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自控力》读后感(精选8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自控力》读后感 篇1
我常常在深夜追剧后懊悔,在考试失利后惭愧,明明我有那么多时间可以用来学习,我却用来荒废。这世上,最无奈的两个字就是“后悔”。读了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凯利·麦格尼格尔的《自控力》,我找到了答案:能控制住自己的人,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在这个漫长的寒假里,大家都是怎样生活的?吃饭、睡觉、玩手机。说好学习,转眼就去刷微博、看抖音、打游戏!作息颠倒,暴饮暴食,有时会嫌弃自己,却也做不到自律。打乱你生活节奏的关键所在就是“自控力”。
书中讲述了许多有关自控力的案例,对失控的行为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告诉我们为什么会缺乏意志力,为什么会在诱惑面前屈服。并教导读者如何提高自控力、克服拖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令我这种缺乏自控力和意志力的人受益匪浅。
书中提到了掌管人的自控力的“前额皮质”,它是位于额头和眼睛后面的神经区,包含"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三种力量。在关键时刻能够明确自己的目标,这是“我想要”的力量;能够拒绝充满诱惑阻碍人发展的事物,这是“我不要”的力量;即使并非心甘情愿也会坚持完成的,这是“我要做”的力量。想要做到自控,你就要静下心来,弄清自己的欲望,通过提升意志力来驾驭那三种力量。
那么如何提升意志力呢?有神经学家发现,大脑有无限的潜力,对经验有超乎想象的反应,如果你每天都让它专注的话,它就会越来越专注,并根据你的要求重新塑性。所以摒弃惰性,行动起来,练就属于你的“最强大脑”。“冥想”是提高自控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促进“前额皮质”的血液循环,训练大脑,减轻压力,抵制诱惑。这是从分散注意力到专注的过程,每天冥想五分钟,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会失控,以便提高对自我的认知。
“人生中有两种痛苦,一种是努力的痛苦,一种是后悔的痛苦,而我认为后者要比前者大千倍。”努力的痛苦是一阵的,后悔的痛苦是一世的,不要在原本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有人说:“明明我很努力,为什么到头来还一事无成?”那是因为大部分人的努力是低质量的努力,他能把一个小时可以完成的工作拖到四个小时,而且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并不会在过程中思考。所以,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想要成功,不光要努力,还要提高努力的质量。努力的前提是要有强大的自控力和意志力,并持之以恒。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两个自己,一个放纵,一个克制。他们会在你做出每一个决定时分裂与内斗,你越是想控制,他就越反抗。这让你的内心挣扎,精力被无限内耗。所以,增强自控力,要放弃控制,转为接纳。过度的自我控制违背了人的本性,会使人逃避,这将是人们提高自控力道路上的绊脚石。自控力的关键是理解这些不同的自我,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改变。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逐步完成目标,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养成良好的习惯。
“奖励的承诺有很大的力量,他会让我们继续追求那些不会带给我们快乐的东西。”对奖励的渴望会使大脑兴奋,提高多巴胺的分泌,不再拖延,促进我们完成目标。但我们要区分对我们真正有意义的奖励和令人注意力分散的虚假奖励。比如打游戏、暴饮暴食等,这会让你的努力前功尽弃,所以你的奖励也要将你指引一个好的方向。
不惜寸阴于今日,必留遗憾于明朝。每一个不满意的现在,都有一个不努力的曾经,你所羡慕的生活背后,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自控力,尤其在现在这样特殊的时期,更要有坚定的意志力。脱离舒适圈吧,只有拥有自控能力才能管理好自己,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
《自控力》读后感 篇2
《自控力》的作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麦格尼格尔结合心理学、神经学和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为斯坦福大学开设了一门《自控力科学》课程,告诉人们如何改变旧习惯、培养健康的新习惯、克服拖延、抓住重点、管理压力。这门课还阐述了人们为何会在诱惑面前屈服,以及怎样才能抵挡诱惑;诠释了为什么自控力非常有限,以及培养自控力的最佳策略。
书中讲,意志力通常就是控制自己的能力,所以我们想要增强自控力,最重要的就是增加自己的意志力。而意志力的提升,最重要的一点是自我认知能力。
当我们有一个要达到的长期目标时,如何达到它其实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这其中会经历很多无聊无趣的时间,而我们的感性又喜欢去做那些不需要动脑子,和更有意思的事情。这时候没有自控力的人,就会随着感性走,从而在通往目标的路上就会来回反复,很难到达目的地。而缺乏自控力的人,也就是那些随着自己的感性走的人,他们在走弯路的时候根本没办法清醒的认识到自己。
根据书中所讲,自控力虽然虚无缥缈,但是也是会增加和消耗的。按照中国古代的说法,其实耗费的是“神”这种东西。就例如,当早晨我们天人交战到底是起床还是再睡一会的时候,我们的精神斗争就在耗神,无论是最后起来了还是睡了,最终精神都不会太好。
还有就是在买东西的时候为什么会觉得累,因为自觉不自觉的都在判断和选择,所以也是很耗神的。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在和自己的懒惰本性作斗争时,一开始就处于弱势地位,只要斗争自控力就会下降。然而我们现代的生活都是杂乱动态的,书中也描述了很多小方法,我也准备尝试一下。
当然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总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用书中的话说就是自控与道德无关,我们要承认自己的弱点。当有一天起不来床的时候,不要责怪自己,要明白在责怪自己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耗神,会更不利于自控力。比如准备一场考试,早起晚归刻苦学习,这种状态顶多持续一个多月,之后必定有一周会稍适放松调整。
再比如一直早起早睡,很规律,但就会突然有一天晚上睡得很晚,而白天起的也很晚。很多人开始坚持的很好,就是因为一次的失败,开始怀疑责怪自己,导致最终放弃。所以需要允许自己,偶尔打破规律的生活,跟随感性过一过。
书中之后讲的,奖励机制,恐惧机制,压力机制,其实都是根据我们的心理活动来反应其对自控力的影响。其实简单来说就是,开开心心过日子,保持心态平和同时又积极向上。我们的生活中,这三种机制无处不在,根据书中提到的,所谓奖励,也就是正反馈和负反馈。
比如我做到某件事,就可以去朋友圈炫耀一下,看到这么多人点赞说好厉害,我心里很高兴。就会继续坚持做下去,赢得更多的欢呼。而负反馈,就可以当自己没完成任务时,稍稍惩罚自己比如打扫一下房间,但是切记过犹不及。恐惧机制和压力机制,其实就是当我们面对恐惧和压力的时候,自控力会很差,这就要求我们即使面对压力和恐惧,也要乐观积极的去面对。很多时候我们只有在经历失败后的巨大损失后,才能吃一堑长一智。有时不撞南墙,你怎么去听别人说,或者看书学习,都很难有深刻的体会。
同时我们在进行自控力的训练的时候,也要保持平和的心态,要客观看待这个问题,无论做什么我们都要明白,这是每个人对自己想过生活的选择。我们要尊重别人的选择,做到和而不同。当然我们也没必要被绑架,比如家人要看电视,你去读书觉得不合群,觉得会被大家抛弃。其实被大家抛弃不是因为你做有意义的事情,而是你因为自己选择的生活而去看低别人的生活。很多时候我们保持谦逊低调的做有意义的事情,而且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适当的伸出援手。要做到这些,是要多承担,要将自己放低。在提升自控力方面后续还有很多需要我在后续的工作生活中去体会,去提升,在这方面我也在努力实践中。
《自控力》读后感 篇3
一、意志力的本能是什么?凯利提出:是人生来就能抵制奶酪的诱惑的能力,用另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我们“三思而后行”的能力,当我们意识到内在冲突的时候,大脑和身体会做出克制的应对反应,帮我们放慢速度,抑制冲动。
二、自控力就是“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我要做”和“我不要”是自控的两种表现,但他们不是意志力的全部。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牢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在当你面对诱惑时,你真正想要的才能遏制住你的一时冲动,才能做到自控。这就是“我想要”的力量。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太多的诱惑,当你计划好晚上准备看书时,却发现游戏是那么好玩;在你准备放松一下时,时间却一分一秒的溜走了;当你准备减肥,却忍不住吃的太多的时候。当你准备去运动,却忍不住要去看电视一眼。自控力跟肌肉一样也是有极限的,你的自控力用的太多就会感到疲惫,但是坚持不懈的训练就能增强自控力。发现自己最重要的“我相要”的力量,也就是在你脆弱的时候,当你面对诱惑,想要放弃的时候,去想一想“我想要”!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说明,越想通过抑制想法来抵制诱惑,受到的不良影响就越大;如果我们无法摆脱这些想法和诱惑,我们要如何应对呢?我们可以尝试包容它们,接受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第一:直面自己的这个欲望和渴望的感觉,不要去回避。
第三:可以再深一层地去思考,其实这种想法和感受并不受自己控制,但你可以选择是否将这些想法实行,答案当然是,不要去做了。
第四:时刻记住自己的目标,不断提醒自己之前作出的承诺。即使是看似最愚蠢、最简单的方式每天锻炼意志力也能为你的意志力挑战积攒能量!
在实际情况中,有时候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有时候觉得自己应该多读书,读了两页就放下书本,心安理得去玩游戏了。事后却又懊悔不已,这就意味着,前进一小步的同时导致你后退了两大步。有时候太关注自己的进步会让我们离成功越来越远。我们将意志力挑战看成衡量道德水平的标准的时候,善行就会允许我们做坏事,这个坏事并不是文字意义上的坏事,而且对目标有阻碍的事情。为了能让我们更好的自控,忘记给自己奖励,取消掉可以做坏事的理由,想想自己的做“好事”的原因。其实今天跟明天没有区别,当你想要改变自己的时候,减少自己做坏事的习惯,这样才能离自己的目标越走越近,才可以走向成功。
《自控力》读后感 篇4
初读这本书就被书里的一些科学实验所吸引,科学实验的结果往往和自己的原有观念相反,也许正是这种别出心裁,才让人饶有兴致地往下读。
本书的亮点不仅在于新颖的科学实验,更是本书在每一章节都有总结,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每一章的主旨,加深印象。本书所提到的提升自控力的一些方法和相关的建议,在这里分享给大家,与君共勉。
一、意志力训练的方法:每天5分钟大脑冥想训练,在脑海中默念“呼”和“吸”,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当你开始走神的时候,重新集中注意力。当然每天的运动和充足睡眠必不可少,可以更好的促进意志力训练。
二、影响意志力的因素:感觉到压力时,试着放慢呼吸,增强抗压能力。压力和意志力相抗衡,所以要想提升意志力,必须释放压力;饥饿会降低意志力,饿的时候及时补充坚果类小零食,不让自己长时间处在饥饿状态。
三、高效工作法则:将重要的事情永远放在第一位。
四、不为放纵行为作辩护,不盲目奖励自己,盲目奖励会让人迷失方向,偏离目标和自我感动。放纵自己时想想自己的目标和努力的原因。
五、不向明天赊账,从今天开始。谁也不能保障未来的你可以做得更好,不能把压力都给未来的那个自己。可以给五年后、十年后的自己写邮件,将对自己的期望等等都写在邮件里,定时发送。
六、巧妙利用多巴胺,把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变成想做的事。
七、远离让人产生恐惧的事物或者新闻,因为这些新闻会增加自己的恐惧,让人不适,不利于实现目标。
八、面临失败时,自我同情比自我打击有效得多。要学会原谅自己,过多的责备会让人一蹶不振。
九、乐观的悲观主义更能成功。预测你什么时候、会怎样受到诱惑和违背承诺,想象一个不让自己放弃抗争的具体方法。
十、面临诱惑时,运用“10分钟延迟法则”。
十一、公开自己的挑战,想象别人都在关注自己,这样可以时刻激励自己。
请一定要提升自控力,不断努力,这样马斯诺所说的自我实现需求终有一天得到满足。
《自控力》读后感 篇5
“要么瘦!要么死!”这是我的手机锁屏标语,一直以来我都是微胖界的代表。在最胖的时候也经历过跟朋友们一起走惹得路人频频回首的情况,也曾伤心落寞,心有不甘,也想过要减肥变成更好的自己,但是每种减肥计划往往以失败告终。自控力就是最大的对手。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意志力不怎么好的人但又急于寻求提高自控力的方法,所以借这个机会拜读了一下《自控力》这本书。
作者提出,提高意志力的第一法则就是认识自己。随之他设计了一个小实验,记录下自己每天做的所有决定,分析哪些有利于实现目标,哪些会消磨意志,并弄清楚怎样屈服于冲动并做决定的,就是观察自己什么情况最容易让自己有冲动。只有在了解自己的情况下才能知道自己对什么最敏感,在哪方面意志力最薄弱。当然,这个认识自己是指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即我们对自己各种身心状态和人际关系等的认识。
在这本书中,作者设计了许多小实验,作者认为大脑也是有学习能力的,学会自控以后就会越来越自控,所以为了训练大脑加强自控,每天起床进行五分钟的冥想,或者每天进行每分钟呼吸四次的训练,锻炼自己的意志力。随着这些意志力的小实验训练,我感觉自己的自控力真的加强了。其实我们真正的敌人是我们的内心,只有战胜自己的内心才能真的获得成长。
作者还提出真的提高自控力的首要是要弄清楚三件事,即“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了解自己的内心真正的需求,并弄清楚什么是对“我想要”的最大威胁,为什么能成为威胁,什么是长期的目标而什么又是冲动。作者还提出,如果觉得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处理“我想要”做的事,那就把它安排在意志力最强的时候做可能效果会更好。
为了提高自己的意志力,作者还提出了意志力的饮食方案,包括低血糖食品、瘦肉蛋白、建国和豆类、粗纤维谷类和麦片、水果和蔬菜。我们不能控制所有的事,但提高自控力的唯一方法就是提升自己的极限。
作者还提出了自控力是有限的这个理论,自控力就像肌肉一样,经常绷紧也会疲惫,所以不能一直过分利用自控力。还有在自控力觉得第一次坚持不下去时要知道其实还能坚持一下,就跟马拉松一样,往往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时其实还可以坚持一下啦。
自律的人生需要自控力,只有自律才能拥有美好的人生,对于自控,我们需要知道自己如何失控,为何失控,要自己了解自己,并不断努力,增强自己的自控力,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在意志力挑战中获胜的关键,在于学会利用原始本能,而不是反抗这些本能。当意志力足够强大时,一切困难都将不是问题。
《自控力》读后感 篇6
大家都知道,缺乏自控力是一种对自我和生活失去自主能力的心理病变。它会蚕食自信、乐观等正能量,还会摧毁人的创造力与意志力。这本书中讲,意志力通常就是控制自己的能力,所以我们想要增强自控力,最重要的就是增加自己的意志力。而我认为意志力的提升,最重要的一点是自我觉知能力。
失控的后果很严重。这本书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同时激发正能量,远离负面小情绪。《自控力》这本书首先讲述了什么是自控力,通过实际的案例解释了人为什么会缺乏自控力。作者综合了心理学、神经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最新理论,从生理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影响力等几个方面来寻找原因,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不同类型的自控力缺乏症进行具体地分析。每段章节终了,都会有一个意志力实验,它完全可以针对你的问题给你很好的解释,就像医生给你开的诊断书,让你在根源上找到病灶。
我从这本书中得到最大的收获是学习到:
自控力就是驾驭“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这三种力量,如果驾驭的好,它能帮你实现目标。因为我们有现代人的大脑结构,所以有好几个自我,它们互相竞争,试图控制我们的想法、感受、行动。每个意志力挑战都是一次自我博弈。要想让“成为更好的自己”占据主导,我们就要强化自我意识和自控力。这样,我们才会拥有意志力和“我想要”的力量,让自己选择去做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事情和“更难的事”。
每个人都梦想着成功,可成功的路上必须要经历挫折、失败、疼痛,必须要承受孤独、委屈、隐忍,这就要很强的自制能力。而能控制住自己的人,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失去自控力的人,将在欲望的沼泽中永远无法自拔。
我有一个朋友,我羡慕她的生活方式,或者说是她的自我管理方式。她拥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无论工作日还是放假日每天晚上都坚持减肥,每个月坚持阅读几本有意义的书,看几部不错的电影。我也想拥有她的生活方式,于是我向她请教,还在网上查询如何让自己早睡、哪些名家著作的书值得读,什么电影比较有意义,还有减肥的方式方法等。我按照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实际行动,但是过程中总因为这样那样的事和欲望想法打断,导致并没有一直坚持下去。
直到一次偶然机会得知并阅读了《自控力》这本书以后,意识到自己之前只是看到别人那么做而去做,而不是从心底有那种“我想要做”,“我要做”的想法。所以我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从心底的想法是:我想要每天拥有精神饱满的状态、我想要减肥、我想要丰富自己、我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于是在我早睡想要拿起手机时欲望一天比一天在减少,下班能控制住点外卖、做些简单健康、热量低的食物,还能做些跳绳运动,即使周末放假也能控制住吃的东西控制在可控卡路里范围内,最近又买了几本书每天晚上用1—2小时时间的书阅读丰富自己。我现在感觉每天充实有趣,而且发现坚持做一些事没有之前那么难,并没有轻易被诱惑或者其它想法所打断,一直在坚持。我相信,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相信心底想要做的事,通过坚持自我控制,不久后一定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不”,是孩子们最容易学会的字。但又是成年人最难说出口的字。“不”代表生命的尊严和永远的幸福。传统哲学与现代智慧,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面对诱惑,敢说“不”。
无论是谁,只要下定决心,决心就会为他的自制行为提供力量与后援。能够支配自我,控制情绪、欲望和恐惧心理的人会比国王更伟大、更幸福。让我们做自我情绪的主人,更好的去平衡生活和工作,在未来的日子里取得有价值的进步。
《自控力》读后感 篇7
《自控力》这本书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所著。它告诉我们如何改变旧习惯,培养健康的新习惯,克服拖延,抓住重点,管理压力。同时,阐述了我们为何会在诱惑前屈服,以及怎样才能抵挡诱惑。此外,书中还诠释了为什么自控力非常有限,以及培养自控力的最佳策略。
实际上自控力就是意志力的一种延伸,因为有意志,所以你能自控。在这本书里,作者认为我们的自控力,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方法得以提高,包括冥想,情绪肌肉的锻炼。
经过观察,对我最有帮助的实验应该是把“我不要”改成“我想要”。比起强制自己不该做什么,告诉自己长期目标,更能使自己清醒,这种时候,一个明确的、现实的目标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玩的过程中,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在浪费宝贵的时间,然后就是把戒不掉的事情变成有规律,每天做一点,而不是一做就没有节制。但是就我看来,这个方法是在自控力有一定成效之后再来试比较好,不然就算定了规律,还是停不下来的。
从这本书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我觉得就是把“我不要”换成“我想要”的思维方式,只是换一个角度思考,对自己的意义就大大的不同了。“自我意识”能帮你克服困难,实现最重要的目标,这就是我能想到的对意志力最恰当的定义。
《自控力》读后感 篇8
在读过《自控力》一书后,让我思绪万千,感慨万分。一个没有自控力的人,一定不是一个成功的人,因为没有自控力,好比轮船没有了动力,只有随波逐流,漂浮不定,何谈到达彼岸。古人云“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术,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这里所说的“坚忍不拔之志”,正是我要谈到的自控力。
一本书,其中能有一两个观点让自己有醍醐灌顶,幡然醒悟,就可以算是受益匪浅。不是因为其它的观点不正确,而是个人成长经历限制,只能对其中的一些观点,感同身受,能从中领悟到一些对自己生活有益的改善。自控力给我的启示有以下两个方面:
克制欲望是需要精力的,既然精力是有限的,那么我们不必时时克制,事事克制,在不影响长远目标的事上给自己一些放纵,而在影响长远目标的事情上耗费精力去节制自己。现在我们生活周围存在各种各样的诱惑,让我的欲望无限膨胀。一个人能走多远,关键在于能抵御多少诱惑。人生旅途中,金钱美女房子权利都可能成为你的绊脚石。一个年轻人才华横溢,官运亨通,平步青云,前途无量,可拜倒在石榴裙下,虽做鬼也风流,但美好的前途就毁了。虽挡住了女人的诱惑,但见钱眼开,贪赃枉法,最后锒铛入狱,悔恨交加。没走多远就摔了跤。对金钱和美女不感兴趣,但迷1
恋上了赌博,输了不罢休,赢了不肯走,国内不过瘾,走出国门到国外去发展,结果钱财两空,身败名裂。半世英名付诸东流。让人嗟叹不已。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他走得很远,成为众人仰望的星星。他之所以让人仰慕,当之无愧地得到了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众多的头衔。他启蒙人的思想,救治人的麻木的灵魂,中国人把他当做国宝,许多外国人也对他顶礼膜拜。就是因为他抵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高官厚禄、休闲娱乐,轻歌曼舞、纸醉金迷他都拒之门外。名誉地位,他都把它看做过眼云烟。人家在喝咖啡,他在写作、把笔当做枪,对准敌人,冲锋陷阵,所向披靡;把文字当成药,苦心婆口,专心致志地医治国人的头脑。古今中外的名人,如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拿破仑、毛泽东、周恩来、陈景润、袁隆平功成名就,成为举世瞩目的伟大人物,你或许能找到千万条理由,千万个原因,但你不能忘记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们远离了形形色色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