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教案《螃蟹》

笔构网

2025-10-22教案

请欣赏大班美术教案《螃蟹》(精选10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美术教案《螃蟹》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印画螃蟹的背壳,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2、再用色笔添画各种动态的螃蟹。

3、结合画面学习讲述情节简单的故事。

活动准备:

1.红、蓝水粉颜料若干份,笔、幼儿用纸、抹布。

活动过程:

1.做水底动物动作。

(1)教师示范做动作,幼儿观看猜是什么动物。

2.教师出示范画并讲解示范。

(1)示范用手指蘸颜料,在纸上摁一下,成螃蟹的背壳。

(2)然后用水彩笔添画腿和大钳(鼓励幼儿变换腿和大钳的方向,画出不

同动态的螃蟹)。

(3)最后添画。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画出几种不同的形态,启发自编情节,边讲边画,激发幼儿

的兴趣和创造性。

(2)提醒幼儿保持桌面、地面和画面的清洁。请幼儿互相欣赏各自的作品,并结合图画自己编故事。

大班美术教案《螃蟹》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螃蟹的外形特征及其身体左右对称的特点。

2、能用折、画、剪的方法制作小螃蟹。

3、体验对称剪纸的乐趣,喜欢纸工活动。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 制作好的螃蟹一只。

2、 彩纸每组若干、剪刀、勾线笔、双面胶,海底背景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师:小朋友们都很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谜语,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谁来猜猜是什么呀?(螃蟹)你们都觉得是螃蟹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视频)这个是我们昆山的阳澄湖,在这里生活着很多的螃蟹。他们把养大的螃蟹抓起来用网袋包好再送到各地区。 阳澄湖的螃蟹是昆山最有名最好吃的,每到九月、十月吃螃蟹的季节很多其他地方的人都会来昆山阳澄湖买螃蟹。

2、师:小朋友们喜欢吃螃蟹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直螃蟹,谁来说说螃蟹有几只脚?几只钳子?几只眼睛?它们是什么样的?长在哪里?(它的左右一样吗?——对称)

二、了解对称剪纸

1、师:你们猜猜看这只可爱的小螃蟹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幼儿自由讲述)

2、引导幼儿观察折痕,探索螃蟹的左右对称关系。

师:小朋友们说了好多,其实呀是通过对折做出来的。

三、教师示范制作小螃蟹,提出操作要求。

1、首先将纸边对边对折,画的时候要画在没有开口的地方

2、先画螃蟹的身体圆圆的身体像面鼓(示范时在纸的右面画螃蟹,画的时候注意先后顺序)强调画半圆时往下画,并且在半圆的上方留出地方画眼睛,半圆要画圆一点)

师:眼睛长哪里?圆圆的眼睛鼓上长(老师画)

师:接下来要画钳子?画在哪?对了,大大的钳子鼓上舞(先画一个圆形,然后在圆上画一个角,剪的时候把角剪掉就可以了)

师:再画上螃蟹的脚,画几只?——长长的脚儿来抬鼓。教师先示范画,再请小朋友来画。(螃蟹的脚要画的长长的,不能画的太细,不然会很难剪的,脚是朝下弯曲的)

3、剪刀剪螃蟹。

师:画好了半只小螃蟹,用剪刀剪下来就可以了,大家一起把小手拿起来和老师一起剪一剪,剪的时候剪刀的方向不动,拿着纸的手慢慢的旋转一下纸。剪完后纸屑要放在筐子里,最后,我们在没有黑线的那一面画上小螃蟹的眼睛。

4、请小朋友动手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师:记得要把剪好的小螃蟹贴在蓝色纸上再装饰哦,把剪下来的废纸丢进盒子里。

五、展示幼儿的作品。

师:请完成的小朋友把你们的小螃蟹放到美丽的阳澄湖里吧。大家做的都很棒,我们一起去教班里其他小伙伴做好不好?

大班美术教案《螃蟹》 篇3

设计思路

本学期,我们幼儿园也在尝试使用新教材,我们大班于十月下旬结束了“我是中国人”的主题,接着根据季节的特征与幼儿发展需要,我们为幼儿预设了“秋天来啦”主题活动。

但是在我的诗歌欣赏活动——秋天送来的礼物,这样的一个活动中,我们幼儿兴趣点发生了变化。我在活动的最后的环节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秋天还给我们送来了哪些礼物?当有一个孩子说到了金瓜,我们的涛涛马上就接着说:“那是崇明的特产。”“什么是特产?”有孩子提出问题,于是,孩子们讨论开了。我接过孩子的球,再抛给孩子:“关于特产,我们可以去问问大人,问问大人,我们崇明有那些特产。”

大班的孩子好奇心十足,学习欲望强烈,喜欢探究,什么事都想知道一个究竟。果然,第二天,他们带着答案来了,迫不及待的告诉我关于特产的一些信息。可见,我们的孩子对家乡的特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和另外两位班主任商议,根据孩子的兴趣与需要,结合培养目标,调整了主题,形成新的主题——可爱崇明岛。本次活动也就是这一主题背景下,崇明特产主线下的一个活动。

本次活动“有趣的螃蟹”对农村的幼儿来说并不陌生,而且如今正是螃蟹大量上市的时候,很多幼儿都曾品尝过螃蟹的美味,幼儿也一定在生活中积累了一些关于螃蟹的经验,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符合《规程》指出的——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生活,要关注幼儿已有经验的要求。

幼儿的发展是整合而又和谐的发展,因此要求我们在培养过程中关注幼儿平衡发展。所以,本次活动的目标是整合的,一是关注幼儿探索能力的培养;二是渗透了爱家乡的情感教育;三是重视幼儿表达与表现,试图通过整合的目标,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活动中,我为孩子创设探索的条件,满足幼儿好奇心与爱探索的欲望,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观察中发现螃蟹的秘密,获得新的知识经验,提高学习能力。如:螃蟹的外形特征、雌雄蟹的分辨、螃蟹生理结构的功用等。同时,在活动中关注生生互动,提供自由的表达、表现机会,给孩子与同伴交流学习的机会。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将始终扮演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活动目标:

1、了解螃蟹的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等知识。培养幼儿观察能力与问题意识。

2、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3、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制作螃蟹,发展幼儿动手能力。

材料:

1、箱子四个、活螃蟹八只、熟螃蟹一只;

2、用各种材料制作的螃蟹范例;

3、蟹壳、卡纸、一次性饭盒、盒子、双面胶、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

1、小朋友,你知道我们崇明有哪些特产吗?

小结:我们崇明有好多特产:有山羊、白扁豆、甜芦粟、金瓜,还有鲜美的螃蟹。哎呀,崇明的好东西可真多!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崇明特产——螃蟹,你们想不想知道它的秘密?(想)

3、那么,吴老师就带你们去看看这位朋友,好吗?请你们仔细的看看这位朋友,看看它长得怎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可以把你发现的秘密和你边上的朋友说说,要是有问题可以问问朋友。好,现在我们可以去看朋友了。

二、幼儿探索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观察螃蟹的外形特征,比较雌雄蟹。

2、引导幼儿探索螃蟹生理结构的功用。如:大螯的作用、硬壳的作用、眼睛的位置等。

3、逗引螃蟹,抓螃蟹时,注意安全。

三、交流分享

☆问:把你了不起的发现告诉大家,你看到的螃蟹是怎样的呢?

(颜色、形状、功能……)

☆ 小结:螃蟹全身长着硬硬的壳,背和腿的颜色是黑色或者是褐色的,肚皮的颜色是白的,有的肚皮上有黑点。螃蟹爸爸与螃蟹妈妈的肚子是不一样的,螃蟹爸爸的肚子上的盖子是三角形的,螃蟹妈妈肚子上的盖子是圆形的。螃蟹的身体是圆的,身体前面有一对可以转动的小的眼睛,可以看到四面八方;两边有八条细长的腿,用来爬行和游泳,还有一对神气的大螯,那可是螃蟹捕食的工具和战斗武器,可厉害了!所以我们抓螃蟹的时候要避开大螯。

☆那么你们知道螃蟹住在哪吗?它喜欢吃什么呢?先和边上的朋友说说,然后再告诉大家好吗

☆ 小结:螃蟹喜欢居住在江河、湖池的岸边,喜欢住在洞里,躲在在水草丛中。螃蟹喜欢吃水草、螺蛳以及一些腐烂的鱼虾等。

☆螃蟹味道很鲜美,可以做成好吃的菜,你知道螃蟹可以做成哪些菜?

(蒸蟹、面拖蟹、醉蟹)

☆你们知道为什么崇明的螃蟹味道特别鲜美吗?

小结:因为崇明的水很清、很干净。

四、制作体验

1、师:因为崇明的水很清,所许多的螃蟹都来安家,看来了那么多的螃蟹!你看它们是用什么做的呢?

2、师:请你们也来做螃蟹,你们愿意吗?做的时候,先想一想你想用什么材料,做什么样的螃蟹。

3、幼儿制作活动。

4、作品展示。

大班美术教案《螃蟹》 篇4

活动要求:

1、学习用手指印画螃蟹的背壳,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2、再用色笔添画各种动态的螃蟹。

3、结合画面学习讲述情节简单的故事。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红、蓝水粉颜料若干份,笔、幼儿用纸、抹布。

2、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做水底动物动作。

(1)幼儿听音乐做动作。

(2)教师示范做动作,幼儿观看猜是什么动物。

2、教师出示范画并讲解示范。

(1)结合画面讲述故事内容。

(2)示范用手指蘸颜料,在纸上摁一下,成螃蟹的背壳。

(3)然后用水彩笔添画腿和大钳(鼓励幼儿变换腿和大钳的方向,画出不同动态的螃蟹)。

(4)最后添画。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画出几种不同的形态,启发自编情节,边讲边画,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性。

(2)提醒幼儿保持桌面、地面和画面的清洁。请幼儿互相欣赏各自的作品,并结合图画自己编故事。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中我们为幼儿创设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以蟹螯为切入点,以蟹螯的功能为主线贯穿整个活动。活动中让幼儿与同伴尽情的观察与交流,让他们与材料进行充分的互动,让幼儿真正的成为活动的主人。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充分的尊重孩子,抓住他们的兴趣点,适时的点拨引导,这样才能激起孩子持续的探究欲望,发现有价值的探究点。

大班美术教案《螃蟹》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印画螃蟹的背壳,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2、再用色笔添画各种动态的螃蟹。

3、结合画面学习讲述情节简单的故事。

活动准备:

1.红、蓝水粉颜料若干份,笔、幼儿用纸、抹布。

活动过程:

1.做水底动物动作。

(1)教师示范做动作,幼儿观看猜是什么动物。

2.教师出示范画并讲解示范。

(1)示范用手指蘸颜料,在纸上摁一下,成螃蟹的背壳。

(2)然后用水彩笔添画腿和大钳(鼓励幼儿变换腿和大钳的方向,画出不

同动态的螃蟹)。

(3)最后添画。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画出几种不同的形态,启发自编情节,边讲边画,激发幼儿

的兴趣和创造性。

(2)提醒幼儿保持桌面、地面和画面的清洁。请幼儿互相欣赏各自的作品,并结合图画自己编故事。

大班美术教案《螃蟹》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螃蟹爬的样子,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方法表现螃蟹的形象。

2、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螃蟹放在一个美好的地方。

3、体验着用不同形式表现螃蟹的快乐。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彩色笔、油画棒、水彩颜料、调色用品、水墨画用品;绘画纸(白纸、生宣纸、水彩画纸);

2、彩笔画、线描画、刮画、油水分离画、齐白石蟹作品。

活动重难点:

能自由选择一种表现方式画出螃蟹。

能用语言表现自己的作品。

活动过程:

1、观看螃蟹

1)教师:小朋友我们可以数数螃蟹有几只脚?几个大钳子?有人想知道这些螃蟹谁是爸爸、谁是妈妈吗?

2)引导幼儿观看螃蟹的肚子,有的肚子上△大,有的△小。

3)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螃蟹的眼睛、鼻子、嘴巴在哪?

2、请幼儿谈谈螃蟹应该在哪里,它的家里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

1)如果孩子说螃蟹生活在水里,老师同时出示油水分离画,引导幼儿用油画棒画螃蟹,水彩颜料画水的表现方法。

2)如果幼儿说螃蟹家的奇特故事,就出示一些彩笔画和线描画,引导幼儿用彩笔画形式或线描画的形式表现螃蟹。

3)如果孩子提到螃蟹是黑色的,如果想画成黑色怎么办?引导幼儿欣赏齐白石的蟹,看看老一代画家如何用墨表现的。

3、引导幼儿用不同形式表现螃蟹。

1)幼儿根据自己的要求愿望选择不同的绘画工具,指导幼儿绘画过程中,油棒画的螃蟹可以色彩丰富一些,中间不要留空白。

2)指导彩笔画幼儿,表现童话世界的意境。

3)线描画的幼儿,指导他们用线条装饰背及背景。

4)指导水墨画幼儿可以用画背和画肚子的两种方法表现螃蟹。

4、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1)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作品中螃蟹在什么地方?

2)请一个代表讲讲童话世界里的螃蟹。

3)欣赏水墨画螃蟹用浓、淡墨就能表现出的螃蟹。

活动延伸:

螃蟹除了我们见过的河蟹,还有些什么蟹呢?

分析和反思:

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螃蟹是个过于简单的主题,但我的这节课没让孩子觉得不值得一画,小朋友都非常认真的,快乐的参与了活动。通过观察,小朋友发现齐白石的国画蟹,有两笔的背,也有三笔的背,彤彤小朋友说三笔好看就画三笔;嘉嘉说:我画螃蟹肚子,三角形大的是妈妈,三角形小的是爸爸。骏骏说:老师我用竹签画好看吧!哟画坏了,没关系我再用黑色油画棒涂涂可以重画。馨儿说:螃蟹在水里搭了座房子,水里还有好多其它的小鱼。中儿说:螃蟹在水里的房子好象倒的,其实不是倒了,是水在动。杰杰说:看看螃蟹的黑白衣服怎么样?好帅呀!孩子们不停地讲述着自己的作品,欣赏着自己的作品。

我一直觉得绘画教学有点单调,这次活动我从绘画表现形式上入手,采用了彩笔画、油水分离画、刮色画、水墨画、线描画等多种形式,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绘画工具,使绘画活动丰富多彩。我觉得一些绘画活动可以采取这样的一些方式,让孩子们更加喜欢参与。同时还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把螃蟹放在一个童话的世界里,讲述着螃蟹家里发生的故事。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比如说骏骏,他绘画有时力不从心,总是“画坏了”,按孩子的话说。他采用竹签刮画,如果画坏了,可以再涂黒色,重新用竹签再画。增强了他的信心,我第一次看到他上绘画那么高兴。整节活动中孩子们都感觉很快乐,有的采用一种方法画完后,还想选择另一种方法,想去尝试多种表现形式画螃蟹。孩子们在艺术活动中真正感受了快乐,表现了自己。

大班美术教案《螃蟹》 篇7

要求:

1、学习用手指印画螃蟹的背壳,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2、再用色笔添画各种动态的螃蟹。

3、结合画面学习讲述情节简单的故事。

准备:

1.红、蓝水粉颜料若干份,笔、幼儿用纸、抹布。

2.录音机、磁带。

过程:

1.听音乐做水底动物动作。

(1)幼儿听音乐做动作。

(2)教师示范做动作,幼儿观看猜是什么动物。

2.教师出示范画并讲解示范。

(1)结合画面讲述故事内容。

(2)示范用手指蘸颜料,在纸上摁一下,成螃蟹的背壳。

(3)然后用水彩笔添画腿和大钳(鼓励幼儿变换腿和大钳的方向,画出不同动态的螃蟹)。

(4)最后添画。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画出几种不同的形态,启发自编情节,边讲边画,激发幼儿

的兴趣和创造性。

(2)提醒幼儿保持桌面、地面和画面的清洁。

请幼儿互相欣赏各自的作品,并结合图画自己编故事。

大班美术教案《螃蟹》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印画螃蟹的背壳,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2、再用色笔添画各种动态的螃蟹。

3、结合画面学习讲述情节简单的故事。

活动准备:

1.红、蓝水粉颜料若干份,笔、幼儿用纸、抹布。

活动过程:

1.做水底动物动作。

(1)教师示范做动作,幼儿观看猜是什么动物。

2.教师出示范画并讲解示范。

(1)示范用手指蘸颜料,在纸上摁一下,成螃蟹的背壳。

(2)然后用水彩笔添画腿和大钳(鼓励幼儿变换腿和大钳的方向,画出不

同动态的螃蟹)。

(3)最后添画。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画出几种不同的形态,启发自编情节,边讲边画,激发幼儿

的兴趣和创造性。

(2)提醒幼儿保持桌面、地面和画面的清洁。请幼儿互相欣赏各自的作品,并结合图画自己编故事。

大班美术教案《螃蟹》 篇9

要求:

1、学习用手指印画螃蟹的背壳,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2、再用色笔添画各种动态的螃蟹。

3、结合画面学习讲述情节简单的故事。

准备:

1.红、蓝水粉颜料若干份,笔、幼儿用纸、抹布。

2.录音机、磁带。

过程:

1.听音乐做水底动物动作。

(1)幼儿听音乐做动作。

(2)教师示范做动作,幼儿观看猜是什么动物。

2.教师出示范画并讲解示范。

(1)结合画面讲述故事内容。

(2)示范用手指蘸颜料,在纸上摁一下,成螃蟹的背壳。

(3)然后用水彩笔添画腿和大钳(鼓励幼儿变换腿和大钳的方向,画出不同动态的螃蟹)。

(4)最后添画。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画出几种不同的形态,启发自编情节,边讲边画,激发幼儿

的兴趣和创造性。

(2)提醒幼儿保持桌面、地面和画面的清洁。

请幼儿互相欣赏各自的作品,并结合图画自己编故事。

大班美术教案《螃蟹》 篇1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能抓住螃蟹的特征,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螃蟹,并为自己的作品感到自豪。

2、在手工活动中,喜欢探究,专注,想象力丰富有信心。

3、能正确运用各种手工材料,有良好的手工活动习惯。

活动准备:

1、范例:一次性饭盒制作《螃蟹》作品一个。

2、各种材料:火柴盒、易拉罐、豆腐盒等等。

3、手工工具、双面胶、剪刀等等。

4、废旧材料箱。

活动过程:

一、导人活动引起兴趣。

师:“今天我们邀请了你们的爸爸妈妈来到我们班,老师还邀请了两位小客人你们看它们是谁:”(螃蟹)

师:“前几天我们已经认识了螃蟹和它们作朋友,这两只螃蟹和我们以前看到的真螃蟹和图片上的螃蟹一样吗?”

师:“这是老师做出来的你们仔细看看老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二、探索制作的方法。

1、“螃蟹的身体上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为什么要选用一次性盘子和饭盒做它的身体?

小结:螃蟹的身体是方圆形的?一次性饭盒是方的,盘子是圆圆的,它们看上去很象,所以老师用饭盒和盘子做它的身体。

2、“螃蟹的八只脚是用什么材料做?为什么用插座和吸管做脚呢。”

小结:“螃蟹的八只脚是细细的长长的,所以老师选用吸管和插座做它的脚。

3、“螃蟹还有一对脚呢?我们看看这对脚拿什么?(钳子,剪刀)

老师选用夹子和插子做螃蟹螯足。

4、“然后在点上眼睛,这只螃蟹就更象了。”

三、幼儿制作

1、介绍材料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许多材料,请小朋友开动脑筋用你们灵巧的小手做出多种多样的螃蟹。让我们先来看看有哪些材料。

2、启发幼儿如何运用材料制作螃蟹。

(1)“这些材料哪些可以做螃蟹的身体?为什么?”一次性纸杯能做螃蟹的身体吗?能不能想想办法?

(2)“哪些材料可以螃蟹的脚呢?”

提醒幼儿没有满意的材料还可以到材料箱里找一找。

3、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探索制作,教师提醒幼儿拼一拼摆一摆然后再作。

四、展示作品

提醒幼儿给爸爸妈妈讲一讲“你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怎样做。”然后将作品放在展览柜上。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