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于丹《感恩教育》有感

笔构网

2025-08-28读后感

请欣赏观看于丹《感恩教育》有感(精选8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看于丹《感恩教育》有感 篇1

今天早上,我看了于丹老师关于感恩教育的电视节目,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于丹老师说了捐肾救母的故事。有一个名叫田世国的人,他的母亲得了尿毒症必须换肾,田世国决定把自己的肾换给母亲,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多么令人感动啊!

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我们的,我们要孝敬父母。小羊有跪母之义,乌鸦有反哺之恩。父母是世界上最疼爱我们的人,他们为我们的学习操劳,为我们的生活奔波,为我们的一切而辛苦了一辈子。我们应该要感恩伟大无私的爱。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吧!

广东汕尾陆丰市益智学校三年级:李威晔

观看于丹《感恩教育》有感 篇2

看了于丹老师的《中小学生感恩教育》节目后,我不禁思考,感恩,到底是什么呢?

感恩,顾名思义,就是感谢别人给予的恩惠。感恩是一种美德,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学会感恩,常怀感恩之心,是进步与文明的体现,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根基。值得感恩的不仅仅是对上苍,我们对父母、亲朋、同学、社会等等都应始终抱有感恩之心,我们的生命、健康、财富以及我们每天享受着的空气、阳光、水源,都在我们的感恩之列,一位盲人曾经请人在自己的乞讨用的牌子上这样写到:“春天来了,而我却看不到她。”我们与这位盲人相比,进一步说与那些失去生命和自由的人相比,目前能这样快快乐乐地活在世界上,谁说不是一种命运的恩赐,我们还能时常愤怒得发抖而总去抱怨命运给自己的不幸和不平吗?所以,尽管苦难不能忘记,罪恶必须得到惩罚,但我们也的确应常怀感激之心并努力回报那些给予我们恩情的人。

花儿,你要感谢小草,是它愿做你的陪衬品,衬托了你的五彩缤纷,小草,你要感谢大树,是它愿做你的替代品,为你遮挡了洪水侵袭。大树,你要感谢大地,是它愿做你的滋养品,给了你肥沃的土壤,能让你在这片黄土地上点缀自己的色彩。

早上,国旗下讲话的老师向同学们述说感恩的知识。人们帮你,你要感恩,花儿为你绽放甜美的笑容,你要感恩;新鲜的水果为你解渴,你要感恩。我们要带着感恩的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你才会更受尊重。

感恩,一个熟悉的字眼却又不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我感谢父母,生我养我,给了我家庭的温馨;我感谢老师,教育我辅导我,给了我渊博的知识;我感谢周围的每一个人,给了我人间的真情、友情和亲情。

一颗感恩的心永存人们心间,它是黑暗中的火焰,给人们光明;它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给人们滋润;它是沙漠中的一弘清泉,给人们期待。俗话说得好:“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有的人甚至说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报恩的。我赞成他的观点,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我们一出世父母就有恩于我们,我们要懂得以德报德,以恩报恩,让恩情融入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加温暖,让世界多一份爱,恩情满天下!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而不要成为那冷酷无情的动物,感恩是人类的传美德,让我们把这美德代代相传,让世界充满爱!

观看于丹《感恩教育》有感 篇3

今天对我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今天我看了一堂名为《感恩教育》的讲座,它对我有很深的触动。讲课的于丹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大树和男孩的寓言故事,大树为了男孩能交学费、买玩具、盖房子、娶媳妇、增远见而贡献了自己的果实、树枝、树干。想到大树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不正如大树那般的默默为我付出吗?

想着想着我的思绪渐渐的回到了过去,记起很多和爸爸妈妈间的往事。每当我生日时,父母都会陪我过生日,但在我开心的点燃蜡烛的时候却不曾想到多年前的那一天却是妈妈的受难日,妈妈在那一天冒着生命危险生下了我并开始了永不停歇、不求回报的付出。还记得在我摔倒时是父母赶紧把我扶起并鼓励我勇敢的向前走;还记得在我生病时是父母焦急的送我去医院并默默的陪我到最后一滴盐水挂完;还记得过新年时是父母陪我买新衣服,从鞋子、袜子、裤子到上衣,别人有的我也都有,父母从不让我失望……可是,父母为我做了那么多而我却为他们做了什么呢?“好唠叨、真烦”、“不要你们管”,这一句句不经意的话却深深的伤害了父母的心。

于丹老师告诉我们: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正为本孝为先。原有陈元帅为母洗脚、周总理替母喂饭,现有田世国瞒着家人捐肾救母、赖东进讨饭养父母,还跪着喂他们吃饭。孝道一直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应该是社会上每个人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也是人之常情。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天上的眼睛眨呀眨,妈妈的心呀鲁冰花…”耳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响起了这首歌,听着听着我慢慢的闭上了眼睛,轻轻抬了头,紧紧握住了拳头,那一声发自内心深处的话语以我最大的声音呼喊而出:“妈妈!我爱你!……”

观看于丹《感恩教育》有感 篇4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刚出生都是一张白纸,如何描绘才能让他们懂得感恩和孝道呢?在观看了于丹老师主讲的感恩教育视频后,我如梦方醒!孝为德之本,要有孝心首先要学会感恩,要有良好的品德和仁爱之心。作为家长,不仅要在学业上培养孩子,更要在社会阅历以及人格方面重视孩子的成长,要教会孩子有仁爱之心,要让他明白需要用自己的创造力来使他人得到幸福,需要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和抗挫折的能力。

现在的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比较优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根本体会不到父母的艰辛和育儿的不易,更不明白感恩的含义。古代有孔融让梨、岳飞精忠报国的孝心;近代有陈毅元帅给自己的父母洗脚,周恩来总理给老父亲喂食的感人故事;现代有田世国捐肾救母、丛飞资助183名贫困儿童、长江大学学生勇救落水儿童的良好品格;这些故事无一不感染着我们,无一不是现在孩子成长所缺失的。

因此,我们对孩子的培养,不能仅仅看重他的成绩,不能仅仅把时间都用在学习上,用在报课外班上。于丹老师说,孩子的培养需从三个方面入手,即学业、阅历和人格。我将在孩子的培养上,除了学习之外,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孩子的仁爱之心。父母教育并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应该有仁爱之心,要做到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国家。要用一颗仁爱之心交朋友,要学会分享和奉献、给予和接受。仁爱之心,人皆有之,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他有责任和义务把得到的爱继续传递给别人。

2、重视素质培养。即重视孩子的思想品德建设,做到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成为21世纪的“四有”小青年。要让孩子能够自我约束,思想健康、积极向上、礼貌待人、同时又能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中成长。

3、增加孩子的阅历。阅历是一个人一生的财富,孩子的成长也需要有丰富的阅历,既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识面,又可以陶冶情操,促进其健康向上成长。社会是个大染缸,既要让孩子接受好的一面,也要让孩子摒弃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这样孩子才能在其成长过程中甄别好与坏,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4、增强孩子抗挫折的能力。如今,小孩子都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基本都没有经历过生活的挫折。往往碰到困难时都在怨天尤人,不思进取,甚至自暴自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要正确引导孩子来克服这些困难并教会他们正确处理的方法。要增强孩子对挫折的承受力,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如何释放压力,这样孩子才能在自我调节中找到学习、生活的乐趣,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通过观看感恩视频,我和孩子都得到了教育、受到了启发,孩子表示,以后一定会好好学习,礼貌待人,帮助父母多干家务,多理解父母,同时也认识到哭是无能的表现,会更多的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我看到孩子一天天在成长,每天都会有新的惊喜。我也希望孩子能够真正理解感恩的含义,能把他作为指导自己一生的座右铭,能够在感恩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观看于丹《感恩教育》有感 篇5

今天早晨,我收看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主讲的中小学生《感恩教育》。它令我受益匪浅,使我完美了自己的品质,提升了自己的修养,充实了自己的人生!

节目中主要讲了四个方面:一、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二、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三、如何让我们的孩子自立、自强和自信?四、如何培养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于丹教授的讲话极富感染力,所说的话出口成章,令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她精炼的语言和高度的概括能力,使人叹为观止。于丹教授的字字句句引起了我无限的思考:孝,是一句温馨的话语,揉搓父母疲惫的心;是一把亲切的唠叨,分担父母的痛楚;是一首暖暖的小曲,解释父母的情怀。让我们做一个会孝的人吧!爱心,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让我们做一个会爱的人吧!自尊、自立、自强、抗挫是完美人生的四大必备,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让我们在面对人生的荆棘时,扬起自尊、自立、自强、抗挫的风帆,更加从容得徜徉也人生的海洋里!

感恩,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总能引起人们的遐想,今天我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让我们做一个感恩的人吧!

观看于丹《感恩教育》有感 篇6

今天,按照学校要求观看了于丹老师主讲的《中小学生感恩教育》讲座。于丹老师主要讲了两个主题:一是感恩教育,要培养孩子的孝、仁,教育孩子懂得感恩,懂得承担爱与责任;二是人格教育,要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在社会交往中获得自信与愉悦,成就别样的人生。

类似讲座听了不少,听时热泪盈眶,心潮澎湃,过后,依然迷茫。一直认为,对孩子的教育比任何一项任务都要艰难,这不是一个模具的诞生,这是一个生命的成长,结果莫测。就象我们虽已为人妻、为人母,依然无法预知自己的将来一样,我们亦无法预知孩子的将来。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他力所能及的硬件环境,给他爱,盼望着他无忧无虑的成长。沉思后,还是挤出些体会来。

体会一:教育趁早。“孝为德之本”。中国几千年来世代相传一个“孝”字,孩子虽然不能完全体会到做父母的苦心与奉献,但至少从懂事就应该明白好吃的父母都留着给他吃的小道理。就象于丹老师讲的故事一样,一棵树把果子、树枝、躯干都给小孩子拿去,就象父母完成了对孩子一生的成全。孩子迟早会悟的,只不过早悟、早独立,晚悟、自哀伤。而我们做父母的也是,早悟,早教他独立,晚悟,对谁都是一种伤害。所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在孩子这张白纸上你起笔越早就竣工越早。

体会二:放手是爱。怀胎十月,常常捧着本书看咋当妈,还兴致冲冲买了个琴,自我修炼点音乐素养,自然胎教是少不了的。呱呱落地后,真是捧着、抱着,恨不得天天含在嘴里、揣在怀里。直到现在,俺的长辈们都说:“看宝儿,真稳,学走步时一边走一边自己喊慢慢慢。”和宝儿一起走在大街上,二年级的小伙子了,快到我肩头,我还有太多的不放心,忍不住都要拉着他的手走。其实,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太乖,太循规蹈矩,做事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下一代不能再重蹈覆辙。有一天,听宝宝说,他能自己打饭、自己睡觉、甚至能开导小朋友解开心中的难题,我满是意外。所以,母爱,太多,就是溺爱,牵手是爱,放手亦是爱!

观看于丹《感恩教育》有感 篇7

今天早晨在老师您的推荐下,我和孩子一起观看了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丹主讲的《中小学生感恩教育》专题讲座。那针是一场不可错过的非常棒的讲座,看过之后真是让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专题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1、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

2、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

3、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自信、自强。

现在的孩子们可以说都是在全家人满满的爱与期待中成长的,就如温室中的花朵,蜜罐中的糖。我们做家长的总是怕孩子吃苦,受委屈,凡事都是宁可自己累点,苦点,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给孩子最好的。我们为他遮风挡雨,为他搭建最大,最温暖,最明亮,最奢华的温室,却忘记了不接触阳光和风雨的小树怎么能健康而茁壮的成长?是啊!我们往往都是在物质上满足孩子,却忽视了孩子在精神上的需求;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忘记了孩子的承受能力;重视孩子的智商,却忽略了孩子的情感和情商的教育。这无疑是错误的,失败的。所以现在有些孩子成为了娇公主,傲王子。总是存在着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高分低能,无爱心,无同情心,欺凌弱小,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尊心强,抗挫折能力弱,不自信等等问题。这是孩子们情感缺失的表现,也是我们家长的教育方式不足与错误的体现。

好在孩子们现在还小,就如小树刚刚才抽枝、发芽,正是孩子情感培养与完善的好时机。所以教育方式错误的家长们也不用那么着急、懊悔,一切都还来的及,孩子以后的成长情况,就看我们给予他怎样的雨露,所以家长们,让孩子们从我们给他们构建的象牙塔中走出来吧。让他们在阳光下、风雨中,茁壮、健康的成长。一切就从感恩开始!

在我们一味的付出下,孩子觉得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家长的给予是应该的。不懂得生命的给予和接受都是应该是相同的。一点点挫折和困难就打退堂鼓,更可怕的是丧失了面对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法。学会了用回避和打岔来掩盖事实的真相,缺乏勇敢的承担。要让孩子知道承认失败并不是一件丢人的、可耻的事情,反而勇于承认并面对它,解决它,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人一辈子都会遭遇到不同的挫折、困难,这是生活给予我们的磨难,也是财富,怎样在挫折中修复才是至关重要的,修复越快就越能赢得更好的时光。如于丹老师在讲座中提到的赖东进,他说,“我对生活充满了感恩的心情,感谢父母给予了我生命,感谢苦难的人生,是苦难给了我人生的磨炼,给了我这样的一份与众不同的人生。”对于我们孩子同样也是,如何培养起抵抗能力的重要意义正是基于此。即使在挫折中依然不忘感恩与回馈,在逆境中也能更好的成长,做生活中的强者,更要做生活的感恩者!

让孩子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每一个关心自己,爱护自己,为自己付出艰辛努力的人们。也让我自己更加明白在教子的路上,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如何心存感恩的心。感恩给予我帮助每一个人,感恩上苍给予我温暖的家,健康的宝宝,感恩孩子能在一所好的学校接受好的老师给予的教育。就让我们用善良的心怀感知这个世界,用感恩的心来回报这个世界。在人生这个社会大舞台的煎熬历练下舒展自己的生命,并用自己的生命去成全社会,这就是我们能期待的最好的相遇方式。

在看完讲座后,孩子对我说了这样一段话,让我非常感动。他说,“妈妈,我要向您道歉,我以前有时太不懂事,太任性了,老是惹您生气,这几次我也没有考好,对不起!然后,我还要对您说谢谢,谢谢您把我养这么大,谢谢您经常做好吃的给我,还要谢谢您训斥我,对我生气。”我不解的问他:“我训斥你,对你生气,你为什么还要谢谢我呢?”他说,“那是因为你爱我啊!”是啊!只有真正爱你,关心你,为你好的人,才会在你犯错的时候

指出来让你改正,训斥你,对你生气。我开心的拥抱了他,并感动的流下了泪!之后,我为他做的每件事,他都会对我说声谢谢,还主动帮我做家务,哄小弟弟玩,我真是开心极了!呵呵!这次的活动无疑是成功的!

今后,在孩子的成长中,情感的塑造与人格的完善中,我们会更加积极的给予孩子更多的、正面的,肯定、表扬、鼓励。在时,孩子就拜托给老师您了,老师您辛苦了!谢谢!

观看于丹《感恩教育》有感 篇8

星期天的早晨,我被爸爸叫醒,一起收看由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于丹教授的《如何培养孩子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节目,看到深受启发。

讲座中讲述了大量的故事和实例,尤其是一颗大树的故事,途述它把自己的全部都贡献给那个小孩,为了满足她的愿望,最后只留下一棵老树根,而小孩一直到头发白了,满脸沧桑的时候,才明白大树的用意,才感恩它,才来真心的陪伴他。我们的父母都像那棵大树一样,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来哺育我们,盼望我们能实现梦想,长大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同时有时间,我们也要多出去走走,多结交些朋友,不能让自己整天守在书桌旁和电脑桌旁,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平时注意多观察外界的各种食物,这都是知识的积累。

只有在德智体各方面都优秀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好学生,我会努力的去争取,是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