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读后感300字

笔构网

2025-10-28读后感

请欣赏安妮日记读后感300字(精选13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安妮日记读后感300字 篇1

安妮经历了快乐,期望,隐匿,抑郁,意欲,悲愤,挣扎,死亡的人生历程。安妮在日记中如实记录了两年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寂寞、苦闷,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对战争、人性的深入思考。

她渴望用年轻的激情、勇气和天性的善良拥抱自然,拥抱世界,但是战争回报给她的却是苦难和死亡。安妮在写日记的两年多里,生活困窘,她多次写到阿姆斯特丹的被轰炸所造成的恐惧,也不断谴责种族歧视,而藏匿又充满了恐怖的日常生活,在平凡中深深地打动着人心。她在见证着战争与迫害。

妮真正地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走入世界,为人类尽一份力量。”

我想一定会有许多孩子像安妮一样,在法西斯疯狂怒吼中,微笑着说,“我相信善良。”永远无法忘记安妮赤裸身体被削发的空洞眼神,永远……

安妮日记读后感300字 篇2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有感触!他们在密室里整整生活了2年。2年这可是什么概念哪,他们居然那么有毅力地生存了下来,我感到十分地感动。详细地描写一下,为了躲避德国法西斯的攻击,他们不得不把密室盖得严严实实,窗户全部钉上了板子或者是厚厚的窗帘,挡住光亮。白天,为了不让下面的人发现,只能轻手轻脚的,如果是现在的'话,我们应该是很难办到的!

可世界还是存有一些极少的好心人,他们的食品就是从靠公司几位员工。这些人无私为他们奉献,给予他们食物,书籍,学习!可是……

可是,想想也是!密室的生活可不是好过的,在里面的生活不能看到阳光,不能触摸自然,是极其枯燥,烦闷的和无聊的!这里没有要好的朋友,没有良好的老师,没有无限的快乐,没有……而且再加上密室外的战争形势,不停地轰炸使他们烦躁!

安妮日记读后感300字 篇3

《安妮日记》是德国德籍作者安妮弗兰克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同时,对于藏匿且充满恐怖的25个月的密室生活的记录,也使这本《安妮日记》成为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安妮日记的最后一则,所标的日期是1944年8月1日。战争结束,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集中营幸存者)决定完成女儿的宿愿,将日记出版问世。

这本书从一个少女的角度记录了二战给犹太人的生活和心灵带来的毁灭性破坏。日记中既有担心被发现的多次惊恐,又有日常生活中的欢乐温馨。安妮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密室中每个成员的鲜明性格,使他们活生生地浮现在读者眼前。而结尾又是戛然而止,一切欢乐、争吵都埋葬在发配往集中营的路上。少女童趣的世界和那残酷的'现实的碰撞让每个看完书的人都会陷入沉思。所以,这是一本特别的、深入的、记录二战的书籍,值得我们反复阅读与思考。

安妮日记读后感300字 篇4

安妮日记中的安妮是一个犹太小女孩,她原来居住在德国的法兰克福,纳粹兴起后随家人避难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一个公司的密室里。她收到一本笔记本,安妮就把它当作笔记本了。

在密室里,他们每天的早餐是干面包和咖啡的代用品,午餐不是菠菜就是土豆,晚餐就吃黄油加蔬菜。每天都带着德国人随时来袭击的忐忑心情。他们简直像生活在地狱之中。

而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和安妮当时的处境相比,简直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不用担心衣食住行。

安妮在这么糟糕的环境下也坚持写日记,我们和她相比更加要好好学习。

安妮日记读后感300字 篇5

上周我读了《安妮日记》,知道这是1939年9月世界大战爆发。由于纳粹德国实行反犹太人政策。在1940年5月荷兰被德国攻占后,荷兰的新统治者英特也将排犹法律在荷兰境内执行,安妮一家只能搬到密室居住。《安妮日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的。

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13岁生日,她收到了一本日记本,从此开始写日记。在《安妮日记》中主要写八个人在密室里生活了两年,他们只能依靠朋友提供的有限的食物和生活用品维持生活,以及获知外界的一切。他们在密室里生活很寂寞、痛苦、恐惧、贫穷,但安妮却在密室中乐观、快乐的生活,我要向安妮学习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精神。

虽然安妮只有十几岁,但她表现出超越她年龄的坚强和勇敢。安妮的精神让我无比感动和震撼。

安妮日记读后感300字 篇6

《安妮日记》这本书主要写了荷兰被德国占领,“希特勒”上台后大力抓捕犹太人,取消犹太人的身份,,把大批大批的犹太人赶进装牲口的大卡车里,拉去集中营,在哪里遭受非人待遇,直到死亡。本文作者安妮,也是犹太人。她的家人以及朋友也都是犹太人,因此安妮一家人到处逃亡;先是到爸爸的办公室上面的密室中,过着没有自由,只有恐惧和提心吊胆的生活。但没过多久,他们还是被纳粹人(“希特勒”派去的`人)发现了他们,并将他们带去集中营,最终还是没能逃过死亡,年仅十五岁。

读完《安妮日记》使我不由得联想到日本侵略中国,有无数中国百姓死在日本人的刀枪下;例如:南京大屠杀,活埋了三十万中国人。我们痛恨战争,我们也希望全世界的儿童都生活在和平、自由、幸福的年代里。

安妮日记读后感300字 篇7

放寒假的时候,我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真是一本好书!

通过安妮写日记,我觉得安妮应该是一个善良、活泼、坚强而且漂亮的犹太少女。她把日记当做自己的一位朋友并常常写信给日记。

安妮很不幸,国为是犹太人而被捕杀,没有办法,安妮一家中口只好离开温暖的家,搬到爸爸公司的一间秘密小屋,同时小屋里又搬来了4个人,他们8个人每天都不能发出声音,以免被别人发现。小屋里的8个人的性格不同,之间总会发生有趣的小事。

读完《安妮日记》我感到无比敬佩安妮,安妮16岁,却可以写出这样的言语,可以看出安妮的潜质和知慧啊!可到最后,密室的'8个人被别人出卖,全部被送往集中营。多么可惜啊!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如果安妮一家没有被出卖,那安妮一定是个天才!也许她长大了还会成为著名的作家,或者思想家。

安妮的文笔很好,从她的每一个字里,我看到了密室里8个人的性格,了解了他们,最重要的是我看到了安妮的内心深处。

我们应该记住安妮,记住她的天真,和坚强!

安妮日记读后感300字 篇8

《安妮日记》是全球最多人阅读的一本书之一,很多孩子都很喜欢看。一开始这本日记是安妮弗兰克13岁的生日礼物之,安妮非常喜欢这个生日礼物。从收到礼物的第一天起,安妮就开始写日记,除了开头的一部分记录安妮正常的生活,后面的都是在写安妮躲在屋里渡过孤单的每一天。

二战爆发后,安宁一家和和四个犹太人躲进了安妮爸爸公司的一间后屋密室。这间密室里非常的'阴森,住在里面的人不能打开窗户,也不能说话,如果被人发现就会有生命危险,就这样安妮在这样的环境里躲藏了两年零一个月。

《安妮的日记》中,安妮记录着她躲在屋里的日常生活。在食物上,她每天只能吃一点点的面包喝一点点的牛奶,在行动上她不能做任何事情,不能玩游戏,不能大声的说笑,说话的声音都要非常的小声,因为他们害怕招来敌人,会给自己和其他人带来危险,所以写日记成了安妮的全部,但是安妮还是没有活到最后。

二战结束后,唯一的幸存者安妮的爸爸把女儿13岁那年写的日记,整理出来编程一本《安妮日记》出版。

安妮日记读后感300字 篇9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叫做《安妮日记》。这本书其实是作者的日记,后来才印成书的。

这本书主要写了二战犹太人大屠杀时期,作者安妮·弗兰克遇难前两年的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 书的作者是安妮·弗兰克,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的`犹太人女孩,二战犹太人大屠杀中最著名的受害者之一。1999年入选《时代杂志》“20世纪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人”,一颗编号为5535的小行星以她命名为“5535annefrank”。

我十分佩服安妮·弗兰克。书中的安妮·弗兰克,两年都没有出过门,甚至在家也不能自由自在的,在规定的时间里,她不能弄出一点动静来,厕所都不能上!天哪,这简直让人无法想象!

现在的我们,只要不能出去玩,就乱发脾气,一点都不体谅父母,即使在家,也是上蹦下窜的,淘气极了。我自愧不如。虽然安妮·弗兰克有时候也会闹别扭,也会耍小脾气,但她身上有很多优点,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打开《安妮日记》这本书,一起来了解,安妮·弗兰克这个20世纪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人吧,我相信,你们也会喜欢她的!

安妮日记读后感300字 篇10

《安妮日记》是我在暑假里读的一本书,讲的是安妮在密室里度过的那日日夜夜。

安妮·费兰克是一个犹太少女,原来居住在法国的法兰克福,这天是安妮的生日,她收到这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并给这个日记本起了一个名字叫吉蒂。

可是,好景不长,法西斯战争兴起了,安妮一家转移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这时,安妮已经上了中学,开始了她的学习之旅。

可是,法西斯已经侵占了荷兰,安妮一家只好到处寻找安全的地方隐蔽。

终于,在法西斯没有发现的情况下,安妮一家又转移到一家果酱公司的密室里。

在这间密室里,安妮度过了24个月,她躲进去的'时间正好是女孩子最重要的的花季阶段,可是,安妮没有享受到花季的幸福,迎接她的只有大炮声、枪声等等。还有,在密室里不能点灯,不能有光,不能有……总之还有很多很多的规矩。安妮就在密室里一直写日记,她用她的笔为了实现自己要做个作家的梦想,写了一本书,这里面记录了安妮对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问题的看法,用现代人的语气,为我们描述这她的世界。

安妮日记读后感300字 篇11

最近我读了一本新书,书名叫作《安妮日记》

这本书的内容是一位叫安妮的女孩在1942年到1944年里写下的日记。日记里面的主 要内容是:安妮一家为了躲避迫害,就和凡、达恩家族和杜塞尔医生在“密室”里生活。

《安妮日记》是犹太少女安妮、费兰克在二战期间遗留下的一本个人日记。她真实地 记录了为躲避迫害,安妮一家和另外两个家庭在“密室”里度过的长达两年的艰难生活,同 时也记录了她对战争、人性及未来的思考……坚强、乐观的安妮虽然没有亲眼看到 战争的'胜利,但她留下的日记却成为为人们深刻反思那场人类悲剧的珍贵材料。

安妮的爸爸曾经对安妮说过去多话,最让我感动的是“只要能在世界上活一天,你就 很幸福。”这句话,听了这句话后我可以感觉到安妮那时的生活十分艰难,我认为我应该好 好珍惜现在的生活,这些和以前的时候还相差好多呢。

安妮日记读后感300字 篇12

《安妮日记》这本书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安妮·弗兰克在艰苦而寂寞、恐惧的藏匿期间写 成的。

日记写于1942年,安妮那时才十三岁。由于受到纳粹的迫害,她们一家被迫生活在 一个地下密室,开始了暗无天日的两年藏匿生涯。1944年,密室门被德国警察叩响,八名藏 匿者全部被捕。唯一的幸存者 ——安妮的父亲,在战争结束后,致力于传扬女儿安妮的日记 。

安妮一家被捕,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她们都是犹太人,历史学家安妮·罗美 的丈夫看了日记后在文章里写道::“日记结结巴巴地道出了一个小孩子的心声,体现了法 西斯主义的可怕,连纽伦堡审判都不及它。”

我觉得,无论犹太人犯了多大的错误,都应该得到宽恕、得到原谅。安妮在藏匿生 活饱尝了艰苦的生活、寂寞的时光、恐惧的心情,但她的心中依然点亮着希望之火,她确信 自己能成为一个作家、能坚持到战争硝烟散去的.时刻,虽然这些只是幻想,但她心中依然充 满了希望。

读完这本书,我很佩服安妮,因为她在在纳粹的迫害下,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情、 对生存的希望、生活的期盼!

安妮日记读后感300字 篇13

近段时间,我在看由法国佛兰克写的《安妮日记》。

这本日记是安妮遇难的前两年写的,可以说吉蒂(安妮给这本日记起的名字)是她在密室生活的两年中唯一的情感来源,她在日记中吐露了她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在她朴实流畅的笔下,更带着她对德国侵略军的憎恨,所以这本书不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的内心独白,也是对德军占领下的犹太人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读完这本书后,使我收获颇丰,不仅学会了怎样写日记,而且有认识了一些书中的.朋友,学会了一些知识。

我以后要好好学习,因为从书中我好像又看到了以前的中国:很懦弱,被日本,美国等地方逼着签丧权辱国协议,把原本属于我们的土地让出去,可现在不同了,我们中国正一点一点的强大起来,总有一天会把其他国家抢走我们的东西都讨回来。

从此以后,让我们向着梦想前进,努力学习,长大之后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