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欢庆》教学反思(精选8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欢庆》教学反思 篇1
《欢庆》这首诗写的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
第一课时教学中,我把识字教学和激发爱国感情作为教学的重点。识字教学我设计了开火车认读、去拼音识字、抢读词语、随文识字等环节,并且在识字过程中充分关注后进生,提供机会让后进生读生字、组词。感觉前半节课识字过程较流畅,学生倾听很认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比较高。识字检测的效果也比较好。
在理解诗文时,我让孩子听同学读,看这首诗文“有几句话?”然后让孩子带问题默读“第一句话写了哪些地方?有哪些景物?”在描写地点的词语上用横线划出,用波浪线划出礼物的词。设计这个环节让孩子学会静心阅读,学会自己理解课文。
在具体分析诗句理解诗句时创设情境:“如果你就是飞翔在蓝天上的.鸽子,你可能在对同伴,对祖国妈妈说什么呢?”来深化对诗歌的理解的。在学生的学习习惯上,从本节课来看,应该有较大进步,特别是朗读方面,很多孩子都能激情的朗读本文。
《欢庆》教学反思 篇2
《欢庆》这首诗写的就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一幅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读着读着,我们似乎看见农民丰收的笑脸,看见天安门广场上缓缓升起的国旗,似乎听见了中华儿女对和平的呼唤,听见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国的共同心声。
1、课文初始,我让学生初读课文,结合课前的复习,以反馈的形式出现。我先出示有注音的生字,学生通过自己的拼读很快就认识了生字。接下来增加难度,出示未注音的生字让学生认读,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它的,给它组个词或用这个词造句,学生也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如此循序渐进,从而达到拓展练习的目的。
2、指导朗读,读中感悟。低段教学的要求便是让学生多读,以读促悟,让学生在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中感悟欢庆的快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因此我采用了课件范读、个人读、分组读等方式进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型,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教学第一句诗时,我先让学生想象喜庆的画面?再美美的读这一句,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的图片和诗句来理解诗句内容,得到感情的升华,譬如,在学习“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一句时,通过画面展示丰收的景象,正如我们说的“金秋十月,果实累累”,再如“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一句时,让学生看到火红火红的枫叶,这让他们又回忆起了“枫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让学生明白了“火红的旗帜”指的就是“火红的枫叶”,这火红的颜色给祖国妈妈的生日增添了喜庆的色彩。
3、针对诗歌的特色,采用了多种方式读,自己读,个别读,赛读,分男女生读,带着动作表演读等等,让朗读变得有滋味。在品读理解诗歌内容后,利用课件为四处景物配上图画,直观有效地帮助学生看图背诵前四行。诗歌后四行的教法是放手让学生自读后提出质疑:为什么有十三亿孩子?国庆节为什么是十月一日,而不是其它日子?然后通过学生的交流顺利地解决了难题。
此外,诗歌的前四行所描绘的四种景物色彩十分鲜明,还可以用简笔画的形式将这四处景象融于一处,比课件更加直观。
授新课完毕后,我还安排了拓展训练,设计了仿写诗歌中的拟人句“……奏起……”、“……举起……”。课后,我觉得应该把这一训练放在学习完诗歌前四行之后进行。在语言环境中训练,更能突出主题,考察的效果才会更加明显。
附原文
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
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
十三亿孩子
欢庆这美好的日子,
十月一日——
祖国妈妈的生日。
《欢庆》教学反思 篇3
刚刚度过了愉快的国庆节,余温未消,我们就迎来了——《欢庆》。
《欢庆》这首诗写得就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都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旗帜,洁白的鸽子,欢乐的乐曲,构成了一幅美丽、祥和的图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从“欢庆”入手:
出示课题:9、欢庆
师:什么是欢庆?
生:就是非常快乐的庆祝。
师:那我们在庆祝什么呢?请你自己读一读课文,找一找答案。
自渎课文后交流:
生:我们在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
师:那祖国妈妈生日是什么时候呢?
生1:10月1日。
生2:我们最近放假,就是为了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
生3:我知道我们祖国妈妈今年已经58岁了。
师:对呀,我们刚刚为我们的祖国妈妈过了她58岁的生日,那在国庆节的时候,你都感受到了哪些庆祝的氛围?
生1:我看到我们学校门口挂了横幅。
生2:好多地方插了好多彩旗。
生3:我妈妈他们厂门口还挂了红红的大灯笼。
生4:我看到街上、商场里人很多很多,他们都出来为祖国妈妈庆祝生日。
……
师:那课文中他们是怎么为祖国妈妈庆祝生日的呢?
生1: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生2: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
生3: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生4:大海奏起欢乐的歌曲。
师:是啊,田野、枫林、蓝天、大海分别以自己的方式来为祖国妈妈的生日表示祝贺,那你拿什么给祖国妈妈庆贺?
生1:我要爱护环境,让祖国妈妈干干净净的。
生2:我要好好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妈妈建设的更美好。
……
一个个美好的心愿在孩子们的心头飘扬。
最后在一张张欢度国庆的图片中,我们的心情一起激扬!
《欢庆》教学反思 篇4
语文教学以读为本。该如何让学生来读,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有滋有味呢?教学《欢庆》时,我注重感情朗读的引导,颇有心得。下面是我上课时的小片段。
师范读课文。
师:同学们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很好!
师:你觉得哪些地方好?
生:很有感情!
生:声音很好听。
生:让我很激动。
师:知道老师为什么读得这么好、这么有激情吗?因为我在读的时候脑袋里想象到全国上下欢庆十月一日的情景,老师的心情激动万分。所以在读的时候自然就真情流露,同学们也被感动了。
生:老师,我们该怎么读才能像你那样呢?
师:你们有没有看过国庆大阅兵呢?奥运会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国健儿夺冠时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生:心情很激动。
生:我都哭了。
生:我高兴得跳起来。
师:我们会感到自豪和骄傲!现在你们的'心情怎样呢?很激动吧?那我们就带这这样的心情来朗读这首诗歌吧。
在朗读中我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有个人读,小组读,轮读,表演读。《语文课标》提出语文阅读的基本要求“注重情感体验”,教师应做到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激起情感的共鸣,这样一来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智慧。
《欢庆》教学反思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会认“庆、献”等7个生字,会写“亿、洁”等8个生字;
2.品味优美的语言,练习用“ 献上 的果实”说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识“庆、献”等7个生字,会写“亿、洁”等8个生字。
教学难点:
品味优美的语言,练习说话。
教学过程:
一、诵读导入,识写“欢庆”
1.诵读导入
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十月一日了,十月一日是我们国家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谁知道是什么节日?
国庆节,就是祖国妈妈的生日。咱们一起来背诵一遍《识字3》,夸夸咱们伟大的祖国。
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欢庆》也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大家一起读课题。
2.识记“欢庆”
想一想,你能用什么巧方法记住这两个字?
(1)生活中识字.喜欢的欢就是这个字。你在生活中就认识了这个字。
(2)加一加“吹”去掉一个“口”字,左边加上一个“又”字,就是“欢”字。
(3)换一换.你用换一换的方法记,很好。
(4)顺口溜
(5)你能不能像“叹”字这样来说一说,先读一读例句:(出示)
叹:口字旁和“又”组成“叹”,叹气。
和“”组成“”,。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第一排谁认识?请你读,其他同学做小老师来评判。(竖排出示)
田野枫林蓝天大海
(2)第二排谁来读?
献上举起飞着奏起
①识记“献”字
“献”字你怎么记住的?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生活中我们也常见这个字。出示图片:“献花” ――毕业生在向老师“献花”;“横幅”――他们正在“献爱心”; 采血车上的“献血”标语。
生活是识字的大课堂,留心学习你就会认住更多的字。
②识记“奏”
你们看艺术家在演奏二胡,你能把“演奏”换个词吗?音乐家在演奏钢琴,你能再换个动词吗?艺术家在演奏笛子,还可以说,他在笛子。
这一排都是表示动作的。谁能把这些词变成动作?请你来做小老师领读,不过不让他读,他做一个动作,我们读相应的词。
(3)第三排:
金黄的火红的洁白的欢乐的
①“的”是轻声,要读的轻一些、短一些。
②连起来读一读:
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旗帜洁白的鸽子欢乐的乐曲
③强调多音字“乐”
2.抽生读纠正读音
现在谁敢第一个站起来把整首诗读给大家听?
3.老师范读
快国庆节了,老师也想为祖国妈妈献上一份礼物,我就朗诵这首诗吧。
谁来评价老师的读?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读好吗?
老师就把这个小秘密告诉大家,可得听仔细了。老师在读书的时候,每读一句,脑海里就会想象出一幅画面,这样就能读好。
4.学生练读
你们想不想也像老师这样来读读?那就再读一遍。慢一点,速度快了,脑海中的画面就跳不出来。
三、细读课文,读出画面
1.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1)诗中的每一句都是一幅动人的画面。读着这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秋天的图画》这一课,有很多这样的句子。你能想到哪些句子?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露出红红的笑脸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高梁举起燃烧的火把
这一课又是如何描写丰收景象的?
(出示)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3)秋天,还有谁会为祖国妈妈献上果实呢?
出示秋子果实图和句式“ 献上 的果实”
2.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
看到漫山遍野的枫林,你能不能想起一句古诗?
老师有个疑问:你看,满山都是枫叶,没有旗帜呀?枫叶像一面面火红的旗帜。
3.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你们看,鸽子也来了。读一读这个句子。
鸽子是和平的象征,祖国妈妈生是这天,鸽子会对祖国妈妈说什么呢?出示句子:祝愿祖国妈妈:
如果你想不起来,可以看着这些词语来说:
提示词语:
永远年轻吉祥如意心想事成兴旺发达国富民强吉祥如意
幸福安康 繁荣昌盛国泰民安明天更美好
4.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
今天是祖国妈妈的生日,大海会唱什么歌呢?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作为祖国妈妈的孩子,你们自豪吗?让我们带着自豪一起来读最后四行。(出示后四行)
四、练习背诵,积累语言
1.你们的朗读多么自豪。
2.去掉部他文字读
现在老师把课文变成这样(去掉部分文字)你还能读吗?
(1)田野献上果实,
枫林举起旗帜,
蓝天飞着鸽子,
大海奏起乐曲。
十三亿孩子,
欢乐这美好的日子,
十月一日——
祖国妈妈的生日。
(2)田野献上,
枫林举起,
蓝天飞着,
大海奏起。
十三亿孩子,
,
十月一日——
。
(3)田野,
枫林,
蓝天,
大海。
十三亿孩子,
,
十月一日——
。
4.指名背诵
不知不觉中,同学们已经背会课文。谁敢站起来为大家背诵一遍?
五、书写指导
读好书,写好字,就是我们送给祖国妈妈最好的礼物。接下来我们要写的是两个左右结构的字“亿”和“祖”。
1.先观察一下这两个字的宽窄、高低。
谁来说一说:这两个字都是左窄右宽,左高右低。你真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2.指导书写“亿”
怎么才能把“亿”字写漂亮呢?先来回想一下“家”字,哪两点在一条线上就好看了?头上的点和弯钩的钩两点在一条线上,字就写正了。
这个字也可以用“两点一线”来固定。哪两点在一条竖线上就好看了?也就是“乙”的起笔和横折弯钓的“弯”两点在一条线上。伸出手跟老师写一个。
2.指导书写“祖”
(1)这个字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示字旁不要多一点,多一点就成了衣字旁。
(2)我们来看“示”在古代的意思:上面两横表示上天,竖钓像背对我们跪拜的人,撇点像两手扶在地上。你们说,人们一般跪地的是什么?所以示字旁的字都跟神或祖宗有关。“祖国”就是我们的祖先世世代居住的地方。“示”做偏的时候,第一个横变成点,第二个横变成横撇,竖不变,点还是点。
那衣字旁是什么字变的?衣服有两只袖子,所以衣字旁一定是两点。衣字旁的字大多跟衣服有关。
(3)这个字什么笔画最多,横画比较多,要注意什么?
横画间的距离要相等。
(4)田字格中还有哪些字横画比较多?“洁、旗、曲”。写的时候都要注意横画等距。
伸出手跟老师写一遍。
在田字格中找到“亿”和“祖”,描一个,写两个。这两个字都有书写标准:首先要做到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亿”要做到两点一线,奖一颗星;“祖”要做到横画等距,奖一颗星。
3.展示评价。
4.指导书写“旗”
同学们,在识字2我们学过“棋”字,在“识字3”我们学了“族”。“旗”字每个部分我们都会写,可会写不等于写好。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老师还编来一个顺口溜:方字肩膀往左缩,小旗背在肩膀上,“其”字横画要等距,两脚分开站得稳。
伸出手跟老师写一遍。师边说顺口溜边书写。
4.评价修正
现在我们一起做小老师来评价一下这两位同学写的字。
检查一下自己写的字,有没有这样的问题,再修改一下。
现在谁觉是自己做到了以上两点,请伸出胜的姿势。恭喜大家,字写得是越来越好了。
同学们,怎样才能写好其他的生字呢?请大家课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相信一定会有所发现,写好他们。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我主要落实了以下两点:
一、将课堂10分钟书写练习落到实处。
《课标(20xx版)》中明确指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我们语文教师既是这个要求的执行者,也是监督者。但要想事半功倍,提高识字写字的效率,就必须要有方法。因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方法,写字自然也不例外。
各种结构形态的汉字都有规律可循,对学生进行书写指导时,我们要尽量做到“以一带多”,即教一个字,带动一类字,帮助他们归纳书写要点,把握书写规律。这就需要语文老师至少思考两点:
1.一节课重点要教哪些字?为什么?
《欢庆》这一课,要写的字有八个:亿、欢、旗、庆、洁、祖、帜、曲。这八个字重点该教哪个?经过一番斟酌,本课重点指导的是“亿、旗”两个字,因为这几个字中所有合体字的各个部件学生都学过、会写,只有“亿”字右半部分的“乙”是个新出现的部件,从来没写过,而且二年级下册还要学习“艺”,三年级还要学习“忆”和“乞”,都以此为基础。“旗”字虽然每个部件都学过,但笔画较多,组合起来难以写得美观。
其次指导的是“祖、曲”两个字。三个字中示字旁前一个已经学过,这一课需要巩固;“曲”字虽没学过,但之前学过“田、由、甲”等字,不少学生已经会写。这里要指导学生的是如何把这两个字写得更美观。
2.如何来教更有效?
对于生字,若是见一个教一个,不讲方法与技巧,只能是事倍功半。要想事半功倍,提高识字写字的效率,就必须要有方法。因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方法,识字写字也不例外。
“亿”的教学我采用了独家发明的“两点一线”法,即“乙”的起笔和横折弯钓的`“弯”两点在一条线上。通过屏幕显示,学生一目了然,易于把所握。
“祖”字,学生容易把示字旁写成衣字旁,我就从字理的角度讲了他们在古代的意思和区别。学生听得很有趣,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在无意识中这个偏旁已在他们心中扎根。此外这个字横画最多,我着重强调了“”横画等距”这一点,并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要求会写的字,还有哪个字是“横画较多”,这要就顺势指导了“洁”“曲”等字。
“旗”字的“方人旁”在《识字3》学“族”字时刚学,难在把整个字写在田字格正中间,不倒不歪。为此,我为学生编了一个顺口溜:方字肩膀往左缩,小旗背在肩膀上,“其”字横画要等距,两脚分开站得稳。这样学生基本能掌握几个关键点:如“方”字的横一定往左缩,右上的撇横写在“方”的肩膀上。这样就不易把字写得太散。
二、学习规范的语言表达。
我们都知道一二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是识字写字,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规范语言的起步和重要阶段。学习规范语言,首先要靠积累,其次还要适当运用。在这节课中,我创设了多次语言运用的情境:
1.用规范的语言说说合体字的组成
本册第二单元第7课《一分钟》课后有这么一道练习题:让学生找找哪些偏旁和独体字可以组成新字。旁边还配有学习伙伴的示范:口字旁和“又”组成“叹”,“叹气”。编者安排这个练习,真可谓一石三鸟,这个练习既是巩固识字的练习,同时也是学生练习规范口语表达的示范。如此意图,如果仅在那一课让学生练习,很难产生应有的效果,因为任何能力的形都需要不断学习和巩固强化。这一课我就自延伸了这一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再次练习。
2.模仿“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练习说话
备课时,我曾试图这样安排:先学完前四句,然后发现语言规律,最后模仿句式说话。这样安排教学环节,显得更加清晰。这样处理其实隐含着几个难点:一是要掌握与景物词如“田野、枫林、蓝天、大海”等词相搭配的词语,如“果实、旗帜、鸽子、乐曲”;二是要准确使用动词,如“献上、举起、飞着、奏起”;三是要恰当使用与景物适配的形容词,如“金黄的、火红的、洁白的、欢乐的” 等。
如果同时进行以上三项训练,显然难度过大。与其多项训练水过地皮湿,还不如择其一处,深入练习,灵活运用。在这种想法下,我选择了练习“恰当使用形容词”。先出示“苹果、鸭梨、芝麻、葡萄”等图片,然后让学生模仿“献上的果实”说一说图片内容。原本以为这是非常容易的,可从课堂实践来看,学生大多只知道“红红的、黄黄的、黑黑的、紫紫的”等词,还是很有必有进行实践练习的。
《欢庆》教学反思 篇6
本节课的重难点:朗读与想象结合起来,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促悟,体会国庆喜庆欢乐气氛,从而达到背诵的目的。
我主要通过以下环节突破的,还需有很多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1、在学生说出初读收获后,先学习第二句诗,为学生感受十三亿孩子欢庆祖国的氛围,充分的朗读,相机出示国庆60周年的大典场面,创设情境然后刨根问底,激发学生激动情感。
2、 情感得到渲染后,再学习第二句,让生想象读(闭眼听声音、看图片),师生接读,读中促悟。感觉在学习“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时,教师指导有些局限,应让学生超越文本对“金黄”有更深的理解,“金黄”不仅是一种颜色,更是一种丰收的象征。
3、 课堂接近尾声时,设计让学生展示为祖国妈妈准备的礼物时,由于时间仓促,没有珍视学生的言语智慧,在整堂课感情基调达到高潮时,教师却欲言又止,处理不是很恰如其分,如果将学生有代表性的礼物贴在板书的旁边更能辅助背诵,这本是我的设计意图。
日后要更加合理安排课堂时间,课前要很好的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提高驾驭学生的能力,特别是教师的一些过渡语、评价语要非常的及时,努力创设开放有活力的课堂。
《我选我》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识字写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从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在实施教学中,学生能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形声字特点、字义、换偏旁)来识字。由字到词,然后在课文中分层认读生字,达到识字的目的。
但是也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1、学生在轮读课文展示中,边读边让其他学生记住里面
的好词好句,得到收获的同时,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求同存异。之后,再让学生通篇读一次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效果会更好。
2、教师应让学生多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最好在黑板上引领示范,这样执笔姿势和运笔学生会一目了然。这样才能把字写整洁、美观。对于本环节的实施教师很不满意。需要补充教学。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一要坚持写字姿势,执笔方法的指导;二要循序渐进进行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的书写指导,直到每个学生写的正确、端正。
《欢庆》教学反思 篇7
《欢庆》这首诗写的就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一幅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领略课文所描写的画面,我想对于没有任何形象积累的城市学生,相对来说,阻碍了学生对于诗歌所写诗句的理解。而 “构建开放的课堂”是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之一。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不断引入来自社会,来自大自然的活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本课实现了三个 “开放”:向课前开放,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国庆的'资料,不仅加深了对国庆的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向课内开放,在课堂上引进国庆节的有关资料和诗歌中出现的自然景象图片,以课件的形式出示,能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向课后开放,为祖国妈妈准备一份生日礼物和祝福卡片的实践活动,体现了课内向课外的延伸,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每个孩子的特长,又能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同时促进了学生对课文诗歌的语言感受和内化。
本诗的朗读教学重在掌握好欢乐、喜庆的基调,用热烈奔放、激情满怀的朗读,表现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们有朗读的兴趣,产生朗读的激情呢?在教学时,除了让孩子们看生动的影音资料外,老师进行示范朗读外,我设计了让学生进行诗朗诵。进行分工合作,排演朗诵的方式吸引学生。
首先,我让学生进行练习,先达到熟练,流利在此基础上,才请了四位朗读较好的学生上台,分给他们一人一句朗读的任务,然后最后四句则是齐读。在各自明白了自己的朗读任务之后,我组织小组合作形式进行本诗的朗诵。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朗读的快乐。
《欢庆》教学反思 篇8
刚刚度过了愉快的国庆节,余温未消,我们就迎来了——《欢庆》。
《欢庆》这首诗写得就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都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旗帜,洁白的鸽子,欢乐的乐曲,构成了一幅美丽、祥和的图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从“欢庆”入手:
出示课题:9、欢庆
师:什么是欢庆?
生:就是非常快乐的庆祝。
师:那我们在庆祝什么呢?请你自己读一读课文,找一找答案。
自渎课文后交流:
生:我们在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
师:那祖国妈妈生日是什么时候呢?
生1:10月1日。
生2:我们最近放假,就是为了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
生3:我知道我们祖国妈妈今年已经58岁了。
师:对呀,我们刚刚为我们的祖国妈妈过了她58岁的生日,那在国庆节的时候,你都感受到了哪些庆祝的氛围?
生1:我看到我们学校门口挂了横幅。
生2:好多地方插了好多彩旗。
生3:我妈妈他们厂门口还挂了红红的大灯笼。
生4:我看到街上、商场里人很多很多,他们都出来为祖国妈妈庆祝生日。
……
师:那课文中他们是怎么为祖国妈妈庆祝生日的呢?
生1: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生2: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
生3: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生4:大海奏起欢乐的.歌曲。
师:是啊,田野、枫林、蓝天、大海分别以自己的方式来为祖国妈妈的生日表示祝贺,那你拿什么给祖国妈妈庆贺?
生1:我要爱护环境,让祖国妈妈干干净净的。
生2:我要好好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妈妈建设的更美好。
……
一个个美好的心愿在孩子们的心头飘扬。
最后在一张张欢度国庆的图片中,我们的心情一起激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