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教案

笔构网

2025-10-29教案

请欣赏《金字塔》教案(精选8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金字塔》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帮助孩子了解各类食品营养价值和食用比例。

2。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知道怎样的饮食才是健康的'。

3。通过游戏培养幼儿有益健康行为形成。

活动准备:

多媒体播放器;FLASH饮食金字塔的光盘。

活动过程:

一、打开多媒体播放器

1。介绍游戏名称,引起幼儿学习爱好。

2。熟悉饮食金字塔,了解饮食的初步分类。

3。边示范边讲解游戏玩法:游戏共有两关第一关提供十二款食物,第二关提供十八款食物,

4。玩家需按食物金字塔分类原则,把左边的食物放在储存格内。完成第一关才可进入第二关。

5。个别幼儿示范。

二、幼儿游戏

1。幼儿操作,选择食品放到金字塔塔上。

2。幼儿轮流操作数遍(教师引导食物分类)

三、小结

幼儿悟出游戏道理:食物金字塔愈往上,愈收敛,即表示愈往上我们愈要减少进食分量。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金字塔》教案 篇2

古埃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是典型的水力帝国,受宗教影响极大,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就是古埃及人对永恒观念的一种崇拜产物,也是法老的陵墓。除了金字塔以外,狮身人面像、木乃伊也是埃及的象征。

古埃及文明形成于6000年前(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前王朝开始于5500年前(公元前35世纪)左右时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终止于公元前343年波斯再次征服埃及。

金字塔在埃及和美洲等地均有分布。现在的尼罗河下游,散布着约80座金字塔遗迹。最大的是开罗郊区胡夫的三座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是一座位在卡夫拉金字塔旁的雕像,外型是一个狮子的身躯和人的头。位于埃及开罗西萨市南郊沙漠中,在金字塔的前方,为著名的景点。

古埃及人在“大金字塔”附近建造了一座“人面狮身像”。至今仍然没有人确定建造这座由“狮身”与“人面”组成的巨大石雕的原因。一些人相信“狮身人面像”可能是金字塔的守护神,另一些则认为它是古埃及伟大文明的象征。

尼罗河

尼罗河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尼罗河长667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尼罗河从苏丹首都向北穿过苏丹和埃及,所经过的地方均是沙漠。从古代开始埃及的文明就依靠尼罗河而形成和兴旺。除海港和海岸附近的城市外埃及所有的城市和大多数居民住在阿斯旺以北的尼罗河畔,几乎所有的古埃及遗址均位于尼罗河畔。

《金字塔》教案 篇3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课文着重介绍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埃及金字塔式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它的探索,然而至今仍是谜团从从,今天就让我们做一回小小研究员,走进金字塔,了解金字塔,好吗?

2、学生质疑:你最想了解金字塔的什么?

准备:金字塔建在那里?金字塔什么样子?怎样建造的?有哪些神秘传说?

3、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给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

2、老师以提问方式引读部分课文.

金字塔建在哪里呢?(第一节)金字塔什么样?(第二节)金字塔怎么建造的(第四节)

3、媒体出示金字塔:

(1)看图,品味文字。

(引导学生从“金黄色的沙漠”是埃及金字塔的背景,“巨大的角锥形”是金字塔的外观,“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展示了金字塔不凡的气势。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2)师:课文第1自然段中有一个词叫“傲对碧空”,是什么意思?

(傲对碧空,就是骄傲地面对着碧蓝的天空。)

(3)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埃及金字塔为什么能骄傲地面对碧蓝的天空。

(因为它外形宏伟,结构精巧。因为它巍然屹立,胡夫金字塔有146米多高,相当于40

层高的摩天大厦,真的像要与天空一比高低了。因为它历史悠久,已经存在四五千年了。

因为它是埃及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4)不错,所有这些都是金字塔骄傲的资本。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建筑物可以形容为“傲对碧空”的?

(我国的万里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犹如一条长龙,备受世界人民的瞩目。

还有我国的故宫,它气势磅礴,精妙绝伦,据说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房屋呢。

悉尼歌剧院构思奇妙,造型独特,气势非凡,傲对碧空。)

(5)指导朗读第一节,你能读出金字塔这种气势吗?

4、看图再读全文,说说金字塔给你什么感觉?(宏伟而精巧)

5、默读课文,用直线划出表现宏伟的语句,用曲线划出表现精巧的句子

6、交流

(1)投影映示句子: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四十层高的摩天大厦”

a、用什么方法来说明胡夫金字塔很高?(列数字)

b、但146米究竟有多高呢?同学们想象得出吗?

c、边读边想,补充后的句子与前面出示的句子相比,好在哪里?

(用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把我们与遥远的金字塔拉近了距离,对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有了更深的了解)

(2)还有句子也用了这种方法,我们一起读一读,体会它的好处

(3)媒体出示: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连刀片都插不进去。

(4)指导朗读两句话

(5)你会用这种方法写句子吗?

媒体出示:东方明珠塔高约468米一头大象约六吨重

7、指导朗读第三节

8、建造金字塔是一项非常浩繁的工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法计算的,仅从古埃及人运石头、垒石块这两件事,就足以表现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清朗读第四节

三、小结课文

1、学了课文,你想说什么?

2、围绕着金字塔有许多神秘的传说,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

3、快速阅读资料

4、你还收集到哪些,小组交流

附神秘传说金字塔能

假如把一枚锈迹斑斑的金属币放进金字塔,不久,就会变得金光灿灿;假如把一杯鲜奶放进金字塔,24小时后取出,仍然鲜美清新;如果你头痛、牙痛,到金字塔去吧,一小时后,就会消肿止痛,如释重负;如果你神经衰弱,疲惫不堪,到金宇塔里去吧,几分钟或几小时后,你就会精神焕发,气力倍增。

当博维在金字塔参观时,发现一个罐子里面竟放着猫和老鼠的尸体。但尸体却未腐烂,这么说来,这些动物不就和木乃伊一样干透了吗?且墓室中岂不是具有能够使物质脱水之力吗?博维心想这种现象应该是和大金字塔的几何学图形有关,于是在返国后就立即用硬纸板做了一个底边0.9公尺的大金字塔的模型。并将其4个方位配合上东西南北的方向,再将猫的尸体放在与墓室相同,距底部1/3高度之处。结果他发现过了数日,猫的尸体竟然变成了木乃伊。

接着,他又用肉片及蛋等等加以实验,结果确认不论放入什么全都不会腐烂。于是他就发表了有关他对金字塔神力的研究结果。

原捷克斯洛伐克的一名无线电技师,放射学专家卡尔,德鲍尔得知博维在小型金字塔中做的实验后,于1940年开始亲自用木乃伊风干的方式对食品花朵和动物尸体进行试验。德鲍尔用三毫米厚的马粪纸,按胡夫金字塔的比例,做了几个30厘米高的模型,进行第一次实验。结果他惊讶地发现,放在模型内的牛肉、羊肉、鸡蛋、花朵、死青蛙、壁虎等果然变于而不腐。实验获得初步成功后,他就与博维通信,两人保持着经常的联系。

德鲍尔不断地试验,探讨模型内究竟存在什么能量。有一次,他将一把刮胡子刀片放在模型内,满以为它将变钝,但结果却相反,刀片变得更锋利,他用这把刀片刮了50次胡子。

一些科学家说,实验的结果表明,把肉食、蔬菜、水果、牛奶等放在金字塔模型内,可保持长期新鲜不腐。现在法国、意大利等国的一些乳制品公司已把这项实验成果运用于生产实践之中,采用金字塔形的塑料袋盛鲜牛奶。据说,比起其它的包装形式,金字塔形内的鲜牛奶存放时间最长。

把种子放在金字塔模型内,可加快出芽。断根的农作物栽在模型内的土壤里,可促其继续生长。金字塔形温室里的作物,生长快,产量高。有人建议,为提高葡萄的产量,增加它的含糖量,葡萄棚应搭成正方形,并使葡萄茎正对南北方向,以吸收更多的地磁。

把自来水放在金字塔模型内,24小时后取出,称之为“金字塔水”。这种水在塔里所获得的'能源被“禁钢”在水分子之中,它有着许多神奇的功效,可放入冰箱或其它潮湿的地方,长期贮藏,以备不时之需。用“金字塔水”泡茶、煮咖啡、冲牛奶、制作清凉饮料,昧更醇;用它烧莱、熬汤,比用普通水昧道更鲜美;每天喝杯“金字塔水”能健胃,助消化,医治神经紊乱;用它洗脸,可使皮肤娇嫩;它能消淤止痛,减轻关节炎患者的痛楚,甚至治好关节炎;它对医治粉刺、黑痣、鸡眼、痈疽、疣肿等皮肤病也有一定的疗效;用“金字塔水”浇灌农作物,可促进作物的茁壮生长,提高产量;用它浇果树、蔬菜和花木,水果和蔬菜的滋味更佳,鲜花尤为缤纷馥郁;摘下的鲜花如插在盛“金字塔水”的花瓶里,可推迟凋谢,延长观赏的时间。

但是,最奇妙、最引人入胜的莫过于对人体的试验了。金字塔模型成了治疗许多疾病的医疗器械和无形的灵丹妙药。假若你想在工作时消除久坐的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你可以在你办公室的座椅下面放一个小金字塔模型;如果你晚上失眠或睡觉不踏实,就请你在床下放置一个模型;要是你的孩子夜里哭闹,扰得全家不宁,你把他放人金字塔模型内,他会立即安然入睡;假如你患有头痛、牙痛等病痛,或者高血压、疲劳和其它不适,你最好进人金字塔模型稍坐片刻,或者睡上一觉。它能止痛、降压、恢复人体的青春活力、延年益寿,等等。

《金字塔》教案 篇4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2.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人

1,“举世闻名”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说埃及的金字塔是举世闻名的?(引导学生从外观、结构、建造等方面简单地加以叙述)

二、讲读第一段

1.轻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回答:

(1)“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在哪里?

(2)“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外观如何?

2.看图,品味文字。

“金黄色的沙漠”是埃及金字塔的背景,“巨大的角锥形”是金字塔的外观,“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展示了金字塔不凡的气势。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3.朗读课文第一段。

三、讲读第二段

l,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思考:

(1)金字塔的外形具有什么独特之处?

(2)以胡夫金字塔为例,作者具体写出了这一工程的哪些特点

2.指名回答金字塔的外形有什么独特之处。

(1)金字塔为什么叫“金字塔”?

(2)第2自然段写金字塔的外观是否和前面的“角锥形”一致?:

(3)朗读第2自然段的'第4、5两句话。

3.轻声朗读第3自然段,回答:胡夫金字塔具有哪些特点?

(1)胡夫金字塔外观上具有哪些特点?(高大、重)

(2)胡夫金字塔在结构上具有哪些特点?(平整、紧密)

4.理解重点句子,体会课文是怎样描写金字塔的外观宏伟与结构精巧的。

(1)投影映示句子:

①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②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

(2)指名读这两句话。

第①句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胡夫金字塔很高?(列数字)但146米究竟有多高呢?同学们想象得出吗?第②句也是如此,究竟是怎样的平整与紧密呢?我们看课文是怎样具体描述的。

(3)投影映示:

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这座金字塔高146多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________________。

(4)边读边想,补充后的句子与前面出示的句子相比,好在哪里?

(用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把我们与遥远的金字塔拉近了距离,对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有了更深的了解)

5.小结说明方法。

为了说明胡夫金字塔外形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作者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方法。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找出运用上述说明方法的句子。

指名读有关句子。

6.指导朗读第二段。

四、讲读第三段

1.默读课文第4、5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讨论回答这一段中的两个设问句。

(1)投影映示,指读两个设问句。

①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②开始砌金字塔了,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

(2)轻声读课文,回答上述两个问句。

(3)朗读课文第4、5自然段。

3.小结。

建造金字塔是一项非常浩繁的工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法言表的,仅从古埃及人运石头、垒石块这两件事,就足以表现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

板书设计:

外观

12埃及的金字塔结构

建造

文献摘录: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的一种方锥形建筑物,是奴隶制帝王的墓。古埃及的金字塔以古王国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大,这座塔坐落在开罗近郊的吉萨,约建于公元前27世纪,塔基方形,每边长约232米。塔内有甬道、石阶、墓室等。胡夫金字的近处有“法老”哈夫拉的金字塔和他所建的大斯芬克斯石雕像古美洲也建有金字塔,塔身为阶梯形,塔顶有庙宇,是一种宗教建筑。

《金字塔》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语言文字,体会金字塔工程雄伟、精巧的特点

2、学习作者描写的方法,尝试练笔

3、引导从课文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深入语言文字,体会金字塔的雄伟精巧,感受埃及人民的勤劳智慧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一位新朋友——导游阿里,今天我们要跟随他去游览古老神秘的埃及大地,扑朔迷离的金字塔建筑。(出示课件)

同学们,你们已经初步领略了这神秘的金字塔,那今天就让我们和阿里一起走进埃及的金字塔,探索一下金字塔的奥秘吧!(板书:埃及的金字塔)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通过刚才我们读课文,已经对金字塔有了初步的了解,你能挑一点给老师们介绍一下吗?

生: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因为它的轮廓有点像汉字的“金”,所以称它为金字塔。从这儿我知道了埃及金字塔名字的来源,还跟我们的汉字有关呢!

生:我觉得埃及的金字塔非常高。你看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从这些数字里可以看出埃及金字塔非常的高。师:你读得可真仔细,观察相当敏锐!

生:你们知道吗?埃及的金字塔其实就是法老死后的坟墓。

……

师:同学们读书可真认真、仔细!相信你们对埃及的金字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

过渡:同学们,我们对于金字塔都有太多的问题,太多的疑惑,在如此庞大的工程面前,我们只有感觉自己的渺小。要是让你来到埃及金字塔前面,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呢?

三、精读指导

(一)地理位置及概貌

看来,——同学是一名地理爱好者,金字塔到底是在哪里呢?他的概貌又是怎么样呢!让我们和阿里一起去看看吧!

1、指名读(要求:其它的同学考虑它的地理位置和概貌,并用——划下关键词)

2、指名回答

3、课件出示 概貌:金黄色 巨大 角锥形建筑 巍然屹立 傲对碧空(高耸入云)

地理位置:埃及 沙漠中

4、体会遣词造句准确,简练

5、观看课件,朗读本段

(二)历史形成过程

金字塔到底是做什么用的阿?老师也很奇怪?同学们有没有知道的呢?谁能从科文中找到答案?

1、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历史形成过程

2、指名回答

(三)外观和结构特征

金字塔一直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他有什么样的魅力令人们如此着迷?他的结构和外观到底有什么样的特征呢?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用笔划出表示奇特征的句子

2、指名说

3、用简练的的语言概括出金字塔的特点(气势宏伟 结构精巧)

4、再读读本段,小组交流从本段中你学到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练习:如:埃及金字塔很高。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我们学校的阶梯教室很大。

我们学校的阶梯教室很大,相当于

(四)建造过程

如此巨大的工程到底是怎样建设成的呢?我请同学们仔细读书,看看有没有同学能告诉我整个建造的过程。

1、自读课文,准备复述

2、根据课件,展示建塔过程

四、提高升华,揭示主题

同学们,浩瀚的沙漠中,寸草不生,人连生存都不容易。但是在埃及却树立起了这一座座气势宏伟,结构精巧的金字塔。站在这巧夺天工的金字塔面前,不知你有什么样的感想!那么就请你表达出来吧!

1、指名说

2、齐读自然段六

同学们,阿里导游下一次想来中国玩,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有很多的名胜古迹,如果让你当导游,你会向他介绍什么地方呢?

1、指名说(2—3个)教师相机指导。

五、总结全文

同学们,埃及金字塔是由能工巧匠们的智慧和血汗筑建起来的,他是这样宏伟壮观,他是这样巧妙精细,最后让我们怀着对埃及人民的敬佩之情重新品味这象征着埃及的金字塔吧!

《金字塔》教案 篇6

埃及博物馆

埃及博物馆是个世界级的重量博物馆,收藏多达十万件,其中的文物展品多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博物馆一楼展示大件物品,按年代顺时针方向排列,重要作品有由吉萨运来的孟卡拉王三人组雕像,及亚历山大大帝时代的绘画雕塑。二楼的重点展品是图坦卡门、海特菲莉斯陵墓出土文物的东北艺廊。图坦卡蒙是最具传奇性的法老王,九岁即位、十八岁便驾崩,这里展示有他的黄金面具,还有四具镀金木质神龛,内层套着金质的棺木;楼上精品展示柜里有象牙、镀金或黑石制成的小型雕像。

尼罗河

全长6700公里,长度为世界第一,水量为世界第二。尼罗河谷和三角洲是埃及文化的摇篮,也是世界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埃及境内长度为1530公里,两岸形成3-16公里宽的河谷,到开罗后分成两条支流,流入地中海,这两条支流形成了尼罗河三角洲,面积24000平方公里,是埃及人口最稠密、最富饶的地区,人口占全国总数的99%,可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埃及水源几乎完全来自尼罗河。尼罗河上有许多游船,其中仿法老时期船只修造的又名法老船,夜晚法老船泛舟河上,可观看两岸旖旎风光,船上有著名的东方舞表演。

吉萨金字塔区

埃及境内共有八十多座金字塔,其中以吉萨地区最有名。这里有三座大型金字塔、人面狮身像及许多小金字塔组成。最大的一座是胡夫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景之一。卡夫金字塔比胡夫金字塔小,但因地基较高、顶端保持得较完整,所以乍看之下好像较大。最小的一座是孟卡拉金字塔;胡夫、卡夫尔及孟卡拉三位法老王是祖孙三代,孟卡拉体恤百姓的辛苦,金字塔建得特别小,但建筑较华丽。

胡夫金字塔后有一座太阳船博物馆,太阳船可能是运送法老王木乃伊的交通工具,虽值一看但门票最贵。胡夫金字塔东边有三座高20公尺的小金字塔,是胡夫妻子及妹妹的墓地。

孟卡拉金字塔东面山坡下500公尺处就是斯芬克斯人面狮身像,是过去王权的象征。吉萨区著名的`夜晚声光秀就在人面狮身像正面举行,是欣赏金字塔的另一种方式。

度假胜地——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港是埃及最大的海港,也是地中海岸的度假胜地、历史古城。亚历山大于西元前332年建城,因为终年气候温和,是埃及的夏都;在托勒密王朝时人文荟萃,是孕育各类学者及文学家的摇篮。亚历山大港的古迹不少,但大多已不复旧观,所以不妨带着度假的心情前来:参观古迹外也可欣赏海景、品尝海鲜及逛街购物。

亚历山大的灯塔是世界七大奇景之一,遗址在法罗斯岛东端。灯塔巧妙的设计原理至今都还是个谜,十一世纪时遭战争及地震破坏而荡然无存,只有碉堡西北角的石材中,还混杂些许当年灯塔的碎石。

庞贝柱又称骑士之柱,是个高27公尺的粉红色亚斯文花岗岩石柱,建于西元297年。原是为纪念戴奥克雷轩皇帝,后来却成为航海者的指标。从庞贝柱后方步行约10分钟,就是空修卡发墓窖。自罗马时期起就是埃及最大的墓地,可溯至西元一至二世纪。墓分三层,有融合希腊及罗马美术风格的华丽浮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入门处四个紫色花岗岩的精美石棺。由王宫出口右转,便是通往犹太区的曲折小弄堂,吊挂在阳台上或铁窗上五颜六色的小花一路伴你随行,小酒馆、小饭馆和咖啡屋摆设的可爱优雅。

《金字塔》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抓住关键词宏伟、精巧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字塔的魅力,以及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懂得尊重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

2、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举例、比较、数字等),体会其妙处。

3、用几种说明的方法试着整理关于长城的资料,写一段话介绍长城。

课前准备:

课件 关于长城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谈话: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继续走近埃及的金字塔,感受它的无穷魅力。

二、 展示图片,温故知新:

(课件演示)看到这一组图片,联系上节课学的内容,你能用书中的两个词告诉老师金字塔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了吗?(宏伟 精巧)

三、 走进课文,自主感知:

(课件出示)默读课文,用划出文中写金字塔宏伟的句子,用~~划出写金字塔精巧的句子。再读读所划的句子,体会体会。(师巡视)

四、 讨论交流,精读细悟:

(一)感受宏伟

1、同学们,从哪儿可以看出金字塔的宏伟呀?(巍然屹立 傲对碧空)

不错,远望金字塔,它气势非凡,令人难忘!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

2、对,它规模宏大!

3、让我们聚焦其中最大的一座胡夫金字塔,作者只选它来写,让我们由一斑窥全豹,此处采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板书:举例说明)。胡夫金字塔宏伟吗?表现在哪儿?(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课件出示)

4、老师把句子摘下来了,我们再读一读,哪些词语跃入了你的眼帘,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146米多 40层 1千米)(在课件上将数字显示为红色的)

5、你见过摩天大厦吗?(上海等大城市有)

6、我们高邮乃小地方,难见到。不过近几年也建起了几座大厦,如人民医院新建的大楼好象有10层,我们感觉挺高。金字塔有多高?跟它比比看。(有它4座叠起来那么高,太高啦!)这里用146米多 、 40层具体数字及与我们熟悉的事物摩天大厦来比较,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它的高(板书:数字说明 比较说明)

7、1千米有多长呢?去过体育场吧,那儿的环行跑道一周长400米,算算看。(绕塔一周,差不多要绕体育场2圈半)这个数字又说明了什么?(塔底座宽大)

8、下面两句又是怎样显示金字塔的宏伟的?(230万用石之多 2.5吨石块之重)

9、230万块石头有多少呢?(有人估计,将石头铺成三分之一米宽的路,可绕地球一周)

10、三分之一米大约有老师讲台的1/3宽(比画一下)

11、需要60万个车皮又是什么概念?估计一个车皮有我们一个教室大。

12、看了这些数字,读读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

13、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它的宏伟气势和你的感叹表现出来吗?试一 试(相机点评,个别读,齐读,男女生赛一赛)

14、你觉得还可以从哪儿看出它的宏伟?(从建造过程看出,工程浩大,动用人力、牲多畜)

(读书中有关的句子)

要知道当时可没有汽车、起重机等机械,全靠人力!

(二)感受精巧

1、从哪儿看出它结构的精巧?

出示句子: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2、这句话写出了什么?(砌合得很紧密)跟这句比较一下。

出示句子: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

3、读这两个句子,哪个更好?为什么?

4、几千年过去了具体写出了石块的平整、砌合的紧密,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仍几乎没缝隙!据资料记载,当时没有用石灰等任何粘合材料呀,你不惊叹吗?读出你的感受。

出示句子:

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数字变色)

5、你透过这两个数字又感到了什么?(人力多,时间久,工程浩大)

一座金字塔工程就那么浩繁,何况70多座呢?埃及的法老为了给自己造一座死后的永久的住所,不惜一切代价,金字塔浸透着奴隶们的血泪和汗水。

6、有人要问,这么宏伟、精巧的金字塔是怎么建造起来的?读第四小节中的`句子。(古埃及人不仅用手和肩,还用聪明的大脑想出科学的方法,尽管工程是浩大的)

开始砌金字塔了,当时没有起重机,又是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头垒起来的?读句子,再对着图比画一下(课件出示金字塔的图片)

(三)拓展延伸

1、金字塔是不是这样建成的呢?至今还只是一种推测,课前老师请你查资料了,关于它的建造,有哪些说法?

2、不管金字塔是如何建成的,它作为世界上的奇迹已矗立在起伏的沙漠中四五千年了,提到埃及,人们自然想到金字塔,它是埃及的象征,想到金字塔,人们自然会想到建造金字塔的劳动人民。金字塔,它是一座丰碑,一座屹立在世界人民心中的不朽的丰碑!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例如对埃及金字塔、对奴隶们、对法老们

4、埃及,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不仅仅有金字塔,课后,老师建议你再查资料,了解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五、 尝试运用几种说明的方法:

六、 说到埃及的金字塔,我自然想到了也被誉为世界奇迹的万里长城。拿出老师发给你的资料读一读,你能根据资料的内容,用上今天学到的几种说明方法写一段介绍长城的文字吗?(找几个人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埃及的金字塔

宏伟 精巧

埃及的象征

智慧的结晶

《金字塔》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了解两篇短文介绍金字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学习烘托、渲染的表达手法,借助课文内容大胆推测金字塔的建成方式。

3、搜集资料,用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两篇短文介绍金字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借助课文内容大胆推测金字塔的建成方式。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它的探索,然而至今仍是谜团重重,今天就让给我们一起做一回小研究员,走进金字塔,了解金字塔,好吗?

2、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说说你对金字塔有哪些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2、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正音,全班齐读。

3、交流不懂的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或利用工具书弄清楚意思。

4、思考:文章的体裁有什么不同?

(《金字塔》一课由两篇短文组成,第一篇为穆青的《金字塔夕照》。第二篇则是一则非连续性文本,这两篇文章风格迥异,互为印证,又构成了一组非连续性文本。)

5、《金字塔夕照》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主要描写了夕阳下金字塔的雄浑之美以及作者由此引发的万千思绪。)

6、《不可思议的金字塔》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主要以“胡夫金字塔”为例,介绍了金字塔建筑年代的久远、外观的雄伟以及精湛的工艺、巧妙的设计,还对古埃及悠久的文明成就作了简要的补充。)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带着问题思考,朗读课文,思考:两篇短文介绍金字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金字塔夕照》既是一篇典型的风貌通讯,又是一篇独具匠心、极具意境之美的'散文;《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则是非连续性文本,为多元的文本形式,即文字描述、数据、图画和示意图、批注等不连续成篇。)

2、“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在文中用“”画出描写“金色”的句子,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就像是用纯金铸成的。”“三座金山”“金色的光源”等。作者不厌其烦的,反复地渲染、烘托金色,用这样文学化的表达方式塑造一幅瑰丽的,宏阔的画卷。)

3、说说《金字塔夕照》这篇文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学生自由读《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找出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5、说说金字塔不可思议表现在哪儿。引导学生在散落的图标、示意图,批注,还有文字描述的信息中,进行归纳和梳理,形成一个有条理的回答。

6、读懂课文内容,借助文中的批注,进行大胆的想象和猜测。

(1)第一个批注:为什么在这几千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出现更高的建筑呢?

明确:文本里说,金字塔是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成的,直到1889年,地球上才有了跟金字塔在高度上可以媲美的埃菲尔铁塔。在这长达四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居然没有一个建筑的高度能够跟金字塔相媲美,文明的发展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一个断层呢。从这一个批注中,学生很可能就会想到,当时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说不定就是有外星人,有远远超越当时人类文明成就的存在,可以这么想。在后面的内容,讲的是当时的古埃及所取得的文明成就,讲他的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的发展,讲金字塔周围还有类似的文明成就的存在,好像又在暗示我们,其实,在当时古埃及人有能力建成这样的金字塔。)

(2)第二个批注:当时的人们是怎么修建金字塔的呢?

明确:古埃及人动用了无数的人力,利用木筏顺着尼罗河,远从一千多公里外的地方将石头搬运过来。

(3)小组探寻、想象、猜测,交流其他批注中提出的疑问,再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可以根据文本语言描述的内容和阅读批注的展开自己的推测和想象,学生的想象,结果和内容虽然丰富多彩,但大的方向应该就是这两种可能。一个是埃及人自己的成就,另外一个可能就是非人类所为。

师小结:语文的教学在这里我们不需要去追求一个标准的答案,因为关于金字塔是怎么建成的,至今科学家也没有给出一个科学说法,我们的任务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文本学习,激发学生探究欲,把想象的火花给点燃,让它充满一个又一个无尽的思考,一个又一个大胆的推测。

四、拓展延伸

1、说说《金字塔夕照》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这两篇短文哪些内容是相互印证的。

2、如果你和爸爸妈妈打算一起去金字塔游玩,你会如何介绍金字塔呢?(提示:可以搜集资料;融入你对金字塔的了解;将两篇课文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讲解。)

五、总结归纳

今天所学的这两篇短文,风格迥异,互为印证,共同构成了一组非连续性文本,让我们对金字塔这一世界奇迹有了更为全面、丰富的了解。

[教学板书]

金字塔

金字塔夕照:烘托、渲染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归纳和梳理

推测和想象

[教学反思]

非连续性文本,这是第一次出现在小学语文教科书当中的比较新鲜的短文样式,课文由多元的文本形式,即文字描述、数据、图表和示意图、批注等不连续成篇,这是其他文本可能都不具备的特点。基于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利用文本的多元化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梳理“金字塔不可思议在哪?”并结合文本中的批注,来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与推测,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探知欲。一言以蔽之,这是一堂非常生动的课堂,达到了我预期的教学目标。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