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蚱蜢教案

笔构网

2025-09-04教案

请欣赏小蚱蜢教案(精选9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蚱蜢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孩子们很喜欢小蚱蜢,正是秋天好时节,孩子们在观察小蚱蜢跳跃的基础上,有了想学小蚱蜢跳跃的念想,于是,我们就组织了“蚱蜢学跳高”这一户外活动,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体验模仿小蚱蜢做运动的乐趣,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能叫熟练地掌握双脚向上跳的动作。

2.会正确做出落地动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体验模仿小蚱蜢做运动的乐趣,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报纸棍若干、欢快舒缓的音乐如《小红帽》《小白船》

活动过程

1.队列练习。做好准备活动。

2.教师与幼儿分别扮演蚱蜢妈妈和小蚱蜢,一起在“草地上”学本领。幼儿排成一路纵队,利用场地障碍物练习走、跑、跳等动作。学习双脚跳的动作,掌握动作要领。

教师引导幼儿学说儿歌《小蚱蜢跳高》,“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腿一伸,交易桥,哪个有我跳得高。”

幼儿自由练习,探索怎样跳过三种高度不同的.橡皮筋,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双脚向上跳的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双脚并拢,小腿一弯用力蹬地向上向前跳起,双脚轻轻落地。

请幼儿按动作要领分散练习,尝试跳不同高度的皮筋,教师观察幼儿的动作,指导幼儿特别练习“轻轻落地”的动作要领。

3.游戏《小蚱蜢跳高比赛》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规则:小蚱蜢分成若干组,听到信号后,跳过三种不同高度的皮筋,然后跑回来,看哪组先完成, 跳过皮筋的时候双脚尽量不要触及皮筋。在欢快的音乐背景下,幼儿游戏2——3次,教师视幼儿的圣体状况和情绪随时调整活动量,注意幼儿的安全。

4.引导幼儿坐在“草地”上,一起随音乐做腿部放松运动。

活动延伸:

可以在户外活动区中,在场地上布置不同高度的皮筋。让幼儿继续练习向上跳的动作,游戏难度可随幼儿的发展不断增加。

小蚱蜢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幼儿以对周围生活以及对自然环境的认识领域逐步扩大,使得他们比较喜欢有情节、有角色、有追逐性的游戏。

【活动目标】

1、能较熟练地掌握双脚向上跳的动作,会轻轻落地。(重点)

2、积极参与跳跃游戏,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难点)

3、体验模仿小蚱蜢做运动的乐趣,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草丛”、“狗尾草”(大纸箱)。

2、每人一个纸箱,小蚱蜢胸卡。班得瑞舒缓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纸箱韵律操。

设置情景:活泼的小蚱蜢们找一个箱子站到它的后面,跟着音乐动起来吧。

二、自由探索玩法,交流玩法。(每人一个箱子)。

1、提问引发活动兴趣:箱子除了跟我们做韵律操,还可以怎么玩?

2、一个人一个箱子,探索多种玩法。跳、推、抛接、骑马、转花、当乌龟壳等等。

3、两人合作,探索玩法。

提问:蚱蜢宝宝给箱子找个好朋友,试一试能玩出什么花样?(纸箱摞在一起跳、纸箱分开跳、两人夹着玩、托着玩、障碍走、搭着玩等)

4、重点练习跳跃。

提问:我发现有的小蚱蜢把箱子分开,跳过去的,谁是这样玩的? 引导幼儿尝试示范跳,进而老师进行提升示范。

5、小结动作要领:小蚱蜢是双脚并拢,屈膝向上,跳过箱子,双脚轻轻落地。

三、情境游戏,拓展练习。

1、跳过最低“狗尾草”(集体练习)。

设置小蚱蜢学跳高的情景,一跳跳过狗尾草。狗尾草是一片一片的, 我们一块试试能不能跳过这样高度的狗尾草。

幼儿尝试放平箱子,并将箱子一字排开。

2、跳过长高了的狗尾草。

引导幼儿跟老师一起转动箱子,使箱子以第二高度一字排开:我的狗尾草,慢慢的长高了,你们的'呢?

3、连续三次跳过长高了的狗尾草。

引导语:小蚱蜢们是跳高能手了,加油一起连续跳过这三片狗尾草。箱子分成两组,每组三排。巩固练习第一、第二高度。

4、连续跳过“再次”长高了的狗尾草。

引导语:狗尾草又长高了。有一片高一点的,有一片稍矮一点,可以自己选择。

第三次转动箱子,让一组箱子以最高的高度呈现,同时另一组用低于最高高度但又高于第二高度的箱子呈现,体现幼儿的个体差异。

四、放松运动。

1、提问:小蚱蜢怎样保护自己呢?

老师讲解有关蚱蜢的内容,拓展幼儿的经验。

2、播放班得瑞音乐做放松活动。

五、活动延伸:

在户外活动区中,在场地上布置不同高度的皮筋。让幼儿继续练习向上跳的动作,游戏难度可随幼儿的发展不断增加。

小蚱蜢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小蚱蜢的行动方式,朗诵儿歌,体验儿歌的趣味性。

2、能够用动作表现蚱蜢等动物的动作。

3、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重点:

了解小蚱蜢的行动方式,朗诵儿歌,体验儿歌的趣味性。

活动难点:

了解小蚱蜢的行动方式,朗诵儿歌,体验儿歌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课件《小蚱蜢学跳高》。

活动过程:

1、引入(1)播放课件视频小蚱蜢,请幼儿说说画面上是谁?有什么本领?你见过吗?

(2)教师:这是小蚱蜢,它们跳得很高,今天也有只小蚱蜢要跳高,跳去哪里呢?

2、理解儿歌(1).播放课件儿歌欣赏,请幼儿完整欣赏儿歌。

教师:儿歌里的小蚱蜢在干什么?

教师:小蚱蜢是怎样跳上狗尾草的'呢?可请幼儿用动作模仿。

教师:当小蚱蜢跳上狗尾草得意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小蚱蜢会高兴吗?为什么会摔下来呢?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同时初步了解不能骄傲自满。

3、朗诵儿歌。

(1)再次播放课件儿歌欣赏,请幼儿欣赏。

(2)播放课件诵儿歌,请幼儿看着画面学念儿歌。

(3)播放课件诵儿歌中的"小蚱蜢学跳高",请幼儿跟着画面一起念儿歌数遍。

4、认识小蚱蜢。

(1)播放课件蚱蜢的照片,请幼儿仔细观察蚱蜢的样子。

(2)播放课件蚱蜢在哪里,请幼儿找找蚱蜢。

(3)播放课件跳跃的小蚱蜢,了解蚱蜢的弹跳力。

(4)活动结束。

幼儿一起到教室外,学小蚱蜢蹦跳。

活动延伸:

播放课件秋天的虫虫,教师可请幼儿说说秋天还有哪些昆虫?它们长的什么样?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了解更多秋天的虫虫。

附录:

儿歌:小蚱蜢学跳高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

腿一弹,脚一跷,哪个有我跳得高!

草一摇,摔一跤,头上跌个大青包。

教学反思:

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较生动地表现小蚱蜢在不同情境下的表情,活动出现了;幼儿也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儿歌。但幼儿在情感上能否接受在取得成绩时不骄傲自大的情绪,这还得在今后活动中多灌输。

小蚱蜢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小蚱蜢的行动方式,朗诵儿歌,体验儿歌的趣味性。

2、能够用动作表现蚱蜢等动物的动作。

3、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重点:

了解小蚱蜢的行动方式,朗诵儿歌,体验儿歌的趣味性。

活动难点:

了解小蚱蜢的行动方式,朗诵儿歌,体验儿歌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课件《小蚱蜢学跳高》。

活动过程:

1、引入(1)播放课件视频小蚱蜢,请幼儿说说画面上是谁?有什么本领?你见过吗?

(2)教师:这是小蚱蜢,它们跳得很高,今天也有只小蚱蜢要跳高,跳去哪里呢?

2、理解儿歌(1).播放课件儿歌欣赏,请幼儿完整欣赏儿歌。

教师:儿歌里的小蚱蜢在干什么?

教师:小蚱蜢是怎样跳上狗尾草的呢?可请幼儿用动作模仿。

教师:当小蚱蜢跳上狗尾草得意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小蚱蜢会高兴吗?为什么会摔下来呢?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同时初步了解不能骄傲自满。

3、朗诵儿歌。

(1)再次播放课件儿歌欣赏,请幼儿欣赏。

(2)播放课件诵儿歌,请幼儿看着画面学念儿歌。

(3)播放课件诵儿歌中的'"小蚱蜢学跳高",请幼儿跟着画面一起念儿歌数遍。

4、认识小蚱蜢。

(1)播放课件蚱蜢的照片,请幼儿仔细观察蚱蜢的样子。

(2)播放课件蚱蜢在哪里,请幼儿找找蚱蜢。

(3)播放课件跳跃的小蚱蜢,了解蚱蜢的弹跳力。

(4)活动结束。

幼儿一起到教室外,学小蚱蜢蹦跳。

活动延伸:

播放课件秋天的虫虫,教师可请幼儿说说秋天还有哪些昆虫?它们长的什么样?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了解更多秋天的虫虫。

附录:

儿歌:小蚱蜢学跳高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

腿一弹,脚一跷,哪个有我跳得高!

草一摇,摔一跤,头上跌个大青包。

教学反思:

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较生动地表现小蚱蜢在不同情境下的表情,活动出现了;幼儿也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儿歌。但幼儿在情感上能否接受在取得成绩时不骄傲自大的情绪,这还得在今后活动中多灌输。

小蚱蜢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蚱蜢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蚱蜢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较熟练地掌握双脚向上跳的动作。

2、会正确做出落地动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体验模仿小蚱蜢做动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户外场地上布置好三种不同高度的皮筋分别为20cm、30cm、40cm。

2、录音机、音乐CD《小毛虫》。

【活动过程】

1、幼儿到活动场地,跟音乐《大家一起来》做热身运动。

2、幼儿排成一路纵队,利用场地上的.障碍物练习走、跑、跳等动作。重点学习正确的“双脚向上跳的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双脚并拢,小腿一弯用力蹬地向上跳起,双脚轻轻落地。请幼儿按动作要领分散练习,教师观察幼儿的动作,指导幼儿练习“轻轻落地”的动作。幼儿尝试跳不同高度的皮筋,反复练习。

3、幼儿学说儿歌《小蚱蜢学跳高》,“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腿一伸,脚一翘。哪个有我跳的高。”

4、游戏:《小蚱蜢学跳高》

教师讲解玩法及规则:小蚱蜢分成两组(男孩组与女孩组),听到信号后跳过三种不同高度的皮筋,然后跑回来,拍后面小朋友的手,看哪组先完成,跳过皮筋的时候,双脚尽量不要触及皮筋。

5、幼儿游戏2—3次,教师看幼儿的身体状况和情绪随时调整活动量,注意幼儿的安全。

6、放松活动:播放《小白船》音乐,引导幼儿坐在草地上,一起随音乐做腿部放松动作。

小蚱蜢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在秋天活动的昆虫的各种特征。

2、感受小蚱蜢骄傲自大带来的危害。

3、会朗诵儿歌《小蚱蜢学跳高》。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儿歌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理解儿歌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语言、动作、表情来表现小蚱蜢的整个活动过程,动作表情到位。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秋天聚会》。

2、儿歌中的情景图片4张,小蚱蜢的表情图片4张,小蚱蜢图片4张。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秋天聚会》,让幼儿说说在秋天活动的几种昆虫的特征。

小蜜蜂:会飞,辛勤采花粉。

小蜻蜓:会飞,捉害虫。

小蚱蜢:也叫蚂蚱,会飞,会爬。

螳 螂:会飞,会爬。

七星瓢虫:会飞,会爬.

小蚂蚁:会爬,辛勤地筑巢、储备粮食。

2、请幼儿找出图上的小蚱蜢。我们请小蚱蜢出来玩玩好吗?(出示小蚱蜢图片)

3、教师:小蚱蜢有什么本领?(它很少走路,经常在草丛里蹦来蹦去)

二、学习儿歌《小蚱蜢学跳高》。

1、有一天,小蚱蜢在草丛里玩,你们想不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听教师念儿歌《小蚱蜢学跳高》。

2、幼儿逐句跟教师学儿歌。(出示相应图片)

3、教师:小蚱蜢跳上狗尾草了吗?它的心情怎样?(出示相应图片)

4、教师:小蚱蜢正得意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示相应图片)

5、教师:小蚱蜢为什么会摔跤呢?结果怎样呢?(出示相应图片)

6、教师小结:小蚱蜢光顾着跳高,太开心了,加上它还有点骄傲,却没有注意到草尖又软又滑,容易摔下来。我们小朋友在玩耍的时候也要注意安全,不爬到危险的.地方,不要从高高的地方跳下来,更不能取得一点小成绩就骄傲起来。

三、表演游戏

1、根据儿歌内容,幼儿模仿小蚱蜢的跳跃动作,表现出小蚱蜢的得意、惊讶、痛苦的表情。

2、与小朋友或教师一起表演。

教学反思

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较生动地表现小蚱蜢在不同情境下的表情,活动出现了**;幼儿也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儿歌。但幼儿在情感上能否接受在取得成绩时不骄傲自大的情绪,这还得在今后活动中多灌输。

小蚱蜢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蚱蜢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蚱蜢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蚱蜢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蚱蜢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幼儿以对周围生活以及对自然环境的认识领域逐步扩大,使得他们比较喜欢有情节、有角色、有追逐性的游戏。

【活动目标】

1、能较熟练地掌握双脚向上跳的动作,会轻轻落地。(重点)

2、积极参与跳跃游戏,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难点)

3、体验模仿小蚱蜢做运动的乐趣,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草丛”、“狗尾草”(大纸箱)。

2、每人一个纸箱,小蚱蜢胸卡。班得瑞舒缓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纸箱韵律操。

设置情景:活泼的小蚱蜢们找一个箱子站到它的后面,跟着音乐动起来吧。

二、自由探索玩法,交流玩法。(每人一个箱子)。

1、提问引发活动兴趣:箱子除了跟我们做韵律操,还可以怎么玩?

2、一个人一个箱子,探索多种玩法。跳、推、抛接、骑马、转花、当乌龟壳等等。

3、两人合作,探索玩法。

提问:蚱蜢宝宝给箱子找个好朋友,试一试能玩出什么花样?(纸箱摞在一起跳、纸箱分开跳、两人夹着玩、托着玩、障碍走、搭着玩等)

4、重点练习跳跃。

提问:我发现有的小蚱蜢把箱子分开,跳过去的,谁是这样玩的? 引导幼儿尝试示范跳,进而老师进行提升示范。

5、小结动作要领:小蚱蜢是双脚并拢,屈膝向上,跳过箱子,双脚轻轻落地。

三、情境游戏,拓展练习。

1、跳过最低“狗尾草”(集体练习)。

设置小蚱蜢学跳高的情景,一跳跳过狗尾草。狗尾草是一片一片的, 我们一块试试能不能跳过这样高度的狗尾草。

幼儿尝试放平箱子,并将箱子一字排开。

2、跳过长高了的狗尾草。

引导幼儿跟老师一起转动箱子,使箱子以第二高度一字排开:我的狗尾草,慢慢的长高了,你们的呢?

3、连续三次跳过长高了的狗尾草。

引导语:小蚱蜢们是跳高能手了,加油一起连续跳过这三片狗尾草。箱子分成两组,每组三排。巩固练习第一、第二高度。

4、连续跳过“再次”长高了的狗尾草。

引导语:狗尾草又长高了。有一片高一点的,有一片稍矮一点,可以自己选择。

第三次转动箱子,让一组箱子以最高的高度呈现,同时另一组用低于最高高度但又高于第二高度的.箱子呈现,体现幼儿的个体差异。

四、放松运动。

1、提问:小蚱蜢怎样保护自己呢?

老师讲解有关蚱蜢的内容,拓展幼儿的经验。

2、播放班得瑞音乐做放松活动。

五、活动延伸:

在户外活动区中,在场地上布置不同高度的皮筋。让幼儿继续练习向上跳的动作,游戏难度可随幼儿的发展不断增加。

小蚱蜢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幼儿以对周围生活以及对自然环境的认识领域逐步扩大,使得他们比较喜欢有情节、有角色、有追逐性的游戏。

【活动目标】

1、能较熟练地掌握双脚向上跳的动作,会轻轻落地。(重点)

2、积极参与跳跃游戏,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难点)

3、体验模仿小蚱蜢做运动的乐趣,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草丛”、“狗尾草”(大纸箱)。

2、每人一个纸箱,小蚱蜢胸卡。班得瑞舒缓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纸箱韵律操。

设置情景:活泼的小蚱蜢们找一个箱子站到它的后面,跟着音乐动起来吧。

二、自由探索玩法,交流玩法。(每人一个箱子)。

1、提问引发活动兴趣:箱子除了跟我们做韵律操,还可以怎么玩?

2、一个人一个箱子,探索多种玩法。跳、推、抛接、骑马、转花、当乌龟壳等等。

3、两人合作,探索玩法。

提问:蚱蜢宝宝给箱子找个好朋友,试一试能玩出什么花样?(纸箱摞在一起跳、纸箱分开跳、两人夹着玩、托着玩、障碍走、搭着玩等)

4、重点练习跳跃。

提问:我发现有的小蚱蜢把箱子分开,跳过去的,谁是这样玩的? 引导幼儿尝试示范跳,进而老师进行提升示范。

5、小结动作要领:小蚱蜢是双脚并拢,屈膝向上,跳过箱子,双脚轻轻落地。

三、情境游戏,拓展练习。

1、跳过最低“狗尾草”(集体练习)。

设置小蚱蜢学跳高的情景,一跳跳过狗尾草。狗尾草是一片一片的, 我们一块试试能不能跳过这样高度的狗尾草。

幼儿尝试放平箱子,并将箱子一字排开。

2、跳过长高了的狗尾草。

引导幼儿跟老师一起转动箱子,使箱子以第二高度一字排开:我的狗尾草,慢慢的.长高了,你们的呢?

3、连续三次跳过长高了的狗尾草。

引导语:小蚱蜢们是跳高能手了,加油一起连续跳过这三片狗尾草。箱子分成两组,每组三排。巩固练习第一、第二高度。

4、连续跳过“再次”长高了的狗尾草。

引导语:狗尾草又长高了。有一片高一点的,有一片稍矮一点,可以自己选择。

第三次转动箱子,让一组箱子以最高的高度呈现,同时另一组用低于最高高度但又高于第二高度的箱子呈现,体现幼儿的个体差异。

四、放松运动。

1、提问:小蚱蜢怎样保护自己呢?

老师讲解有关蚱蜢的内容,拓展幼儿的经验。

2、播放班得瑞音乐做放松活动。

五、活动延伸:

在户外活动区中,在场地上布置不同高度的皮筋。让幼儿继续练习向上跳的动作,游戏难度可随幼儿的发展不断增加。

小蚱蜢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跨跳35cm高的障碍物、触物跳和快跑的动作。

2、产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在主题墙张贴飞人刘翔、乔丹比赛时的.照片。

2、请家长带领幼儿观看体育节目,了解篮球和跨栏等体育项目。

3、冠军奖牌若干,幼儿用书

4、场地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了解“飞人”

幼儿参观主题墙照片,引导幼儿互相说说:照片上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把刘翔、乔丹成为“飞人”?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体育活动。

2、幼儿学习跨跳35cm高的障碍物及触物跳的动作。教师示范讲解跨跳障碍物和触跳物的动作要领:跨跳障碍物要先助跑,前面的腿抬高跨过障碍物,另一条腿紧接着跟随跨过;触物跳时先助跑,到篮板前,并腿屈膝用力跳起。幼儿尝试按动作要领练习跨跳和触物跳的动作。

3、游戏:《我是小超人》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

(1)跨跳障碍物时,需单脚跳起,如碰到障碍物则需重新跨跳。

(2)到达终点后小手必须触碰到篮板方可返回。

幼儿可几人一组进行比赛,也可分四组以接力的形式进行游戏。游戏可反复进行。

4、总结游戏情况,教师与幼儿共同评出每组的冠军或优胜组,并为他们颁发奖牌。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