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雷锋的故事读后感(精选7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 篇1
今天和孩子一起阅读《雷锋同志的故事》这本爱国主义题材书籍。感受甚多,雷锋同志的一生很是平淡,可又是那么的无私。他在平淡的生活中创造了不平淡的人生。
雷锋同志做的每一件事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并不是惊天动地的,而他是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兢兢业业,小到帮助老人寻路回家,大到保卫祖国的安全。
其实我们每个人只要有雷锋同志精神,一心一意去做,我们就可以成为新一代的雷锋同志,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力量。
和孩子一起阅读,讲解给孩子听,让孩子更能了解雷锋同志精神,帮助孩子从小学习雷锋同志,总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从小就有一颗爱心,以后能更健康成长。
现在的孩子生活情况改善了许多,然而他们怯不知道解放前夕,生活是多么艰辛,就雷锋同志的一生来说太过匆忙,太过短暂,他从未享受一天奢侈的生活,切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他勤俭节约的精神是我们教育指导孩子的好题材。
和孩子一起阅读《雷锋同志的故事》,深深体会到不但要教育孩子学习雷锋同志,作为父母也应该学习雷锋同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只有从我做起,孩子才会做得更好,学得更好,将来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 篇2
未读《雷锋的故事》之前,我一直认为学雷锋叔叔就是做几件好人好事。在假期当中,我读了《雷锋的故事》后才知道雷锋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甘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强烈的爱国精神,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在一次出差换车时,有一个人发现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把火车票和钱丢了,他就用自己的津贴费给大嫂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人们因此留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个人就是雷锋。
还有一次,他“偷”着为战友的亲人寄钱,为灾区人民寄上几年来全部的存款。有人说他是“傻子”,雷锋却说,他甘愿做革命的“傻子”。这就是傻傻的雷锋。
还有很多很多次,雷锋的故事令我们动情动容。
“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的坚守岗位?”
雷锋,就是这一缕阳光、这一滴水、这一粒粮食、这颗最小的螺丝钉,虽然他的一生短暂,但他的精神长存;虽然他的一生平凡,但他的形象伟大。
雷锋叔叔永远年轻,因为叔叔有一张年轻的面容,他的微笑永远留在千万人的心中, 22 岁是他永远的年龄。他的日记,人们越读越起劲;他的故事,人们越听越动情!
请允许我吟诵雷锋叔叔说过的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让我们像雷锋叔叔那样,在平凡的生活中,干出一番不平凡的事业!让我们向雷锋叔叔那样,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
我在心里发誓,一定要学习雷锋叔叔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抓紧休息时间锻炼身体,像雷锋叔叔掷手榴弹一样倔强,执着地把体育成绩提高上去;在学习上,要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不在困难面前低头,像雷锋叔叔那样做生活的强者,使自己成长为一名活泼可爱、勇敢自信的小学生。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 篇3
自从读了《雷锋的故事》这本书后,他一直感动我。雷锋是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人。他把为人民服务当作他的生活习惯。雷锋还是一个工作认真,学习刻苦的人。当晚上别人休息时,他就努力学习。工作之余,他就挤出时间来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话一点也没错。一次,雷锋坐上了从抚顺开往沈阳的火车。他看到坐火车的人很多,就把座位让给一位老人。他看到列车员忙不过来,就主动帮扫地,倒开水,帮助下车的乘客拿东西,忙个不停。从这件事我体会到了雷锋叔叔乐于助人的好品质。还有许多关于雷锋的故事,都是在告诉我们要学习雷锋叔叔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长大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
雷锋叔叔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能严格要求自己。他心中有伟大目标,所以不管有多大的困难,他都能克服。特别是他刻苦努力的学习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今后学习上遇到问题,也应该像雷锋叔叔一样,要反复思考,反复讨论,实在不懂的就问老师。只要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刻苦的学习精神,灵活学习的方法,一定能学好每一门功课。
走到哪学到哪。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必须从不自满开始。”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生活中一切大的与好的东西,全是由小的、不显眼的东西累积起来的。”成绩的取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点一滴知识的累积,不刻苦不努力是不行的,而且要长期坚持不懈。“
在与同学交往上,同学有困难,应该帮助一把,这样,自己有困难的时候,向其求助,同学也会帮助你。否则,当有困难时,同学不伸出援助之手,不但自己难过难关,而且还尴尬。
学好习锻炼好身体,成长为国家有用之才就是雷锋精神的具体体现。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 篇4
雷锋一直是我们几代人学习的榜样,但是我真正了解雷锋,是在读完了《雷锋的故事》这本书以后。它让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他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战士,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最不平凡的事”。“他是一滴水,却能反映整个太阳的光辉。他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却能够温暖人们的心。他是才点亮的灯,不过每一分光都没浪费。他是刚敲响的鼓,却能把每一声都化成雷。他是刚展翅的鸟却能够一心向着一党一飞”。他——就是伟大的雷锋。
1959年春天,县委决定在一团一山湖开办一个农场,让沉睡的荒地变成鱼米之乡。全县青、少年积极响应一党一的号召,提出捐献一台拖拉机作为献礼。雷锋是全县青、少年中捐献最多的一个,县委书记知道后,让雷锋去学开拖拉机。拖拉机一开进农场,雷锋就开始勤学苦练了,他不仅白天跟着师傅出车,晚上还坐在灯下阅读有关拖拉机的书籍。功夫不负有心人,3月10日雷锋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努力,试车成功了!雷锋为一党一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一个骄阳似火的八月,雷锋在弓长岭新建的焦化厂工地调度室看书时,忽听外面刷刷的下起雨来,雷锋看工地上还有六节车皮水泥没卸下来,如果被雨一淋,就会变质。水泥可是国家财产啊!于是雷锋顶风冒雪的跑回宿舍,叫了二十几个小伙子,又把自己的衣服、被子都抱到现场,盖在水泥上,大家经过一场雨夜激战,使七千二百多袋水泥没受到损失,可雷锋的衣、被却连泥带水搞了个一塌糊涂。
雷锋的精神永垂不朽!我自己在生活中虽然没有像旧社会的地主、恶霸那样为非作歹,但是像雷锋那样舍己为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也不足,可自从看了《雷锋的故事》后,我就下定决心从现在起,用雷锋那先人后己的精神鞭策自己,使自己在生活中,成为像雷锋一样的人。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 篇5
读了《雷锋的故事》让我感受十分深刻。
雷锋这个响砌神州天地的名字。他的事迹家家户户都知道。一提起雷锋,人们就会想到他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和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雷锋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献给了祖国,献给了大地,雷锋是一个普通战士,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闪烁着共产党主义理想的光辉。他把自己比做一颗最小的螺丝钉,时刻提醒自己坚守在生活的岗位上。他勤俭朴素,从不浪费一粒米,一件衣服,一双袜子......
从而想到,我正走在放学的路上忽然看见了一位叔叔他是盲人,路边的一位小女孩把他送到了对面的马路。
这一幕幕的场面难道不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吗?我们要向雷锋那样学习他高尚的品质。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 篇6
上学期,我们看了雷锋的电影;假期里,我又看了《雷锋的故事》,知道了雷锋叔叔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做好事不图名不为利,全心全意地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人。虽然他人不在了,但他的精神永存。我要向雷锋叔叔学习,也要为大家做好事。但我不知道怎样做好事。妈妈说:“即使你做的只是一件非常平凡的小事,但帮助了别人,给别人带来快乐,这就是做好事。并不是说,你只有做惊天动地的大好事,那才叫做好事。”
早上婆婆和妈妈都在打扫卫生,我主动说:“我也来帮忙。”婆婆说:“好啊!” 婆婆帮我洗了拖把,我就按照婆婆说的拖起地来。拖完了房间,又拖厅。虽然累得满头大汗,拖得也不是很干净,但婆婆妈妈都表扬了我。
所以说,学雷锋做好事不在于事情大小,只要能帮助到人,就是做了一件好事。只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一对善于发现的眼睛,一双助人为乐的小手,那一定也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小雷锋!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 篇7
书带我遨游人世间,带着我感受人世间的品格。当我看了《雷锋的故事》这本书时,我更能深深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无私奉献……
——题记
我坐上“书”这个魔力扫帚,又来到了雷锋叔叔的时代。
我跟随雷锋叔叔去了沈阳:雷锋叔叔带了几个馒头披上雨衣就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叔叔二话不说,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叔叔还把自己仅有的馒头给他们吃。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雷锋叔叔鞠了个躬,说:“帮助有困难的人,是我应该做的事情。”雷锋叔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多么的无私啊!
“呜……呜……”是谁在哭?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走了过去。原来一位妇女的车票和钱丢了。雷锋叔叔看到后赶紧用自己的津贴买了一张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只见,大嫂含着眼泪。他看见了急忙上前安慰大嫂。大嫂擦了擦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叔叔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啊,雷锋叔叔你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
夜深了,我随雷锋叔叔来到他的住处。只见房前灯光明亮,我走了过去。瞧见雷锋叔叔睡不着觉,从旧书箱里随手抽出一本书认真地看起来。他边看边做笔记,并把自己的观点注在旁边。看着雷锋叔叔专心致志的模样,我也与他一起阅读着,感受着。
“孩子,孩子——”我听到了妈妈的呼唤,我立即坐上魔力扫帚,飞出雷锋叔叔的时代,来到家里。虽然我飞出了书的世界,可我的心久久地在书里徜徉,不肯出来……
点评:小作者以简短的题记凸显了文章的主旨,随后又以独特的方式带领读者来到雷锋叔叔的时代,感受着雷锋叔叔的无私奉献,最后在妈妈的呼唤中回到家里,但是心却留在了书中,感受着书所带来的那一抹艳丽的“中国红”。整篇文章一气呵成,前后呼应,“跟随”更是让人感受到我与雷锋叔叔同行,我与“书”同行。