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优秀读后感100字

笔构网

2025-10-12读后感

请欣赏《围城》优秀读后感100字(精选7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围城》优秀读后感100字 篇1

留学归来的方鸿渐并非学有所成,甚至连最基本的文凭都是花钱买来的。当我们稍微去了解《围城》的`时代背景,会发现他是三四十年代的知识分子形象的缩影。

他们有幸生活在战争的水深火热之外,在相对进步的外国接受教育,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但他们却缺少最重要的东西——理想,进而无法与传统势力和思想斗争,甚至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自主。

《围城》优秀读后感100字 篇2

《围城》首先讲述了主人公方鸿渐先生回国路上以及回国后在上海的生活,作者通过对旧上海当时的中产阶级的描绘,顺带也议论了留学生和老式的大家庭的生活。

然后描写了去三闾大学的'路上,对当时抗战时期内地的民生和风情,对了解当时的社会状态可见一斑。

第三段则是在三闾大学内,通过作者对学术界狠狠的挖苦和讽刺,揭露出当时旧中国的种种陋习;最后是方鸿渐先生婚后生活的描写。

《围城》优秀读后感100字 篇3

情侣的分分合合,夫妻缘分的终结,我们多多少少会看到,甚至会经历。至少我们得一直怀抱着对爱的'含义和生活的真谛的正确理解,不将婚姻视为儿戏,慎重对待。

既然结婚了,就要相互理解,互相体谅,对彼此负责。

《围城》优秀读后感100字 篇4

很多的人都像方鸿渐—样,有那么一点的`良心,有那么—点的虚荣。他们处处做小人,又不得处处提防小人。他们也知道世道的艰险,可是并没有好好地去接纳它。他们尝试去改变,就好像方鸿渐想知道韩学愈文凭的真伪,以此找回自己的公道一样。熟不知道,人家早就设定了陷阱等他踩进去。

或许《围城》的文学价值也正在此。它写出了人们不愿意正视的,真实的社会环境。

《围城》优秀读后感100字 篇5

一个像唐晓芙一样清新、自然、纯真的女孩,在现实中只是一个梦境,可以远远的'观望、想象,只是一旦你去触碰,这个梦会毫不留情的破碎。

唐晓芙所占据的笔墨固然不多,但是她的淡出代表着完美神话难以存在于现实的悲剧。

《围城》优秀读后感100字 篇6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

尚未翻开书页仅仅是一览上述简介,便开始暗暗期待《围城》的'内容,即便在此之前已略有耳闻。

开始读《围城》后,我对钱老先生越是好奇,于是找了一个关于他的介绍节目来看。节目中提到钱老先生一次访美用多国语言演讲,开口语惊四座。哈弗大学英美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哈里·莱文,他著作等身为人高傲也是出了名的,但他与钱老先生见面后却沉默良久,他人问他沉默缘由他道出: “他的世界我未涉猎。”我想这是对钱老先生的高度赞扬了。

《围城》优秀读后感100字 篇7

《围城》全都是生活中种种细节,极其普通的琐事,然而正是在这些琐事中,在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生活场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呈现在读者眼前,是那样生动和逼真。

文中对当时社会环境的着笔很少,所谓的历史容量,时代风云只是点到为止,一笔带过,我却觉得这正是本书的成功处,因为它不以特定社会下的典型人物为目的,而是反映共同的人性、生活世态。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