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读后感

笔构网

2025-10-06读后感

请欣赏《一线教师》读后感(精选10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线教师》读后感 篇1

在两个月的假期里面,学校发了本管建刚老师的《一线教师》,要求我们在这段时间里面好好的去看看这本书籍,领到书后随手放进自己的包里面,随后的日子里面因为杂七杂八的事情,再加上自己没有天天读书的习惯,所以渐渐的忘却了,有一天和同事通话后才想起自己还没有看过这本书。

本着完成任务的心态看完了整本书,管老师书中一个个生动的案例看起来好像和我们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来说没有多少的联系,但是细细的'琢磨后其实不然,体育课作为一门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体育老师不光光是简单的上完一堂课这么简单了,怎么样去把一节课上“好”一直以来都是我解决不好的问题,就说体育课的纪律吧,体育课不同于其他室内课,我们学校的场地又“特殊”有时候会出现五个班级在一块小小的场地里面上课,这个时候纪律性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一直来采取高压的状态,每天上课都是一副“臭”面孔。虽然学生听话了,不会有一些碰撞摔倒的事故的发生了,可是学生在学习体育技能或者游戏的时候也变的缩手缩脚了,生怕一个不对就又要受到老师的批评了,这样的课堂效果达不到快乐体育的要求,在看了管老师的对于管理纪律的叙述的后,知道管理学生的纪律是一门艺术,光靠一味严格是没有用的,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策略。比如在游戏迎面接力的时候,可以把学生有没有站好队伍来作为比赛胜利其中一个条件,我想这个效果肯定比大声呵斥学生要来的有效果,适当的鼓励比严厉的批评更会让学生喜欢上你,那样学生也会因尊敬你让你的课堂变的有纪律但又不失快乐。

总之,在管老师的书中有很多的方方面面都有我需要学习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虽然不能做到管老师那样事无巨细的坚持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但也会尽努力去做好一名合格的一线体育教师。

《一线教师》读后感 篇2

寒假在家,在调整自己、筹备过节、走亲访友的同时,我没有忘记每天晚上睡觉前翻看床头的《一线教师》这本书。管老师是用自己的行动在写书,在告诉我们为师的真谛。他的很多方法都是我们看到就能用上的,很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本书《一线教师》。里面为班主任出了很多招儿,很有借鉴价值。“家长做试卷”出十道测试题,测试家长对孩子的了解程度。家长做好后,班级小干部收上去,与同学预先写好的答案对照批改。我相信,这个活动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特别是那些将孩子的教育责任一股脑推给学校的家长,会有一份特殊的体验和思考。想象平时我们也召开家长会,可每次都是老师讲家长听,什么作业要求、学习纪律、注意事项之类的,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家长听的不屑于顾,完全没有老师和家长的互动。看到这里,我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思 。是呀!每次家长会后,家长都会给老师丢下这么几句话:孩子交给你了,不听话你可以收拾他;俺孩子最近一段时间咋样?俺孩子你抓紧点儿,他就是太贪玩儿了,俺孩子你多费心了,以后你多管教等等。在他们认为教育孩子就是老师你的事情,很少家长会说些会配合老师共同教育好孩子之类的话语。以后家长会上,我们也可这样出些测试题来测试一下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很多家长以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情,孩子送到学校他们就万事大吉啦!当孩子学习落后时,当孩子行为有异常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老师对他的孩子关注不够,却没有想到自己对孩子了解多少,关心多少。“家长做试卷”活动可以让那些将教育责任一股脑儿推给学校的家长,有一份特殊的体验和思考。“卫生清单制、值日单位1制”实行目标责任制,既给学生压力又让他们有了动力,还增强了他们的集体意识,团队精神。其实,书中说到的班级卫生情况,又何尝不是作为班主任的我们经常遇到的并为之头疼的呢?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有时训斥,有时调查,有时惩罚,也有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至于班级卫生时好时坏。其实,做任何事情,要想把它做好都不容易,这就需要我们动脑筋想办法,就像文中所说的,刚开始,必须每天都有老师看着学生做值日,给值日生打分,实行“组长责任制”,要给组长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还要明确任务,就像文中所说的“卫生清单制”,给组长落实的方向,因为他们毕竟是孩子。除此之外,还要让他们明白大家是一个集体,一个团队,荣辱与共,既给他们压力还要给他们动力,最终更要让他们感受到真正的劳动带给他们的自豪和快乐。

总之,要想班级有很好的发展,是需要我们反思、总结、想办法,充分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因素,不要孤军奋战,要相信集体的力量,争取家长的支持,班干部的协助,任课老师的配合,因为团结就是力量。

《一线教师》读后感 篇3

前不久经朋友介绍我在网上拜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一线教师》这本书。

书中的“十个一线”即“一线作业学、一线纪律学、一线协助学、一线情感学、一线育人学、一线自立学、一线个案学、一线激励学、一线复习学、一线反思学”给了我无限的思考。这不就是我们一线教师工作真实写照吗?

书中记录了管老师作为一名底层的一线教师,每天大量付出,却不为人知的部分,看书中的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例子,仿佛就在记录身边的琐事。这其实应该是我们每个一线老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曾经或正在抑或将来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诸如学生作业问题,课堂纪律问题,班级管理问题,育人问题,考试复习问题及教学反思问题等方方面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管老师以自己的智慧,以一个探索者的精神记录了自己的解决这些问题的良策。这过程中,管老师设身处地地道出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困惑与迷茫,忙碌与艰辛却又快乐地工作着。这应该也是我们每一位工作在平凡岗位上的一线老师的心声,同进也为我们在教学方法,管理策略作了很好的引领,对我们真是大有裨益埃

让人佩服的一点是管建刚是一位校长,作为校长的他,能如此超脱,一心一意教自己的'书,走进学生,亲近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蹲下来悉心聆听他们的心声,熟悉他们的呼吸,为孩子们提供最切合的教育,为他们铺设好最适合他们的道路,让学生们能够在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声中他们张扬个性,茁壮成长。什么叫用心做教育,这就是最好的回答!

俗话说“读书,多读教育经典,经典可以使人趋真向善;经典可以使人宁静志远;经典可以使人荣辱不惊;经典可以使人气质高雅;经典甚至可以改变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改变我们的人生。”

《一线教师》读后感 篇4

“好读书,不求甚解”,真是我的写照。喜欢看书,喜欢看到满架,满墙的图书,喜欢在暖暖的阳光里看书;喜欢在大雨滂沱的日子,喜欢在秋雨连绵的日子,躲在被窝里看书。或者,窗外白雪纷飞,坐在落地窗前,有暖暖的暖气,看着书,偶然看看外面的飞雪,感觉很惬意,很美好。 只是,很对不起这种爱书的嗜好--------书是看了,知识倒没有收获多少,写作能力也没有什么提高。想来,还是太浅薄,只读,不思,更别提动手写。

近几日比较迷恋管建刚的书,看了《一线教师》,感慨颇多。心里想想,和朋友聊聊,就是没有决心静下心来写写。勉强一下吧。

一、关于作业方面的。

一线“作业学”。提到了关于他自己对作业的种种看法做法。我也很重视作业啊,我也曾经多次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就是文中所说的“弹性作业和作业典型”,“作业和考试成绩联姻”。都是去尝试,人家是真的做,当成一件事来做,而我呢,想想,动两下而已,不能坚持。除此之外,文中说“作业态度和人生态度”“计分格,作业的一部分”,提醒我更要注意作业细致方面的要求,接下来的工作,要从这点开始。

二、关于纪律。一线“纪律学“。

我们的早读前,也是很容易乱哄哄的,来的早的忙着交作业,早的还没有安静下来,后续的又来交作业,借鉴管老师的经验,我果断的改成了:早读到教室不交作业,直接读书,早读下课,三分钟内交齐,由课代表送去。效果好多了,其实,我之前也考虑过这个问题,甚至也施行过数天,因为刚开始监管不够科学,没有坚持,也就不了了之了。看了这本书,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办法可以用啊。放心大胆的用吧,关键是刚开始几天的提醒,监督。一件事坚持下去,就可以慢慢养成习惯。

三、“课堂,有节制的笑”。

文中对学生的引导说:课堂可以有笑声,但是这笑声跟“取笑”无关,跟“嬉笑”无关,笑,是会心的笑,节制的笑,不是没完没了的笑,恨不得一堂课笑完了拉倒。是啊,我们平时上课的'时候,如果调节一点情绪,就很容易出现收不住的时候,这些道理可以讲给孩子们听。学习需要安静,为学不外静敬二字,教人先去骄惰二字。不“静”怎么思考怎么获得?不“敬”怎么能肃然?

四、关于和孩子的情感。一线“情感学”

提到了很多和孩子们之间的小故事,叙事细腻,故事感人。其实,正如文中所言,所有一线的教师,哪个没有这些感人的,温馨的小故事?俯首皆是,信手拈来。只不过,都流落在岁月的长河中,都被惰性所忽视,慢慢的,回首我们的教学生涯,很虚无很飘渺,没有重量,恍恍惚惚,十几年就那么过去了!

五、关于激励。一线“激励学”

“我的每日表扬”“管老师专项奖”“邀请学生做事”“化批评为表扬”“不妨和学生打个赌”“与离自己最近的人比”“比知识教学,能力教学更重要的”。这部分内容,更是贴近地气!几次感慨,几番笑着和同事惊呼:我也是这么做的呀,我和他做的差不多呀!同事笑谈:那为什么区别那么大呢? 人家成了“大家”。我们还是名不见经传,别说成名成家了,就连一套自己的特色,自己的思路都没有呢!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或许就是那么一小点,这一小点,成就了巨大区别吧!

书中,值得一看,值得一学,值得一思,值得一试的东西还有很多。这是一本真正的“一线教师”。透过此书,看到了管专家厚厚的思索,沉甸甸的记录,智慧的凝聚。路,是这么踏踏实实走下来的,当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会很有成就感,哪怕没有成名成家,如果我们也有这些文字为证,等我们老来的时候,是不是回忆也会丰满点?甚至想,等老了,有些呆滞了,有了这样的文字为证,是不是回忆也不那么苍白?是不是可以靠它来唤回我们的智力?

瞬间想法很多,形成文字,感觉无力,不能很好的表达心情,这或许就是眼高手低的缘故吧。

此书,让我有这么点决心--------不要抱怨什么,静静的去做即可;想了就做,做了就坚持,哪怕坚持的过程中发现不合适,那就改;及时地记录下自己的心,就当是给老来留下点回忆吧。

《一线教师》读后感 篇5

作为班主任,第一要紧的本领就是得管得住班级纪律,因此,带着想从管建刚老师的“一线纪律学”中得到“灵丹妙药”的我,把“一线纪律学”反反复复看了许多遍。

看“一线纪律学”中,“吵闹的早上安静下来了”,“慢乱差”变成了“快静齐”……可见问题隐藏于平常小事中,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不能光看到事情的表面现象,更要透过现象发现其本质的问题所在,并对症下药,采取对应的解决措施。

回想自己的班级,早读,起初是老师不到班,班上乱哄哄的,后来,我指定五个同学每天早上轮流领读、领背,慢慢的,早读的气氛出来了,后来这段早读的时间,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再比如中午书法课之前这段时间,我是让学生看课外书的,虽然由组长监督,但还是只要老师往教室门口一站,学生才立马拿起书,做出认真看书的姿态,究竟是不是脑眼合一呢?老师不得而知,后来我就在班上宣布:只要中午书法课之前在班上认真看书的.学生,组长要记下名字,在月养成教育评比中,绿色读书卡就是这些一个月中每天坚持认真读书的学生。别说还真有效果,以后每天这个时候认真看书的学生越来越多了。还有班上的“量化积分”制度,我也是最近看到班上有部分学生习惯差,常常扣班分才定制的。班上有十二个小组,每个小组发一个本子,组长管理。组长记下本组名单,每个学生没有基础分,不论哪位老师上课,只要课上表扬一次加五分,批评一次扣五分,如果大队委检查扣班分一次,被扣分的学生组长要扣其十分,如果做好事给班上加分的学生,组长要给其加十分。每周五班会之前各组长要算出本组总分、个人得分,如果哪一组得分最高,组长和得分最高的学生老师要警醒口头表扬和物质奖励,本组成员全班进行表扬。哪一组分最低,这一组中分最低的学生将离开本组,一周坐在最后角查看,表现好方可归队。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极高,每天都有人给我汇报:老师,今天我班谁谁扣分了,老师,今天谁谁做好事为我班挣分了。从中我看出了:学生给我汇报的何止是分数,更是他们对班级荣誉的极大关注。

我想:对于这一群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孩子来说,老师要想“拿住”他们,真的要想办法,动脑筋,重视细节。因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就隐藏在这些细节当中。

《一线教师》读后感 篇6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这又是一本枯燥无味的教育理论书籍。但当我看完序言和目录的时候,我一阵惊喜。书中竟是管建刚老师的教育随笔,里面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仅仅是娓娓道来的亲切与自然,让我手不释卷。于是利用晚上时间我仔细阅读了这本书。

书中一个个贴近于平日教学的鲜活案例透漏着管老师对学生的爱,透漏着管老师面对学生时的耐心,透漏着管老师工作和教学中的智慧和艺术。这本书让我在班级管理和语文教学上都有所收获。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管老师的“一线激励学。”

在书中管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激励是管理艺术的核心艺术。一线教师离不了激励学的运用。一线教师要努力成为一名激励学生的.高手。善于激励的老师,能够焕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于干枯中找到一汪清澈的泉涌;能够点燃起学生内在的精神火种,与困境中获得超越的勇气和力量;能够给学生心中镌刻入奔腾的蓝图,与失败中想见成功的喜悦和美好。”由此可见激励在教学中还是很重要的。儿童都是喜欢表扬、鼓励而厌恶批评、指责的。“管老师的专项奖”如:“最佳语文小助手、”“最大进步奖”、“作文新星奖”、“作文成就奖”、“课堂表现奖”、“学生细致奖”管老师的这些奖项的设计其实就是根据学生的特长为每一个学生设计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看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让我明白:教学中激励应该是多角度,多方面的,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自觉地能动的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发展优势去努力,使自己能够全面发展。

除此之外,书中的“一线作业学”、“一线纪律学”等等都能让人从中找到一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细细的读书中每一篇文章,每一个故事,其实管老师在这些细节中体现出来的智慧来自于他对学生无私的爱;来自于他的善于观察分析;来自于他的坚持不懈,细致踏实!

《一线教师》读后感 篇7

刚接到《一线教师》这本书,我还不以为然,自己不就是一线教师吗?还看什么《一线教师》?没想到一翻开书,我就爱不释手,连续五个晚上就看完了。看完书后,我自叹不如,我虽然是班主任,所做的却远远不如不是班主任的管老师!

管老师书中的“十个一线”即“一线作业学、一线纪律学、一线协助学、一线情感学、一线育人学、一线自立学、一线个案学、一线激励学、一线复习学、一线反思学” 给了我深刻的影响,也给了我无限的思考。书中列举的一个个案例,虽是作者亲历亲为之事,但却像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

在管老师书中的“十个一线”中,我最欣赏的是一线作业学。在我十几年教学生涯中,最头痛的就是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每个班级中总会有几个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我总是把很多精力放在抓学生的作业上,但总是事倍功半,而且把自己弄个筋疲力尽。可是不抓又不行,就像管老师说的:要抓好考试,一定得抓好作业,这对考试、对分数最直接、最管用。大凡学习后困生,都是作业不及时完成、拖拉不止的'学生,今天的作业明天交,明天的作业后天交,后天的作业老师的脑子里挂不住了,他们趁此溜作业的号。管老师真是太了解学生了!上学期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位学生——王帅鹏,他是个很聪明的学生,但很懒,总是不按时完成作业,所以语文成绩很不理想。我就利用下午放学后把他留下来补做作业,一个星期后,他连续几天能按时完成作业了。我以为大功告成了,就放松了警惕。没想到有一天我突击检查发现他又有三天日记没有写了,还骗我忘带作业了。我很生气,立即打电话给王帅鹏家长,了解到王帅鹏这几天回家根本没做作业,总是告诉家长作业已经在学校做好了。放学后我问他为什么不做作业,他竟回答:“第一天没做作业,见你也没检查,后来慢慢地就更不想做了。”我听了,无语。

于是,这学期一开始,我就在班里严格作业检查制度。班里挂了一个作业检查笔记本。记录学生每天作业完成情况。完成好的校信通表扬。不好或写的不够规范的。也发短信提醒家长认真辅导,迎头赶上。制度定下来之后,每天到校小组长提醒学生把作业放在桌子左上角。早读一下课我在班里一个一个检查。记录反馈。这样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就提高了。也认真起来了。

从管老师的“一线作业学”我得到启示,我发现自己在处理这方面的工作还缺乏足够的恒心和毅力,更缺乏足够的教育智慧。教学本身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除了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缺少一份耐心,我更应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培养自己的教学智慧。

《一线教师》读后感 篇8

一般来说,读教育教学书籍,多多少少有些枯燥,因为其中理论性的语言难以马上消化理解。但当我捧起管建刚老师的《一线教师》时,却爱不释手。因为读这本书,让我感到非常亲切——它用朴实、真实的语言记录了管建刚老师的平凡教学生活,在这些教学生活中,经常会找到自己的影子;因为读这本书,让我学到了教育智慧——它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记录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可以说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是教育教学的细节处理的艺术和智慧宝库。

整本书分为十个手记,包括:作业学、纪律学、协助学、情感学、育人学、自立学、个案学、激励学、复习学、反思学。掩卷深思:每一章每一节都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一、读“一线协助学”的感悟。

管建刚老师的教育教学和我们所有的一线老师一样繁杂而琐碎,但他的教育教学工作主题明确,落到实处,并巧妙地运用一条非常清晰的线——“每日简评”拴着。“每日简评”将教书与育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教育工作系统、细致、深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爱心,管老师在“一线协助学”中讲述了一个教育主题“我为班级做点事”给我很大启发。首先,管老师做了一番演讲:“每天,为班级做点‘额外’事,你为班级做事,也是为自己做事,你为同学做事的同时,也正在为自己打造一颗宽广、善良、正直、受人欢迎的心灵。”演讲之后,管老师宣布本周“每日简评”的主题为“我为班级做点事。”接下来,管老师就观察同学们的表现,一旦发现同学中的爱心行动,就不失时机地给予赞美。并让同学们根据这一主题,进行每日简评,写出自己在这次主题活动中的`感受。通过这次主题活动,班级起了极大的变化:同学们学会了不计报酬地为班级做事,知道了为班级做事是开心的,更感受到了什么叫集体荣誉感。像这样的教育主题还有很多很多:“从预备铃到上课铃,我在做什么?”“每天让妈妈笑一笑”“ 每天收获一点点”等等。

反思自己的主题教育活动,每个学期都根据学校工作重点、班级学生特点有计划地开展着,但总觉得不够系统,不够深入,教育效果也不是十分显著。向管老师学习,每周抓住一个教育细节,紧紧围绕一个教育主题,有计划、有实施,有反馈,有总结,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读“一线激励学”的感悟。

有人说,教育的第一名字叫“影响”,第二名字叫“激励”。一线教师要努力成为激励学生的高手。善于激励的老师,能够焕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于干枯中找到一汪清澈的泉涌;能够点燃学生内在的精神火种,于困境中获得超越的勇气和力量;能够给学生心中镌刻入奔腾的蓝图,于失败中想见成功的喜悦和美好。管老师的激励方法很多,也很妙!书中细致地描写了“我的每日表扬”、“管老师专项奖”、“邀请学生帮老师做事”、“与离自己最近的学生相比”、“化批评为奖励”等激励方法操作的具体过程和神奇效果。

就“我的每日表扬”与大家分享。管老师深知:一个小优点,一表扬,可能催化成一个大优点。他要求自己尽可能做到,每天找到一位同学的一个优点,真诚地表扬一位学生,而且是尽可能地找出时间当众表扬。管老师不是班主任,所以能够利用的零碎时间不多,有时挤不出时间当全班的面表扬,管老师就将一周来记下的“每日表扬”发表于《班级作文周报》上。他又发现《班级作文周报》上表扬,能留下文字的痕迹,缺点是不及时,不能“每日表扬”。于是,又将“每日表扬”搬到了博客上。管老师说:“促使学生向身边的榜样看齐、学习、追赶,是班级授课制下最重要的教育教学优势。榜样需要教师去发现。教师每天发现一个表扬的对象,就是每天给班上注入一道榜样的清泉,就是每天给学生注入一道心灵的力量。”说实话,我也经常表扬学生,但没有做到像管老师那样用心去观察每一个学生的优点,没有做到像管老师那样每一次表扬都把学生当作榜样,郑重其事地当众表扬,没有做到像管老师那样长年坚持做着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每日表扬”。

向管老师学习,重视“每日表扬”,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实际的帮助,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展示自我、受到表扬、成为榜样的机会。

教育需要智慧,管老师是一位智者。他深知儿童心理,一切从学生出发,尊重他们、关爱他们、赏识他们,遇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总能想出一个个教育教学的妙招。看完这本书,愿我们能把读书中点点滴滴的感悟和收获运用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之中。

《一线教师》读后感 篇9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教师面对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孩子,将教育的真谛发挥得淋漓尽致。小到作业的收缴,大到良好班风的建设,管老师都是用心在琢磨。虽然他不是班主任,却有着班主任的使命,将孩子的一切放在心中,从孩子学习生活的点滴抓起,用心揣摩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为孩子拥有精彩的人生奠定基础。

特别欣赏的是管老师的“一线作业学”,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枯燥乏味的说教,用平淡朴实的语言,详尽地阐述了他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组建作业竞赛小组”让孩子树立竞争意识;“与作业拖沓者订作业合同”让懒孩子用“好作业”回击别人的嘲笑;“弹性作业和作业典型”引导学生向身边的榜样学习;活动凝聚了管老师的良苦用心,招招见效。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管老师的激励学。正如书中所说:一线教师要努力成为一名激励孩子的高手。孩子有了进步,或者做了一件很小的好事,或者坏习惯有了改善等,都需要教师给予关注。教师及时恰当的喝彩,可以增加动力,提高积极性。管老师建立的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奖励机制。如“每日表扬”、“管老师专项奖”、“邀请学生帮老师做事”、“药走偏方”、“和学生打赌”、“与最近的人比”等等。这些充满生命力、充满人情味的教育,告诉我们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在感动之余,我也尝试着像管老师那样用心去观察每一个孩子的优点,在课堂上和微信群里表扬。学期结束我结合孩子们的特点,给他们颁发了“劳动小能手”、“进步之星”、“礼貌之星”、“学习标兵”等。假期里我结合孩子实际情况,制定了习惯养成记录表,另外鼓励家长每日把孩子做家务、学习、锻炼身体等方面的或者视频发在微信群里。我们任课老师看到后都会对孩子进行鼓励,坚持做着每日表扬。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展示自我、受到表扬、成为榜样的机会。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收获满满。

借用管老师的一句话,用以自勉“一线教师除了站在大地上,还应用诗意的目光不时眺望一下地平线;一线教师除了耕耘、忙碌,还应不时仰望星空,让星光照亮自己实践的智慧。”

《一线教师》读后感 篇10

当我刚拿到管建刚老师《一线教师》这本书的时候,说实话,我真是又惊又喜。一直以为学校为我们选择的会是一本本厚厚的教育理论书籍,翻开目录的那一刻,我才发现这是我一直寻找的教育随笔。上班之初,身边的老师,往日的同学就一直推荐我阅读此类书籍,我也一直在寻找,在这过程中,我有幸拜读过薛瑞萍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感触很深。但是,在她的文章中叙述的主要是一年级小孩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而我现在所从事的是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孩子,无论从心理特征、性格还是其他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仍然还是存在很多的疑惑,特别是在课堂常规方面。利用寒假的时间,我仔细拜读了管老师的《一线教师》,让我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一线‘激励学’”这一篇章。

管老师在书中说过这要一段话:“善于激励的老师,能够焕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于干枯中找到一汪清澈的泉涌;能够点燃起学生内在的精神火种,于困境中获得超越的勇气和力量;能够给学生心中镌刻入奔腾的蓝图,于失败中想见成功的喜悦和美好。”可见,激励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兴趣爱好;根据儿童乐于鼓励、表扬,厌恶批评、指责的特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从多方面、多角度激励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自觉地、能动地根据个人的特长和发展优势去努力,让自己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莎士比亚说:“我们得到的赞美就是我们的薪水。”大人亦于此,儿童更需要赞美。我们应该毫不吝啬赞美的语言,让激励始终伴随着学生的成长历程。对学生取得的进步,要善于进行鼓励性表扬;对学生的点滴成绩,要善于及时捕捉并夸奖;对学生独特的个性,要善于表示由衷的赞叹;对那些不畏权威、敢于质疑的学生,要善于表示真切的钦佩;尤其对于学习暂有困难或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学生,我们要细心地剖析其可能的积极态度和正确思维,鼓励他大胆表达,和学生们一起倾听他发言,真诚地陪同他进步,精心保护其每一个进步的足迹。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