
我在你身边作为朋友,你应该在什么时候在他的身边?
二、引导学生注意别人什么时候需要自己的关心和帮助,从而引导他们从生活细微处学会关怀,学会付出。结合实际事例说一说。
说说:当朋友(xxx)的时候,我会(xxx)。
活动:
你有什么烦恼的事吗?试着把它说出来,让大家和你一起分担。
说说自己的烦恼事,说说什么是移情?
三、心灵体操。
活动1、照镜子
活动二、心心相印。
活动三、如果我是你。
四、心海拾贝,课后关注周围的同学。
传递友好
小学心理课情绪教案 篇9
一、活动方案的设计思路:
新课程改革涌现出了一大批的教育思想,比如快乐学习、快乐教育,主张“让孩子快乐起来”,何为“快乐”,“快乐”的最高内涵应该是身心的快乐。再看一下中国小学生的现状,传统的教育模式束缚了孩子身心的发展,主观能动性受到遏制,让他们产生了厌学的心理,苦于无人理解,烦恼重重,甚至心理过于压抑而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如何让学生快乐起来,真正享受童年应有的快乐,基于这样的思考设计了这一心理教育活动方案,在活动中与同学们一起去寻找快乐,探求快乐的真谛。
二、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排解烦恼的方法,释放自己的身心,使学生知道应该微笑着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个快乐的人。
2、学会更好地调节自己,使自己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三、活动对象:
主要针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
四、活动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学习资料、心理小短剧、PPT演示
五、活动过程:
(一)谈话揭题本节课的活动主题。
共同探讨两个词语:“快乐”和“烦恼”
分别将快乐和烦恼划分为四个等级,你属于哪一个?
师: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快乐”与“烦恼”的话题,一起去探寻如何面对烦恼、排解烦恼,找到快乐的妙方,从而笑对人生。
(二)创设情景,回忆倾诉烦恼:
1、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令你不快的事情吗?
2、学生们回忆烦恼。请大家拿出小纸片,把最近你遇到的令你烦恼的事写进“烦恼收集站”。(学生活动)
3、学生倾诉烦恼:
同学们把你刚刚写在卡片上的烦心事说一说,让同学和老师听一听。把自己心里的烦恼说出来之后,你感觉怎么样?
(三)交流方法,心理疏导:
1、观看两个情景短剧,评析是非:(多媒体播放)
(一:丹丹又生气了;二:明明和亮亮的故事)
2、教师导语:我们看了几个同学生气时的表现,请大家讨论,他们为什么生气,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同桌讨论。
3、心理体验:丹丹今天穿了件新买的衣服,自己挺满意的。可是,同学芳芳却说:“什么新衣服,真难看!”请你体验一下此时丹丹心里会怎么想?
学生先说一说,然后老师给出三种丹丹此时的心理反应,让同学们猜一猜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1)丹丹这样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觉得特别伤心。
(2)丹丹这样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觉得没事,不怎么生气。
(3)丹丹这样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觉得很快乐。
5、师小结:一个人遇到不顺心或不公正的对待时,他心里会想:我为什么这么倒霉、我真不幸运。而很多事情的好坏,取决于我们的.想法,有时候换个角度想问题,能让我们摆脱烦恼,增强自信,找到快乐。
(四)分享经验,体验快乐:
1、请你说说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是怎么调整自己心态的?
2、在小组交流会后全班交流:做自己喜欢的事;听听音乐,唱唱歌;看看漫画……
3、现在,让我们来准备一份“心理快餐”,把你寻找快乐的方法写在或画在卡片上,放在快餐盘里。
4、享用“心理快餐”:
现在,大家行动起来,伴随着一首快节奏的歌曲一起来享用美味的心理佳肴吧!同学们要细听歌词,从歌词中找到释放烦恼的方法。接着大家把这段一同唱一唱。
在本堂课的最后共同齐唱《幸福拍手歌》,边唱边抛开烦恼,跟着歌词大意拍手、拍肩、跺脚,释放自己的身心,体验快乐。
六、活动总结:
真心希望看到我们的集体中,人人都是“快乐天使”,同时还要学做为别人排解烦恼的“快乐天使”。要在平时留心身边的小伙伴和家人,发现有不快乐的情绪的时候,设法找到原因,试着为他送去快乐。让我们共同打开心扉,让快乐齐飞扬!
小学心理课情绪教案 篇10
设计理念:
我们都知道,与人友好相处的人际关系小窍门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处理得当,和和气气;处理不当,心里产生怨恨。所以我设计人际心理活动方案,来调整他们的心态,帮助他们改正缺点。活动的中心主体是学生,建立在“合作”和“情感”的基础上,学会如何正确地去处理人际关系,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中的规则,学会换位思考,从而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活动目标:
1、让学生懂得在人际交往中,发生磕磕碰碰的事情是难免的,关键是学会如何正确地去处理人际关系。
2、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伙伴之间友谊的珍贵。懂得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快乐,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3、让学生学会一些处理人际关系的小窍门,结交更多的好朋友。
4、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中的规则,学会换位思考,从而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活动重点:
1、让学会掌握人际关系的小窍门,不断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2、引导学生善于换位思考,不要以“我”为中心,要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
活动准备:
学生提前自制的礼物;音乐《找朋友》,《快乐向前冲》;写有字词,数字,诗句的卡片,奖品。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拍手游戏
在上新课前,我们先来放松一下心情,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做!用你右手的一个手指拍击你左手的掌心,然后再用两个手指拍击掌心,再用三个……直到用五个手指一起拍
2.谈体会:问:为什么五个手指一起拍击手掌时才会有很响的声音呢?(生答)
3. 揭示课题
其实是因为五个手指一起合作才会成功地拍出响亮的声音,如果他们不合作,就象刚才一样,用一个或者两个手指去拍是不会有响亮的声音的。
二、“找朋友”
1、把学生自制的礼物贴上数字,再让每个学生抽取带有数字的.卡片,然后按照与卡片上对应的数字领取礼物;
2、老师把准备好的各种卡片打乱,让学生按顺序抽取卡片,寻找与自己手中卡片上内容相同的另一张卡片(如:对应的诗句,相同数字或相同字词),两人即成为搭档进行接下来的游戏;(音乐:《找朋友》)
3、好了,同学们,都找到自己的小伙伴了吗?那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今天的第一个游戏吧。这个游戏叫做:两人三足。(音乐:《快乐向前冲》)
(游戏规则:通过找卡片活动的两个人为一组,将两人的其中的一只脚绑在一起,然后两组同学进行比赛,看哪组先拿到前方放着的气球,先拿到的一组获胜,这样进行车轮战,最后胜出的那组为冠军,可得到奖品。)
4、游戏结束,谈论游戏感受与体会。
三、“滚雪球”
现在,我们大家都来用自己的方式介绍自己。首先请一个同学闭上眼睛,说出一个特征,如:穿红色衣服;戴眼镜等等,凡是有这个特征的同学就请站到前台,从第一个同学开始介绍自己,接下来第二个同学介绍完自己后再介绍前一个,第三个同学介绍完自己就介绍前两位同学。就这样接下去。最后再请那位闭上眼睛说特征的同学说出前台所有同学的信息,再介绍自己。同时在介绍别人的时候,要看着那位同学。大家明白了吗?好,现在游戏开始!
四、“我们都是好朋友”
所有学生围成一个圈,开始转圈,并且听老师指令做出相应动作(注:所有动作都是对所在位置前面同学而做的)。如:拍拍他的肩,摸摸他的头等等,若有同学做的动作与指令不符,则要接受惩罚。(惩罚可由学生或老师来出)
五、总结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与人相处是我们的必修课,经过这节课的活动,我们知道了人际交往和合作的重要性,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要和平与人相处,多多和他人交流, 扩充我们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