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笔构网

2025-10-24读后感

请欣赏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精选14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1

《窗边的小豆豆》讲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日本的黑柳彻子(小名叫“小豆豆”)写的。文中讲述了作者因淘气而退学后,来到了巴学园。虽然她还是那么淘气,小林校长却常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长的引导下,在大家眼里既“怪”又淘气的小豆豆渐渐变得懂事,变得令人接受。

巴学园,不愧是个非常特别的学校:教室是用废旧的电车做的;整个学校才五十多个学生;大家没有自己固定的位置,可以根据当天的心情和方便,每天自由选择自己的座位……不过巴学园最特别的地方,是它的上课方式:传统的学校都是按照课程表有序地上课;可是这个学校却不一样,每天的第一节课老师就把当天要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的.问题点满满地写在黑板上,让小学生们从自己喜欢的科目开始上。所以,上课时多半是自习的形式,小学生们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到老师那里请教,老师会耐心讲解,直到那个同学弄懂为止,并给他出几道例题。这样,就不会发生上课心不在焉的情况。这种主动学习方式,让小豆豆渐渐能够专心学习。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在想:为什么题目要叫“窗边的……”,而不是其他的呢?原来,“窗边的”这三个字是有含义的。“窗边的”这三个字,实际上包含了小豆豆被抛弃的感觉,也能让读者充分体会到小豆豆在之前学校的被抛之感与遇到小林校长后的被融入、被接纳的感觉。

这本书中的小林校长是一个懂得呵护儿童的童年的校长。他不像传统的学校经常让学生生硬被动地学习,而是从乐趣和实践中去学新知识。这样,不仅让大家有兴趣学习,也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会不耐烦。并且,小林校长也没有把小孩子完全当作“小孩子”来看待,而是把他们当作一个让人信任、有人格的人来尊重。

我希望中的教育也能是这个样子,是让孩子在兴趣中学习,同时也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这样,才能达到教育最好的效果。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2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小林校长却常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随和、亲切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这本书不仅带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感动和笑声,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窗边的小豆豆》作者黑柳彻子是继奥黛丽。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她从小便是个极具爱心的孩子。小豆豆是“特别的”,但她也是幸运的,遇到了小林先生如此出色的教育家。就是这样一个校长,一生致力于教育方法的研究,他说:“无论哪个孩子,在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的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他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的一部代表作,作品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跌宕的情节,没有刻意的遮掩,作者用朴实的文风讲述了自己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描述了一所让人无限向往的学校——巴学园,一位让人无限崇拜的老师——小林宗作校长,还有一个曾让普通学校的老师无比头疼的孩子——小豆豆。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3

这几天,我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内容真实、感人,记录了作者黑柳彻子(日本)小时候来到巴学园的一段真正的时光。

在以前的学校里,小豆豆在教室里把桌子弄得“啪啪”响,然后走到窗户边,大声叫着“宣传艺人”,最后又向正在搭窝的燕子打着招呼。就这样,学校把她开除了。

在这以后,小豆豆来到了巴学园,见到了校长小林宗作(日本)先生,小林先生慢慢地把小豆豆培养成了一个人人都可以接受的好孩子。

在小故事《上课》中,我发现巴学园的教育方式和其他学校的教育方式不同: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就把所有要学的知识写在黑板上,让孩子们从自己喜欢的科目开始学。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是因为这样做就没有人说“我不喜欢这类科目”这样的话了。

巴学园的.学生们吃午饭时很特别:学生们把桌子和椅子摆成一个大圆圈,然后全校(只有五十多人)一起唱饭前歌,最后一边开心地说话一边吃午饭。

小林先生把孩子们培养得很有素质:在图书室看书的时候,不要把书弄脏、弄破;不在别人家的围墙上或者是大路上乱写乱画。

最后,巴学园起火了。那是在夜里发生的事,从B——29飞机上投下了数枚燃烧弹,小林先生就静静站在那里看着。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以前小豆豆和她的小伙伴们在巴学园里快乐玩耍的情景。

关上书,我已经流下了大滴的泪水。这么好的巴学园居然被炸掉了!我真希望小林宗先生能再把巴学园修好,但是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我希望大家能读一读这本书!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4

你还记得童年的那些事吗?你也许不记得了,我也已经快忘得差不多了。但我只要想起《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里小豆豆的童年故事,我就会又想起我童年时的有趣的事。

《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讲述了小豆豆在经历退学之后又被一所叫巴学园的学校录取和她在巴学园干出各种好笑的事情。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小豆豆为了把她最喜欢的钱包找回来而把茅坑里脏东西全部挖出来的那件事情。

小豆豆不小心把他的钱包掉进了茅坑里,于是她展开了紧张的“抢救”,把茅坑里的东西全部给挖了出来。小豆豆挖得是那样卖力,尽管到最后累得她精疲力尽还是没有找到钱包,她也毫不生气的把挖出来的东西全都放了回去。这充分体现了小豆豆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

小豆豆只是好奇心太强,对没见过的东西很有去“探索”的欲望,之所以她会把之前学习的学校里的桌子开了关,关了开,也是因为这样。只要稍微开导,就会是一个好学生的,真是不明白之前那所学校为什么要开除小豆豆!

我也十分羡慕小豆豆的,她可以在巴学园那种“放牧”式的学校里学习,还可以随心所欲地干自己的事。真希望自己也能去巴学园上学就好了!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5

自从我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

次看到小豆豆,就会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每逢这种时候,小豆豆脸上都会甜甜地一笑,然后又蹦又跳地答道:“是呀,我是好孩子!”并且小豆豆也确实认为自己是个好孩子。在她心灵深处树立起了信心,使她确信“我是个好孩子”。而且促使她每当要干一件事时,首先就会想起校长的这句话。而这句在某种程度上说对小豆豆的一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让小豆豆他们彻底体会上学的乐趣,彻底体会与同学和老师一起学习的乐趣。

我真喜欢看《窗边的小豆豆》!而且,爸爸妈妈和老师们,

你们看了也会和我一样深受影响的.!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6

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课外书,书名叫《窗边的小豆豆》。说起这本书大家应该都很熟悉·,这本书的主人公叫小豆豆。

书里面主要说了主人公小豆豆是一个性格比较活泼开朗的小女孩,就因为淘气小豆豆在一年级就被学校退学了。最后来到了巴学园,巴学园有位小林校长,小豆豆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在别人眼里“怪怪”又调皮的`小豆豆慢慢变成了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

读完这本书我感触很多,一个人的性格不能用好与坏来形容,不能只看一方面,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不能因一个人的缺点就歧视或疏远她,应该要正确引导才对。如果小豆豆没有来到巴学园,没有遇到小林校长那她又将会怎样……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7

人世间最可贵的童心莫过与小豆豆的童心了。小豆豆的文章有一种在无形中深深吸引读者的魅力。如果拥有小豆豆的心灵的话,不管发生了什么事,都会让人有一种站在奇异世界入口的兴奋感觉,和小豆豆一起欢笑,一起悲伤!这是网友对小豆豆的热评。小豆豆原名黑柳彻子,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日本社会福利机构小豆豆基金理事长,小步的箱子理事长,日本文学俱乐部会员,世界自然保护基金日本理事,岩琦画册美术馆馆长。自从我阅读了《不可思议国的小豆豆》,它让我受益匪浅。

我在《不可思议国小豆豆》中得到了很多人生感悟。每次读时,我都会和她一起开心、一起难过。小豆豆作为联合国亲善大使,采访了很多苦难的国家亲眼目睹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悲伤故事。《孩子们都去哪了?》是小豆豆的记载中最悲惨的,讲述了在一次海啸过后,孩子们和鸟儿都不见了,好几所学校被海啸给摧毁了。海啸发生前,上学的'孩子有八百人左右,如今却大约只有一百八十人。这些数字是多么令人触目惊心啊!小豆豆身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积极与政府和民间组织合作,提出了预防和保护措施。政府发布命令:临时停止收养孩子,禁止将未满16岁的孩子带出亚齐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还为无家可归的孩子设立"保护中心",同时还在灾民收容所里设立了失散亲人登记处。通过这个方案,有十三对亲人获得重逢。还将很多本印尼语的《窗边的小豆豆》送给孩子们阅读。让他们可以乐观的面对危险。小豆豆的足迹遍步世界各地,爱心也撒满了世界各地。

我被小豆豆的善良深深地感动了。记得在一次放学后,我正拿着钱想去买零食,一个乞丐路过伸手向我要钱。那个乞丐衣衫褴褛,骨瘦如柴。我犹豫了是把钱给他呢,还是去买我喜爱的巧克力?这时我想起了小豆豆她那些献爱心行动,利用《窗边的小豆豆》日语版税创立了小豆豆基金,建立了小豆豆文化馆,培养专业的聋哑演员、开办手语教室等。想到这儿,我的脸刷地红了,我赶紧把用来买零食的钱给了那个乞丐。那个乞丐对我微笑着点头致谢。当我把钱给那个乞丐的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可以帮助别人,心中感到喜悦!

小豆豆乐观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由于我的身体有点横向发展,这也成了同学们饭后的玩笑话题,虽然说者无心,听者却有意。一开始,我听到别人这样议论,心里很不是滋味,跑步的时候总是故意落在最后面。小豆豆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总想亲自尝试一下。记得在《一日元硬币》中,她为了能够像宫川泰先生那样将硬币塞进鼻孔里,做了一件很不好意思的事。小豆豆在一次从京都坐新干线列车回家时,练习往鼻孔里塞硬币。一位妇女跑过来请求签名,那位妇女看见小豆豆将硬币往鼻孔里塞时狼狈不堪的样子,只好讪讪地退了回去。小豆豆虽然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可她还是乐观地笑笑。小豆豆乐观的精神鼓励了我。记得在索斯比拍卖会小豆豆的勇敢更让人敬佩。2004年纽约的索斯比拍卖行举行了一次拍卖会,拍品的是小豆豆非常喜欢的好莱坞女影星凯瑟琳。赫本的遗物。在会上小豆豆与一个男子为了赫本的一枚戒指较上了劲,从底价五到十万日元叫到了八十万日元。最后,小豆豆霍地站起身,在众目睽睽之下让着那名男子高抬贵手。结果,惹得全场哄然大笑起来。最后,她不顾人们的嘲讽,终于将凯瑟琳。赫本用过的戒指弄到手了。小豆豆的勇气正是我所需要的。我觉得有爱心有勇气的人才是可爱的人,自卑情绪自然而然地渐渐消失了。

感谢我的这位朋友!她教育我们,要有爱心,尽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人。我的人生中也因为有了小豆豆和她的文字带给我的鼓励,生活变得绚丽多彩,我变得更加坚强起来。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8

暑假时,我读了一本书,名叫《窗边的小豆豆》。它是由著名的作家,日本黑柳彻子所著,这本书是一本讲述关于小豆豆童年的书,天真烂漫。

小豆豆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她的.好奇心太强,被退学了,后来她的妈妈又为她找了一所学校,这里有电车教室和游泳池,还有图书室,但是这里的六个年级,人数相加才五十人。小豆豆在这里开始了她的校园新生活,这所学校的名字叫“巴学园”。

书中的小豆豆十分天真,没有一丝苦恼,就像童年的我们一样,虽然小豆豆干过傻事,但是最让我钦佩的是他对同学及对朋友的信任及友善。她有一个朋友叫山本泰明,泰明得过小儿麻痹症,手脚都不灵活,小豆豆和他一起爬树时,他怎么也爬不上最后一个阶,小豆豆每次都会尽全力帮助他,拉着他的手把他拽上去。印象最深刻的是小豆豆看到有人欺负她的朋友,都会奋不顾身地去保护他们。她身上乐于助人,讲义气的优秀品质值得我学习。

如果这个世界上的人们都像小豆豆一样,那便再无欺凌甚至战争。我们应该像小豆豆学习,学习她身上不怕困难,乐于助人,心地善良的优秀品质。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9

窗边的小豆豆告诉我们开朗、乐观,把握命运的金钥匙。每一个人都应学会坚持不懈。坚信自己一定能行,并为此而不断挑战自己。

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小豆豆上学时期的一段真实经历:小豆豆因为淘气被学校退学后来到了巴学园。通过大家的帮助和他自身的努力,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而这一切为他后来的一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记得开学时妈妈总会给我买一些书,让我每天坚持看一会儿,刚开始我很自觉地看,可还没坚持到一个月我就坚持不下来了,读了小豆豆的故事后,我明白了任何事情想要成功都得靠勤奋。我感到惭愧。从那以后,我开始利用一切空余时间阅读,努力充实自己。我还把这本书推荐给我身边需要帮助的小朋友。我有个从一年级时就交好的好朋友,叫周弘毅,她很内向、很腼腆,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我,把这本书介绍给了她。自从她读了这本书后,她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她像小豆豆一样,慢慢走出自卑的阴影,微笑乐观地面对生活。

这篇文章中的小林校长也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他和蔼可亲,对每一个孩子都充满了爱。即使是学生们犯了错误也能平和处理,我多么想能拥有这样的好校长。在我的学校里就有那么一个这样的好校长,姓朱。她每天都尽职尽责,把学校管理得天天向上,在这种幸福氛围里学习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

《窗边的小豆豆》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是我学习的榜样,通往成功的路都是充满崎岖的,唯有坚持、认真的态度,积极奋进的心态才能站到成功的高点。我喜欢小豆豆,喜欢巴学园,也像小豆豆一样喜欢自己的学校。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10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名叫《窗边的小豆豆》的书,它是由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写的,它是日本销量最大的书,它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感触。

在课堂上,她把课桌盖子开开关关近百次;在老师上课时,她却跑到窗边和宣传艺人打招呼,把他们领到教室来表演;她还站在窗边,和正在做窝的燕子打招呼……由于小豆豆已经影响到了老师上课,学校决定让她转学。

几经波折,小豆豆来到了一所由电车做教室的学校--巴学园。这所学校只有个学生,教育方式更是前所未有:每天上学可以根据当天的心情坐座位;上课的科目由自己选择;每天下午还可以去散步;吃饭之前还要唱“好好嚼啊”.

这些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不可能发生的.。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先生,他非常理解孩子们。小豆豆第一天来巴学园时,小林先生耐心地听她讲了四个小时的话,他的耐心让小豆豆从此决定做一个好孩子!

我觉得在这所学校学习是很快乐的。没有约定俗成的规矩,没有学习的包袱和学习的压力。我非常羡慕小豆豆,我想和小豆豆一样,在美丽的巴学园轻松学习!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11

大门是两棵树,教室是车厢,这是一所学校,环境优美。小林校长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小豆豆和这里的孩子们天真可爱、活泼自然,人情更美。我不由得由衷感慨:最美不过巴学园。美得我们无法想象,这个世外桃源真的曾经出现过;美得让我感到惭愧,同时也有了努力的方向。刚工作那会儿,我就读过《窗边的小豆豆》,当时很喜欢。这本书反映出来的教育理念和行动是多么生动、多么有益于孩子啊。只是面对着现实环境,会故作深沉地摊开双手:我们现行体制内,一线的老师哪有那么大的自由?结果,我每天疲于应付各种林林总总的琐屑,真正与孩子沟通的时间太少了,我什么也做不了。所以,在忙乱中就把《窗边的小豆豆》抛之脑后了。

前些日子,我重新捧起这本书。感动之余,也在思考:我是一个有主观愿望、主观行动力的人,我要尽我的最大努力去实践我追求的教育理想,同时我在思考,我该从书中借鉴什么?巴学园举行运动会的一些小游戏特别可爱,那就从一个巴学园举办运动会的小游戏开始学起吧。这个游戏是在巴学园里父母跟孩子一块完成的,父母在纸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放在远处的篮子里,孩子跑到篮子里拿出父母名字的纸条,大声喊出来,然后拉着父母的手跑回出发点。孩子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增进了与父母之间的互动。我把这个游戏中的`父母换成了一部分孩子,这些孩子把写上自己的名字的纸条放在篮子,另一部分孩子分成两组比赛,从起点跑到篮子的位置,抽出纸条大声喊出同学的名字,然后一块拉着手跑回终点。看着他们拉着手风一样跑起来的样子,听着他们大声喊出同学名字的欢快声音,我为他们的快乐高兴,我为他们同学之间手拉手完成一件事的合作与努力高兴,我也为我自己的突破高兴。

除此之外,巴学园里小豆豆与高桥同学、泰明同学之间的那些尊重、友好、不歧视的故事,我还想讲给孩子们听听。也许通过几个故事,不能解决孩子的一些问题,孩子的良好品行和人际关系的养成,需要时间,需要老师和家庭的付出。但是,孩子能多少有一点启发也是好的,不积小流,又怎能成大海。只要我有心向学,早晚有一天我会建成我的巴学园,让更多的小豆豆快乐成长。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12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的一部代表作,作品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描述了一所让人无限向往的理想乐园,一位让人无限崇拜的理想校长,一个宽厚仁慈的妈妈,当然,还有一个既淘气又可爱的小豆豆。

这本书记叙的是作者黑柳彻子上小学时候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具体的记录了小豆豆周围的大人们的教育方法,表达了她对孩子心灵的理解。除此之外,对小豆豆这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的行为、想法的描写生动逼真,读来觉得非常有意思。

在一般人的眼中,小豆豆算是一个问题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总是乐此不疲地开关桌子,站在窗边跟路上的宣传艺人打招呼?这样的孩子是最让我们的.校长和教师头疼的学生。但是从书中描述的故事中,我们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一个小姑娘的聪明、可爱、热情。所以,小林校长每次见到小豆豆时总会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让小豆豆开始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我觉得小林校长特别了解孩子的心理,善于帮助孩子去掉自卑心。

我常常在想,像小豆豆这样的孩子,如果不进巴学园、不碰见小林校长的话,多半会被当成是坏孩子。小豆豆因为淘气被退学了,一个全新的学校“巴学园”接受了她。“巴学园”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学校。?“巴学园”的教室:一个个废弃不用的电车车厢。“巴学园”的校长:第一次见小豆豆,校长就微微笑着听小豆豆不停地说了四个小时的话,没有一丝不耐烦,没有一丝厌倦。“巴学园”的午餐:每到午餐开始的时候,校长就会问:“大家都带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来了吗?”“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原来是校长不想让小朋友们偏食,所以蔬菜、肉类、鱼类,都得吃;“巴学园”的教育方法:自己从喜欢的课程开始学起。“巴学园”的运动会:能够自己策划稀奇古怪的项目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特长。“巴学园”的活动:上午,如果把课程都学完了,下午大家就集体出去散步学习地理和自然;夜晚还在大礼堂里支起帐篷“露营”,听校长讲旅行故事?“巴学园”里的一切新鲜动人的场景多么令人羡慕。

小豆豆在“巴学园”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没有师生之分,无论老师、学生,甚至校长都是好朋友,完全丢掉了学生在老师面前的拘束。

我羡慕调皮的小豆豆遇到了关爱学生的小林校长;羡慕她能进入这样一所与众不同的、令人向往的学校学习;羡慕她在巴学园里能遇到这么多可爱、有趣的事情!如果我们也能在这样的学校里学习那该多好啊!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13

“百忙”中读完了这本少儿教育的著作《窗边的小豆豆》,有很多思想上的碰撞……

书中的主人公小豆豆是一个非常活泼、可爱、聪明、淘气、善良的小女孩。她身上有很多小朋友的共性。少儿时代是一个对什么东西都充满好奇、疑问的时期。正因如此,才有了本文开头的“把书桌的盖子开了关、关了开,足有上百次”!然后又把笔记本、文具盒、课本等等一样一样地全部放到书桌里面等等之类让大人们不理解的举动,其实都是很正常的!

少儿时代是一个充满幻想、梦想交织的年代,以至于小豆豆一会要做卖票人,一会要宣传艺人、一会要芭蕾舞演员等等。所谓“出生牛犊不怕虎”,他们有一种敢于求知、探索的精神!本来是好简单的事物,而对他们来说却是如此的神奇、不可思议。怎样去教育、引导他们呢?知识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怎样才能正确地对待他们求知的欲望呢?不要抹杀他们的兴趣、特长,让他们不但要学会知识,还要有思想力、创造力!

“巴学园”的小林校长,让我们感受到教育的成功!小林校长可以耐心、专注地聆听小豆豆讲着她的故事,整整四小时!尊重、这是对小豆豆的尊重。他的博爱、尊重生命、因材施教、无微不至……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就连吃饭,本来是件平常的`事,他都可以耐人寻味地什么“海地味道,山的味道”。更有意思的是还有?饭前歌?,好—好—嚼啊,把吃的东西,嚼啊……这种方式比起我们说的“营养均衡”、“慢点吃,吃快了不好”的唠叨胜过千倍!

“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是有优良的品质……”他的一视同仁,关怀备至,不歧视劣等学生的品质更让人敬佩!山本泰明、高桥君是有生理缺陷的学生,校长先生为了不让他们产生自卑,设计了暑假“露营”,大冒险、试胆量,巴学园式运动会,希望高桥君“不要忘记夺得第一名时的自信”。同时也培养同学们团结、友爱、互助的思想品德。

他引进的韵律操,他们的座位不固定;从喜欢的课开始上课,由此掌握他们的兴趣,了解他们的个性;还有他请来的“旱田”老师;对自然的亲近;他的那句“真是一个好孩子”等等,他们在那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造就了作者,造就了那么多成功的学生。

我听过这样一个笑话:中国一所学校的老师,因一个学生上课喜欢拆东拆西,弄得大家上不好课,就把他的父亲请来,说你的孩子没法教了,把他的坏习惯说给父亲听,要他领回去。父亲说:“那好,你们不教我自己教育”随后他就自己教,在他儿子长大以后成了拆迁办的主任。这是具有讽刺意味的……小豆豆、小林校长、高桥君等他们是幸运的,同时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遇到“知己”,好像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一样,不幸的是遇到战争,从此巴学园消失了……

窗外下着绵绵细雨,车流涌动,我们这辈人每天都忙着利益、金钱、为生活奔波。我之所以说“百忙”,其实是措辞吧,什么事大过教育孩子的事,我理解学校为何提倡我们进行亲子阅读,为何要做那么多工作,我们为何不多花时间在小孩上面,为社会做贡献!

最后祝愿大朗中心小学教学质量节节高,校长、老师身体健康,吉祥如意!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14

读完了这本《窗边小豆豆》,一个淘气、顽皮、多动,而又可爱、善良、懂事的小豆豆浮现在我的眼前。她像一只快乐的山鹰,自由翱翔在山水天地之间。书中的小豆豆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但又有那么多与众不同之处,因为在她的身上聚集了许许多多孩子们的个性:爱玩、好奇心强、善良、富有同情心等等。使我能从她的身上全面地认识孩子,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小豆豆又是幸福的,因为她到了心中的“巴学园”。

巴学园里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奇奇怪怪的事情,我简直无法想象,这样的学校,它是由一个怎样的校长来管理?他怎么能允许学校里经常发生一些“以下犯上”的事情?他怎么能容忍这些学生的调皮捣蛋,甚至是恶作剧?他到底是怎么想的?能创办这样一所特殊的学校,我想它的“主人”也一定很特别。他就是校长——小林先生。我非常喜欢小林先生,为了能更加了解学生们,和他们交朋友,让师生没有距离,他不仅付出时间,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关心。如:专门为个子矮小的高桥君精心安排的运动会;精心做出计划的事情也是为了让那些觉得“在别人眼里我很特殊”的羞耻的念头消失,让欢乐和笑声一直留在每个人的心田……

我像小豆豆一样有着许多憧憬,但我更希望我也能像小豆豆一样有坚定的信念。小豆豆从小就有一颗善良而感恩的心。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身边的事和物,在小豆豆心中真正的幸福就是“能够和家人在一起相视而笑”。也正因为小豆豆从小就拥有纯真、善良、乐观的天性,而使她成为“亚洲第一位亲善大使”。而她的妈妈也就是平民,大众的很。就像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家庭妇女,那么和蔼亲切、贴心贴肺。她把孩子看做上天赐予的宝物,对此深怀感恩之心,一直怀着巨大的关爱与深深的理解培育他们长大。她的性格和教育方式深深地影响了自己的孩子。

开始我以为小豆豆的家庭生活条件很优越,不说养尊处优,起码不愁衣食,***妈这样的从容乐观一定是有经济基础的`。实际上完全不是这回事。她有五个孩子,一个脾气暴躁的丈夫,整天干不完的家务活。她也在柴、米、油、盐中穿行,日子的艰难甚至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还能把孩子教育的那么好,我想,她给予我的是一种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去了解孩子,孩子们需要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忽略孩子的思想,我们常常习惯于用成人的思维去干涉孩子们的世界,所以,我们永远都站在儿童世界之外。

“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的价值就在能把孩子的这种本真发掘出来并保持下去,让他成为他自己。” 同样是基于爱,我们身边的很多父母并未如小豆豆的父母那样,或许在他们认为,爱的方式只能是教育与管理,而不是宽容与顺从,或许在他们眼里,对于孩子的妥协就意味着放弃。当然,不是所有的方法我们都应该去接受,而我也并无意指责或评判什么。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童年,也都曾从教育的历程中一路走来。很多时候,爱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得到的结果并不一定就如人所愿。书只是引子,我们却应该去承担思考的责任。中国的父母们总习惯于替自己的孩子打点一切,恨不得把自己的思维套用到他们身上,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经验对孩子真的有用吗?孩子们难道就不应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吗?孩子们诚然要学会适应社会,但适应难道就意味着个性的泯灭吗?这本书不仅让我记住了巴学园,记住了小林老师,记住了一个慈祥的妈妈,读出了怎样去面对一个孩子的行为,读出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重要。让我们好好思考一下过去的我是如何,今后又该如何吧。

我想:正是因为有妈妈的真诚鼓励,长大后的小豆豆才能乐观、积极和真诚地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工作之中。在这种母女间不断互相理解、互相鼓励和欣赏之中,我看到了人世间最美好的亲情。同时也看到了一位平凡普通的母亲对女儿的尊重和强烈的信任。

读完这篇小说给我感悟最深的是“无论什么样的人,上天都必然赐予他一项出类拔萃的才能”,希望我们的学生也能像小豆豆一样,能在自己心中的“巴学园”自由翱翔。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