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读后感

笔构网

2025-10-15读后感

请欣赏狼图腾读后感(精选7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狼图腾读后感 篇1

一提到狼,大家的脑海里马上就出现了一个令人讨厌、个性凶残的可怕动物,可是,当你读完《狼图腾》这本书后,你就会发现它们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狼是有灵性的动物,有时候它们比人还要聪明呢!

《狼图腾》这本书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从城市来的年轻人陈阵特别喜欢狼。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狼窝里掏出了一只小狼崽并把它带回家精心喂养。随着小狼渐渐长大,它的野性也慢慢地爆发出来。它有着自己的尊严,不愿意被当成宠物来圈养,一心想回到广袤的大草原上,尽管那里充满危险。

狼非常有智慧,它们为了填饱肚子,可以团队合作搭成“狼梯”,从而翻越高墙进入羊圈;为了保护自己,他们会假造许许多多的狼窝用来迷惑敌人;遇到危险时,他们会引天长啸,引来同伴一起突破重围……

自从看过这本书之后,狼在我的脑海里不再那么可怕。它们和人类一样有着不可践踏的尊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就算最后关头也要殊死一搏,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品质啊!狼的自由独立、狼的强悍卓越、狼超常的智慧和才能、狼不屈不挠高贵的灵魂、狼坚不可摧的团队意识、狼的亲情和友情、狼和草原万物的关系……给了我深深地触动!小狼带着遗憾死了,可精灵一般的草原小狼却永远的印在了我的记忆里!

狼图腾读后感 篇2

《狼图腾》是我寒假看过的一本好书。让我在书中重新认识了草原狼,重新认识了草原,重新认识了我们的历史,重新认识了我们人类自己。

狼在我的记忆中是凶猛残暴的肉食动物,狼外婆的故事伴随了我们的幼年时代。我们汉语的词汇中关于狼的词语,全是对狼的抵毁和贬低:狼子野心、狼吞虎咽、狼心狗肺、狼狈不堪、鬼哭狼嚎、狼狈为奸……。看来我们的无知和应试教育让我们对蒙古人崇拜的狼从小就存在着太多的误解和偏见。

书中几十个狼的故事有机连贯,一气呵成。情节曲折紧张,场面宏大而神奇。有大青马勇敢镇定地独闯狼阵,狼口脱险;有蒙古女人和九岁小孩与狼徒手搏斗,生擒恶狼;有蒙古猎人坐山观狼群设伏黄羊,渔翁得利;有石圈里的飞狼之谜,惊人推断;有狼群与军马惨烈的生死决斗,同归于尽;有白毛风和蚊虫的天灾人祸,生死存亡;有狗和草原狼的你死我活,不共戴天;有人与狼的殊死较量,相存相依;有作者千辛万苦喂大的小狼,狼性不改;以及小狼非凡的命运和悲壮的一生……。最后作者道出了对小狼的忏悔,对蒙古老人的忏悔,对草原的忏悔。震撼了我们现在已经不会轻意感动的灵魂,让我们在读过之后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无尽地思索。

草原上的牛羊强壮了蒙古人的体魄,草原上的狼锻炼了蒙古人的品格。计划生育造就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和受挫折教育都很差。我们什么都不缺,只是吃苦耐劳,缺少的是像狼一样的性格和狼一样的精神。我多么希望自己能有一点小狼的精神。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群的中的友爱亲情无不震撼着我们的心灵。狼在捕食时表现的确极为凶残,但狼只有在饥饿时才捕食,只有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会攻击牲畜和人。这比饱暖思淫欲,物欲横流贪得无厌的人不知要高尚多少倍了。狼天性怕火、怕光、怕人,唯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

狼的狡黠与智慧,使它具有天生的军事才能。狼顽强不屈的性格,狼的团队精神和家族责任感,使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战斗力。三十六计中除了美人计外,说不定其余的三十五计都是人跟狼学的。我觉得中华民族就是缺少一点点的狼性,当年几个日本鬼子就能扫荡一个县城,赶着几千名老百姓满山跑。有了狼性的民族才不会有羊性的百姓,有了狼性的民族才会有千千万万个黄继光,才会有千千万万个董存瑞。

我们理解了狼性,也就会明白为什么成吉思汗的铁蹄能够扫荡千军万马横跨欧亚大陆,就会明白中国近代屈辱的百年历史。狼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能得以生存,这是每一个有危机感的民族应该思考的问题。中华民族在历经磨难,在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我们每个人都会被迫发出狼一样的嚎叫。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的复兴,在这本书里狼性与人性的碰撞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看到最后书中草原环境越来越恶劣,我觉得狼是脆弱的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狼群消失了,多米诺骨牌就要倒塌,与狼为敌的草原狗也会从此衰败。草原上的老鼠成灾,草场会迅速退化,马也变得懒散起来。草原沙漠化了,风吹草低见牛羊就只能变成一种回忆,而牧民也只能从定居放牧改为圈养牛羊。看那一年比一年凶猛的沙尘暴吧,生态已开始失去了平衡。生物的多样性已经被打破,打来打去,打尽了“豺狼”最后遭殃的还不是我们人类自己。我真觉得可惜!也为自己微薄的能力而叹息!

狼图腾读后感 篇3

今天下午,我又一次捧起这本书——《狼图腾》。这本书是一部不可思议的,入眼及化的奇书,她让我读一遍就终生受用。书中的蒙古小狼带我漫游了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在我的性格成长过程中注入了自由独立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本书写了两个北京知青:陈阵和杨克为了探索狼世界的奥秘,因此掏了一窝狼崽,自己留了一只最壮的,其它的都去见腾格里(天)了。本书写了狼的各种习性、特点,讲了狼的自由独立、强悍卓越、超强的智慧和才能、不屈不挠的高贵灵魂、坚不可摧的团队精神、狼的友情和亲情、狼和草原万物的关系……无不给人心灵强烈的震撼和感动。

文中的小狼,为了维护自己那神圣不可侵犯的自由和尊严,不惜付出一切:磨烂四爪、咬坏狼牙、重伤咽喉……小狼宁愿忍受钻心的疼痛、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也要去拼搏,永不服输!这应该也是蒙古游牧民族的骨气吧。我相信,蒙古游牧民族之所以崇拜狼图腾,就是因为狼的骨气。

小狼,一只为自由而奋斗的动物,是蒙古人最尊重的动物,狼身上的许多高尚的品德,是我们汉人需要学习的,我们恨狼,不接触狼,让狼的很多优点被我们抛弃,而蒙古人天天与狼“共舞”在与狼奋斗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狼的优点,这一定是游牧民族比华夏民族更胜一筹的原因!如果我们华夏民族真的有龙图腾也有狼图腾,那我们会更加坚强,更加独立,更加有勇气!

狼图腾读后感 篇4

当狼逃生时,它甚至可以咬断伤腿,刮骨疗毒是治伤,而狼是自伤,颇有壮士断腕的壮烈。当狼袭击马群时,它甚至可以选择最残忍的自杀式打法。当搬迁时,小狼宁愿被勒死也不屈从,让人感慨训老虎易,训小狼难。狼与生俱来的血性和傲气,帮助它们在恶劣的草原环境中生存下来。草原上以前也有老虎等其它动物,之所以只有狼独存,原因就在于此吧!

社会如战场,危机四伏,如果没有应对困难的勇气,你就很难生存下去。有了勇气,还要有狼一样的血性,积极的主动的去迎接挑战。只有在不断的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斗争中,人才能进步,才能成长。

读《狼图腾》,看那些让人血脉喷张的狼群的捕食故事,更是能鲜明的看到狼群的威力。狼群由狼王统一指挥,进则同进,退则同退,协同作战,无往不利。比如围捕黄羊的时候,有狼去寻找大雪坑,有狼去骚扰,有狼去伏击,在总攻的时候也是井井有条,狂而不乱。更让人称绝的是,狼群即使在撤退的时候也井然有序,猛狼冲锋,狼王靠前,巨狼断后,完全没有鸟兽散的混乱。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也是合作的社会,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把工作做好的。所以我们得像狼一样有团队意识,充分的信任工作伙伴,各司其职而又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取得最大的利益。

狼图腾读后感 篇5

饕餮一般,读完了这百余千字的鸿篇之作,合上书的最后一页,仍然意犹未尽,觉得这本书实在是太“薄”了,应该再厚一些,再厚一些。《狼图腾》已然不是我第一次读,然而这次读罢,有如初次,不由得感叹,之前对这本书的理解真是太肤浅了。

《狼图腾》在我看来的确是一部旷世奇书,翻开它的书页,那浩渺辽阔的大草原就浮现在眼前,每每读它便觉得心胸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开阔,像是一间漆黑的屋子,顿时被打开了所有的窗子。书中壮丽豪放的自然景观,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无不驱使我的手翻到下一页,然而这本最吸引我的还是蒙古狼。

长久以来,狼一直为“真理”所不容,从狼子野心到狼心狗肺,从狼贪鼠窃到狼狈为奸,狼,一直被人们当作狠毒,贪婪的象征,殊不知腾格里下的草原狼是如此智慧、狡黠、坚韧。草原上,草原狼是最团结的群体。这种团结是在千百年实地作战的经验中得出的生存之道,因为在弱肉强食的大草原上,孤军奋战只能是自取灭亡。蒙古狼争夺食物的战场就是死亡的前线,群狼有组织、有纪律、有忍耐、有章法、有配合,在头狼的指挥下,从容作战,不抢功,也不贪利,个个凶猛强悍,我不禁愕然,这群蒙古狼俨然就像是是一群训练有素的蒙古骑兵。

狼是草原上的策略家,不似狮子或老虎等其它动物那样只是伏击,它们有自己的一套“狼子兵法”,丝丝入扣,无懈可击,就连机敏善战的蒙古牧民有时都连连失手。开篇草原狼围捕黄羊的战役,被作者描写得波澜壮阔,纵横捭阖,动静结合,一气呵成,也让我看得紧张而又亢奋,实在佩服蒙古狼的作战智慧。耐心的伏击、精妙的设围、细致的观察,营造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紧张而又亢奋的氛围;而作战时的迅雷不及掩耳、放掉还有战斗力的黄羊而击其余部的智慧、颇有些卑鄙却极其实用的狼抓黄羊的绝招,又让我拍案叫绝,赞叹不已。

狼的血性和狼的狠劲决定了它们在蒙古草原上战无不胜的狠角色,失去小狼的母狼可以不顾自身的生命安危,使用自杀式的方法袭击马群为小狼们报仇;一个被夹子夹住腿的狼可以为了逃生而狠心断掉自己的一条腿。我才突然想到,从来没有人在任何一个马戏团里见到狼的身影,训虎易而养狼难,狼的血性使得它们孤傲、自尊,小狼宁死也不愿被人圈养在家中,陈阵的执意,造就了它最后注定悲惨的结局。一只狼可以没有腿,没有肚皮,但绝不能没有牙,狼牙是狼身上最值得骄傲的地方,也是它们生存的价值所在,陈阵也就是看清了这一点,才狠心将小狼打死,这也是它最后的尊严吧。但陈阵心中,何尝不深深的自责呢,再临小狼的故洞,那个错误开始的地方,他向小狼忏悔:如果腾格里愿给小狼一副新牙,就让它狠狠的咬我吧。

蒙古人对狼的爱和恨交织缠绵,犹如蒙古长调般凄婉动人,而我也终于察觉作者力透纸背的文字中那一抹淡淡的忧伤:当陈阵再一次回到额仑草原的时候见到却是腾起冲天的沙尘黄龙,遮天蔽日,狼群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昔日小狼的故洞也被黄沙淹没,“蒙古草原狼像宇宙中的暗物质一样”,渐渐远离了地球和人类,只留给人们一阵的遐想。

我不禁想,也许它们从未进入到我们的世界中,因为它们似乎太过完美,它们就在自己世界里繁衍生息,奈何我们连这一点也要让他们放弃:草原的过度开发,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当我们兴高采烈的迎接自己的幸福生活时,有没有想过给其他生物带来的灾难;当我们说狼子野心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们妄想战胜自然的野心。蒙古草原狼见证了这一切,然而它们什么都没有说,它们也什么都不会说,它们只是默默的看,默默的离开,逃往不知名的地方。只可怜,蒙古草原的牧民们,再没有人会将他们灵魂带上天堂,失去草原的他们,或许只能流浪。

狼图腾读后感 篇6

狼在我心目中是一个可怕的生物。今天,我一口气读完了《狼图腾小狼小狼》这本书,让我改变了对狼得看法。

文中得狼是主人公陈阵从狼窝里掏来的,它身旁有着许多的动物,小狼很仰慕草原犬得叫声,常学着它的姿势,发出“慌慌”声,过了一夜竟练成了狼嗥。陈阵的爸爸来看望陈阵和小狼,看见了平地上有个洞,陈阵爸本以为是陈阵怕狼太热挖的,可没有想到狼自个也会扒土。夜晚,刚学会狼嗥得小狼迫不及待想展示自己的歌喉,却引来了狼群的义愤填膺……最后陈阵要搬家,问题却卡在狼搬家上,任凭陈阵怎么拽也拽不动。陈阵狠下心,将狼栓在车上,可狼还是不走,被拖了四五里地。狼掌磨出了血肉,一面的毛也快磨光了,皮肉渗出了血,最终还是“走”了。看完了《狼图腾小狼小狼》之后,让我改变了曾经对小狼刻板,固定,肤浅的印象,让我大有以狼为师的真实冲动!

狼虽然不是我们的伙伴,却是我们值得尊敬的对手。文中,作者花了三十年的精心创作,此刻,他可能是最幸福的,也可能是最痛苦的。作者是都市荒原的一匹狼,痛苦决定了他的深刻。在他笔下的这一匹来自草原的狼,是生物的狼,也是人文的狼,是现实的狼,也是历史的狼。

虽然整本书是以伤痛告终,但却将狼写得惟妙惟肖。我想,小狼对待任何事从来都是不屈不饶的。我们面对挫折也应该有狼的精神才对!

狼图腾读后感 篇7

《狼图腾》是作家姜戎历经了三十余年才创造出来的一部作品,内容曲折动人,被誉为“精神盛宴”。

《狼图腾》介绍了陈阵和杨克去掏狼窝的故事,在掏到小狼之后,陈阵想出养狼的主意。不顾其他人的反对,偷偷养起了狼。在陈阵的精心照料下,小狼渐渐长大了,可是纸最终包不住火,这件事被蒙古老人发现了。在陈阵的苦苦哀求下,老人只得同意他养狼。随着小狼的长大,陈阵越发现小狼身上的优点,发现了许多值得他学习的地方。小狼的性格决定了它的命运,它太固执顽强,又向往自由,最后,在蒙古老人的教导下,打死了小狼。

作者用饱含忏悔之情来纪念小狼,在他的笔墨之间,无不流露出对小狼的喜爱和对草原的向往。

文中作者崇尚狼的品质:狼的坚韧,顽强,团结,智慧,无不让作者敬佩。骨硬人硬命更硬的草原狼,个个都是硬婆铁汉,它们总是血战到底,死不低头,因为狼的字典里没有软弱这个字眼。狼之所以强大,不是因为狼中没有“汉奸”而是艰苦的草原环境把孬种都淘汰掉了。作者深深地感受到了狼的伟大,在极其艰苦的草原环境中,进化出了十分优秀的物种。

《狼图腾》就是大胆创新改变了人对狼刻板、固定、肤浅的认识,让人想以狼为师的冲动,狼的智慧、尊严、独立、坚韧和强悍会让人一生受益。

我觉得中华民族除了龙外,应该有一个狼的图腾,这样才能有中华的秉性。啊,狼图腾,草原魂,草原民族的自由刚毅之魂!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