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精选18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 篇1
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于是我静下心来细细读了一遍,并在书旁做了批注。一个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现在我的眼前,书中一个又一个的人物形象也渐渐的清晰·可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描述了一个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孩子——鲍雷伊。他安静·内向,并不是超常生,也没有特殊才艺,甚至起初还不太喜欢写作业,讨厌写额外的作业。
他对于父母的离异从理解到不理解,对丢午餐的事件,由起初的怨恨到想办法抓住小偷,再到最后对小偷的宽容。这一步一步地成长和转变,作者都写的细腻·真实·感人。
雷伊妈妈的形象是最令我感动的。一个单身母亲是很不容易的,而一个单身母亲就更难了,作为这样的母亲还能够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孩子,乐观坚强地面对人生的挫折,更是难能可贵。
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 篇2
最近读了《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十分感动。这本书是书信体和日记体组成的。第一次看完这本书,有点儿失望,除了主人公雷伊的成长记录以外并没有其它内容。我不禁怀疑,这本书真的是国际大奖小说吗?
我又读了一遍。这一遍的阅读让我感动了。这本书短短十几分钟就能读完,但是这短短的十几分钟却能让你的心灵为之震撼。
从第二遍的`阅读里,我找到了让这本字数不多的书获得“纽伯瑞儿童小说大奖”的原因了。
(一)用日记、书信体描写主人公的成长、生活。这本书不像平时我们所见的小说一样用叙述法来写。同样一个题材,如果是我来写,我一定会写:雷伊父母……再后来写书信交往,写结局。正是作者用巧妙的写作手法,才让这本书变得十分生动。
(二)人物形象生动。这本书有三个主要人物:雷伊的妈妈、雷伊、博得汉修先生。三人性格不同,读着读着,就像看见三个主人公一样。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书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理解、新的收获。
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 篇3
一个男孩经历了父母离异和生活变化的故事让我深有感触。雷伊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父母的离异,使鲍雷伊心情十分沉重。但是雷伊在小学二年级时读了一本课外书,他非常喜欢那本书的作者—汉修先生,便写信与他联系。在信中他说出了自己的家庭背景。通过书信,他也渐渐理解父母无法一起生活的原因体会到了父母对他的'关怀。
雷伊的午餐常常不翼而飞,但他也从愤怒转为理解。因为他到底还是要跟那个小偷在同一个学校上学的,为此,他还感到十分庆幸。
雷伊还练出了一手好文笔。在一次征文比赛中写了一篇他与爸爸乘卡车游玩的文章,并获得了小作家荣誉入围奖。这更加强了他当作家的决心。
读完了这本书, 我的同龄人鲍雷伊的家庭生活的困难。父母的离异并没有让他敌视自己的家人,而他却渐渐的去理解父母。
想到这里,我感到万分不该。妈妈在教育我时,而我却跟她吵嘴。唉,当时我怎么这样做!千不该,万不该。
我也应该要学习鲍雷伊做一个懂事的孩子,也要学习他树立自己的远大理想。
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 篇4
《亲爱的汉修先生》是一本幽默而有趣的国际大奖小说。它里面主要讲的是汉修先生和鲍雷伊的信。心中主要讲到,鲍雷伊写自己的人生和汉修先生写自己的作文,最后鲍雷伊被培养成了一位作家。
我看了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让我知道了雷伊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读了一本汉修先生的书,开始了跟汉修先生写信成了亲密的好朋友,直到六年级为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他跟汉修先生更加密切了,雷伊只要有困难就问汉修先生或是妈妈。
我要学雷伊,不懂就问的好习惯我也要像他一样,只要不会就问老师或同学或者妈妈爸爸。
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 篇5
这几天,我读了《亲爱的汉修先生》,我的感受很深。
我感到了鲍雷伊这个男孩子的聪明,从他写的信中可以看出他不爱写作文,但他读了《狗儿快乐秘诀》后开始给汉修先生写信。他写信问汉修先生怎样能写好作文,怎样能当作家。汉修先生却让他天天写日记,而不是给他写一堆写作文的`方法。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是汉修先生的十个问题全和生活有关系,雷伊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回答了这十个问题,就这样雷伊慢慢的喜欢上了日记和作文。
而我也感到作文很难很难,每次都写不成,如果要写一篇非要写上三个小时,写得也不好。
读了这本书,我也要写日记!把我的快乐记录下来,积少成多,慢慢才能写好作文!
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 篇6
《亲爱的汉修先生》是美国作家贝芙莉·克莱瑞写的一本书,此书荣获1984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
雷伊在小学二年级时读了一本课外读物,他很喜欢那本书的作者汉修先生,便写信与他联系。通过和汉修先生的书信往来,雷伊不但学会了应该如何面对生活,理解了父母无法共处的.原因,而且还练就了一手好文笔。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要成为名作家的信心。
作家在书中,给小读者展现的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爱也充满痛;既有意外的收获又有必然的遗憾。给孩子一个真实的世界,让他们自己去体会,自己去咀嚼,自己去成长。
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 篇7
我读了一本书,让我非常着迷,书名叫《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一位小男孩雷伊的成长故事。
由于雷伊爸妈离婚了,雷伊与妈妈不得不搬家。雷伊来到了一所新的'学校上学,他很想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并且交到好朋友。可他不但没交到好朋友,而且午餐一次又一次的被人偷走,这些事使他非常无奈。他把这些事通过写信请教汉修先生。汉修先生是个作家,他写的书雷伊非常喜欢看,也喜欢上了汉修先生。
通过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不停地写信给汉修先生,雷伊慢慢地从不理解爸妈的离婚到理解爸妈无法共处的原因,从想尽一切办法抓住偷午餐的小偷到宽容小偷。通过给汉修先生不断地写信,雷伊的写作水平也逐步提高,并且有文章获得了小作家征文入围奖。
读了这本书,我想起我老是照着自己的性子来,不想别人的感受,所以总犯错误。
我一定要象雷伊学习,做一个多替别人着想的乖孩子。
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 篇8
假期里,我和妈妈一起读了《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叫鲍雷伊的小孩,虽然爸爸妈妈离了婚,但是他很乐观、懂事。
他有一条狗,名叫“土匪”,他说这条狗是世上最好的小狗。我也觉得这条狗非常好,因为土匪有进和鲍雷伊的爸爸聊天,有时和鲍雷伊一起玩,要让我选狗,我一定也会选这只狗。
文中,鲍雷伊每次和爸爸打电话时,他爸爸都会说:“小子,擦干净鼻子!”可是鲍雷伊每次都把鼻子擦得很干净了,他觉得爸爸不喜欢他,因为每次爸爸只会说这一句话。老师说,其实鲍雷伊的爸爸是很爱他的,他正是以开玩笑的方式表达对鲍雷伊的爱的`,只不过鲍雷伊还不能理解爸爸。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故事。在我家里,每天我一放学回家,妈妈就对我说:“快点写作业!”我写完了作业,想和爸爸一起玩,爸爸却疲倦地对我说:“我累了,别烦我!”我心里很难过。读了鲍雷伊的故事,我明白了:爱是有许多种表现方式的。别看爸爸妈妈对我这么凶,其实是很爱我的。
我觉得这本书很好看!
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 篇9
我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虽然辞藻算不上华丽,但主人公鲍雷伊的喜怒哀乐,却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书中让我喜欢的情节有许多,比如鲍雷伊和爸爸一起开着卡车去送货,一路上他爸爸灵活变换挡速,在曲折的弯路上巧妙地驾驶着又长又重的货柜车,可好玩了。
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鲍雷伊的家庭生活。父母的离异,让鲍雷伊很伤心,很孤独。他希望父母可以重新在一起,却没有实现。其实,他的父母有没有想过孩子的感受呢?我从那细腻质朴的文字中,读懂了鲍雷伊最想要的东西——一个完整的`家庭:爸、妈、我、还有他们家的狗。多么平凡的愿望啊,却那么难以实现。读了这本书,我不禁想:假如鲍雷伊的爸爸妈妈没有离婚,那鲍雷伊的生活该是多么美好。
一本好书文字不需要多么的华美,只要有真情实感,就可以打动别人!
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 篇10
在春节期间,我读了一本妈妈送给我的书,名字是《亲爱的汉修先生》。
书中的.主人公是一名小学生鲍雷伊,他非常喜欢一本书的作者汉修先生,经常给他写信,告诉他,自己转学后不适应新的环境,内心很孤独。通过和汉修先生的书信往来,鲍雷伊得到了汉修先生的鼓励,学会了如何积极地面对生活,能体会到别人的难处。在不断的书信往来中,鲍雷伊的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决定长大以后要当一名作家。
我很喜欢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懂得了生活总是有很多不开心不如意的事情,但是我们不能害怕,不能消极,而是要勇敢面对现实,战胜困难。只有这样才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 篇11
《亲爱的汉修先生》是由[美]贝芙莉·克莱瑞写的,在1984年获得了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还是国际大奖小说,还有《纽约时报》(TheNewYorkTimes)、《学校图书馆杂志》(SchoolLibraryJournal)、《儿童文学杂志》(Children’sLiterature)对这本书做出好评。
整个故事以学生鲍雷伊给作家汉修先生的书信和鲍雷伊的日记为主题。刚开始,在小学二年级的鲍雷伊读了一本由汉修先生写的《狗儿快乐秘诀》所感兴趣,便写信与汉修先生联系,并提出有关如何写作的.问题。从这里可以看出,鲍雷伊是个喜欢写作的孩子。可是,汉修先生并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就用自己离谱的回信和他提出的十个问题,使鲍雷伊停止提问来回答他的问题。因此,鲍雷伊对汉修先生的态度有所改变。当然,汉修先生当然不会让鲍雷伊从他那儿学不到东西,便寄了一张明信片,还向鲍雷伊提出建议: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从此,鲍雷伊便写起了日记。
其实,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作文书也是教我们如何写文、写信的指导书,只不过,作者以例子做表达,并将写作方法处于字里行间。也是一本特别好的故事书,在书信中写出主人公鲍雷伊的生活。与众不同的书,与众不同的感受!
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 篇12
我读完《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后,我认识了这本书里的人和懂得了不少道理。
首先,鲍雷伊在读一本书时,他很喜欢这本书的作者汉修先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他一直给汉修先生写信,还用了很多种署名,比如:学生鲍雷伊敬上、讨厌您的鲍雷伊……后来鲍雷伊就和汉修先生的关系密切了。鲍雷伊开始写给汉修先生的信太差了,把“朋”写成了“明”,后来不断进步,从有错别字到长长的`文章,并且一个错别字也没了。他一开始不想回答汉修先生的问题,后来又回答了,还按汉修先生的意思去给人写信,再去写日记,慢慢地就练成了一手好文笔。
接着,这本书是一本小说,里边有鲍雷伊写26封信,日记33篇,总共写了59篇,这本书胜过很多作文书,还得到了国际小说大奖呢!一句话:“买作文书还不如买一本《亲爱的汉修先生》。”
同时,我懂了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道理: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成为一名作家,要像这本书的作者贝芙莉﹒克莱瑞成为一名成功的作家,我们就必须是一个爱书的人、多写文章,经过自己的一番努力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 篇13
暑假里,我读了贝芙莉·克莱瑞写的《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书里主人公鲍雷伊在二年级的时候看了这本书,他很喜欢汉修先生,便开始给他写信。
一开始,我很同情鲍雷伊,他和妈妈独自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小屋里,后来我发现他很幸福,因为他身边有很多爱他的人,妈妈除了把家里照顾好,还忙于工作和学习,爸爸深夜忙工作还不忘让同事给雷伊送圣诞礼物,校工法兰德林先生每天请雷伊帮他升旗,凯蒂阿姨为人和善,每天都帮忙为雷伊准备可口的'午餐,作家贝乔女士把雷伊称为小作家,还夸赞他的文章。
到了六年级,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他给汉修先生的信更多了,通过和汉修先生书信的往来,雷伊越来越好,还学会了怎么面对生活,他写的文章还获得了征文的入围奖,更坚定了他当作家的信心。
我跟雷伊一样喜欢这本书!
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 篇14
亲爱的汉修先生,里面讲的是一个叫鲍雷伊的小男孩,他自己父母离婚了,他自己靠自己,摆脱了自己的困难。
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有的时候他不开心,他会想尽办法让自己开心点,比如说去蝴蝶森林解气,他不会向自己的妈妈发脾气。
他如果有什么困难,他也不会依赖自己的父母,比如说他很烦躁,因为他的午餐经常被人偷,他就自己去书店学习,然后用自己父亲给自己寄来的,20美元,去五金店里买材料做了一个,午餐警报器,后来解决了自己的烦恼。
而且,他也会,在,在别人的'角度去看一件事情,如果有人做错了事情,或者是做出了十分过分的事情,他不会立马去,打他,而是去思考,他从他的那一面去思考它,是不是有什么困难?比如说有,有一次,别人偷他的午餐,而且不止一次,别人都托他的午餐,他,不,他开始很生气,但是回家睡在床上思考,可能那个人,家里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带的,后来他就不会再为这件事而烦恼了。
而且她也会听从别人的意见,开始他的作文写得十分,困难,后来,汉羞先生,通过与他写信,教他写作文,他的作文都能参加,作文入围奖了。还可以与作家并共进午餐。
他也会理解父母,比如说她的父母离婚了,她十分伤心,但是,他又不想再说的,妈妈面前发脾气,他就想,是不是,他们两个人本来就不能在一起,后来他就渐渐不为这件事儿,烦恼了。
我喜欢这本书他告诉我不能依赖父母在困境中要逆流而上,不能被困难打倒。
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 篇15
寒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名字是《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讲述了一位叫鲍雷伊的男孩在上二年级的时候,读了一本课外读物,他很喜欢那本书的作者汉修先生,便写信同他联系。六年级时。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他跟汉修先生联系更加密切了。在信中雷伊说出了他父母离异的实情,内心的孤独……通过和汉修先生的书信往来,他渐渐地成为了一名小作家,学会了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理解,包容,关爱别人。
我觉得雷伊是渴望父爱,渴望别人能够发现他的男孩。他是一个内向怕羞的小男孩,所以我感觉他是孤独的。令我感动的是——雷伊的妈妈。一个单身母亲带着一个孩子是很不容易的,况且她还很贫穷。我真是难以想象,她每天早出晚归辛辛苦苦地工作,还能照顾了孩子吗?能,作为母亲,她辛苦而忙碌地工作是为了让儿子生活的更好。她还能正确引导儿子,让他客观的理解父母离异的原因,坚强而乐观的面对挫折。后来,雷伊没有被因为作品没得奖而从此放弃写作的同学所感染,而是想:我听说真正的作家写出来的东西有时候也会被退稿,人是没有一帆风顺的。雷伊面对困难这样淡定从容,都跟***妈要求他详细回复汉修先生的.信密切相关。
我觉得汉修先生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几个简单问题就勾起雷伊的写作兴趣,他像朋友一样要求雷伊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的小主人公就这样一点点地学会了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慢慢地体会着生活给他带来的各种滋味。
读一本好书能让人受益匪浅,《亲爱的汉修先生》就是这样的书。
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 篇16
我读过一本书,是一位美国著名的作家叫贝芙莉·克莱瑞写的。书名叫做《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还荣获了1984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的金奖呢!所以,希望每个小学生都能读得到这本对我们有意义的书。
我想有很多没有看过这本书的小学生都想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主要内容吧?那我就来告诉你。
鲍雷伊在小学二年级时候读了一本课外读物,他很喜欢那本书的'作者——汉修先生,便给他写信联系。到了六年级的时候,为了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问题,他跟汉修先生联系得更加紧密了。在信中,鲍雷伊说出了他的父母亲离异的实情、自己转学后的不适应以及他内心的孤独。通过他和汉修先生的书信来往,鲍雷伊不但学会了应该如何面对未来的生活,理解父母亲无法和睦相处的原因,体会到了父母亲对他的关心和爱护。而且还练了一手好文笔——一篇描写他和爸爸坐卡车出游的文章使他获得了小作家征文的荣誉奖,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要成为名作家的决心。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三个方面。第一,鲍雷伊同学不但爱写信,而且还喜欢写作文呢。你看,他那篇描写他和爸爸坐卡车出游的文章不是获得了小作家征文的荣誉奖吗?再说说我,我连作文都不是很爱写,何况说作文获奖呢。所以,我应该要向鲍雷伊同学学习。第二,他还在和汉修先生写信联系时还写出了他的父母亲离异的实情、自己转学后的不适应以及他内心的孤独。我却和他相反,什么事情也不和大家分享。第三,鲍雷伊同学还敢跟一位作者书信来往,可真勇敢呀!可我却连见老师都紧张,不敢和他们多说话。所以,我也应该要向鲍雷伊同学学习。
好了,我的感受已经说完了,我懂得了要多做一些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快乐要和大家分享、悲伤要和大家一起解决、并且做什么事都要勇敢的面对。同学们,你们的感受是什么?把你们的感受也和大家说一说吧!
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 篇17
这个暑假,我读了《亲爱的汉修先生》一书,里面的主人公鲍雷伊是一个爱写日记的小学生。
二年级的时候,鲍雷伊为了完成一项作业而给自己喜欢的作家汉修先生写信,通过和汉修先生的书信往来,他不仅交了一个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而且不知不觉地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到了小学六年级时他已具有很高的写作能力。
从书中我明白了,尊重是互相的。当汉修先生回答完他十个问题后,汉修先生又反问了他十个问题,此时他不想回答这十个问题,他只想为了完成作业。但是在他的妈妈强烈“唠叨”下,他陆陆续续的回答了十个问题。在生活,我们小孩只希望别人帮助我们,而不在乎别人的需要。幸好有了妈妈的“唠叨”,我们才能不断地成长,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在家里,妈妈经常唠叨我作业写完没,自己的房间整理干净没……有时候我觉得很不耐烦,很想发小脾气。但是一想到妈妈都是为我好,防止我养成不好的习惯,让我变得更好更优秀,我就都能在妈妈的“唠叨”中把那些事完成了。
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内容是汉修先生建议鲍雷伊写日记,但是鲍雷伊不知道怎么写,汉修先生建议他给一个人假装写信,但不要寄出去。就这样,鲍雷伊就慢慢有了写日记这个习惯。我想到了我们的语文老师也建议我们写日记,起初我也不会写,我们老师建议我们写些生活中的事情,慢慢的,我就把每天所经历的事情写在日记里了。
现在写日记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习惯,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记录身边发生的事务,我的所感所想。每次翻起来看,都觉得生活如此美好!
读了这本书,我还懂得了遇到困难时,如果一种方法解决不了,可以试着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遇到挫折时,一定不要灰心丧气,要重新振作起来,去面对,问题总会解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 篇18
这个暑假,我们读了《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是一本以写信的方式写的一本书。
雷伊在小学二年级时读了一本课外读物,他很喜欢那本书的作者汉修先生,便写信同他联系。
到了六年级,为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他跟汉修先生联系得更加密切了。在信中,雷伊说出了他父母离异的.实情、自己转学后的不适应以及他内心的孤独。通过和汉修先生的书信往来,雷伊不但学会了应该如何面对生活,理解了父母无法共处的原因,体会到了父母对他的关爱,而且还练就了一手好文笔一篇描写他和爸爸坐卡车出游的文章使他获得了小作家征文的荣誉入围奖,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要成为名作家的决心。
这本书让我学到了,作文要写的精彩内容丰富,才能把作文写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