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精选8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 篇1
知识能力目标:
1、培养读古诗的兴趣,感悟诗的意境。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的词语,读懂诗的内容。
3、能具体地写自己经历的、印象深的一件事。
4、语言实践活动中,锻炼听说读写的整体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精神。
人文教育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学习不怕吃苦,有恒心的精神。
教学准备:
1、齐白石画像及其篆刻作品若干。
2、收集喜欢的童话或编写童话。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读背背。
1、导入课题。
你们学过哪些古诗?谁愿意背一首自己喜欢的诗给大家听听。现在我们来读、背一首新的古诗《登飞来峰》。
师范读——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质疑——互相释疑,教师点拨。——熟读成诵。
2、阅读齐白石的故事,说说你对齐白石有了哪些了解。——再读,交流文后思考题。
——课外搜集自己喜爱的齐白石书画刻印作品。
第二课时
1、导入课题,引起兴趣。
让学生回忆生活中曾经发生过什么事,牵动着你的感情—高兴的、委屈的或者难过的。
举例:你喂的小动物突然死了;最要好的伙伴误解了你;或者通过努力漂亮地做好了一件事等等。
2、自我选择习作题材,思考习作思路。
3、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征求意见。老师巡视,了解、指导。
4、指名介绍自己习作的内容和叙述顺序。教师顺着学生思路适当点拨。
5、教师提出习作要求:写一件事要写具体,要表达真实的感情。还要一边写一边读,注意把语句写通顺。
6、习作起草。
第三课时
一、了解学生习作起草的情况。让没有完成草稿的,继续进行。对已完成草稿的.,掌握习作内容与语言表达状态。
二、选两篇内容与表达方法不相同的作文当堂批改。
三、自我修改与同学间相互修改。
四、誉清。要求书写认真、工整。
第四课时
一、导语。
今天的实践活动,由同学们自己组织、安排,进行自我学习、锻炼的语文活动。同学们要主动参与,珍视展示自我的机会,要发挥讲演的才能,体验合作的乐趣。
二、主持人:今天我们班进行“童话故事”讲演活动。
1、分小组互讲,推选讲演代表。
2、正式讲演每人次不超过3分钟。
3、评议。(评议要求:演讲者要充分发挥讲演的才能;认真倾听,尊重别人;以鼓励为主进行评议。)
三、小组活动。互讲、推选代表。
四、上台讲演。(各组派代表)
五、评议。
六、延伸。
1、将各组童话整理、装订成册。
2、挑选一个新颖有趣的故事改编成童话剧,自导自演。
教后小结:
口语训练,贵在有序地练。这个练不是个别的练,而是让每一个孩子充分参与进来,通过同桌互相讲、评价,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鉴赏语言的能力,大大方方在众人面前讲话的能力。长期坚持,必获硕果。
《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读读背背绕口令;复习汉语拼音,区分“g、h、”“j、x”“z、zh”等易混的声母,区分两拼音和三拼音。
阅读成语故事《南辕北辙》,理解成语的意思,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小声读绕口令
教师巡视,及时发现读不准的字音。
二、师板书易读错的字,标上拼音,指导学生对比读,读准易读错的字音。
三、读准字音后让学生放声读
个人读、“开火车”读、男女接读、齐读
四、进行背诵赛
五、建议在课外读物中找些绕口令来读。
默读《南辕北辙》,边默读边画出不懂的词句,提出不懂的问题。
让学生通过查成语词典,自己弄懂“南辕”与“北辙”的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南辕北辙”的意思。
教学后记
习作(写自己与动物之间的趣事)
教学目标
写清楚自己与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
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学习与同学互相评改习作。
教学准备
提前布置学生与小动物玩耍,注意观察自己与动物之间发生的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
自由说说自己最喜爱的动物以及它与自己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
二、分组说后评议
怎样把你喜欢的动物的特点以及它与你之间发生的事情说清楚、吸引人。
三、在全班汇报,小结写法要点
四、学生作文,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辅导
第二课时
一、教师及时浏览学生作文,备好示范评改的习作2~3篇。
二、示范评改
展示评改文,指导学生评改。
1.读一读,画出写好的地方和有问题的地方。
2.讨论修改。
3.总结修改文章要注意的方面:
标题是否合适。
语句是否通顺。
是否符合习作要求。
三、学生互相评改
对照习作要求评改,不仅发现缺点,还要多找闪光点。
四、自评自改
指导学生再认认真真修改自己的习作,朗读一遍,默读1~2遍,在读中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准确的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前鼻音与后鼻音,声母“n、l”.
2、 区别形近字、同音字,在语言环境中感知汉字丰富的意义。
3、 初步了解比喻句,会说简单的比喻句。
4、 主动积累词语,发展思维,提高识字和表达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增强珍惜时间,发奋求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巩固生字,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激发阅读兴趣。
难点:认识比喻句,会说一些简单恰当的比喻句。
教法预设
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练习巩固法、讲演结合
一谈话导入。
1、学习了本单元课文,我们又进入了“快乐实践园”积累与运用的学习。今天我们要看一看谁表现最好,能够主动学习,大胆发言。
2、学生浏览一遍课文,说说本次积累与运用的学习任务。
二、学习“说好普通话,注意带点字的读音”(幻灯片)
1、 自读词语,借助拼音读正确。
2、 抽生读,全班学生帮忙矫正字音。
3、 同桌互读,矫正读音。
三、 齐读词语,对比方言与普通话发音,感受说好学习“你还认识我吗?”(幻灯片)
1、学生自读词语。 春天总会有新的.变化,瞧,生字朋友走到一起又组成了新的词语,赶紧去和他们打打招呼吧!不会读的请教老师,同学。
2、齐读词语—男女生分读词语—抽生读词语
3、引导想像,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想象画面。
4、发散思维,看看自己还知道哪些AABB式的词语,采取鼓励策略,知道的越多越好。
四、学习“比一比,再组词。”(幻灯片)
1、先出示文中所给的三组词语。
2、自读辨析,组成词语,写下来。
3、反馈学生的词语,并丰富词语,引导学生用自己组的词语说一句话。
4、引导发现,汉字的字形、读音不同,表达的意义不同,让学生感知语言文字的丰富意义。
5、拓展延伸,对以上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五、学习“读读说说”
1、读例句,认识比喻句。
2、展开想象,想一想星星、圆月、弯月还会像什么。
3、拓展思维,想一想生活中你熟悉的事物还像什么?
六、学习读读背背
1、学生借助拼音练习读《惜时》,采取自读,互读,赛读,齐读,抽读的方式。
2、把自己读懂的内容讲给大家听,教师根据学生发言适当解释,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时间的宝贵。
3、自主交流说一说自己平时是如何节约时间,爱惜时间的,今后还要怎么做,来节省时间,珍惜时间。
七、自主识字,培养识字兴趣。
1、学生自主识字读书。
2、小组内互读。把你认识的字跟小组同学分享,在交流中学会更多的生字。
3、介绍方法,鼓励自主识字。 小组内推荐识字最多的同学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和途径。
4、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八、课堂总结
学生说一说这节课自己的收获。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有语文,做个留心生活的孩子,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积累词语,明白道理。
2、阅读短文,完成文后题目。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小组学习
⑴ 熟读6句格言。
⑵ 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对这些格言的理解。
⑶ 背诵。
⑷ 交流其它格言。
2、全班汇报
二、阅读短文
1、导入 你们听说过大鹏鸟的故事吗?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名字中带有“鹏”字的学生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
2、自由读短文,说说大意。
3、组内讨论文后思考题,质疑。
4、全班交流讨论,解疑。
5、再读短文。
一、训练要求
1、如果你们班有条件,但还没创办班级图书角,建议你和全班同学一起动手,创办一个图书角。
2、如果班上已经建立了图书角,那就想一想,应怎样使图书角更加充实、完善。
二、训练重点如何创办班级图书角或使之更加完善。
三、训练过程
1、课前调查了解班内图书情况。
2、想一想如何创办图书角。
⑴ 以小组为单位商讨,人人献计献策。
⑵ 班上交流,各小组间互相补充,有不同意见可以共同探讨。
⑶ 商讨如何完善图书角。
3、动手实践 同学们,把你们的好想法付诸实践吧!老师相信,经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班的图书角一定会办得非常好,使图书角成为大家的良师益友。
【习作训练】
一、训练要求
1、请你把自己最后悔的一件事写下来,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如果不愿意写这方面的事,写别的事也可以。
二、训练重点 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三、训练指导
1、导入新课,激发写作兴趣。 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后悔的时候?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做错了事,不要灰心丧气,它会使你吸取教训,增长生活的经验。同学们想不想把自己最后悔的一件事写下来?
2、明确习作要求。 学生自由读,领悟要求。
3、开阔思路,回忆自己后悔的事。 想一想,自己做了哪些后悔的事(如做错了事,怕挨骂而撒谎;和要好的同学吵了嘴,影响了友谊;由于粗心大意,错怪、冤枉了别人……)
⑴ 选择好合适的'材料。想好你最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事,这件事为什么让你后悔,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⑵ 重点突出让你后悔的地方。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来细致刻划,以更好表达文章的中心。
⑶ 按一定的顺序写,条理要清楚。写事作文一般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写,因为这样便于将文章写得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4、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四、范文点评
我奶奶去世了,带着我深深的爱去了!使我的一次过失成为自己终生的悔恨。每当我想起那件惭愧的事,我的脸就一下子红到脖子根。(开头点题) 我的奶奶患半身不遂和心脏病,多年卧床不起,我和爸爸常去看她。 一天我和爸爸又去看奶奶,路上爸爸给奶奶买了许多又大又红的蜜桃。一进门,奶奶就用她那不很灵活的手把我拉到身边,一会儿摸摸我的头,一会儿亲亲我的脸,笑得合不拢嘴。这时,爸爸走过来对我说:“筱卉,快给奶奶洗桃去。”我来到厨房,把桃倒出来,这一个个白里透红、红里透粉的蜜桃真是招人喜爱。“这么多桃,奶奶一个人吃得了吗?我也最爱吃桃子。”我心里说着,便向四周看了看,没有人,“我只吃一个。”我说着便拣了一个顶大顶红的放到嘴边,咬了一口,顿时,我觉得嘴里甜滋滋的。三口两口,一个桃子便被我消灭了。“真甜,再来一个。”我不禁又拿起一个吃起来。“筱卉,你的桃子洗好了没有啊?”“噢,好了,好了。”我狼吞虎咽地吃完了桃,一抹嘴儿,把桃子端了过去。爸爸挑了最大的,把皮剥了,递给奶奶。可奶奶却把桃子送到我面前说:“筱卉,这个给你吃。”看着奶奶慈爱的面容,我突然觉得对不起老人家,于是,我说:“奶奶,您吃吧,我不吃。”“这个给你吃,我这儿还有呢。”我不敢看奶奶一眼,低着头接过了桃,放到嘴边咬了一小口。不知怎么的,我觉得我的嗓子眼好像堵了什么东西似的,怎么也咽不下去。(爸爸让“我”洗桃,我却偷吃桃。当“我”把桃子端到奶奶身边,奶奶舍不得吃,让给“我”吃。) 回去的路上,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奶奶平时那么疼我,什么好吃的都舍不得吃,留给我,可我今天却那么不懂事,下次再去奶奶家,我一定要给她老人家道歉。(回去的路上,“我”无比后悔。) 第二天,我中午放学一回家,就觉得家里气氛不对,爸爸悲痛地告诉我:“昨天奶奶心脏病突发,去世了。”我听了,如晴天打了一个霹雳,泪水不禁夺眶而出。奶奶,您为什么不等我认错就离我而去,您为什么不给我一个认错的机会啊! 每当想起奶奶,想起这件事,我就觉得对不起她老人家。这种无法弥补的过失仿佛使我懂得了做人的美德,使我长大了许多、许多……(结尾照应开头。)
【评析】
爸爸给奶奶买了桃,久病在床的奶奶却把大的先递给“我”,怎么不觉惭愧呢?当我决定向奶奶道歉时,她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了,怎么能叫“我”不觉得悔恨呢?文章构思巧妙,情节曲折,感情利朴实真挚、生动感人。
每当我看到小猫,总忍不住要去抚摩它,和它玩一会儿来赎罪。你一定会问,这是什么原因?因为我有一个让我悲伤而后悔的故事,虽然它过去很久了,但我忘不了。 记得我读三年级时,爸爸不知从哪儿抱来一只小猫。它全身长着黄黄的毛,摸上去毛茸茸的,十分舒服。一双椭圆形的眼睛滴滴溜溜地转着,发出机警的目光。我一见到它,就喜欢上了这只可爱的小花猫,不时地逗他玩,给它洗澡、吃饭……才几天,我就和小猫产生了深厚的友谊,可以说是形影不离。(描写小猫的外形以及和小猫的友谊。) 可是好景不长,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那天,我正咬着笔杆,冥思苦想地做着思考题。可是这题好像和我“绕圈子”,我绞尽脑汁地想,可还是无济于事。我这个人是急性子,拼命跺脚像疯了似的。小猫看见后,“喵喵”地叫,好像要为我分担“忧愁”,可我偏不领“情”,朝着它大叫大喊:“你这臭猫,就知道叫,别的什么也不懂。哼!你再叫可别怪我不客气。”我狠狠地训了它一顿后,又气急败坏地做起作业来。小猫听了我的话,绿宝石般的眼里散发出一道无可奈何的光芒。又用爪子抓了抓自己的“头发”,好像没听懂我的话,又昂起头,“喵喵”地叫了几声,似乎在说:“小主人,你干吗发那么大的火。”“这只坏猫,我今天不教训你才怪呢!”我双手叉着腰,两眼瞪得大大的。”小猫见了直往后退,眼里似乎发出恳求的目光。我却一点“慈悲”心肠都没有。当时,我也不知自己是怎么想的,飞起一脚,把小猫踢出了家,接着还傻乎乎地想:这下我可以安静地做作业了,准做得出。(事情的经过写得很详细,心里活动描写好。由于“我”是一个急性子,在作业没做出来,小猫逗“我”的情况下,用脚踢了小猫。) 过了好久,我终于张冠李戴地做好了作业,却不见小猫了。那时我的气已经消了,心里十分着急,想:小猫会到哪儿去?它可是挺乖的。最后,我在门口找到了眼睛里含着泪水,已经“长眠不醒”的小猫…… 我抱着死猫,呆呆地站着,心里不知是酸还是辣。小猫和我玩时的高兴情景,又像放电影似的浮现在我眼前……我好后悔呀!当初,我为什么要这样没有道理地把小猫踢死。我真是个只会拿别人出气的饭桶……我的眼眶慢慢地湿润了,全身像僵硬了似的,慢慢地闭上了眼睛,一动也不想动。(写作者的后悔。) 我要永远记住这个不光彩的故事,我要用我的眼泪洗刷它。这个故事也给我了一个启示: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行,不然会造成一个令人悲伤后悔的结果。(从事情中受到启示。)
【评析】
这篇作文主要写了小作者在未做出作业的情况下,听见小猫叫就觉得烦,最后用脚踢小猫,导致小猫含泪死去的事。通过这件事,作者感到深深地后悔,并从中受到启示: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行,不然会造成一个令人悲伤后悔的结果。文章重点部分写得详细,突出了中心。
一天,我顺手拿起二年级的课本,看到了《诚实》这篇文章,列宁小时候走亲戚,不小心把亲戚家的花瓶打碎了,最后勇敢地承认了错误。我看完这篇文章,心潮起伏,不能平静。以前看这篇文章,并没有什么触动,可今天……我脑子里好像有个小人在斥责我:真羞,真羞,有了错误不敢承认。亏你还是个少先队员呢!我赶紧捂住脸,不敢往下想了。我打开了抽屉,取出了破茶杯,向李阿姨家跑去。
五、动笔写作 同学们拿起你手中的笔,把你当时的感受写下来吧。这件事虽令你很后悔,但能使你从中受到教育,悟出一定的道理。如果不愿意写这方面的事,写别的事也可以。
《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区分独体字作偏旁时笔画的变化,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2、积累词语,感悟词语与句子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连词成句的能力。
3、背诵古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绕口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读一读,比一比”的汉字卡片,“照样子写一写”的词语卡片和插图,《杂诗》的诵读录音。
学生:收集绕口令。
教材简析
本次“积累与运用”共有七个方面的训练内容。一是“读一读,比一比”,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掌握独体字作偏旁时笔画的变化。二是“你还认识我吗”,既复习巩固所学生字,又积累词语。三是“比一比,组词语”,区别形近字,提高识字能力。四是“照样子写一写”,依照例子和插图,让学生连词成句,感悟词语与句子的关系。五是“读读背背”,感受古诗的优美,积累语言。六是“读读玩玩”,读绕口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七是“自主识字园地”,旨在激发学生主动识字、乐于识字的愿望。
本次“积累与运用”的重点是感悟词语与句子的关系,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建议本课用2课时。
解读与提示
“读一读,比一比”中的独体字作偏旁时笔画发生了变化:“王”、“子”、“足”的最后一笔横或捺都变成了“提”,“足”的第六画撇变成了“竖”,“木”的最后一笔捺变成了“点”,“女”字长横变成了“短横”,“雨”字的二、三笔竖、横折钩变成了“点”、“横钩”。教学时,可先读题明确要求。教师分别出示左右两边的字,让学生认读,并通过比较,说说自己的.发现。也可由教师具体指导一组,其余的由学生按照此法在小组、同桌独立完成。扩展:还发现哪些字作偏旁时样子变了。
“你还认识我吗”,复现与重组生字,读起来琅琅上口。可让学生先自读词语,也可采用小组合作的练习形式,让学生人人动口,在读中巩固字音,积累词语。再采用开火车读、比赛读等方法,检查学习效果。
“比一比,组词语”,可让学生先比较每组字的异同,再组词语。
“照样子写一写”,可先读题明题意。从例子入手,结合插图,帮助理解句意,让学生在读中比较,体会在不增减字词的前提下如何连词成句。再让学生尝试着练习,集体交流汇报,也可用词语卡片做“连句子”游戏进行订正和扩展练习。提醒学生注意使用标点符号。最后读句子,体会词语与句子的关系。其中词语在句中的位置变了,但意思不变的道理不必告诉学生,只要学生能连成两个句子就行了。(枝头结满又红又大的果子。又红又大的果子结满枝头。)
“读读背背”,可先复习王维的《鸟鸣涧》,然后听一遍录音或听老师朗诵这首诗。“应”读一声,“著”在这里读“”。再以跟读、同桌互读、抽读、自读等形式读通读顺古诗。最后赛读,比比谁先记住,并在小组内开个朗诵会。注意不讲解诗的意思,但可告诉学生王维是唐朝著名的诗人。
“读读玩玩”,绕口令《你们就像花》极富情趣地描述了学生尊敬老师,老师关爱学生的动人场面。可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同桌互读互纠,把绕口令读通读顺读快。
这些字学生能认多少是多少,不要拔高要求。对识字多的学生可适当表扬,以肯定他们识字的积极性。如有时间,可让学生自由请识字多的同学介绍介绍经验,自由请好伙伴教教自己读不认识的字。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诗的学习
1、让学生背诵二册时学过的王维的古诗《鸟鸣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借助图画,听一遍《杂诗》的录音,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读通读顺古诗。
3、小组内开个朗诵会。及时鼓励,引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二、巧设计,辨变化
1、以孙悟空火眼金睛辨妖魔的故事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2、出示第一题的每组字让学生读,观察独体字作偏旁时的变化,争当“小悟空”。
3、小组或同桌互相发表意见,全班交流,找出变化。
4、说说自己还发现哪些字作偏旁时样子变了,并选择自己想写的字写一写,评出若干“小悟空”。
三、多种形式,积累词语
1、学生自读第二题词语,同桌互助读准字音。
2、边读边想象,利用开火车读、比赛读等形式检查学习效果,积累词语。
四、读读比比,组成词语
1、出示第三题的每组字让学生读,认真观察比较每组中两个字的异同。
2、用形近字组词语,看谁组得正确,组得多。
五、看看比比,玩玩写写
1、学生看第四题的例子和插图,读两个句子,并体会词语与句子的关系。
2、尝试练习,用词语卡片做“连句子”的游戏,写出句子,再读一读。
六、读读赛赛,读中有悟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你们就像花》的读音,同桌互读互纠,读通读顺。
2、出示插图,以多种形式读,说说自己明白了些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
3、赛读,激励学生比一比谁在课外收集的绕口令多,利用以后的活动课开展一次绕口令比赛。
七、自主识字,自我检测
《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熟读、记忆12个成语,理解成语的含义,培养学生积累成语的习惯。 2、训练学生自己阅读短文,读通读懂,重点要了解短文叙述的顺序,理解短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3、练习运用日常生活用语,与他人流利地交谈,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明、大方的交际习惯。 4、训练学生在作文时要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内容要真实,语句要通顺。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熟读、记忆12个成语,理解成语的含义,培养学生积累成语的习惯。 2、训练学生自己阅读短文,读通读懂,重点要了解短文叙述的顺序,理解短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今天我们来学习“积累运用二”。二、学习读一读,背一背 1、自由读、理解。 2、指名读、讨论、交流。 3、背一背。
三、阅读 1、出示阅读提示: ⑴ 读短文,要求把短文读流利。 ⑵ 数一数,短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讲的是什么? 2、学生阅读、反馈。 ⑴ 指名分段朗读,说一说每一段讲的是什么。 ⑵ 重点了解短文的.叙述顺序。 ⑶ 短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含义?请谈谈你的理解。 3、总结。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想法?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口语交际】
购书,谈体会
【学习目标】
练习运用日常生活用语,与他人流利地交谈,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明、大方的交际习惯。
【教学步骤】
一、训练要求 1、对自己担任角色的话要表达清楚。 2、要对购买的图书及作家有所了解。表演读书后的对话,能就新买的书,读书心得等进行交谈。
二、训练准备 1、二个或三个同学结组去买一次书,用心观察书店营业员,记下营业员的语言。 2、买来一本新书认真看,了解书的作者及图书内容。 3、想一想自己读书后的体会或心得。
三、训练步骤 1、引入,揭题: 同学们喜欢读书,也喜欢买书,现在请你们分别担任角色书店营业员,“我”、“爸爸”来表演对话。 2、准备表演 自由结组,试演。 3、选较好的到讲台上表演,表演完一组,大家评议。
【评议要求】
1、语言是否符合角色特点。 2、语言表达是否清楚明白。
【作文】
我的小伙伴
【学习目标】
训练学生在作文时要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内容要真实,语句要通顺。
【教学步骤】
一、习作要求 1、选择小伙伴的一些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 2、把事情写清楚,语句要通顺。
二、习作准备 按一定的顺序。把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表达清楚。
三、习作步骤 1、启发谈话 在童年生活中,你可能结识了不少伙伴。他们有的是同学,有的是邻居,有的是亲友的孩子。你了解他们吗?喜欢他们吗?他们中是不是有人做过的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选择一些事,写出小伙伴的特点。 2、明确要求 ⑴ 审题:小伙伴是写人的,通过一些事表现小伙伴的特点。 ⑵ 写事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表达,做到条理清楚。 ⑶ 语句要通顺。 2、指导选材 ⑴ 学生回忆自己小伙伴的事。 ⑵ 小组交流选材。 ① 所选事例是否能突出人物品质特点。 ② 事情的经过是否说得清楚、具体。 4、练写
《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积累用来表示人物动作的词语。
2、背诵成语组成的反义词。
3、口语训练。
4、习作。
教学重点:
1、积累词语、成语。
2、口语表达训练。
3、进行习作能力训练。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用来表示人物动作的词语。
2、说说照片里的故事。
3、丰富构成反义词的成语。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温故知新
语海拾贝
口语交际
指名读词语。
这些词语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
范读词语。
你知道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吗?
你还知道这类词语吗?
学生自主学习。
讲解词语意思。
你知道各组成语之间是什么关系吗?
你能举出一些反义词的成语吗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说说照片里的故事,请你们拿出准备好的照片,讲一讲照片里发生的故事。
小结:大家说得不错,每个人都有许多照片,每一张照片里都隐藏着小故事,有时间在选一两张照片,把其中的故事讲给你的朋友听。
读词语。
自读词语。
这些词语都是用来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
自由发言。
自由轻声读,同桌互相纠正发音。
利用工具书,查找词语的意思。
自选一张照片,小组内发言。
小组内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完成习作。
2、自主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巩固积累
指导习作
指导修改
听写用来写动作的词语。
听写语海拾贝中的词语。
指名读题。
本次习作提出了哪些要求?
过渡:可以写照片里的`任何人、事、物,只要与相片里记录情景有关的任何事物都可以写。
谁来说说你写的是什么?
小结:不管写什么,要把想表达的内容说清楚、说具体,让人看得明白。
请你把写好的习作读给你的同桌听听,请你的同桌提提意见,在进行修改。
读学生修改后的习作,评价。
听写、互批。
反馈听写情况。
读习作要求。
写照片里的故事,可以写照片里的人,也可以写照片里的事,也可以写照片里的物。
选择照片。
自主回忆,选择习作的内容。
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把交流的人、事、物写下来。
写人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还有心理活动。要写出人的特点。
写事情的前因后果,写当时刹那间的事情、写照片里看不到的事情,可以充分想象。
自主修改。
互相评价。
《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区分独体字作偏旁时笔画的变化,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2、积累词语,感悟词语与句子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连词成句的能力。
3、背诵古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绕口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读一读,比一比”的汉字卡片,“照样子写一写”的词语卡片和插图,《杂诗》的诵读录音。
学生:收集绕口令。
教材简析
本次“积累与运用”共有七个方面的训练内容。一是“读一读,比一比”,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掌握独体字作偏旁时笔画的变化。二是“你还认识我吗”,既复习巩固所学生字,又积累词语。三是“比一比,组词语”,区别形近字,提高识字能力。四是“照样子写一写”,依照例子和插图,让学生连词成句,感悟词语与句子的关系。五是“读读背背”,感受古诗的优美,积累语言。六是“读读玩玩”,读绕口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七是“自主识字园地”,旨在激发学生主动识字、乐于识字的愿望。
本次“积累与运用”的重点是感悟词语与句子的关系,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建议本课用2课时。
解读与提示
“读一读,比一比”中的独体字作偏旁时笔画发生了变化:“王”、“子”、“足”的最后一笔横或捺都变成了“提”,“足”的第六画撇变成了“竖”,“木”的最后一笔捺变成了“点”,“女”字长横变成了“短横”,“雨”字的二、三笔竖、横折钩变成了“点”、“横钩”。教学时,可先读题明确要求。教师分别出示左右两边的`字,让学生认读,并通过比较,说说自己的发现。也可由教师具体指导一组,其余的由学生按照此法在小组、同桌独立完成。扩展:还发现哪些字作偏旁时样子变了。
“你还认识我吗”,复现与重组生字,读起来琅琅上口。可让学生先自读词语,也可采用小组合作的练习形式,让学生人人动口,在读中巩固字音,积累词语。再采用开火车读、比赛读等方法,检查学习效果。
“比一比,组词语”,可让学生先比较每组字的异同,再组词语。
“照样子写一写”,可先读题明题意。从例子入手,结合插图,帮助理解句意,让学生在读中比较,体会在不增减字词的前提下如何连词成句。再让学生尝试着练习,集体交流汇报,也可用词语卡片做“连句子”游戏进行订正和扩展练习。提醒学生注意使用标点符号。最后读句子,体会词语与句子的关系。其中词语在句中的位置变了,但意思不变的道理不必告诉学生,只要学生能连成两个句子就行了。(枝头结满又红又大的果子。又红又大的果子结满枝头。)
“读读背背”,可先复习王维的《鸟鸣涧》,然后听一遍录音或听老师朗诵这首诗。“应”读一声,“著”在这里读“”。再以跟读、同桌互读、抽读、自读等形式读通读顺古诗。最后赛读,比比谁先记住,并在小组内开个朗诵会。注意不讲解诗的意思,但可告诉学生王维是唐朝著名的诗人。
“读读玩玩”,绕口令《你们就像花》极富情趣地描述了学生尊敬老师,老师关爱学生的动人场面。可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同桌互读互纠,把绕口令读通读顺读快。
这些字学生能认多少是多少,不要拔高要求。对识字多的学生可适当表扬,以肯定他们识字的积极性。如有时间,可让学生自由请识字多的同学介绍介绍经验,自由请好伙伴教教自己读不认识的字。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诗的学习
1、让学生背诵二册时学过的王维的古诗《鸟鸣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借助图画,听一遍《杂诗》的录音,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读通读顺古诗。
3、小组内开个朗诵会。及时鼓励,引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二、巧设计,辨变化
1、以孙悟空火眼金睛辨妖魔的故事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2、出示第一题的每组字让学生读,观察独体字作偏旁时的变化,争当“小悟空”。
3、小组或同桌互相发表意见,全班交流,找出变化。
4、说说自己还发现哪些字作偏旁时样子变了,并选择自己想写的字写一写,评出若干“小悟空”。
三、多种形式,积累词语
1、学生自读第二题词语,同桌互助读准字音。
2、边读边想象,利用开火车读、比赛读等形式检查学习效果,积累词语。
四、读读比比,组成词语
1、出示第三题的每组字让学生读,认真观察比较每组中两个字的异同。
2、用形近字组词语,看谁组得正确,组得多。
五、看看比比,玩玩写写
1、学生看第四题的例子和插图,读两个句子,并体会词语与句子的关系。
2、尝试练习,用词语卡片做“连句子”的游戏,写出句子,再读一读。
六、读读赛赛,读中有悟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你们就像花》的读音,同桌互读互纠,读通读顺。
2、出示插图,以多种形式读,说说自己明白了些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
3、赛读,激励学生比一比谁在课外收集的绕口令多,利用以后的活动课开展一次绕口令比赛。
七、自主识字,自我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