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小屁孩日记读后感(精选8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屁孩日记读后感 篇1
第二次看这部片了,还是写一下感想不然又忘了。格雷本来是个小自私鬼,他经常跟憨厚的罗利一起玩,其实大多数情况下他都在欺负他。他以为自己会很受欢迎,经常指导罗利应该怎样变得COOL一点。但是他发现罗利竟然比他更受欢迎,他羡慕妒忌恨,在一次出外巡逻的时候他犯下了错误然后把责任推给了罗利。发现真相之后罗利就决定不跟这个自私的人混了,纯真善良的罗利很受其他同学的欢迎,相反格雷就经常孤独一人,他越想证明自己过得好,反而使自己的人气降得越来越低。最后当那几个坏男孩来报复他们俩个时,男孩强迫罗利吃掉被诅咒的芝士,大家都害怕接触被诅咒的人。此时,格雷挺身而出,解救了罗利,虽然最后没有人站在他那边,但是他重新赢回了罗利的友谊。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私的一面,格雷也不是一个本性坏的孩子。他努力做事想引起格雷的注意都是因为其实他很重视这个朋友的。他比童年的小孩都要成熟,思想好像更社会风气化。和朋友相处得时候往往只想到自己而忽略了别人,最后他应该也学会了要换位思考,照顾对方感受了吧。
小屁孩日记读后感 篇2
起初,我认为儿童日记系列是定期的学生日记。当然,从书的第一页,我就知道我错了。
“这是有趣的书,有趣的书。”夏季是由感知引发的“小屁孩日记,”我这样做,只能说,这是本书的机智丛生。日记属于一个美国少年男子灰色。他写道,在母亲的日记的催促下,不知不觉中,对比特渗透他的生活一点:他是大人们“善意的谎言”,以不断欺骗后愤怒;不仅欺骗了他的父亲和母亲,他沮丧的兄弟罗德里克也让他很头疼;他认为自己是灵光的头脑大多数人的自以为是的家庭。
灰色是不是一个乖巧的孩子,虽然他不能说的不当行为,但他并没有写“好学生”。首先,尽管他人品好,但健忘;第二,他是班上不仅是坏习惯,成绩一落千丈,因为视频游戏。
这本书和我们学习生活中的很多其他事情都十分相像,看完这本书,我知道了——故事发展只是一个局限的,但生活是五彩的,你当然教师可以用水粉渲染出五彩的生活,也可以用钢笔勾画出中国这个社会社会上没有发生的一切,你甚至企业可以同时通过你做的事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好……
因此,在阅读的同时,不要只是笑,在追求情节的同时,还要注意每个细节的意义。可能是一个词,一个词。而且,期待寒假终于到了,让好书陪你度过这个新年和假期吧!
小屁孩日记读后感 篇3
《小屁孩日记》这本书的英文名是“Diary of A Wimpy Kid”,其中“Diary”是日记。“Wimpy Kid”意思是懦弱的孩子。那么“Diary of A Wimpy Kid”的意思就是一个懦弱的孩子的日记。可是在这本书中,讲述的都是主人公格雷在中学时期一些比较有趣的事情,丝毫体会不到“懦弱”。我想这也许就在暗示着我们这本书的作者,杰夫·金尼他的童年时光就没有像书中的格雷一样,他的童年是黯淡的、凄凉的。写这本书是为了使已经过去中学时光的人们回想起美好时光。使正在以及未到中学时光的人们珍惜这段美好的时光。
这是一个美国中学生的日记,格雷将每天发生的事情都记在这本日记上。在这本日记中我看到了一个“机灵”的男孩。
格雷的“机灵”是怎么样的呢?他特意在分班时装的不会读书,好让自己被分进基础班,打的注意是“尽可能降低别人对你的期望值,这样即使最后你可能几乎什么都不用干,也总能给他们带来惊喜……”
这个狡黠、机趣、自恋、胆小、爱出风头、喜欢懒撒的男孩,一点都不符合人们心目当中的那种懂事上进的好孩子形象,奇怪的是就是这样一个浑身上下充满缺点的男孩子,让我忍不住喜欢他。
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反正我跟罗利一较高下后,我就回家去了。进门之前在隔壁家的草坪洒水器边趟了几个来回,弄得好像一大身汗似的。只要略施小计就能混过老爸这关。不过事与愿违,老妈一看到我湿成这样就责令我立即上楼洗澡。”在文中老爸想让格雷出去运动,便将格雷赶出门去做运动,然而聪明的格雷当然不会乖乖听话去做运动啊。每当这个时候格雷都会跑到罗利家去玩游戏。当格雷回家前,就在邻家的洒水器前滚几圈,将自己全身弄湿,伪装出一副自己努力运动回来的样子。格雷躲避运动的方法真是妙!不仅没有运动,还打了游戏。这也充分说明了格雷“机灵”。格雷与爸爸斗智斗勇的日常也让我想起来我的童年与妈妈斗智的日常:
记得小时候对零食爱不释手,可每当吃饭时我的胃早已被零食霸占,再也装不下其他一点儿东西。妈妈每次出去上晚班时,我都会悄悄咪咪的将碗里食物倒进了垃圾桶里,单单是这样可是远远不够的,只要再盖上几张“用过的纸巾”就大功告成了。
“我就知道罗利对待举重的态度不够端正,不像我这么投入,所以我决定做个试验,看看他到底有多专注。趁罗利一套卧推动作还没举完,我跑进去从罗德里克垃圾堆成山的抽屉里翻出来了一个假鼻子和一撮小胡子。当罗利放下杠铃正准备再举起来的时候,我俯下身子朝他看了一眼。毫无疑问,罗利已经完全魂飞魂散了……”这里,格雷是要自己健身,便带上罗利一起健身。可说好的自己健身,转过头来就变成了测试罗利的专注度。这也让我看出了格雷三分钟热度,但也看出了格雷是一个机智,聪明,善于观察,好奇心强的人。
整套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小屁孩日记2》中的“虫子事件”:
有一次,因为罗利要测试,送小孩回家这个隆重的任务便落到了格雷头上。因为那天早上下雨了,人行道上虫子非常多,于是调皮的格雷打定主意要逗这些小孩玩一玩。可是不巧的是,被一旁的一位女士看的一清二楚。因为格雷当时穿上了罗利的外套,所以这一切罪名都落到了罗利头上,第二天到校后,罗利被狠狠的训了一顿。因为这件事,罗利和格雷的友情破灭了。
当他们再一次相遇时,罗利有了新的好朋友。这也使格雷十分的难受。在这本充满笑点的书里,这应该算是最悲伤的一篇了吧。格雷与罗利坚固的友情终究还是破裂了,这让我意想不到,原来长久的友谊也会破灭。同时时刻警示着我们一定要珍惜自己的友情,友情是经不住长久的考验的。
作者曾经说过:“我只是在努力创造一个极具现实主义风格的男孩形象,而且我是带着成年人的心态去写这个人物。”所以在这本书中格雷就是一个“小大人”。只要你认真阅读,你就会发现格雷与其他同龄人相比思想会成熟许多……这也许暗示了作者在创作这本书时的意图:作者并不想让这本小说变成专门哄骗小孩的读物,也不希望让这本小说变成只有成年人才能看的读物。在这两者中,他希望找到一个平衡点。
翻开这本书,笑声会充满整个房间。翻开这本书,一天的疲劳都会淡去。翻开这本书,你也会向往着自己的中学时期会与小屁孩格雷一样,充满着欢声笑语。
小屁孩日记读后感 篇4
小屁孩日记的的作者是黄宁,是一套讲述一至六年级的校园幽默日记。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苏拉、米多、金刚、卜一萌、朱奇奇和班主任甜老师(田老师),其中米多是最主要的主人公,在这么多主人公中,我最喜欢的是米多。虽然他的成绩不太理想,但是他非常地友善。
这本书主要写了米多和他的同学发生的一切有趣的事。在这么多的日记中我最喜欢《我们的小白免》、《小免子的名字叫“汪汪”》,还有《流动的笑脸》。这三篇日记中告诉我们道理分别是做人一定要有爱心和做人不能撒谎。
记得,在我读幼儿园中班的时候,午睡时间没睡着,老是向老师和阿姨撒谎说要撒尿,后来老师看出了我在说谎,于是给我讲
了《狼来了》的故事,我明白天其中的道理:撒谎最终会害了自己。所以,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学习。现在读了这本《小屁孩日记》后更觉得如此,所谓业精于勤,来不得一点马虎和“虚”。
读了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其实这些有趣的事也经常会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只是我们没有去留意它,没有仔细地去观察它而已,因此我们要在生活中去寻找和仔细观察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一些人和事,你也会慢慢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发掘的故事,做一个有心人。
小屁孩日记读后感 篇5
在暑假的时候,我阅读了一本十分有趣的书《小屁孩日记》。这本书,我非常喜欢。可能每一个人喜爱的漫画风格都不太一样,比如有人喜欢美式的,日式的,中国风的,有人注重写实感,而我个人就比较偏向于这种线条简单的,随性的漫画,而且人物表情也都非常可爱的。我认为这种漫画形式的日记非常有趣味性,老少咸宜。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屁孩,每个人小时候也有这样的时光,每天都有鸡毛蒜皮的小烦恼:像作业这么多怎么办啦,要考试了书都没有看怎么办啦,见到好吃的没有钱怎么办啦……但大部分时候还是因为调皮捣蛋被妈妈教训……如果就这样迷迷糊糊地走过了“小屁孩”时光,等长大后和朋友们闲聊后才恍然大悟,随即不禁感慨:原来那时候我们都是一样啊!
是啊!全世界的小屁孩都一样!一样的以为一切奇迹都不会发生在我自己身上。而书中的主人公却用自己的一切告诉我们:你越觉得不可能的事,就会有发生的奇迹出现。就像主人公的弟弟刚好在一场猜猜猪有多重的比赛中一个数也不落地猜出猪的重量,是不是你也觉得很神奇,这只猪不但聪明,还会在马桶上方便呢!
我真是太喜欢这本《小屁孩日记》了,等我三十几岁的时候再翻一翻这本书时,剩下的可能只有纯粹的开心了。
小屁孩日记读后感 篇6
今天我读了一本既有中文,又有英文还配有图画的的绘本书,书的名字叫《小屁孩日记》。书里的主要人物叫格雷,格雷是个将要上初中的男孩,他的妹妹叫曼尼,哥哥叫尼里克……
有一次,格雷和他的好朋友罗利去食堂打饭,因为他们是新生,食堂的座位都被占住了,明明没人的座位他们也没抢到一个,无奈之下,只好坐在垃圾桶旁边进餐。还有一次,格雷和罗利偷偷到哥哥尼里克的房间,被哥哥发现,哥哥要揍格雷,就在这时,罗利狠狠地抱住了尼里克的腿,罗利逃跑了,格雷也逃回自己的房间。
还有一次,罗利和雷格在冷战。他们曾经的罪过的高年级的孩子欺负他们,并且逼着罗利吃千年奶酪(放了好久变质了的奶酪,谁碰到了,就会被全校的人隔离开)。大家发现有人吃了奶酪,这时,格雷勇敢地代替罗利承担,还坦言是自己吃了奶酪。大家都不理格雷,但是格雷却赢得了罗利不变的友谊!
小屁孩日记读后感 篇7
大人们总说他们是最懂小孩子的,是真的吗?我读完了《小屁孩日记》,我就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主人公格雷。他是一个普通的初中生,在三兄弟中排行老二。不管他怎样聪明,他的哥哥罗德里克每次都能抓住把柄欺负他,而三岁的弟弟曼尼却能“以小恃小”,总有爸爸妈妈保护。格雷的好朋友罗利是个自以为聪明的人,但他又常常干出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来。这本书时常让我捧腹大笑,是一本很有趣的书,但这本书也有许多的哲理。
很多孩子都曾撒过谎,格雷也不例外。在他小的时候,曾经偷吃了妈妈做的姜饼屋,却没有承认错误。他的妈妈发现了,就再也不相信他了。一年后他想承认错误,就为妈妈做了一个糖苹果。但是因为他的手艺欠佳,妈妈以为他在苹果里放了虫子,就把糖苹果狠狠地摔在地上。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格雷。他很伤心,因为他的一次撒谎,让妈妈失去了对他的信任,冤枉了他。
类似的事情在某校的一个成绩优异的同学身上也发生过。一次重要的数学考试中,她以为不让自带草稿纸,就没有带,结果遭到了监考老师的嘲讽:“你以为你是神童啊,数学考试都能不用草稿纸了?”老师把草稿纸狠狠地拍在她的桌上。这让她一下子懵了,泪水直在眼眶里打转。她坚持把卷子做完,自始至终没有用草稿纸,回家还痛哭一场。结果她仍以满分的成绩获得全班第一。我认为,这位老师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他的做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格雷还有一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学校组织了“护蛋行动”,每个人都要找一个鸡蛋,并护送鸡蛋去学校。这项活动会记入学生的期末成绩。恰好格雷家只有一个鸡蛋,格雷就把它小心翼翼放在书包里。可是第二天鸡蛋不见了。他慌慌张张的去问妈妈,鸡蛋是不是被曼尼偷了。谁知妈妈不以为然地说:“别找了,我拿它做了你的早餐。”格雷生气了,难道到手的成绩就这样功亏一篑了吗?而妈妈却满不在乎的说:“急什么?不就是个鸡蛋吗?真是大惊小怪。”也许看完了这个片段,你会惊讶的觉得格雷的妈妈很不尊重格雷,其实这种事在生活中有很多。
比如:有的家长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总爱在孩子身上发无名火,孩子禁不住害怕的哭起来。大多家长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往往都会骂道:“你哭什么哭?我就不明白你哪儿受了委屈了,有什么好哭的?”这时,小孩就会认为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如果在这个时候,家长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安慰一下孩子,小孩就不会这样想了。
大人们总说他们是最懂小孩子的,因为大人是从这时候过来的。但是其实最懂小孩子的不是大人,而是孩子自己。孩子的心理,不一定所有的家长都能理解,而能处处摸透孩子心理,真正走进孩子内心的家长,就更是寥寥无几了。童心在呼唤,它呼唤着大人和孩子相互的理解和尊重。《小屁孩日记》表达了千千万万孩子的心声,解答了许多让孩子疑惑不解的问题,让我与爸爸妈妈能更好的沟通,彼此更好的理解,我更喜欢这本书了。
小屁孩日记读后感 篇8
一看到《小屁孩日记》这个题目,我就会被吸引了。
这个系列讲了一个叫格雷的小孩的初中生活,他对自己的生活并不满意——一个欺负他的哥哥、总是告他状的弟弟、还有很多在学校的欺负他的小孩,他的童年也随着一波三折,总是很多不幸的事发生。
格雷的生活虽然对于他来说困难重重,但是他总是机智地去面对困难。有一次,一些流氓要格雷把地上的一块起司吃了,可是他却拿出勇气对抗道:“我本来会的,但我对奶制品过敏。”而他的朋友却没那么幸运,被迫吃掉那块脏兮兮的起司。格雷虽然有时候没那么讨人喜欢,但他也不停息地去试图吸引人的注意。
格雷是一个奇怪复杂的小孩,他总是会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看待别人,甚至于有一次因为他这样而引起了一场他与他朋友之间的战争。有时候他也特别孩子气,他也会把本应是他哥哥的东西偷偷拿去自己用。但格雷也是一个很有同情心的小孩儿,他有一次同情了一个特别奇怪的小孩,虽然最后他后悔了。
格雷很喜爱玩电子游戏,《古怪法师》是他最喜欢的。他的学业成就不是那么好,但格雷相信他的命运会改变,格雷还很爱钱,他也相信自己长大会是富豪。还有一点:他喜欢“泡妞”。
读完他的故事,我也感觉有时候和他一样,因为有时候我也会觉得我的命运好差,可是我也像他一样,永远保存着希望。
《小屁孩日记》中的格雷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