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水的幼儿园教案(精选8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水的幼儿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水的组成。
⑵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⑶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⑴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⑵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⑵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⑶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水的组成
2、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教学难点:
1、水的组成
2、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探究过程:
导入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自然界中还有什么物质与人类活动、生产密切相关呢?对,是水。从太空上观察。地球是一个尉蓝色的星球,这种尉蓝色物质是什么呢?对,是水。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海约占地球表面积的约3/4,所以有人戏称地球为“水球”。水与生物关系非常密切,各种生物体内也都含有水。水是生命的孕育和维系必需物质;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水力发电利用的是水,水还能为人类提供水运的航道和宜人的环境。那么,你对水的组成、水的净化、水资源等知识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本单元将引领我们走进水的世界,首先,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水的组成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实验
学生实验:研究水的组成(实验3-1)
经过实验,学生得到下列结论
给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体积大约为1∶2。学生如若测得数字误差较大,应要求他们重做,以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生实验:(实验3-2)验证正负极气体的属性,判断是何种气体。
2、水的组成
要点:正极气体具有助燃性,是氧气,负极气体能燃烧,是氢气
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氧气和氢气:水(H2O)氢气(H2)+氧气(O2)
【提问】通过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实验事实,关于水的组成,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我们已知道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是不变的,可知水中含有氢(H)、氧(O)两种元素,即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电解水这个反应属于我们所学过的哪一种反应类型呢?为什么?
电解水产生了一种新的气体——氢气,大家对于氢气有些什么了解呢?
二、氢气(H2)
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具有可燃性,当氢气和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混合即氢气不纯时点燃会引起爆炸。
思考: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那么你在使用氢气时,尤其是点燃氢气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具体应怎样做?
使用氢气时,要注意安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纯度。
检验方法:用一小试管,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说明氢气不纯,如果声音很小,就说明氢气较纯。
是不是氢气不纯点燃一定会爆炸呢?
若空气中混入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时就会发生爆炸。我们把这个范围称为氢气的爆炸极限。
思考:经检验不会发生爆炸的氢气是不是一定是纯净氢气呢?
讨论:理论上与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应是1∶2,但在实验操作中两试管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往往小于l∶2。这是为什么?
(1)氧气在水中溶解性比氢气稍大。
(2)氧气氧化性很强,有时在电极上就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
思考:氢气氧气分别由几种元素组成的?水、二氧化碳则有几种元素组成的?
三、单质和化合物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有些纯净物只有一种元素组成,有的则有多种元素组成。
我们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如:氧气,氮气,铁,镁,碳,硫,磷,等等都是单质。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如: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等等,都是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有一种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如: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等等
注意:
1、物质和纯净物的分类依据不同,物质是按物质组成进行分类,而纯净物是按该纯净物元素组成进行分类的,所以不能把纯净物和单质、混合物和化合物混为一谈。
2、区分单质、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时不能只看名称,而要认真分析其组成后才能得出结论。即不能注重外表而不看实质
作业:习题1、3、4
水的幼儿园教案 篇2
知识梳理
1、水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水是色、____________气味的透明的液体。在压强为101、3kPa时,水的凝固点是____________,沸点是____________,温度为4℃时,水的密度最大。
2、水的分解
(1)实验现象:通电后电极上产生____________,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较小,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较大,二者的体积比是____________。
(2)气体的检验:体积较小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种气体是____________。
体积较大的气体接近火焰时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这种气体是____________。
3、水的合成
在空气中点燃氢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1)现象: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____________火焰,烧杯内壁有____________,用手触摸烧杯壁感觉非常烫,说明反应放出了大量的热,该实验说明氢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氢气具有____________。
(2)氢气作为一种新型燃料,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难突破
怎样通过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剖析:电解水的实验我们需要掌握:
(1)实验装置,(2)实验现象,(3)实验结论。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我们可知:通电以后在电源负极上产生的是氢气,它具有可燃性,燃烧时火焰为淡蓝色;电源正极上产生的是氧气,它可以支持燃烧。我们了解了这两种气体的检验方法,水分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为今后理论推导水的化学式提供了实验基础。由水通电后得到氢气和氧气这一化学反应实例,我们可知: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要发生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我们要学会应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认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水通电后得到氢气和氧气,即水通电后,水中的每两个氢原子相互结合生成氢气分子,水中的每两个氧原子相互结合生成氧气。
问题探究
问题阿伏加德罗曾经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根据此规律图44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水的组成的简易装置图:
(1)C和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什么?如何检验?
(2)C、D两种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为多少。
图4-4
探究:
本题为实验分析题,主要考查电解水的实验知识。解题的突破口是C、D试管中气体的体积,由D试管中收集气体的体积大约是C试管中的2倍,可推知: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C试管中是氧气。因C、D试管中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1∶2,即C、D中两种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也为1∶2。
结论:(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氢气,点燃的木条;
(2)1∶2。
典题精讲
例1图4-5是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关于对该图理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图4-5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构成和分子、原子的有关知识。水分子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由此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并且我们可以看出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分子是可分的,而原子不可在分。所以A、B、D都正确,而水是纯净物,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分子的种类只有一种,所以水中只有水分子而没有氢分子和氧分子,所以C是错的。
答案:C
例2:在实验室中探究氢气的有关性质,将下列探究报告填写完整:
探究内容探究方法现象结论
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氢气燃烧后的产物是水
思路解析本题是实验探究题,在明确探究问题之后,思索和寻求探究的方法,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探究的结论,叙述要准确。
答案:
用氢气吹肥皂泡肥皂泡在空气中上升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能燃烧,烧杯内壁上有水珠氢气具有可燃性,生成物是水
知识导学
电解水的实验说明:
(1)水在通电后,产生了两种物质,即氧气和氢气,在反应中消耗了电能,是吸收能量的化学变化。
(2)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揭示了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分子先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水通电后得到了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
氢气燃烧后产生了水,从而完成了对水的合成。实验时的现象要掌握两点:一是淡蓝色火焰,二是燃烧后的产物是水,并放出大量的热。
氢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世界性的课题,作为理想的'能源,氢能有着以下特点:燃烧放热多;来源广泛,以水做原料可以制取大量氢气;最大的优点是氢气燃烧生成的是水,不污染环境。
疑难导析
要明确水通电以后得到了什么气体,我们不仅要记住该实验的现象和结论,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去认识水的组成,进而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去理解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
由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实验的目的,化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是注重宏观和微观的联系,当我们观察到宏观的实验现象时,就要想着从微观上进行解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
由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这一客观事实,首先建立起一种宏观联系微观的模式,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是氧元素组成的。进而我们可以推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从这一化学变化事实的微观解释中认识到在一切的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分子都要先分裂成原子,然后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这是化学变化的实质,也为我们今后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定量地研究化学打下基础。
问题导思
科学实验是探究化学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加以知识整合,不难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实验探究又是验证课本知识的重要手段,当实验结果与理论不相符合时,要认真思考,重新设计实验继续探究,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问题的根源。
首先掌握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氢气和氧气的检验方法、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等。同时理解本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阿伏加德罗定律,只有在充分理解了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地应用该定律去解决下面的问题。对于此类型题目的解答技巧是首先要认真读题,充分领悟所给信息,吃透题意,然后再运用新知识,围绕题意去展开。
典题导考
绿色通道运用分子、原子的知识总结、归纳有关的信息。解题可以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理解,宏观上可以讨论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上可以讨论分子的构成。
典题变式图4-6是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
根据下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答案:
①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②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③大量的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别组成了氢气和氧气,④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⑤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⑥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等。
绿色通道科学探究是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包括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获得结论”“交流评价”等环节。应积极思索和寻求探究问题的方法,根据以往的经验或已有的知识,提出猜想和假设,然后再通过实验、调查等方法为自己的假设收集证据,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概括,才能得出探究的结论。
典题变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B、点燃氢气时,火焰是淡蓝色的
C、氢气是无色、无气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唯一产物——水,该反应也能证明水的组成
答案:A
水的幼儿园教案 篇3
水的电离分为两部分:水的离子积和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可以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引入,接下来对水的离子积进行讲解,包括公式、适用范围及影响因素(温度)。接下来是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可通过引导分析的方式分析出温度、加酸碱及可水解的盐的影响及原因,这个地方可以对比记忆:直接加氢或氢氧根,抑制水电离;加可水解的盐,促进水电离。
水溶液中H+与OH-的浓度是相等的,但是大多数溶液中二者是不相等的,就会显示酸性或者碱性。接下来看一下溶液的酸碱性(过渡)。这一部分的讲解可以从溶液酸碱性判断的依据及酸碱性强弱的表示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讲解。在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的部分,除了讲解讲义上的PH的测定方法及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的变色范围之外还应再扩展一部分——PH的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分为五种情况:
1.单一酸碱溶液,直接根据公式、已知浓度进行计算。
2.稀释,这种情况要注意酸碱无限稀释,PH会无限接近于7但是不会跨越7。讲解后注意跟20xx年上半年教资真题相结合。
3.酸酸混合,注意混合后氢离子的浓度。
4.碱碱混合,注意先计算混合后OH-的浓度,然后根据水的离子积换算出H+的浓度,再进行PH的计算。
5.酸碱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结果又分为三种情况:中性、酸性、碱性。混合后为酸性的,根据H+浓度的变化进行计算;混合后为碱性的,注意先计算混合后OH-的浓度,然后根据水的离子积换算出H+的浓度,再进行PH的计算。注意结合20xx年下半年教资真题。
除了理论计算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测量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接下来讲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原理、操作及误差分析。
为大家提供的高二化学下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3课时)
制作人:宝鸡石油中学高二化学组审核人:宝鸡石油中学高二化学组
授课时间:班级:姓名:组名:
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导学案(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一定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是常数。
2、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
3、掌握水的电离平衡/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水的电离:水是电解质,发生电离,电离过程
水的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思考:实验测得,在室温下1LH2O(即mol)中只有1×10-7molH2O电离,则室温下C(H+)和C(OH-)分别为多少?纯水中水的电离度α(H2O)=。
2.水的离子积
水的离子积:KW=。
注:(1)一定温度时,KW是个常数,KW只与有关,越高KW越。
25℃时,KW=,100℃时,KW=10-12。
(2)K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酸、碱、盐的稀溶液。任何水溶液中,由水所电离而生成的C(H+)C(OH-)。
二、自主探究
溶液的酸碱性和pH
1.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1)温度: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度,水的电离平衡向方向移动,C(H+)和C(OH-),KW。
(2)溶液的酸、碱度:改变溶液的酸、碱度均可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三、合作探究
讨论:改变下列条件水的电离平衡是否移动?向哪个方向移动?水的离子积常数是否改变?是增大还是减小?
①升高温度②加入NaCl③加入NaOH④加入HCl
练习:①在0.01mol/LHCl溶液中,C(OH-)=,C(H+)=,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②在0.01mol/LNaOH溶液中,C(OH-)=,C(H+)=,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
③在0.01mol/LNaCl溶液中,C(OH-)=,C(H+)=,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
小结:
(1)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KW增大
(2)酸、碱抑制水的电离
2.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的酸碱性常温(25℃)
中性溶液:C(H+)C(OH-)C(H+)1×10-7mol/L
酸性溶液:C(H+)C(OH-)C(H+)1×10-7mol/L
碱性溶液:C(H+)C(OH-)C(H+)1×10-7mol/L
3.溶液的pH:pH=-lgc(H+)
轻松做答:
(1)C(H+)=1×10-6mol/LpH=______;C(H+)=1×10-3mol/LpH=_____
C(H+)=1×10-mmol/LpH=______;C(OH-)=1×10-6mol/LpH=______
C(OH-)=1×10-10mol/LpH=______;C(OH-)=1×10-nmol/LpH=______
(2)pH=2C(H+)=________;pH=8c(H+)=________
(3)c(H+)=1mol/LpH=______;c(H+)=10mol/LpH=_____
归纳: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25℃时)
pH溶液的酸碱性
pH7溶液呈性,pH越小,溶液的酸性
pH=7溶液呈性
pH7溶液呈性,pH越大,溶液的碱性
四、学习评价
1.pH=2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若溶液体积扩大10倍,则C(H+)或C(OH-)的变化()
A、C(H+)和C(OH-)都减少B、C(H+)增大
C、C(OH-)增大D、C(H+)减小
2.向纯水中加入少量的KHSO4固体(温度不变),则溶液的()
A、pH值升高B、C(H+)和C(OH-)的乘积增大
C、酸性增强D、OH-离子浓度减小
3.100℃时,KW=1×10-12,对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pH=6显弱酸性B、C(H+)=10-6mol/L,溶液为中性
C、KW是常温时的10-2倍D、温度不变冲稀10倍pH=7
五、总结与反思
高二化学下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整理
1、水电离平衡:
水的离子积:KW=c[H+]·c[OH-]
25℃时,[H+]=[OH-]=10-7mol/L;KW=[H+]·[OH-]=1*10-14
注意: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则KW值一定
KW不仅适用于纯水,适用于任何溶液(酸、碱、盐)
2、水电离特点:(1)可逆(2)吸热(3)极弱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
①酸、碱:抑制水的电离KW〈1*10-14
②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是吸热的)
③易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KW〉1*10-14
4、溶液的酸碱性和pH:
(1)pH=-lgc[H+]
(2)pH的测定方法:
酸碱指示剂——甲基橙、石蕊、酚酞。
变色范围:甲基橙3.1~4.4(橙色)石蕊5.0~8.0(紫色)酚酞8.2~10.0(浅红色)
pH试纸—操作玻璃棒蘸取未知液体在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即可。
注意:①事先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②广泛pH试纸只能读取整数值或范围
水的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观察比较物体的不同特征并进行分类。
区域活动一:分图形
准备;○、△、□几何图形若干,每种形状有2种颜色、2种大小,小篮子若干。
过程:师:“弟弟妹妹要玩拼图游戏,可是这些图形都混在一起,他们不容易很快找到想要的图形,怎么办呢?”(让幼儿思考后说一说,然后教师再提出操作要求)“想一想,这些图形可以怎么分?小朋友可以一起商量,看你们能找出几种不同的分法。”
区域活动二:娃娃超市
准备:绒布玩具、饮料瓶、塑料恐龙、塑料水果、衣服、玩具汽车、积木等
过程:师:“娃娃超市现在有一批东西乱糟糟的',经理可头疼啦。他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去帮忙,怎么帮呢?”(可以提示幼儿:小朋友都去过超市吗?超市里的东西是怎样摆放的)“对,超市里的东西都是把一样的东西整齐地放在一起。”
区域活动三:涂色
准备:相似的物体若干
过程:给相同的物体涂上相同的颜色。
游戏:找朋友
玩法:给每个幼儿发一张不同数量的印章卡,当音乐起时,幼儿快速找朋友,音乐停时,找到同数量印章卡的幼儿手牵手出教室。
水的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水能解渴,应多喝开水。
2.让幼儿讲述水与人们的密切关系,了解自来水的来源。
3.教育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水的作用
2.ppt课件:如果没有水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活动
1.教师拿着水杯喝水。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喝水吗?
2.请幼儿拿水杯喝水。
提问:喝完水有什么感觉?我们喝的是什么水?
二、了解自来水的来源。
1.我们喝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出示自来水净水过程图片,向幼儿介绍自来水的净水过程
2.江河里的水我们能直接取出来饮用吗?
江河里的水不清洁,不能直接饮用,
自来水厂把江河里的水抽上来进行加工、净化、消毒,变成自来水,
通过自来水管道输送到各个地方,我们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就会哗哗地流出来。”
三、水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1.ppt课件:水的作用
了解水对人们的作用
2.ppt课件:如果没有水
我们人要喝水,要洗衣服、洗菜、洗米做饭,没有了水,
我们就没有水喝,就会口渴,没有了水我么就不能生活。
3.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
(1)教育幼儿要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不要随便把水浪费掉。
(2)水的用处那么多,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让幼儿自由讨论,教师提示幼儿讲出:
我们洗手时不要把水龙头开得太大,看到水龙头滴水应马上关起来……)
四、活动结束
1.教育幼儿多喝开水。
2.水对人体有好处,对人们也有很多用处,所以,水是我们的好朋友,
我们要节约用水,好好保护水资源。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美丽的花》
幼儿园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做做了解花的用途。
2.创造性地设计花的礼物,使幼儿进一步萌发爱花、护花的意识。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雨中红色玫瑰, 山茶花2, 菊花5
2.彩色笔,画纸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花的美
1.课件演示:漂亮的花
幼儿观看。
2.教师:你们看到了些什么花?漂亮吗?
看见花你感到怎么样?
二、感知花的用途
1.观察:花的礼物
(1)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礼物吗?它有什么用?
(2)教师和幼儿一起说说花的礼物可以用来做什么。
2.教师小结花的用途
(1)做药
(2)可以吃
(3)泡茶喝
(4)用花做好看的装饰品。
(5)清香空气
(6)可以美容
三、创造花的`艺术品
1.观察花朵头箍
提问:这个头箍是用什么做的?好看吗?
2.提出创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礼物送给别人?
请你们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礼物画下来,然后说给大家听,你想做什么花的礼物,准备送给谁。
3.幼儿绘画:花的礼物
4.幼儿描述自己的创造。
四、环保教育
讨论:你觉得花的用处多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花?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大大小小的蛋宝宝》
幼儿园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蛋,知道蛋有大小和颜色的异同等。
2.知道鸡、鸭、鸟全都会生蛋,对事物有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ppt-各种各样的蛋
2.实物-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蛋
1.出示蛋,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蛋吗?
你们还认识什么蛋?
2.ppt课件:各种各样的蛋
引导幼儿将动物图片与蛋一一对应。
3.你还知道什么动物也会生蛋?
二、引导幼儿运用比较的方法观察蛋。
1.教师:这些蛋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引导幼儿从蛋的大小、重量、颜色来比较。
2.教师小结:有的蛋大,分量重;有的蛋小,分量轻。
有的蛋是深黄色的,有的蛋是白色的,还有的蛋是青色的活带斑点的。
三、由表及里观察,产生探索的兴趣。
1.教师:鸡蛋里面是什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并将鸡蛋打开观察。
2.观察:是不是每种蛋都有蛋白、蛋清呢?
每种蛋的蛋白、蛋清都一样吗?
(逐一打开蛋。)
3.教师小结:每种蛋外面都有很薄的蛋壳,敲碎蛋壳,里面都有蛋黄、蛋清。
四、活动结束
教师讲述有关蛋的故事,引导幼儿进一步讨论有关蛋的话题。
如:蛋黄怎么会变成动物宝宝的?为什么蛋有大有小?
结合主题活动,引导幼儿探索如何使蛋站立起来的各种方法。
水的幼儿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水结冰、融化、水蒸气变成水珠的经验、溶解的秘密, 沉与浮
1.提供不同材料,建议幼儿思考如何使沉入水中的材料浮于水面,或使浮于水面的材料沉入水中。如用牙膏皮做成小船,或将小铁钉放在积木上等。沉与浮
2.(立起来的木棍):将小木棍放入水中,发现它躺在水面上。如果在木棍一端粘一大块橡皮泥,或钉上一根大铁钉,都能使它立起来。
活动目标:
使用多种材料,玩水的过程充满和有趣。
活动材料:
纸、牙膏皮、泡沫塑料、小积木、塑料、菜叶、小瓷器、竹片、铁钉、小石子水管、竹片、盛水具等
活动过程:
1.水和数学:王自然一盘兰色的水可以分成7杯水。老师说:再换一种大的杯子呢?王自然用胶泥盒来装这一盘兰色水,第一次装得4次,第二次装得2杯。老师说:怎么两次装的'水数量不一样呢?王自然:我想想。
2.水和吹气:陈多多:我用力一吹水管。陈炫昊:我挤水管就喷出来了。老师:你们配合得真好,如果不吹气会怎样,陈多多;不吹水不会喷出来。老师:那样的话,水会怎样?陈多多不知道,我们试试吧。
3.水和颜色:覃芷珊把手伸到蓝水里,手的颜色也会变,佘馨蕊;我的手是蓝色的。老师:怎么洗得掉。覃芷珊用肥皂洗吧。
4.沉会变浮:李唐朝的螺丝沉到水里。老师说:谁都知道螺丝是沉的,我要你想办法让它浮起来。李唐朝:烟盒是浮的,把螺丝小心放在烟盒上就浮起来了。看,我的剪刀也浮起来
5.水会流动,水不会流动:老师说,水为什么从水管里出来了;丁承凯:水从进水口侧侧地流下去。老师:现在怎么不出水啦。丁承凯:这边因为堵住了。老师:怎样才能出得水。丁承凯:把这边抬高,水就流出去,流到盘子里。
6.水和竹片:邱楚雯:小汽车沉下去了,竹片浮起来了。覃芷珊竹片能让汽车浮起来。邱楚雯:汽车太重了,木板才能让汽车扶起来。
7.红色的水流到别的杯子:有四个小朋友,找来3个杯子,把2根吸管子,插到3个杯子里。大家发现3杯水没有流动,张俊骞给一个杯子加水说:有一边水多才行;佘馨蕊:红水从吸管流过去了。三杯水被红色的水流成水平了,大家又发现3杯水没有动。老师提醒小朋友让一杯水高一点,观察会怎样。卢艺文从旁边小菜园里取两块土,和班学佳一起把一个杯子垫高起来,红色的水又流动了。老师:为什么水会流过去呢?卢艺文说:水要斜坡才行。
8.水和管子:伍纪宇他这样玩,水通过管子从这杯流到另一杯去。交叉的双手,固定一个姿势比较长的时间,孩子不动得就着水流着。
水的幼儿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现代通讯工具是多种多样的,它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2、能关注生活中的先进科技产品。
3、有操作现代通讯工具的.兴趣,乐于与他人交流。
活动准备:
1、家庭调查——现代通讯工具。
2、幼儿自己准备会使用的通讯工具。
3、幼儿用书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幼儿交流自己认识的通讯工具。说说它可以用来干什么?
二、教师创设情景,幼儿了解各种通讯工具的用途。
1、小红在家有急事要告诉外婆怎么办?用什么通讯工具?
2、爸爸和小红到公园玩,走到半路,突然想起一件事要告诉妈妈,应该用什么通讯工具?
三、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了解现代通讯工具。
1、观察画面,说说画面上有哪些现代通讯工具?它们有什么特点?
2、仔细观察电话机键盘,说说少了什么?请幼儿添画数字号码?并说说键盘上符号的意思。
3、启发幼儿说说其他的现代通讯工具的特点及优点。
四、小结:现代通讯工具是很多的,它能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方便。
水的幼儿园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⒈了解水的电离平衡及其“离子积”
⒉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
【学习重点】
⒈水的离子积
⒉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
【学习难点】水的离子积
【学习过程】
【情景创设】
一、水的电离
[思考]水是不是电解质?它能电离吗?写出水的电离方程式.
1.水的电离:水是电解质,发生电离,电离过程
水的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思考:实验测得,在室温下1LH2O(即mol)中只有1×10-7molH2O电离,则室温下C(H+)和C(OH-)分别为多少?纯水中水的电离度α(H2O)=。
2.水的离子积
水的离子积:KW=。
注:(1)一定温度时,KW是个常数,KW只与有关,越高KW越。
25℃时,KW=,100℃时,KW=10-12。
(2)K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酸、碱、盐的稀溶液。任何水溶液中,由水所电离而生成的C(H+)C(OH-)。
二、溶液的酸碱性和pH
1.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1)温度: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度,水的电离平衡向方向移动,C(H+)和C(OH-),KW。
(2)溶液的酸、碱度:改变溶液的酸、碱度均可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讨论:改变下列条件水的电离平衡是否移动?向哪个方向移动?水的离子积常数是否改变?是增大还是减小?
①升高温度②加入NaCl③加入NaOH④加入HCl
练习:①在0.01mol/LHCl溶液中,C(OH-)=,C(H+)=,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②在0.01mol/LNaOH溶液中,C(OH-)=,C(H+)=,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
③在0.01mol/LNaCl溶液中,C(OH-)=,C(H+)=,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
小结:
(1)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KW增大
(2)酸、碱抑制水的电离
2.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的酸碱性常温(25℃)
中性溶液:C(H+)C(OH-)C(H+)1×10-7mol/L
酸性溶液:C(H+)C(OH-)C(H+)1×10-7mol/L
碱性溶液:C(H+)C(OH-)C(H+)1×10-7mol/L
3.溶液的pH:pH=-lgc(H+)
轻松做答:
(1)C(H+)=1×10-6mol/LpH=______;C(H+)=1×10-3mol/LpH=_____
C(H+)=1×10-mmol/LpH=______;C(OH-)=1×10-6mol/LpH=______
C(OH-)=1×10-10mol/LpH=______;C(OH-)=1×10-nmol/LpH=______
(2)pH=2C(H+)=________;pH=8c(H+)=________
(3)c(H+)=1mol/LpH=______;c(H+)=10mol/LpH=______
归纳: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25℃时)
pH溶液的酸碱性
pH7溶液呈性,pH越小,溶液的酸性
pH=7溶液呈性
pH7溶液呈性,pH越大,溶液的碱性
【反馈练习】
1.pH=2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若溶液体积扩大10倍,则C(H+)或C(OH-)的变化()
A、C(H+)和C(OH-)都减少B、C(H+)增大C、C(OH-)增大D、C(H+)减小
2.向纯水中加入少量的KHSO4固体(温度不变),则溶液的()
A、pH值升高B、C(H+)和C(OH-)的乘积增大C、酸性增强D、OH-离子浓度减小
3.100℃时,KW=1×10-12,对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pH=6显弱酸性B、C(H+)=10-6mol/L,溶液为中性
C、KW是常温时的10-2倍D、温度不变冲稀10倍pH=7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2课时)
【课标要求】
⒈
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
⒉掌握有关溶液pH值的简单计算
⒊了解常用的酸碱指示剂
【学习重点】
⒈水的离子积,H+浓度、OH-浓度、pH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⒉有关溶液pH值的简单计算
【学习难点】pH值的计算
【学习过程】
【情景创设】
二、溶液的酸碱性和pH
⒈定义:PH=,广泛pH的范围为0~14。
注意:当溶液中[H+]或[OH-]大于1mol/L时,不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⒉意义:
溶液的酸碱性常温(25℃)
中性溶液:C(H+)C(OH-)C(H+)1×10-7mol/LpH7
酸性溶液:C(H+)C(OH-)C(H+)1×10-7mol/LpH7
碱性溶液:C(H+)C(OH-)C(H+)1×10-7mol/LpH7
⒊溶液PH的测定方法
(1)酸碱指示剂法
说明: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石蕊、甲基橙、酚酞试液。
常用酸碱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
指示剂变色范围的pH
石蕊5红色5-8紫色8蓝色
甲基橙3.1红色3.1-4.4橙色4.4黄色
酚酞8无色8-10浅红色10红色
(2)pH试纸法
使用方法:
(3)PH计法
三、PH的应用
阅读教材P49-50
四、有关pH的计算
(一)单一溶液的`PH计算
1、分别求0.05mol/LH2SO4溶液和0.05mol/LBa(OH)2溶液的PH值。
2、已知常温下浓度为0.01mol/L的CH3COOH溶液的电离度为1%,求该溶液的PH值。
(二)酸碱混合溶液的PH计算
3、将PH=2的H2SO4溶液与PH=4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求溶液的PH值。
4、将PH=8的NaOH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求溶液的PH值。
5、常温下PH=4的HCl和PH=10的NaOH分别按体积比为1:1,11:9,9:11混合,分别求三种情况下溶液的PH值。
(三)酸、碱加水稀释后溶液的PH值
6、常温下,将PH=1的H2SO4溶液和PH=13的NaOH溶液分别稀释1000倍,求所得溶液的PH值。
思考:若在常温下,将PH=1的CH3COOH溶液和PH=13的NH3H2O溶液分别稀释1000倍,则所得溶液的PH值在什么范围之内。
[反馈练习]
1.求下列溶液混合后的pH:
(1)把pH=2和pH=4的两种强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其pH=。
(2)把pH=12和pH=14的两种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其pH=。
(3)把pH=5的H2SO4溶液和pH=8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其pH=。
2.室温时,将PH=5的H2SO4溶液稀释10倍,则C(H+):C(SO42-)=;
若再将稀释后的溶液再稀释100倍,则C(H+):C(SO42-)=。
2.20mL0.01mol/LKOH溶液的pH为;30mL0.005mol/LH2SO4溶液的pH为;两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为。
3.设水的电离平衡线如右图所示。
(1)若以A点表示25°时水在电离平衡时的粒子浓度,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的电离平衡状态到B点,则此时水的离子10-6积从_________增加到____________;10-7
(2)将PH=8的Ba(OH)2溶液与PH=5的稀盐酸混合,并保持在100°的恒温,欲使混合溶液的PH=7,则Ba(OH)2溶液和盐酸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