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端午节演讲稿(精选6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演讲稿 篇1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民间有这样一首儿歌:“五月五日,是端阳,门内有艾,满香。吃饺子,撒糖,赛龙舟,开心。”端午节始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多年的历史。那么是一个怎样的节日呢?
第一,端午节是纪念诗人和爱国的节日。因为爱国诗人屈原看到国破民亡,五月初五投汨罗江。屈原沉入河中后,古人将竹筒装米放入河中,数千条船燃起熊熊大火,呐喊鼓噪,以吓跑恶龙,从而表达对屈原的敬意和怀念,后来演变成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屈原的爱国情怀离不开端午节的人文内涵。端午节已经成为中国人传达爱国主义和精神的重要仪式。
第二,端午节是健康的节日。端午节是春夏交替的时候。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病虫害增多,是传染病高发季节。为了避免疾病,古人在端午前后插入艾叶,悬挂菖蒲,驱走蚊蝇虫蚁,净化空气。端午时,大人要喝雄黄酒、菖蒲酒驱蛇驱虫,小孩要佩戴含有朱砂、雄黄、香草的香囊,以防疾病。这些习俗表达了古代人驱除瘟疫、避邪、祈求和平与安全的愿望。这样看来,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
第三,端午节是一个体育节日,因为人们在这一天在水上赛龙舟。赛龙舟是一项极具气势和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端午节可以促进群众水上运动,强身健体,团结人民。现在龙舟比赛已经逐渐演变成一项国际体育赛事,起到了友谊纽带的作用。
第四,端午节是一个美食节,因为我们想吃美味的粽子。在金代,粽子被正式指定为端午节食物。人们泡糯米,洗粽子叶,包粽子,粽子的颜色多种多样。形状有四角形、圆锥形、菱形,还有用竹筒米饭封烤而成的“筒饺子”。从馅料上看,北京大枣饺子有许多北方的小红枣;在南方,有许多馅料,如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其中,浙江嘉兴粽子是代表。可以用香叶和好吃的饺子来形容。
同学们,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文化内涵丰富。因为地域不同,地方风俗略有不同。一些传统习惯已经淡化了很多。今天,在国旗下发言,我们理解端午节文化,希望我们能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人。让我们用爱和珍惜来度过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传统节日!今年的端午节你有什么计划吗?
“五月五日,是端阳,门上满艾,香满。吃饺子,撒糖,赛龙舟,开心。”
谢谢大家!
端午节演讲稿 篇2
全体同学:
下午好!同学们,你能列举出我国的传统节日吗? 也许,你能早已经习惯了圣诞节的狂欢,习惯了在“父亲节”送给爸爸小礼物,习惯了在“母亲节”向妈妈表达感激之情。其实,一年365天,还有许多印有“中国”标签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折射着古老的中国文化,象征着丰富的华夏文明,闪耀着龙的传人无穷的智慧。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的代表,它的历史可追溯到端阳,午日节,重五节,女儿节,天中节,龙日等。民间纪念端午节的习俗很丰富,较普遍的庆祝形式有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还有悬钟道像以驱邪,挂艾草以避邪驱瘴,佩香包驱瘟等。每一项端午习俗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独特的文化记忆。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首出自当代诗人文秀笔下的.《端午》,道出了端午节与屈原的渊源。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和文化标签。然而今天,当我们的生活被高科技元素充斥时,人们也多多少少冷落了传统节日,丢失了对文化传统的记忆。
同学们,下一周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了。你们想用什么方式纪念这个绵延两千年的传统节日呢?让我们从今年端午节开始,重新拾起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关注,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新元素,用自己的力量,拯救传统节日习俗,让中国文化逐渐被世界上更多的人认识和接受,毕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端午节演讲稿 篇3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再过两天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著名的诗人、爱国主义者——屈原而设定的节日。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的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的侵略而受到打击,甚至被赶出了朝廷。在流放途中,他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如《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就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汨罗江自尽。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为了纪念屈原,把农历五月初五日定为端午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和屈原不同,我们身处的时代是盛世的中国。国家富强,民众和谐。在这一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爱国,学会珍惜我们看似应得的宽敞明亮的教室,我们的学习的机会,甚至我们的'衣食。
我们今天美好的一切,是我们的先辈们怀着爱国理念和对幸福和平生活的向往,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拼搏未来的。因此,我们更应该记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奋发图强,能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的人,能回报呵护自己的父母师长,无愧于炎黄子孙的人。
端午节演讲稿 篇4
各位老师、同学:
上午好!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来临,按照国家法定假日规定,6月20日至22日放假调休,共3天,23号(下周二)正常到校上课。
为保证学生能够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平安返校。学校对端午节假期中的安全问题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今天下午放学以后,打扫好教室卫生,关好门窗,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物品,文明离校。
二、防溺水教育。为了防止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学校作出以下“六不”规定:
1.不准私自下河游泳;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三、交通安全教育:不私自外出,外出必须有家长或成年人的陪同,注意交通安全。不乘坐拖拉机、农用车等非载客的运输交通工具;乘车时禁止把头、手伸出窗外,禁止尝试驾驶一切机动车。
四、汛期安全教育:由于已经处于夏季,假期间经常有雷雨、暴雨,同学们不要在雷雨时躲避于树下、电线杆下或其他容易引发雷电击伤的地方。要注意行走安全,不抄近道,不走池塘边、壕沟边的泥泞小道,不撑伞单手骑自行车,防止摔倒掉入路沟、池塘等事故发生。雷电暴雨来临时,不要外出。
五、饮食安全教育:夏季天气热,要防止中暑;要注意饮食卫生,不买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卫生许可的“三无”产品,不吃过期和霉烂变质的食物。
端午节演讲稿 篇5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提到端午节,不得不说一说粽子,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粽子则是为了不让河里的鱼把屈原给吃了,所以包粽子扔到河里,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一说粽子,那各家包粽子是少不了的,我家就是这样。
准备几片竹叶,浸泡过的米,还有一些馅料,这个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了。
准备好后就可以开始了,用竹叶卷出一个角来,接着先放一些米,到一半就差不多了,然后再把什么馅料,或者是酱料放进去,最后再铺一层米就可以了。
不过这还不够,包粽子当然是包的了,现在就要把竹叶包起来了,首先把上面的竹叶翻下来,接着捏成一个三角形,把三个角都捏出来后,还有多余的一些竹叶就把这些顺时针的翻过来就好了,最面把包好的粽子蒸一下就大功告成! 做好粽子当然要品尝了,不然光看着也没啥意思。将粽子领出来,一阵竹叶的清香散发出来,接着拨开开竹叶就是一层呈黄色的'米,一股股糯米的味道,光是看着就流口水,咬下一口来就能看见藏在深处的“宝石”,如果有糖或调料,伴着这些吃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包粽子是如此的简单,吃起来是如此的美味,如果大家想吃的话可以到我家来吃,在这里祝大家端午快乐!
端午节演讲稿 篇6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叫端阳节、午日节、五一节、艾节、端午日、重午日、午日、夏日。
在一年中的这一天,人们会有一些必不可少的活动,比如把艾条放在门口,给人们烧香,吃粽子,戴香包,赛龙舟。今年的6月12日是农历五月初五,也将迎来中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那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据说多年前,楚国的大夫屈原,是个爱民忧世的人。当他得知楚国被秦军攻破时,他于5月5日投河自尽。屈原死后,楚国人民悲痛欲绝,纷纷涌向汨罗江向屈原致敬。渔民划船,在河上来回打捞他的尸体,由此产生了赛龙舟的习俗。人们把包着印楝叶、包着彩色丝绸的饭团扔到河里,以此来祭奠屈原,这已成为现在吃粽子的习俗。所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被定为端午节。端午节期间,成千上万的人品尝粽子,成千上万的家庭挂香包。人们悬挂苦艾,佩戴香囊,赛龙舟,举行诗歌聚会来纪念屈原和庆祝这个节日。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这曾经是最活跃的活动,逐渐被人们遗忘。我们似乎不再关心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等西方节日。就在我们还沉浸在西方节日的欢声笑语中的时候,20~~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听了这些,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这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的得失,也是几个庆典活动的缺失。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保存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加强和洗礼。现在这个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成为了其他国家的民族遗产,我们会很尴尬,很无奈。
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文化内涵丰富,保留了祖先独特的文化记忆。对于先辈们创造的历史文化遗迹,一定要心存感激,肃然起敬。同学们,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中华文明需要共享和发扬。希望大家不要忽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中华文明永远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