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社会公德演讲稿(精选7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社会公德演讲稿 篇1
各位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要讲的题目是:社会的公共道德。
社会公共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等。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公共道德,我想起了我们学校师生对乡中学的对口扶贫行动,资助贫困的同龄人完成学业,这不正是良好的社会公德的体现么? 再看一个外国的例子。 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社会公德的体现么?
我这里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道德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道德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道德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一个社会的公共道德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道德,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清朝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公德的历史教训。 公共道德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道德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吗?不会!个人道德修养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必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道德修养。
人的道德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道德的基础。 而一个社会的道德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道德。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地冲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
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要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也是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
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社会公德演讲稿 篇2
尊敬的评委:
大家好!
我是武汉市食品化妆品监督所的一名监督员,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参加今天的演讲活动,讲一讲自己对公德心的理解。我演讲的主题是“公德在我心,点滴在于行”。说实话,在此之前我自己对公德的理解还不是很清楚,因为要参加演讲,就去向专家请教。专家说,公德就是社会的公共道德。讲究公德,就是要完善自己个人道德,还要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见到我还不太理解,专家说,公德是一个既大又很小、既抽象又很具体的事情,大到见义勇为和歹徒做斗争的英雄事迹,小到给人让路、甚至是不随地吐痰这些非常不起眼的事情。她说:有一次,俄国十月革命的列宁从楼上下来,正碰见一个女工人端着一盆水上楼。楼梯很窄,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退到一边让路。列宁说:“你端着东西,我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先上楼。这是一个遵守社会公德的正面典型。接着又说:在清朝的时候,一个中国大官李鸿章到俄国访问,在公开场合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到处宣扬、嘲笑,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公德的历史教训。我这下彻底明白了,一个小小的举动,能够反映一个社会的公共道德水平,能够看出一个国家的文明水准。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道德,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还会影响国家名誉。这不禁让我又联想起,有些人在马路上到处丢弃饭盒、饮料瓶,还有一些人随口骂出的脏话,这些举动真让人脸红!
我记起以前看过的一个公益广告:广告中,一个废弃的易拉罐,象一个足球一样,被路过的人踢来踢去,还配有足球解说词:正踢、侧踢,长传、短传最后被一个男孩子凌空抽射,打中一个女孩子的脑袋后落在地上,女孩子弯腰捡起来,把它轻轻丢进垃圾箱里,解说员大叫一声“球进了!”然后就是一片欢呼。现在我才真正明白,公德是我们身边时时刻刻在发生的事,包括了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保护环境等等很多方面的文明行为,讲究公德就是要把公德当成自己真心去做的事情就是要象前面说的那个女孩子一样,用自己时时刻刻、点点滴滴行动去体现的事,而不是喊口号、做样子,说一套、做一套的表面文章。在座的各位不知你们是不是和我一样,明白了公德是什么,明白了怎么用我们的点滴行动去维护好我们中华民族的公德?但是我相信,我们会真正明白的;我相信,我们会努力做到的;我相信,我们会做的更好的!所以,我倡议:公德在我心,点滴在行动!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开门开窗,轻手轻脚;爱护花草,小心翼翼;随手关灯,节约每一度电;拧紧龙头,节约每一滴水;捡起地上的纸屑,保持环境卫生让我们用自己的文明行为,精心呵护我们大武汉的文明、卫生,细心爱护我们的'美丽家园,用心维护我们中国人的公共道德,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得更加完善、更加光大!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社会公德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
这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弘扬社会公德,做合格公民》。
社会公德,古人将其归结为忠、孝、义、仁、礼、智、信等。这种公德在中华几千年的礼貌进程中不断延续发展,始终是社会发展的基本伦理。它不曾被历史长河的滚滚巨浪所淹灭,正证明了社会公德是维系社会和和谐的基本保障。
请大家设想一下,当传统好处上的社会公德进一步发展,使“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成为现实;全体公民用心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发展人道主义精神,助人为乐、救死扶伤、见义勇为这样的社会将会是多么和谐多么安定阿!
这天,我们所要重建的社会公德,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同时,时代发展的进程又赋予了它新的内涵。这个新的内涵就是要求每个公民都务必承担起与公民权利相对应的公民职责和义务。
每个公民都是家庭的一员,企业的一员、社会的一员,一方面责骂社会公德世风日下,一方面又自我侵蚀社会公德,社会怎能和谐社会公德何日能重建每个公民只有从自身做起,承担起家庭、职业和社会的职责,家庭氛围、职业环境和社会秩序才会好转,我们才能算是合格的公民。
老师们、同学们,此刻,一座座现代化大厦拔地而起,祖国的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社会公德这座大厦也要长高长大,成为支撑现代礼貌道德的基础。我们只有弘扬社会公德,做合格的公民,才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
社会公德演讲稿 篇4
各位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进入了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这也意味着我们将不再孤单。
为了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处理好人际关系,我们务必遵守社会公德。什么是社会公德那我认为,社会公德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社会公德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我们的行为。只有遵守社会公德的人,才会被人们所尊重。那些违反社会公德人,将被人们所不齿。社会公德的资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历史的演变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为了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处理好人际关系,我们务必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什么是个人修养呢我认为,个人修养就是个体在心灵深处进行的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个人修养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我们的行为。只有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的人,才会被人们所尊重。当然,个人修养的资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实践活动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关于个人修养的讨论和研究,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古人以前提出过“修身养性”,此刻我国也把思想品德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这些传统美德深深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当然,我们也应当用与时俱进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公德,比如在当今社会,保护环境就应当成为每一个人的必修课。
环境保护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是现如今却成为我们国家的头等大事。不可否认,环境保护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的工程,关系着千千万万人的命运,所以,这也需要所有人的配合与努力。我们明白,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已经存在了几十亿年,但是它十分脆弱,此刻更是受到各种灾难的威胁:水污染、空气污染、江河断流等等。看看98年的洪水和去年的海啸吧,我们就会明白,地球其实已经千疮百孔。如果有那么一天,地球不堪重负,我们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呢毫无疑问,我们别无选取,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作为地球上的一员,我们不能仅仅担忧和抱怨,而务必加紧行动,像爱护我们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地球。那么我们就应怎样做呢
首先,我们就应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的用品: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牙刷等等。虽然这些物品给我们带来了短暂的便利,却使生态环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其次,我们应当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具体来说就是,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乱扔垃圾,同时注意回收和循环再利用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透支我们有限的资源,才不会给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后代留下遗憾。
然后,我们应当学会保护动物,保护植物,与其他生物和平相处。因为,其他生物也是地球上巨大生物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缺少了它们,我们的生活也将受到影响!
所以,在那里,我要呼吁,爱护地球,爱护环境吧。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而且也就应是社会公德或者个人修养的必修课。只有爱护环境,才会被人们所尊重;否则就会被人们所唾弃,成为历史的罪人!
社会公德演讲稿 篇5
各位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师者授知、解惑,榜样,众多。
师者仰仗于人也,为师之道,以无过错,无缺陷为上。
师者乃人之表率。这些都是老祖宗对师的解释,作为人类智慧文明的传播者,这份行业的人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代教育顺应时代,改革创新,这其中教师尤为重要。拥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渊博的专业知识,广阔的文化视野等成为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当然这也是一直以来对这一人群的考核点。
作为一名新进入行的教师一份子,我深谙这一点,知道为师不易,所以我努力层层修炼,没有精妙速成秘籍,仅带一颗本心,整装出发,行进在教师历练的道路上。
这条路坎坷崎岖,却又风光旖旎,我让自己放平心态、常怀感恩,学着感动。修行心性,首先养德。这是为人的重要素养,更是为师的首要要求,所谓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或成或败,往往就在一线之间。良好的德行,散发出美好的气息,同时传播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教师立德,其实就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让他们得到心灵的熏陶,良好品行的养成,这是他们学习中最关键的一点,为人,做事,处理人际关系所必须的。乐观、宽容、善良,这些是我想给予学生的,可这些不是语言教育可以达到的,需要用每一次行动,每一次微笑,每一次关爱打动他们,影响他们、感染他们,教养他们。此乃教师修行第一关,我一直在磨砺中思考着。
拥有良善的品行,是令他人亲近的关键。要让自己更优秀,就需要金玉其内,内外兼修。没有充足的知识,是无法做好教育工作的。教师,教书育人,传播人类优秀文化,促进文明发展。在这一点上,我让自己努力进步,且不敷衍、不较真,不苛求。学生的能力素质不同,依据他们的个体情况给予适当的教育,在我看来比强塞式的教学更顺应和符合学生自身认识事物的规律及特点。人类文明发展到今,智慧进步,人一生能学到的东西,仅仅是九牛一毛。那教学生什么,如何去教,是我在教学工作思考的重点。我想人们生活在社会上,可以耳濡目染学到很多东西,同时也会受到一些杂乱事物的影响,而学习就是思考那些好的,剔除不好的,就是深入自己明白的,领悟自己不懂得。这样就可以让自己更好的生活在社会上,人也会明朗进步。在教育学生时,我也在不断学习,学着如何更好地教育他们,如何教好他们。我想这也会成为我教师职业工作中一直要做下去的事情,没有停息。教师修炼第二关,如何育人,此关不易,需杂糅并进,融会贯通,且心思沉静,方能有所成。我让自己如海绵,吸收外界一切有益的养分,提升自己,努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每一个孩子都是降落人间的天使,不论智力的程度如何,他们都是一样的,一样的美好而纯净,一样需要关爱和鼓励。鼓励着他们站立,奔跑,前进。作为一名教师,我让自己去看到他们优秀的一面,他们努力的一面,他们认真的一面。我开始感动着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感动着他们的欢声笑语,感动着他们见面时那一声“老师好”。所以我喜欢我的这份工作,在学生学习的时候,我也发现了自己思考下的进步和提升。也许新时代教师的形象,就是在点滴地感动和静心思考时形成的,让作为教师的自己美好,更让学生们喜欢。我们需要进步的自己,学生们需要进步的教师给予的进步意识和思想,当代教育更需要进步的我们。
立德育人,教师修行的方向与目的,不易却也不难,只关乎自己如何去对待,我把它当成是一种神圣的修炼,无止无休,无怨无悔,只因我想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懂得自己需要什么,并清楚自己要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去做的人,我也一样,持着一颗本心,在工作中感动,感动下教书,努力让学生们的心灵去理解真实。
修炼为师,我还有很长的路程要跋涉。蝴蝶越过沧海方知彼岸清丽,我一直向往着那片美丽,同时,我会一直挥洒热情,在春时寻求锦幛繁花。
社会公德演讲稿 篇6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要讲的话题是《维护社会公德·共建和谐社会》。
十天前,广东佛山发生了一桩车祸,一个两岁的小女孩悦悦被反复碾压,以至抢救无效死亡。这个事故在社会上引起了国人的震惊,甚至也引起领导人的重视,并且引发了一场社会道德大讨论。可能大家觉得奇怪吧,在当今社会,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特大的交通事故也不少见,压死一个小孩何足大惊小怪呢?或许大家已从报刊、电视上知道其中缘故了——在短短的几分钟里,先后有18个人从小孩附近经过,可是却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把小女孩送院或报警。应该说,作为司机,当然不是故意碾压小女孩的,问题是司机知不知道压到了人而没有停车施救,更主要的是那么多的路人,难道就没有一个发现么?社会上就是针对这种见死不救的道德泯灭的现象展开讨论的。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何会有这么冷漠的人群存在,原因当然是多样的,这些我们权且不去考究。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必须让同学们知道,每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有两个方面是必须遵循的:一是法律法规;一是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是制订的,社会公德是约定俗成的。违反法律法规,会受到制裁,违反社会公德,则受到谴责。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里面既有校规校纪,同样也存在着社会公德的成分,例如,破坏公物、在上课的时候捣乱,这当然违反了学校纪律,是要受到处理的,但你影响了别人的学习,使他们不能达到求知的目的,则是没有良心、没有道德的表现。对这种歪风邪气,每一个有良知、有正义感的人都应该给予提醒,甚至谴责。这既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表现,也是对同学给予帮助的行为。前个星期,702班有个别男同学,在上课的时候借故捣乱课堂纪律,没有一位学生站起来与老师一道维护课堂秩序,相反,倒是有几位男同学跟风起哄,不仅那节课耽搁了,甚至把老师气到表示不再到他们班上课。学校当然不会容许这种现象的存在,几位学生受到严肃的批评,被责令请来家长。当然,到这地步,他们是醒悟了,表示向老师道歉,还必须在班里做检讨。再比如说,有个别同学出于某些原因,在墙壁上乱涂乱画,甚至写骂人的话,这样的行为也是不道德的。你把人家好端端的墙壁搞脏了,人家主人会同意吗?被你骂的人知道了会同意吗?肯定不会同意的!其实呀,你是自己在找骂,甚至找打。这样一来,社会肯定多了不和谐因素了。
同学们,社会公德跟法律法规一样,都是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的的。只有遵守、维护社会公德,才能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谢谢大家!
社会公德演讲稿 篇7
各位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价位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质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要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首先要做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一、热爱祖国
“爱国主义”它是一种崇高的思想。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祖国都理当真挚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之情。但是,热爱祖国不仅是一种思想,同时意味着一种责任,不应该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付之相应的行动。我们每个人都是祖国的一员,国家是一个大家庭。当你随便扔掉一块馒头,毫不心疼地浪费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的时候,请认真的想一想吧!它不只关系到你一个人,他还关系着整个国家。我们应从小事做起,我们作为一个小学生,热爱祖国还要从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班集体做起。建设中华要从身边的事做起,关心班级体,为班级体做好事。如果我们班的同学齐心协力,热爱班集体,关心班级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班集体就会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集体。如果同学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想着为集体争光,齐心协力,我们班将是一个特别优秀的集体,老师不会再会因为我们生气,而会为我们骄傲。如果我们把这种拼劲用在学习上,那我们班的学习成绩也会是第一名。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像爱集体一样热爱我们的祖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了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切,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职责,只要全国人民齐心协力,热爱祖国、建设祖国,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更加强大,才能不受外人的欺负、歧视。
二、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全人类社会为维系正常生活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文明礼貌既反映着一个人内在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外修养,也体现着他是否尊重人、关心人、懂得人际交往的艺术。
三、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是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公共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直接体现。都是社会的人,都不能脱离他人的帮助而存在,也不能脱离他人的关心而生活。助人为乐,是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和利益基础上的。在闻名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途中,有许多战士把仅有的粮食、药品,甚至生存的希望让给了战友,而把饥饿、苦难和死亡的威胁留给了自己。这就是因为红军战士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在关键时刻帮助别人,是的,古代有英雄的劫富济贫,当代有雷锋精神的出现。再看一看我们现在。我们这一代是独生子女的时代。在座的不少同学是独生子女。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虽然有着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等优点。但是也暴露出一些缺点,如自私、以个人为中心等等。要改正一个群体的缺点是不容易的事。而提倡助人为乐、热心公益却可以很好地加强当代独生子女自立、合作精神,弥补自私这一缺点。我们从各个乡镇来,走到同一个学校来,走到同一个班来。我们都有共同的理想。而你助人为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走进教室,随手关门,将呼呼的寒风挡在门外。当你走过卫生角,随手捡起掉在地上的纸屑。当你经过讲台,随手将零乱的讲台整理好。当你穿过马路,扶起一位摔倒的小男孩,安慰他不要哭泣。这一些平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都是助人为乐的表现。亲爱的同学,当你身陷困难时,你是否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你肯定会的。同样,当别人身陷困难时,我们也要助人一臂之力。庆幸的事,现在我们的身边已悄悄地涌起助人为乐的热潮。扶弱助残,春蕾计划,希望工程,甚至有许多同学也参加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等。这些都让我们惊喜地发现,雷锋精神不但没有消失,而且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在我们周围蓬勃地发扬光大起来。生活本身是酸甜苦辣的。但做人的情操和理念却是自己可以牢牢把握的。亲爱的同学们,请不要再犹豫,伸出你的友爱之手,助人并且以之为乐,世界将因你而更加美丽!
四、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爱护公物是公民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它寻求公民要关心、爱护和保护国家财产,同一切破坏公共财物的行为作斗争,同一切浪费公共财物的行为作斗争。
保护环境是公民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保护环境,不仅仅是批讲究公卫生、美化个人生活环境等,还包括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能源等广泛内容。
五、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的最基本要求。对一个公民来说,是不自觉强制维护公共场所的秩序,纪律观念强不强,法制意识强不强,体现着他的精神道德岁月。遵纪守法同时也是保证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关心体贴他人,在他人急需的时候,能主动热情地给予帮助和照顾,急人之急,帮人之苦,忧人之忧,救人之危,以帮助别人为快乐,这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高尚行为。
1、自我带头,推广法律。我认为应该向我身边的人宣传法律,多听听到的法律的讲座,多收看、多收集法律资料,充分懂法、遵法。也可以组成假日小队在双休日进行法律宣传,或在布告栏上张贴“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的倡议书。让所有对法律见识浅薄的人了解法律,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2、不做违法事,不学恶风习。我们应该在学校里学习好扎实的基础,并在课外掌握一技之长。不做不文明、不道德的事。一个人做还是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有的有益于光的群众,一贯有益于青年,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艰难的。因此,我们从小就应该做好事,使记忆里的坏事没有藏身之处。常年坚持,就不会学习到恶风气,不会作出触犯法律的种种恶行为。
3、不仅自己不违法,更要劝慰他人不触犯法律。在自己的身边的人,都有可能在一个人生的转折点,在以霎时间作出无知的行为。我们看到坏人坏事,应勇敢地站出来劝阻他们,也更应该站出来与邪恶作斗争,决不能明哲保身,听之任之或避开了事,更不能姑息养奸。
让我们行动起来,争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同学们,做为一名小学生,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繁荣昌盛要靠我们将来去创造。时代已向我们少年儿童提出了挑战,政府已经向我们提出了倡议。我们要迎接挑战,响应倡议,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要从小养成在家庭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在社会要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在学校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在社区和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在独处时要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立、勇于创新的合格的小公民。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向我们的先人学习,向雷锋叔叔和王超同学学习,把合格小公民的五项内容作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人人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为祖国美好的未来一起努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