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读《水浒传》有感(精选9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水浒传》有感 篇1
放假的这段时间里,我阅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说到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恐怕没有什么人是不知道的吧?它是由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施耐庵撰写的,而且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水浒传》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
这《水浒传》里的一百零八位好汉是这本书的主要亮色。他们个性鲜明,有老谋深算的,亦有勇猛豪放的,他们的性格将故事装点得更加丰富多彩,但毫无疑问,他们都是正义的。他们是英雄,是敢于与封建社会作斗争的英雄,是敢于救百姓于水生火热之中的英雄。
要说这本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人,我想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打虎的武松。
不过,我想到的可不是这个,而是绰号“黑旋风”的李逵。他在梁山泊享福的时候,想起远在在偏远乡村的母亲,便回乡去接母亲。不料,在沂岭上,母亲被老虎吃了。于是他怒从心生,杀死了四只老虎为母亲报仇。
而说到李逵,我们也可以同时想到宋江。在大家的记忆中,宋江有一个绰号“及时雨”。而他还有一个绰号,“孝义黑三郎”。他在知道父亲病故后,星夜赶回家奔丧。虽然他的父亲并没有真的逝世,而是想念他了,于是骗他回家,但宋江并没有因此责备父亲。还比如公孙胜。他因母亲年老无人奉侍,而不愿入伙梁山。
不过现实生活中,特别是九零后、零零后的年轻一代人身上又有几人能做到真正的孝顺呢?就在前几天,爸爸妈妈在饭桌上讨论事情的时候,我就听到了一些事。他们以前的朋友患了癌症,住院了。而那位朋友嫁出去的女儿,至今没去看过他,也没有照顾一个人在家的弟弟。
想到这,我也想到了妈妈。这几天,妈妈住院了。那天晚上,我趁着月光,看到妈妈急匆匆地出去。之后到了第二天上午,我一直都没看到。直到中午,妈妈打电话告诉了我这件事。听到这样的消息,我很难受。同时我也反思了我自己。想到了,以前因为妈妈做饭不好吃,而放下筷子离开的场景。妈妈每天要照顾奶奶,也要照顾我,实在是辛苦。我应该替妈妈多分担一些。
作为当代中学生的我们,哪一天父母不在为我们的衣食住行操劳呢?哪一个父母不为我们做到了他们能做的一切?而我们呢?有几个不是抱怨他们唠叨、烦人?因为一些小事不合心意而大发脾气。有些人还离家出走,让父母在家着急担心。这样的行为,还能称之为“孝”吗?
在小时候,奶奶就教育我,要在父母回家后给他们倒一杯水。给他们捶捶背呀,揉揉肩啊,让他们少操一点心。
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永不会忘记的传统美德。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莫要等到将来,再去后悔……
读《水浒传》有感 篇2
谁年少时没有过仗剑走天涯的梦;谁没有羡慕过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逍遥生活;谁又不曾想象过自己武功高强,正义勇敢,在战场上竭力厮杀。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重情重义,嫉恶如仇,这一百单八名好汉名扬四海,威震八方。
我很想穿越去那个朝代,也像鲁达武松般要酒要肉。俗话说无酒不成事,若是少了酒,哪还能有大闹五台山,哪还能有醉打蒋门神,哪还有一百零八位好汉!这酒就像强力粘胶一般将好汉们紧紧团在一起,任凭风吹雨打也始终凝聚在一起,造就了这个朝代的神话。
我很敬佩吴用。他是众多好汉中唯一武功一般的人,但他却给人很不平凡的印象。他用计如有神助,从智取生辰纲开始,他的神机妙算没有一次不令人叹服。在取生辰纲过程中,他仿佛能窥视人心,巧妙利用防范心理,使处处谨慎的杨志也未能避免中计。吴用不伤一毫便大获全胜,正如后人评价的:“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他虽狡诈,却心术生得端正,从未有过不义之心,相比宋江的哄骗之术,吴用显得忠诚得多。吴用与宋江看似宋江罩着吴用,实是吴用罩着宋江。如此足智多谋,赤胆忠心,怎不谓之英雄?
鲁智深是最可爱的一位好汉了。他的出场就极其血腥,这注定了他的结局:“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你对他的第一印象一定是粗枝大叶,可是随着情节的发展,你会发现他的心思似女人家细腻,他先安排金氏父女离开,再去寻郑屠户;在林冲刺配沧州后一路跟随,才免得林冲在野猪林遇害。其个性特点被作者刻化得十分鲜明。此般见义勇为,自可称之为英雄。
林冲是最能忍的。他的妻子被人调戏,他能忍;他被设计误入白虎堂,也能忍;就算在野猪林差点丧命后,他还是忍;在草料场被烧听见陆迁的话后,他终于再也忍不了了,雪夜上梁山。即便在梁山受到王伦等人的挤兑,却依然忍气吞声。这种逆来顺受的心性使他刚硬不起来,这种隐忍是刻在骨子里,改变不了的。但在关键时刻,总能拍案而起,例如火并王伦,这样才有了轰轰烈烈的梁山故事。他曾是枪棒教头,一身的武功却从未轻易展露。令人感动的便是他与鲁智深的兄弟之情了。林冲在深山独有一名好友就是鲁智深,他叫鲁智深一声哥哥,鲁智深圆寂后,林冲也暴死他墓前,这悲剧的结局也正是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的结局。这样的武艺高强,论为英雄绰绰有余。
梁山好汉们的命运从一开始造反的声势浩大,到招安后的支离破碎,吐露了作者对朝廷的不满与被奴役生活的愤懑。这种思想就被寄托在了梁山好汉身上。他们敢于造反,并积极参与其中,却又愿意归顺朝廷,也表现了忠君思想的严重。
这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但每个人义薄云天、侠肝义胆的性格,塑造了一百零八个英雄!
读《水浒传》有感 篇3
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
——鲁迅
一杆大旗,“替天行道”在天地之间舞动,示旗下英雄好汉为民除害,为天下深受压迫的百姓奋起反抗之决心。于是,天下便有这样的一伙人为人民之安、兄弟之义走上了一条起义之路。
本是天下四方之人,或隐姓埋名,或称霸于世,或是山贼,或为义士,或是平凡人却有颗不凡的心,或处于乱世却向往安宁。本不相识,却因都有义气,有刚正不阿的心,而齐聚在一起,从而血拼血杀,不顾生死为正义拼出一条反对封建残暴制度的血路。
在这条血路之上,涌现出无数条好汉的忠肝义胆,热血侠肠。“武松血溅鸳鸯楼”、“大闹飞云浦”,歼灭扰民安生、残害义士之人;“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火烧瓦罐寺”,铲除谋害良民、心存邪恶之人;“李逵中州劫法场”、“朱仝义释宋公明”,有情有义,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弟兄。
处于混乱世俗中,身不由己。为保众人安危,舍生取义,终被乱政掩埋。宋江在浔阳楼上挥毫泼墨,书写下豪言壮语——“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他把豪情与苦楚书写在浔阳楼墙上,也抛散进浔阳江内,任江水翻滚,掀起淘天巨浪。
本是除暴安良,却最终妥协,因为不反对天子被朝廷招安。宋江的忠心思想,不料成为妥协的核心,使起义军走向失败。才有了张顺的涌金门万箭穿身,宋江、卢俊义被奸臣害死,吴用、花荣在蓼儿洼哭祭宋江,终双双自缢而死。无数好汉丢掉性命,被势如雨的箭射杀,被冷如冰的剑穿身,倒在了敌人脚下,躺在血泊之中,成为战场之上的腐尸。本是替天行道的好汉英雄,人民的挡箭牌,但因忠义与妥协的双面性,才使全伙招安,扣拜于天子,屈服于朝廷。这样一来,就成为了朝廷继续施展暴政的一把利剑。本就民不聊生的社会更加雪上加霜,夜晚又有多少冤魂游荡,又能听见多少人的悲凄哭泣声呢?起义军们就这样成了棋子,被黑暗的朝廷控制、摆布。本是强盗,却替国家打别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
也许是宋江不该妥协招安,但真正使社会如此的是封建统治的腐败,尖锐的阶级矛盾。在奸臣当道,暴政横行的社会中,才有了这样惨烈的悲剧。才让原本声势浩大的起义之路成为了一次无声的呐喊。《水浒》,一部对历史批判的小说,才能真正让人们认识历史,了解真实的历史,总结历史的深刻教训。
读《水浒传》有感 篇4
初读水浒,我是敬仰崇拜的;再读水浒,我是疑惑不解的。
《水浒传》是中华四大名著之一,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瑰宝。它描绘了宋末农民起义,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波澜曲折,讴歌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但是,在这部伟大的作品中,我也看到了很多糟粕。
一是过于血腥暴力。在当今这个社会,我们提倡和谐,反对打打杀杀的行为。然而在水浒中,哪个英雄好汉不是靠暴力出来的,动不动就舞刀弄枪的。当然这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关。当时黑暗,奸臣当道,政治腐,人民有苦无处说,有冤无处报,走投无路之下就只好以武力或非法手段来平反自己的冤屈。比如说武松斗杀西门庆那段,武大郎被毒死后,西门庆买通了官府衙门的人,武松证据确凿却无处申冤,无法咽下这口恶气的武松只好自行报仇。他用尖刀往嫂子胸口一剜,取出五脏六腑,并割下她的头颅,又割下西门庆的头颅,放在武大郎的灵牌前。这一面反映了武松的有仇必报勇猛刚强的性格,另一面也反映出武松的残忍。我们要正确的看待武松的这种做法,这是当时黑暗社会的产物,然而在当今社会是不可取的。若说武松杀人还有可原谅之处,那张青夫妇卖人肉就真的是无法原谅了。他们所杀之人都是无辜的过路人,可就算这样,张青夫妇在水浒一书中仍然被称之为英雄好汉,这真是令人无法理解。
二是有钱能使鬼推磨。水浒一书可算是将银子的功用发挥到了极致。银子能化解各种矛盾,上下打点,拉拢各种关系。及时雨宋江,广施银子,谋得了江湖中极高的威望;小旋风柴进,仗义疏财,博得了江湖好汉的爱戴。有了银子,牢狱是可以摆平的。只要钱到,礼到,关系到,棍棒是不用挨的,累活是不用干的,甚至可以好酒好菜伺候。林冲入牢,用银子上下打点,再加上柴进的两封书信,免了杀威棒,开了项上枷。武松入牢,更是受到特别对待,因为施恩父子有求于他。银子铸就了强大的关系网,关系网的铺开与壮大形成了梁山水泊之势。这种恶俗的社会风气也延续至今。
然而更令我无法理解的是,《水浒传》一书选入了中学生必读书目。这就需要身为初中生的我们区分水浒的精华与糟粕的能力,《水浒传》的复杂性体现在它许多令人争议的情节上。这个世界不是什么都是非黑即白非正即邪,更多的都是亦正亦邪亦黑亦白。
其实,从一面倒地认为梁山全是英雄好汉到逐渐发觉梁山人物亦正亦邪的复杂性的过程,不也是一个思想成熟的过程吗?想起某本书说的:“当你不再单纯地以好人和坏人判断一个人的时候,你就长大了。”
读《水浒传》有感 篇5
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书虫”,最近几天呀,我又迷上了《水浒传》这部精彩的小说。这本书处处充满了正能量,处处有伸张正义的英雄好汉,如“黑旋风”李逵、“行者”武松、“豹子头”林冲·····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性格刚烈、勇气可嘉的武松,他勇斗老虎的故事实在是太精彩了!
一天晌午时分,武松刚喝完酒,便走进了景阳冈。突然,只听树后“扑”的一声,冒出来一只杀气腾腾的吊睛白额大虫。它怒目圆睁,眼睛凶神恶煞般地盯着武松,嘴里还不停地咆哮:“吼——吼——吼”。
——啊呀,大事不妙!喝得醉醺醺、仅仅提着一根哨棒的武松怎么打得过这头饿虎呢?这回武松肯定是凶多吉少了!读到这儿,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为武松捏了一把冷汗。
但是武松见了,没有丝毫胆怯,而是沉着应战。老虎暴跳如雷,它的两只爪子在地上略按一按,纵身一跃,从半空中窜了下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一闪,来到了老虎背后,给它来了个当头一棒。谁知,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危哉,武松!你连防身武器都没有了,赤手空拳怎能战胜百兽之王?我的心跳到了嗓子眼,急忙往下读。
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好一个武松!他两只手就势把老虎顶花皮揪住,往下按去,脚往老虎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又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终于,老虎一命呜呼了!
看到这里,我不得不赞一句:“武松,你真勇敢!”要是换成我,我一定会吓得个屁滚尿流,魂飞魄散,恨不得脚踩风火轮转身逃走,哪里还会有勇气去面对呢?而武松虽然面对强敌,胜算微乎其微,但是没有胆怯逃避,没有轻言放弃,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无所畏惧的勇气给了你战胜困境的力量!你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勇者,只有勇者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读读武松的故事,再看看自己,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在面对困境的时候,我往往是一个“胆小鬼”啊——
每当做奥数题碰到“拦路虎”时,我只想着退缩,常常立刻向老妈求援:“老妈,这道题难死了,你教教我呗!”这,让我成了一个总向难题投降的“胆小鬼”。
每当上课老师提问时,同学们都踊跃发言,个个争先恐后。可是我呢,老是不敢举手,我害怕自己答错老师骂我。这,让我成为了一个不敢发言的“胆小鬼”。
每当在室外运动时,我只跑了两百米,就立马气喘吁吁,心里直打退堂鼓:“唉,这……这么累,我要休息……”。这,让我成为了一个惧怕运动的“胆小鬼”……和武松比起来,我简直是一个懦夫!
“勇者不败”!这就是武松给我的最珍贵的礼物,它将激励我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艰难险阻。我相信,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勇气,希望之光一定会驱散绝望之云!
读《水浒传》有感 篇6
王小波的《白银时代》,横跨了一年。最后这几日天天在星巴克,佐上一杯热可可,总算是看完了。但是在这值得庆贺的一天,我完全不想提这本书。这本书有趣,骂得巧妙,让人拍案,但是我找到了更有趣的书——《水浒传》。
我小时候非常讨厌看《水浒传》,不光因为我是《三国演义》的脑残粉,看不上这帮流寇(当然了,我后来才明白帝王将相和绿林好汉或许并无差别)。不过主要原因,其实是因为我的父亲很喜爱《水浒传》,电视上每次重播他必定会守着看。我不幸,我不知道这个词用得对不对,不幸看过一些片段。
这些片段造成了我终生心理阴影。
我当年还在小学,于是就看到了王英被一刀砍死,扈三娘被马踏口吐鲜血而亡,最后几十个排位拥挤摆在一起。每个排位都曾是响当当的好汉、活生生的人。
如果光是战死,那也就算了。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宋江临死前,让李逵喝下了毒酒。李逵死前,喊着哥哥。
这其实某种意义上,远远超出了一个孩子的承受范围。我当时其实看不懂,画面也没有现在的电视剧渲染得那么凄惨,比如说漫天飞舞的白纸片之类的,但就是这份平静的死亡,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彼时我奶奶刚刚过世,我第一次对死有了概念,于是这份悲壮在我心中就更加浓烈凄惨。与其说不想看,不如说我不敢看。
十几年过去了,我大学也要毕业了。在知道了《西游记》那称得上恐怖的原著内容后,我终于点开了电视剧的《水浒传》——我觉得我欠他们一个公道和尊重。
我直接看了最后一集,然后觉得喘不过气。很多作者喜欢写什么人性,故意把故事写得悲惨来打动读者,在我看来,这些小技巧都不如《水浒传》最后:花荣、宋江、李逵静静死在一张榻上,吴用把他们葬在无名墓冢里,回望水泊梁山,已是物是人非。
这才是高级的手法,这才是让人心中痛苦的手法。
一时兴起,我决定上《知乎》,看看《<水浒>里有什么让人细思恐极的细节》之类的题目。然后我就意识到,《水浒传》是一部多么恐怖的书,而长久以来,我只把它当作一本江湖小说。我的无知和愚蠢真是到了一定境界。
所以决定了,下面估计要看《水浒传》,也许会看很久,中间不定跑去看点别的。我想做一个好写手,甚至想在未来当一个好作家,而我有种预感,如果我不看《西游》和《水浒》,我做不到这两样。
读《水浒传》有感 篇7
暑假里的一天,下起了倾盆大雨,独自一人在家的我很是愁闷。经过一番徘徊之后,我想起了上个生日爸爸送我的《水浒传》。听着外面雨水滴答的声音,读着书,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于是,我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水浒传》这本书主要讲了宋朝统治者腐朽凶残,太尉高俅原本是个无赖,因为会踢球,得到皇帝的赏识,从此青云至上,无恶不做。他的干独生子高衙内横行霸道,为了霸占八十万禁军总教头林冲的漂亮妻子,他诬蔑林冲带刀进入军机重地白虎堂图谋不轨,把林冲发配充军,还想在野猪林半路把他杀死,幸亏花和尚鲁智深仗义相救。蔡太师过生日,他的女婿搜刮十万贯金银财宝,送往京城庆贺,派杨志护送。晁盖、吴用、阮氏三兄弟等人定计智取生辰纲,事后与朝廷激战,最终大伙一块投奔梁山。又有打虎英雄武松因为西门庆勾结大嫂潘金莲害死大哥武大郎,因而将他们杀死,被判充军,最终经历一系列波折,他也被逼上梁山。此外还有宋江、鲁智深等众多好汉,共108人,最终都因为种种不同原因而被迫在梁山落草为寇,揭杆起义。
《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好汉,就是因为对官府不满才起义的,而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正是他们所向往的啊!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现有的一切。
人生短短几十载,匆匆的来,匆匆的去,没有人知道下一刻将会发生什么,也没有人可以阻止灾难的降临。富兰克林说过:“今天乃是我们唯一可以生存时间。我们不要庸人自扰,或为未来的漫无目的而苦闷,或为昨天的过去而伤怀,而使他成了我们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地狱。”人并非万物的主宰,而是万物中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更不能改变他人的命运。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自己的宿命。过去的不会重来,未来的无法预料,只有现在就在我们眼前,却并不完全属于我们自己,也许下一秒他就不属于我们了。
人生有一个词叫珍惜,珍惜是幸福的意义。经历过饥饿的人,会懂得珍惜温饱;经历过束缚的人,会懂得珍惜自由;经历过痛苦的人,会懂得珍惜快乐;经历过失去的人,会懂得珍惜现在。
人生总是如此的短暂,没有人会算定自己会在何时离开,我们也无法预知未来,从现在起,我们一定要抓住现在,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因为他们是唯一的,且这辈子只能拥有一次!
读《水浒传》有感 篇8
我曾经对古典名著《水浒传》有偏见,认为它暴力、迷信、长篇累牍,所以毫无兴趣。甚至,书在架上多年,也从未想翻开它。可今年暑假,当我读到所有好汉各沿其道、离交错的轨迹越来越远,当我舍不得此书完结之时,曾经鄙陋的看法也随之烟消云散。
我发现,它与我读过的现代小说截然不同,它的文字下活跃着灵魂,是那种令人每读一次都会有新收获的书。尽管我读不透它,却为它深深着迷。
回想着《水浒传》的情节,竟不能完全记得。它那么长,几近写完了一生,而人生就是这样,走过漫长风雨,只要留下痕迹,就会庆幸没有错过。一开始,我特别不能容忍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杀人放火,拐人落草。自觉身为现代人,对如此行为感到非常气愤。阅读渐入佳境后,我也渐渐有了思考,“宋江为何一意孤行在梁山泊鼎盛时期带领众人招安?《水浒传》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招安后,团结一心的梁山泊好汉征战四方,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可这是美好的结局吗?这群生性自由、真诚豪迈的人们,怎么可能在浮靡的官场生存呢?后来,卢俊义惨遭陷害,宋江和李逵喝下放毒的御酒,花荣、吴用也相随而去。其余人来来往往,有的认清道路,有的迷失官途。多年后,他们在乡间靠井打水的某一刻,他们在操练士兵的某一刻,他们在与人豪饮美酒的某一刻,他们在死前相互深深凝视的某一刻,是否不可抑制地怀念昔日的梁山泊呢?曲终人散,那些我以为的“恶劣行径”,多么微不足道。只是这再也不能燃起那些同仇敌恺的日子了,只剩下依旧热闹辉煌的梁山泊在梦里唱着荡气回肠的歌。
感谢作者没有以成功招安为结局,而让我真正认识了这些人:他们誓死的情义、神出鬼没的.作战计划、善用贤能和重用志士的主张、驰骋沙场的雄风和敏感脆弱的一面,使这群好汉鲜活地印刻在我的心中。批判或许不是最终目的,就像《安娜卡列妮娜》,他们创造的是人的灵魂。
我能感叹、辩白什么,腐败的政治,宋江执意招安的对与错?我还不够成熟,不能领悟《水浒传》所有意义,但这会是我此后一读再读、一直努力的方向。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盛世开太平。”这,是我心目中的梁山泊,我没有足够的阅历体会历史的厚重,但如果是我,在那个乱世之下,我一定守着梁山泊,与兄弟一同替天行道。
读《水浒传》有感 篇9
在假期中,我读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以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现实主义小说,它的作者是明朝的施耐庵,我读的这本书是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
这部名著讲述了很久很久以前洪太尉误放了108个妖魔,之后它们变成了108将,都有自己的绰号,分别代表了各自的特点。有一次,高俅因一个人“抢”了他的风头,高俅一伙人就暴打了那个人,80万王进见状就暴打高俅一伙人,打的他们鼻青脸肿、皮开肉绽。后来,高球因球技好天天陪端王踢球,深得到端王喜爰。在皇帝驾崩后,端王就成了皇帝,因之前高俅天天陪他踢球给他找乐子,就给高俅升官儿,从此以后高俅便成了高太尉。
80万禁军教头王进,因之前打了高俅所以现在不敢进府见高太尉。高俅现在当了太尉,对之前王进打他的这件事一致怀恨在心,所以就想找借口狠狠地揍王进一顿,最后因王进装病不敢进府,高太尉就命令士兵打了王进好几大板子。后来,梁山英雄日益状大,统治者如坐针毡,恨不得减而除之,于是皇帝派高太尉去打梁山。高太尉公报私仇,也一心想要害死梁山泊的108将(其中包括王进)。最后,高太尉用毒酒毒死了宋江等一些人。
作者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不同人物的性恪特点,例如谦虚谨慎、胸怀大义的宋江,沉着冷静、足笛多谋的吴用;武艺高超、勇敢、重义气、机智的林冲,聪明令利、行侠仗义、样样精通的燕青;胆大细心、重义气的武松,冲动、勇敢善战、武艺高超的李逵,爱憎分明、见义勇为、嫉恶如仇的鲁智深等。
当我读完这篇小说时,我的心中深深的留下了两个字”忠”和“义”。“忠”被解释为忠心,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甚至被御赐毒酒害死,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为防止李逵造反也让他喝下毒酒,这就是对祖国的忠。“义”被解释为正义,梁山泊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从四面八方来到梁山,相聚一堂,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在历史上中,有很多忠于祖国的人物,例如,舍己为人、奋不顾身、保家卫国的董存瑞,他在1948年5月25日因为碉堡下面没有木托固定炸药,就用自己的身体固定炸药,用左手举起炸药贴在碉堡下面,右手引爆炸药,正是有无数名战斗英雄的这种忠于祖国的事迹,换回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