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例1,做一做和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数对,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2)引导学生经历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正确地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同学们还记得吗?在20xx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成功发射,10月16日6时28分返回舱在内蒙古大草原安全着陆,圆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让全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但是你们知道在茫茫无边的大草原上,我们的科学家是怎样迅速地找到返回舱着陆的位置的吗?这全依赖于“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大家一定觉得很神奇吧!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奥妙。――――板书课题:位置
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
1、认识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
(1)、什么叫做列,什么叫做行,咱们班的第一列在哪里,(请第一列的学生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第一行在哪里,(请第一行的同学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数一数,咱们班一共有几列几行
(2)多媒体课件把全班同学的座位转换为座位示意图
师:哪位同学上来找找第一列在哪里,第一行在哪里。
问:数列数和行数的时候,你们分别从哪边数起?
教师小结: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数列数的时候是从左往右数,数行数的时候是从前往后数。
(3)谁能说出自己的座位是在第几列第几行,你的好朋友位置是在第几列第几行,让大家猜猜他(她)的好朋友是谁。学生交流反馈。
刚才同学们都用了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同学的位置,那么在书面上应该怎样记录位置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
2、认识数对,会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1)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位都能说出自己的位置在哪里?(第几列第几行)
师:其实在数学上有一种统一的方法,既简单又清楚的表示位置,可以把第X列第Y行表示为(X,Y),X表示什么,Y表示什么?
小结:用一个括号表示位置,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我们把物体的位置用这个简单的方法表示,称为数对表示法(板书)
那么反过来,数对(5,3)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小组探究,交流汇报。
(2)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自己的位置数对。写后与同桌互换检查。
(3)数对闯关活动。
第一关:下面两个数对是表示哪位同学的位置的.,就请这位同学站起来。
(4,3)、(3,4)
这两个数对有什么区别。
(2,3)、(3,1)、(1,3)、(3,3)。请坐在这几个位置的同学逐一站起来。
第二关:谁能给这些数对分类。
(3,4)、(3,3)、(2,3)、(4,3)、(3,1)、(1,3)
第三关:在坐标轴上确定上面这几个数对的位置。假如,把(3,3)的位置定在这里的话。(如下图),其他数对的位置分别在哪里?让学生思考并完成。
3、确定方格中的位置。
师出示例2,先让学生说出图中几个场馆的位置数对,再让学生在图中标出其他场馆的位置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介绍“地球上经纬线知识”
2、现在同学门应该知道科学家们怎样迅速的找到反回舱了吧,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就是监测出“神舟五号的降落的位置的经度和纬度,从而帮助科学家们快速的找到英雄杨利伟叔叔了。
3、“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对思想”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四、全课总结。
(1)同学们今堂课你收获了什么?
(2)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位置,让学生学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发展数学思维,培养空间观念。
3、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
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旧知,拓展新知
教具准备:课件:有关位置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师:昨天我们学习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请同学们看题,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出示:体育课上,同学们站成方队,小文站在正中间,她的位置可用数对(3,3)表示,请你算一算,这个方队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请同学们自己解答。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一共有25位同学。这个同学站在第3列,说明一共有5列。她站在第3行,说明一共有5行。所以是5乘5等于25人。
师:你说得太好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练习有关位置的知识。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想一想,填一填。
A、小军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4行,用(3,4)表示,小红坐在第1列第6行,用(, )来表示,用(5,2)表示的同学坐在第()列第()行。
B、刘强和王兵在教室里的位置可以用点(4,1)和点(2,7)表示,
(4,1)中的4表示第4列,则1表示(), (2,7)表明王兵坐在第()列第()行。
2、做练习一的第3题。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理解重要地名的`索引,看懂地名的具体位置,明确左边是16页的A、B两列,右边是17页的A、B两列,
(1)让学生在图上指出天文馆、少年宫、五爱城所在的区域。 (2)你能像“地名索引”中那样表示出游泳馆、邮电大厦、医院、红星剧场和火车站所在的位置吗?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汇报。
3、做练习一的第4题
(1)照样子写出下图中字母的位置。
A(5,8)B( , )C( , ) D( , )
(2)描出下列各点并依次连成封闭图形,看看是什么图形。 A(5,9) B(2,1) C(9,6) D(1,6)E(8,1)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提示第6题的(1)题:平移后需要画出几个图形?注意是“分别”平移,不是连续平移。
提示第7题:一个格子的长和宽各表示100米。学校以东300米在什么地方?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说一说你的收获?
到生活中走一走,把生活中有关用数对表示位置的问题,写成数学周记的形式。
教学反思:学生能够正确地表示出物体的位置,也有个别同学因粗心而失误,应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与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发展其空间观念,初步体会到数行结合的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方法与手段:师引导、生探究 教具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谈话引入。
上课时间到了 ,我们班同学坐的整整齐齐的,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表示每个同学的位置呢?(让每位同学写出自己的方法并进行讨论)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看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组、排、行、等多种方式,为了我们在确定位置的时候语言达成一致,一般规定:竖排叫列,横排叫行。板书:列
行
老师左手起第一组就是第一列…,横排就是第一行… 还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吗?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班级座次表)在这张座位图中,你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吗?
师指图:这是谁的位置?指名描述自己的位置?同桌说说自己的位置。今天老师还要教你们一种更为简洁的方法来确定位置,想知道吗?板书:(2,5)你们知道,这是谁的位置吗?
2,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像这样用两个数来表示位置,我们称它们为数对。(板书)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用数对的方法来确定位置。(板书)
2、巩固新知。
A、谁能用数对表示出自己的位置?指名两个,说出数对的含义。如:老师板书(5,2),请这个同学起立,回答问题:(2,5)(5,2)这两个数对都由数字2、5组成,他们表示的位置一样吗?为什么?(两个数字组成顺序不一样,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
B、老师出示图中的点,相应的学生说数对,其他同学判断对错。 (1,5)(4,2)(3,3)
当出示(3,3)时,问:两个3的意思一样吗? 在我们班的位置中,这样的数对还有吗?
如果有个班级最后一个同学的位置是(7,7),你知道这个班有多少人吗?为什么?(49个,因为表示有7列,7行,所以7×7=49人)
C、小游戏:接龙
老师先说出一组数对,相应的`同学起立,说出下一个同学的位置,以此类推。
D、寻找新位置。
1、收拾好你的东西,根据你手中的数对,快速找到你的新位置。
2、出示特殊数对位置,例如(5, )、 ( ,)谁能帮助这两个同学找到他们的位置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出示动物园示意图。
(1)你能表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吗? (2)在图上标出下列场馆的位置。
飞禽馆(1,1) 猩猩馆(0,3) 狮虎山(4,3) (2)周六,小红和妈妈去动物园玩,她们的游玩路线如下 : (3,0)——(1,1)——(0,3)——(3,5)——(6,4) 请你说出她们的参观路线。
2、出示练习一的第1题,(9,8)这个格已经涂好了,你能接着涂一涂吗?
(9,8)、 (12,11)、(13,0)、 (6,11)、 (5,10)、 (14,5)、 (6,9)
2、生活中的数学
(1)用数对确定位置,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你能举出例子吗?教师出示:地图、围棋图。
(2)出示练习一的2题,这是国际象棋,你能说一说每个棋子的位置吗?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位置 数对(3,5) 列,行 教学反思:本堂课,我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从学生熟悉的座位顺序出发,让学生在口述“第几组几个”的练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建立起“第几列第几行”的概念,让学生从习惯上培养起先说“列”后说“行”的习惯。然后再过度到用网格图来表示位置,让学生懂得从网格坐标上找到相应的位置。这样由直观到抽象、由易到难,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教学设计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与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发展其空间观念,初步体会到数行结合的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方法与手段:
师引导、生探究
教具准备:
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谈话引入。
上课时间到了,我们班同学坐的整整齐齐的,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表示每个同学的位置呢?(让每位同学写出自己的方法并进行讨论)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看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组、排、行、等多种方式,为了我们在确定位置的.时候语言达成一致,一般规定:竖排叫列,横排叫行。板书:列行
老师左手起第一组就是第一列…,横排就是第一行…
还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吗?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班级座次表)在这张座位图中,你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吗?
师指图:这是谁的位置?指名描述自己的位置?同桌说说自己的位置。今天老师还要教你们一种更为简洁的方法来确定位置,想知道吗?板书:(2,5)你们知道,这是谁的位置吗?
2,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像这样用两个数来表示位置,我们称它们为数对。(板书)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用数对的方法来确定位置。(板书)
2、巩固新知。
A、谁能用数对表示出自己的位置?指名两个,说出数对的含义。如:老师板书(5,2),请这个同学起立,回答问题:(2,5)(5,2)这两个数对都由数字2、5组成,他们表示的位置一样吗?为什么?(两个数字组成顺序不一样,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
B、老师出示图中的点,相应的学生说数对,其他同学判断对错。(1,5)(4,2)(3,3)
当出示(3,3)时,问:两个3的意思一样吗?
在我们班的位置中,这样的数对还有吗?
如果有个班级最后一个同学的位置是(7,7),你知道这个班有多少人吗?为什么?(49个,因为表示有7列,7行,所以7×7=49人)
C、小游戏:接龙老师先说出一组数对,相应的同学起立,说出下一个同学的位置,以此类推。
D、寻找新位置。
1、收拾好你的东西,根据你手中的数对,快速找到你的新位置。
2、出示特殊数对位置,例如(5,)、(,)谁能帮助这两个同学找到他们的位置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出示动物园示意图。
(1)你能表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吗?
(2)在图上标出下列场馆的位置。
飞禽馆(1,1)猩猩馆(0,3)狮虎山(4,3)
(2)周六,小红和妈妈去动物园玩,她们的游玩路线如下:
(3,0)——(1,1)——(0,3)——(3,5)——(6,4)请你说出她们的参观路线。
2、出示练习一的第1题,(9,8)这个格已经涂好了,你能接着涂一涂吗?
(9,8)、(12,11)、(13,0)、(6,11)、(5,10)、(14,5)、(6,9)
2、生活中的数学
(1)用数对确定位置,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你能举出例子吗?教师出示:地图、围棋图。
(2)出示练习一的2题,这是国际象棋,你能说一说每个棋子的位置吗?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位置
数对(3,5)
列,行
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从学生熟悉的座位顺序出发,让学生在口述“第几组几个”的练习过程
中,潜移默化地建立起“第几列第几行”的概念,让学生从习惯上培养起先说“列”后说“行”的习惯。然后再过度到用网格图来表示位置,让学生懂得从网格坐标上找到相应的位置。这样由直观到抽象、由易到难,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
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例1,做一做和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数对,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2)引导学生经历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正确地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同学们还记得吗?在20xx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成功发射,10月16日6时28分返回舱在内蒙古大草原安全着陆,圆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让全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但是你们知道在茫茫无边的大草原上,我们的科学家是怎样迅速地找到返回舱着陆的位置的吗?这全依赖于“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大家一定觉得很神奇吧!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奥妙。――――板书课题:位置
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
1、认识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
(1)、什么叫做列,什么叫做行,咱们班的第一列在哪里,(请第一列的学生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第一行在哪里,(请第一行的同学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数一数,咱们班一共有几列几行
(2)多媒体课件把全班同学的座位转换为座位示意图
师:哪位同学上来找找第一列在哪里,第一行在哪里。
问:数列数和行数的时候,你们分别从哪边数起?
教师小结: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数列数的时候是从左往右数,数行数的时候是从前往后数。
(3)谁能说出自己的座位是在第几列第几行,你的好朋友位置是在第几列第几行,让大家猜猜他(她)的好朋友是谁。学生交流反馈。
刚才同学们都用了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同学的位置,那么在书面上应该怎样记录位置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
2、认识数对,会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1)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位都能说出自己的位置在哪里?(第几列第几行)
师:其实在数学上有一种统一的方法,既简单又清楚的表示位置,可以把第X列第Y行表示为(X,Y),X表示什么,Y表示什么?
小结:用一个括号表示位置,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我们把物体的位置用这个简单的方法表示,称为数对表示法(板书)
那么反过来,数对(5,3)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小组探究,交流汇报。
(2)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自己的位置数对。写后与同桌互换检查。
(3)数对闯关活动。
第一关:下面两个数对是表示哪位同学的位置的,就请这位同学站起来。
(4,3)、(3,4)
这两个数对有什么区别。
(2,3)、(3,1)、(1,3)、(3,3)。请坐在这几个位置的同学逐一站起来。
第二关:谁能给这些数对分类。
(3,4)、(3,3)、(2,3)、(4,3)、(3,1)、(1,3)
第三关:在坐标轴上确定上面这几个数对的位置。假如,把(3,3)的位置定在这里的话。(如下图),其他数对的位置分别在哪里?让学生思考并完成。
3、确定方格中的位置。
师出示例2,先让学生说出图中几个场馆的位置数对,再让学生在图中标出其他场馆的位置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介绍“地球上经纬线知识”
2、现在同学门应该知道科学家们怎样迅速的找到反回舱了吧,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就是监测出“神舟五号的降落的位置的经度和纬度,从而帮助科学家们快速的找到英雄杨利伟叔叔了。
3、“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对思想”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四、全课总结。
(1)同学们今堂课你收获了什么?
(2)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例1,做一做和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数对,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2)引导学生经历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正确地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同学们还记得吗?在20xx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成功发射,10月16日6时28分返回舱在内蒙古大草原安全着陆,圆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让全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但是你们知道在茫茫无边的大草原上,我们的科学家是怎样迅速地找到返回舱着陆的位置的'吗?这全依赖于“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大家一定觉得很神奇吧!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奥妙。――――板书课题:位置
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
1、认识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
(1)、什么叫做列,什么叫做行,咱们班的第一列在哪里,(请第一列的学生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第一行在哪里,(请第一行的同学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数一数,咱们班一共有几列几行
(2)多媒体课件把全班同学的座位转换为座位示意图
师:哪位同学上来找找第一列在哪里,第一行在哪里。
问:数列数和行数的时候,你们分别从哪边数起?
教师小结: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数列数的时候是从左往右数,数行数的时候是从前往后数。
(3)谁能说出自己的座位是在第几列第几行,你的好朋友位置是在第几列第几行,让大家猜猜他(她)的好朋友是谁。学生交流反馈。
刚才同学们都用了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同学的位置,那么在书面上应该怎样记录位置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
2、认识数对,会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1)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位都能说出自己的位置在哪里?(第几列第几行)
师:其实在数学上有一种统一的方法,既简单又清楚的表示位置,可以把第X列第Y行表示为(X,Y),X表示什么,Y表示什么?
小结:用一个括号表示位置,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我们把物体的位置用这个简单的方法表示,称为数对表示法(板书)
那么反过来,数对(5,3)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小组探究,交流汇报。
(2)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自己的位置数对。写后与同桌互换检查。
(3)数对闯关活动。
第一关:下面两个数对是表示哪位同学的位置的,就请这位同学站起来。
(4,3)、(3,4)
这两个数对有什么区别。
(2,3)、(3,1)、(1,3)、(3,3)。请坐在这几个位置的同学逐一站起来。
第二关:谁能给这些数对分类。
(3,4)、(3,3)、(2,3)、(4,3)、(3,1)、(1,3)
第三关:在坐标轴上确定上面这几个数对的位置。假如,把(3,3)的位置定在这里的话。(如下图),其他数对的位置分别在哪里?让学生思考并完成。
3、确定方格中的位置。
师出示例2,先让学生说出图中几个场馆的位置数对,再让学生在图中标出其他场馆的位置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介绍“地球上经纬线知识”
2、现在同学门应该知道科学家们怎样迅速的找到反回舱了吧,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就是监测出“神舟五号的降落的位置的经度和纬度,从而帮助科学家们快速的找到英雄杨利伟叔叔了。
3、“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对思想”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四、全课总结。
(1)同学们今堂课你收获了什么?
(2)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