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草原》读后感

笔构网

2025-10-12读后感

请欣赏小学生《草原》读后感(精选8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生《草原》读后感 篇1

以前,我总是认为老舍先生所写的情感文章都是忧伤的。今天,我终于见识到老舍先生写的第一篇描写热闹情景的文章—《草原》。

老舍先生在课文里描绘草原一碧千里、苍翠欲滴的场景绘声绘色,栩栩如生,呈现出了一幅“天连碧草碧连天,地满青草青满地”的动人情景,让人迷恋与沉醉在当时草原的迷人场景。当然,也不必不可少蒙古同胞的热情接见远客的场景与主人们盛情款待、愉快联欢的场景。“画”出了当时气氛热闹非凡、载歌载舞的场景。

其中,我最喜欢的场景是正当春初的大草原。阳春时节的草原,蓓蕾初展,新叶吐芽,显示着生命的.延续。春色正浓,草原披着融融春色,迎着悠悠春风,翩翩舞出婆裟的倩影。

温暖的阳光下,雨水洗净后的草原像童话那样清朗,辽阔、宁静,心旷神怡。小草的颜色丰富多彩,一片一片连起来,赛过巧手编织的花毯。活生生,自然又和谐美好。

啊!大草原的景色多么让人着迷,多么让人向往。我为大自然的草原感到骄傲、自豪!

小学生《草原》读后感 篇2

今天,我们学了《草原》这篇课文,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真是美不胜收。“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轻轻流入云际。”这句话把小丘柔美翠绿的`特点写了出来,把小丘比作成一幅幅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难怪老舍先生写道:“在这样的境界里,连老牛和骏马也静立不动”。是啊,连老牛和骏马都被这草原美景深深的陶醉了,又怎能不叫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假如我是歌唱家,我要让最美的歌声回荡在辽阔的草原;假如我是摄影师,我要用最高超的技术来拍摄这如诗如画的草原;假如……

草原上风景美,草原上人们的热情更感人。“不知怎么得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还端来了最出名的手抓羊肉。鄂温克姑娘们唱的唱,跳得跳,表达着他们对汉族人民的友好和欢迎。“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到一首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怪不得老舍先生在文章最后感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小学生《草原》读后感 篇3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读了老舍先生的草原,我不禁感慨万千,它不仅让我看到了美丽的草原,还让我感受到了蒙古同胞热情的心。

初入草原,清新的空气,明朗的天空给人一种想要高歌一曲的冲动。绿色的小丘,可爱的小羊,像是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与天相接的草原,不禁让我感叹,也让牛羊感动,大家一起在这天地间玩耍。读着读着,我仿佛也来到了草原,美丽的.景色让我陶醉,一条明如玻璃的河洁白又清凉。我和蒙古族同胞们用不同的语言愉快地交流着,品尝着那儿的特色美食,欣赏着美妙的歌舞,与他们一起策马奔腾,大家都是那么热情,让我开心到忘了时间,随着夜幕的降临,我们才依依不舍的分别。

过了好久好久,我才从书中清醒过来,我好希望这一切都不是幻想,因为我太想认识蒙古族同胞,太想在美丽的大草原尽情地玩耍了。那无边的碧草,白色的羊群,那好客的同胞,热情的款待我怎能忘怀?这篇文章,真真实实地再现了蒙古族人民独特的民族风俗和热情好客的民族气质,表达了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让我对草原有了更深的了解,让我对蒙古同胞有了更深的感情,让我对祖国的秀丽河山充满了期待与热爱,让我对外面的世界更加的向往。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句话说得真没错,我们去到草原,蒙古族同胞们没有把我们当做客人一样毕恭毕敬地待着,而是把我们当做亲人一样欢乐地嬉戏这。开心的我们与美丽的草原融为一体,这不正是自然和谐的体现吗?

小学生《草原》读后感 篇4

“四面都有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就是老舍笔下的草原。我读了后,让我更加了解了美丽宽广、富饶肥沃的大草原,还有那勤劳淳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他们粗犷爽朗,如一碧千里的草原一样畅快坦然。草原人民那种热情好客,身姿曼妙的舞姿、风味独特的美食,令远方的客人流连忘返,更在浓郁的民族风情中演绎出蒙汉两族人民亲如一家的`动人画面。

在三年前的时候,我去过青藏高原,从远处望去,就像《敕勒歌》中说的一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现在回想起来,正如诗中说的一样,那种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清新的空气,草原人民的热情、洁白的哈达、美味可口的食物,常常使人念念不忘。草原是牛羊的饭店,也是人们的家;是小牛小马小羊的乐园;也是地球的绿毯。

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本来就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所以,我们要一起携起手来为祖国明天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小学生《草原》读后感 篇5

茫茫的草原,掀起一层层海浪,轻轻打在身上,便能感觉到心情是多么舒畅,开朗。

草儿随着风轻轻地荡漾,牛羊打成一片,寂静的草原开始歌唱。柔软的春风向我吹来,慢慢地飘进了我的梦乡。

啊!多么美丽的草原,多么美丽的画面,我在画中走来走去,只看见天边的云霞。

是谁把草原变成一幅画,是谁让我的梦里遍地开花?是老舍——一位伟大的中国作家,是您让草原充满色彩,是您让草原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您的名字将会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

让小草渐渐长大,让小丘上开满了鲜花,让羊群唱起歌儿,让骏马听到风声,听到雨声,也听到我的心声。

吃上一块美味的奶豆腐,喝上一杯热气腾腾的鲜奶茶,和友善的蒙古族人民一同欢歌起舞,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呀!

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欢呼着,飞驰着,飞过了小丘,飞过了羊群,飞过了蒙古包,飞进了春天的怀抱……

小学生《草原》读后感 篇6

今天,我学习了一篇作文,名叫《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

例如:“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明朗的天空、清新的空气、一望无边的大草原,叫人流连忘返。羊群为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平地上的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到处翠色欲流;远远地望见一条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这些景色都为我们说明了草原风光的.美。也让我们看看民族风情吧!热情好客的主人端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并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鄂温克的姑娘们为我们表演了民族舞蹈。晚上,小伙子们比试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民族舞蹈。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小学生《草原》读后感 篇7

今天,我学习了老舍笔下的《草原》。我知道老舍原名舒庆春,生卒日是1899年2月3日至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满族人。通过记叙访问草原的情景,反映民族友爱的主题。

刚读时,我最喜欢第一句“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悦。”从这句话中,我发现了两点,第一,作者运用了排比句式抒发出第一次去草原的感受,很值得我们学习。第二,我发现作者写出的'作品与众不同,老舍用可爱体现出对蓝天的赞美,能让人感觉到蓝天好像是一个人一样,可以表现出可爱。

小学生《草原》读后感 篇8

这几天,我们学习了第1课《草原》。在大作家老舍的笔下,草原简直是一个人间仙境,把蒙古人民的热情写得淋漓尽致。

《草原》这篇文章主要写得是:“我们”乘车来到草原,“我”对草原的第一印象以及蒙古人民马上迎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以及依依话别。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语言值得我们学习,可有一句令我感受最深—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蒙古族与汉族情谊十分深厚,不舍得马上分别!大家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目皆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流连不已,难舍难分。这更说明蒙汉两族情深似海。我深深地为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和能歌善舞所折服读着读着,我仿佛亲身来到了辽阔的大草原,听着悠悠的马头琴,喝着香喷喷的奶茶。我简直陶醉了。老舍先生不愧为语言大师。《草原》的文字、文笔、文风太优美了。我要学习大师的优美语言,这样才会使我的文章如虎添翼。

总之,读过《草原》,我被草原的景色所吸引了,所以这个暑假,我一定要亲眼目睹草原的美丽景色!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