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灵魂读后感(精选10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灵魂读后感 篇1
贝多芬是大家熟知的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的一生写出了无数的音乐巨作,但他内心所承受的寂寞和悲伤更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从小父亲给他的压力,爱情的一次又一次失败,然而这些令人意想不了的痛苦远远比不上耳聋带给他的烦燥、抑郁,但也正是因为他的耳聋,使他体会到了人生的昏暗以及内心对外界声音的强烈渴望,让他写成了更多令人震撼的鸿篇巨著。
米开朗其罗,这是一个极矛盾的悲剧人物,他有英雄化了的天才,在艺术领域无与伦比,他以无穷的精力永远追求艺术的尽善尽美。但他的意志却不是英雄式的,他精神软弱无力,只能挣扎而没有力量奋斗。他没有一丝一毫的温暖,只能用没日没夜的工作来填补自己空虚的心灵,以至于在他死前一周他依旧坚持站着工作。
至于托尔斯泰,罗曼·罗兰把他看作老师和世界的“精神权威”。尽管托尔斯泰有种种矛盾和弱点,罗曼·罗兰仍把他列为“英雄”,主要就是推崇托尔斯泰的博爱精神,他认为托尔斯泰不是那种生在艺术与智慧的宝座上的大师和天才,相反—如他在信中自称的那个在一切名称中最美的一个—“我们的兄弟”。
在罗曼·罗兰笔下,这三个英雄人物的一生都为艺术而存在,但同时又都拥有极悲痛的人生—他们一生中有着大大小小许多疾病,但都不肯去医治;他们没有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生活、爱情,但令我更为叹服和惊异的是—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将死看作解脱、释放、归宿。甚至认为这是应该被祝福的。如果再联系他们的一生,那么这令人惊异的思想就不再使人惊异了—
他们的生命是痛苦的,他们想要改变现状,但事与愿违,他们想要创出灵魂的艺术,却又与他们所处的社会有所不融......
当合上这书的时候,或许才会体会到什么是灵魂的艺术,什么是心灵的煎熬,什么才是最具有真正意义的英雄。
灵魂读后感 篇2
民国,那个动荡不安、新旧交替、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时代,造就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女子,从这本书中不仅看到她们风光的一面,更有风光背后的辛酸与沧桑,以及她们所付出的努力与艰辛。她们的身影在近百年的历史风雨中依然挺立,或个性独立,或坚强隐忍,或温婉迷人,她们淡淡的香气从灵魂散发出来,历久弥香。
书中最让人心疼的,要属于凤至。她的一生令人唏嘘不已,她有美貌,有才华,知书达理,智慧独立,如此完美,换来的是却是张学良的一次次辜负。“她那么宽容大度,再被伤害一次又何妨呢?”看到这里眼泪瞬间落下,为她感到不值。心疼于凤至,如此这般完美的她,更应该被珍惜被宠爱,而不是孤独终老。
书中最令我感慨的,是张幼仪。她是诗人徐志摩的发妻,她出生名门,家世显赫,但婚姻不幸,命运多舛,你无法想象在别人面前温文儒雅的诗人对待妻子的冷酷无情,她被丈夫抛弃,心爱的儿子又意外夭折,但她没有就此沉沦,伤痛让她清醒,不能把命运拴在男人身上,任何事情,只能靠自己。她在异乡开始了艰难的求学之路,一步步走出困境,事业有成,人生为她关上了婚姻的大门,却打开了另一扇事业的窗口。她的一生简直就是一部励志大剧,让人敬佩不已。
26个灵魂有香气的女子,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不管是独立的大女人、粘人的小女人、还是聪明的笨女人、痴情的傻女人,都该有坚强独立的底气、守住寂寞的勇气、努力奋斗的骨气,如此,才能从容面对人生中所有的幸与不幸,才能勇敢前行,努力成长,不负此行。
灵魂读后感 篇3
最近我拜读了布兰登·桑德森大师的新作《皇帝的灵魂》。的确是大师之作,作品世界观的设定,故事节奏的缓急,情节的掌控都十分精妙。特别是对人物心理的把握更令我叹为观止。机智狡黠的万思露,坦诚智慧的高图纳,精于算计的伏蕊瓦……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被刻画的惟妙惟肖。但这篇作品中最吸引我的,还是那个作者并未如何着笔的皇帝席拉凡。
第一次读这篇故事的.时候,我对席拉凡的行为感到十分不解。一个人如果能有那样的雄心壮志,又怎会允许自己堕落如斯?一个人若是生来就真诚纯粹,又怎会与人勾心斗角?但是后来,我就开始慢慢懂了。由于兄长的去世,他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皇位继承人,当上了皇帝。那时的他厌恶权利以及伴随权利而来的一系列诱惑。但他最后还是登上了皇位,不是为了向家族证明他与死去的兄长谁更优秀,而是为了他的理想:建立更完美的帝国。
但他最终还是失败了。原因有很多,不同的人当然会有不同的想法,“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我自己觉得他的失败主要有两点原因。首先,他是个理想主义者。他无法接受任何一点不完美的地方。虽然帝国不是多么可怕的东西,但也并不如何完美,帝国只是帝国而已。腐败是无法避免的,你必须接受它的存在,或是接受混乱的未知。士大夫受到额外的偏袒;在谋求朝廷的公职的时候贿赂与关系往往比天赋与才智更重要;对帝国贡献最大的人商贩与工匠却要受到层层剥削。这些事人尽皆知,席拉凡却想要改变这一切。这当然可以,问题是席拉凡没有与他的雄心相衬的耐心。他性格中的一处缺陷导致了他的失败,那就是他其实并没有他想象的那样坚定。
一切存在皆有其意义所在,比如不公平的制度,比如腐败的官员,比如冗杂的宗派关系。是的,它们并不美好但依然有意义。挑战一切有存在意义的事物都需要莫大的精力。而有时候集中精力是一件如此困难的事。席拉凡并不懒惰,但在如齿轮般精密的帝国里懒惰与否并不是什么重要的问题。因此他慢慢被权利与繁杂的日常琐事拖滞,一步步走向堕落。他不停的告诉自己,下个月我就会做出改变,现在先让我跳完这支舞。于是到了最后,他变得放纵,关心自己的昂贵的晚餐甚至胜于关心自己的臣民。“他并不明白,一个人的一生中很少有什么显而易见的分界点。人们都会随着时间慢慢改变。你不可能踏出一步就蓦然发现自己置于截然不同的新场所。起先你会为了避开几粒石子离开路面。你会沿着路边走上一阵。接着为走在更松软的泥土上你会稍稍偏离道路。然后就这样越走越偏。最后你来到了错误的地点,却怪罪路牌没有给你好好指路。”书中的这一段话用来描述席拉凡便是最合适不过。
书中的席拉凡由于万思露重塑了灵魂,内心深处的那些散漫、难以忘怀的悲痛以及权利带来的腐化全部被一扫而空,因此重新开始了年轻时的计划:重整帝国。但现实中的我们又要谁来拯救呢?当我们懒散的靠在一旁静待时光流逝的时候有谁来点醒我们呢?当我们被忽至心灵的阴云笼罩时要从哪里寻来那一抹阳光照亮自己呢?只有我们自己啊。在漫漫人生路上真正能永久依靠的只有我们自己。你要俯下身子,向那个在阴暗深处挣扎彷徨的那个自己伸出手去。
灵魂读后感 篇4
逃避世俗的烦恼,往往无需一城一阙,不过房间一隅,一杯香茗,一盏小灯,于是,便可以屏蔽整个世界,尽情地在书海畅游。
自从第一幕,我的视线便紧紧地跟随着简·爱。那个贫穷但不卑微的女子,终以她弱小的身躯,越过封建专横的墙,平等地与所有人一样站在上帝的脚下。
当简爱用清晰的声音宣示自己的尊严时,像一棵树,笔直地站立在这无尽的黑暗中,不倨傲,也不卑微。当风起云涌之际,她如树般傲立,静看风起的方向,无所畏惧。
或许是因为长大的缘故,柜子里的娃娃玩具总是饱受我的冷落。这天,我整理柜子的时候,看见了她们,那两个在阴暗的角落,满脸灰尘,失去往昔华丽的娃娃。我厌恶地瞥了她们一眼。这过时的娃娃与房间华丽的装潢真是格格不入!
我嫌弃地拎着娃娃的头发正要扔掉,妈妈却阻止了我。
你要记住,人有尊严,娃娃也有尊严,一切都是平等的!娃娃虽然普通,但并不卑微,知道了吗?妈妈一边仔细地用沐浴露泡水给娃娃洗澡,一边慈爱地教育我。
望着眼前的娃娃,简·爱所说的话在我脑海里不断地闪现。平等!是的。一切都是平等的!
妈,我懂了。我慎重地点了点头。
妈妈盈盈一笑。
的确,纵使我们满身的缺点和瑕疵,纵使我们不美,但我们的灵魂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是平等的。我总是怨天尤人,现在才发现其实我一直忽视了别人的感受。虽然,只是两个娃娃。不!她们在我的眼里已不再只是两个娃娃,而是两个有尊严的生命!
我挚爱樱花。不是因为它有多么绚烂。而是因为它最迷人的时候,不是在花开烂漫时分,而是凋零时,纷纷扬扬的花瓣褪去华丽色彩,优雅地回归大地,平静而坦然,不带走一丝眷恋。它有尊严的存在感,让无数人为之倾心。
灵魂像树一般便好,与云共舞,与风相依。因为尊严,因为平等。
江苏无锡江阴市江阴高中实验学校初二:余希
灵魂读后感 篇5
文章讲述了作者再次对《海的女儿》进行鉴赏,情感依然一次又一次被打动,为了美人鱼的真善美,为了她对“永恒的灵魂”的追求。
作者从爱因斯坦瞭望星空的感慨:“面对广褒深邃的宇宙,深感自己是那么寒伧。”来引出话题;从柏拉图的话:“那是理想的世界。”点出永恒的灵魂的含义;以筑沙堡进行类比;又以《海的女儿》为例,说明其内涵;再举例写人们对它的永恒追求来表达出它的积极主义;以费希特的话:“我的意志以坚定的计划同样会英勇地、冷静地飘扬在宇宙废墟上;因为我领受了我的使命,它是永恒的,我和它一样,也是永恒的。”以此作结尾。从而使整体结构趋于完美,令人目不暇接。
无论昨天或今天,面对宇宙的浩瀚,人们总感到自己是渺小的。面对这个事实,有人因此更加努力地奋斗,抒写着浓墨淡彩的人生;有人却因此觉得岁月流失、生活乏味而没意义,于是浑浑噩噩、得过且过。
是的,也许时间的潮水冲刷着一切,许多东西都不见了痕迹,然而思想是不会随波逐流,永恒的是灵魂,它不会被时间之流水冲走。
在普通工作岗位上的人们,他们或许没有什么惊人之举,也不曾有过什么卓越成就,但他们在平平淡淡中,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诠释着真善美。而事实上 ,也正是这些可爱的人们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生活中,我们同样是需要寻找人生的真善美!
灵魂读后感 篇6
这是毕淑敏老师今年新出版的散文集,对于我这个老读者来说,能看到毕老师以前未曾发表的散文真是由衷的欢喜。随书还附赠了一个话剧剧本《心理游戏》,故事的情节并不惊险复杂,但是故事的含义却一如既往的深远,我也透过它看到了毕老师对于相关事情的看法。
首先,我很喜欢这本正书的书名《星光下的灵魂》,毕老师说过:可以让人提升智慧的两种方法,一是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二是仰望星空,以明人类的渺小。那么在星空下审视自己的灵魂,应该会更具有一种清澈与洞明吧?星光,是我从儿时就喜爱的风景,那时,喜欢在院子里、屋顶上望着星空,把自己的心思分派给一个又一个星星,心思不够时就自己巧立名目。可现在已经看不到什么星光了,家里街道上的路灯一个一个的被点亮,望着亮如刚进黄昏的马路,心里是高兴的:这样晚归家的人会安全许多。可也免不了丝丝的遗憾,那或桔黄或苍白的光也向上映着夜空,有时天空中还有几道激光灯束仿佛一支支长长的匕首在那里挥舞,好像要划破这墨蓝色的天幕。不夜城是挺美的,可是夜夜不夜,心不会累吗?
人类的物质发展是必要的,但是完全依赖物质发展来提高人生的质量是不可能的,人类的力量再大,也无法大过自然规律,我们所有的探索努力都只是在发现大自然的规律,以便更好的适应它,换得人类更好的生存。现在已经不怎么仰望星空了,因为知道看不见,也许只有全区停电的时候,才有机会探望一下那天上人间之隔的星星朋友们。
话归正题,书的内容共为十一个主题,分别是:“自由、美、放下、爱、快感、大我、潜意识、入世、苦难、坚守、开悟”,这每一个主题对于个人和整个人类来说都是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在人生旅途上觅得属于自己的答案。书里只是表达了毕老师个人的观点,做为一个一路走来,又已走了很远,走的很认真的人生旅者来说,她的每一个脚步都是踏实有力的,当然也会有跌倒的时候,但跌倒的痛苦若会转化为思痛的力量,也是一种前进。这就是人生道路的特点,它不会像身体受到脚和腿的物理限制,心灵的伤只要自己敢正视,敢接纳,敢忘记,就没有人可以阻挡灵魂的稳健向前,这也是为什么现实中“身残志可坚”的原因,苦难的大小以及是否可以跨越,全是自己做主的。有些人会说:真的很痛,真的无法忘记,真的无法不恨,如果你敢往根上寻觅原因,就会发现这大多是自怜的结果,我们太多于心疼自己,有太多的放不下与舍不得。
人类的迷茫与恐惧也是可以继承的,我们从父辈恐惧的眼神中,理解并认定恐惧的范围,若是可以认真的思考毕老师以上的这十一个主题,那么恐惧这块黑幕便有可能被划破,而透露出人生的一线光明。有时候看清自己的真相也是很痛苦的,可是真相就是真相,它可以被暂时掩盖,但依旧存在着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在重要、危急或心智慌乱时,我们常常会有一些自己都不理解的行为,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不自觉”的情况,呵呵,它有可能就是那个人们试图掩盖的真实的自己做的反应呢!
每个人都有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责任!说是责任,是因为这样做了以后才会正确的爱自己,一个懂得正确爱自己的人才能正确的爱别人,爱周围,爱世界。
愿毕淑敏老师的书可以成为指向月亮的又一只坚定的手,让我们都可以觅得自己的月亮。
也愿毕阿姨身体健康、身体健康、再身体健康!呵呵!
灵魂读后感 篇7
假期里有幸读了《做有灵魂的教师》一书,让我想到了我们的职业。传道于人,必先问道在先;塑造他人的灵魂,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灵魂。只有自己有思想,有追求并坚守道德,才能做一个有“灵魂”的教师。
首先,有灵魂的教师就得用不一样的管理方法来教育引导学生。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这句话说的其实真的挺好的,同样的学生由不同的老师来管理,结果会大大不一样,班主任如果用心了,负责任了,那么他们的这个班级各个方面都会很好的,相反反之。
其次,有灵魂的教师不但要继承,还要勇于创新。我记得我上学的时候每节体育课都没有时间玩,没有时间练习,都是老师全程掌控,枯燥的学习一些东西。到最后成绩会也会达到合格或者良好的水平,但是其中的过程却是非常枯燥无味的,因此我现在当上了体育老师,我采用了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我们首先和学生一起制定了体育课的规则,比如不能穿凉鞋、皮鞋、靴子,然后我们就一起互相监督,其次每节课上课我都会给学生说一下我们这节课的任务是什么?只要学生完成任务,然后我们就可以解散去玩耍。这样子下来,每节课学生上课都很配合,纪律也很好,学生练习的时候也很认真,然后练会之后高兴地来找老师检查,然后就可以解散了。这看起来就像放羊一样,其实老师一刻也没有闲着,学生练习的时候,老师就一直走动,分别指导。练习快的同学就很快就解散了,那些不会的同学为了想解散就认真练习,学习效率自然就出来了。我所教的学生每年体育成绩都很优异,而且我们之间的关系就像朋友一样融洽。
做人有灵魂,为师有师魂。当我们为学生指明生命的方向,赋予学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时,教师的灵魂也得到了具体体现,这就是为师之道,为师之魂。
灵魂读后感 篇8
从街头佯装残疾的乞丐,到短信骗子假意的关怀;从龚爱爱的房产,到赵红霞人性的卑微;从曾经的假药、假酒到假唱;我看透了当今现世社会人性的劣态。翻开《灵魂的微笑》,打动我的并不是书中对这份人性之爱的多种表现体裁,震惊我的,是她逼迫着我对自己重新进行了一番审视,难道,我的生活态度与平民创造的美好真的有了偏差?
阅历和经历随着年龄增长,接触社会阴暗面越多,想法也就越多。当你对不良现象产生长时间的无奈时,你期待的想法就会在现实面前死亡。很多年前,我对社会也有与田新、逄志尧一样的美好憧憬,但现实把我慢慢地从幻想中一步步推向了麻木,那时我说,社会出了毛病。从此,我就坚持着自己追求的方向,过起“两耳不闻窗外事”,“小灶灯前自煮茶”的清静日脚。
是《灵魂的微笑》唤醒了我,让我确认过去对社会的消极看法过了头,书中的每个字仿佛在对我说,当时代这台车在二十一世纪的轨道上行进时,人性的关爱和温情依然是这个民族上上下下的主旋律。其中记录的每一句言词和所作的每一次努力,在透出社会正能量的同时,不正是给那些贪得无厌之辈一记响亮的耳光吗?
旅程给我带来的本就是一本普通的书,可它却象橄榄枝上浸满能洗涤灵魂的圣水,洒向了这个社会,洒向了生活在这大地上的人们,并渗透到每个人的心灵,呼唤着人们勇敢地直面现实、面对人生。
我不会写也不能吹,可我会“看”。
如果说,他乡燃起一盏灯,点亮黑夜追梦人,是作者著书的初衷的话,我从此愿做那个点灯的人,把尘封已久的阳光释放出来!把旅程中彷徨后的微笑带给更多的人!
灵魂读后感 篇9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笑猫日记之灵魂出窍的猪》。
这头猪的名字叫“黑旋风”——一个很酷的名字。在一次大地震中,原本有三百多公斤的黑旋风绝食了七天,便爬出了废墟,并救了粉红猪等,但是,它只有一百多公斤了。粉红猪却不是靠绝食而生,它拥有很好的想象能力,于是,它就在“梦”中度过了这几天。之后,它们和它们的小宝宝都入住了一座公馆里,每天给人展示。然而黑旋风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它多才多艺,却只能背上被画一个“猪坚强”给人们观赏并拍照,它只能每天屁股朝着门并假装睡觉,偶尔和球球老老鼠和笑猫谈谈天或商量出逃的计划,时不时还有可能被保安发现并抓住。
看着这个故事,我们就肯定要坚强地面对现实,面对社会,面对生活,面对挫折,面对灾难。永不退缩,不做缩头乌龟,耐挫。男人要用阳刚之气面对世界,而女子则要外柔内刚面对社会,这样,整个社会才不会瘫痪、腐败、软弱甚至懦弱。还有,粉红猪也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它的想象力丰富,很有艺术细胞,可是现在的孩子一般都会思维定势、没有创新、创造力。我读过一篇文章,里面讲一位外国老师来到学校,叫孩子们画一幅画,听到这话,孩子们便齐刷刷地把头转向后面的黑板,照着样子画圣诞树。老师看见了,便用大纸把圣诞树遮住,这些孩子便瞬间没有了思路,乱画起来。这个故事就反映出了这些孩子已经把思维定势在圣诞树上,而没有发现甚至没有创造、创新。
如果随着年代的增长,孩子们的想象力反之缓缓下降,那么这个世界的将来是很可怕的。坚强、想象力丰富,就可以弥补人生中的又一个缺点。
灵魂读后感 篇10
我很喜欢《星光下的灵魂》这个书名,弥漫着一种浓浓的淡然闲适和超脱的感觉。毕淑敏老师说过,可以提高人智慧的两种方法,一是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二是仰望星空,以明人类的渺小,那么在星空下仰视自己的灵魂,应该会更具有一种清澈空洞。
星光是我儿时就很喜欢的风景,夏夜躺在自家的院子里,透过爬满葡萄藤的架子仰望天空,总可以看到那一颗颗如钻的星星布满蓝丝绒般的夜空,那时候总会在想,天空到底有多大,能藏下那么多星星,而星星又总是那么多,数也数不清的感觉。有时候发现几颗特别亮的星星,就会急着喊爸爸妈妈来看,分享发现的愉悦。
而现在住在水泥森林般的商品房里,没有了儿时那得天独厚观赏星星的院子,就算有个阳台能看到夜空,但偶尔抬头望夜空,也很难找回那时候惬意轻松的心情去看星星去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有时候自己会想,为什么现在的我不能和儿时一样去看星空呢,难道仅仅是因为自己长大了或者没有了看星空的理想场地吗?
看了毕淑敏老师的书以后,我审视自己,身处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我们的步履越来越匆匆,做事情的节奏越来越急,心态越来越急,越来越不平和,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内心深处真正的需求在这急匆匆的节奏中根本得不到正视。
而同时在急切的节奏中,我们也渐渐忘记了如何如身边的人沟通,宁愿自己玩手机玩IPAD也不和身边的人交流,宁愿看电子书去消费那些网络快餐也不愿意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书,宁愿看电视也不陪孩子去玩去做游戏。为了让家人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物质上有更好的享受,我们平时总是忙着工作,忙着奔波,却忘记了家人和孩子需要的不是纯物质。
作为人,更需要的是我们的陪伴和交流,让家人住在一幢空空如也的200平米的房子里,没有人陪着吃饭,没有人陪着说话,吃着山珍海味又有什么意义呢?而即使没有200平米的房子,一家人能围着桌子吃晚饭,聊聊工作和学校里发生的事情,那种温暖和快乐又岂是前者可以比拟的?
所以在这个物欲化的着急的社会里,要找到自己的内心,一定要先慢下来,而毕淑敏老师说,慢这个字,造字者多么聪明,是竖心旁,说明“慢”这件事,并不只是来自动作,首先源自内心。所以当我们从内心发出要把节奏慢下来的需求,那么我们的生活也会得到慢慢的改变,希望我能在慢下来的节奏里找回当时那个仰望星空的孩子,让自己的生活成为成活,而不仅是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