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精选8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篇1
“在尘世的生活中,这样的一瞬间是很少降临的。当它无意之中降临到一个人身上是,他却不知如何利用它。在命运降临的伟大瞬间,市民的一切美德——小心、顺从、勤勉、谨慎,都无济于事,它始终只要求天才人物,并且将他造就成不朽的形象。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命运——这是世上的另一位神,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雄们的天堂。”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茨威格是最会讲故事的人,所以有“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之称,《人类群星闪耀时》向我们展现了10个决定世界历史的瞬间:千年帝国拜占庭的陷落、巴尔沃亚眺望水天一色的太平洋、亨德尔奇迹的精神复活、老年歌德热恋的悲歌、滑铁卢的一分钟以及马赛曲神佑般的创作……
南极争夺战是这10个历史片段中最让我感动的故事。二十世纪,地球还有一个最后的谜――南极。斯科特,一个普普通通的地地道道的英国人,毫无表情的脸显现出他的冷漠,和他坚强如钢的意志。为了使自己的国旗首先飘扬在新地的上空,1910年6月,他带这由他组建的探险队,向南极发起了挑战。在向极地进发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不是南极的风雪和严寒带来的危险,也不是队员们的勇气和意志。而是有一天,他发现,挪威人阿蒙德森德宿营地距离比他们的近一百一十公里。斯科特感到很震惊,但不沮丧,他在日记中写道“起来,去争取国家的荣誉!”虽然有这样的气魄,他们还是比阿蒙德森晚了一个月。他们是第二批到达的人。第一个意味着成功,意味着一切,第二个却什么也不是。返程的途中,他们遭遇了暴风雪,不幸遇难了。斯科特在临死前留下了几封信,希望由人能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足一位他和英国民族勇气作证的篇章。
这以后,他们的.英雄事迹被发现后,如奇迹般的复活了。我们不再认为他们的行为是失败的。他的遗言和他的书信经由电线跃入惊叹不已的世界,国王也屈膝下跪纪念死难的英雄。他们向南极的挑战失败了,但他们绝对不是失败者。他们的挑战看似是徒劳的,却化作了对人类的大声疾呼,呼吁人类集中精力去完成未竟之业。他们又向人类证明了,在和强大的,不可战胜的命运抗争中,倒下去时却最能显示他高尚的心灵。他的失败不是失败,是一切悲剧中最壮美的悲剧。
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斯科特,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在这个意义上,像他们这样的英雄,不管他们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因为,他们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他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篇2
午后时分,这一本令我爱不释手的书终于被再次读到了尾页,我也重新领略了一遍茨威格先生心中的那些英雄瞬间。我把书放在腿上,闭上眼靠在椅背上,脑海中一遍遍回放着来自书中的震撼。
我好像看见了一个卷发的男人坐在古典的暗色木写字桌前,投入地挥舞着手中的笔在稿纸上留下一串串的痕迹。细弱的羽毛笔在他的手中好像冲入了暴风海域的小舟,接受着骤雨般的洗礼——那是他的心血和意志!他不就是韩德尔吗?一段不朽作品《弥赛亚》的创作过程让我深深地记住了这个男人:他曾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中崩溃,却又在不屈的意志支撑下一度战胜了魔鬼;在事业的极度坎坷再一次将他击垮之后,在一部剧本的催使下他重新唤醒了斗志,从此立于不败之地。
我好像也看见了一个穿着军装的士官,徘徊在自己的小桌前,思索着,手里提着破旧的小提琴。窗外的夜色已很浓,远方的天似乎也已泛白,而他不停地用小提琴试音,时不时跑到桌前,挥墨记上一笔,没有丝毫困意。“这大概是鲁热上尉。”我想。他被市长选中去谱一首适合出征唱的军歌,突如其来的灵感使他一夜之间作好了词谱好了曲,便从此隐没在历史的'潮流中。但《马赛曲》被广为传唱,直至被定为法国的国歌,人们才想起、才注意到那个被忽视的英雄。……
茨威格先生应该是很相信命运,因为文章中常常出现命运这一词。虽然作为新时代高中生的我应该把科学作为信仰,但我也是稍稍相信一点命运之说。不过,我认为即使是存在命运,人为也可以主宰命运。
就像拿破仑的滑铁卢之败,可能真的是他的命中注定,毕竟有古语云“物极必反”;但是我们不妨也想想,如果不是因为格鲁西元帅的怯懦和优柔寡断,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命脉又怎会终结在滑铁卢之役?也许换一个英明果决的格鲁西元帅,法兰西帝国就会延续它的辉煌,历史也就会改写。就像韩德尔的“复活”,可能真的是亚琛的温泉蕴有神力,可以治愈疾病。但我相信,如果没有渴望生存的坚定意志,就算是圣母亲临,也未必可以换他一个健全的肢体。就像鲁热上尉被挑中去写一首军歌,可能真的是一种机缘巧合,命运挑中了他;但是如果鲁热本人没有一点创作的底蕴,如果他没有用整整一个晚上去琢磨推敲,也未必就能完成《马赛曲》这一不朽的作品。……
“咚!”书滑落在地,我猛地睁开眼,心疼地拾起书。如果我早把它放在桌上而不是腿上,它不就不会掉下去了吗!
是啊,除命运之外,人为的力量是可以改变一些事情的,有时,这力量甚至巨大的。我们不也有“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之类的传说和故事吗?茨威格先生拟书名为“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应是旨在歌颂人类力量的强大——可以征服自然、可以超越自己。但我是否可以将它延伸一下——人的力量,可以征服自然,可以超越自己,也可以主宰他自己的命运。人,作为自然母亲一种伟大的创造,比起命运,他自己不才是人生真正的导演吗?
“命运”难道不是一种借口和掩饰吗?真正创造历史的,是人自己呀!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篇3
斯蒂芬·茨威格用一双敏锐的眼睛,捕捉到了独特的历史片段,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描述史实,清丽的语句与深刻的人生哲理交相辉映,予人极大的美学享受。他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扣人心弦,有传记的真实性,能予人以报告文学的'现场感。它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历史大门。
“一个影响至为深远的决定,系于唯一的一个日期,唯一的一个小时,常常还只系于一分钟。”这句话在《滑铁卢决定胜负的一瞬》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大名鼎鼎的拿破仑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与法兰西的命运会掌握在循规蹈矩的元帅格鲁希手中。拿破仑给格鲁希的命令是:率领三分之一的兵力跟踪普军。可格鲁希不懂变通,滑铁卢战役提前开始了,他仍然带着军队在战场外追击早已离开的普军。在听到从战场那里传来的炮声后,格鲁希才知道战争已经开始。手下请求奔赴战场,格鲁希考虑了一秒,拒绝了。原本能改变历史的一秒钟毁掉了拿破仑和法兰西。这戏剧化的一瞬间令人叹惋。
这本书总共讲述了十四个历史事迹,其中《战败听的陷落》告诉我们细节决定成败,《不朽的逃亡者》告诉我们要不畏艰辛,《南极争夺战》告诉我们要有坚定的意志。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这本书之所以会被称为文学著作,是因为茨威格不断总结,反思,执着追求创作艺术的精美。茨威格一生渴望和平,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目睹了最黑暗的现实,他看不到人类战胜黑暗的希望,最终与妻子在巴西自杀。
茨威格虽然离开了,但留给世人的是丰富、深刻、动人的文学作品。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篇4
马克思曾说:“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的确,正是有许许多多的人,他们闪耀在人间,造就了历史。这个暑假,我阅读了斯蒂芬·茨威格所著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他被誉为“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这本书也是他的名作之一。他以书中12篇伟人的事迹,记录了人类历史上那些可能影响未来的片刻与人物,他们的人性光芒如同群星的闪耀。在这本书的12篇故事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是《滑铁卢的一分钟》。
茨威格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在那决定法国乃至欧洲命运的一分钟里,那位手握命令而无法决断的元帅的犹豫,选择时的艰难,当他发现来者不是来支援的格鲁希军队,而是被击退的普军时的大惊失色和惊恐万状。也许失败的原因不止是那推迟了两个小时的检阅,又或是拿破仑信任了一个过分老实的军官,或是军官过于信任了拿破仑的命令,但至少,如果没有格鲁希元帅停下来不再争取主动权,法国的革命必将截然不同,甚至这一分钟决定了整个19世纪。
作者在文中说:“唯有强者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我们永远不要被动等待命运的垂青”。在我国的历史上,也有一些因优柔寡断而改写历史的事件。早在秦朝末年,楚汉相争,项羽请刘邦去鸿门赴宴,当时他的谋士范增已看出刘邦将成大器,暗示项羽杀掉他,但项羽过于优柔寡断,多次错过机会,竟然让刘邦安然无恙地回到了封地,并由此引发了乌江自刎的失败结局。历史上的这些例子,都告诉我们成败往往就在一念之间,所以关键时刻我们做事应该果断,不要给自己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除却《滑铁卢的一分钟》,本书的其他篇章细致描绘了一些历史人物的重要片段。无论是亨德尔、列宁、菲尔德等人的成功,还是拿破仑、斯科特、威尔逊的失败,都那么生动有趣而引人深思。茨威格让我们清清楚楚地看见人类的历史是怎样在一瞬间被改写的,让人有生不逢时之感慨,当个人意志和历史宿命碰出火花时,那样的时刻便从此照耀着人类文明的天空。
同时这本书也表明了茨威格对历史的看法,他并没有对那些利用战争手段建立政权的“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君王、将相们歌功颂德,而是通过巴尔扎克之口表达了自己对于暴力的厌恶。但对于执着而仁慈的人,比如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西塞罗,他便会致以崇高的敬意,以呼唤独立和自由的精神。
茨威格说:“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情的流逝。”人类智慧所凝结成的繁星普照着黑夜。而我们要做的,大概就是在观赏漫天繁星的同时,也努力让自己成为天空中一颗闪耀的星星。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篇5
不久前,我读了一本出自奥地利的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写的一本《人类群星闪耀时》,它为我们展现了12个决定历史的瞬间、12位时代英雄,这是一本不可不读的传世杰作。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滑铁卢的一分钟》。
拿破仑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的命运竟掌握在一个平庸的格鲁希手上。拿破仑和格鲁希说的是:当他向英军发起进攻时,格鲁希必须率领给他的三分之一兵力紧紧咬住普鲁士军。然而滑铁卢战役提前开始了,这一切都变了。优柔寡断的格鲁希在普鲁士军即将杀到任前的那一刻,还未做出决定——到底是遵守皇帝的命令必须到那个时刻才开始行动,还是在紧急情况下立刻行动,他仅仅只是考虑了一秒钟,但就是这短短的一秒钟,就决定了他自己的命运、拿破仑的命运、世界的命运甚至是整个十九世纪的命运。
如果格鲁希不考虑这一秒而是直接追普鲁士军,或许这场战役的胜利者就是拿破仑了。我认为,格鲁希最大的缺点在于太循规蹈矩、毫无主见,始终只懂得固守一纸成命,不懂得变通。法国战败了,消息传遍了各地。而格鲁希元帅对此却一无所知,仍然不折不扣地,忠实地执行着那道让他追普鲁士军的命令。
本来,严格遵守命令是一件好事,但是我认为,在有特殊情况下,有时也不能一味的`循规蹈矩,有的时候,要懂得变通。一分钟可以决定命运,一个念头可以决定一生····太多这样的过往。无论怎样,逝去的成了历史,只能抬头仰望未来。过去的历史,并不是叫我们重蹈覆辙,而是谨记血腥的教训。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篇6
今天我看了《人类群星闪耀时》的第一篇故事《到不朽之中寻求庇护》。它主要讲述了一个亡命之徒为了保命而探险的故事。
巴斯特·努涅斯·德·巴尔沃亚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他是个富有冒险精神的勇敢者,却也是个唯利是图的小人。他藏在空箱子里上了前去南美洲的船——为了开拓和寻找哥伦布所说的黄金王国。他为了野心不但挤走了整支队伍的主人,还赶走了国王派来的总督。被他赶走的'队伍主人回到了西班牙,向朝廷报告了他的恶劣行为。为了避免惩罚,努涅斯·德·巴尔特亚决定率先寻找黄金财富,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在艰苦的旅途之中,他成为了第一个看到太平洋文明的人,并知晓了在不远的“毕鲁”帝国拥有无限黄金。当他准备出发的时候,他的朋友为了抢夺功劳出卖了他,连和王国派来的新总督将他算上了断头台。
这个故事既伟大又悲壮。努涅斯·德·巴尔沃亚这个人有自己的希望,即使是一丝一毫的希望也不会放弃。他在可以从小岛上逃脱的时候藏进了箱子,获得了自由;他在连达岛上赶走了队伍主人恩西和总督,获得了权力;当恩西向西班牙宫廷揭露他的罪行,他知道自己难逃死罪,他选择了探寻宝藏以此赎罪,得到了生机。他不愿坐以待毙,只想挑战远方,他带着为数不多却同样下定决心的伙伴去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壮举,他宁愿在有史以来最有胆识的一场冒险中光荣就义,也不愿屈辱的被人拖上断头台。可这个集英雄、探险家、强盗、叛乱者于一身的匪徒终究还是输了,但输的有光彩,有脸面。这个强盗有着无耻且光辉的一生,他死的光荣,是为了一场希望的冒险,既让人唾弃,也使他名垂千古。
英雄是人类繁衍过程中的一瞬间,却也像永恒的明星,在无边的天际闪耀光芒。他们的力量虽小,但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我们应该铭记英雄,让英雄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让英雄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篇7
最近我读了《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书,这本书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所写,它描述了那个年代人类发生的十二个伟大的事件,让人们十分的敬畏。
在这本书的十二个事件中,最让我入迷的是第十一章争夺南极的斗争。故事发生在1911年,英国得宜皇家海军上校斯科特带着多个同伴向人类未知的南极出发,可是当他们到达了目标地时才发现,娜威人阿蒙森已比他们早到了。在精神的打击下,他们一行人往回出发,谁知死神也在之后降临,人员一个个的离开了,最终只剩下斯科特与两个战友,在白雪苍茫的南极,三个英雄最终在一个帐篷中逝去。当救援人发现他们时,他们像兄弟一样靠着,在斯科特的手中发现了他的日记。
从这个故事中,我感受到人类的力量之强大和人们对祖国的爱以及为了祖国的荣耀不惜牺牲生命的决心。当我读到这个故事时,我十分的感动,也十分的敬佩他们,在那个年代,人类用生命去探索,去寻找,去冒险,他们不畏艰难地去为国争光,他们用生命去诠释了伟大的人类品质和一个民族所有的勇气,这让我的内心十分的震惊。在生活中,我们虽然不能够像斯科特一样用生命去证明国家的伟大,但我们能够从小事做起,为祖国出一些力或努力学习以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人世间很多看似徒劳的事情却能再次结出丰硕的果实,被一度延误的事情,最终会化成对人类的疾呼,要求人类集中力量去完成那些未完之事。在壮烈的.牺牲中,虽死犹荣,无穷的斗志会从中得到激发。轻易的成功只会助长人的虚荣心,仅有在与不可抗争的命运搏斗时,才最能体现人类高尚的灵魂。
这是一本十分壮烈而从中透露出伟大的书,它让我明白了很多重要的道理,我会永远收藏这本书。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篇8
从人类诞生以来,一直到20世纪,地球上还有一个谜,在世人目光前隐藏着她的羞涩,这就是她那被肢解、受折磨的躯体上两个很小很小的尚未遭到人类的贪欲荼毒的地方——南极和北极。由此拉开了南极争夺战的序幕,这场斯科特的南极探险是时代的悲剧。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作者里斯蒂芬·茨威格也就是南极争夺战的作者是一位伟大的奥地利作家。他的一生中著作等身,举凡小说、诗歌、散文、戏剧都有作品问世,其中最使他享誉世界文坛的是中短篇小说和传记。他对自己非常严格,精益求精地追求他的每一件作品。他曾经说过:“如果我写了一千页,一再修改之后,八百页扔进了纸篓,只留下二百页精华,我也绝无怨言。”可见,他用艺术家挑剔的.眼光看待他的作品。因此,他被世人公认为二十纪上叶德语中短篇小说三大名家之一。
斯科特是一位普通的英国海军上校,他冷酷,他刚毅,但是他却有一颗不平凡的心。他的意志如钢似铁,为了组建探险队,不惜牺牲了自己的财产。他是多么的伟大,人间的一切都不能让他屈服。是他那高尚的品质——坚忍不拔,造就了他的伟大。他们离开英国,想到自己的家乡,他们默默告别了温暖,告别了太阳。这一去,有些人将可能永不返回。但是他们心系国家,想到自己带领着这标志,前往无人征服的那一带,让他们信念倍增。他们是多么的伟大,是他们那探索未知的信念,造就了他们的伟大。在那暗淡的几个月里,人人都分配了一定的工作,每个人都尽力把他的科学知识传给另一个人。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在交谈中完善、增加。他们是多么伟大,是他们那高贵的品质——团结协作,造就了他们的伟大。他们中最后被挑选出来的几个人,继续寂寞地向未知的地方走去,去探索那未知之地。他们是多么伟大,是他们那高尚的品质——勇于探索,造就了他们的伟大。他们内心的希望之弦绷得是那么紧,胜利就在眼前,他们伸出双手要去揭开地球最后的秘密,只要做一次最后的冲刺,就到达目的地了!最后他们于1月18日抵达极地。他们是伟大的,因为他们到达极点成功了!
但是同时他们是悲剧的,因为他们“忍受千辛万苦,饥寒交迫,种种痛苦,所为何事?”“无非为了实现梦想,现在美梦结束了。“在他们之前已经有人来过!因而他漠然的眼睛里只看到一片悲凉。他们是悲剧的,是角逐失败之悲。斯科特的日记写到了他生命的最后那一刻,写到他的手指冻僵。他希望有人会发现这证明英国民族勇气的信,是它支撑了他做出如此超乎寻常的努力。他们是悲剧的,是全体覆没之悲,是生历死亡之悲。
这是一个伟大的悲剧,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这样壮烈的博斗中,英雄们的死,死犹胜生,是他们的奋发向上与坚韧勇敢使无穷的意志从失败而复活。诗人有时也创作这种亘古以来一切悲剧中最壮美的悲剧,而生活却上千次创作了这样的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