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读物读后感

笔构网

2025-10-12读后感

请欣赏数学读物读后感(精选11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读物读后感 篇1

在这一个暑假里我阅读了《数学星球》这一本书,这本书写了许多关于数学的知识,现在由我来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

这本书有四个部分,分别是《一千零一种数数的方法》、《数学天天见》、《数学魔法》、《数学的语言与奇迹》四大内容。

现在我分享一下我的感想:比如英国人不用米作单位,他们的尺寸是码、英里、英尺等。一码等于3英寸,既是91.44厘米。1英里等于1760英尺,1英尺等于1609千米。我写这个的原因是我很好奇以前不知道有这种单位。现在知道了原来不同国家用的单位可能都不一样。

读了这本书后让我进一步了解了数学的乐趣。比如数学应用在建筑上,确保建筑的'精准及平衡。比如埃菲尔铁塔,将10000吨重量分配在4个柱子上,即每一个柱子2500吨,也就是是每个斜樤各自承担625吨,结果每个只有承担3~4公斤。这充分所明了数学的重要性,只要能利用好数学就会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自己还有许多不知道的新鲜事,数学真是门神奇的科学,它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无处不在。比如:建桥、建房等等……以后我要加大阅读量来提升自己对数学的见解。我要认真学习数学,学好数学武装好自己,让自己成为国家可用之才。

数学读物读后感 篇2

《小学数学研究》从第二章开始,分章研究小学数学中一些具体知识,这一章讲的最基础的自然数系。

对小学数学中具体知识的学习,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和深入认识数的概念、性质、方程、应用等内容,从而提升我们的知识水平,提高我们的教研能力。

韩愈在《师说》中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对我们从事小学数学的人来说,这些数学的知识就是我们的“术业”,我们如果不能对这些“术业”有一定程度的“专攻”,想做好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是很困难的。相反,当我们对“术业”有一定的“专攻”之后,则会提高我们的数学教学水平。

有人说,我教的就是那点内容,只要我把教学的那部分知识学好就行了。这样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对问题的认识过于片面,对认识的理解也违反了科学规律,因而是不正确的.。

因为,知识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而学习是一个层次深入的过程中。当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对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更加广泛的认识之后,会反过来,使我们对原有知识的认识水平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正如,我们站在平地和站在山顶看同一片森林,所获得的感受是没有不同的。

在具体问题上,我们可以说,当站在积累丰富的数学高地上看我们的教学内容,会发现我们有了一个全新的、更加全面和更加深刻的认识。

让我们开始对自然数系的学习之旅吧!

数学读物读后感 篇3

1980年,陈省身教授在北京大学的一次讲学中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作出质疑。他说:“人们常说,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但是,这是不对的!”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这是一个熟知的定理,为什么说它不对呢?陈教授对大家的疑问作了精辟的解答说:“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不对,不是说这个事实不对,而是说这种看问题的方法不对。应当说:“三角形外角和是360°”!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任意n边形外角和都是360°。把眼光盯住外角,就可以把多种情形用一个十分简单的结论概括起来了;用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代替了与n有关的公式,找到了—个更一般的规律。当然也是一个更简单的规律!

由此可见,尽管命题“三角的外角和为360°”和命题“三角的内角和为180°”是等价的,但是在数学家看来,这是不同的`!因为在形式上,后者更简单,因此就更美,也就更有价值!事实果真如此,正是这与众不同的眼光,使陈教授抓住了更有价值的内角和,并由此出发,进一步把“多边形内角和等于360°”这个规律推广到闭曲线,推广到空间,进而发展为著名的陈氏类理论,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这就是数学家的眼光!在这透彻、犀利的目光中,折射出来的是数学家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是数学家的穷追不舍,孜孜以求的探索真理的精神。

数学读物读后感 篇4

亲爱的朋友们,众所周知,杨红樱写的《马小跳玩数学》这一套书是很著名、很有趣、很好看的书。杨红樱本人也是中国非常著名的女作家,我们受看的《笑猫日记》等也是她写的。

只要翻到这本书的第一页,你就会开门见山地看到这本书的.主要简介,书中主角和配角会告诉你数学对他们的好处,再往里翻,书中的许许多多故事是按语文作文的格式来写的数学文章。文章不仅写得非常好,故事情节也令我很感兴趣,并且还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这书大部分都把许多数学知识入到“解题密码”里,只把答案的数学信息露在文中,我觉得这种故事的写法非常引人入胜,因为这让我获得了许多思考空间。我受这本书数学知识的耳濡目染,从而知道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处。

这么多且复杂的故事,可作者却将许许多多的故事有条不紊地排列着,进行分类,每隔一类就做个“标志”“数学嘉年华”,难度系数由易至难……

数学系,正华罗庚所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数学。”是的,我觉得《马小跳玩数学》是个非常好的例子,它使我不知不觉地变成了数学系高手,开拓了我的数学知识,激发了我的数学思维,尤其是4年级版,4年级正是准备考初中开始的时候,它巩固了前三个年级的数学知识,为后两个年级的数学知识而做准备。

亲爱的朋友们,这本书对我喜欢上数学,提高学习成绩影响很大,对你们肯定也有同样的帮助,快来看看吧!

数学读物读后感 篇5

在这个被疫情掌控的假期里,我读了许多书本。其中,我一看到书名就感兴趣的书,就有这本数学书。它里面包含了很多知识点,我非常喜欢。这本书里面分为九章,分别是:数字的奇妙、算术的魅力、几何的美妙、等式的奥妙、有趣的组合、概率的智解、图形的拼割、经典回顾和综合提高。

书里面的题有一些是故事和数学题一起出的,非常好理解。其中,有非常绕的,让人晕头转向。比如第二章中的`“狡猾的商人”。题目大概是:商人用100元钱买了两件9元的衣服。供货商找了82元给他。商人说他有零钱,给了供货商18元,而要回了100元。问:这笔交易合理吗?我一下就被题中给来给去的钱绕晕了。我冷静了一下,开始计算。我又看了几遍题目,逐渐理清了思路:商人一共花了:18元钱和100元钱。合起来就是118元。而供货商一共给了:100元、18元(两件衣服的钱)和82元。合起来就是200元。那这就清楚了:供货商给的钱比商人还多!这肯定骗了钱了。那接下来就是计算骗了多少钱。200—118=82(元)。骗得还真多!82块钱呢。

这本书可以说简直就是练习册。每个题目都有答题的地方,一点都不挤。后面有答案,可以撕下来交给家长,做完后请家长批改。而且它的题量也算多了,书却比较薄,方便携带。

那么好的“练习册”,快看一看,做一做吧!

数学读物读后感 篇6

杨红樱阿姨写的书我有很多很多,有《马小跳》,有《马小跳玩数学》等等。其中,我喜欢《笑猫日记》中的《小猫出生在秘密山洞》这本书了,它讲述了笑猫的孩子出生的故事。

笑猫和他的妻子虎皮猫在神秘的夏宫中休息。虎皮猫已经怀了宝宝肚子大得就像一个圆球似的,等待着宝宝的出生。我知道怀着宝宝是很难受的.,一只母猫也不例外。我还知道怀着宝宝可能会缺钙,这个问题竟然被一只老鼠给解决了。我事先是认为猫不可能和老鼠做朋友的,但是看了这本书我相信了。这只喜欢笑猫的老鼠名叫”老老鼠“,它找来了虾皮帮助了虎皮猫补钙。到了小寒的时候,虎皮猫感到了一阵剧痛,终于要分娩了。但是快要分娩时的剧痛可是难以忍受的,如果当时我在场,我一定会想尽任何办法让虎皮猫舒服起来。这时虎皮猫虽然很不舒服,但是她始终表现的那么坚强,她的表现让我知道了母爱是多么的伟大呀!虎皮猫经过整整一天的分娩终于生下了四只小猫。之后,笑猫一家就快快乐乐的生活了下去。直到一天,四胞胎中最小的猫,一只体弱多病的猫,一只虽美丽但虚弱的猫,因为寒流静静地离开了人世。笑猫一家都为他的死感到非常的悲伤,我也和他们一样。

看了这本书我知道了,猫和人类是平等的,猫比人类更有情感!

数学读物读后感 篇7

暑假期间,我有幸拜读了张景中院士所写的书,它让我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所在。

自从我翻开它的第一页起,便会不断地发现惊喜。有些在数学中的定律,在生活中也能体现出来。作者所说的话,细细想都很有道理,但我就是缺少那种坚持下去的毅力。如果你再往前多想一步,你便会惊奇地发现果真如他所说。读他的'书时,我总会频频点头,但又摸不清他的原因所在。作者就像一位魔术师,在他书中的数学问题,都是一环套一环,这个问题告诉你了一种解法,还要指引你去想另一种,就像剥洋葱,不剥到你见心就不能停下。

我很佩服张景中老师,他在书中讲的不单单是数学知识,有很多语言的技巧和故事也包含在内,让我感受到数学的思维多么严谨。就拿第一章来说吧,《交换和条件》,在数学里的加法交换律,是把这几个数字怎么交换相加都可以。但在语言中许多事情或语序颠倒,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你说小明一边吃水果还一边看着书,那就让人认为他爱学习,就连吃水果时也要看书;但如果把语序颠倒一下,那又截然不同了。小明一边读书还一边吃水果,那说明他读书不认真,三心二意。他说的真的很对,这太有趣了吧。

从这本书中,我读到了语言而魅力;从数学家笔下,我看到了数学的世界;我在数学的世界里,体验它的神奇。

这本书帮助我学习数学,不,不仅仅是数学,是由数学把我引向了另外一个世界。

数学读物读后感 篇8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第一次科学革命的集大成之作,它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和哲学等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写作方式上,牛顿遵循古希腊的公理化模式,从定义、定律(即公理)出发,导出命题;对具体的问题(如月球的运动),他把从理论导出的结果和观察结果相比较。全书共分五部分,首先“定义”,这一部分给出了物质的量、时间、空间、向心力等的定义。第二部分是“公理或运动的.定律”,包括著名的运动三定律。接下来的内容分为三卷。前两卷的标题一样,都是“论物体的运动”。

第一卷研究在无阻力的自由空间中物体的运动,许多命题涉及已知力解定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轨道、速度、运动时间等),以及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确定所受的力。第二卷研究在阻力给定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流体力学以及波动理论。压卷之作的第三卷是标题是“论宇宙的系统”。由第一卷的结果及天文观测牛顿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由此研究地球的形状,解释海洋的潮汐,探究月球的运动,确定彗星的轨道。

本卷中的“研究哲学的规则”及“总释”对哲学和神学影响很大。当时英国皇家学会要出版这部书,但是凑不出适当款子,而皇家学会的干事胡克则声称万有引力的平方反比定律是他首先发现的,爱德蒙·哈雷出于气愤,提议牛顿写了这本书,并由他自费出版了牛顿的书,于1687年7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拉丁文版问世。

数学读物读后感 篇9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它正以极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融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而数学又是其重要的基石。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数学这门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和数学本身所蕴含的'抽象美。《要命的数学》这本书就很好地诠释了数学的魅力。

这本书分别介绍、阐述了一系列数学的数字、概念、处理方法及规律,具体来说:首先介绍了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解决了人们生活中的各种难题。接着是时间的计量,因为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么来计量他呢?

人们于是找到了各种方法来计时,如"天"、"年"的划分和计时器的出现等。再就是人们对角度的认识以及对角度的计量,解决了许多人们不敢想象的难题:火箭的发射,就要求有精确的角度与速度。还有,对于大数据的处理,有些事情似乎难以找到一个确切的数目来形容,如果真用准确的数字来描绘它,又让人觉得很奇怪———这就是大数目。而在处理它们时,人们又常用四舍五入以及幂的形式,等等。

这本书不仅趣味性地介绍了数学的基本知识,并把许多数学符号的含义展示给了我们。开拓了我的思维,也让我在学习数学规律的过程中学到了生活的美和真。如果大家有时间一定要读读这本书!

数学读物读后感 篇10

读了李毓佩教授写的《数学故事专辑》中的一本,我很喜欢,它用多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来讲述一道道难题。我要给大家推荐一本“荒岛历险”上,跟逻辑推理有关的一个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罗克与两个朋友,在抢夺珍宝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一道逻辑推理题:有A、B、C三个门,门上分别都贴了两张纸条,第一张都是“海外部经理在此办公室。”

第二张纸条各写的.是:A门:B门上是谎言。B门:C门上是谎言。C门:A、B门都是谎言。

这类题目对我有而言有点难,但我还是试了试。你们有没有试一试呢。尝试之后,我开始看李毓佩老师的方法。李毓佩老师写得是:假设真话是1,假话是0……刚读到这,我不禁叫起来:“这多巧妙啊!我怎么没想到呢。”才看了一点,我便打算再用李老师的方法做一遍。做完之后,我发现结果和刚才一样,但是过程不同。你瞧,用0和1来表示真、假话,是不是又简便,又清楚呢!而且还很容易懂。从这以后,我对这类题目有了新的方法,也不再那么怕了。

数学读物读后感 篇11

本书主要讲了一个聪明的大脑、一颗懂得努力的心,究竟哪一个更重要呢?面对这样一个问题胡小闹这次可真的犯难了。

但在遇到了两种“聪明人”之后,他的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努力比聪明更重要!看了这本书,使我想起了一个人,那个人就是陈景润,攻克数学难题的大数学家。

但是你知道吗?小时候陈景润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小孩,相反,他禀赋一般,而且还常常因为表现平平及性格内向而受人欺负呢。

又是什么魔力让这个平凡的孩子变成了数学天才呢?或许我们能从他的行为中找到答案;他总觉得学习的时间来之不易而又短暂,所以他经常泡在图书馆读书,连头发长了都没有时间理;为了有更长时间读书,他把书页拆成一张一张的,放在口袋里,稍有空闲时间就拿出来读一读······究竟是什么魔力让他取得了成功呢?原来是努力。

即使成为大数学家后,他仍然没有忘记努力,他说:“我在科学的道路上取得的成就,充其量只是翻过了一个小山包。

我要继续努力,继续登攀高峰。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努力,不断地努力,这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如果能拥有聪明的大脑,那当然是我们的幸运。

但是,请你记住,仅仅拥有“聪明”是不够的`,努力比聪明更重要!努力就是一种神奇的魔力,它能弥补平庸的智商,更能创造无数的奇迹!所以,请你做一个懂得努力的聪明人吧!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