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教案

笔构网

2025-10-19教案

请欣赏《欢庆》教案(精选17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欢庆》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欢庆》这首诗写的就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多么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读着读着,我们似乎看见农民丰收的笑脸,看见天安门广场上缓缓升起的国旗,似乎听见中华儿女对和平的呼唤,听见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国的共同心声。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十月一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一个闪闪发光的日子。1949年的这一天,整个中华大地沸腾了,整个世界震动了。一个激动和豪迈的声音响彻全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万众欢呼,礼炮齐鸣,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是革命先辈的`呐喊,也是新中国前进的号角。多少人浴血奋战,多少人赴汤蹈火,为的就是这一刻的到来!从此,每年的十月一日,我们都要为伟大的祖国妈妈庆祝生日。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想起长眠地下的革命先烈,想起新中国走过的路和将要走的路。

2、明天又是祖国的生日了,小朋友们会怎么庆祝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板书“欢庆”。

二、初读体会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把生字拼读几遍。

3、出示词语:欢庆、献上、旗帜、洁白、奏起、乐曲、十三亿,学生自读正音,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4、范读课文,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三、朗读感悟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自己喜爱的句子读给小伙伴听。

2、展示读:学生愿读哪句就读哪句,检查是否读得正确。

3、赏读课文:读读你喜欢的诗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在学生说时进行指导。朗读本诗,要掌握好欢乐、喜庆的基调,用热烈奔放、满怀的声音,表现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读开头四句,速度稍慢,声音不要太高,要带着想象读,读出韵律感。然后突出“十三亿”,并用稍快的速度读“欢庆这美好的日子”,紧接着提高声音重读“十月一日”,最后适当放慢速度,用深情的声音读“祖国妈妈的生日”。

4、读、议课文:

⑴出示课件(欢庆场面),引导观察:图中画了哪些地方的景物?十三亿孩子欢庆这美好的日子是什么日子?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话说一说。

⑵读前面四行,可让学生说说从诗句中体会到什么。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枫林举起的是“火红的旗帜”?大海奏的是什么乐曲?读后面四行,想想为什么说十月一日是个“美好的日子”。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实践活动

1、搜集歌颂祖国的歌曲,读一读歌词,唱一唱歌。

2、用枫叶或彩色纸做一张庆国庆的书签,或者画一张画。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小组展示自己送给祖国妈妈的礼物,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2、马上要到国庆节了,我们一起来《欢庆》。

二、再读入情

1、让学生看图找句,练习朗读。老师借图指导。

2、指名读,学生评,互相读、互相评,直到背诵。

3、看图自由轻声地背诵,指名背诵。

三、识字

1、出示生字,给生字找朋友,看谁找得多。

2、介绍经验识字:

加一加:大──庆只──帜南──献

编儿歌。

四、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发现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

2、教师范写,有重点地指导:

“洁”字右上是“士”不是“土”,“祖”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旗”字右下的“其”中间是两横。“亿”右边的“乙”字折笔处应尽量向左,弯笔要尽量舒展。“曲”字的“口”应写得扁些,两竖起笔处应该错落有致--左低右高。“庆”字广字旁的横不宜太长,“大”的撇一定要写成“竖撇”,捺尽量向右伸展。

3、学生描红临写。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

《欢庆》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再次探索腰鼓的表演方法,并尝试结合音乐节奏表演。

2.能大胆地根据已有经验进行创编,乐于与同伴交流、合作。

3.进一步体验表演民间欢庆腰鼓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初步探索了解过腰鼓。

2.每人一个腰鼓,音乐磁带,《拥军花鼓》节奏图谱每组一幅。

活动过程

一、复习节奏活动《拥军花鼓》,激发幼儿用腰鼓表演的兴趣。

1.复习节奏活动《拥军花鼓》。

2.回忆打腰鼓的几种方法,并用身体动作表示,如:左右槌一起敲打或轮流敲打、鼓槌互击、加入舞蹈动作等。

二、尝试用腰鼓表演,体验与同伴一起打腰鼓的乐趣。

1.出示节奏图谱,引导幼儿集体看图谱,根据节奏创编腰鼓的身体动作。

2.幼儿小组合作,根据节奏创编不同的腰鼓表演方法。(引导幼儿在图谱的相应位置用图示记录本组创编的.打腰鼓的方法)

3.幼儿分组表演合作创编的结果。

4.鼓励幼儿尝试加入舞蹈动作进行表演。

三、欣赏老师打腰鼓,激发幼儿继续打腰鼓的兴趣。

《欢庆》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十月一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一个闪闪发光的日子。1949年的这一天,整个中华大地沸腾了,整个世界震动了。一个激动和豪迈的声音响彻全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万众欢呼,礼炮齐鸣,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是革命先辈的呐喊,也是新中国前进的号角。多少人浴血奋战,多少人赴汤蹈火,为的就是这一刻的到来!从此,每年的十月一日,我们都要为伟大的祖国妈妈庆祝生日。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想起长眠地下的革命先烈,想起新中国走过的路和将要走的路。

2、明天又是祖国的生日了,小朋友们会怎么庆祝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板书《欢庆》

二、初读体会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把生字拼读几遍。

3、出示词语:欢庆、献上、旗帜、洁白、奏起、乐曲、十三亿,学生自读正音,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4、范读课文,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三、朗读感悟: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自已喜爱的句子读给小伙伴听。

2、展示读:学生愿读哪句就读哪句,检查是否读得正确。

3、赏读课文:读读你喜欢的诗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在学生说时进行指导。朗读本诗,要掌握好欢乐、喜庆的基调,用热烈奔放、激情满怀的声音,表现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读开头四句,速度稍慢,声音不要太高,要带着想象读,读出韵律感。然后突出“十三亿”,并用稍快的速度读“欢庆这美好的日子”,紧接着提高声音重读“十月一日”,最后适当放慢速度,用深情的声音读“祖国妈妈的生日”。

4、读、议课文。

(1)出示课件(欢庆场面),(换成挂图)引导观察:图中画了哪些地方的景物?十三亿孩子欢庆这美好的日子是什么日子?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话说一说。

(2)读前面四行,可让学生说说从诗句中体会到什么。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枫林举起的是“火红的旗帜”?大海奏的是什么乐曲?读后面四行,想想为什么说十月一日是个“美好的日子”。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实践活动

1、搜集歌颂祖国的歌曲,读一读歌词,唱一唱歌。

2、用枫叶或彩色纸做一张庆国庆的书签,或者画一张画。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小组展示自已送给祖国妈妈的礼物,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2、马上要到国庆节了,我们一起来《欢庆》

二、再读入情

1、让学生看图找句,练习朗读。老师借图指导。

2、指名读,学生评,互相读、互相评,直到背诵。

3、看图自由轻声地背诵,指名背诵。

三、识字。

1、出示生字,给生字找朋友,看谁找得多。

2、介绍经验识字:

加一加:大—庆只---帜南---献

编儿歌

四、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发现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

2、教师范写,有重点地指导。

“洁”字右上是“士”不是“土”“祖”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旗”字右下的“其”中间是两横。“亿”右边的“乙”字折笔处应尽量向左,弯笔要尽量舒展。“曲”字的“口”应写得扁些,两竖起笔处应该错落有致——左低右高。“庆”字广字旁的横不宜太长,“大”的撇一定要写成“竖撇”,捺尽量向右伸展。

3、学生描红临写。

4、加强练写

《欢庆》教案 篇4

一、导入

(1)老师今天想问一下,二(3)班的小朋友几岁了?在这九年的生活当中,你觉得最快乐的一天是哪一天呢?

在生日这天,你会有哪些值得高兴的事呢?

(2)再过7天,就是十月一日(出示),我们伟大的祖国妈妈要过生日了。这一天,全国各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这一天的到来。

出示课题——欢庆

请小朋友读读课题,(有点意思,很高兴了)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圈出来,把它读准确了。

反馈:认读生字卡片

给生字找个朋友

2、自由读课文,读通读顺了

反馈:课文接龙读

强调:欢乐 乐曲 (出示)

三、再读感悟

(一)请小朋友再读课文,把你觉得读得好听的句子多读几遍。

反馈:把你觉得自己读得最好听的一句读给大家听。

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出示)

1、

A、读得真好听,像黄莺的声音,还有更好听的声音吗?

B、老师觉得他有个地方读得特别好听,不知道小朋友有没有听出来?

理解“金黄”

C、是的,他的这个词读得特别的好。田野中有哪些果实是金黄的啊?

(稻子……)

D、看到这么多金黄的果实你想说些什么?

(说得多棒啊,多么美的画面啊)

那么把你们的这种感觉送到课文中的这句话中再读读!

2、指名读

你为什么这么读?

评价

3、齐读

听着你们的朗读,那田野中金黄的果实就在我的眼前了。还有读得好听一点的句子吗?

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出示)

1、这句话中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四人小组讨论)

“旗帜”理解:五彩缤纷的旗子、像五星红旗一样的。

“火红”朗读比赛

师范读——你觉得老师哪里读得好?为什么

2、出示幻灯:枫叶

你看到了什么?

是啊,所有火红的旗帜都在飞舞。

一起把这份喜悦的心情读出来吧。

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1、瞧,有好多好多洁白的鸽子朝着我们飞来了,他们在争相说是什么呢?

A、祖国妈妈,祝你生日快乐! 我们要祝福你……

B、那么祖国妈妈生日到了,你应该怎么说呢?

多好听,多亲切啊,把这份祝福读给你身边的或远方的朋友听,(同桌)。

2、指读:带着这种体会来读读这句话。

大海奏起欢乐的乐章。

听,海浪唱着歌来了,那是——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

大海在奏什么曲子呢?

是啊,大海妈妈带着我们唱起了《娃哈哈》。学生一起唱。

你快乐吗?为什么快乐?

请你把你的快乐带到这句话中吧。

(二)齐读四句(配乐)

四、拓展

1、田野、枫林、蓝天、大海都为祖国妈妈献上 了自己的礼物,哪些地方也为祖国妈妈的生日献上了自己的礼物呢?(四人小组讨论)

2、全国各地都在欢庆这个美好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十月一日——国庆节

齐读课文(配乐)

五、指导书写

1、生字卡片认读

2、旗、洁、祖、曲。

《欢庆》教案 篇5

欢庆教学设计

语文,就如同诗意的人生,也可以拥有诗情画意的岁月。《欢庆》这样一篇充满情意的文本,更应在孩子们的心海里腾起一朵朵诗意的浪花。我努力想通过诗意的设计去炖出文本的诗意。通过联系生活,让小小的课堂充满来自浩瀚生活的诗情;通过生动多样的教学手段,去营造一个充满“情趣”的课堂;通过立体地感悟文本,从而走进文本的意境,体味出栖居在诗文中的浪漫和诗意。努力将浓浓的诗意撒在课堂上,播在孩子的心里,则是我本课设计的主要意图。

本节课设计力图体现“以读代讲,读写结合”。读,逐层深入,想象品味,体会情感;写,以仿为主,写内心真实的感受。

读有几个层次:初读感知,再读感受,研读体会,细读品味。关键的一个环节是深入文中去“读”祖国。把自己想象成 文中的田野、枫林、蓝天、大海、孩子等来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最后,以角色的身份和情感深情地倾诉对祖国妈妈的爱。

写,可仿写这首诗,学生也可以自由抒发,长短不限,真情实感是关键。

《欢庆》这首诗写的就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多么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读着读着,我们似乎看见农民丰收的笑脸,看见天安门广场上缓缓上升的国旗,似乎听见中华儿女对和平的呼唤,听见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国的共同心声。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读出欢乐、喜庆的气氛。

第一课时

一、“感受”祖国

1、放《国歌》。(全体起立,敬队礼)

同学们,刚才我们在神圣的五星红旗下聆听了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神圣的五星红旗和庄严的国歌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过去的艰苦岁月,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课前布置庆祝国庆的黑板报,将学生的画展出)

你们看,当又一个国庆节来临的时候,同学们纷纷用手中的画笔表达了对祖国妈妈的热爱。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不仅我们在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就连大自然也在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

2、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欢庆》。(课件出示)齐读

无论是以《国歌》激情,还是用绘画来渲染氛围,目的只有一个:感受祖国,了解祖国。只有怀着对祖国深深爱恋的情感才能真正读好这首诗。

3、板书课题:《欢庆》。

4、让我们带着笑容再来读读题目。那么都有谁在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研读全诗,“体会”祖国

1、自由读,圈出生字,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检查生字。

①同桌互相读课文和生字。如果他读得好,你就竖起大拇指表扬他,如果他需要帮助,你就当小老师教教他。

②现在让我们和生字宝宝打个招呼吧。

(课件出示生字,齐读,小老师领读)

③老师给这些生字找了个好朋友,一起来认识一下。(自由读,开火车)

④老师要增加难度了,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齐读)

3、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吗?指名说

4、生字词语读好了,相信课文会读得更好。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都有谁在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用“——”划出来。

反馈:都有谁在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呢?

(课件出示:田野、枫林、蓝天、大海、孩子)

以读为依托,以识字目标为轴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线,将生字新词连缀起来,形成知识链,使识字教学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中,在多层次、多形式的活动中得以落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4、看到这么美的画面,老师也很想读读这首诗歌了。师范读。请同学们认真听,看看你们从老师的朗读中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5、生听后谈感受。

同学们从老师的朗读中感受到了这么美的画面,真棒!同时这也说明老师刚才的朗读读得很好,表扬表扬我吧。如果你们也像老师一样,把声音读得有轻有重,把调子读得有扬有降,这样也会非常好听的。来试一试吧,相信大家也能把“欢庆”的感觉读出来。

6、生练习朗读。

教师的范读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读体会到“田野”的喜悦,“枫林”热情,“鸽子”的欢快,“大海”的激越,“十三亿孩子”的欣喜、振奋,有效地带动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三、深入角色,品味情感

1、逐句理解,指导朗读。

下面,老师要来采访大家了。

第一句:(课件出示)

田野,你们会献上哪些金黄的果实呢?还会献上什么?

(稻谷、梨、桔子、苹果、高梁……)

祖国妈妈收到这么多田野献上的果实,一定很高兴。

谁来高兴地读读这句?(祖国妈妈真高兴)

这组还有人想读吗?(祖国妈妈高兴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线了)

其他组有没有想挑战的?(祖国妈妈高兴得合不拢嘴了)

让我们高兴地来读一读。

第二句:(课件出示)

枫林,你举起的火红的旗帜是指什么?(枫叶)枫林里那一片片火红的枫叶随风飘动,就像是一面面火红的旗帜迎风招展。

谁来美美地读读这句?

你为什么把“火红的”读得这么响?

(课件出示)瞧,这就是火红的枫林,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我不禁想起了诗人杜牧写的一句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齐读)

这美丽的枫林简直比二月的鲜花还要迷人呢!

现在,让我们带着对枫林的喜爱再来读读这句。(重新出示)

第三句:(课件出示)

蓝天,当洁白的鸽子在你的胸怀里自由自在地飞翔时,它们一低头会看见哪些美丽的风景呢?(生说)

祖国的大地真是风景如画,连白鸽都陶醉了。

谁来陶醉地读读这句?(听你读得这么陶醉,老师也想读了)

师范读。看,蓝蓝的天上白云飘,一群洁白的鸽子在祖国的蓝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让我们一起去飞翔吧!(齐读)

第四句:(课件出示)

大海,你奏起了欢乐的乐曲,想唱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生日快乐;永远美丽、年轻;更加美好;我爱您……)

是啊,大海的波浪哗啦啦的响,就像在唱一首欢乐的乐曲。让我们也来欢乐地唱一唱吧!(齐读)

第五句:(课件出示)

看着大自然如此热闹、欢乐地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我们全国人民也都来欢庆这个美好的日子了。一起读读最后一句吧!(生齐读)

是啊,我们生活在祖国妈妈的怀抱里,是多么幸福啊!同学们是祖国妈妈的孩子,你们的爸爸妈妈还有老师也是祖国妈妈的孩子,十三亿的全国人民都是祖国妈妈的孩子,祖国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妈妈。让老师和你们一起再来读读最后一句。(师生齐读)

此处的逐句指导朗读和让学生想象读,是真正让学生走入角色的内心。田野、枫林等如此欢腾是因为什么?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话代它们诉说!这一下,全文就会活起来,田野、枫林、蓝天、鸽子、大海不再是遥远的风景,而是可以直面相对,说话谈心的朋友,于是,情感就可以沟通了。另外,老师充满激情的评价也能对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起到推波助澜的功效。

2、朗读比赛。(课件出示全诗)

全体起立,第一大组读“田野”;第二大组读“枫林”;第三大组读“蓝天”;第四大组读“大海”;最后“孩子”这一句全班一起读。

提示:“田野”,要读出你的丰收和喜悦;“枫林”,要读出你的美丽与热情;

“蓝天”,要读出你的宽广和自由;“大海”,要读出你的浩瀚与激动;

“孩子”,要读出我们对祖国妈妈全心全意的爱!

准备好了吗?老师读题目,注意看我的手势。生读全诗。

3、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课件出示全诗)在这欢庆的日子里,祖国妈妈因为有了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而更加喜悦;因为有了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而更加美丽;因为有了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而更加宽广;因为有了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而更加激动;更因为有了十三亿孩子全心全意的爱,她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就让我们在优美的音乐中,怀着对祖国妈妈的热爱好好的读一读这首诗歌!(配乐:《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齐读)

(朗诵完毕)让我们静静地欣赏这首动人的歌曲吧!(出示歌词)

在读书环节中,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进行展示,以鼓励为主,反复读,多形式读,并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在适当的时候播放煽情的音乐进行熏陶、渲染,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得以升华。而且,歌词的出示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的大语文观。

四、拓展延伸

除了课文里提到的这些,还有谁也在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呢?指名简单说说。

下节课我们将学习课文的句子,仿写《欢庆》这首小诗。

五、书写指导

现在,让我们怀着对祖国妈妈的热爱把“欢、庆”这两个字写好。

让我们把这两个字请到田字格里。伸出小手,跟着老师一起写。

师范写:欢,左右结构,又字旁的捺变成点,小一点,右边是个欠;庆,半包围结构。

生书写,展示作品,评议。

《欢庆》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会认带拼音的7个生字,会写“亿、洁、欢”等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2.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带、小黑板。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课欢庆的是什么吗?(想)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听课文录音,要求听准字音,把不认识、不会读的字注上拼音。

3.自由试读课文,读准字音。

4.小组比赛读,互相评价。

5.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吗?

三、识记生字。

1.出示卡片,学生认读。

2.出示小黑板上的词语,学生认读。

3.交流识字方法。

4.组词练习,巩固识字。

5.学生齐读,“开火车”读,小组赛读。

四、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不容易写好的字。

洁:左窄右宽右边是“士”,不是“土”。

祖:偏旁为“示”字旁。

旗:左窄有宽,右边有顶小帽子。

2.练习“我会写”。

先描红,再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开火车读生字词语。

二、理解课文。

1.教师介绍背景,激发兴趣。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以后每年的十月一日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节,全国各族人民以各种方式庆祝。

2.指名读,思考:

谁在欢庆?怎样欢庆?

(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十三亿孩子载歌载舞。)

3.师示范读,提问:你想到了什么?

(祖国到处都是一派繁荣富强的景象,人民过着幸福安康的日子。)

4.指导朗读,说说我们读时要读出什么样感情?

(欢乐地心情,热爱祖国妈妈的感情。)

5.指名读,闭上眼睛想一想,课文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6.你还想到了哪些欢庆的画面?

(小朋友们举着气球欢快地奔跑,大哥哥们身着节目的盛装在放声歌唱,大街上到处都飘荡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三、拓展练习。

1.把你想象的欢庆画面画下来。

2.收集欢庆国庆的图片。

板书设计:

9、欢庆

——祖国妈妈的生日

田野(图)献上果实

枫林(图)举起旗帜

蓝天(图)飞着鸽子

大海(图)奏起乐曲

课后反思:

在朗读中我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有个人朗读,小组朗读,接口朗读,示范表演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阅读的基本要求“注重情感体验”,教师应做

到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我在教中注意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激起情感的共鸣,这样一来学生的言语能力得到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

特级教师薛法根曾经说过:“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理应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其次是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去进行言语实践,并在这样的言语实践中领悟生活的哲理与文学的浪漫,言语表达与人文素养兼得。

《欢庆》教案 篇7

一、主持人宣布“快乐的‘六一’”活动开始。

二、活动步骤:

1、诗歌朗诵《快乐的“六一”》。

2、小合唱《快乐的节日》

3、我知道,我来讲:六一儿童节的由来。

4、表彰班级五星学生。

5、游艺活动。

(1)抢椅子。规则:主持人准备好七把椅子。椅子要围成一圈。每次参赛的人数是八。参赛者围着椅子跑。主持人以(音乐)为信号。声音一停,参赛者去抢椅子坐下。一局比赛后,没抢到椅子的一个人被淘汰出局,椅子也要搬掉一把。每局下来,人数椅子数递减。坚持到最后的人为优胜者。

(2)水中夹珠。规则:在一个大盆子里装满水,再往盆里放入较多的玻璃珠,游戏者手拿一双筷子,在1分钟内,谁夹得多获胜。

(3)打保龄球。游戏规则:在距装有水的10只矿泉水瓶5米远的地方,双臂垂直向下,双手捧球做好准备;等到明示开始后,方可把垒球抛向目标。每人连续抛两次,击倒瓶的个数多者为赢。

(4)画鼻子。游戏规则:离黑板三米远的地方把选手蒙住眼睛,走到黑板前,给事先画在黑板上的人物画上鼻子,画得正的鼻子获胜。

三、活动总结发言。

活动目的:通过开展庆祝“六一”活动,使队员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集体合作的快乐,体现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开展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校园的情感,欢度一个有意义、能回味的“六一”儿童节。

活动地点:本班教室

参与人员:四(1)班全体学生和辅导员老师

活动过程:

亲爱的同学们,转眼又到了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我们首先祝大家节日快乐、心想事成!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一起庆祝自己的节日,共同拥抱美丽的六月,这里是魔术的世界,歌舞的'海洋。

1、 在美丽的六月,花香四溢,碧波荡漾,我们在充满快乐的校园里。突然,有几位同学唱起了校歌欣赏由唐莉莹、李晨昕、孙丽萍同学带来的歌曲《腾飞在新世纪》掌声有请。

2、感谢唐莉莹、李晨昕等同学带来的《腾飞在新世纪》。让我们穿越到另一个世界,去看看那里是怎么变魔术的,下面请欣赏由张文楷、陈文静同学带来魔术《穿越》,掌声有请。

3、故事《懒的后果》表演者唐莉莹、韩小凤

4、魔术《魔术手套》表演者张伊奔

5、非常好看的《魔术手套》,感谢张伊奔同学。下面请出管展坤、王江川同学为大家表演的魔术《猜硬币》,掌声有请。

6、《目不转睛》表演者李晨昕、丁丽君

7、小品《新刘三姐》表演者韩小凤、王江川、宋承璋、吕柯文、孙丽萍、杨晓,

8、看来小品,你笑破肚皮了吗?让大家听首歌曲来缓解一下吧!请欣赏陈文静、翟翠翠、孙悄悄同学带来的歌曲《虫儿飞》,掌声有请。

9、魔术《解结》《猜数字》表演者杨晓、乐淑慧。

10、精彩的魔术表演完了,再让我们来欣赏一段优美的歌舞吧!请欣赏由孙丽萍、韩小凤、唐莉莹、金展新同学带来的歌舞《荷塘月色》,掌声有请。

11、歌曲《美丽的太阳花》表演者乐淑慧、赵洋、钮佳妮。

12、相声《幽默》表扬者吕柯文、韩小凤。

13、歌曲《爱的供养》、《不是寂寞才想你》表演者李晨昕、孙悄悄

14、《谜语猜猜看》表演者赵洋、谭成成。

15、歌曲《童年》表演者韩小凤

今天我们拥抱美好的六月,明天我们再创六月的辉煌。让我们一起走向崭新的明天。四年级(1)班“庆六一”联欢会到此结束,祝大家节日快乐!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六一,我们走向成熟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只是对于初二,初三的同学们来说,这个节日已经不再属于自己了。而初一的学弟学妹们,今天也将是你们最后一个六一。因为今天你们就要退队,走向人生的另一个阶段。

儿童时代,大家都说是最美好的时代,在那时,我们无忧无虑。带着稚气的我们,可能干过不少傻事,可是却没有人责备。但是退队就意味着,长大了,身上挑的担子更重了。再也不是那个稚气的孩童。岁月的洗礼,我们经历了许多,而校园生活,更让我们懂得了许多。长大并不是突然的,因为人总是要学会挑起责任的重担。而我们已经学习了十多年,未长大奠下的基础已经很稳很高了。

仍记得去年的今天,是个酷暑之日,我在学校的操场上摘下了陪伴了我六年的红领巾。一切看起来同往日并没有多少区别,但是相较之下,我更要多一份独立,不能再过多的依赖与身边的人。我知道,我再也不是别人眼中的小孩了。

偶尔看到身边玩耍的孩子,心里真的会有一丝羡慕,不想长大。只是那些责任已经摆在了你的面前,这些责任需要有人来接手。所以勇敢的面对,那才是我们该做的。

这个六一对于初一的学弟学妹们是不平凡的,你必须意识到自己长大了。用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挑起责任的重担。而初二的同学们,我们应该思考一下今后该做的。初三的学长学姐们,中考将是你们展现自我的平台。

这个六一让我们告诉自己,我们正在走向成熟。

谢谢大家,我的讲话完毕。

《欢庆》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腰鼓及其表演形式,感受腰鼓欢庆热闹的气氛。

2.能大胆探索腰鼓的操作方法,并在集体面前勇于表达。

3.知道腰鼓是人们喜爱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有打腰鼓的兴趣。

活动准备

腰鼓表演的录像,每人一个腰鼓。

活动过程

一、欣赏腰鼓表演录像,感受欢庆热闹的气氛,激发探索腰鼓的兴趣。

指导语:“他们在干什么?你还在哪里看过打腰鼓?人们在什么时候会打腰鼓?为什么?”

二、探索腰鼓的基本特征。

1.幼儿小组合作自由探索。

2.交流与讨论。

指导语:“为什么叫它腰鼓呢?腰鼓是什么样的?腰鼓为什么要用红色?”

三、探索腰鼓的操作方法。

1.探索扎腰鼓的方法。幼儿小组合作自由探索→相互交流→互相帮助,每人扎戴一个腰鼓。

2.出示鼓槌,探索腰鼓的表演。幼儿自由探索→观看录像,看看学学,了解常见的腰鼓表演方法。

四、听音乐,初步尝试自由表演腰鼓,体验表演腰鼓的乐趣。

《欢庆》教案 篇9

欢庆教学设计

语文,就如同诗意的人生,也可以拥有诗情画意的岁月。《欢庆》这样一篇充满情意的文本,更应在孩子们的心海里腾起一朵朵诗意的浪花。我努力想通过诗意的设计去炖出文本的诗意。通过联系生活,让小小的课堂充满来自浩瀚生活的诗情;通过生动多样的教学手段,去营造一个充满“情趣”的课堂;通过立体地感悟文本,从而走进文本的意境,体味出栖居在诗文中的浪漫和诗意。努力将浓浓的诗意撒在课堂上,播在孩子的心里,则是我本课设计的主要意图。

本节课设计力图体现“以读代讲,读写结合”。读,逐层深入,想象品味,体会情感;写,以仿为主,写内心真实的感受。

读有几个层次:初读感知,再读感受,研读体会,细读品味。关键的一个环节是深入文中去“读”祖国。把自己想象成 文中的田野、枫林、蓝天、大海、孩子等来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最后,以角色的身份和情感深情地倾诉对祖国妈妈的爱。

写,可仿写这首诗,学生也可以自由抒发,长短不限,真情实感是关键。

《欢庆》这首诗写的就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多么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读着读着,我们似乎看见农民丰收的笑脸,看见天安门广场上缓缓上升的国旗,似乎听见中华儿女对和平的呼唤,听见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国的共同心声。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读出欢乐、喜庆的气氛。

第一课时

一、“感受”祖国

1、放《国歌》。(全体起立,敬队礼)

同学们,刚才我们在神圣的五星红旗下聆听了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神圣的五星红旗和庄严的国歌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过去的艰苦岁月,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课前布置庆祝国庆的黑板报,将学生的画展出)

你们看,当又一个国庆节来临的时候,同学们纷纷用手中的画笔表达了对祖国妈妈的热爱。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不仅我们在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就连大自然也在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

2、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欢庆》。(课件出示)齐读

无论是以《国歌》激情,还是用绘画来渲染氛围,目的只有一个:感受祖国,了解祖国。只有怀着对祖国深深爱恋的情感才能真正读好这首诗。

3、板书课题:《欢庆》。

4、让我们带着笑容再来读读题目。那么都有谁在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研读全诗,“体会”祖国

1、自由读,圈出生字,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检查生字。

①同桌互相读课文和生字。如果他读得好,你就竖起大拇指表扬他,如果他需要帮助,你就当小老师教教他。

②现在让我们和生字宝宝打个招呼吧。

(课件出示生字,齐读,小老师领读)

③老师给这些生字找了个好朋友,一起来认识一下。(自由读,开火车)

④老师要增加难度了,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齐读)

3、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吗?指名说

4、生字词语读好了,相信课文会读得更好。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都有谁在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用“——”划出来。

反馈:都有谁在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呢?

(课件出示:田野、枫林、蓝天、大海、孩子)

以读为依托,以识字目标为轴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线,将生字新词连缀起来,形成知识链,使识字教学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中,在多层次、多形式的活动中得以落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4、看到这么美的画面,老师也很想读读这首诗歌了。师范读。请同学们认真听,看看你们从老师的朗读中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5、生听后谈感受。

同学们从老师的朗读中感受到了这么美的画面,真棒!同时这也说明老师刚才的朗读读得很好,表扬表扬我吧。如果你们也像老师一样,把声音读得有轻有重,把调子读得有扬有降,这样也会非常好听的。来试一试吧,相信大家也能把“欢庆”的感觉读出来。

6、生练习朗读。

教师的范读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读体会到“田野”的喜悦,“枫林”热情,“鸽子”的欢快,“大海”的激越,“十三亿孩子”的欣喜、振奋,有效地带动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三、深入角色,品味情感

1、逐句理解,指导朗读。

下面,老师要来采访大家了。

第一句:(课件出示)

田野,你们会献上哪些金黄的果实呢?还会献上什么?

(稻谷、梨、桔子、苹果、高梁……)

祖国妈妈收到这么多田野献上的果实,一定很高兴。

谁来高兴地读读这句?(祖国妈妈真高兴)

这组还有人想读吗?(祖国妈妈高兴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线了)

其他组有没有想挑战的?(祖国妈妈高兴得合不拢嘴了)

让我们高兴地来读一读。

第二句:(课件出示)

枫林,你举起的火红的旗帜是指什么?(枫叶)枫林里那一片片火红的枫叶随风飘动,就像是一面面火红的旗帜迎风招展。

谁来美美地读读这句?

你为什么把“火红的”读得这么响?

(课件出示)瞧,这就是火红的枫林,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我不禁想起了诗人杜牧写的一句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齐读)

这美丽的枫林简直比二月的鲜花还要迷人呢!

现在,让我们带着对枫林的喜爱再来读读这句。(重新出示)

第三句:(课件出示)

蓝天,当洁白的鸽子在你的胸怀里自由自在地飞翔时,它们一低头会看见哪些美丽的风景呢?(生说)

祖国的大地真是风景如画,连白鸽都陶醉了。

谁来陶醉地读读这句?(听你读得这么陶醉,老师也想读了)

师范读。看,蓝蓝的天上白云飘,一群洁白的鸽子在祖国的蓝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让我们一起去飞翔吧!(齐读)

第四句:(课件出示)

大海,你奏起了欢乐的`乐曲,想唱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生日快乐;永远美丽、年轻;更加美好;我爱您……)

是啊,大海的波浪哗啦啦的响,就像在唱一首欢乐的乐曲。让我们也来欢乐地唱一唱吧!(齐读)

第五句:(课件出示)

看着大自然如此热闹、欢乐地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我们全国人民也都来欢庆这个美好的日子了。一起读读最后一句吧!(生齐读)

是啊,我们生活在祖国妈妈的怀抱里,是多么幸福啊!同学们是祖国妈妈的孩子,你们的爸爸妈妈还有老师也是祖国妈妈的孩子,十三亿的全国人民都是祖国妈妈的孩子,祖国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妈妈。让老师和你们一起再来读读最后一句。(师生齐读)

此处的逐句指导朗读和让学生想象读,是真正让学生走入角色的内心。田野、枫林等如此欢腾是因为什么?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话代它们诉说!这一下,全文就会活起来,田野、枫林、蓝天、鸽子、大海不再是遥远的风景,而是可以直面相对,说话谈心的朋友,于是,情感就可以沟通了。另外,老师充满激情的评价也能对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起到推波助澜的功效。

2、朗读比赛。(课件出示全诗)

全体起立,第一大组读“田野”;第二大组读“枫林”;第三大组读“蓝天”;第四大组读“大海”;最后“孩子”这一句全班一起读。

提示:“田野”,要读出你的丰收和喜悦;“枫林”,要读出你的美丽与热情;

“蓝天”,要读出你的宽广和自由;“大海”,要读出你的浩瀚与激动;

“孩子”,要读出我们对祖国妈妈全心全意的爱!

准备好了吗?老师读题目,注意看我的手势。生读全诗。

3、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课件出示全诗)在这欢庆的日子里,祖国妈妈因为有了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而更加喜悦;因为有了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而更加美丽;因为有了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而更加宽广;因为有了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而更加激动;更因为有了十三亿孩子全心全意的爱,她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就让我们在优美的音乐中,怀着对祖国妈妈的热爱好好的读一读这首诗歌!(配乐:《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齐读)

(朗诵完毕)让我们静静地欣赏这首动人的歌曲吧!(出示歌词)

在读书环节中,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进行展示,以鼓励为主,反复读,多形式读,并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在适当的时候播放煽情的音乐进行熏陶、渲染,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得以升华。而且,歌词的出示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的大语文观。

四、拓展延伸

除了课文里提到的这些,还有谁也在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呢?指名简单说说。

下节课我们将学习课文的句子,仿写《欢庆》这首小诗。

五、书写指导

现在,让我们怀着对祖国妈妈的热爱把“欢、庆”这两个字写好。

让我们把这两个字请到田字格里。伸出小手,跟着老师一起写。

师范写:欢,左右结构,又字旁的捺变成点,小一点,右边是个欠;庆,半包围结构。

生书写,展示作品,评议。

《欢庆》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熟背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喜庆、欢乐的气氛。

★使学生加深对祖国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喜庆、欢乐的气氛。

★通过想象读出韵律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

一、审题。

学生根据题目提出问题。

二、读中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3、小组读课文:互查读音情况。

4、分组读上下句。

5、小组合作学习:记忆汉字字形。

6、全班汇报情况。

(1)注意“庆”、“帜”、“奏”、“曲”的读音。

(2)“读读写写”:给下面生字组词。

洁:_________、_________

庆:_________、_________

曲:_________、_________

三、指导写字。

1、观察字形,找一找容易写错的字。

洁 祖 旗

2、教师范写:亿、庆、曲三个字。

四、朗读课文。

1、多种形式读课文。

2、读喜欢的诗句,说出为什么喜欢?

五、学生质疑。

六、布置作业。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本课字词:“开火车”游戏,读出语气。

2、复习本课生字:全班读。

3、复习句子:指明读句子,要读出语气。

(1)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2)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

(3)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4)大海奏起欢乐的乐章。

4、指名读课文:要求读音准确。

二、朗读感悟。

1、介绍国庆的来历。

2、出示投影:图中都画了哪些地方的景物?

3、“十三亿孩子欢庆这美好的日子”这是什么日子?

4、小组合作学习: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情景?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5、全班汇报:小组代表介绍。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读全班读。

7、教师小结。

三、实践活动。

1、读一读歌颂祖国的歌曲中的歌词。

2、做一张庆国庆的书签。

四、布置作业。

《欢庆》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谈话: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我们刚欢渡完祖国妈妈的第几个生日?十月一日这一天是什么日子?课前老师叫大家去收集有关国庆节的资料,你了解了些什么呢?

同学们,从19XX年十月一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十月一日就成了我国的建国日。下面让我们共同去重温一下这普天共庆的幸福时刻。(课件展示)马上又是祖国的生日了,小朋友们会怎么庆祝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板书《欢庆》

二、初读体会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把生字拼读几遍。

3、出示词语:欢庆、献上、旗帜、洁白、奏起、乐曲、十三亿,学生自读正音,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4、范读课文,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三、朗读感悟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自已喜爱的句子读给小伙伴听。

2、展示读:学生愿读哪句就读哪句,检查是否读得正确。

3、赏读课文:读读你喜欢的诗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在学生说时进行指导。(朗读本诗,要掌握好欢乐、喜庆的基调,用热烈奔放、激情满怀的声音,表现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读开头四句,速度稍慢,声音不要太高,要带着想象读,读出韵律感。然后突出“十三亿”,并用稍快的速度读“欢庆这美好的日子”,紧接着提高声音重读“十月一日”,最后适当放慢速度,用深情的声音读“祖国妈妈的生日”。)

4、读、议课文。

(1)出示课件(欢庆场面),引导观察:图中画了哪些地方的景物?十三亿孩子欢庆这美好的日子是什么日子?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话说一说。

(2)读前面四行,可让学生说说从诗句中体会到什么。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枫林举起的是“火红的旗帜”大海奏的是什么乐曲读后面四行,想想为什么说十月一日是个“美好的日子”。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实践活动

1、搜集歌颂祖国的歌曲,读一读歌词,唱一唱歌。

2、用枫叶或彩色纸做一张庆国庆的书签,或者画一张画。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欢庆国庆节的场面我们还记忆犹新,让我们用朗读献上我们的祝福。

2、抽查个别孩子背书,全班齐背。

二、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复习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左窄右宽)

2、教师范写,有重点地指导。

“洁”字右上是“士”不是“土”

“祖”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旗”字右下的“其”中间是两横。

“亿”右边的“乙”字折笔处应尽量向左,弯笔要尽量舒展。

“曲”字的“口”应写得扁些,两竖起笔处应该错落有致,左低右高。

3、学生描红临写,展示交流。

三、欣赏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能跟着哼唱。

三、识字。

1、出示生字,给生字找朋友,看谁找得多。

2、介绍经验识字

加一加:大—庆只———帜南———献

编儿歌

四、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发现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

2、教师范写,有重点地指导。

“洁”字右上是“士”不是“土”“祖”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旗”字右下的“其”中间是两横。“亿”右边的“乙”字折笔处应尽量向左,弯笔要尽量舒展。“曲”字的“口”应写得扁些,两竖起笔处应该错落有致——左低右高。“庆”字广字旁的横不宜太长,“大”的撇一定要写成“竖撇”,捺尽量向右伸展。

3、学生描红临写。

《欢庆》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熟背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喜庆、欢乐的气氛。

3、使学生加深对祖国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喜庆、欢乐的气氛。

2、通过想象读出韵律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审题。学生根据题目提出问题。

二、读中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3、小组读课文:互查读音情况。

4、分组读上下句。

5、小组合作学习:记忆汉字字形。

6、全班汇报情况。

(1)、注意“庆”、“帜”、“奏”、“曲”的读音。

(2)、“读读写写”:给下面生字组词。

三、指导写字。

1、观察字形,找一找容易写错的字。

2、教师范写:亿、庆、曲三个字。

四、朗读课文。

1、多种形式读课文。

2、读喜欢的诗句,说出为什么喜欢?

五、学生质疑。

六、布置作业。

《欢庆》优秀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欢庆》优秀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欢庆》教案 篇13

一、 指导思想:

体现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让全体学生参与,并且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增强集体自豪感。使学生真切地感觉到“六一”是自己的节日,是每个少年儿童的节日。营造一个快乐的氛围和情景,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校园、热爱祖国的情感,发挥他们的特长,展示他们的风采,欢度一个有意义、快乐的“六一”儿童节。

活动准备:

诗歌朗诵、童谣、故事、小品、太极拳、自创小魔术 小合唱

主持人:

二、活动过程:

1、中队长:各小队整队,报告人数。

各小队报数。

中队长:全体立正(向中队辅导员老师报告)报告辅导员老师,五(3)中队共

有队员52人,全部出席,“欢庆六一,我做主”中队活动准备就绪。

辅导员:接受你的报告,很高兴参加你们的队活动,并预祝你们的活动圆满成功。

2、中队长:全体立正,出旗,敬礼,奏乐 礼毕,唱队歌

宣布五(3)中队“欢庆六一,我做主 ”主题队会活动开始。

三、活动开始:(节目演出)

主持甲、乙:文明新风吹进了我们的校园,文明之花开在我们心中,敬爱的

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甲:我们中华民族素有文明礼仪之邦的美誉

乙:泱泱古国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中华民族不仅创造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灿烂文明,

而且也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

甲:请欣赏《新三字经》

(队员表演诵读《新三字经》选段)

乙:古老的华夏给我们留下了悠久的历史,而正是这段历史又给我们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甲:千年前的古人在文明礼仪上就为我们做出了垂范,一代又一代的精神成了民族的美德流传千古。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又怎能落后呢?让我们一起从校园礼仪开始吧!

( 校园礼仪“三句半” )

乙:队员们以上的校园礼仪我们能做到吗?

甲:文明需要我们大家的参与,可是就在我们的身边,却时常会出现一些与文明礼仪不相和谐的画面,请看小品《我的一天》。

(表演小品《我的`一天》)

乙:队员们,在刚才的小品中你发现了哪些不文明的行为?你有什么想告诉大家的吗?(指名举手队员发言)

甲:队员们说的都很好,相信你们都会从这个小品中收获一些。

乙:在我们金色的童年中,欢快的童谣是不可或缺的,它记载着我们童年的梦,承载着我们纯真的情。

甲:亲爱的队员们,让我们唱起快乐的童谣吧!

(拍手歌)

乙:我们五(3)中队还有很多才艺双全的队员,接下来请欣赏他们为大家

准备的节目, (节目单内容):

A、 小魔术师为大家表演。(阮志波)

B、 街舞表演(葛权瑶)

C、 感恩故事(周益红)

D、 太极拳表演(方杰)

E、 小合唱

乙:我们是新世纪的主人,我们是祖国的接班人。

合:让我们在这阳光明媚的春天,努力学好本领,共同插上理想的翅膀,飞向蓝天,飞向我们美好的未来。

甲:五(3)中队“欢庆六一,我做主”主题队会到此结束。

辅导员讲话

呼号: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队员)时刻准备着!

中队长:退旗,奏乐!

四、 中队长宣布队会结束。

《欢庆》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认识庆、献等7个生字。会写亿、洁等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对祖国深深的爱。

教学流程:

一、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在美丽的秋季都有哪些节日,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做了认真的准备,现在谁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告诉同学们?

(生交流搜集的资料。因为刚刚进入二年级的学习,刚刚学着搜集资料,要求不必过高,学生能说出秋季的节日名称及日期即可。)

二、揭题。

1、师:刚才同学们交流得真热烈,为了奖励你们,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播放《今天是你的生日》)问:这首歌唱得是哪个节日呢?(国庆节)

2、师:对,每年的十月一日是我们中国人民的国庆节,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一个闪闪发光的日子。我们伟大的祖国妈妈在56年前的这一天站起来了!我们中国人民过上了好日子,从此以后,每到这一天,都是我们全国人民欢庆的时刻!(板书课题:欢庆)

三、识字学文。

(一)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轻声读课文,把生字读准,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遇到难读的句子就多读几遍。

2、同伴互检(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伙伴互读,全读对的在课文的课题旁作个记号。)

3、玩猜字迷宫的游戏,只要能顺利读出生字的读音,就能走出迷宫!(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迷宫图,进行生字的巩固练习,以调动学生识记生字的积极性。)

4、师:一听说我们祖国妈妈的生日快到了,刚刚庆祝完中秋节的嫦娥姐姐送来了礼物。如果你能通过她的考验,就有资格获得嫦娥姐姐的礼物,并把它献给祖国妈妈。(出示带词语的礼物图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乐是多音字,读准欢乐和乐曲。学生读对了词语,就把卡片送给他)

5、采用各种方法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感受诗的主要内容

1、刚才大家读得可真流利,我也想读一读。请大家在心里和老师一起读,边读边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师配乐朗读)

2、这首诗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学生畅所欲言,说自己的感受)。

(三)感情朗读,感悟诗文:

1、欢庆的场面是什么样的呢?在欢庆的时候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理解欢庆一词,使学生深刻感悟欢庆时的喜悦和热烈之情)

2、文中的好多词句都能让你感受到欢庆时的热烈和喜悦。请你找到自己感觉最强烈的词句感受欢庆时的喜悦,再通过朗读表达这种心情。(生自由练读)

3、指学生试读,教师适时指导。达到相应水平后指几名同学展示读,调动全班同学的参与积极性,全班一起感情朗读。(教师相机板书文中景物。)

4、田野、枫林、蓝天、白鸽、大海都为祖国妈妈献上了自己的祝福。我们13亿祖国儿女会为祖国妈妈做些什么呢?

5、出示:农民劳动、工人生产、军人保卫边疆的图片,做说话练习。

农民伯伯用 换来 ,为祖国妈妈 。

工人叔叔 。

解放军叔叔 。

6、开动脑筋想一想,还会有谁为祖国妈妈献礼?(说话练习)

四、小结。

师;祖国妈妈是伟大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更感受到了祖国妈妈的伟大,让我们一起用读来表达我们对祖国妈妈的爱!(配乐轻声齐读)

五、拓展性练习。

1、此时此刻,你想对祖国妈妈说些什么?

2、学生把对祖国妈妈的祝福写在、画在嫦娥姐姐带来的礼物上,送给祖国妈妈作贺礼。

六、开放性作业。

课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祖国妈妈庆祝生日。

提示:

1、可学唱歌颂祖国的歌曲。

2、可画祖国的美景。

3、可读歌颂祖国的诗歌。

《欢庆》教案 篇15

[教材简析]

《欢庆》是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文篇幅短小,通过8行诗向人们展示一幅欢庆的热烈场景。

[教学说明]

本次教学以识字和朗读为主,力求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充分自主识字,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感悟诗的意境。低年级在识字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将字与文紧密结合,边识字边读文,如:“献、帜、洁、奏、曲”学生总结了许多识字方法,学生学的主动,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作用。下面,就识字方面谈谈学生的自主识字。

[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献、帜、洁、奏、曲”这几个生字卡片)

师:这些字你们认识吗?是怎样记的?

生:我会记“献”。“南”加“犬”就念“献”。

生:我会组词,“奉献”

“献给”

“献上”。

生:我能用“献”说一句话:教师节到了,我给老师献上一束鲜花。

师:这些办法真好!为了庆贺祖国妈妈的生日,田野带来了一份丰厚的礼物。(出示课件)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果子,蔬菜,稻子,秋天丰收了!

师:对,能把田野献上的果实读给大家听一听吗?指导朗读第一行。看到这金黄的果实,你会想到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农民伯伯的笑脸。

师:还认识了哪个字?

生:我认识“帜”。编个顺口溜:“只有一条毛巾”

生:巾加只就念帜。

师:谁能组个词?

生:旗帜

生:独树一帜

师:真好,知道的`词真多,用的很正确。旗帜就是旗子。书中说什么样的旗帜?

生:“火红的旗帜”

师:是呀!“火红的旗帜”是无数先烈的鲜血换来的,每到欢庆时,我们就会看到彩旗飘飘。这是什么?(枫林的课件)能读出欢乐的情景吗?比赛读

师:请继续汇报

生:我是这样记“洁”的。把东西清洁干净要用水,所以“洁”是三点水旁。

生:“洁”是形声字。清洁、洁净、整洁。

师:“洁”就是纯洁干净。可以说洁白的什么?

生:洁白的羽毛、洁白的雪花、洁白的天鹅、洁白的鸽子

师:出示白鸽课件。白鸽是和平的象征,能读出祥和的景象吗?指导读第三行。

生:奏:奏乐、奏起乐曲。和“曲”用在一起

生:我会用“曲”组词

“歌曲、乐曲、曲调、曲子。”(小组比赛,看哪组组的多)

师:此时,大海也为祖国母亲奏响一支欢乐的乐曲,你们听,感受到了什么?(课件演示)指导读

师:同学们,你们用了很多识字方法,自己学会了生字,真了不起,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总结出更多的好方法。

小结: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林,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松涛,构成了多么美丽、祥和的图画。

齐读前四句

师:知道祖国有多少亿人口吗?这十三亿人民就像祖国妈妈的孩子,你愿意加入这欢庆的队伍吗?读后四句

配乐齐诵全诗

此教学片段,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紧密与诗文结合,落实了字的音、形、意。

《欢庆》教案 篇16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4个字(欢、庆、洁、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1.写字。

2.读出课文喜庆、欢乐的气氛。

课型方式:

要素组合

课时形态:

标准课35+5

反思、:

〔一、猜字谜,引入新课〕—→

5分钟

1.激趣引入〈示词语朋友4个〉(听、读)2分

2.闯关1—看身体姿势猜字谜,揭示课题〈庆〉(看、想、说)2分

3.读题,理解“欢庆”(读、听、说)1分反思、:

〔二、认识生字〕—→

6分钟

闯关2—看谁能读准生字。

1.自读→

2.同桌读→

3.找整体认读音节圈出来读→

4.领读→

5.抢读〈去拼音〉(读)

夸一夸反思、:

〔三、动动笔,初读课文,学词、写字〕—————→

11分钟

1.闯关3—看谁能在课文中圈出生字宝宝和它的词语朋友(做)2分

2.个别汇报〈示生词〉(听、看)2分

3.齐读(读)1分

4.闯关4—看谁写字最像最漂亮(洁、欢、庆、曲)

圈出这4个字宝宝→

描红→

说怎么写好→

4人板书、其他的模仿写(每组写1个字)(看、说、写)

夸一夸反思、:

〔四、画一画,欢欢喜喜再读课文〕———→

12分钟

1.范读

2.学读

3.男女生接读

4.感受喜庆:

都有谁来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它们都怎样欢庆?(说、画)4分

5.欢欢喜喜读课文反思、:

〔—夸夸我自己〕—→

1分钟

这节课你开心吗?

夸自己(语文课我开心、我爱语文课)

《欢庆》教案 篇17

一、导入

(1)老师今天想问一下,二(3)班的小朋友几岁了?在这九年的生活当中,你觉得最快乐的一天是哪一天呢?

在生日这天,你会有哪些值得高兴的事呢?

(2)再过7天,就是十月一日(出示),我们伟大的祖国妈妈要过生日了。这一天,全国各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这一天的到来。

出示课题——欢庆

请小朋友读读课题,(有点意思,很高兴了)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圈出来,把它读准确了。

反馈:认读生字卡片

给生字找个朋友

2、自由读课文,读通读顺了

反馈:课文接龙读

强调:欢乐 乐曲 (出示)

三、再读感悟

(一)请小朋友再读课文,把你觉得读得好听的句子多读几遍。

反馈:把你觉得自己读得最好听的一句读给大家听。

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出示)

1、

A、读得真好听,像黄莺的声音,还有更好听的声音吗?

B、老师觉得他有个地方读得特别好听,不知道小朋友有没有听出来?

理解“金黄”

C、是的,他的这个词读得特别的`好。田野中有哪些果实是金黄的啊?

(稻子……)

D、看到这么多金黄的果实你想说些什么?

(说得多棒啊,多么美的画面啊)

那么把你们的这种感觉送到课文中的这句话中再读读!

2、指名读

你为什么这么读?

评价

3、齐读

听着你们的朗读,那田野中金黄的果实就在我的眼前了。还有读得好听一点的句子吗?

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出示)

1、这句话中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四人小组讨论)

“旗帜”理解:五彩缤纷的旗子、像五星红旗一样的。

“火红”朗读比赛

师范读——你觉得老师哪里读得好?为什么

2、出示幻灯:枫叶

你看到了什么?

是啊,所有火红的旗帜都在飞舞。

一起把这份喜悦的心情读出来吧。

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1、瞧,有好多好多洁白的鸽子朝着我们飞来了,他们在争相说是什么呢?

A、祖国妈妈,祝你生日快乐! 我们要祝福你……

B、那么祖国妈妈生日到了,你应该怎么说呢?

多好听,多亲切啊,把这份祝福读给你身边的或远方的朋友听,(同桌)。

2、指读:带着这种体会来读读这句话。

大海奏起欢乐的乐章。

听,海浪唱着歌来了,那是——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

大海在奏什么曲子呢?

是啊,大海妈妈带着我们唱起了《娃哈哈》。学生一起唱。

你快乐吗?为什么快乐?

请你把你的快乐带到这句话中吧。

(二)齐读四句(配乐)

四、拓展

1、田野、枫林、蓝天、大海都为祖国妈妈献上 了自己的礼物,哪些地方也为祖国妈妈的生日献上了自己的礼物呢?(四人小组讨论)

2、全国各地都在欢庆这个美好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十月一日——国庆节

齐读课文(配乐)

五、指导书写

1、生字卡片认读

2、旗、洁、祖、曲。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