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妇人》读后感

笔构网

2025-10-15读后感

请欣赏《小妇人》读后感(精选11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妇人》读后感 篇1

《小妇人》写的是梅格、乔、贝思、艾米四个姐妹度过的平凡而又快乐的日子,她们与妈妈相依为命,爸爸在远方,只有节假日才能回来看她们。在这段日子里,四个姐妹结交了许多新朋友:劳里、布鲁克……姐妹们成熟了,她们经历了许多,也懂得了许多……

最近几天,我一口气读完了美国著名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写的《小妇人》,它虽然是一本书,但我却在里面明白了许多道理。

《小妇人》写的是梅格、乔、贝思、艾米四个姐妹度过的平凡而又快乐的日子,她们与妈妈相依为命,爸爸在远方,只有节假日才能回来看她们。在这段日子里,四个姐妹结交了许多新朋友:劳里、布鲁克……姐妹们成熟了,她们经历了许多,也懂得了许多……

这四个姐妹的性格各不相同,但她们在这段日子中,改掉了许多缺点,她们互相爱护,互相谦让,虽然有时也控制不住自己,会闹些小别扭,但很快就和解了。甚至有一次,贝思患上了猩红热,差点被夺去生命,妈妈又去了远方。是两个姐姐细心地照顾她。贝思患病时,梅格和乔寝食难安,担心着妹妹,连最小的艾米也十分焦急。骨肉亲情真是太伟大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应该学习这四个姐妹。有一次,我看见一对年纪很小的兄妹在抢一根跳绳,争着要玩,谁也不服谁。一个在那端,一个在这端,一人拉住一头,抢得面红耳赤。对于这种现象,需要的不正是这种骨肉之间互相爱护的精神吗?

读了《小妇人》,我学到了很多道理。总有一天,我也会像这四个姐妹一样,成为一个懂事的“小妇人”。

《小妇人》读后感 篇2

《小妇人》是美国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一部小说。被称为小说化的家庭日记和道德家世小说。小说着重描写了一个贫穷家庭的幸福生活。这个家庭有四个女儿,性格迥异,但勤劳善良而又聪明的母亲,言传身教地给女儿们作出了榜样,给他们贫穷的生活带来了温暖和幸福,困境下的自强自立和自制,尤为动人。

即使作者的写作目的只是希望多带来一些商业的成功,也无碍它深受读者的喜爱,无碍它影响着一代代的女性,真善即美,美即艺术!而在《小妇人》一书中,真善美和艺术的交融,不仅赏心悦目,而且动人心弦。那一副副家庭生活的温馨画面,那温暖动人的姐妹深情,那作为风华年代的女子内心的渴望与彷徨,那青春期特有的羞涩和勇敢,对未来的畅想,对人生的思索,对家庭的规划,对生活的热爱,对事物的认识,无不通过作者细腻的笔触一一流淌。贤惠美丽的梅格,善良真诚而又随心所欲、特立独行的乔,优雅仁爱而又有那么点自私虚荣的艾美,安静单纯的像天使一样的贝思,四个马奇家的姑娘各有所能,而最大的魅力恐怕是从母亲那里继承的善良仁爱了。即使在爱情面前,也表现得那么隐忍和高尚。当读到劳里向乔表白的那一段时,真的出乎意料而又痛彻心扉,泪流满面而又爱不释手,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默读。

《小妇人》读后感 篇3

在内战期间,马奇父亲去参军。马奇家的四姐妹——梅格、乔、贝思、艾美只能和母亲生活在一齐。每一个圣诞节,马奇一家就会去帮忙穷苦的人。虽然他们也很贫穷,但是姐妹们觉得快乐。四姐妹渐渐从幼小走向成熟,学会认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最后,她们都找到了属于自我的幸福,找到了自我永久的归宿。

读了这本书,在四姐妹们的影响下,我懂得了:每一个人都就应互相关爱,为他人着想,珍惜自我所拥有的一切,去帮忙有困难的人,不要觉得厌烦,把它当作是一种快乐,这样你的生活会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记得马奇母亲说过一句话:“去吧,去帮忙人家吧,我可爱的女儿们!”(也许读者没有看到这一句话)我觉得这不仅仅是对四姐妹们说的,还是对我说的。叫我去帮忙别人。在生活中,我也学习了四姐妹们。在星期六,我要去读书,看见一个小妹妹摔倒在校园里,我赶紧上去扶起她,并问她有没有事,她却坚强地说没事姐姐。我还是有点不放心,把她扶进了卫生室,医生赶紧为小妹妹涂上了红药水,叫小妹妹先躺在床上休息一下。医生还表扬我:“同学,你很热心,把受伤的同学扶进了卫生室,这样我才能及时给她杀菌,多谢你!”“没关系。”我说。医生送我一个可爱的小兔子挂件,它别提多可爱啦!我走到教室前,同学们已经开始上课了,我迟到了。遭到了老师的批评,但是我很快乐。多谢你,马奇家的四姐妹们,你们是我的榜样,让我学会了助人为乐!

《小妇人》读后感 篇4

故事很长,情节很曲折,从四姐妹小时的艰辛就开始讲起。每次每次,当我看到剧中的四姐妹遇到一个又一个困难与挫折、甚至让我为她们哭到不行、以为事情再也不会有转机的时候,四个姐妹却以她们不服输、不畏挫折的勇气勇敢地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其中最让我倍受鼓舞的是二姐郑未得。

《小妇人》看完了,我内心却长久的无法平静,仿佛是同她们四姐妹一同走过来一样,收获了泪水、感动与勇气。即使明知道这只是一部虚构的电视剧,也会不自觉的因她们而振奋,为她们加油喝彩,为他们的美好结局而欣慰。

诚然,或许作为一个“小妇人”我们没有厚实的肩膀去承担什么,也没有有力的臂膀去抵挡什么。然而,我们可以像剧中的四个小妇人一样靠坚持、靠勇气、靠永不言弃去战胜一切。

人们常说“读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我想,一部好的励志电视剧也是可以改变人的心态的吧,至少对于我是那样的。在我每每遇到一些挫折抑或是在努力之后没有换来预期的成功时,一想到四姐妹的勇敢、不屈服于命运、永不服输,心情都会为之振奋,然后继续坚持应该坚持的,继续努力应该努力的。即使自己都想冠以自己“笨鸟”之名时也会暗自道一句:“不怕,笨鸟先飞就是了!”

四姐妹的的确确是名副其实的小妇人,更是拥有坚毅品质、拥有满满幸福当之无愧的“小富人”!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不畏挫折、不屈命运、不轻易言弃、不轻易服输,终有一天成为你——小妇人——小富人!

《小妇人》读后感 篇5

我的母亲既没有李清照般的才;也没有西施般的容貌;更不必说刘胡兰般的精神。她就是一个平时爱跟朋友聊聊八卦的小妇人,可这样的她却是我生命中的“劫”。

一天中午,我回家就看到满屋的运动器材,都是很轻巧便携的。有跳绳,羽毛球拍,乒乓球拍……我很疑惑,妈妈这是要干什么?看到妈妈走过来,我便问道:“妈,你买这么多的东西干什么?你要开店呀?”没想到妈妈一脸自豪的告诉我:“我和你姨比赛,在一个月之内,看谁减肥减的多。”我对妈妈这一举动感到好笑,每一次妈妈都自己提出要减肥,却没一次成功过,这一次也不会例外吧!我并没有多问。那一个月里,妈妈每天都定时定量的做一些运动,有时候还拉着我和她一起练羽毛球,每天总是会问我一句,“你来看看,妈妈今天看起来是不是瘦了?”自然她在我这儿得不到想要的答案,减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怎么会那么快就看得出瘦了呢?所以我的答案总是“没有”。我认为妈妈这下会放弃了吧,然而我的一切推想都被妈妈推翻了。一个月,妈妈确实坚持了下来,没有退缩,没有放弃,她成功了,她成功推翻了我的猜想,她成功的坚持了下来。我不解,为什么以前每次减肥都不成功的妈妈偏偏这一次却成功了?于是,我问她:“妈,你怎么又想起减肥了?而且还坚持了下来?”“你那天不是说妈妈胖吗,所以我……”后面的话我已听不清楚了,因为我早已呆如木鸡,我从未想过我的一句玩笑话会对妈妈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妈妈一直是家的中心,是家的支柱。记得那年家里出了变故,父亲生了病,在住院,而我也因为旧病复发,每天在床上躺着,妈妈每天奔波于医院和家之间。我不知道是她太坚强还是她总是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落泪。她不是一个女强人,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妇人而已。

母亲是一个很温柔的人,所以我总是走不出她的温柔,她是我生命中的“劫”。

母亲的臂弯是我最大的港湾;母亲的关心是最温暖的话语;母亲的关爱是我逃不掉的温柔。

《小妇人》读后感 篇6

我在千千万万的书中,我最爱《小妇人》,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女作家—易莎。梅。奥尔科特。

小说以马奇家的天伦之爱着重描写,主要突出马奇家四姐妹对生活的追求,有大姐梅格,她有着花一般的容貌,大大的眼睛,甜甜的笑容,二姐乔,身材修长,皮肤黝黑,鼻子俊俏,灰色的眼睛异常敏锐,浓密的长发使她显得特别美丽。十三岁的贝思有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她肤色红润,举止腼腆,声音羞怯。艾米虽然最小,但她生得纤细,肌肤晶莹,有一双蓝色的眼睛,言谈举止成熟稳重。

我最喜欢乔,她说:“父亲不在家,她就是就是家中的男子汉。”她在父亲生病时,把自己心爱的长发卖了,补贴家用,她十分热爱写作,她把写作得到的奖金,送给了妹妹贝思去散心,但她的妹妹贝思因为生病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直到快要死亡,乔几乎寸步不离地陪着贝思,在贝思翻着以前最喜欢的书时,发现了一张小纸片,上面涂满了乔的笔迹。一个被泪水点模糊的名字吸引了她的目光,送给我亲爱的,如下:我亲爱的贝思,你耐心地坐在阴影里,等候着前往天国,你的神态是那样的宁静祥和,亲爱的妹妹,你即将远行,你赠给我的美德是最宝贵的礼物,它们曾使你的生命如此璀璨闪烁。

在我们的一生中有许许多多的情感,最重要的是情亲,因为血永远浓于水。

《小妇人》读后感 篇7

读完《小妇人》这本书,我最喜欢书中的马奇家的四姐妹。大女儿叫梅格,俏丽温柔,美丽善良,忠于感情,选择了贫穷但品格高尚的家庭教师。二女儿叫乔,富于男子气,很有活力,心中充满了热情,想象力丰富,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写出惊人的作品。三女儿叫贝思,她很害羞,但很温柔,充满爱心,热爱音乐。小女儿叫艾米,有艺术细胞,多才多艺,向往优雅而高贵的生活,梦想成为大艺术家。

《小妇人》这本书描绘美国战争时期的平凡的一家,四姐妹的父亲马奇先生在参军时生病了,并且有性命之忧。女儿们和她们的母亲感到悲痛万分,母亲要去照顾父亲,把四个女儿留在家里。女儿们在家里都很着急,并且很难过。她们比以前勤奋多了。勤奋的贝思每一天都去赫梅尔家,那里偶一个小婴儿。有一天婴儿生病了,赫梅尔太太出门上班了,她们家的大女儿罗姗照顾婴儿比,病情加重了。贝思想请姐姐们替她去看看,但姐姐们之后都把这件事忘了。于是贝思亲自去了,而赫梅尔家的那个婴儿死在了贝思的怀里了。贝思受了刺激,医生说贝思也会得上这种病,是猩红热。结果,贝思真的得了猩红热,并且病情相当严重,一向在发高烧。有一次烧得厉害,她居然认不出周围的亲人,拉住乔叫“妈妈”。这时华盛顿来信说马奇先生的病又恶化了,真是雪上加霜!

到了夜晚,贝思还在昏迷着,原先玫瑰色的小脸此刻没有一丝血色。最终,贝思退烧了,身上也出汗了,真为她捏一把汗。最终她们一家最终又团聚了。

这四个姐妹里,我最喜欢贝思,因为她热爱音乐,很喜欢弹钢琴。她很害羞,有一次去邻居家做客,老先生向她打了一声招呼她就害羞得跑回了家。她充满爱心,离她们家不远处有一户人家,她们家很穷,充满爱心的贝思每一天都拿着一点儿零碎的礼物送给孩子们。

梅格也不例外,她美丽漂亮,善良大方,是一位家庭教师。她忠于感情,选择了贫穷的布鲁克。

《小妇人》读后感 篇8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美国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成名之作——《小妇人》。

这本书讲述了四个小妇人——梅格,乔,艾米,贝丝与他们父母之间,朋友之间,邻居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以及她们自己的成长历程与自身的感悟。

《小妇人》描写的虽然是简单、朴素的家庭生活,但是却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谅解、相互关心、相互宽容的和谐关系。体现了人类真诚、善良的本质。有一次,劳里邀请乔和梅格看戏,艾米执意要跟去,却遭到了脾气急躁的乔的严词拒绝。于是,艾米一气之下把乔的书稿付之一炬。乔因此不肯宽恕她。直到艾米不小心掉进冰窟,差点淹死的时候,乔才忏悔不已,艾米也哭着请求乔的原谅。于是,两姐妹之间的隔阂也冰融雪化了。通过这件事情,让我明白了宽容的可贵,人在交往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误会与隔阂,这时候,我们不应该去斤斤计较,把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而是应该相互的宽容、相互的原谅。

在《小妇人》这本书中,我认为写得最感人、最有意义的就是十七章——姊妹真情。这一章讲述了贝丝因照顾梅尔家生病的孩子而传染上了猩红热,全家都担心不已,因为贝丝随时都有可能离开人世。在贝丝生病期间,乔寸步不离的守着她最爱的贝丝,照顾她的饮食起居;梅格则勇敢的挑起了家庭重担;寄居在马奇姑婆家里的艾米并没有忘记这个小姐姐,而是一边又一遍的祷告上帝,让贝丝快点好起来。姐妹几个齐心协力,终于度过了难关。读完这章后,我真是感动不已。几个平均年龄才十几岁的小妇人,在没有父母帮助的情况下,居然能照顾好整个家庭,并且能把自己的姐妹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真是太厉害了!我要向她们学习这种坚强的精神。

同学们,读读《小妇人》吧,它会让你受益终生的。

《小妇人》读后感 篇9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最近,我读的一本好书《小妇人》就像一个朋友一样天天陪伴在我身边。

《小妇人》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作者以平实清新的笔调,讲述了马奇家四姐妹的成长故事。

马奇家虽然不富裕,但很注重道德教育。马奇太太经常与四姐妹谈心,每时每刻教导她们要积极向上,乐于助人。在善良的马奇太太的引导下,四姐妹在亲情中成长,她们内心充满了爱,整个家庭十分幸福。

母亲是世界上最亲爱的人,马奇太太这位善良坚强又富有爱心的母亲通过合理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出了拥有美好品质的女儿们。《小妇人》中处处都有爱:四姐妹中最大的美格爱自己的丈夫、孩子们;主人公乔卖去秀发为重病的父亲筹钱,在妹妹贝丝重病时寸步不离地照顾她;四姐妹中的老三,乔最疼爱的贝丝心里总是装着别人,却染上了猩红热,她说:“人间的爱是我们离开时唯一能够带走的东西。”艾美是四姐妹中最小的,长大后虽然生活富裕了,但她心理装的满满都是爱。

书中让我特别敬佩的是故事的主人公乔,她也是作者的化身。她个性活泼,追求自由和独立,始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她永远把家人放在第一位,为了家庭甘愿奉献一切,值得我们学习。

这样一个美好的家庭,充满爱的家庭使我心里满是“嫉妒”。尽管成长路上障碍重重,但有志者事竟成。原来,在这个世界上,家是最美好的,美好的爱来自家!

《小妇人》读后感 篇10

《小妇人》是一本带着自传性质的家庭小说,作者是美国的奥尔科特。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马奇家的四个不一样性格的女孩经过自我的善良和勤劳找到了自我幸福的故事,小说没有跌岩起伏之爱。她们的善良,可爱的忠诚及对亲情的渴望深深感动了我。作者只描述了生活中很平凡的细节,是但却处处显露出对爱对完美生活的憧憬。

马奇家的女孩虽然家里贫寒,但她们却对任何事都有进取乐观的态度。小说强调了她们的个性与尊严,但有表现出她们对自我表现的约束,而独立自强又是这四个女孩的共同特点,她们总是在不停地找出自我的缺点并努力改正。这也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

在她们看来,家是她们的生长之地,又是神圣的避难场所。他们会仔细聆听母亲的教诲,会用自我灵巧的双手,聪慧的大脑发明一个又一个富有创意趣味味同时又能美化心灵的游戏。四姐妹的成长历程仿佛是一首富趣味味的教育诗。作者用既不华丽也不枯燥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人类伟大的亲情、友情和感情。在我看来,似乎在四姐妹的眼里,永远和她们爱的人和爱她们的人生活在一齐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事。

从她们身上,我学会了坚强,学会了要懂得知足但不能满足我学会了要对未来永远充满期望,并努力追逐梦想的乐观精神。我同样也学会了要加倍的珍惜所拥有的,不要等失去了才明白他们的可贵。我们应当细心发现每个人的优点而不是带上有色的眼睛只看到别人的缺点。

《小妇人》读后感 篇11

《小妇人》是美国作家路易莎奥尔科特写的长篇小说,小说主要描写马克一家的天伦之爱。以马克一家四个小姐妹的成长过程中的趣事,以及她们那具有着优秀品格的母亲给予她们的启发和教育,成功地塑造了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感受很深。

《小妇人》的主人公是马克一家的四个小姐妹,大姐曼格美丽而有些虚荣,二姐琼豪爽正直,老三佩丝善良而羞涩,最小的艾米爱漂亮也好惹麻烦。

让我最佩服的是老二琼,她勤劳好胜,勤学干练,是我们现在孩子所不可比拟的,虽然所处环境不同,那种为着自己理想而学习的精神实在让人为之感叹。

爸爸从军多年,姐妹几个是妈妈一手带大的,看到妈妈的疲倦的样子,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孩子,能认识到自己长大了,有义务帮助家里,帮助妈妈减轻负担,虽然舍不得放弃手中的书却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违心地来到姑姑家打工,顶着东家姑姑的唠叨,做着一件件无趣烦燥的事,因为自己是要拿薪水来补贴家用。工作中的琼依然不忘自己的理想,得空就读书、写作;写作、读书,终于有一篇文章发表在报纸上,渴望成功的她终于得到认可。

妈妈的教育方法也让我为之折服。妈妈是一们个仁慈、善良的妇人,这个家全靠她一个人操持,在她的培育下四个女儿健康、活泼地成长着。妈妈“放纵”的教育思想是我们现代教育无法实现的。生活中的人都有懒性,几个小姐妹当然也一样,在假期都想懒一懒,闲一闲,可做母亲的没有反对,反而是放纵自由,任其发展,索性有天自己找借口外出,孩子们饿得慌了才懒散地起来,看到冷锅冷灶,没办法了自己动手,费了好大劲儿才做下早点,可吃起来个个皱眉头,中午换个方法也依然如故,整个家里乱糟糟地,大家感觉什么事儿也乱套了,都抱怨着,终于爆发了:“算了,再也不过这游手好闲的日子了”这些发自内心的话语才是妈妈想要得到的,这些实践的内在动力才是孩子们勤奋的开始,试想我们做家长的哪个能做到呢?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