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笔构网

2025-09-04读后感

请欣赏《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精选8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篇1

近我读了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名字是《宝葫芦的秘密》。我特别喜欢它,一有空就抱着书看了起来。

书中的人主公是王葆,讲的是王葆和他宝葫芦的一系故事。王葆是个天真可爱的小男孩,总想着不费力气而出大名。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河边钓鱼,忽然钓上来一只葫芦,这只葫芦居然会开口说话,它自称是传说中的宝葫芦,可以让王葆幸福快乐,还可以让他不用奋斗就出大名。它的确给王葆带来了一些好东西,比如鱼、奖状、飞机模型等,但是也给王葆增添了不少麻烦,它使很多小朋友都来王葆家看花草,打扰的他不得安宁,它使王葆吞下了一枚象棋,它使老大姐和郑小登吵起了架……当后王葆知道宝葫芦给他的所有东西都是偷来时,感觉特别愤怒,一气之下便将宝葫芦扔进了原来的河里,但是宝葫芦又自己回来了,于是他用火烧刀劈,但宝葫芦还是没有被破坏。王葆实在没有办法了,于是回到了学校,当众揭穿了宝葫芦的'秘密,于是这个宝葫芦就失灵了。

这本书很有趣,也让我懂了一个道理:投机取巧是不能成功的。于是我下定决心成长的路上每一步都要踏踏实实,不能投机取巧,因为这样的做后果不堪设想。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篇2

《宝葫芦的秘密》是儿童文学家张天翼的作品。

书中讲的是一个活泼可爱,充满正义感的小男孩王葆的故事。有一天王葆去钓鱼,鱼没钓到却钓到了一个宝葫芦。王葆想要的好吃的、好玩的、喜欢的花草,宝葫芦都给他一一变了出来。但是宝葫芦不了解人类的生活,让王葆出尽了洋相、吃尽了苦头。后,王葆发现东西都是宝葫芦偷来的,后来王葆就把宝葫芦的秘密告诉了大家,宝葫芦的魔力就消失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感到很惭愧,生活中的我有很多地方像王葆一样,爸爸妈妈就是我的“宝葫芦”,一遇到困难我就去找爸爸妈妈。“爸爸,这个怎么弄啊?”“妈妈,那个怎么做啊?”这就是我的`“宝葫芦”,从来没想过自己解决困难。因此,我的生活能力有待提高。

在学习中,每当遇到难题,我首先想到的是找大人帮忙,而不是自己动脑筋攻克难题。

现在我长大了,以后生活中和学习上我都要自己面对困难,我要努力提高生活技能,再遇到困难要自己解决。我要彻底拜托坏习惯。

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的劳动果实才是甜美的。《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就是一剂催促我尽早学会独立自主的“良药”。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篇3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的作者是张天翼,书中的小主人公王葆是个好孩子,他的缺点就是有点懒惰,遇到麻烦的事情就不想做,总想着能有那么一个宝贝,可以使他不必费劲就要什么有什么。后来,王葆果真得到了神通广大的宝葫芦,能够满足他的所有愿望,但就因为这样,弄得他失去了好朋友,失去了班集体。这种无聊的生活,对王葆来说是不可忍受的'痛苦。最后,王葆明白了什么才是最可贵的东西,坚决地扔掉了宝葫芦。

在没看这本书之前,我也一直想要一个像"宝葫芦”一样的东西,可以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但通过看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脱离了集体的不劳而获的生活决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世界上的任何东西,包括吃的玩的,包括各门功课的答案,没有一样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都得有人去做出来。如果你什么事都不想自己费劲,可又想要什么就有什么,那就只有去偷了。所以说,宝葫芦可不是什么宝贝,我们不要幻想着得到它。

《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很有趣,我建议大家买来看看。张天佑的其他作品也很好看,《秃秃大王》、《金鸭帝国》、《大灰狼》等,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篇4

你明白宝葫芦吗?那是一种你想要什么就来什么的宝贝。故事中的王葆从小就听妈妈讲宝葫芦,之后他做梦梦到钓上一个宝葫芦,过上了“要什么来什么,想什么有什么”的'快乐生活。

但是好景不长,宝葫芦分不出指令的意思,例如上次象棋比赛,王葆为了赢,悄悄地对宝葫芦说:“吃车!吃象!宝葫芦糊里糊涂就把棋子喂到了王葆嘴里。还有一次他数学考试想作弊考一百分就委托宝葫芦帮忙,可它却等别人写完后搬了过来,受到了老师的训斥,一气之下他把宝葫芦扔到了湖里。

文中有一地方令我深爱启发:当王葆扔掉宝葫芦之后,他刻苦学习,按时完成作业,参加课外活动,成了校内数一数二的好学生。

虽然宝葫芦有无穷无尽的魔法,但它没有自己的想法,别人叫它做什么它就做什么,根本不理解这件事的目的。其实人身上也有“魔法“,那就是潜能,只是有些人不去挖掘它而已。

文中有两句话使我终生难忘。王葆老师常说“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自己靠自己”;王葆爸爸常说“不要把留意眼放在做坏事上,要放在学习上,学习成绩肯定会提高。”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篇5

假期里我读了《宝葫芦的秘密》,我觉得这本书特别有趣,讲的是有一个叫王葆的学生和他的`宝葫芦之间发生的一连串奇妙的事情,故事里还有很多他的同学和朋友,有杨栓儿、姚俊、郑小登、郑小登的姐姐、杨叔叔,班主任刘先生。王葆在钓鱼的时候,没钓着一条鱼,却意外的钓上了一个会说话的葫芦,这个葫芦很神奇,王葆心里想的事它都知道,所以王葆叫它宝葫芦。它给王葆带来了许多许多快乐,他钓不到鱼,宝葫芦把王葆空空的桶里变出了红金鱼、黑金鱼、花金鱼和白金鱼;宝葫芦也给王葆带来了许多许多麻烦,他数学考试,宝葫芦帮他把答案直接变到了试卷上,结果被老师发现了,别人都不相信他。后来,奶奶的一声大叫:“王葆!该起床了!”啊!原来是在做梦,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宝葫芦,除非是做梦。

神奇的宝葫芦帮王葆做事,王葆想什么有什么,不劳而获,但是他有时候快乐,有时候苦恼,虽然宝葫芦无所不能,但是我并不想得到它,因为那样我也成了一个不劳而获的人,只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通过努力,收获的才是好的呢!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篇6

看了《宝葫芦的秘密》之后,我觉得宝葫芦是王葆心中的欲.望所在,它并不是在真正地帮忙他,反倒是在害他。王葆想着的不就是不劳而获吗?想要什么鱼,宝葫芦就给他变成什么鱼;想吃什么,宝葫芦就给他变什么;想要坐飞机,宝葫芦就变出飞机带他去天空中翱翔……。在考试时宝葫芦把一个同学卷子上的答案偷走了,这下让王葆暴露了自己不劳而获的事实,令他在同学和教师面前丢了脸。

王葆天天想的都是宝葫芦能够帮忙自己,从没有想过要要独立,就这样他被宝葫芦害惨了。他没有独立,反而在受到教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时,他埋怨宝葫芦不懂他,其实那都是他的想法,也就是说“宝葫芦”其实是他的欲.望。

生活中也有这样不劳而获的人和事。

比如说一些小偷不断地盗取别人的'努力果实,这不就是不劳而获吗?并且这还是一种犯罪行为,我们千万不要学习这种人!

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在我们班里有一些人不断地窃取别人的学习成果,令人十分头疼。例如我们班里经常有偷别人作业的人,还写上了自己的名字,这种行为真是十分的可耻。

我觉得我们不要总想着不劳而获,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如果经常想不劳而获的话,终只会害了自己。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篇7

《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非常有意义,里面的主人公是小学生王葆,王葆想不劳而获得到好成绩那是不可能的。

有一天,王葆在河里钓到了宝葫芦,宝葫芦愿意让王葆做它的主人并帮他实现所有的愿望,条件是不能让别人发现。王葆答应了宝葫芦不说出来这个秘密。但是过了几天王葆并没有发现宝葫芦为他带来幸福和快乐,反而为他带来了许多烦恼,使自己的生活一团糟。例如:王葆和同学玩象棋,他想“吃”掉对方的“马”可是宝葫芦以为王葆要真吃对方的“马”于是宝葫芦就把有黑又脏的棋子往王葆的'嘴里塞,吓得王葆要打喷嚏,可是他只打了半个喷嚏。还有宝葫芦把苏鸣凤的试卷变成了王葆的试卷,宝葫芦帮王葆偷了电磁起重机。

后,王葆才知道宝葫芦给他的陶瓷娃娃、收音机、那些贵重的花草、自行车、糖果……都是宝葫芦偷的。王葆顿时怒火上升,他决定把宝葫芦消灭掉,无论王葆把宝葫芦扔到小河里,还是把宝葫芦切成两半,或者再把宝葫芦扔到火里面去烧。可是宝葫芦还是滚回到了王葆的脚边。王葆的眼睛忽然睁开,原来这调皮又搞笑的故事只是一场有趣的梦呀!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一个道理,天上不可能掉馅饼,任何事情一定要自己动手去做才会取得成功。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篇8

葫芦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为“福禄”,是吉祥的象征,也是大家都很喜欢的东西。“宝葫芦”一定是一个好宝贝,它到底有什么秘密呢?

《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讲述了有个叫王葆的小男孩,他经常听奶奶讲一些有趣的故事,每当他调皮不听话时,奶奶都会给他讲《宝葫芦》的故事,于是他就幻想如果有一天也能拥有一个神奇的`“宝葫芦”那该多好呀!幸运之神终于降临到他头上,有一次他去钓鱼时,真的就钓到了一个“宝葫芦”。从此以后,王葆就把“宝葫芦”当作一种依赖,总想不劳而获,所有的事都靠“宝葫芦”帮他做。可后来他才发现,其实“宝葫芦”只会盲目地帮助他实现愿望,让他出风头,让他有一种自豪的感觉。然而也令他失去了朋友,失去了快乐和幸福。后他终于悔悟过来,放弃了“宝葫芦”,又做回了原来的自己,并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重新获得老师、同学、家人的信任。

《宝葫芦的秘密》让我深切的感受到不努力是不可能有很大收获的。同时也告诉我们天上不会掉“馅饼”,“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只要我们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做事,汗水和努力会帮我们实现自己所追求的梦想。

同学们,丢掉那让我们依赖的“宝葫芦”吧!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