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圆明园》读后感(精选7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圆明园》读后感 篇1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以后,我从中懂得我国的首都北京过去曾经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圆明园,它是我国历史上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林园之一。
圆明园很美,有“万园之园”之称正如文章中描述的: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从星拱月班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美不胜收。
圆明园当时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有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所以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然而,使人心痛的是这样一个美丽的林园,一个世界的博物馆,却被八国联军毁于一旦,这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个重大的.损失和耻辱,这个耻辱说名了当时封建王朝奉行关门自守的政策;污吏不顾老百姓的疾苦,整天花天酒地中饱私囊,弃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不顾,造成我国当时的封建王朝经济落后,国防力量薄弱,腐败无能的结果。
从圆明园被毁灭的耻辱,我想:我们要永远记住这次历史的教训,不能让这种现象再次在我们的国家中发生。因此我们必须把我国的经济搞上去,提高我们的科学技术和军事国防水平,所以我们要改革开放学习别人的好经验,取长补短这样才能赶上先进的国家,国防才稳固才不遭到外来侵略,圆明园的遭遇才不会重演。
我作为一名六年级小学生,对于圆明园的毁灭很痛心。我爱我的祖国,我决心,要好好学习,多学科学知识,为长大以后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不再受到外来侵略而作贡献。
《圆明园》读后感 篇2
前几天,我学了一片令人痛心的课文——《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园内不仅建筑宏伟,还珍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各种奇珍异宝。可是,这样璀璨的建筑被英法联军盯上了。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闯入北京,在园内把能拿走的都掠走;拿不动的就运走;是在运不走的就毁掉。为了销毁证据,1860年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丧心病狂、无恶不作的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就这样,圆明园化作为了一片灰烬和几根孤零零的柱子。
可是,在这样危机的时刻,清朝皇帝和大臣们不但没有挺身而出,反而还苟且偷生,跑去热河避难!这多么令人痛心!难道中国就应该无缘无故地被其他国家欺压吗?难道中国人注定要做亡国奴吗?不,不是无缘无故,不是注定,只是因为我们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这就相当于你去抢你弟弟妹妹的'玩具,无论是软取还是硬取,你知道你一定能抢到,所以你不会选择去抢哥哥姐姐的。人们总是抱怨其他国家的侵略者多么多么残忍、多么多么无情,却从来不去反思自己:为什么世界上那么多国家只欺负我们?或许有些人想到了,答案就是落后,可他们却选择逃避这个问题,就像清朝的皇帝和大臣一样,明知道落后还不去努力,逃避着现实,自己倒是过得悠然自得,却把一个国家的尊严置之度外!回想一下我自己:我也不是常常把国歌改得“悦耳动听”吗?连自己祖国的歌颂都不尊重,以后还能为祖国做些什么有益的事呢?想到这里,我决定以后改掉这个坏毛病,为祖国争光!
如今,当我一次又一次地站在这篇古老的废墟前时,就下定决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圆明园》读后感 篇3
今天,我学了《圆明园》这篇课文我感受到无比愤怒和无限的 惋惜!
圆明园是专供皇帝,后妃游乐,他为变变花样,换换口味,偶尔也想上街逛逛,到农村看看,就在园内造了“买卖街”,“山乡村野”,买卖街并真没有真正的居民,而是皇宫里的人扮演的,“山乡村野”并没有村民居住的村落,而是模拟建造供皇帝,后妃享乐之用的。
圆明园非常美丽,圆明园有一些名胜建造的,有狮子林,平湖秋月,安澜园.......而且里面的文物很多,很壮观的。圆明园占地约5000亩,水面占地十分之四,大小山恋起伏,个太湖泊星罗棋布,临空俯视如千岛之国。
但好景不长,英法联军在1860年的时候让美丽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更让我生气的是它们竟然单场拍卖文物!一个亲铜铁器竟卖3英镑!一幅画则1英镑卖掉了!这..........简直是中国人的耻辱!!
圆明园的创造是一部人类思维的结晶创造的历史史书,是人类历史上一大不可忘却的奇迹,它是美的化身,然而,它的毁灭也是人类的悲哀,是世界的悲哀,更是中国人的悲哀与耻辱。圆明园的断壁残骸是无声的控诉,这样一部凝结了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巨献就这样成为了一片残骸,它的瑰丽就这样在世界上消失了,只有这种三维技术才能设计才能使我们一览这奇迹般的创造。然而它越是瑰丽,就会越引起中国人的哀叹与惋惜。这部纪录片唤醒了所有沉睡在美梦中的中国人,这是屈辱的历史,这是背叛的历史,也是我们不愿重演的历史。
《圆明园》读后感 篇4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原为清代的皇家御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到清乾隆九年基本建成。全园占地5200余亩,方圆20多华里。全园建筑总面积超过故宫。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的总称,占地甚广。在建筑艺术上,圆明园还形成了一种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长春园的北端,原建有一组园林化的欧洲式宫苑,其中有座“西洋楼”,由意大利传教士、画家郎世宁等外国专家设计,创建于清乾隆12年至24年,建筑用料大量是精雕细刻的石材,主要景区装置了多种形式的水池和机关喷泉。园路铺饰、绿篱修剪,以及围墙、石雕、铜像等都具有西方特色,但楼顶却铺上了中国特有的琉璃瓦,墙壁上镶嵌着琉璃砖,同时采用了中国传统的迭石技术和砖雕工艺。这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处兼有东西方风格的园林建筑群。园内还收藏了极为丰富的举国珍宝、稀世文物,堪称是东方文化艺术宝库。
是因为当时的中国还太弱小,老被欺负,就在1860年10月6日,英国。法国,联合起来,侵入了圆明园,他们如拿自家的东西一样把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搬运,实在搬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更可恨的是,他们为了销毁罪证还火烧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我国这一园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没有了,就这样,被三夜之间化为灰烬!英法太可恨了,可耻,不过这也样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弱小者就是要被强大着欺负”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有本事了,才能为国家报仇,才能为国家效力!
《圆明园》读后感 篇5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无比的愤怒!
这些可恶的英法联军,把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烧成了一片灰烬。
要知道,圆明园可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占地面积约三百五十多公顷,花了一百五十多年建成。多少代人民花了这么长时间建成,多么辛苦,这可是他们辛苦劳动的成果,智慧的结晶啊!
这帮强盗,横行霸道,无所不为,闻名世界的文化宝库就这样毁于一旦!
篇七:圆明园读后感 惋惜
今天语文课,老师教我们的课文是《圆明园的毁灭》。其中一个课后题是:作者为什么用那麽多的笔墨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我的回答是:让读者了解圆明园昔日的瑰丽、辉煌,为圆明园的毁灭感到更惋惜!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略北京圆明园,抢走物品,奉命放火,连烧3天3夜,烟雾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建筑艺术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圆明园啊,生活了6代皇帝,共150年,3天3夜就被毁了,太可惜了!那里珍藏着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的名人书画和奇珍异宝。我生气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更生气英法联军的霸道。
想到这里,我可悲又可气,无比惋惜……
圆明园……毁灭……英法联军……文物……珍宝……大火……生气……惋惜……
……
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圆明园》读后感 篇6
今天,我们学完了这篇文章《圆明园的毁灭》,它使我感到了当时清政府的昏庸无能,军民的懦弱,更可恶的就是那无耻的英法联军!
圆明园曾经是一座金碧辉煌的皇家园林,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的精华,圆明园不仅美丽,而且聚集着我们伟大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珍贵历史文物,是举世闻名的当时最大博物馆、艺术馆。
然而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来到了贺明园,在园内肆意烧、杀、抢、掠,出园时每个人的腰包都鼓鼓的,甚至还放火将这具有无限价值的.圆明园付之一炬。
学完这篇课文,我对圆明园的毁灭感到无限惋惜,而当时无能的清政府,竟屈服在了这些万恶的洋人的淫威之下,下了不抵抗命令,把洋人做靠山,想依靠洋炮来扫除国内的革命势力。我痛斥这黑暗的清政府。
可是最可恶的是万恶的洋人,他们不但随意侵略中国,还我国的名胜古迹烧毁或破坏,他们还让我们签下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我国的国格受到了莫大的侮辱,而清政府和洋人们不明白,在这蒙受侮辱的背后,又有多少万双泪汪汪的眼睛在看着他们;有多少双愤怒的眼睛怒视着他们;有多少万人正准备揭竿而起,他们却丝毫不顾人民的死活。
圆明园的毁灭是我国屈辱历史的一段见证上,它的残垣断壁,仿佛在对人们诉说他辉煌的过去,又好像在向人们诉说洋人的残暴行径。它的毁灭在我国文化史上,在世界文化史上,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英法联军为什么来侵略我们呢?原因就是我们太落后了,要是当时我们强大,他们能敢吗?所以落后就得挨打。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效劳,不让祖国再受蹂躏,让祖国永远列强国之首!
因此,我们要铭记一句话:莫忘国耻,振兴中华。
《圆明园》读后感 篇7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愤怒。
圆明园是我国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有着众星拱月的布局,风格各异的的建筑和珍贵无比的文物。这座美的无法形容的圆明园用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时间才建成,几代清帝不知耗费了多少财力才建成那座历代王朝前所未有的皇家园林。可是,在1860年10月,它被英法联军抢劫一空后放把火烧了。现在的圆明园是一堆残垣断壁一堆废墟。
这些侵略者太可耻了,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为所欲为,但是,为什么没有一个中国人来阻止他们呢?原来,当时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中国战败了,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早都逃之夭夭了,侵略者是大摇大摆走进来的,这让我气愤的同时更是吃惊无比。
更让我愤怒的`是,侵略者烧一次还不够,一共烧了两次。因为圆明园面积广泛,所以第一次火烧后,还有13处景物幸免于难,过了几天,一些人又来抢劫放火,使整个圆明园糟蹋的狼狈不堪。正如1861年雨果先生所写:“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洗劫,一个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劫了……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
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圆明园被毁了,“少年强,则国强”,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忘国耻,振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