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大道资历尚浅,但假如它会说话,洛阳道路界那些历经百年风雨的老前辈定会捋着胡须颔首赞叹:后生可畏啊!
最初,牡丹大道的长度仅有几公里。如同贪长的小孩儿,他伸伸胳膊蹬蹬腿,便噌噌地长个子,向西,延伸到了文仲大道;向东,眼看就要连接龙门大道了。未来,很可能他的个子还要再长。
机动车道中间纵贯东西、宽数米的景观渠,注定了牡丹大道的卓尔不群。渠的两岸,绿化带土壤肥沃,适宜植树种花。垂柳、红叶李、樱花,冬青、牡丹、芍药,高低错落,看上去绝不单调。渠水一年四季不起波浪,清澈中含着几分绿,映着天上的云朵,也被朝霞夕晖染得斑斓。渠里住着鱼虾。初夏时节走在渠边,能听见呱呱的蛙鸣,虽然不一定找得到青蛙的身影,却会惹起心底最柔软的乡愁。
人行道边也有绿化带。有的路段,绿化带升级成小游园,有树,有花,有造型别致的亭,有小路蜿蜒。
前些年,我家的店开在关林市场,我在店里帮忙。春日午后,我最喜欢去牡丹大道散步。阳光暖暖,花香阵阵,多少凡尘琐事,便一律被抛于脑后。今年年初,我上班的地方搬到了泉舜西边的尚德苑,牡丹大道成了我上下班的必经之路。
早晚两次,我行走在牡丹大道上。早上时间紧,多是乘车,下班后就从容了,最宜走路回家。五十分钟的步行路程其实不算远,既欣赏了沿途风景,又锻炼了身体,可谓一举两得。
牡丹大道最美的季节是春天。只需几场暖风,景观渠边,垂柳绿了,红叶李红了,樱花也粉粉白白,压低了枝头。再等上几日,牡丹也闪亮登场,紫的、白的、粉的、红的,甚至还有罕见的豆绿色,硕大的花朵连片成阵,很有气势。沿着渠边的小路回家,根本迈不开大步:要看花儿艳艳开,得听鸟儿脆脆唱,还要拍照发朋友圈“炫富”,更要表面谦逊、内心骄傲地回应外地赏花客的赞叹,实在是忙呢。
人行道边,风光独好。它不以牡丹见长,却把一树树的碧桃、樱花、海棠、丁香沿路铺排开来,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微风一吹,便有几朵花像蝴蝶从眼前舞过,飘飘摇摇,落在青灰色地砖铺砌的路上。走在这里,脚步会不知不觉急切起来,看着一棵棵开满鲜花的树从眼前快速闪过,身姿也随之轻盈,似乎变成了花儿一朵。
牡丹大道的魅力在于颜值,更在于气质。它是现代的,也是时尚的,左手牵着风光旖旎的兴洛湖公园,右手挽着泉舜购物中心,身侧高楼如林。兴洛湖公园有个大广场,和牡丹大道人行道相接,一早一晚,人们在广场上唱歌、跳舞、练太极拳,甚至搭起舞台举办文艺演出,好不惬意。
春花谢了,蝉鸣远了,秋叶红了,北风紧了。进入冬季,刚下班就已暮色苍茫。顶着寒风踏上牡丹大道,用不上十分钟身子就暖和起来。高楼上的灯渐渐明了,像开在夜空的花朵。路灯也亮起来,温暖的橘黄色柔光,向着视野尽头延伸。沐浴在灯光里的牡丹大道,如同闪烁着波光的河,无声奔流,一直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