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演讲稿

笔构网

2025-10-22演讲稿

请欣赏科技创新演讲稿(精选7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技创新演讲稿 篇1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我矿第X次科技创新大会,经过全体与会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现在就要结束了。这次大会开得非常成功,会上,听取了杨矿长所作的科技工作报告,表彰奖励了一批科技进步成果,科技管理先进单位和优秀科技工作者。对这次会议的召开,集团公司非常重视,XX等领导专程莅临大会指导,并作了重要讲话,在此,我代表矿党委对集团公司领导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

近年来,我们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紧密结合煤炭生产实际情况,进一步把科技工作摆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大力实施了“科技兴煤”战略,不断增强自身科技实力和生产力转化的能力,促进了我矿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为:科技与经济建设相结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科技与安全生产相结合,强化了安全技术管理;科技与确保矿井稳产高产相结合,提高了单产单进水平;科技与市场开拓相结合,满足了市场需求,优化了煤炭产品结构;科技与提高职工整体素质相结合,大力开展了群众性合理化建议和技术创新活动,较好的服务了煤炭生产建设。正是由于全矿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工作,使我矿在科技方面取得一批有影响、有推广价值的技术成果,近两年来,共完成各类科技成果165项,受到集团公司以上奖励的成果23项。我们这次科技大会上表彰奖励的63项科技成果、34篇优秀论文、10个先进集体和20名先进个人,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可以说,我矿的每一步发展,都是与全矿科技人员的开拓进取、刻苦钻研、无私奉献分不开的,都是凝聚着全矿科技人员的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的。

在此,我代表矿党委向在座的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辛勤工作在科技战线上的全体科技人员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感谢!我相信,通过今天的大会,我矿科技工作者一定会以更大的热情,努力工作,为实施“科技兴煤”战略,提高企业整体科技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科技创新演讲稿 篇2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好!

我矿第x次科技创新大会,经过全体与会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现在就要结束了。这次大会开得非常成功,会上,听取了杨矿长所作的科技工作报告,表彰奖励了一批科技进步成果,科技管理先进单位和优秀科技工作者。对这次会议的召开,集团公司非常重视,xx等领导专程莅临大会指导,并作了重要讲话,在此,我对集团公司领导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

近年来,我们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紧密结合煤炭生产实际情况,进一步把科技工作摆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大力实施了“科技兴煤”战略,不断增强自身科技实力和生产力转化的能力,促进了我矿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为:科技与经济建设相结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科技与安全生产相结合,强化了安全技术管理;科技与确保矿井稳产高产相结合,提高了单产单进水平;科技与市场开拓相结合,满足了市场需求,优化了煤炭产品结构;科技与提高职工整体素质相结合,大力开展了群众性合理化建议和技术创新活动,较好的服务了煤炭生产建设。正是由于全矿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工作,使我矿在科技方面取得一批有影响、有推广价值的技术成果,近两年来,共完成各类科技成果165项,受到集团公司以上奖励的成果23项。我们这次科技大会上表彰奖励的63项科技成果、34篇优秀论文、10个先进集体和20名先进个人,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可以说,我矿的每一步发展,都是与全矿科技人员的开拓进取、刻苦钻研、无私奉献分不开的,都是凝聚着全矿科技人员的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的。

在此,我向在座的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辛勤工作在科技战线上的全体科技人员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感谢!我相信,通过今天的大会,我矿科技工作者一定会以更大的热情,努力工作,为实施“科技兴煤”战略,提高企业整体科技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科技创新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评委,各位来宾: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科技创新。

科技,这个词汇贯穿人类历史的方方面面,自古以来就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当中不断发挥作用。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们对科技革命的不断追求,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那么,科技创新又是什么呢?

科技创新是一种创新性行动,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下,对科学技术领域的知识、理念、方法的创新应用,创造性地提出新的科技成果或者采用现有的科技成果重组、开发,进而获得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全面的活动。

那么,为什么科技创新这么重要呢?

首先,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新领域的技术、新的发明,往往带来新产品、新产业、新市场,加速了产业的升级,也为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机会和增长点。

其次,科技创新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科技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结构,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最后,科技创新是强国富民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社会进步,科技创新不仅有助于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更是能够推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增强国家繁荣富强的实力,为全民创造更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

那么,在如今的科技潮流浪潮下,我们应该如何加强科技创新呢?

首先,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财政资金的投入,构筑科技创新的经济和政策体系,优化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效应,提升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其次,企业需要增强技术创新意识,树立创新文化氛围。重视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积极投入科研,加强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引导,营造创新创业平台与生态系统,为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打下基础。

最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秉持着创新的思维方式,不断开拓视野,拓展想象力,提高创新意识。严于自律,勇于尝试,落地实践,为科技创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总之,科技创新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携手努力,凝聚智慧和创新力量,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开发展、提高质量、打造未来的强大动力,不断创造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推动力与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奋斗!

谢谢大家!

科技创新演讲稿 篇4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翻开科学发展史的漫长书卷,我们会发现正是有了这些科坛巨匠树立的座座里程碑,我们才拥有了今天这样发达的科技,也正是有了他们的创新精神才为不断发展的科技输入新的血液,注入新的活力,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古今中外,人们都是在不断创新中逐步探索科学的。试想。如果中国古代的科学家不敢大胆创新,怎么会有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伟大的四大发明。如果法拉第看到电能生磁后而不敢大胆逆思维创新,怎么会发现磁也能生电。如果当年牛顿被一个成熟的苹果砸到而不把它当一回事,又怎么会有今日的万有引力这一学说呢。

袁隆平的研究成果是伟大的,他让全世界的人们告别了饥饿,走向了温饱。他说: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要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要多读书但不能迷信书本,也不能害怕冷嘲热讽,害怕标新立异。如果老是迷信这个迷信那个,害怕这个害怕那个,那永远也创不了新,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

科技创新既需要仁者的胸怀、智者的头脑,更需要勇者的胆识、志者的坚韧。我们就是要敢想敢做敢坚持,相信自己能够依靠科技的力量和自己的`本事自主创新,做科技创新的领跑人,这样才会取得成功。袁隆平深有感触地说:科学研究最基本的特色,就是要创新,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向新的领域、新的高峰攀登,这才是科学研究的本色。只有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才能成果迭出,常创常新。

几千年来,从马车到轿车、火车、飞机;从煤油灯到白炽灯、霓虹灯、节能灯;从海角天涯到近在咫尺、视频聊天、鼠标一点尽知天下事。……历史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科技每时每刻都在发展。人类从茹毛饮血原始生活到学会烧熟食物,从依靠自然到繁殖饲养,从手无寸铁到冶金炼石,都是科技创新的结果。只有创新科学,才能使明天的生活更美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人工合成胰岛素、断手再植、杂交水稻、爆炸原子弹和氢弹、发射人造卫星和飞船等等,这些令世人瞩目的科技成就,大大缩短了我国和先进国家的科学技术的差距,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活力。

科技创新演讲稿 篇5

敬爱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在当今的大学时代,大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创新精神不足确实是当前人才培养质量最突出的问题,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大家的大学正在努力地创造更好的条件和人才培养机制,来让大学生有更多的实践动手、接触社会的机会,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更多的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紧缺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而作为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大家只要正确的认识这个问题,去努力寻找锻炼自己科技创新能力的机会,那么“科技”、“创新”这样的名词就不会感觉遥远了,下面我把自己在博创两年多的经历拿出来,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分享到点什么。

在我看来,像创业计划大赛这类大型的注重创新精神培养方面的比赛是很锻炼人的,所以也希望在座的各位学弟,将来能够抓住参加这样的比赛的机会,去好好锻炼一下,即使将来你没有取得成绩,但是只要你坚持做下去的话,从过程中,你也会得到很多的。

在大学时代,能够供大家选择的发展空间很多,比如说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尤其是几乎涵盖大学生所有课余生活的众多社团,但是想在社团中锻炼自己的能力、体会到乐趣,大家不能仅仅只为了完成部长交给的任务,而是要真正参与到活动的组织策划中去。在上个学期末,学校组织的“闪耀建大”优秀大学生及其群体寻访中,博创科协成为学校仅有的五个获得“追逐梦想之星”称号的集体之一。

风风雨雨,博创科技协会在曲折的道路上前进,2008年已经是协会成立的第十个年头。有道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源动力,各位08级的学弟学妹们,很高兴你们其中的一百多人选择了博创,你们先于别人抓住了一个提高自己社会竞争力的机会,试着去做博创的力量吧,博创会给你提供机会,但是抓住与否还有取决于你们自己的努力。在座的还有很多人不是博创的会员,不过博创的任务是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激发大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你们,博创随时欢迎你们其中热爱科学的有识之士的到来,博创的机会更是留给有激情、有梦想、有准备的你们。

借这个机会简单的和大家分享这些,总结我的观点:我认为科技、创新其实并不像想象中是那么复杂、遥远,善于观察、勇敢的抓住任何机会,你就是一个科技新星。希望大家今天能有所收获!谢谢!

科技创新演讲稿 篇6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几千年来,从马车到轿车、火车、飞机;从煤油灯到白炽灯、霓虹灯、节能灯;从海角天涯到近在咫尺、视频聊天、鼠标一点尽知天下事历史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科技每时每刻都在发展。人类从茹毛饮血原始生活到学会烧熟食物,从依靠自然到繁殖饲养,从手无寸铁到冶金炼石,都是科技创新的结果!只有创新科学,才能使明天的生活更美好!爱因斯坦挑战权威,大胆创新,终于推翻了物理学界权威的牛顿第二定律;我国著名农学家袁隆平苦心研究30多年,终于培育出被誉为‘东方魔稻’的高产水稻品种;还有细菌学家弗莱明,锲而不舍,艰苦学习,不断探索,终于发现了青霉素,造福人类;纵观千古,回首过去,看四大发明,独占鳌头;观天文历法,为之惊叹;览赵州拱桥,设计精妙;窥《本草纲目》,东方巨典;瞻圆周率值,七位小数;眺丝绸之路,发展经济;端青花瓷器,扬名世界。我国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专制社会,最后到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我们的目标共和社会,一步步的迈进,一步步的跨越,是我们中华儿女的杰作,因为这是我们的任务。想想每一位成功的科学家,他们那一个没有远大的理想?那一个没有执着的

追求?正因为胸怀远大的`理想,有着执着追求的精神,他们才终于梦想成真。科技虽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动物却难逃厄运。空气的浑浊使动物无法生存,环境的恶劣使大部分动物濒临灭亡。创新与梦想息息相关,科技与生活密不可分,大胆创新实现梦想,创新科技改变生活!

科技创新演讲稿 篇7

各位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学校第三次科技工作会议即将胜利闭幕。这次会议对于全校师生员工进一步深刻领会科技工作的神圣使命,准确把握科技工作的目标任务,着力深化科技工作的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学校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奋力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老师们知道,上半年我们胜利召开了第三次党代会,学校党委认真学习调研、凝聚师生智慧、反复研究论证,作出了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提出“开启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奋斗目标。我曾多次强调,这一奋斗目标在学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现在,目标已经确定,关键在于落实。不抓好落实,任何宏伟的蓝图、美好的愿景,都只能是空中楼阁。建设研究型大学,任务非常艰巨,涉及到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从哪儿入手?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意见高度一致,就是把科技工作作为转型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所以,我们把转型发展的第一个条线会议确定为科技工作会议。

今天上午,袁校长作了很好的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学校科技工作五年来所取得的显著成绩,深刻分析了科技工作在研究型大学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我完全赞同。刚才,几位同志的交流发言,非常感人,听后很受启发很受鼓舞。在分组讨论中,大家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总的来说,这次会议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内容丰富,开得很成功。在此,我和袁校长一起,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学校科技工作、事业发展付出辛勤劳动、作出无私奉献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关于今后一个时期学校科技工作,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明确使命,充分认识科技工作的重要意义

高校的科技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高校科技创新活动与高等教育质量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我们要充分认识高校科技工作的重要意义。

第一,做好科技工作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党的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这是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立足国家发展全局作出的战略抉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今年9月,中央政治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在学习会上指出,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孕育兴起,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有助于加快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家知道,高校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重要源头,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相关统计显示,近10年来,高校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承担“ 863 ”项目三分之一以上,承担“ 973 ”项目三分之二以上,每年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在国家科技三大奖中占50%以上,高校发表SCI论文数占全国的80%以上,高校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国的55%左右,横向科研经费十年增长了4倍占总拨入经费的3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高校科技创新在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高校科技工作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当前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紧紧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牢抓住国家科技发展的“黄金期”,自觉承担起高校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第二,做好科技工作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部,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研究显示,美国拥有120多所世界一流的大学,这些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主要是依靠其强大的科技创新来实现的。大家知道,高等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科学研究的支撑。一所大学的科研质量、科研实力、学术水平决定了这所学校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可以说,科学研究是目前高校最丰富的资源之一,是支撑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强大动力。当前,迫切需要我们推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有效协同,使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和社会服务的资源,实现科教结合。只有实现了科教结合,科学研究才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促进育人氛围的优化和学生科研水平的提升、促进教师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最终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第三,做好科技工作是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必由之路。 党的强调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同样,对学校来讲,要实现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就要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支撑,牵住了这个牛鼻子,就走好了先手棋,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从世界范围看,研究型大学都具有一流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依托科技创新,他们形成了一批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学科及研究领域,产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培养了大批杰出创新人才。可以说,没有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就难以培养出高素质创新人才,就难以培育出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就难以支撑高水平学科(领域)的形成。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科技工作对学校事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推进学校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

关于今后一段时期学校的科技工作,袁校长已经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这里不再重复。我要强调的是,科技工作要认清发展形势,瞄准科技前沿领域,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突出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我校科技工作水平。

一是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水平。袁校长在报告中提出科技工作“做大体量、做亮特色、做高水平、做强能力”四个方面的总体要求,我非常赞同。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做高水平和做强能力。大家知道,基础性、原创性的研究在科技竞争中具有制高点的地位。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是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重要源头。可以说,原始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是检验我们能不能跻身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标准。怎样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水平?就学校来讲,要面向国际学术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要敢于面对一些难题甚至是世界级的难题,加强基础性研究。要重点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杰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重大合作项目上下功夫,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高端平台上下功夫,争取在基础研究领域和高新技术领域产生一批原创性、标志性的研究成果。

二是瞄准重大需求协同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国家提出了20xx年前高校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其中有“三个转变”:高校科学研究要超越学科导向,逐步向需求导向为主转变;科研组织要从个体、封闭方式,逐步向开放、协同的.机制转变;科研要素和资源要突破孤立、分散的制约,逐步向汇聚、融合的方向转变。通过这“三个转变”推进高校科技发展方式的根本改变,从而提升高校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支撑教育质量提高的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我从这“三个转变”中提炼出两个关键词:需求和协同。这两个关键词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就是坚定不移地推进“ 20xx计划”。目前,国家相关部委把“20xx计划”作为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总抓手,放在各项重点改革任务之首。据了解,国家将在20xx年之前建设80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去年首批认定了14家,今年认定了24家,目前江苏高校共牵头5个。就我校研究型大学建设以及在全国所处的位置来看,我们应当有一席之地。因此,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目前,学校已经获批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和1个省级培育中心。“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今年也曾奋力冲击国家级中心。下一步怎么办?就是我刚刚提到的两个关键词:需求和协同。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的第一标准是:国家急需。我们已经获批的省级中心、培育中心还是准备筹建的中心都要切实领会“国家急需”这个第一标准,首先要充分证明我们所建设的中心是真正的国家急需,要系统思考国家急需什么、我们的优势是什么、预计取得哪些显著成果,从而真正解行业、区域等最急需解决的难题。其次,要加强协同,通过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汇聚队伍,不断凝练、组织完成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用实实在在的成果来证明我们能牵好这个头。做到这两点,我们的协同创新中心才能成为“国家急需、制度先进、水平一流、贡献突出”的中心,才能不断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才能大力助推学校研究型大学的建设。

三是突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是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根本保障,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

在今年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要把人才资源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对学校来说也是如此,我们必须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作为科技工作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源泉。因此,我们要以更大的气魄和胆略招揽高层次人才,要改革人才选聘和培育机制,尽快实现院士的突破,要集聚更多的长江、杰青、千人等高端人才。要创新人才管理机制,采取与国际接轨的模式,实行“一人一议”、“按水平定薪”和“聘期考核”等,确保能承担重大项目,产出重大成果,培养杰出人才。要创新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途径,推进“大师+团队”模式,形成“以人才引人才”的集聚效应。要大力培养学术基础扎实、发展潜力突出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形成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具有很强创新能力的人才梯队,不断增强科技工作持续发展的活力与动力。

四是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学校科技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大家知道,20xx年以来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在重大科技项目、国家级科技奖励、高水平科研论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这都得益于前些年我们科研政策和制度的调整。因此,在学校事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科技工作要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服务社会发展能力以及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挖掘潜力激发活力。去年以来,国家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制度和政策,比如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若干意见、改革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整合973 、 86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设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等)、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和科技报告制度、修订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法规等。我们要尽快熟悉、理解、吃透这些最新政策的精神,并结合学校实际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学校党委会已决定,请袁校长牵头,用一年左右的时间,按照“继承、完善、创新、提高”的原则,进行新一轮规章制度的修订完善。这里我着重强调三个方面。

一是加强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改革。今年3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这一《意见》在科研项目分类管理、经费预算、结余经费使用、劳务费开支、科技成果处置收益、项目承担单位法人责任等方面对高校科技工作提出了严格要求,同时也为解决高校科研“重申报、轻管理”、完善科研监管体系等提出了明确任务。广大科研人员和科技管理工作者都要认真学习研究,主动谋划我校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完善。

二是进一步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去年1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对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新世纪人才、创新团队、科研奖励等评价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改革,进一步突出质量、贡献和能力提升,突出科研和经济、教育教学的紧密结合。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完善我校科技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健全科技评价制度体系,把科研人员引导到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上来,引导到加强技术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来,引导到促进教学提升教育质量上来。

三是进一步推进专职科研机构的建立。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我校已有的几个专职科研机构已成为学校科技工作的排头兵,为学校整体科技实力的提升作出了很大贡献。今后,我们要继续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创新需求,整合学科、学院和科研团队的优势与资源,继续组建一批校级专职科研机构。各学院也要结合自身特点,找准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突破点,瞄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成立相应的院级专职科研机构,在全校形成科技创新工作的新格局。

这次会议后,学校会尽快根据大家讨论的意见,修改出台相关科技政策。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